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6-107页例2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意义,了解其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亲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人口老龄化增强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聊了有关运动的话题,你们知道吗?中国一直稳坐亚运会冠军宝座,课前老师搜集到了这几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数量,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师: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的,如果想要更清楚、直观的看出我国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以做成什么?生:师:真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那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呢?生:师:谁来介绍一下,中国队这几届亚运会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整体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生:师:那你们猜猜看,下一届亚运会中国队能否继续稳坐冠军宝座?生:师:有的同学说一定,有的说不一定,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的,我们还要知道对手的情况。

这是我国亚运会主要对手韩国队这几届获得的金牌数量,谁来说说韩国队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生:师:对,整体趋势也是上升的。

的确,借助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在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核心推进。

1、分析比较,驱动需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快速的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中国队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金牌数量下降最快?(2)两国在第几届时金牌数量差距最大?(3)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韩国金牌数量上升的趋势比中国高?师:这三道题目那道比较简单?生:师:后面两题为什么感觉麻烦?生:【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学生制造一个小小的矛盾冲突,学生发现用两个统计图比较麻烦,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了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的体会。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城郊小学:文强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大家见过机器人吗?(出示图片)请看图片,喜欢机器人吗?这里在举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我们去看看这里产生了什么数学问题。

在2006年时,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07年,参赛队伍有394支。

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教师边说,边出示原始数据)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这些数据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观察原始数据,回答)生1:2011年最多。

师:多少支?生1:499支。

生2: 2007年最少,394支。

生3: 2007年减少了,2008年又增加了。

生4: 2008年后每年都在增加。

生5:不对,到2009年有点下降,以后每年都增加。

......教师:刚才大家都说的很好,发现了哪年多,哪年少,哪年增加了,哪年减少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是明显的看出哪年队伍多,哪年少?还是在心里想了一下,才发现哪年多,哪年少的?(师板书:明显)生1:明显看出。

生2:不能明显看出,在我脑袋里要比较一下,394比426少,所以2007年减少了。

师:你们赞同谁的想法?生齐:赞同第二位同学,不能明显的看出。

生4:我认为不能明显的看出,刚才我就看错了,2009年454支,比前一年下降了一些,以后才是每年增加。

师:你知道为什么看错了吗?生4:就是因为不能明显的看出,需要在脑袋里比较一下,我来不及仔细比较。

师:你是个很棒的孩子,出现了错误能及时改正,并且能自己总结错误的原因,相信你以后的学习会越来越好。

师:刚才大家说了,哪年多,哪年少这些信息不能明显的看出来,大家想想,有没有办法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用在脑袋里比较。

生3:可以制成统计表。

生4:可以制成统计图。

师追问:什么统计图?生4补充:条形统计图生5:可以把它们竖着排列看的更清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情境延续读图感悟1 • 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问题三: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4月7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8日呢?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1)母几天记录次最冋气温?(2)哪天最咼气温最咼?哪天最咼气温最低?(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问题四: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 【时间预设】1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

2、学生通过读图、解决问题,了解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联系生活再度感悟1•出示本周洛阳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

(图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谈话:如果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冋题五: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时间预设】5分钟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其他折线统计图的收集、了解、分析,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3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分析例1是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例题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现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学习知识经验: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和认知活动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学生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发展路径:(1)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重视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目标确定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人。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几口人?那你知道我们全国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师:那你知道近24年全国总人口数有什么变化吗?可以怎样统计?生:网上搜索近24年的全国总人口数,进行比较生: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

师:对的。

这里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的统计情况。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国总人口数越来越多。

生2: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更清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6-107页例2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意义,了解其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亲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人口老龄化增强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聊了有关运动的话题,你们知道吗?中国一直稳坐亚运会冠军宝座,课前老师搜集到了这几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数量,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师: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的,如果想要更清楚、直观的看出我国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以做成什么?生:师:真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那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呢?生:师:谁来介绍一下,中国队这几届亚运会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整体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生:师:那你们猜猜看,下一届亚运会中国队能否继续稳坐冠军宝座?生:师:有的同学说一定,有的说不一定,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的,我们还要知道对手的情况。

这是我国亚运会主要对手韩国队这几届获得的金牌数量,谁来说说韩国队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生:师:对,整体趋势也是上升的。

的确,借助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在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核心推进。

