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工业物流类物业管理方案
工业物流类物业管理方案一、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物流管理是指对生产、销售和配送过程中的运输、仓储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企业在成本、服务水平和效率等方面的最优化。
一个良好的物流管理方案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提高运作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生产和配送过程,提高物资流转速度和配送效率。
合理的运输路线和仓储布局能够减少货物运输和存储时间,提高产品周转速度,减少库存积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降低成本物流环节是企业运营中一个成本较高的环节,通过精细管理和控制,能够降低运输、仓储、包装等费用,减少人力资源和时间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一个高效的物流管理方案能够确保产品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从而增加客户再购买率,推动企业销售增长。
二、工业物流管理的挑战与需求工业物流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需求。
如今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实现快速响应、灵活调整,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
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物流管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需要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再订货、自动化分拣、智能配送等功能,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可持续发展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物流管理也要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
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排放、降低能耗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供应链协同企业的供应链中涉及多方合作,需要建立协同机制,加强与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公司等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通过加强合作,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实现业务链、价值链和信息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本项目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商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等专业建设,以构建“行业认知——校内模拟+企业实践+资格认证——带薪顶岗+就业”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建设实用性强,职业氛围浓厚,校内、校外互补的实践教学环境;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和教材建设,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建设期为二年,预计建设资金总投入425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5年,现有学生数398人。
2006年该专业被确定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
通过7年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以报关与国际货代、商务管理为支撑的专业类群。
为社会输送909名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为陕西物流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形成以下优势和特色:1.1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课主要由管理系教师承担,现有专职教师10名,兼职教师10名。
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80%,研究生比例为9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先后有6人获得“院级优秀教师”、有2人获得“院级师德标兵”、有5人获得“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1.2具有设备先进,实训功能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了陕西一流、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同时可进行60人实习的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
通过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物流工作流程,熟练操作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国际货代、报关报检、堆场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商务结算管理十大功能模块的物流软件。
我系已在05、06、07、08、09、10六级学生中开设了模拟实训课,并要求学生撰写了实训报告,收到了显著效果。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分别建立了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人人乐超市有限公司、西安杰乐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万利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纵横物流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物流优势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物流优势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壹、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项目2、项目来源: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项目,桂教高教〔2011〕66号。
3、项目负责人:赵继新副教授/经济师4、主要参和人员:二、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1、建设理念以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及广西保税体系建设的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于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依托北部湾港务集团等二十多家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国际物流及运输企业,建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通过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综合能力三位壹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就业导向”,瞄准“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交通物流”三个“职业方向”,为学生终身发展进行“学业设计”,进壹步以工作过程为主体的序化课程体系建设,最终构建“壹核三翼”专业课程体系;和企业共同研发“专业作业流程优化能力训练平台”,打造专业实训“软环境”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常规建设内容,打造壹支专兼结合“复合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以行业、师资、职业资格培训和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为契机,将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区内具有交通行业背景的“软硬双优”专业。
2、建设目标(1)目标定位坚持就业为导向,于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指导下,依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构建合作平台,以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为主体,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
通过“产学合壹、双线且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俩门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职业道德教育素材库的建设带动“壹核三翼”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备良好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的港口物流、保税物流、综合运输等现代物流企业需求的高职层次物流技术应用型人才。
同时,培养能教学、懂科研、会服务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基地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共享实训室、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是我院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进行充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于2006年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同时也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在2010年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化的需要,立足于西安、辐射西北、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胜任货运代理、运输业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操作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三年制高职学生,至今已有06、07、08、09、10、11级在校生共计681。
