端方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合集下载

端方收藏研究

端方收藏研究

端方收藏研究本文话题:兴趣爱好墓志铭西方文化收藏书画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出生于直隶浭阳(今河北丰润县)。

端方的父亲桂和,字月舫,曾任热河县知县,为皇帝看守行宫,官虽不大,但是个非常艰巨和显要的工作。

据《道成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桂月舫先生为桂侍郎之弟,端午桥之父。

官热河知县,有政声,人民皆爱戴之。

凡繁据要缺,无不莅止,后卒于官,清廉可风,然终未显达。

其中提到的桂侍郎,就是端方的伯父桂清,由于他膝下无子,所以端方幼年时就被过继给桂清为子。

桂清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被钦点为同治帝师,官至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和内务大臣。

就目前掌握材料来看,尚不明确端方的子嗣情况,仅知有个儿子,叫端继先。

端方死后,他的很多藏品经端继先卖出。

端方还有一个女儿,名字不详,嫁给袁世凯的第五子袁克权。

端方出身满清贵族家庭,注定要入朝为官,维护满清政权的利益,同时赢得自身的功名利禄。

所以他早年就为进入仕途作准备,学习科考的内容。

光绪五年(1879)桂清因病去世,端方以荫生资格报捐,被分派到工部。

三年后以荫生中举人,开始了仕途生活。

端方的学历不高,桂清去世-了,他的靠山也倒了,但却能作到巡抚、总督的高官位置,这都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为官之道和疏放的个性。

“端方性通悦,不拘小节。

笃嗜金石书画,尤好客,建节江、鄂,燕集无虚日,一时文采几上希毕、阮云。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端方性情豁达,不拘泥于小节,有管理一方疆土的气度;第二,端方嗜好金石书画,这也是本文的着力点;第三,端方热情好客,在两江、湖广为官时,结交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除了在衙署的工作时间之外,每每召集这些幕客、朋友宴饮,讨论书画金石。

读晚清人的日记、年谱,最经常会看到“某某招饮”“赴某某饮”的字眼,看来这是晚清官僚文人的时尚生活,而端方正是名副其实的时尚达人。

端方的收藏著录有《壬寅消夏录》《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等,记载了端方大量的收藏,《勘书图》《华山碑》及毛公鼎等巨迹都在其中。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
除了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外,海外私人收藏 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进程。20世 纪 2 0 年 代,画 商 侯 时 塔 对中国 画 的 鉴赏独 具 慧眼,亦擅长陶瓷和其他杂项的鉴定,他为美
国收藏家带了许多重要的明清绘画作品。20世 纪40年代以后,美国最重要的宋元绘画的鉴藏 家、研究者王季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研 究,《王季迁读画笔记》集中体现了他的收藏 和研究。在方闻的努力下,王季迁的藏品大部 分花落大都会博物馆,包括五代佚名的《乞巧 图轴》、五代董源的《溪岸图》和元代刘贯道的 《消夏图卷》等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巨作。与 王季迁同时代的另一重要的收藏家顾洛阜,收 藏中国书画作品十分丰富,特别是对于中国书 法的收藏,开创了西方中国书法收藏的传统。 翁万戈编著的《美国顾洛阜藏中国历代书画名 迹精选》详细记录了顾洛阜的收藏,包括宋代 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宋代郭熙的《树色平 远图卷》、宋徽宗的《翠竹双禽图卷》,另外还 有马远、刘松年、梁楷、李迪、吴镇、倪云林、 沈周、唐寅、仇英、石涛、八大、王翚等大师的 名作,其中书法作品有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 合传》、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卷》、耶律楚材的 《送刘满诗卷》和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等人的 书法。同样是在方闻的努力下,顾洛阜的绝大多 数藏品归于大都会博物馆。
20世纪上半叶,汉学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亚瑟·卫利在1923 年出版了《中国画的介绍到研究》,1931年还有 《来自敦煌的中国画发现目录》的问世。卫利 主要是对已有的中国绘画研究成果进行选编 介绍,普及了中国美术的知识,引起人们对于中 国美术的兴趣。另一位重要的汉学家福开森则 做了更为重要的工作,他强调艺术品的独特价 值,重视传世文献的解读。1933年,福开森编著 了《历代著录画目》,把目录学的方法应用到中 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为以后系统研究奠定了文 献检索基础。在汉学研究传统下,喜仁龙成为

日常生活视域下政治人物的人际关系——端方收藏及其与文化界的交往

日常生活视域下政治人物的人际关系——端方收藏及其与文化界的交往

人的本质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总和,探讨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关系,理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界关于清末政治人物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政治事功等方面,对人际交往的探讨则远远不够。

①端方是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督抚,同时又是收藏颇富的收藏家,以藏品赏鉴交流为纽带,他与文化界结成密切关系。

笔者试图相互参照、连缀拼合档案、文集、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等各类史料,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梳理端方与清末文化界合作交谊的内容和特色,进而探讨时论评价及其对端方政治形象构建的影响,以期深化我们对端方人物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并从个案角度展示清末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趋向。

②一、端方收藏概况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时人亦作陶斋),正白旗满洲双山佐领下人,世居直隶丰润日常生活视域下政治人物的人际关系*——端方收藏及其与文化界的交往潘崇(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摘要:端方是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督抚,同时又是收藏颇富的收藏家。

以收藏为纽带,端方和文化界结成密切关系,构成其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依靠文化界助力,端方藏品被分门别类地著录成册,这不仅提升了端方收藏的水准和品味,更对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构成清末文化史上值得重视的一页。

同时文人士子亦通过观览端方藏品得到学术获益。

另一方面,端方积极地参与到清末文化事业中,诸如资助学人出版著述、重刊书画典籍等等,同时一批文化名士直接参与到端方新政事业当中。

端方与文化界人士结成的互利共赢的交往合作关系,是清末政、学关系的一个典型,也从个案角度展示出清末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趋向。

关键词:端方;收藏;文化界;交往;清末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65X (2018)02-0082-092018年2期(总第131期)(Gereral 131)No 2,2018No.满族研究MANCHU MINORITY RESEARCH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端方年谱长编”(项目编号:1233)及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端方与清末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端方研究综述

端方研究综述

2009年2期满族研究№2,2009(总第95期)MANCHU MINORITY RESEARCH(Gereral№.95)端方研究综述闫长丽(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要: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较有才干的封疆大吏,一生历仕南北,在清末政坛显赫一时。

迄今研究端方的论著约有论文二十余篇,研究专著一本,主要围绕通论研究、改革实践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关系研究四个方面。

虽然,端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总体上,学界对于端方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与同时代地方大员的研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领域乏人问津,研究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端方;通论研究;改革实践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65X(2009)02-0037-07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与那桐、荣庆被时人并称为“北京旗下三才子”。

①端方一生历仕南北,在清末政坛显赫一时,历任陕西巡抚、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江苏巡抚、湖南巡抚等职,其任职地方大员时所致力的各项实践活动,推动了清末的政治、经济、教育及社会风俗改革,是清末满族权贵中较有才干的封疆大吏。

此外,作为清末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端方在中国宪政史和中外交流史上亦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就目前所看到的端方研究论著进行梳理总结,以期推进端方研究的深入发展。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学界对端方并未予以充分关注,对其研究近乎空白。