1、分析比较,驱动需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快速的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中国队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金牌数量下降最快?(2)两国在第几届时金牌数量差距最大?(3)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韩国金牌数量上升的趋势比中国高?师:这三道题目那道比较简单?生:师:后面两题为什么感觉麻烦?生:【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学生制造一个小小的矛盾冲突,学生发现用两个统计图比较麻烦,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了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的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素材和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等,以便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进而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态度。

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

1、观看录像师:请看屏幕,(课件放映:南京科技馆录像)知道这是哪儿吗?生:南京科技馆。

(因学生在前不久刚参观过南京科技馆)师: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生1:科技真好玩,里面高科技的产品真多。

生2:人类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多的新鲜玩意,真想天天都去那儿。

生3:现在人们的科技意识增强了,你看参观科技馆的人真多。

2、由统计表提出问题师:是啊,参观的人真得很多。

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参观科技馆人数的情况,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参观人数呢?生1:统计表。

生2:条形统计图。

师:课前我已收集了近几年来参观南京科技馆的人数,并把它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表2007年4月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4183036365460人数(万人)师: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每年的参观人数,2000年有24万人,2001年有18万人,2002年有30万人,2003年有36万人,2004年有36万人,2005年有54万人,2006年有60万人。

师:很有耐心的孩子,一口气说出这么多信息。

生2:我知道了2003年和2004年参观科技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36万人。

生3:我知道了2001年参观的人数最少,是18万人;2006年参观的人数最多,是60万人。

师:能从观察比较中找到最多和最少的,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师: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个问题。

请看,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课件出示)。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培养他们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以及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折线统计图模板、彩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何时会用到折线统计图。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各自的选择理由。

操练(10分钟)1.教师发放折线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选择绘制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的周四社团活动的一些场景,请欣赏。

这是我们学校的篮球社团,这是我们学校的足球社团,书法社团,舞蹈社团。

老师把我们学校这一学期的社团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就能知道它们的大小,它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通过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是这样吗?生:是的。

师:其实这也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好了,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前六个学期篮球社团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的一个统计图。

(在PPT课件中播放以下统计图形成的过程:根据数据描点——标数据——连线)认识这是什么统计图吗?(学生有的摇头,有的思索)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

那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课件播放过程,我是怎么样画的这个折线统计图呢?生1:先描点,然后标上数据,最后用线段连起来。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非常棒,很善于观察。

哪位同学再起来说一说刚才这个过程呢?生2:先描点,再标上数据,最后用线段连起来。

师:同学们,会画折线统计图了吗?生:会了。

师:好,一会我们再画。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从条形统计图入手,回顾总结条形统计图的要素组成和特点,通过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动态变化,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形态过渡到不熟悉的形态。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回顾旧知视频导入:费县美景师:这些风景都是咱们费县的一些著名景点。

每年它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即便是春节假期也不例外,特别是今年的春节游客人数更是爆满。

(边说边出示ppt)要是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想要预测明年前来观光的人数。

你觉得他该怎么办呢?指生回答,引出要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这个同学和工作人员想到了一块儿。

(边说边呈现工作人员收集的凌乱数据数据。

)师:那怎么样整理才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晰一些呢?学生: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师:(ppt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相对于统计表这个条形统计图,他有什么优点呢?指生回答:可以一眼看出哪一年的游客人数最多,哪一年的游客人数最少。

师:你是怎么看的?生:可以从条形统计图的长短来看。

长条最长的就是人数最多的,最短的就是人数最少的。

师:是呀,这正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灵活应用统计图可以更方便我们的统计生活。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统计图的世界。

(板书:统计图)(二)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上咱们可以看出人数有多有少(边说边比划课件多少)。

说明这里的人数,他是在不断的――变化着。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一)、导入师:同学们,每年我国都会举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向大家展示自己研制的机器人风采。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近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情况?(想)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课前调查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

请同学们观察,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师:刚才说的信息,我们还能用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呢?师:(课件4:条形统计图)请大家齐读标题。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表示多少?接下来每格代表多少?(师问生齐答)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师: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直观。

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每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有变化吗?(有)你能用手势按顺序把变化比画比画吗?(师可在课件2006年处先做模仿)全部生尝试。

指一生试一试。

师:(夸奖)比画的真清楚。

但如果能边读数据边比画会不会更好一些呢?(老师边读数据边示范几个)谁来试试看?一生尝试。

师:大家想不想都来比画一下?师生齐声读数,一齐比画。

师:直条的高记作一个点,找同学边读数边说变化。

师:这是一种新的统计图。

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再播放一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齐读课题。

