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
儿化音变的发音规律
儿化音变的发音规律
儿化音变是普通话和一些北方方言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它发生在韵母的发音过程中,通过卷舌动作来实现。
以下是儿化音变的发音规律:
1. 儿化音变主要发生在韵母中,除了ê、er 之外,其他的韵母都可以进行儿化。
2. 在儿化时,舌头上翘,即进行卷舌动作。
这会导致舌位升高和前移,使得一些韵母的发音发生变化。
3. 在儿化过程中,舌位较高的韵母如 -i、-n 在卷舌时发不成,会丢失这些音素。
4. 同时,韵腹元音也会受到影响,变得较为中央化,即所谓的“央化”现象。
5. 对于后鼻音韵尾–ng,儿化时会丢失,使得韵腹元音变得带有鼻音色彩。
6. 在儿化过程中,有些音节会发生韵尾丢失、韵腹变化或增音的现象。
7. 儿化音变还伴随着一些其他音变现象,如脱落、增音、更换和同化等。
8. 儿化音变主要表现在韵尾和韵腹的变化上,对韵头声母没有影响。
9. 在实际发音中,可以通过略微放松口腔肌肉,在发出韵腹的同时,顺势将舌尖部分向上卷起。
对于容易卷舌的音节可以直接卷舌,对于不容易卷舌的音节可以略微下降舌位后再尝试卷舌。
10. 对于不同类型的韵母,儿化的发音规律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韵母末尾是 a、o、e、u 的音节,可以直接加上卷舌动作 -r;对于韵母是 a。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偃师方言是河南省偃师市的本地方言,属于豫西方言的一种。
它独特的语音、语调和词汇,使得偃师方言成为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语言体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偃师方言词汇。
1.饺子:在偃师方言中,饺子被称为“擀`面”,“擀”表示将饺子皮擀开,因此这与普通话“饺子”有所不同。
2.喝酒:偃师方言中说喝酒被称为“斟酒”,“斟”表示将酒倒入杯中,这也与普通话有所区别。
3.吃饭:偃师方言中说吃饭被称为“吃碗糊”,“碗糊”表示吃饭的意思,这种说法在河南其他地方方言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4.姑娘:偃师方言中说姑娘被称为“姑奶奶”,这种说法在很多河南地方方言中也是存在的。
5.很多:偃师方言中说很多被称为“多来多去”,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多”与“多了”之间的差别。
6.倒霉:偃师方言中说倒霉被称为“蔫”,这种说法比较有趣,与普通话中的倒霉有所不同。
7.狗:偃师方言中说狗被称为“祸”,这种称呼来源于古代,与普通话中的狗有所区别。
8.疼痛:偃师方言中说疼痛被称为“痛得我`都蔫了”,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夸张,与普通话中的疼痛有所不同。
9.逛街:偃师方言中说逛街被称为“转转风`”,这种说法比较形象生动。
10.朋友:偃师方言中说朋友被称为“兄弟”,与其他地方的方言有所不同。
除了以上的常用词汇,偃师方言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偃师方言拾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偃师方言的语音和语调也是其特点之一。
偃师方言的语音比较重,声音的起伏较大,而且语调变化丰富。
在不同的语境和表达方式下,偃师方言的语音和语调会有着不同的变化,给人以独特的感觉。
偃师方言是偃师市的一种特色方言,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有独特的语音和语调。
了解和学习偃师方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偃师市的文化和历史,也能够增加我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普通话里除了e和er外,其余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如下:
1、韵母或尾音是ɑo e êu的,原韵母不变,只加卷舌动作。
如:
a [a→ar]打杂儿哪儿
o [o-or]坡儿碎末儿
ao [au→aur]口哨儿掌勺儿
u [u→ur]爆肚儿水珠儿
e [γ→γr]打嗝儿挨个儿
ie [i&603;r]锅贴儿台阶儿
2.韵母为i、ü的,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
如:
i [i&601;r]小鸡儿玩意儿
u [y&601;r]毛驴儿小曲儿
3、韵尾为i、n的,儿化后丢掉韵尾加卷舌动作。
有的要改变或增加韵腹e。