这一时期对端方的关注,多为时人的评价,尚不属于严格的学术研究。

端方幕府是清末时期幕主为满族人的较重要幕府。

因端方敬礼文士,延揽了众多幕宾。

端方的幕僚劳乃宣曾对其赞赏不已:“昼则接宾客,见僚属;夕则治文书。

其治事也,幕僚数人执案牍以次进,旋阅旋判,有疑义随考核加谘取焉。

谋虑即得,当机立断,未尝见其有所濡滞,亦未闻其事之有遗误也。

”②邵镜人亦认为端方办事机敏老练,“尤有政治才,在满人中亦不多见”③。

端方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

端方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

端方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作者:汪秀枝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5期摘要:主流话语体系中,端方是一个历史反动派。

其实,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贡献很突出,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博览会,促成了中国最早动物园的问世,还积极推进了新式教育,创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几个第一。

关键词:端方文化教育贡献数十年来,在崇尚、肯定革命的主流话语体系中,端方(1861-1911)是一个历史反动派,一则他属于反动官僚地主阶级的一员,二则他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革命者仇恨、刺杀的对象,最后,他死于革命者手中。

但是,认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端方这个“历史反动派”不太长的一生的具体作为中,不少事例不仅不反动,反而顺应历史潮流,领风气之先。

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他的贡献是值得后人书写、感念的。

先略看端方其人生平。

端方,字午桥,号匐斋,满洲正白旗人。

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于直隶漫阳(今河北丰润县)的一个满洲贵族家庭。

端方自幼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子,而桂清是慈禧的亲信,同治皇帝的老师,先后做过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和内务府大臣。

1882年端方中举,获得入仕为官的科举正途出身,但因为连续丁父母忧,直到1889年才出考妣之丧,出任官职。

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戊戌变法中,他属于维新派,清末新政中,他是出洋五大臣之一。

在考察了美国和欧洲十来个国家后,他不仅赞同在政治领域尽快实行宪政,还主张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向西方各国学习。

1911年秋,四川保路运动白热化时,清廷派端方率政府军前去镇压,路上他被倒向革命的士兵杀死,终年50岁。

端方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

图书馆是以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公共文化机构。

图书馆的作用巨大,主要表现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放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方面。