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本着“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主动适应,整体优化,定位准确”的办学特色。
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五年来,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输送了334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陕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他们大多数人是物流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教师团队共有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24%,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62%,初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14%。
其中,还聘请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来校授课,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3.17
第二章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简介为适应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对高技术物流人材的需求,我院于 2004 年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本专业面向全省招生,为各种物流公司、工商公司及有关行业培育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运输技术、物流仓储技术、国际货运代理技术与物流市场调研与开发的高端技术型专业人材。
4 年来,经过校企合作共培育学生 356 人,毕业生年均匀就业率达 100%,现有在校生 368 人。
2010 年,为加速物流管理建设步伐,学院把本专业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其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材的需求,并密切联合交通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带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三个有关专业全面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总投入250 万元,根源于教育部、财政部的资本支持200 万元和学院自筹资本 50 万元。
此中:用于人材培育方案制定与实行15 万元,占总投入的6%;用于教课资源建设 15 万元,占总投入的6%;用于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建设100 万元,占总投入的40%;用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校园建设 25 万元,占总投入的 10%;用于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转体制建设 15 万元,占总投入的 6%;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15 万元,占总投入的 6%;用于实训实习耗材补助 10 万元,占总投入的 4%;用于实习不测损害保险 5 万元,占总投入的 2%;用于创立地区物流服务培训公司 25 万元,占总投入的 10%;用于服务能力建设 10 万元,占总投入的4%;用于课程与校本教材开发 20 万元,占总投入的 8%。
项目建设期为二年。
二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庆市是皖西南地区中心城市,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物流中心。
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扩大内需目标,环绕建设地区性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据《皖江城市带承接家产转移示范区规划》,着力发展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成立以骨干龙头公司和大型购物商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为支撑,各种中小流通公司和特点市场为增补,各样因素市场相当套的商贸物流系统,以推动城乡市场、内外贸易、承接加工贸易家产转移与物流配送的联动发展。
智慧物流专业建设方案
智慧物流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物流业发展迅猛。
现代物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低效、资金浪费、环境污染等。
当前,物流领域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加入。
因此,开设智慧物流专业既是时代需求,也是高职教育的市场需求,是填补市场缺口,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智慧物流专业的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物流领域的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物流知识、较强的商务水平、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以及了解并遵循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毕业生应当具备如下能力:1. 熟悉物流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设备,解决物流业务中的难点问题。
2. 具备扎实的商务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完成公司的一切运输工作。
3. 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好地实现物流智能化管理。
4. 学会运用电子商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领域。
5. 掌握国际贸易及国际货运的操作流程,了解相关法规,具备国际物流领域的素养与经验。
三、专业结构设置:智慧物流专业本着职业导向,把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和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相联。
基本课程设置为:(1)物流管理学(2)物流实务与操作(3)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4)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5)货运代理与报关管理(6)供应链管理(7)物流企业经营管理(8)物流实习及毕业论文等课程。
四、校企合作与实践环节: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要进行实践和体验活动,为他们进入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冬/夏令营、实习、毕业论文和企业项目等。
学校需要积极与当地的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五、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配备高素质、专业化、有丰富物流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建议学校依托物流领域知名的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教师资源,引进业内专业人士、职业经理人和学术精英,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
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目前国内物流人才总量偏少、专业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则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
因此,建设人才素质高、专业能力优良、管理水平高超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本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复杂的物流业务管理和创新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
三、专业设置本专业的设置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共分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和职业教育四个层次:1.硕士研究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2.本科生: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管理3.大专生:物流管理与服务、物流操作与管理4.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物流操作、仓储管理等四、培养目标1.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2.了解国内外物流行业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具备物流行业背景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具备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实践能力,了解相关技术与工具;4.具备生产、仓储、配送、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分析、解决复杂实际问题;5.具备开拓市场、拓展业务、推动管理改革的能力,可以担任物流企业高级管理岗位;6.在国际化背景下,具备通晓物流管理和国际商务的全球化素养,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管理学、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等基础课程和物流战略与规划、物流工程与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完整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案完整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录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经过三年的⼈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专业培养⽬标和规格定位趋于精准,学⽣规模和师资队伍不断扩⼤,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极⼤改善,⼈才培养质量也有了显着提⾼。