如:
ai [ar]小孩儿盘菜儿
an [ar]包干儿快板儿
uen [u&601;r]棍儿
in [i&601;r]够劲儿送信儿
un [y&601;r]裙儿合群儿
4、主要元音是- i(前)、-i(后)的韵母,儿化时主要元音变为[&601;]并卷舌。
如:-i(前)[&601;r]台词儿枪子儿
-i (后)[&601;r]树枝儿果汁儿
5、ng韵尾的韵母在儿化时丢失韵尾后,韵腹变成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
如:ang[a&771;r]药方儿鞋帮儿
eng [&601;&771;r]板凳儿灯儿
ing [i&601;&771;r]瓶儿钉儿
ong [&361;r]胡同儿空儿。
普通话儿化音发音方法
普通话儿化音发音方法1.以a、o、ê、e、u(包括ao、ea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即可。
其中,e的舌位稍稍后移一点,a的舌位略微升高一点即可。
如:a→ar:哪儿nǎr 手把儿shǒubària→iar:叶芽儿yièyár 钱夹儿qiánjiárua→uar:画儿huàr 浪花儿lànghuāro→or:粉末儿fěnmòr 竹膜儿zhúmóruo→ror:眼窝儿yǎnwōr 大伙儿dàhuǒre→er:小盒儿xiǎohér 硬壳儿yìngkérue→uer:主角儿zhǔjuér 木橛儿mùjuérie→ier:石阶儿shíjiēr 字帖儿zìtiěru→ur:泪珠儿lèizhūr 离谱儿lípǔrao→aor:小道儿xiǎodàor 荷包儿hébāorou→our:老头儿lǎotóur 路口儿lùkǒuriao→iaor:小调儿xiǎodiàor 嘴角儿zuǐjiǎoriou→iour:小球儿xiǎoqiúr 顶牛儿dǐngniúr2.韵尾音素以i、ü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ü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冲突。
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央、中、中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卷舌。
如:i→ier:锅底儿guōdǐr 柳丝儿liǔsīr 玩意儿wányìrü→üer:ih 小曲儿xiǎoqǔr 毛驴儿máolǘr 有趣儿yǒuqǔr3.韵尾音素为I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的发动作与卷舌有所冲突,儿化时韵尾I丢失,在主要元音的基础上卷舌。
偃师方言
有一种馋嘴叫下菜 有一种卖弄叫烧包蛋 有一种胡说八道叫壶求 有一种做什么事叫奏啥事嘞 有一种原来如此叫半年是这页儿 有一种讨厌人的样子叫死鬼劲儿 有一种姐夫妹夫叫挑川 有一种干爹叫干打 有一种去年叫年锁
有一种蛇叫长虫 有一种蝙蝠叫夜别虎 有一种乌鸦叫黑老瓜 有一种腋窝叫各老肢 有一种香菜叫岩碎 有一种饺子叫扁食 有一种骂人叫决人 有一种杏叫横儿 有一种裸体叫吃嘟子
有一种傻子叫信求 有一种盛气凌人叫剩蛋 有一种头叫低脑 有一种油饼叫麻烫 有一种骗人叫毛到人 有有一种西红柿叫洋柿子 有一种厉害叫真恶
偃师方言
有一种沉默叫包吭气 有一种蹲下叫古装 有一种昨天叫页儿个 有一种走路叫丝跟 有一种疲惫叫四类黄 有一种楼梯叫可台儿 有一种吃饭叫坐桌 有一种洞叫库鲁儿 有一种化粪池叫毛缸 有一种默默无闻叫闷兜事儿 有一种恶心叫阿 有一种讨厌人叫饭塞人
儿化音详细讲解
普通话说好儿化音,不是简单的把“儿”当成一个独立的音节来读,而是在念“儿”前面一个音节的同时,把舌尖轻轻向上一卷。
增加这样一个卷舌动作,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准确,同时,也使我们的语言更富有美感。
①韵母尾音是a、o、e、u的,原来的韵母不变,加一个卷舌动作(r)就行了。
如:“手套儿”(shou tao r)。
②韵母尾音是ng的,后鼻尾音减弱,加上卷舌动作(r)。
如:黑影儿(hei ying r)。
③韵母末尾为i、n的,去掉韵尾,然后加上卷舌动作(r)。
如:刀背儿(dao bei r应读成dao ber)。
“儿化音”举例注意:此处是借助汉语拼音写儿化音节的实际发音,并非拼写规则。
儿化音节的拼写要符合拼写规则。