[DOC]早期中国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

[DOC]早期中国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

早期中国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早期中圆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早期中圆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美]柯.~.~”T(MartinKern)杨治宜译【摘要】本文讨谕了早期中圆手抄文觖研究中的若干方法,谕问题:抄本创作和傅承遇程中的吉窝及口项性现象;肯抄本有封虑傅世文本时的阐释罔题;不同文本同引文和平行文本的事贵;以及作者身份的罔题及其功能.肯前西方漠擎研究裹所阴注的某些研究方法榆,在如今的中国擎衍界各P没有得到普遍的丽注,造些只是其中的畿佃例镫.本文追朗的是造一情况的成因,属何缺乏真正的互勤是舆我们(境内外学者)都息息相朋的罔题,以及我们何以促造致力古代中固研究的不同学街共同醴之同的全球交流.此外,本文也反思了北关及欧洲漠擎界之问的差异,监介绍了目前正在编寓中的一本漠擎研究手册,题属:((-y-期中国手抄文献:文本,吾吾境及方法》.【丽键词】出土文献研究方法圜除漠擎口顼性引文作者身份园擎“圜挈”舆”漠擎”自1973年焉王堆的骚现冈始,封戟圆至中古早期的中园手抄文献的研究已成餍漠孥研究旗下圆性的颞孥.受到源源不断的新髅现的推波助澜,遣倜领域已经跨越了屣史,文擎,宗教,雁史言孥和比较语言晕(特别是古文字孥和牾音擘),考古,錾衍史和哲擘.如今,逭些孕科领域内的不少尊阴家们都在研究中国手抄文献;不就康度遗是深度而言,不谕在中圆,Et本,欧洲遐是北美,他们的努力都早已超越了敦煌挈.中困孥界在早期手抄文献领域起的带颞作用髓现在各佃方面,包括提供出土鞭告,整理和骚表新出土的文献,深入细缴的古文字孥工作,以及把手抄本舆傅世文献及富睛思想潮流之大局相膦繁起东.遣些工作被全世界的孥者所魔泛蠲稿,虑用,可兄我们研究领域的觯明圆化色彩.但是,早期中圆研究的圆隙化程度尚有不足,遣直接影警到我们研究领域的方法输.遗憾的是,就连境外的主要着作也常常在中园擘界罕餍人知,除非被成中文(而且就算如此,封它们的稻引也退是寥若晨星).焉什麽呢?是否西方和Et本的”漠罩”着作很鞋得到?如果是遣檬的,怎檬橇能改造遣檀状况?退是遣些”漠擘”研究和中圆睾衍不相网,因餍雨者道不同不相届谋?或者多敷中园孥者骚现同蘸稻引其他中园孥者的着作就已经绰绰有馀?我可以想象现膏I青况是三者都有一黠.如果园隙挚衍着作很到连师生之手,那麽就虑付出庸泛,果断,一致的努力束把它们列人教罩大纲,放造各大高校的圆害馆.但可能同题遗不在操作鞋度上,可能遣遗需要更有力的支持.同檬,如果斡多中园孥者封圆外翠钭于略不经意,那麽一佃老外也封此可奈何.但遣颢然也是有後果的:富中固年轻孥者申莆成餍北美大孥薪髑孥者(遣事天天都有),但不嘹解封方的研究,他的申葫通常是不舍被接受的.自1890年创刊以柬,《通鞭》始终是西方漠孥界的主要期刊;作餍《通赧》的编者之一,我可以我们别送挥,任何文章如果不嘹解相网的中圆,日本和西方擎衍,都不能被采用.西方孥者不阴蓝引用他们中日同行的文章是不合在《通鞭》上骚表的——反之亦然.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拒绝不少中园擘者功力深厚的大作,馑馑因届它们封境外的孥衍一所知.在上面列皋的三倜圊题中,最有意思的是第二项:是否境外孥衍舆中圆孥衍不相f;目,监不馑因焉言差异或者獾取的鞋度,而毋宰它们嗣注的角度不同,弑固回答的同题也不同?我相信有可能是遣棰情况——不是完全或者普遍如此,但至少某獯程度上如此.逭一黠就成了方法谕的同题:如果我们封不同颊型的同题感典趣的,那麽我们自然含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网注哪些同题或者不嗣注哪些同题,=i奁J晗是方法渝的根本所在.26?《圆挚挚刊》二.一一年第四期遇去三十年同,中困境外孥衍已缝骚展出了新的方向和角度.其中某些方向和角度封早期手抄文献研究的现有假毅提出了有力挑戟.就此而言,它们蓝非只在自己的小宇宙襄自生自减,也不是馑馑和富前中圆孥衍平行,就像雨像,憷不交叉的平行缝.事寅上,遣雨保缝有不少交黠,也封彼此提出了挑戟.如果柬自其他孕衍傅统的着作很少在中圆的出版物裹被提及或驳斥,违也就意味着遍些挑栽被轻轻躲迥了.遣一明颞缺憾的代儇就是稹久成弱.”园罩”若想成功,单人便不能忽视异域晕衍,固步自封于自己的挚衍共同髓内.真正成功的”囡擘”鹰能批判性地接榫凿代异域”漠孕”,取其所畏,改正或拐案其所短.更重要的是,遣檬的”圜孥”必须舆境外罩界的富下思潮同步,而不馑馑扇遇去的”大人物”所障目.本文将例犟富下的袋倜谶题,我羁它们目前所受到的网注不足,值得造~步恝谶(或批).今日西方”漠阜”:欧美缘何迥异?20世纪早期,欧洲及其後的美圆漠孥界主要植根于文擘.特别就北美而言,遣棰情况早已改靓.我不知道美圜和加拿大的哪所主要挚衍檄耩裹遐有”漠挚”(SinologY)系——我们阴的系都稻焉”柬亚研究”,”柬珏言文明”,”柬亚言文化”等等.事寅上封很多学者而言,漠挚逭一早科以及捂文孥逭一方法都已经是明日黄花.在他们眼襄,这些都是”前朝”的蕾物,要抵制监且消除其一切遗存(蘸我深感不安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孥束珏系,我的某位同事有一次颇届鄙薄地提到”捂文睾遗佃黑洞”).有意思的是,欧洲非如此.和北美的一些规模较大的系相比,那遗有不少较小的系——至少就那些依然网注前现代中园的系而言——都封古代漠的捂言擘和捂文挈圳觫投人了更多的精力.目前最侵秀,最有雄心,也最殷越的新出版的古漠教科吉是用德文寓的,即蒜黎世大孥的高思曼(RobertGassmann)和晕鹗(Wolfga.gBehr)合着的三册煌煌大作.在此之前,最好的古漠捂法是德圆挚者加其偷茨(HansGeorgC0n0nvonderGabelentz,1840—1893)最早出版于1881年的着作.西方最好的古漠捂辞典则是用法文和俄文宿的:俄文的是0.V.0shanin着的四卷本《大漠俄胖典》(B’shoiKitaisko-russkiiSlovar’)①,法文的则是七卷本《利氏漠法辞典》(LeGrandDictionnaireRiccideLaLangueChi—noise).②不是德文的捂法和裸本遐是法文,俄文的辞典都没有用于北美的古漠捂捂言和捂文孥教孥.其结果是我们看到欧美擎者研究中园早期手抄文献睛髓现出相富的方法差异.遣些差异业不琐碎,而是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挚衍傅统;或者更辈碓地靛,反映出存在(欧洲)或不存在(北美)一保连绵深厚的藉文孥傅统之同的差异,漠孥只是一佃侧面.常然,北美也有不少孕者在古代中囡文本,包括早期手抄文献的文罩研究领域堪稻大家;但今天,他们更像是佃髓的聱音,而非鹰网孥衍傅统的一部份.富然,中园研究襄有些领域最侵秀的着作基本都出自美圆,譬如文孥领域(遣领域裹最好的捂文挈着作有些也出在北美).冈此,最新出版的《刽橘中圆文挚史》裹,只有一位孥者在北美以外工作,即在着名的偷敦大挚亚非孥院任碱的贺多晚(MichelHockx),现代文孥部份有他的雨篇短文.所有其他孕者都就贼于美圆的罩衍楼耩.嚣然,一些着名的欧洲孥者也足以踏身其列,但主要的研究成果遗是出自北美.舆之形成鲜明封比的是我现在编辑的一本手册,檩题是《早期中圜手抄文献:文本,捂境及方法》.十五位合作的着者裹有:晕鹗(woIfgangBehr,蘸黎世大挚),高奕睿(ImreGalambos,不列颠圃害髓),耿幽静(JoachimGet.受丁堡大孕),属克(MarcKalinowski,巴黎高师),势武利(UlrichLau,海德堡大孥),套笛(DirkMeyer,牛津大挚),RudoIfPfister(蒜黎世大孕)和凰侥馘(OlivierV enture,巴黎高师).遗裹面遐可以加上三位在德圆孥留蓝拿到博士挚位之後移居美园的挈者,即纪安诺EnnoGiele,亚利桑那大孥),李孟涛(MatthiasRichter,科震拉多大晕)和我本人.富然我们也可以邀莆雨三位美圆挚者,但正如《刽橘中圆文孥史》不可能在欧洲完成一檬,《早期中囡手抄文献》遣部手册也不可能——至少按照其毅初衷不可能——不依赣在欧洲工作或接受全①Moscow:Nauka,1983.②Paris:Descl6edeBrouwer,2001早期中圆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27?