为进⼀步落实教育部教⾼【2006】16号⽂件的精神,坚持就业导向,为把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具有前瞻性、⽰范性和引领性的湖南⼀流⾼职精品专业,特制订本建设⽅案。
⼀、专业建设背景(⼀)⾏业背景1、物流⾏业发展潜⼒巨⼤国家“⼗⼀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中央和地⽅政府相继建⽴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作,以及⼈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业基础性⼯作取得明显成效。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吸纳就业⼈数多,促进⽣产、拉动消费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等⽅⾯发挥着重要作⽤。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程万公⾥,⾼速公路通车⾥程6.03万公⾥,港⼝泊位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机场160个。
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平不断提⾼,⼀批区域性物流中⼼正在形成。
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现代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
⼀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物流企业转化,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南物流园、华粮集团物流分公司等。
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汇报(PPT 29张)
(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性化的人才培养要求。我 们设想:建立四个课程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平 台、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平 台和选修课程平台。每个课程平台又包含多个课 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又由多门课程组成。
二、专业建设目标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海峡西岸尤其是厦 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教学改 革,加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力争在 未来三年内将该专业建设成为与物流行业联系紧 密、办学条件较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的 省级优秀特色本科专业。
三、专业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队伍师资配备合理,形成了高级、中级、初级相 结合的教学梯队,本专业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8 人,讲师7人。学历结构合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 的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 90%以上。学缘结构合理,3位具有理工科背景, 其余为文科背景。教师分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由于物 流管理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专业,我校本实验区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教强。
(5)教学改革情况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以学生为根本,以 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走 产学研结合之路。
2.管理制度 成立了物流专业专家教学委员会;健全管理制度, 规范教学行为;建立健全听课制度和奖励考评制度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借助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 “物流管理基础”、正在建设校级精品课程“运 输学”。
三、专业建设方案
(三)科研情况 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 发表论文数量质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28篇, 2008年42篇;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物流项目25 个;构建学术平台,锻炼科研队伍。 教研教改项目: 洪怡恬: 《运输学》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合肥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执行情况.doc
合肥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执行情况一、物流管理学专业基本情况1986年以来, 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含定向物资物流方向)作为我校与德国合作共建的5个专业之一,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在师资培训进修、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互派学生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1990-2005年,共培养企业管理专业(物流方向)毕业生200多人,,2006年工商管理专业(物流方向)经教育部批准设立。
为了适应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2007年我校申报的“物流管理专业”又经教育部批准,并于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
目前,我系在校物流管理专业(含工商管理专业物流方向)的学生达到160人左右。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和安徽省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物流人才的急需,充分发挥我校与德国高校、物流界长期合作的优势,借鉴德国在国际物流管理的先进模式和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经验,2007年我校又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对外合作物流管理专业”。
这种合作模式得到了德国政府、高校、企业界的极大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物流专业人才,也有利于我校实现建设“物流特色专业”的目标。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特色以我校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物流管理专业为依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下思路和特色:1、以创新性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为指导,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2、突出实际能力训练,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模式,参与企业物流管理项目,加强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加强与地方物流协会、物流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着力培养在企业关键岗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能力型”特色人才。
3、利用我校与德国合作共建国际物流管理专业以及与韩国、日本、美国的合作交流,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特色人才。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设及方案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设及方案一、项目背景物流仓储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制造或销售型企业来说,都是核心环节。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传统的仓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
所以,建设一套高效、智能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二、系统目标1.提高仓储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仓储效率。
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化仓储流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3.实现数据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实时监控仓储状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系统设计1.硬件设施(1)货架系统:采用自动化货架,可以根据货物类型和大小自动调整货架间距,提高空间利用率。
(2)搬运设备:引入自动搬运,减少人工搬运,提高搬运效率。
(3)识别设备:安装RFID识别设备,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定位。
2.软件系统(1)仓储管理模块:实现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等功能。
(2)数据分析模块:收集仓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3)系统对接模块:与企业的其他系统(如ERP、SCM等)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四、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的仓储管理现状,明确系统需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3.硬件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相应的硬件设备。
4.软件开发:开发符合需求的软件系统。