a>ar 那儿哪儿把儿碴儿价码儿话把儿刀把儿ai>ar 小孩儿女孩儿男孩儿盖儿鞋带儿an>ar 老伴儿门槛儿坎儿脸蛋儿白干儿(白酒) 腰板儿快板儿光杆儿ang>ar 药方儿帮忙儿ia>iar 豆芽儿纸匣儿ian>iar 一点儿有点儿差点儿片儿心眼儿沿儿聊天儿小辫儿燕儿前儿牛角尖儿iang>iar 好样儿(的) 象样儿娘儿(俩) 鼻梁儿看样儿ua>uar 大褂儿uai>uar 一块儿uan>uar 好玩儿撒欢儿猪倌儿uang>uar 像框儿蛋黄儿uan>er 烟卷儿杂院儿绕远儿韵缘儿ei>er 倍儿(棒) 椅子儿背儿en>uar 大婶儿嗓门儿纳闷儿压根儿小人儿(书) 调门儿串门儿eng>er 八成儿板凳儿麻绳儿ie>uer 小街儿一些儿半截儿ue>uer 木橛儿uei>uer 一会儿这会儿会儿洋味儿那会儿跑腿儿多会儿烟嘴儿e>er 这儿个儿自个儿嗝儿哥儿们下巴颏儿模特儿u>ur 煤核儿纹路儿身子骨儿指头肚儿主儿ong>or 空儿萤火虫儿iong>ior 小熊儿ao>aor 好好儿着儿(招儿) 早早儿小道儿一股脑儿半道儿走道儿符号儿iao>oaor 面条儿豆角儿小鸟儿ou>our 兜儿年头儿纽扣儿头头儿炕头儿两口儿两头儿个头儿高手儿猴儿iou>iour 一溜儿打球儿蜗牛儿uo>uor 大伙儿大家伙儿朵儿蝈蝈儿心窝儿酒窝儿饭桌儿座儿土坡儿儿化音练习办法: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
儿化音的读法和变化规律
儿化音得读法与变化规律——《对外汉语教学》(_)九祀得樽质鸟作用e r韵母叫儿韵,只有“儿、而尔、耳、迩、饵” Sr."二、贰%r等很少几个常用字。
有具体得意义・er有另外得作用,它可以与韵母结合起来,使这个韵母发音时带有卷舌色彩,这就就是“儿化韵”。
一般不表示什么具体得意义。
"儿化韵”就是韵母得一种音变现象。
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得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虽然读音只就是一个音节,但就是在书写上一般要用两个汉字。
如:”花儿huar”中得''花"与”儿” 结合成一个“儿化音节"。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韵,一律在原韵母后面加一个r 来表示。
普通话里得"儿化”音变现象具有以下作用:1、语法上,区分词性。
例如:画(动词)一一画儿(名词)尖(形容词)一-尖儿(名词)2、词汇上,区别词义。
例如:眼(眼睛)一一眼儿(”小洞”之义)头(脑袋)•一头儿(”负责人”之义)3、修辞上,表示微小得形状或者带有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
如: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方言区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主要障碍在于有些韵母(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们得读音变化规律: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就是a、o、11,在发这个元音得同时加卷舌动作,如:发韵腹得同时加卷舌动作,如:小孩儿h di r f hdr拐弯儿wa n r-^war香味儿wdi r ->wdr唱本儿b6n r f bbr3、韵母i 、U 要在i 、U 后面加上一个 LEr](发音比e 得舌位略前,略低,舌面卷舌动作,如: 小鸡儿jiff j金鱼儿ydr-^yu6r4、韵母就是・i [U )> 4 ( i )得,丢掉这那儿nd r山坡儿s h anpor 这儿z h d r水珠儿shuiz h ur 鲜花儿x i an h u ar 干活儿gd n hdu r 台阶儿taijier 小狗儿x iao g 6ur 2、韵母有韵尾i或n 得,丢掉韵尾,在要放松,《汉语拼音方案》就写 e),同时加个韵母,改成[E],然后卷舌,如:树枝儿z h ir-^zer没事儿s hi r f s h dr鱼刺儿c Iff c d r细丝儿sir->ser5、后鼻音韵母,丢掉韵尾ng ,发韵腹元音时,口、鼻同时出气,形成鼻化元音(国际音标用作为元音鼻化记号),同时卷舌,如:蛋黄儿h u a n g r f huDr小虫儿chdngr-^ch? r。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洛阳是九朝古都,偃师是其下辖的县级市。
在偃师方言里,最著名的评论用词是“穰差”。
穰差”的“差”读ca,轻声,意为“差劲”。
“穰”本义指谷类植物的秆茎,这里用来比喻像秆茎一样软弱。
而“穰”字可以单用,如卖菜的称重时说“穰三斤”表示“将近三斤”。
当然,“穰差”的“穰”字还可能写作“?儴”的“儴”或是“劻勷”的“勷”。
“?儴”即“劻勷”,指惶恐不安,如《聊斋志异》中的《珠儿》篇中,有“忽一小儿?儴入室”。
但“儴”、“勷”这两个字即使在古代曾经单用过,恐怕也不如“穰”字形象。
偃师人称脑袋为“鞮脑”。
“鞮脑”就是最使外人头晕的词,“脑”就是轻声。
很多人把它译成“高脑”,实际上就是不对的。
“鞮”读dī,“鞮脑”就是头。
古代存有“鞮鍪”一词,指头盔。
分析出来,“鍪”就是“盔”,“鞮”就是“头”。
最微妙的偃师方言是“撕袿”。
很多人把它写作“死鬼”。
“死鬼”当然也可用于骂人或开玩笑,但口语中用“死鬼”一词时“鬼”读guǐ,而在偃师,它读轻声。
这个词是妇女专用来回击男子的调戏的,有时也笑骂作“撕袿货”。
所以我认为这个词应该写作“撕袿”。
“袿”读guī,指女子的上衣。
