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2、 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
3、 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运用SAS 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 引入课题
三角形有六个基本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只给定其中的某些元素以,能够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请同学们通过画图,说明你的判断,
活 动 一
按下列条件画出三角形,然后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与同桌或前后同学的叠放在一起,比较判断它们是否全等,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1.只给定一个元素
a.一条边为3cm;
b.一个角是60°;
2.给定两个元素
c.两条边分别为3cm 和5cm;
d.一条边为5cm,一个角为30°;
e 两个角分别为45°和30°.
总结:只给定一个元素或两个元素,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那么满足哪些条件才行呢?
下面,我们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来研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活 动 二
已知:任意△ABC,
求作:△A′B ′C ′,使∠B ′=∠B ,A ′B ′=AB ,B ′C ′=BC.
教师点拨,学生边看书边画图,之后学生把画好的ΔA ′B ′C ′剪下,放在ΔABC 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能否完全重合.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一种方法: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提示:角必须是两条相等的对应边的夹角,边必须是夹相等角的两对边.
B C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1,如图,在湖泊的岸边有A,B 两点,难以直接量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你能设计一种量出A 、B 两点距离的方案叶绿素?
学习了上面的判定方法后,聪明的小杰说他会测量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你能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吗?
作法:
在岸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A ′,使C A ′=CA ,连接BC 并延长到B ′,使C B ′=CB.连接A ′B ′,那么量出A ′B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
理由:
由于△ABC ≌△A ’B ’C ’(SAS),所以AB=A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因而,A ’B ’的长度就是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书写推理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依据.
(若学生不能顺利得到证明思路,教师也可作如下分析:
要想证AB =DE,只需证△ABC≌△DEC,△ABC 与△DEC 全等的条件现有……还需要……) 注意: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例2,已知:如图,AD ∥BC ,AD =BC
求证: △ADC ≌△CBA
证明:∵AD ∥BC(已知)
∴∠DAC =∠B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C 和△CBA 中,
()()()AD BC DAC BCA AC CA ⎧=⎪∠=∠⎨⎪=⎩
已知已知公共边
∴△ADC ≌△CBA(SAS)
四、巩固新知
教材练习1、2.
注意:教给学生寻找全等条件的方法,完善学生全等的证明书写
.
五、小结
本节你学会了什么?
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证明线段、角相等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由表述,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六、作业
1习题14.2第3、4题.
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
2.思考:
学习本节课后,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这三对元素对应相等,就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具备其他三组元素对应相等,他们是否也能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