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红外光谱法(上)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C-C (1050cm-1) C=C(1650cm-1) C=C(2100cm-1)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2 红外谱图结果的影响因素 B. 化学键振动形式
8.3 谱图的解析
2853cm-1 720cm-1
2926cm-1
++
1468cm-1
+-
1305cm-1
1305cm-1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2 红外谱图结果的影响因素 C. 诱导效应 Ex 5 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
Hummel-Scholl谱图 聚合物结构、塑料、橡 胶、纤维、树脂、各类
助剂等。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4 红外谱图分析方法(定性) (1)谱图核对法
8.3 谱图的解析
注意事项: (1)实验条件必须一致(制样方式、温度、介质) (2)主要核对特征谱带。 (3)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引起的谱带位置偏移。 (4)与其它手段如NMR,UV,MS等并用。
8.3 谱图的解析
2 红外谱图结果的影响因素 A. 化学键强弱及原子质量
ν= ( 1/(2π))(K/μ)1/2
ν----频率(S-1,HZ)=C/λ ν’—波数(cm-1) =1/λ=v/C K —键力常数 μ----折合质量=(m1m2)/(m1+m2)(1/N) N-----摩尔常数,6.02 ╳ 1023 个/mol
扭曲 基团扭
绞 (f)
(键长改变,键角不变)
(键长不变,键角变或不变)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2 分子的振动频率 (1) 双原子分子的伸缩振动
8.2 基本原理
原子1
原子2
第八章 红外光谱分析
8.2 基本原理
2 分子的振动频率
第八章 红外光谱法与Roman光谱法
㈢振动自由度: 分子的运动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三部分。 运动自由度 = 平动自由度 + 转动自由度 + 振动自由度 对于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有: 3N=3 + 2(线型)或3(非线型)+振动自 由度 非线型分子基本振动理论数 = 3N – 6 线型分子基本振动理论数 = 3N – 5 判断水、二氧化碳、甲烷、苯、乙炔的基 本振动理论数。
3079cm-1 C=C-H 伸缩振动
1642cm-1 C =C伸缩 振动
1460,13 80 cm-1 C-H弯 曲振动
910cm-1、 993 cm-1 C-H弯曲 振动
波数/cm-1
C=CH 3079cm-1 处有吸收峰,C=C 1642 cm-1处, 该化合 物中存在烯基。 3000~2800cm-1 1460,1380cm-1处有吸收峰,CH3,CH2 CH 910cm-1、993 cm-1处说明该化合物有末端乙烯基。 未知物为直链末端烯烃,即1-辛烯。
二、典型的红外光谱仪
1、光栅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 (1)特征:采用双光束(消除背景吸收); 样品室位于单色器前。 (2)应用:有机物的定性分析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色散元件:迈克尔逊干涉计
三、红外吸收法试样的制备
㈠气体试样 1 、玻璃气槽:两端粘有透光的 NaCl或 KBr 制成 的窗片,进样前抽真空 2、液体池:溶液法 ㈡液体试样 1 、液体池:透光面: NaCl或 KBr ,包括密封固 定池、可拆池和密封可变池 2、试样的制备: (1)涂片法 (2)液膜法 (3)液体池法 ㈢固体试样 • 压片法:0.5-2mg样+100-200mg KBr-干燥处理研细-压片-直接测定。
二、分子的振动 ㈠双原子分子:伸缩振动(ν) ㈡多原子分子振动类型:可分为伸缩 振动和变形振动。伸缩振动又可分为 对称伸缩振动( s)和不对称伸缩振 动( as )。变形振动又分为面内变 形和面外变形振动。面内变形振动又 分为剪式()和平面摇摆振动()。 面外变形振动又分为非平面摇摆( ) 和扭曲振动()。 FLASH:水分子、CO2的振动
红外光谱(最全最详细明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样ຫໍສະໝຸດ 制备固体样品液体样品