“撕袿”指的就是类似撕扯女子上衣的流氓行为。
被误会最深的偃师方言就是“大鹑儿”。
“大鹑儿”指麻雀,但被很多人文学创作“小虫”或“小虫儿”。
偃师方言里“虫”还是多见到的,例如表示水蛭为“马鳖稻虫”,表示蛇为“长虫”等,“虫”字的读音和普通话一样,只不过就是轻声。
“大鹑儿”不仅与偃师方言的读音更吻合,意义也对。
因为麻雀的确像是大鹌鹑,毛上都存有暗褐色的斑。
有关偃师方言最经典的笑话是:某偃师人至外省买布,责怪木盘的:“你的布怎么这么枯搐?”见到对方稀奇古怪,就又反问:“你的布怎么这么疙揪?”见到对方还是稀奇古怪,就又反问:“你的布怎么这么不展擦?”见到对方还是一脸茫然,仍然冷静地问“你的布怎么这么不光牛?”“枯搐”、“疙揪”、“不展擦”意为“揉”,“不光牛”意为“不光滑”。
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儿化专题
儿化专题(一)儿化的性质:普通话的儿化现象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来的。
词尾“儿”本来是一个独立的音节。
如:“花儿”(huāér),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失去了独立性,“化”到前一个音节上,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
如:“花儿”(huār)。
另外,前面音节的韵母受儿化——卷舌动作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化。
这种音变现象就是“儿化”。
我们把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
有些词,写法相同,儿化与不儿化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如:头(脑袋)头儿(领导者,领头人)眼(眼睛)眼儿(小窟窿)信(信件)信儿(消息)2.区别词性。
有些词,写法相同,儿化与不儿化词性不同。
如:盖(动词)盖儿(名词)画(动词)画儿(名词)滚(动词)滚儿(名词)3.有助于表达某种感情色彩。
有些词儿化与不儿化,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儿化词表示细小,可爱的意思。
如:猫——小猫儿喇叭——喇叭儿金鱼——金鱼儿月牙——月牙儿有些儿化词还可以表示一种和蔼,亲切的感情。
老头——老头儿小孩——小孩儿大婶——大婶儿见面——见面儿(注意: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三)儿化韵音变规则: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
儿化韵的音变条件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作。
如:“花儿”huār,“枣儿”zǎor,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即可。
但有好些韵母是不便于发生卷舌动作的,也就是说,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较大,所以必须发生一些音变。
儿化音变规律简表(四)练习打杂儿聊天儿没事儿小孩儿有趣儿起名儿加把劲儿一会儿慢慢儿有门儿小偷儿铁丝儿象样儿(五)朗读作品中的儿化音:1.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偃师方言,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语言,属于河南方言的一个分支。
偃师方言有着丰富的用词和独特的语音特点,下面就以偃师方言的拾贝为例,来介绍一些典型的词汇和常用的语音特点。
一、词汇方面:1. 铲子:夯耙。
在偃师方言中,夯耙是用来刨土或挖掘的工具,与“铲子”在意义上有所不同。
2. 书包:塑匣 / 塑包。
这是指学生用来装书籍的背包。
在偃师方言中,塑匣或塑包是最常用的称谓。
3. 炉子:灶位 / 火盒。
在偃师方言中,灶位可以指火炉或炉灶,而火盒则是指用来生火的盛煤盒子。
4. 礼拜:交锝。
在偃师方言中,交锝是指礼拜,即宗教仪式。
5. 一个:一个 / 辣个。
在偃师方言中,一个有时会发生音变,变成辣个。
一个人可以说成辣个人。
二、语音方面:1. 儿化音:偃师方言中的儿化音现象比较明显。
“老师”可以发音为“老师儿”,"咱们"可以发音为"咱儿们"。
2. 语尾音变:偃师方言中的语尾音变在河南方言中很常见。
“走”可以发音为“走啦”,“吃”可以发音为“吃喏”。
3. 声母互换:偃师方言中的声母互换现象比较特殊。
“火”可以发音为“古”,“鱼”可以发音为“语”。
通过以上的拾贝,我们可以感受到偃师方言的独特之处。
偃师方言在日常交流中与普通话有着明显地区差异,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语言特色和文化传承。
