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参考资料
【我把上课记的笔记给大家打出来了,考试时大家作为参考,知识点都在里面
了,重点和考点我都标出来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割地赔款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3、经济掠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压制民族精神
二、侵略“有功论”观点的错误性:
1.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的殖民地。
2.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经济文化不能发展,政治不能进步。
3.帝国主义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但同帝国主义造成的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用感恩戴德。
4.侵略“有功论”美化帝国主义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能使中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中国丧失了完整的独立的主权国的地位(半殖民地)。
2.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政治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半封建社会)。
4.中国民族的生存状态是极度贫困和不自由。
四、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五、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清政府害怕侵略者,尤其害怕人民群众
2.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相差悬殊
六、民族意识的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魏源的《海国图志》
2.救亡图存的思想和振兴中华的思想
严复的《天演论》
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
政治——君主专制
经济——重农抑商
文化——推崇“忠君崇圣”思想
虽然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是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危机,清政权此时已是危机重重。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二、农民战争的历史功绩:
1.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促进了旧制度的灭亡。
2.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殖民主义者的统治。
三、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借师助剿)。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弱点
1).太平天国政权日益封建化和腐朽化,建王府、讲排场。
2).农民领导人思想退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天京事变),不团结。3).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太平天国纲领的局限性和政策策略的失误。4).宗教的消极作用,迷信虚幻代替自身的努力。
四、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历史学家把部分清朝官员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强之计”,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称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国门被打开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新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与评价: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
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腐朽性。
4.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和矛盾。
七、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1.维新派的救亡变法活动:公车上书、著书立说、办报纸、设学堂
2.“百日维新”:在维新派的积极活动下,1898(戊戌)年6月11日,光绪皇
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实行新政。至9月21日止,在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发布了一百多件新政命令,宣布了一系列
的新政措施,史称“百日维新”。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维新运动顷刻失败。
八、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九、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重点考点)
1.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庞大的守旧势力集合在慈禧太后周围,拼命维护既得利益,维新势力主要是维新派知识分子、帝党官员,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没有军权、财权和基础。
3.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1).中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刚刚诞生,很软弱,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有妥协性。
2).只依靠光绪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急于求成和策略失误。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2.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1)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2)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4.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3.组织革命活动
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5.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临时政府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1.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激发民族的觉醒,开启革命的闸门。
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4.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风气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