气体样品
注意事项
研磨成粉末,与KBr混合 压片或涂在ZnSe窗片上
。
稀释在适当的溶剂中, 涂在CaF2或ZnSe窗片
上。
通过干燥管进入光谱仪 。
避免样品中的水分和二 氧化碳干扰,确保样品
纯净。
实验操作
打开红外光谱仪电源,预热 稳定。
调整仪器至最佳状态,如光 路对中、调零等。
对实验操作的要求
总结词
红外光谱实验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红外光谱实验涉及到样品的制备、仪器操作和谱图解析 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 ,需要选择合适的制样方法,以获得均匀、平整的样品 ;在仪器操作中,需要正确设置参数,以保证谱图的质 量;在谱图解析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准确解析谱图特征。因此,进行红外光谱实验的人员 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红外光谱(最全最详细 明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红外光谱的应用 • 红外光谱实验技术 • 红外光谱的局限性
0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的产生
分子振动
分子中的原子或分子的振动,导致偶 极矩变化。
偶极矩变化
辐射吸收
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导致振 动能级跃迁。
02
01 03
放入样品,记录光谱。
实验结束后,关闭仪器,清 理样品。
04
05
注意事项:保持室内温度和 湿度的稳定,避免仪器受到
第八章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IRandHNMR
4 、红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仪组成:光源、单色器、检测器、放大器和记录器 横坐标: 数() 纵坐标: 度( A ) 吸收图谱: cm-1 ) 透
过 率 %
上线:波长() 右側:透过率( T% )
波长 λ/μm -1 指纹区( 1400-400cm )
下线:波 左侧:吸光 官能团区( 4000-1400
- 1
, RCOCl/~1800 cm - 1 ,因氯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③ 减弱键强度的共轭效应能使吸收向低频移动。如: CH3COCH =CH2 中 C=O 的吸收峰 1720 cm - 1 移至 ~1685 cm - 1 , C=C 的吸 收峰由 1647 cm - 1 移至 1623 cm - 1 。
波数 /cm-1
二、有机基团的特3000c m-1 O-H 3600~3200 N-H 3500~3100 C-H 3300~2700 三键或累积 双键吸收区 2400 ~ 1950 cm - 1 C=C 2260~2100 C=N 2400~2100 C=Y=Z ~1950 C=X 双键振动 区 1800 ~ 1300 cm - 1 C=O 1800~1650 C=C 1690~1600 芳环 1600 ~ 1 450 C=N 1960~1460 δN-H 1650~150 0 δC-H 1475~130 0 指纹区 C - X 伸缩或弯曲振动 区 1300 ~ 600 c m-1 C-O 1300~1000 C-N 1360~1030 C-C 1200~600 δ=C-H 1000~650
影响化学键和基团特征吸收频率的因素 ① 键的力常数 k 越大,红外吸收频率越大。如:炔键 /2150 cm -
1
, C=C /1650 cm - 1 , C - C /1200cm - 1 。
红外光谱原理及谱图解析-PPT课件
干涉仪是红外光谱仪的心脏部件
红外光 源发出 的光束
到样品
在干涉仪的出口,两束有光程差的光发生干涉,然后到样品。
FT-IR: 基本原理 ...
干涉仪(单色光说明)
干涉仪
动镜移动距离为n/2 ,即光程 差为n时
FT-IR: 基本原理 ...
干涉仪(单色光说明)
干涉仪
动镜移动距离为n/4 ,即光程 差为n/2 时
带宽: 31,600 cm-1
FT-IR: 基本原理 ...
干涉图数据的采集
折叠
为了避免假峰,必须满足 Nyquist采样条件。
FT-IR: 基本原理 ...
干涉图数据的采集
Nyquist采样条件
任何谱图数据的采集的采样频率必须等于或大于谱图带宽的两倍。
我们是采用激光来控制采样间隔,因为激光的波长为632.8nm,最大测试 波长为31,600cm-1. 632.8nm/2=316.4nm 31,600cm-1
FT-IR: 基本原理 ...