偃师方言的使用也对当地人的身份认同和地域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但是传承方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值得被珍视和呵护。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是河南省的一种地方方言,受到周围地区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
和语法特点。
下面我们来拾贝一些偃师方言的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一
地区的语言风情。
一、语音特点
1. 偃师方言的语音比较轻柔,音调起伏较大,语速较快。
在说话时常常带有一种悦
耳的音乐感。
2. 方言中有很多韵母跟普通话有所不同,例如“-ian”读音类似于普通话中的
“-uang”,“-ou”读音类似于普通话中的“-i”。
3. 发音时舌尖往后卷,有时带有一些喉音。
二、词汇特色
1. “晌”(shǎng):表示一段时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段时间、一会儿”,比如“我去晌儿就回”。
2. “吼”(hòu):用于加强语气,表示感叹或肯定,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啊、呀、
了不得”。
3. “饴”(yí):表示糖果或甜食,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糖果、糖”。
1. 偃师方言中有许多词语的使用比较随意,例如“没”的负面表示用“有”来代替,“有”的肯定表示则用“有不”或“有勒”来代替。
2. 方言中的句式多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常常省略主语,例如“上好大学”,“走街
串巷”。
3. 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例如“烧了竹子”表示昏迷,“打榪子”
表示打闹。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是河南省的一种方言,主要使用于河南省商丘市偃师市一带。
偃师方言属于
中原片,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国方言。
偃师方言的发音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发音咬字清晰,音节界限明确。
与普通话相比,偃师方言更加注重发音的准确性,每个音节都清晰可辨。
2. 发音比较尖锐,声调较重。
偃师方言的声调比较高,发音时口腔张开程度较大,
有一种尖锐的感觉。
3. 韵母音变。
偃师方言中,一些韵母与普通话有所差异。
普通话中的"i"音在偃师方
言中常常发作"e"音,比如"你"读作"ne"。
除了发音特点外,偃师方言还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偃师
方言词汇示例:
1. 少:指少年人,即青少年,与普通话中的意思相同。
2. 瓜兔:指雄兔。
3. 四九:指四九年级,即高中三年级,在偃师方言中读作"肆玖年级"。
4. 大水法:指大规模的放水灌溉法,是农民在农田里利用暖水河水源,通过利用大
规模的放水灌溉法逐渐灌溉农田。
5. 糊火 : 火腿,把腌制的生猪腿制成“糊火”,再蒸熟,热食时再蒸一次,切肉吃。
咸香美味。
6.豆皮糕:河南口脆豆腐,是以豆腐漿為主的布絲豆腐配上麵疙瘩粉絲等糊膠豆干。
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偃师方言的使用已经有所减少,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在老一辈
人和部分农村地区,偃师方言仍然是主要的交流方式。
儿化音变的发音机理与训练方法
儿化音变的发音机理与训练方法
陈萍
【期刊名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9)005
【摘要】普通话中儿化韵非常丰富.儿化韵教学是汉语口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扬弃传统描写主义的分析方法,侧重分析儿化韵的发音机理,归纳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儿化韵:不利用音变手段的儿化韵和利用删除、增生、鼻化等音变手段的儿化韵,并提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希望汉语口语学习者能借助它,提高汉语口语的发音质量.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陈萍