5.系统集成: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培训上线: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系统顺利上线运行。
五、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技术风险:技术更新迭代快,可能导致系统很快过时。
应对措施:选择成熟的技术方案,定期进行系统升级。
2.数据风险:数据泄露或损坏可能导致严重的业务损失。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定期备份数据。
3.人员风险:操作人员不熟悉系统可能导致操作失误。
应对措施:加强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六、项目收益1.提高仓储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物流工程 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物流行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建设一套高效、稳定的物流工程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物流效率。
本文将从物流工程的定义、建设目标、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等方面阐述物流工程建设方案。
二、物流工程的定义物流工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物流过程进行规划、组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集散、配送等活动的综合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建设目标1.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建设物流工程体系,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缩短物流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等手段,降低总体物流成本。
3.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更快捷、更准时、更安全、更经济的物流服务。
4.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的物流仓储设施和配送网络,使物流系统更为灵活、稳定、安全、高效。
四、现状分析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物流工程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物流工程的建设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国内物流水平。
五、建设方案1. 优化物流流程:建设一套完整的物流流程管理系统,整合物流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物流作业的全程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2. 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先进的仓储设施,包括智能化仓库、自动化分拣设备、智能化搬运设备等,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3. 发展智能物流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物流技术,如无人机配送、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化运输车辆等,提高物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4. 完善配送网络:建设全国范围内的配送网络,提高配送能力和覆盖范围,实现物流服务的全国化。
5. 强化物流环保工程:引进环保物流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包装材料,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教育部司局函件关于转发《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152号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推动物流学科建设,促进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的规范、健康发展、现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转发给你们。
供参考。
附件:1.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2.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0 0八年七月四日附件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附件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等文件精神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对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培养方案要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以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掘各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上的优势,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不断进行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改革,促进我国物流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统一性与多样性兼顾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相同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目标、基本要求、核心课程、基本实践教学环节等,由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定,各高校参照执行。
同时,为保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各高校应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并可以此为基础提出各自的具体培养要求,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详细方案
运输设施
包括车辆、集装箱、货船等运 输设备,以及GPS、GIS等运
输跟踪和监控设备。
包装设施
包括各种包装材料、包装机械 和包装生产线等。
配送设施
包括配送中心、分拣设备、配 送车辆等。
为了满足实践教学需求,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成 为必要。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 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实 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建设目标
01
02
03
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通过实训室建设,完善物 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 系,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和效果。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详 细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实训室建设背景和目标 • 实训室建设内容和要求 • 实训室建设步骤和时间安排 • 实训室建设资金来源和预算 • 实训室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 • 实训室建设的效果和影响
01
实训室建设背景和目标
背景介绍
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 行业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 断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实训室的实际操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 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促进产学研结合
实训室建设可以促进学校 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 研结合,为物流行业的发 展提供人才支持。
02
实训室建设内容和要求
硬件设施
01
02
03
04
仓储设施
包括货架、货箱、托盘等存储 设备,以及叉车、堆高机等搬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作为一项关键的产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我校计划在物流工程专业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概况1. 专业名称:物流工程2. 专业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在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物流规划、设计、运作、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3. 专业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物流信息化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现状分析目前,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与社会物流需求的巨大差距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急需对物流工程专业进行改革与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物流人才。
四、建设目标1. 建设目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构建符合现代信息化物流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开放、活跃、多元的学科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2. 建设重点:提高师资力量,配备更多物流领域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开设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实习和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与运营方面的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设内容1. 师资力量:招聘更多的物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建设专业发展领军人才团队,引入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2. 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物流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