干涉图(以单色光说明)
因为动镜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检测器上得到的信号是正弦波信号。
' I ( ) B ( ){ 1 cos( 2 / )}
I ' ( )
B( )
光束强度
在波数 光源经过仪器调制后(分束器效率、检测 器和放大器的响应)的强度
检查最大值(峰)的位置:
Optic Setup and Service
Interferometer/AQP
Absolute Peak Position
检查扫描范围 (Check signal 对话框): 显示在合适的范围内? 不 用箭头改变扫描范围,使得干涉图的最大值(峰)在显示范围内。
红外吸收光谱法课件PPT
02 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组成与 操作
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组成
01
02
03
04
光源
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为样 品提供能量。
干涉仪
将红外光分成两束,分别经过 样品和参比,再合并形成干涉
。
检测器
检测干涉后的红外光,转换为 电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
处理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生 成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流程
多光谱融合
将红外光谱与其他光谱技 术进行融合,实现多维度、 多角度的物质成分和结构 分析。
云平台与大数据
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 实现红外光谱数据的共享、 挖掘和分析,推动科研合 作与成果转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检查部件
定期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正常 工作,如光源、干涉仪、检测 器等。
定期校准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数据备份
对测试结果进行备份,以防数 据丢失。
03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实验技 术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样品制备
将待测物质研磨成粉末,以便更 好地分散在测试介质中。
样品处理
根据实验需求,对样品进行纯化 、干燥等预处理,以消除干扰因 素。
用于检测大气和水体中 的污染物,如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重金属等。
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和功能,如蛋白质、
核酸等。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红外吸收光谱法自19世纪中叶被发现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和 改进。
发展
随着仪器的改进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分析精度和灵敏度也不断提高。未来,红外吸收光谱法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 重要作用。
第八章红外光谱法和Roman光谱法教程
k 1307 Ar
k
令其为9.6N/cm, 计算波数值。
k 9.6 1 1307 1307 1650cm Ar 12 / 2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 1652 cm-1。
影响基本振动跃迁的波数或频率的直接 因素为化学键力常数k和折合原子质量μ。 k 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高,如: CC(2222cm-1) > C=C(1667cm-1) > C-C (1429cm-1)(μ相近) μ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低,如: C-C(1430cm-1)>C-N(1330cm-1)>C-O (1280cm-1) (力常数相近) 2、分子的振动能(略)
(
2 、吸收池:由无机盐( KBr 、 NaCl )等 的大结晶体作透光材料。 3 、单色器:棱镜( KBr 、 NaCl 等晶体制 成)→光栅单色器 4、检测器: (1)真空热电偶: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最常 用的检测器 (2)热释电检测器(TGS) (3)光电导管:与TGS配合用于傅里叶红 外光谱仪常数,N/cm μ:弹簧两端的小球m1、m2的折合质量或两个原 子的折合质量,g。 =Ar1Ar2/[(Ar1+Ar2)NL]
原子的折合摩尔质量:Ar = Ar1Ar2/(Ar1+Ar2)
cm
1
1 2c
1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N/cm
㈢振动自由度: 分子的运动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三部分。 运动自由度 = 平动自由度 + 转动自由度 + 振动自由度 对于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有: 3N=3 + 2(线型)或3(非线型)+振动自 由度 非线型分子基本振动理论数 = 3N – 6 线型分子基本振动理论数 = 3N – 5 判断水、二氧化碳、甲烷、苯、乙炔的基 本振动理论数。
红外光谱法(仪器分析课件)
项目三 红外光谱法
z
目录
Contents