【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重庆,408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河北方言儿化音变中的声韵双变现象 [J], 李巧兰
2.珍惜祖国语言中富有活力的音变现象——谈汉语音变现象中的儿化音和轻声 [J], 朱宜春
3.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 [J], 杜俊平
4.四川方言儿化音变 [J], 谭菊英
5.成都话与普通话儿化韵发音之比较——兼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儿化韵读音正误的判定 [J], 杨绍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偃师方言是河南省南阳市偃师市地区的一种方言。
它属于河南官话的分支,与周边地区的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是对偃师方言的一些拾贝。
1. 日常用语:- 嗨:你好。
这是偃师方言中常用的招呼语。
- 搞謁:去。
在偃师方言中,表示“去”的时候,常用这个词。
- 吃屎:很讨厌。
这个词在偃师方言中用来形容非常讨厌的事物或行为。
- 撞大灯:吃霸王餐。
在偃师方言中,用“撞大灯”来形容免费吃饭。
- 捏瓜瓜:你瞎说。
这个词常用于质疑他人的话是否属实。
2. 数字词:- 幺:一。
在偃师方言中,一常常用“幺”来表示。
- 二:二。
偃师方言中的“二”和普通话中的发音相似。
- 辰:三。
用“辰”来表示三是偃师方言的特色之一。
- 肆:四。
和普通话中的发音相似。
- 伍:五。
偃师方言中用“伍”来表示五。
3. 对人称呼:- 槑儿:兄弟。
在偃师方言中,常常用“槑儿”来称呼兄弟或好友。
- 老周:周先生。
偃师方言中的“老”用于对年长的男性的尊称。
- 爷:爸爸。
在偃师方言中,常常用“爷”来代替“爸爸”一词。
4. 物品和动作:- 抠:拿。
在偃师方言中,常常用“抠”来表示拿取物品的动作。
- 磨擦:摩擦。
偃师方言中,用“磨擦”来形容物体之间的摩擦。
- 锵儿:声音响亮。
在偃师方言中,用“锵儿”来形容声音响亮的样子。
5. 形容词和副词:- 捏瓜:说话不负责任。
偃师方言中,用“捏瓜”来形容说话不负责任的人。
- 羸弱:虚弱。
偃师方言中的“羸弱”和普通话中的发音相似。
- 不识相:不懂礼貌。
用于形容一个人无礼貌或言行举止不得体。
偃师方言拾贝
偃师方言拾贝偃师方言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所使用的一种地方方言。
偃师方言属于汉语官话的洛阳片。
虽然偃师方言在洛阳地区属于次方言,但是它在本地区却有着广泛的使用。
下面是偃师方言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特点。
一、偃师方言的发音特点:1.舌尖音。
在发音时,舌尖和上门牙的接触比较频繁。
“爸爸”念做“波波”、“打开门”念做“搭开门”。
2.“齐”音。
“齐”音是偃师方言中独有的音,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门牙很快放下,听起来像在发“ci”的音。
“吃饭”念做“齐的”,“早上好”念做“早上齐”。
3.韵母的变化。
偃师方言中的韵母使用独特,常常会拖长发音,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
“好”的韵母读作“豪”,“衣服”的韵母读作“衣噶”。
二、偃师方言常用词汇:1.姜太公钩鱼:偃师方言中的一个比喻手段,意思是指办法高明,有出奇制胜的本领。
2.囤食: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指囤积食物,保存备用。
3.割麦: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指收割成熟的庄稼,通常指收割麦子。
4.驾车: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开车。
“我今儿要驾车去市里。
”5.跑堂: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指跑腿帮忙,特指帮助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小明在饭馆跑堂,负责送餐给客人。
”6.糟了噶: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表示出乎意料的悔恨或遗憾。
“我糟了噶,把东西都忘在家里了。
”7.嘀咕:偃师方言中的一个词汇,意思是小声说话或抱怨。
“他老是嘀咕,好像不满意我。
”三、偃师方言中的风俗习惯:1.访友送礼:偃师方言中,访友时常常会带上一些小礼物,以示尊重和问候。
通常是一些贴心的小东西,比如水果、茶叶等。
2.热情好客:偃师方言的人们对客人非常热情好客,常常会倾囊相待,给客人最好的待遇。