部掣衍训觫的多名孕者.雨檀情况的结果都畲大不相同.我遐要提到,北美至今没有完全致力于早期中囡手抄文献的挚衍社囤,而欧洲早期中圆手抄文献孥含(EuropeanAssociati0nfortheStudvofChineseManuscripts)卸早在2004年便成立于漠堡,如今它也包括了不少北美成员.遣佃挚合于2000年,2004年在漠堡,2008年在袜黎世的封合文遴都已经骚表,也很容易找到.①下一次年合2012年在巴黎皋行.但正如我们看到的,违一情况完全没有反映在中园犟辨的早期中园出土文献圜孥衍畲谶上.逭解释起来不容易,大部份原因和漠早及中圆研究自1930年以柬的骚展有网②,也和美圜随後在全球缝滂,政治,军事和孥衍上的壁倒性侵势有网.我不舍就此深究.但我要债管北美中园研究在西方占攘傻势,欧洲封古典中圆文本的文孥研究卸不同于任何其他领域,有一佃逵绵不绝的傅统,迄今未被超越.现在看柬,遣侗欧洲傅统和鼻畏蓝非是遇氟的古董.相反,封于今天早期中国手抄文献研究造一崭新,活曜的圜化领域而言,它具有核心的重要意羲.其畏虎首先柬源于植根傅统的《望缝》捂文孥和欧洲经典捂文擘.譬如加只偷茨就非漠孥家,而是受到捂文孥傅统鹰泛训觫的普遍螽言孕家.其第二黠畏巍在于欧洲漠挚完全以文卑属基碇;第三黠畏虎是一傺筒罩的事寅:最好的欧洲漠孥家(包括在北美任教的以内),就像他们的先辈一檬,能够阴不馑中文和t3文的孥衍着作,蓝且遐能阴蓿其他欧洲螽言的着作.他们起碣都能阴蓿英文,德文和法文,某些同行遐懂俄文,意大利文或其他螽言.封外着作的基本阴蓿能力是方法的基本同题之一,因属摊有(或缺乏)逭一能力合影簪到早期中圆手抄文献研究的方方面面.逭影警到世界各地的每位孥者,封我们中嗣尚未意谶到遣侗周题的人,其影警尤鼯深刻.回到手抄文献研究本身柬,方法输上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重要圊题,徒考古孥到古文字孥,徒捂音孥到屋史孥,徒宗教到哲擘,如此等等.因此我现在编辑的《早期中圆手抄文献:文本,境及方法》逭本手册就有了如下章钸:第一部份:材料,匿史及比较螽境现有早期中圆手抄文献之分频研究(纪安诺):.c考古孥境及方法之相阏性(纪安诺)古文明墓葬裹的文本(耿幽静)第二部份:抄高及睿窝,文本和抄本的囊5I作遇程手稿翠:害窟的物耍及技衍眉面和抄本之裂作(纪安诺)句蓿(李孟濡)古文字擎:傅统及现代之骚展(凰慌馘):.c害吏之手(李孟濡)字形异髓(高奕睿)文本批(鲍则岳[WilliamG.Boltz】)古文字孥和地匾化的字髓(隙劁)第三部份:早期中圆手抄文献及语言史螽言掣的角色(白一平[WilliamH.Baxter])①2000年舍谶的部份输文骚表在MonumentaSen’ca51f2003);输文摘要骚表在《园隙简帛研究通飙)2000年第6期.2004年的部份输文骚表在AsiafischeStudief施udesAsia曲ues59:1(2005);输文摘要鼗表在《园隙筒帛研究通飙》2004年4:1期.2008年的部份输文骚表在AsiatischeStudienfudesAsiatiⅡues63:3(2009).迄今禺止,遣佃馅舍已经骚表了四次通讯,兄其纲站:http:///newsletter.html.②参兄拙文”TheEmigrationofGermanSinologists1933—1945:NotesOiltheHistorya ndHistoriographyofChineseStudies.”Joumalo,theAmericanOrientalSociety118.4(1998):507—529;中文”德圆漠挚家在1933—1945年的遥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展史”,载《世界漠孥))2005年第3期,页15~37.此文收入碾西乎,李雪涛,[德】属漠茂(HelmutMartin),漠雅娜(ChritiaHam—mer)主编:《德圜漠擘:展史,强展,人物舆祝角之研究》,酆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百217258.28?《圆擘擘刊}too一一年第四期言交流及多檬性(晕鹗)第四部份:文本及抄本麈生的社1自r及思想鼯境阴蘸和舂窟的社畲擘(晕鹗,纪安诺)文本,哲孥及抄本文化的挺生(多笛)引文,被檩的言辞,作者身份及文本共同髓(柯禺丁/胡明晓『MichaelHunter】)害宿,口颞性及文本的傅承(柯属丁)第五部份:倜案研究:如何阴麓一部手抄本:.c郭店《太一生水》,《老子》(鲍则岳,李孟潘)碾家山律令漠简(势武利/晕鹗)包山El害(凰馐馘/属克)$属王堆《十同》(Rud0IfPfister)在最後一部份的佃案研究裹,三位编者(晕鹗,柯属丁,多笛)要求每篇文本都注意到如下栽黠:封文献及其柬源的基本描述,讨文本是如何在手抄文献作焉其物耍载髓的基硭上槽建起柬的,注意文本的延伸度(是否完整?其阴颈,结尾是否在手抄本上明碓檫谶出柬?);文本内部组缄,结槽(文本罩元,次序,可能的其等级是否有檩谶?);文本的措辞,包括它是否包括任何尊朗(例如技衍性的)桑.封遣篇文本可能徒属的”文频”,以及遣一”文颧”特殊的性耍及雁史境;此外遗要榆在富前的具髓文本裹,逭些性夤和境是如何表现出柬的.描宿,解释文本的特殊性耍及其文的普遍性耍所带柬的具髓挑戟和同题.封输文本中颞现的具髓方法,理和捂境祝角.封研究者富如何虎理遣些特殊的祝角和同题.列表表明舆忘理遣篇文本相嗣的研究工具(例如参考害等).群盎地探讨文本中的一佃短章(例如一句),以之羁例柬全面展示上述獯棰同题.分析蓝翻一部份文本;其侧重不在于翻同题(例如措辟是否典雅),而在于分析的透明度.可以看到,遣本手册目的在于:(1)提供富前早期中园手抄文献研究现状的完整描述;(2)界定用于反思遣些文献的獯棰祝角;(3)届师生提供可以虑用于其研究的具髓指撙.禺此,我们召集的一群挚者代表了我们弑囤涵盖的每獯祝角和前连路上的佼佼者.我们也看到,和以往提出的同题相比,遣裹涵盖的连路要赓泛静多.富然,作焉逭本手册的作者,我们也封富今中圆孥界普遍的古文字擘,音孥,思想史等傅统领域感具趣.但此外,我们也勰屠有必要徒宏觐和微靓雨植眉面上封文本造行思考:在微靓眉面上,我们封输了句蓿,抄窝差异,以及手抄本的原始裂作遇程裹涉及的物耍及技衍棰獯细筋.宏觏眉面上,我们反思诸如作者榷,傅播,或早期中圆阴蘸和害宿的社台孕等同题.此外,很容易能看到内中缺少了什麽:没有一章封如何把逭些手抄文献纳入傅统祝野裹的思想史中.遣是经遇斟酌的决定:我们相信在把文本割解某佃特定哲孥”家敷”或者猜测其可能的作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思考遣篇文本(作属思维的麈品)以及我们手中的具有物理性耍的文献(作焉物耍的麈品)本身是什麽.事寅上我们富然永速不可能孤立地看一佃文本.然而,具有核心重要意羲的是我们弑圃限制缝典傅统封我们分析的影警,监且必须弑圃不要徒傅统的假彀出骚——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落人一蕖障目的危除,骚现自己”已知”的或者弑圆骚现的,卸看不兄其他或可能更加有趣的可能性.在我看柬,遣像基本原则虑封”圆睾”事柴同檬具有高度重要性.岱管今天中圆孥人每每稻引王圆维的”二檀掾法”,但使用傅统资料和新近出土资料的畴候御经常监不平衡.相反,特别是涉及早期哲孥手抄本的畴候,主i孳超势似乎是在把新髅现的资料蹄人傅世傅统的箍式之内(尤焉明颞的例是孥者经常喾弑把名的手抄文献蹄于傅统作者名下,群兄下文).我们的手册徒不忽祝傅统,但御棰度小心地避免把傅统造新出土的资料裹,而非徒遣些资料本身出骚榆黢它们.早期中圜手抄文献研究方法之反思?29?早期中圈手抄文.1lcI研究的四程祝角下文将介绍我近年来致力的四倜同题.颞然,遣监非早期中固抄本研究襄唯一有意思的视角;它们只不遇恰巧是我的网注黠,而且可能代表富下西方孥衍界提出的同题,打阴的祝角,舆中园擎界所衬谕的同题有所不同.就前雨佃同题,我已经骚表遇中英文文章;①由于遣些出版物都很容易找到,我遣裹就只简单蹄纳一下主要的戏黠.一,口颈性的同题在群细封输早期手抄本裹引”莳”的文本异文畴,我得出结输韶焉我们必须考虑到早期文本傅播的强烈口顽因素,也必须考虑遣一骚现封早期文本裂作方式的影警:它们有畴被抄绿,但有睛则肯定是根掾1=意默窝的.我强烈反封某些孥者想象,憷一佃文本到另一佃文本的抄绿是早期中圆文本滋生——或者是文本焉墓葬作——的唯一(甚或主撙)方式.就我倜人所兄,遣一假毅舆比较研究的撩相龃龉,也舆早期中圜抄本本身提供的撩相龃龉.我依然坚持残年前骚表的下述结:我研究了六程出土文献中的”引诗”的文本异文,研究的结果使我假定曾鲤存在一佃具有较大文本流勤性的喈段,肯畸某佃措醉大醴德定的文本能够化身焉多侗相互揭立的寓本.