1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2 红外光谱仪 3 红外光谱实验技术 4 红外光谱仪虚拟仿真训练 5 红外光谱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法
能力目标
• 能够熟练的操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 能够根据样品的状态、性质选择合适
的样品处理方法; • 能够根据谱图确定常见有机化合物的
—NH2,—NH(游离) —NH2,—NH(缔合)
—SH
C—H伸缩振动
一
不饱和C—H
≡C—H(叁键) ═C—H(双键) 苯环中C—H
区
饱和C—H
域
—CH3 —CH3
—CH2
—CH2
吸收频率 (cm-1)
3650—3580 3400—3200 3500—3300 3400—3100 2600—2500
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区域。
概述
红外谱图的表示法
样品的红外吸收曲线称为红外吸收光谱,多用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百分透
射比与波长曲线来描述。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λ (μm)和波数1/λ,单位:cm-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定性(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定量(特征峰的强度)
红外光谱法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C=C、C=N、NO2、苯环等的伸缩振动
1500~400cm-1
C-C、C-O、C-N、C-X等的伸缩振动及含氢基团的弯曲振动
• 基团特征频率区的特点和用途
• 吸收峰数目较少,但特征性强。不同化合物中的同种基团振动吸收 总是出现在一个比较窄的波数范围内。
• 主要用于确定官能团。
• 指纹区的特点和用途
振动形式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z
目录
Contents
1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2 红外光谱仪 3 红外光谱实验技术 4 红外光谱仪虚拟仿真训练 5 红外光谱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红外光谱法
能力目标
• 能够熟练的操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 能够根据样品的状态、性质选择合适
的样品处理方法; • 能够根据谱图确定常见有机化合物的
—NH2,—NH(游离) —NH2,—NH(缔合)
—SH
C—H伸缩振动
一
不饱和C—H
≡C—H(叁键) ═C—H(双键) 苯环中C—H
区
饱和C—H
域
—CH3 —CH3
—CH2
—CH2
吸收频率 (cm-1)
3650—3580 3400—3200 3500—3300 3400—3100 2600—2500
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区域。
概述
红外谱图的表示法
样品的红外吸收曲线称为红外吸收光谱,多用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百分透
射比与波长曲线来描述。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λ (μm)和波数1/λ,单位:cm-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定性(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定量(特征峰的强度)
红外光谱法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C=C、C=N、NO2、苯环等的伸缩振动
1500~400cm-1
C-C、C-O、C-N、C-X等的伸缩振动及含氢基团的弯曲振动
• 基团特征频率区的特点和用途
• 吸收峰数目较少,但特征性强。不同化合物中的同种基团振动吸收 总是出现在一个比较窄的波数范围内。
• 主要用于确定官能团。
• 指纹区的特点和用途
振动形式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4
✓CO化学吸附在Pt/Al2O3上的红外光谱。由于CO和Pt中心 的相互作用,已经非常明显的改变了CO的结构和性能
ppt课件
15
2. 吸附分子的特征及其红外光谱阐释
利用红外光谱识别表面吸附分子,与一般红外光谱鉴别 分子的方法相同,大多是基于识别基团特征频率或同已知化 合物的红外光谱对照。这一方法至今仍是十分有效和成功的。 ➢从吸附分子的红外光谱中推断出吸附分子的结构: ➢Eischens等把这一规律推广到吸附态 CO, ➢把归属为线式 CO吸附态; ➢把归属为桥式 CO吸附态。 ➢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许多体系中从不同方 面得到证实。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1.1.2 吸收池结构和性能
图 3 是最简单的高温红外吸收池,这种池(全部由石英 玻璃制成)的。
▪Peri 等利用该池研究了 SiO2、Al2O3、Al2O3-SiO2上的结构 羟基。利用小磁铁把样品从加热区移动到红外光谱的光路中, 温度可从室温至 800℃,并可抽高真空。 ▪缺点:在温度高时池壁和中心样品间实际温差较大,最大 可达 100℃。
从分子固体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还可以研究分子晶体的 对称性、畸变晶体纵向和横向的变化以及缺陷造成的影响。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ppt课件
5