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4)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基本功能 (4)2.1.2 扩展功能 (5)2.2 功能需求 (5)2.2.1 响应时间 (5)2.2.2 处理能力 (5)2.2.3 系统稳定性 (5)2.3 可靠性需求 (5)2.3.1 数据备份与恢复 (5)2.3.2 系统冗余 (5)2.3.3 故障预警与处理 (5)2.4 安全需求 (5)2.4.1 数据安全 (5)2.4.2 用户权限管理 (5)2.4.3 网络安全 (6)2.4.4 系统审计 (6)第三章系统设计 (6)3.1 系统架构设计 (6)3.1.1 整体架构 (6)3.1.2 技术选型 (6)3.2 数据库设计 (6)3.2.1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6)3.2.2 数据库表关系设计 (7)3.3 界面设计 (7)3.3.1 界面布局 (7)3.3.2 界面风格 (7)3.4 系统模块设计 (7)3.4.1 用户管理模块 (7)3.4.2 商品管理模块 (8)3.4.3 订单管理模块 (8)3.4.4 仓库管理模块 (8)3.4.5 运输管理模块 (8)第四章系统功能模块 (8)4.1 订单管理模块 (8)4.2 库存管理模块 (9)4.3 运输管理模块 (9)第五章系统开发技术 (10)5.1 开发语言与工具 (10)5.2 数据库技术 (10)5.3 网络通信技术 (10)5.4 人工智能技术 (11)第六章系统实施与部署 (11)6.1 系统实施流程 (11)6.1.1 项目启动 (11)6.1.2 系统设计 (11)6.1.3 系统开发 (11)6.1.4 系统集成 (11)6.1.5 系统部署 (11)6.1.6 培训与推广 (11)6.2 系统部署方案 (12)6.2.1 服务器部署 (12)6.2.2 客户端部署 (12)6.2.3 网络部署 (12)6.2.4 数据库部署 (12)6.2.5 安全防护 (12)6.3 系统测试与验收 (12)6.3.1 单元测试 (12)6.3.2 集成测试 (12)6.3.3 系统测试 (12)6.3.4 验收测试 (12)6.4 系统维护与升级 (12)6.4.1 系统维护 (12)6.4.2 故障处理 (13)6.4.3 系统升级 (13)6.4.4 用户支持 (13)第七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13)7.1 安全策略 (13)7.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3 系统监控与报警 (14)7.4 系统故障处理 (14)第八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4)8.1 系统运行管理 (14)8.1.1 运行环境保障 (14)8.1.2 运行监控 (15)8.1.3 运行维护 (15)8.2 系统维护流程 (15)8.2.1 维护计划制定 (15)8.2.2 维护任务执行 (15)8.2.3 维护效果评估 (15)8.3.1 系统升级策略 (15)8.3.2 系统优化措施 (15)8.4 用户培训与支持 (15)8.4.1 培训内容 (15)8.4.2 培训方式 (16)8.4.3 用户支持 (16)第九章项目效益分析 (16)9.1 经济效益 (16)9.1.1 直接经济效益 (16)9.1.2 间接经济效益 (16)9.2 社会效益 (16)9.2.1 提高物流行业整体水平 (16)9.2.2 优化资源配置 (16)9.2.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7)9.3 环境效益 (17)9.3.1 降低碳排放 (17)9.3.2 节约能源 (17)9.3.3 保护生态环境 (17)9.4 风险评估 (17)9.4.1 技术风险 (17)9.4.2 市场风险 (17)9.4.3 法律法规风险 (17)9.4.4 资金风险 (17)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0.1 项目总结 (17)10.2 不足与改进 (18)10.3 发展前景 (18)10.4 未来规划 (18)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物流部门建设规划方案-更新版
物流部门建设规划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信息化的普及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物流部门的管理和建设无论在运营成本、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系统的物流部门建设规划方案,以指导企业物流部门的管理与实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物流部门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1 目标本文所指的物流部门是指企业内的一系列职能部门,从采购、仓储、运输、包装等环节共同组成一个物流体系,目标是将物品从生产环节运输到销售环节,并且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部门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管理体系,优化供应链整个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户体验。
1.2 原则物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数千种不同类型的物流活动。
在本规划方案中,物流部门建设将严格遵守以下原则:•高效性:物流部门的任何活动都应该能够迅速地执行,提高运输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资本占用。
•环保性:物流活动需要相应考虑环境保护,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并且控制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安全性:物流部门要求保证包装品质、国际贸易合规等,在运输中保证安全性。
•透明度:将物流活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延伸到关键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全面性。
二、物流部门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2.1 人员建设人员是物流部门的基础。
拥有一支优秀的物流团队是建设高效物流体系的基础。
以下几点是优化人员建设的具体措施:•培养员工职业素养:企业应该通过提供相应的培训、员工交流会等形式培养物流人员的专业素养,例如:物流过程与业务的流程优化,国际贸易、海关与关务操作,客服技巧和销售技能等,并扩大员工与业界的交流平台。
•激励措施:通过设置具有刺激效果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合理的工资体系等,激励物流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
同时,根据具体业务制定具体奖励政策。
2.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部门的核心,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技巧来解决具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目录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6年,经过三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趋于精准,学生规模和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显着提高。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坚持就业导向,为把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湖南一流高职精品专业,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1、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
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现代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级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不断提高,物流业务主体发展迅猛。
一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如中邮物流、中铁快运、长株潭国际物流、中南物流园、华粮集团物流分公司等。
二是民营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如宅急送、申通物流、天地物流、华宇物流等。
三是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
如DHL、UPS、联邦快递等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四是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如金霞物流园、中南物流园等。
目前全国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社会背景1、长沙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长沙自古交通发达,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两个通江达海大市场的腹部,是内陆通向两广沿海和西南边陲的前缘地带。
目前长沙已构建了向东南西北辐射的立体交通网络,提高了与国内外进行广泛联系的能力,大大完善了长沙市场的聚集、辐射和媒介功能。
107、319、106国道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相联,长沙已列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省内石长铁路与枝柳线连接,石长铁路开通后,东南沿海至西北各省的货物运输至少有一半必经长沙;黄花机场为国际空港,已开通35条航线;水路通江达海,航运经长沙上达重庆,下至上海。
长沙已成为中部物流市场主体,已被国家定为中小企业物流试点城市,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共有物流企业460家,涌现了像京阳、白沙、实泰、恒荣、金园、湘湖等物流公司和配载市场。
在物流园区方面,长沙应当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力争打造一支货畅其流、竞争力强的“物流湘军”。
在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范围广泛、商品集散能力强的中心城市筹建物流园区。
如规划在星沙、望城坡、暮云、捞霞建设4大现代物流园区。