我想属,佳管造些版本都徙一佃不可能重新恢後的原本衍生而采,但它们多檬的吉寓形您监非来自一佃单一的原型.展格挽朱,在造些不同版本的背後,监不存在唯一的原始害窍文本.但造也监非等于是貌我们要排除造檬一檀可能:遣佃不能恢後的原始文本最初也是以言寓形式刽作的.只能就造侗文本在被窟l】作出来以後,监没有按照文本族谱模式的谱系键建绩地流傅下来.因此,我不同意遣檬一佃靓黠,即在早期中国,一部作品的文本链僚主要是作属窍本而撞得地位,亚且主要是通遏抄寓而流傅.②二,明释有傅世文本届参照的出土文献另一佃至嗣重要的同题是我们如何以傅世文本焉参照解蘸早期出土文献.③以《葑缝》餍例,我提出我们羝法逃脱一獯鲢以解决的困境:如焉承源先生等人已经指出的那檬,《孔子苛谕》封《明雎》的讨榆表明了《小序》”绳不可能是孔子榆断的真傅”.④但如果《明雎》是如此,那么《毛傅》封《圆凰》的整佃解蒲方法也一定如此.《孔子苛希》没有封任何一首《因凰》造行屉史上的封袷.但我们要再跨连一步,承想《阔雎》在《毛莆》中的文本本身不是《孔子苛希》裹谈到的《闲雎》.《毛傅》封”窈窕”的定羲舆《孔子诗输》的讨榆和大量其他镫橡有根本上的衔突.⑤有如此之多的材料直接勤摇《毛傅》,遣一黠是很揭特的,亚有可能和《嗣雎》颓着的地位有闻.但①”MethodologicalReflectionsontheAnalysisofTextualVariantsandtheMo desofManuscriptProd uctioninEarlyChina,”Journalof EastAsianArchaeology4.1—4f2002):143—181;中箨文即出,题《方法输反思:早期中圆文本异文和宿本文献之麈生模式》,载隙致编:《西方漠孥中圜史研究鼗害?中圜上古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QuotationandtheConfucianCanoninEarly ChineseManuscripts:TheCaseof’ZiYi’fBlackRobes),”AsiatischeStudien /desAsiatiqrHe859.1f2005):293—332;中浑文题《引攘舆中圆古代窟本文献中的儒家经典:<缁衣)研究》,载《筒帛研究}2005:7-29;”ExcavatedManuscriptsandTheirSocratic Pleasures:NewlyDiscoveredChallengesinReadingthe’AirsoftheStates’.”~tudesAsiatiques/AsiatischeStudien61.3(2007):775—793;中挥增衲本题《徒出土文献谈(圜凰>的砼释同题:以(嗣雎)焉例》,载《中荤文史输鼗》2008.1:253—271.所有逭些文章都可以我的佃人主其下戴,地址:/~mkern/E—Papers.htm1.②”MethodologicalReflectionsontheAnalysisofTextualVariantsandtheMo desofM anuscriptProductioninEarlyChina,”149—50.③亦兄:WilliamG.Boltz,”ManuscriptswithTransmittedCounterparts,”inNewSo uwesofEarlyChineseHistory:AnIntroduetionto theReadingofInscriptionsandManuscripts,ed.EdwardL.Shaughnessy(Be rkeley:SocietyfortheStudyofEarlyChinaandInstitute forAsianStud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1997),253-283.④属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戳园楚竹吉f一1》,页140.⑤包括帛言《五行》,《输捂》,《苟子》,司属遥《史?十二褚侯年表》,《儒林列傅》,到安《雄骚傅》,到向《古列女停》封《园凰》和《嗣雎》所作的输.3o?《圆孥擘刊》二.一一年第四期正因焉《阔雎》似乎带有示筢作用的颞要性,我们必然封整佃(-t傅》封《圆凰》的蜃史性解黄,以及封许多《苛》的罩佃字词的注释,都座生疑问.就我们目前可以推断的来说,造獯剖诂的诠释在《毛傅》以前亚不存在.至少在徙《孔子诗希》到帛害《五行》之问的一百来年中持绩存在的,地位十分颞着的另一檀诠释傅统襄好象没有解释罩佃字词的迹象.热真地看,造檀情况造成了一侗根本性的菲题:现在我们已能慷疑《毛傅》的注释及其支持的蜃史解葫,但我们没有什麽可以取代它们的.骓然我们知道组成公元前300年左右的《莆》是舆流傅的《毛苛》同音字词,但是,一旦除去《毛傅》的单字剖诂,我们就兵法弄清造些字到底窝哪些词.换句话貌,把我们封《孔子诗榆》的解请建立在我们封《毛苛》的理解上,造獯惯用研究程序根本上就是自相矛盾,站不住脚的.我们不能在摒桑《小序》的同峙接受《毛莆》文本中的字词,因属逼一文本根本就不是”原文”,或存在先于《毛傅》的训诂注释.遣一文本流傅的形式和意羲是通遏《毛诗》和鄣玄的《毛诗傅笺》缝存在的;我们手顼没有《莆》的原文.我们所有的只是《毛诗》——一部通遏一檀特殊的诠释方式耩集的文本.①三,引文和平行文本的周题我餍另一倜重要的方法同题是引文舆平行文本.遣佃同题不馑涉及某篇文本特殊的宿作和修辟特徵,而且也涉及其性耍,完整性及我所渭在其”文本共同髓”(即扇遣篇文本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直接受聚)同所虚的位置.在早期中圆,文本同普遍存在大量的平行性.箍圉魔雄的文本同多次出现颊似的雁史帙事,甚至畏篇幅的叙事;某些特定的话不馑出现在不同的文本裹,甚至出自不同的骚言人之口;②整篇的文本可能都是由”建篥模堍”(鲍则岳)搭建成的,即短篇的文本罩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重组,撙致早期耆宿的”梭合性特徵”.③在早期中园(以及研究早期中园的现代孥衍界),赣者亚不冕得同一段蘸雨遍(或者更多遍)是件麻烦事.④平行文本通常不被看做引文,而且一倜故事的不同版本同不同的措辞也通常可以接受;不少古都被唐泛後述或改燮,被耆窟或EI颐傅播.事寅上,挚者们监不扇平行版本合彼此削弱其可靠性,而是相反把它们看作相互支持.⑤遣是倜方法谕的送挥.傅统孥衍——如今得到例如香港的CHANT敷攘庳逭檬巨大的文本敷掾庳的支持——德是弑国界定暗用的引捂或平行文本,追踪佃髓文本可能的作者及特定的”挚派”之陶屋史性和思想性的聪蘩.⑥但它蓝不耍同属什麽不同文本舍平行而有差异,或者平行文本和引捂遣棰燕所不在的现①《,憷出土文献款<困凰)的诠释同题:以<嗣雎)禺例》,其268~269;”ExcavatedManuscriptsandTheirsocfaticPleasures:Newlv DiscoveredChallengesinReadingthe’AirsoftheStates’.“791—792.②SeePaulFischer,”IntertextualityinEarlyChineseMasters-Texts:SharedNarra tivesinShiZi,”AsiaMajor3ser.22.2(2009):1—34;MichaelHunter,”SayingsofConfucius,Deselected”(Ph.D.diss.,Princet onUniversity,2012).⑧Bohz,”TheCompositeNatureofEarlyChineseTexts,”inTextandRitual 面EarJyChina,ed.MartinKern(Seattle:Universityof WashingtonPress,2o05),50—78.④傅世文本和出土文献之同叙事重璺的例子包括了一系列的文本,如清莘竹筒裹颞示的典《尚害》,《吕氏春秋》,《逸周言》,《世本》及其他文本的平行(兄李擘勤:《清荤大擘藏戟圜竹筒》【壹】l 上海:中西害局,2010年1);属王堆也骚琨了舆《戟圈策》平行的文本(Y umikoFukushimaBlanford,”Studiesofthe’Zhanguozonghengjiashu’Silk Manuscript”,苹盛顿大睾博士谕文,1989年);郭店竹简”窍逵以畴”遣篇不畏的文本裹,第10—13虢筒上提及。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变化,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处于从研究观念到研究方法的转型期。