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1透射吸收红外光谱 1.1.1样品的制备
将红外光谱应用于催化剂研究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 问题就是样品制备。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在红外光谱研究 中发展了许多样品制备方法, ➢如金属蒸膜技术、气溶胶膜方法。 ➢应用最广泛的是负载型催化剂压片制备方法。
在这一类样品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折光指数比较高, 所以要获得一幅质量好的红外谱图,困难之一就是入射光 散射问题。 一般在1000cm-1以下常常很难获得质量好的红 外光谱。目前,非压片制样方法用得较少,所以着重讨论 自支撑片子的制备方法。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1.1.2 吸收池结构和性能
在设计红外吸收池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 能在吸收池内进行焙烧、流动氧化还原、抽高真空(脱
气)、吸附、反应等处理。 ➢ 吸收池可以随时移出或移入到红外光谱仪的光路中,而不
受上述处理的影响。 ➢ 在吸附和反应时,记录的红外光谱应不受气相组份的影响。 ➢ 尽可能减少吸收池本底对样品的干扰。
获得的结果存在相当大的任意性,并且无法深入下去。 分子光谱尤其是红外光谱在催化研究中是应用最广泛的表征
方法。由吸附分子的红外光谱可以给出 表面吸附物种的结构信息; 尤其可以得到在反应条件下吸附物种结构的信息。
ppt课件
1
第八章 红外光谱法(上)
目前,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催化研究中十分普遍和行之 有效的方法。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八章 红外光谱法(上)
Sheppard等综述了90年代以来CO和烃类分子在过渡金 属上吸附的振动光谱。虽然红外光谱在催化研究中获得了广 泛的应用,尤其在参考光谱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识别 吸附物种的结构,但方法本身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利用最广泛的透射方法在研究负载型催化剂时,由于大部 分载体在低于1000 cm-1处就不透明,所以很难获得这一波 数以下的吸附分子的光谱; ➢金属粒子可以具有不同的暴露表面,边、角、阶梯、相间 界面线等,这些都对吸附分子的光谱产生影响,使吸附态的 光谱宽化,因而解释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催化反应过程中,在催化剂表面,反应中间物的浓度 一般都很低,寿命也很短(尤其是反应活性的承担者),而 一般红外光谱的灵敏度不够高,跟踪速度也不够快(一般傅 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只是在毫秒级水平); ➢红外光谱只实用于有红外活性的物质。与红外光谱方法互 补的是拉曼光谱方法。
ppt课件
12
1.3 红外发射光谱
物质的红外发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一定温度下, 红外辐射的强度随频率的变化与物质本身的结构性质有一 定关系。
从原理上讲,可根据物质的红外辐射所提供的结构信息对 其进行分析。
ppt课件
13
2. 吸附分子的特征及其红外光谱阐释
对于利用分子光谱方法进行催化剂表征研究者,最困难的问题就 是谱图分析,即如何从获得的谱带及其变化对谱带进行归属,进而得 到有关它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信息及其变化规律。Fra bibliotek说明:
✓曲线c 的气相CO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到,CO除了振动运动外,尚可 转动,亦即CO气相红外光谱是 CO分子的振动 . 转动光谱;
✓曲线a可以看到液态的CO分子已经不能转动,只有振动光谱;
✓的1O2H曲相线互b可作以用看,到使,C物O 理的吸振附动在、转Si动O2受上到的很C大O,影由响于。同SiO2表面上
第八章 红外光谱法(上)
一般认为催化反应过程 通过反应物吸附在表面上,被吸附分子或者同另一被吸附分
子反应,或者与另一气相分子反应; 生成的产物最后脱附,使表面再生而进行的。 过去,对大多数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和控制是通过经验方法进
行, 从对反应物和产物的动力学观察推论表面中间物,并以此阐
明反应机理。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许多重要信息和对催化作用的深入理解, 由于没有确切的有关表面吸附物种结构方面的知识依据,所
研究的对象可以从工业上实用的负载型催化剂、多孔材料 到超高真空条件下的单晶或薄膜样品。
它可以同热脱附(TPD)、四极质谱(MS)、色谱(GC) 等近代物理方法在线联合,获得对催化作用机理更深入的 了解。
如果同原位X射线衍射仪、电镜、热分析技术相结合,可研 究催化剂和功能材料的相变、体相组成结构的变化及表面 官能团的变化。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1.2 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
早在 70年代,Kortuum和Griffihs 等已经从理论上论述 了漫反射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漫反射红外光谱可以测量松散的粉末,因而可以避免由于 压片造成的扩散影响。 它很适用于散射和吸附性强的样品,目前在催化剂研究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