(二)、比较异同,构建新知。

师:看到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内容,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有一个一个的问号吧。

你们想知道关于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随学生回答板书,如:画法,特点,分析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

为了能帮助你们解开这么多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疑问,咱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点?生:标题,横轴,纵轴。

(可具体展开:横轴都表示什么,纵轴都表示什么?,这就做好了画折线统计图的起步工作)师:有补充吗?生: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六1~3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五一”小长假就要到了,老师想去我们邹城市周边游玩,因此也对我市某旅游景点4月23日~29日每天的最高气温进行了统计。

请仔细观察这幅统计表(课件出示),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某旅游景点2017年4月23日~29日最高气温统计表生:4月23日的最高气温最低,是18度;4月29日的最高气温最高,是26度;4月24日、25日、27日的最高气温相同,都是21度。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的准确、声音响亮,其中还利用了数据比较的方法。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出这些数据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师:除此之外,要想看出这些数据的升降变化情况,我们就必须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二、比较异同,整体感知1.读懂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知道什么信息?生:23日的温度是18度,24日的温度是21度……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具体地说一说吗?生:先找到18度,在横轴上对着23日,纵轴上对着18度。

师:这位同学真善于发现,通过观察横轴和纵轴上各自的数据,知道了每日的最高气温。

看来,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用手势描绘条形统计图中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日的最高气温是怎样变化的?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比划这种变化,好吗?师:(用手比划)23日-24日上升,24日-25日不变,25日-26日下降……真的挺有意思,如果把我们刚才用手比划过的线路画下来,又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看吗?(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3.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样就形成了一幅新的统计图,仔细观察它与原来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生:都有纵轴、横轴。

师: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呢?生:横轴表示的是日期,纵轴表示的是气温。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空港实验小学李发全【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2.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与预测。

3.在六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其必要性,理解折线统计图最明显的特点,并能够运用特点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

2.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白板、平板和题单。

【课堂实录】课前播放关于哈尔滨雪博会的视频。

一、引疑、生疑1.观看哈尔滨雪博会图片,获取信息。

课件展示:2008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24万人,2009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18万人,2010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0万人,2011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6万人,2012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36万人,2013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58万人,2014年参观雪博会人数为60万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请仔细看一起欣赏了哈尔滨雪博会的美景,这是老师搜集的近几年参加哈尔滨雪博会人数数据统计,请仔细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利用智慧教室随机点名)生1:我发现这些年参观雪博会的人数不断在增长。

生2:从2012年到2013年参观人数增长了二十几万人,说明了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生:从2008年到2009年参观人数减少了6万人,2009年到2010年增长了12万人,2010年到2011年增长了6万人,2011年2012年人数没变,2012年到2013年增长了22万人,2013年到2014年增长了2万人。

从2008年到2014年,说明有很多人知道有这个地方了,觉得这个地方很好玩,都想到这个地方去。

2.根据信息出示参观雪博会人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好,他说了这么长一段话,我们感觉信息很多,看起这些的数据,读起这些数据都挺麻烦,如果把它整理更清晰一些,你想采用什么方式?生:可以采用统计图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学习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04.105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读图、比较中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统计图的应用。

学习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资源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蒙山的风光,刘老师也去了趟蒙山,而且我还在蒙山管委会收集了一些数据,并把它们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统计表)。

为了更直观的描述这些数据,我把它们制成了条形统计图。

(课件)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生:2008年游客最少,是18万人,2013年最多,是60万人……
师:也就是说每年的游客数量我们都能很快地看出。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是啊,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变化感知,引出折线统计图。

师:下面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它要发生变化了。

(课件)
师:你现在还能看出游客的数量吗?(课件)
师:现在呢?(变成细线)
生:能。

师:那现在呢?(变成点)
生:也能。

师:继续看,你看到了什么?(课件:连线)
生:把点连起来,出现了一条曲曲折折的线。

师:观察很仔细,把这些位置不同的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曲曲折折的线。

师: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你能起个名字吗?
师:在数学上叫做折线统计图。

(板书)
2.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1)探究点和线的作用。

师:刚才大家看到折线统计图上有一些点,还有一些线。

那这些点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线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师:哪个小组先来?点的位置高,说明什么?点的位置低呢?
师:哦,也就是说可以点的位置高低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板书)。