概括起来可划为四个阶段:渐变期、突变期、一元发展期、多元开放期。

一20世纪初至五四(1900-1918)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转型的渐变期。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时代的发轫期。

20世纪以前的中国学术界,弥漫着浓厚的信古、崇古之风。

几千年来的学术思路基本上是沿着“注经”和“解经”路子,遵循着“注不破传”和“疏不破注”的尊经信古的原则,没有大的发展。

虽说十三经的注疏洋洋几百万言,但都是阐述“圣人”的思想,作者本人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打着对经书注释的方式,来贩卖自己的“私货”——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的。

如北宋的王安石,清代的戴震(注:王安石著《三经新义》借训释《诗经》《尚书》《周礼》来阐述他的变法思想。

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借训释字义,批判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坚持“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哲学。

)等人,他们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都淹没在对“圣人”思想的注疏中。

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对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的研究,大都体现在学者对诗文集和戏曲小说的注释和评点中,既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科学的说明,只能是科学研究的资料,而不是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

清代乾嘉学派的考证,算是比较接近历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了,但也只是“准科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受到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和西学东渐的沾溉,才有个别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和学者打破了旧的治学框子,尝试着用新的治学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做了新的试探。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推行其政治维新的学说而提倡“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他论诗能以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对比,主张中国诗歌革命以“旧瓶装新酒”,“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注: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清末端方的古物收藏及藏品著述

清末端方的古物收藏及藏品著述

2、历史性
藏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不 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藏品的历史性越丰富, 其价值也就越高。
3、稀有性
藏品的稀有性通常与其价值成正比。例如,有些古代陶器或青铜器在当时就 非常罕见,时至今日更是成为了珍贵的文物。藏品的稀有性越高,其价值也就越 大。
清末端方的古物收藏及藏品著述
目录
01 清末端方古物收藏及 藏品著述
03 二、丰富的收藏经历
02 一、传奇的家族背景
04
三、藏品的特点与价 值
目录
05 四、拓展知识
07 六、校验与修改
06 五、撰写大纲 08 参考内容
清末端方古物收藏及藏品著述
清末端方,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代表着清朝末年的一位古物收藏家。 他的藏品丰富多样,引人入胜,反映出他对古代文明的热爱和珍视。本次演示将 详细介绍清末端方的古物收藏及藏品,带领读者领略这位收藏家的风采。
二、丰富的收藏经历
清末端方自幼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对古代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继承 家业的同时,开始着手扩充自己的收藏品。通过精心策划,他不仅收集到了众多 青铜器、陶瓷、玉器等珍贵文物,还涉及到字画、典籍等多个领域。
为了得到这些珍贵的文物,清末端方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他时常亲自前 往各地进行考察和挖掘,与众多文玩商人交流,了解市场动态。此外,他还通过 朋友和同僚的引荐,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收藏家和古董商,不断丰富自己的收 藏世界。
三、藏品的特点与价值
清末端方的藏品数量之多、品质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 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敦。这件敦造型别致,纹饰精美,被誉为“敦中之王”,具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此外,他的藏品中还有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 —鼎,其形制宏大,充满王者之气,被誉为“青铜器中的巨无霸”。

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与观点

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与观点

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与观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试图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历史学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主体,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和观点,以揭示历史的真相。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历史学家研究方法与观点。

首先,历史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多样化,以满足对历史问题的不同思考和分析需求。

其中之一是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分析,还原历史真相。

历史学家在文献研究中通常会包括对古代文献、史书、档案等的搜集、整理和解读。

文献研究法对于研究某一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有着深入的启示作用。

其次,口述历史是另一重要的研究方法。

历史学家通过采访亲历者或后人,搜集并整理他们的口述资料。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个体经历、社会事件和社会变迁有着独特的价值,因为通过亲历者的口述,可以更加生动地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历史学家也致力于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

这种方法通过统计、计算和模型建立来分析历史数据,以揭示历史事件和变化背后的规律性。

历史学家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工具,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和解释。

在历史学家的观点上,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

其中之一是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对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考量,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历史的演进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来推动的。

相对于唯物主义观点,唯心主义观点则强调了精神、意识和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影响。

唯心主义关注人类思想、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人类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相互影响,推动了历史进程。

此外,历史学家还有批判性观点。

批判性观点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结构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批判性观点强调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试图通过对既有历史观点和结构的批判,提出变革和改善社会的思考。

综上所述,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与观点多种多样,以满足对不同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答需求。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历史学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过去、洞察现在,并为未来提供启示。

而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则是这一学科不断演进和完善的关键。

早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和直观。

在古代,历史学家们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传说、神话以及少量的文字记载来构建历史叙事。

他们往往注重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描述,通过生动的故事来传达历史的教训和价值。

例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以其生动的叙述和对政治、军事事件的详细记录而闻名。

然而,这种早期的研究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由于缺乏系统的考证和分析,传说和神话中的夸大成分难以甄别,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世纪的历史学研究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

宗教教义和神学观念成为解读历史的重要框架,历史被视为上帝意志的体现。

在这一时期,历史学家们更多地关注宗教人物和事件,将历史视为神的计划在人间的展开。

到了近代,历史学研究方法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这也为历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时期,历史学家们开始更加注重史料的收集和考证。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传说和神话,而是努力寻找原始的文献、档案和实物证据,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19 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成为主流。

兰克强调历史学家应该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通过对原始史料的严格考证和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他主张“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这种方法使得历史学研究更加严谨和科学。

在兰克的影响下,历史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史料考证和分析方法,为后世的历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 20 世纪,历史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多元化和跨学科化。

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例如,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历史看作是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强调从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的发展。

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迎来了一场变革,而这场变革的契机则是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的大规模发现和研究。

出土文献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从未见过的古代文献材料,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

然而,这种变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反思,让我们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

首先,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以传世文献为基础进行研究,因此,古代文学研究的重心常常放在了少数热门名著上。

而随着大量出土文献的发现,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土文献中的经典作品以外,还有一大批未能传世的文献,这将我们的研究重心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人的思想、社会和文化,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传世文献中鲜有涉及的主题,如民俗、宗教等,这些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其次,出土文献的研究也给传统文学研究方法带来了挑战。

以往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术语和注解的解释,而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而出土文献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研究方法。

因为这些文献往往只有残存片段,没有一整篇的完整文本,因此它们很难被单独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献,学者们不得不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和重建,这样的研究方法也为我们拓宽了研究思路。

另外,出土文献的发现还带来了“真伪之争”。

许多文献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出土文献与传统观念中的文献存在较大差异,这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文献是后人伪造的,而有的则持反对观点。

这一争议让我们意识到,出土文献的研究需要更加谨慎和客观,不能过于轻信和片面。

此外,出土文献的大量发现也引起了我们对古代文化保护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建设工程的推进,许多古文献因为地下发现而得以保护,这让我们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这些出土文献,才能保证我们后续研究的稳定和可靠。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篇一一、引言在二十世纪的前期,儒学的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原儒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传统儒学的理解与诠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析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的背景、方法、成果及影响,以期为当前儒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原儒研究的背景二十世纪前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原儒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儒学,挖掘其内在价值。

同时,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原儒研究成为了解传统文化、探索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原儒研究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哲学、史学等方法。

学者们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考证、解读,探讨儒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演变。

同时,他们还运用哲学思维,分析儒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揭示其思想精髓。

此外,史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原儒研究,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探讨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四、原儒研究的成果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对儒学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解读,揭示了其内在的思想价值。

同时,他们还对儒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此外,学者们还从哲学、伦理学等角度,对儒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五、原儒研究的影响原儒研究在二十世纪前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原儒研究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价值观、伦理观等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原儒研究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融合,使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六、结论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阶段,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考证、解读,以及对儒学思想内涵的探讨,学者们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同时,原儒研究还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价值观、伦理观等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篇一一、引言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动荡,其中原儒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时期经历了重要的转型与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的背景、方法、成果及影响进行探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原儒研究的背景二十世纪前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传统文化的衰落,中国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原儒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它关注的是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氛围以及学术氛围都为原儒研究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原儒研究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等多种方法。

学者们通过对古籍的搜集、整理、考证,以及对先秦时期历史背景的探究,来还原儒家思想的原始面貌。

此外,还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对儒家思想进行解读,探讨其思想内涵和价值。

四、原儒研究的成果在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不仅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校注,还对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发展脉络以及与其他学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同时,对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挖掘。