3.重视家庭:偃师方言的人们非常看重家庭,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在家庭中,亲情是最重要的。
4.崇尚节俭:偃师方言的人们崇尚节俭,很少浪费东西。
他们认为,勤俭节约是美德。
“偃师‘方言普通话’”声调辨正
“偃师‘方言普通话’”声调辨正
姚智清
【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3
【摘要】豫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除了词汇、语法外 ,主要表现在语音 ,尤其表现在声调的差异上。
这也是豫西学生说普通话的最大障碍。
我们将这些已经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 ,却仍保留着地方语音特色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
本文试图找出豫西地区“偃师‘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偃师方言普通话;声调;声调辩证
【作者】姚智清
【作者单位】洛阳师院中文系!河南洛阳471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
【相关文献】
1.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研究——襄樊方言音系研究之一:声调特点[J], 刘传富
2.皖北方言声调辨正与教学r——以固镇方言为例 [J], 孙合肥
3.“豫西方言普通话”声调辨正 [J], 姚智清
4.庆阳方言声调调查及其与普通话声调辨正 [J], 王冬花
5.江淮方言与普通话声调辨正 [J], 宋荷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说说几个特殊儿化音的读音
精心整理
说说几个特殊儿化音的读音
普通话的儿化现象主要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儿化词的读法大都符合两种规律:一种是原韵母不变,只在读该韵母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就可以了,如“号码儿”(h ǎom ǎr );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小孩儿”(xi ǎohár ),儿化后,它的韵尾i 丢失。
这些符合规律的儿化词多数人都易掌握。
但在儿化词的队伍里,有几个特(diàosh ǎir ’‘故事片儿’)、⒋中间(jiān )——中间儿(jiànr )
中间(jiān )的“间”,儿化后声调由阴平变成去声(jiànr )如:中间儿(zhōngjiànr )、当间儿(dāngjiànr )。
⒌核(hé)——核儿(h ǘr )
精心整理
“核hé”儿化后读,用于口语。
如:梨核儿(líh ǘr )、煤核儿(méih ǘr )、冰核儿(bīngh ǘr )等。
⒍葚(shèn )——葚儿(rènr )
“桑葚sāngshèn”的“葚shèn”儿化后声母由“sh”变成“r”,读“sāngrènr”。
以上六个儿化词十分特殊,需要我们特殊记忆。
另外,还有一类后鼻韵母儿化词,像“药方儿”“电影儿”麻绳儿等,目前在人们的口语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读法。
一“药方儿“电影儿”读diàn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偃师 市位 于河南省 西部 ,属于 中原官话洛 嵩片 。偃师方言音系 中声母有 2 6个,即:P P 1 T I f v t t n口l t s “ S t 8 t 5 L拉 k k h X Y 0 ;韵母有 4 0个 ,即 :1 Ⅲi u Y a i a H a o u o y o 9 i £y e a i i a i u a i e i u e i a l l i a u O U
4 1声母 k 、k 、x与开 口呼 、合 口呼韵母构 成音节 的儿化为原韵母前增加小擦音 I f的复辅音型儿化 ,形 式 为:辅音 声母+ 小擦音 - - I 原韵母卷舌化 的儿化韵 。如表 4 所 示:
表 4 增 H类复辅音型儿化释例表
( 二 )类双音节型儿化 声母 、 、 、舢 l与齐齿 呼、撮 E l 呼韵母构成 的音节 ,齐齿 呼、撮 口呼的零 声母音 节的儿化均 为双音
声母 的影响 。偃 师方 言中儿化增音现 象的产生是词缀 “ 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 的结果 关键词 :偃 师方言;儿化音 变;增音现 象;韵母
中图分 类号 :H1 7 2 .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0 6 5 ( 2 0 1 4 ) 0 5 . 0 0 9 0 . 0 4