长沙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有明显的优势和条件,一是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腹地比较广阔的长沙发展潜力愈来愈大;二是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初步形成以湘江河港、空港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把长沙与国内国际的广大地区和市场联接起来,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三是长沙已建成一个大容量、高速度、立体化、宽带化、多媒体的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技术档次在同等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四是近年来长沙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物流专业化水平低、成本高、难度大,制约了其生产流通和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正是突破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
2、大长沙带发星沙“物流热”根据国务院的批复,长沙市新的总体规划分为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主城区五个空间层次,城市建设目标按照“一主(城市主体)、两次(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组团)”,构筑青山、秀水、绿洲、名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
正是瞄准了长沙城市不断拓展的前景,长沙县政府也积极利用这一区位规划优势,制定了“长沙县5年发展纲要”,并将物流列入优先发展产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星沙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星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物流城”。
围绕星沙,中南汽车世界、湖南星沙湘绣城、星沙通程商业广场、世界500强企业“易初莲花”、星沙商业乐园、农机市场、茶叶大市场......有机地汇聚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物流城”,有效地形成了人气、商品、财气等的互相补充。
目前,星沙拥有两个专业物流中心。
其一是“湖南星沙物流中心”,位于319与107交汇的东北角,东出西进的长途货运无不经过此地,但该中心现在早已严重超负荷经营,两边的道路都成为临时停车场所,周边所在地都成为了与物流相配套的附属产业;其二是星沙北部沿317国道两厢地段建立起的平方公里的毛塘铺物流园。
在107国道以西的星沙西城区,聚集了中南汽车世界,湖南星沙湘绣城,农机汽配城三大专业市场,它们与广电中心、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三大娱乐文化中心共同构成长沙商业文化中心,形成极具市场前途的商业物流区。
(三)人才需求背景1、长沙市物流人才需求将显着增加物流市场的发展,经过物流企业形成直至生产、生活消费为终点的物流产业链,使物流管理人才呈现强大的社会需求,而长沙目前物流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长沙市近3年内将需要采购、配送、仓储和物流管理操作人员3000人以上,服务地方经济,为本地培养专业人才是我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
2、长沙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物流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但据我们调查,目前长沙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有从业人员存在“两低一差”现象,即学历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到20%),专业对口率低,综合能力较差。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处于星沙物流圈,毗邻毛塘铺物流园,在专业建设中一直以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为己任,专业规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随着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定能为企业输送大批能胜任物流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与优势(一)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初具雏形目前学院已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物流实训室,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POS机超市系统,机器人、AGV小车、物流沙盘等物流专业设备;4个专业机房、拥有教师机2台、学生机100台、投影仪2台,并装备有第三方物流软件、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软件,可以开展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单证制作等实训;另外还有1个商务谈判室,实训基地设计理念较新、装备水平较高、共享程度较好、专业特色鲜明。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与长沙市塞普尔物流有限公司、中南物流园、长沙迅通物流园等多个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课堂上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的业务技能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业务操作人员的岗位标准。
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无论是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能力、教学设备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已完全具备培养该专业高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有利条件。
(二)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学院历来重视专业教学管理,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了多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四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培训、讲课,丰富教师的教学素养。
经过多年办学的积累,形成了一个注重知识结构更新、工作方法创新、不断进取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我院现有能从事物流专业的师资有专业配备教师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
所有教师的学历均为本科或研究生,且均有执教过本校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师,曾在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上工作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基本可以胜任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三)相近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学院已开设了多个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近的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等,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实行了“模块式”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办学成果丰硕,办学经验丰富。
(四)社会服务已具品牌优势学院在2008年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多年的办学历史、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打造了优质的社会服务品牌,组织过多种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如:助理物流师、会计证、助理营销师等,同时我们还有多名教师在多个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担任兼职,为社会财经系统培养了大量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了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品牌优势。
三、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与原则(一)指导思想贯彻学院“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立足星沙、辐射三湘”的办学服务定位,根据“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长沙的地方产业链,与毛塘物流园、中南物流园等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力争在二至三年内,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工学结合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为社会培养物流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建设思路与原则1、制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以企业物流为主的“专业+项目+公司”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考证课程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以物流管理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仓储管理、货运代理和物流企业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依据,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并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道德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按照物流管理相关流程工作岗位的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