我们标上数据就更清楚了。

师:点的作用我们知道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线吧。

师:刚才大家通过交流,发现有的线是(上升),就表示数量(增加),有的线是(向下),表示数量(减少),有的是平的,表示数量(不变)。

师:也就是说这些线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同学们不简单啊,平常人看线只是线,而你们却能用数学的眼光,从线
的走势当中看出了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几条线段上,它们都表示数量是(增加的),它们增加的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条线段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加的最快?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线最长。

生2:算出来的。

师:它除了最长,还给你什么直观的感觉?(课件演示)
(2)分析趋势,合理预测。

师:刚才我们是一段一段来看的。

我们的学习不仅要会部分部分的来分析,还要能从整体上观察和思考。

请看(课件)
师:你感受到数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师:来,伸出你的小手比划一下这些线。

有什么感觉?(上升、增加)
师:是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

师:根据这条折线的变化趋势,你能预测一下2014年来蒙山旅游的人数会是多少呢?
生:65万,因为从总体来看游客数量一直在增加。

师:一定是65万吗?还可能是多少?
师:同学们根据这条折线的变化趋势,都能合理地做出预测。

如果你是蒙山管委会的管理者,你会怎么做?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呢!
3.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老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你能结合前面的学习试着画一幅吗?
想一想,先画什么?试着画一画。

师:都画完了吗?(展示学生1作业)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师:这个点怎么找的?其它点呢?
我们再看看这个同学的(展示学生2作业)。

(引导学生评价)
师:是啊,标上数据看起来就更完整了。

(让生完善作业)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画的过程,先(描点),再(连线)。

(板书:描点;连线)。

师:哪条线段可以反映空气优良天数下降的最快?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幅统计图的整体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生:下降。

师:空气质量下降,你有什么建议?
小结:看来通过画图大家对折线统计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概况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通过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还可以看出数量的整体变化趋势。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
生:……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看(课件)

2.辨一辨。

师:在医学上经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病人的体温。

前几天,聪聪小朋友感冒了,在医生的帮助下他已经好多了,你能分析一下那个是聪聪的吗?(出示两张统计图,生观察分析汇报。


师:认真读图,抓关键,非常重要。

刚刚我们根据线的走势,结合生活经验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板书,判断)
师: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几月几日几时聪聪的体温最高,是多少?
(3)几月几日几时聪聪体温下降的最快?
师:另外一个病人的病情怎么样?如果你是医生应该怎么做?
师:看来,我们读图时,有时候需要整体考虑,有时候需要从局部来分析。

3.估一估。

师:这是丽丽同学在跳绳前后每分钟心跳情况的统计图。

跳绳后两分钟的数据挡住了。

你能不能估计一下,“跳绳后2分钟”时丽丽的心跳大约是多少,并说说理由。

师:看来我们根据折线的变化趋势还可以对数据进行估测。

4.选一选。

(1)师:下面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你选哪种统计图来表示?(生独立思考)
师:选折线统计图的请起立。

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了。

老师课前画出来了(课件),到底选择哪种呢?
生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

那这个呢?(出示陈东视力情况统计表)
生:选择折线统计图。

师:我们再来看这幅折线统计图,它反映出陈东的视力情况怎么样?
生:视力下降。

师:那陈东应该怎么做?
生:保护视力。

师:那我们呢?
生:认真做眼保健操。

(2)师:再看这幅条形统计图,如果我把张伟和王刚的统计顺序交换一下,可不可以?(演示),有影响吗?
师:这个(指折线统计图)能不能交换?
生:不能交换。

师:是啊,像这样,只看几个事物数量多少的时候,选择条形统计图,而像这样看一个事物变化情况的时候,选择折线统计图。

看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很有学问呢!
5.对比分析,突出优势。

师:学习就是不断深入的过程。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蒙山游客数量的这两种统计图,选择哪种更合适?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幅统计图上。

(生观察)
师: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条形统计图长什么样?折线统计图呢?
生:条形统计图是直条,折线统计图是线。

师:是啊,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变化情况。

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而且折线统计图通过线的走势,还可以表示出整体的变化趋势,方便我们预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我们不仅要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它帮助我们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也是我们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价值所在。

小资料:你知道吗?(课件播放)
师:关于统计还有更多的内容等着大家去探索,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