音 部位 的闪音 c 的复辅音型儿化 ,形式为 :辅音声母+ 闪音 原韵母卷 舌化的儿化 韵。如表 1 所示 :
表1 增t 类复辅音型儿化韵释例 表
2 )声母 t 、t 、l 、t s 、t S “ 、S 与齐齿呼韵母构成音 节的儿化为韵头 i 脱落的复辅音型儿化,形式也是辅音声
母+ 闪音c+ 原韵母卷舌化的儿化韵 。其 中 “ 蝴蝶 ”这个词的儿化 比较特 殊,儿化后引起 了 “ 蝶”字 声母 由不送
i o u a n i a n u a n y a n o n i o n u o n y o n a r j i o r j u a r j 。 日i o l j u o q y o r j 。本文 以偃师城关地区的语音 为考察对象 ,对其儿化音 变 现象进 行归纳 、总结、分析 。
没有增音现象的儿化,与比较复杂的有增音现象的儿化 。现将其儿化规律分别总结如下 :
( 一 )没有增音现 象的儿化 偃师方言 中 “ 儿”字 的读 音为 L,它前面音节 的韵母在儿化 的过程 中都发生 了卷舌 ,变成带有卷舌动作 r
的儿化韵,这与普通话 中卷舌元音 o r 影 响前面音节 的韵母发生音变 的规律 基本一致。
9 2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 台: h t t p : / / h s s z . c b p t . c n k i . n e t /
第 1 6卷
( 三 )普通型儿化
普通 型儿化与普通话儿化音变相 同或相 似。如下表所示:
表 6 普通型 儿化释 例表
二、偃师方言儿化 音变的规律 通过 以上概括性总结整理 ,我们 可以看 出偃 师方言的儿化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即和普通话 儿化基本相 同的
第 5期
杜俊平
偃师方言 的儿化音变
9 l
3 )声母 t 、t 、 、 、s与 开 口呼 、合 口呼韵母构成音 节 的儿化 为原韵母前增加 了滚 音 r的复辅音型儿 化 ,形 式为:辅音声母+ 滚音 r _ 卜 原韵母卷 舌化的儿化韵 。如表 3 所示 : 表3 增 r 类复辅音型儿化释例表
偃 师方言 f l  ̄ J L 化 音变
杜 俊 平
(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2 4 )
摘
要 :与普通话 儿化音 变不同 ,偃师方言的儿化音 变有增 音现象。根 据偃师方言) L 4 V  ̄ 音 变的实际将 其归纳为复辅音型 、
类双音 节型 、普通型 3种类型 ,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 的产生不仅 涉及韵母 的韵腹 与韵尾 ,而且 受到韵母 的四呼和
一
、
偃师方 言儿 化音变的类型
根据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实际,按照董绍克先生归纳阳谷方言儿化音变的方式【 1 ] ,可以将之 归纳为三大类型。
( 一 )复辅音型 儿化【 1 )唇音声母 P 、P 、1 T I 、f 、v和零 声母与开 口呼 、合 口呼韵母构成音节的儿化为原韵母 前增 加了与L同发
气 的清塞音变 为送气 的清塞音 。如表 2所示 : 表 2 韵头 i 脱落的复辅音型儿化释例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3 . 2 0
基 金项 目:河北 师范 大学研 究 生科研 基 金项  ̄( 2 0 1 3 0 1 0 0 7 1 作 者简 介 :杜俊 平 ( 1 9 8 8 . ) , 女, 河 南偃 师人 , 河 北 师范大 学文 学 院在读 硕士
第 1 6卷 第 5期 2 0 1 4年 1 O月
衡 水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g s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1 6 , No . 5
Oc t . 2 01 4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2 0 6 5 . 2 0 1 4 . 0 5 . 0 1 9
1 )凡带前鼻音韵尾 r l 的韵母和 带面前、高元 音 i 的韵母 ,儿化 时去掉韵尾一 n 、. i 而后主要元音卷舌 。主要
节儿化型 。形式 为:元 音+ 闪音 c d - 原 韵母卷 舌化的儿化韵 。在这种类 型的儿化 中,闪音c落 在介音 后面 ,就构 成 “ 辅音+ 元音+ 辅 音+ 元 音 ”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 是两个音节 ,但因为这是在音变 中产生的特殊情况 ,而非基
本音系 中所 固有 ,所 以我们 称之为 “ 类双音节 ”。如表 5所示: 表 5 增c 的类双音节型儿化释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