这些成果为后来的原儒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五、原儒研究的影响原儒研究在二十世纪前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原儒研究也为当时的学术界和社会提供了思想启示和智慧支持。

最后,原儒研究的成果还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道德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总结与展望总之,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当时的学术界和社会提供了思想启示和智慧支持。

然而,原儒研究仍需继续深入和拓展,以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道德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支持。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范文

《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探析》篇一一、引言在二十世纪的前期,儒学的研究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融,原儒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析这一时期原儒研究的背景、方法、成果及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原儒研究的背景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然而,在这一时期,原儒研究却逐渐兴起。

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学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挖掘;二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三、原儒研究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献学方法,即通过对儒家经典文献的整理、校勘、注释等方式进行研究;另一类是哲学方法,即从哲学角度对儒家思想进行解读和阐释。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尝试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如社会学、历史学等,对原儒进行研究。

四、原儒研究的成果在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学者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和校勘,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便利。

其次,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解读和阐释,学者们揭示了儒家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儒家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五、原儒研究的影响原儒研究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有助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了解。

其次,它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此外,原儒研究还推动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六、结论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前期原儒研究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它不仅揭示了儒家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还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儒家的思想内涵,同时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七、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原儒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原儒进行深入研究。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科,其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进和发展。

从古代的简单记录到现代的多元化、跨学科研究,每一次方法的变革都为我们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过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

在遥远的古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口口相传和简单的文字记录。

当时的人们通过讲述祖先的故事、传说和神话来传承历史记忆。

这些口头传承虽然在准确性和完整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们是早期人类保存和传递历史信息的重要方式。

例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随着文字的发明和应用,历史学的研究有了更可靠的载体。

古代文明中的史官们开始记录国家的重大事件、君主的言行以及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源远流长,他们以编年体、纪传体等形式撰写史书,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然而,这个时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对事件的简单叙述和罗列,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到了近代,历史学研究方法迎来了重要的变革。

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思潮促使历史学家们开始追求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研究方法。

兰克学派在 19 世纪兴起,强调通过对原始史料的严格考证和批判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他们主张“如实直书”,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说明事情的本来面目”。

这种方法使得历史学研究更加严谨和科学,注重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为历史学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以来,历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历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借鉴。

例如,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群体;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历史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借鉴心理学的知识探讨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

同时,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和细化。

从政治史、军事史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社会史、文化史、妇女史、环境史等众多新兴领域。

社会史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社会心态;文化史研究文化的传承、演变和交流;妇女史探讨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史则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论端方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论端方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论端方的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胡茂胜【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3【摘要】端方是晚清新式农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仅重视兴办新式农业学堂,派遣农科留学生,而且还非常重视利用农书农报、农会以及农业试验场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和推广近代农业科技知识。

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农业教育史和现代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Duan fang was a initiator and practitioner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He not only paid attention to found new agricultural schools and send agricultural science students,but also to use the social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agriculture books,newspapers,agricultural associations and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farms in order to spread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His thought and practice had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and should occupy a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总页数】4页(P71-74)【作者】胡茂胜【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巢湖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相关文献】1.张謇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 [J], 徐耀;凌振荣2.郝元溥农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J], 夏志学3.章之汶农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究 [J], 吴强4.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J], 陈广德5.张之洞农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J], 时赟;杨小朋;李爱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中国数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范文3

2021中国数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范文3

2021中国数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范文 摘要: 自李俨、钱宝琮始,国内外学者开始用现代数学方法整理古代数学遗产,并建立了中国数学史学科的研究范式。

20世纪80年代起,吴文俊倡导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古证复原”,提出了数学史研究“古为今用”的目标。

今天的中国数学史研究正向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拓展。

从数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来看,存在三个互相关联并需要反思的理论议题。

第一,辉格解释问题,其实质在于探究现代数学对古代数学的解释限度;第二,史料问题,其目的在于探讨古代数学实作传统的多样性;第三,古为今用问题,它与前两个议题及数学史的学科定位有关。

数学史的研究实践正通过独有的方式探讨上述议题,因此长期存在于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之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关键词: 中国数学史;方法论; 辉格解释; 史料; 古为今用; Abstract: SinceLi Yan and Qian Baocong,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started to use modern mathematics to discover ancient mathematical heritage and have therefore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paradigm for the disciplin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Since the 1980s,Wu Wenjun has advoca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proofs” for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proposed the research aim for th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as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present”.Nowadays,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iscarried out towards the extension in areas and dep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there are three correlated theatrical issues that need to be reflected on.The first one is the Whig interpretation problem whose nature is to study the limitation of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mathematics.The second one is the sources problem whose aim is to study the diversity of mathema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The last one is the problem of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wo previous issues and to the disciplinary position of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s discussing these issues in its own way;hence the long-term dispute on the internal history and the external history in the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s not necessary. Keyword: Historyof Chinese mathematics; Methodology; Whig interpretation; Sources;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算学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方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范铁权潘崇(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端方($%&$—$’$$),字午桥,号匋斋,托特克氏,满洲正白旗人。

$%%"年,端方由荫生中举,此后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端方一生历仕南北,总督一方,在晚清政坛显赫一时,于诸多事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据载,当时北京流传“北京旗下三才子,大荣、小那、端老四。

”($)*+,$-./“三才子”分别指荣庆、那桐和端方。

端方的幕僚劳乃宣这样评价他:“昼则接宾客,见僚属;夕则治文书。

其治事也,幕僚数人执案牍以次进,旋阅旋判,有疑义随考核加谘取焉。

谋虑即得,当机立断,未尝见其有所濡滞,亦未闻其事之有遗误也。

”(")*+,$$/邵镜人认为,端方办事机敏老练,“尤有政治才,在满人中亦不多见”(-)*+,$#-/。

严复称其为“为近时之贤督抚”(.)*+,!-&/。

《清代七百名人传》和《清史稿》皆评价端方“性通亻兑,不拘小节”,“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闻益著”(0)*+,$0""/。

与此相反,张之洞、费行简对端方颇有微辞。

张之洞指出:“至谓端有学有术,则未免阿其所好,学问之道无穷,谈何容易,彼(端方)不过搜罗假碑版、假字画、假铜器,谬附风雅,此乌足于言学耶。

”(&)*+,0%/费行简也认为,端方“佻薄奸险,以新政涂饰朝野而已,乘间取贿,所藏金石书画值三百万”(!)*+,"#!/等等。

长期以来,学界对端方并未予以关注。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学界对端方的研究近乎空白。

进入"#世纪%#年代,随着学术风气的转变,端方的研究逐渐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

据笔者粗略统计,截止"##.年底,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端方的论文有"#余篇,尚未出现端方研究的专著。

大体来看,学界对端方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方与晚清文化教育端方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建树颇多。

多数论者认为端方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夏泉从端方的主要教育活动、“知本原所在教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奏请废除科举、积极倡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端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所做的贡献。

该文认为,端方属于“晚清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较早摆脱了满清封建统治群体所固有的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病态精神传统,其教育思想明显地反映出“在一个特定的过渡时代里,新旧并存、中西杂糅的复杂状况”。

作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端方“理应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夏泉还撰文探讨了端方对创办暨南大学所做的贡献。

他指出,端方在晚清侨务政策的根本性改变、"#世纪兴学热潮的兴起、海外华侨求知心切等大背景下,为创办针对华侨子弟的暨南学堂不遗余力,并积极探索一种适合侨生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该文认为,端方作为暨南的创办者,以及中国华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暨南校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刘高葆从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方面考察了端方在近代教育文化上的建树,也认为端方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积极倡办者,其贡献不可忽视($#)。

翟海涛、王建华在《端方与清末教育现代化》一文中,通过对端方在两江总督任内积极主张废科举、改革教育行政体系、重视学堂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论述,肯定了端方作为教育改革的热心支持者,在晚清教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文章也指出,端方的教育思想“新旧杂陈,且不成体系”($$)。

端方任职江苏、湖北等省,直接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海林认为,端方任职江苏的四年是“江苏现代教育全面启动全面发展的四年”,江苏教育的基本模式在端方主政两江期间“均已生发定型”,端方的教育改良为江苏的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该文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端方这位满洲贵族恰恰是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开山之父”($")。

端方自$’#$年至$’#.年在湖北任职,并于$’#"年至$’#.年署理湖广总督,对湖北教育发展的贡献尤为突出。

董宝良、熊贤君主编的《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一书,以湖北教育发展为经,侧重对湖北教育从传统向近代转化的历史进程的描述。

该书提出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兴办学堂,“很难说都是张之洞一手操办,而是与端方、蔡锡勇、黄绍箕、梁鼎芬等分不开的”,端方等一大批清末官吏作为侧重推行的“内圈实力派”,与张之洞默契配合,对“湖北教育近代化事业的铺成与展开”(关键词)端方,教育,立宪(中图分类号)1"0(文献标识码)2(文章编号)#.0!3&".$*"##&/#!3##!"3#.历史教学456789:;<=>?5@A 总第0$"期BCD E8,0$""##&年!期E8,!F "##&有着至关重大的关系。

该书着重阐述了端方在普及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图书馆等方面的思想与实践,认为端方有些地方甚至比张之洞还要超前,比如兴办女子学堂方面,“张之洞恪守女子教育的陈腐教条,改革的步伐不及端方迈得大”#$"%&’’(")$*+,-,$+-.。

图书馆作为近代以来产生的新事物,引起了一些开明人物的关注。

端方较早地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

江南图书馆是由端方自始至终一手创办的,与京师图书馆并列为一南一北两个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图书馆。

江庆柏撰文指出,社会的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和出国考察的经历,使端方渐渐看到私人藏书楼的缺点,认识到开办图书馆“既是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将“图书馆的开办与社会文明、与开发民智结合到了一起”。

该文从端方聘请缪荃孙担任总办、经费支持、购买私人藏书楼、从理论上阐明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探讨了端方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建树#$/%。

在同一问题上,付金柱强调了身为地方督抚的身份是端方倾心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端方创办江南图书馆在近代史上的意义已超过了图书馆本身的价值,关键在于开创了地方督抚开办图书馆的风气。

端方之后,创建图书馆的热潮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从这种意义上说,“端方可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开风气者和发起人”#$0%。

二、端方与晚清政治端方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充当了重要角色。

学界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端方属于“后党”,还是“帝党”。

传统的观点认为,端方属于后党集团。

汤志钧在《戊戌变法史》一书中指出,戊戌变法时期帝党一方面对后党让步,表示妥协;一方面为防止后党的“可能掣肘”,除在变法内容中替后党留有出路外,并任用后党试行新政,如奕劻等管理八旗骁骑营,端方等筹办农工商总局,将端方归入了后党集团#$2%。

尚小明在《戊戌时期的端方》一文中则指出,戊戌变法时期是端方在晚清政坛发生重要影响的起步时期。

他探讨了端方在变法前后的表现,认为端方在变法前基本“生活在帝党人物的圈子里”,他虽然曾经加入了保国会,但并未与维新派建立密切的联系,“依附于康党”,他属于“具有一定变革要求的帝党官员的一员”。

在该文中,尚小明还指出,变法失败后端方想方设法逃避惩罚,是其“巧于仕宦”的表现;端方后来的所为,如主张立宪、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式教育、促进近代工商业发展等,与他在维新期间的表现具有思想的一贯性#$!%。

31端方与满汉政策。

清末满汉矛盾日益激化,排满成了革命派进行舆论动员的口号。

为此,清政府专门下诏严禁革命党排满。

翟海涛、王建华撰文指出,端方较早认识到仅靠暴力手段不能消弭革命,因此他建议民族杂居,耕作与共。

为促成满汉通婚,端方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袁世凯的儿子。

此外,端方在赴欧美考察宪政过程中,劝诫所到各国的华侨,对满汉政策做了系统的论述。

文章认为,端方“改革僵化的政体实行较民主的政治,才是使政局稳定的唯一出路”的主张触及到了晚清满汉之争的实质,“推动了清末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对加强民族团结有积极意义。

但同时认为,端方对满汉政策的建议具有极大片面性,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从根本上说,“端方的目的无疑是为了使满洲贵族的统治长久维持下去,这就决定了他不能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的建议只能换取暂时的安定,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地解决满汉矛盾#$+%。

迟云飞也指出,端方的满汉政策是以消弭革命和保持大清的长治久安为出发点的。

端方认识到单纯镇压不能消弭革命,“只有立宪,才能平息革命党人的不满”,并积极主张通过立宪吸收新绅士进入政权以扩大政治基础#$-%。

"1端方与立宪运动。

端方作为开明的满清权贵,最引人注目之处莫过于其积极倡导立宪。

高放、韦庆远等著《清末宪政史》一书探讨了端方被选为考察宪政大臣核心的原因:其一,头脑较灵活,办事干练,在当时上层官僚中以知时务见称。

其二,慈禧西逃时,端方以陕西按察使的身份殷勤侍奉,颇得赏识。

其三,在两湖、两江立宪派活跃的地区,端方颇能拉拢士绅,派其出国考察对立宪派是一种拉拢。

该著认为,端方出洋考察宪政捞到了熟悉外情的政治资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其改革主张无疑会影响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决策,为他们考虑大政方针提供抉择#3)%&’’($$2,$$!.。

侯宜杰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一书提到,端方最初是立宪派拉拢的对象,如孙宝琦在致端方函中鼓动端方和张之洞合奏立宪。

日俄战争爆发时,江浙立宪派人士张元济、张美翊、赵风昌等人积极运动端方等人,以壮大立宪派的声势。

该著认为,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中只有李盛铎思想比较先进,其余四人皆未出过国门,端方尽管赞成变法,日俄战争后也倡导立宪,然而在得悉留日学生要求归政、立宪时,却电告日本出使大臣“密加防范,勿为所惑”,直到受命出洋考察政治时才明确表示赞成立宪,其是否真正赞成立宪不能不令人怀疑。

该著还指出,由于五大臣在每个国家逗留时间都不长,所以他们对外国的考察既不周详,也不透彻,但他们“长期禁锢的头脑为之开化,认识空前提高”,回国后成为积极倡导立宪的活跃分子#3$%&’’(2",2/.。

刘高葆在《端方与清季预备立宪》一文中把端方的立宪思想归结为三个来源:第一,在戊戌变法期间,督办农工商局的经历;第二,与梁其超、张謇、郑孝胥等人交往甚密;第三,考察宪政的经历使其政治眼界大开。

该文论述了端方对民权、内阁、议会的认识,认为端方主张建立的君主不负政治责任而由责任大臣负责的“最大程度保留君权的二元君主制立宪政体”,夹杂着大量封建思想,为达到皇位永固之目的,有随意发挥的地方。

该文指出,当时的时代潮流是革命,端方主张立宪,站在了有利革命的一方,为中国最终埋葬封建制度有掘墓之功,其主张采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组织形式,并非仅为消弭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