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上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1

合集下载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1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1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并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分类,理解分类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并能对材料进行合理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材料分类。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材料的分类实践活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材料实物,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材料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制作玩具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实物,如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材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分类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心得。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分类实例,如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引导学生思考材料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精品教案_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精品教案_1
课题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备课 □集体 方式 √个人
课时 分配 1 课时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
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
问题收 集与学 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材料 的理解是有的,但极其有 限,不能涉及化学性质和 组织结构方面,但教师适 时的引导对他们是必要 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 识也是必要的。
□实验 准备
□其他 准备
□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设计及教 学呈现重点提示
一、观察导入
1、课件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通过小组合作呈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 现本单元知识
P61 表中。
板书课题: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二、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小组汇报交流
2、教师进行小结:
部分用“√”或“×”表示。 )
3.小组汇报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四、材料与环境(播放视频“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
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
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
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请同学们一起分享一
下有哪些材料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有哪些材料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
板书 设计
1. 给材料分类 2. 材料的特性 3. 材料与环境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材料分类的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各种材料实物(如塑料、纸张、金属、木材等)。

2. 分类标签。

3. 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各种材料实物,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材料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些材料实物。

2.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尝试,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

三、分类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对一些材料进行分类。

2. 学生根据材料的特点和用途,给材料贴上分类标签。

3.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分类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分类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利用分类后的材料进行创作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喜悦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分类身边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分类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探究和分类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同伴在探究和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和分类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能够分辨常见材料的特点并进行初步分类;3.培养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4.增强对身边世界的认知。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物材料:纸张、玻璃、石头、人造革等;3.课前准备工作:分类卡片、分类标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上课前准备好不同种类的材料,如纸张、玻璃、石头、人造革等,然后将它们放在班级中央。

之后,向学生展示这些材料并询问学生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点或者不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向学生普及材料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材料分类实践让学生手里拿上刚刚准备好的分类卡片,并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将这些材料初步分类。

提示可以是形状、重量、颜色、透明度等方面的。

老师在旁边引导,并询问学生为什么将这些材料归到这个类别中。

学生可以把材料名称写在卡片上,也可以在卡片上画出对应材料的图案。

在分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引导学习,让学生自己查找规律,加深对材料分类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在交流中练习其听说能力。

3. 温故知新在分类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强调材料分类知识,把之前学过的材料分类的知识整合总结,作一次简单的系统的温故知新。

并让学生总结归纳材料分类的基本规律,提高学习带动学习效果。

4. 拓展实践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课堂及社区环境,找到自己周围的物品,手写制作出分类标签,将物品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材料分类的能力。

5. 小结回顾教学每一环节最后都会让学生简单总结教学要点。

整堂课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简单朗读课前设定的学习目标及达到效果。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分类卡片及标签的制作及分类过程的记录被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实际操作能力;2.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及学生们分享对材料分类的不同理解方式是评价学生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表现的依据;3.课后家庭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学内容再次加深与运用的能力考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科版.doc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科版.doc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有的材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回收再利用。

你能给材料分类吗?根据成分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有木材,黏土,棉花,皮革等。

人造材料有: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根据是否可以回收分为可回收材料和不可回收材料。

可以回收的,有:金属,塑料,橡胶等。

不可以回收的有:砖瓦,陶瓷等。

你知道下面物品是什么材料吗?伴随回答出示答案:人工合成材料。

目前许多自然资源已经匮乏,我们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材料,保护自然资源呢?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合理采伐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植被。

还要处理好生活垃圾,保护好自然环境。

■处理垃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标志,可以回收的一定要放回回收箱内。

・关于材料,你还了解哪些知识?阅读课本63-64 页的资源・库,并回答问题:怎样区分有毒塑料和无回答问题冋答问题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结材料的特征,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工材料。

并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本节课的所有重点,让学生1、木头、-金属、砖瓦、陶瓷、玻璃一目了然。

2、材料的性质3、3/材料与环境:天然材料:木头、黏土、棉花、皮革人工材料,金属、塑料、陶瓷、橡胶。

可回收材料:金属、塑料、橡胶等不可回收材料:砖瓦、陶瓷。

4、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3.7、给身边材料分类》word教案

教科小学科学三上《3.7、给身边材料分类》word教案

给身旁的资料分类【教课目标】科学看法: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四周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种类的资料.2.物体可以依据构成它的资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依据这些性质来划分一组物体或资料 .过程与方法:1. 依据可观察到的特色和性质,对物体和资料进行描述和分类.2.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3.经过回顾和反省,不停完美自己的原有认识 .感情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教课要点】经过回顾和反省,不停完美自己对资料的认识.【教课难点】把物体和资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征的角度对待物体和资料.【教课准备】1.学生课前采集可再利用资料的资料.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一样资料制成的物件图片,自制复合纸(在一般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课过程】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件分类1.出示各种用不一样资料制成的物件图片 . 小组合作,依据各种物体使用资料的不一样进行分类,填入书籍 P61 表中 .2.报告交流并进行小结:①不一样物体是由不一样的资料制成的,资料的不一样特征决定了它们不一样的用途.②同一物件的不一样部位可能由不一样的资料制成,这也是依据使用要乞降资料特征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资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1.出示表格 .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资料,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来进行一次清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余部分用“√”或“×”表示 .3.报告交流,注意不一样资料之间的横向比较.三、资料与环境1.我们使用的资料有的是天然资料,像木头、粘土、棉花、皮革等,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依据它们各自的特征制成相应的物件;有的是人工制造的资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征,再拿来使用 .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资料,哪些人工制造的资料.2.有些资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资料却不可以,课前同学们采集了关于可再利用资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学生介绍自己采集的资料.小结:可再利用的资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荒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状况下,我们应倡议使用可再利用的资料制作的物件.四、进一步认识资料,拓宽视线.1.阅读资料库:“资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资料” .2.展现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一般纸的比较研究.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资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资料的问题睁开研究,我们必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参考教案

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参考教案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1.出示表格。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材料分类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材料分类方法。

2.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将常见的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科学材料分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材料的观察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对这些材料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材料分类。

2.学习简单的材料分类方法。

3.运用所学的知识,将身边常用的材料进行分类。

2.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

通过图片和物体的实物切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材料分类这一问题。

2.观察比较法。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3.导入新知。

通过简单的分类游戏和图示,让学生快速掌握分类方法。

4.体验式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教师出示桌子上拥有不同材料的照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教师出示不同的材料,引导学生试着去分类。

2.示范操作1.教师用图示和实物示范简单的分类方法。

2.请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自己进行分类处理。

3.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求每个小组提供一组材料,然后准备分类。

2.每个小组通过观察和比较,提取共同属性,进行分类。

4.讲解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方法的讲解。

2.针对学生的操作和分类结果,教师进行分析和说明。

5.巩固1.教师将不同的材料分配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分类处理。

2.学生负责向全班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和思路。

3.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作业及评价1.作业指导学生在家整理自己的物品,通过分类方法进行处理,并练习向他人解释自己的分类方式,感受自己分类思维的进步。

2.评价1.在学生分类操作中,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2.针对作业对学生的分类方法和思维进行评价。

3.教学效果1.学生可以自如地定位和识别不同材料。

教科2001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0

教科2001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0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实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个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拓展性作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有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能够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能够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实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持续完善自己的原有理解。
课题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砖瓦与陶器、瓷器,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注重身边的砖瓦与陶器、瓷器,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第二部分:研究砖瓦与陶器、瓷器的性质,组织引导学生观察砖瓦与陶器、瓷器的硬度、吸水性、韧性以及在水中的沉浮水平,使学生们对砖瓦与陶器、瓷器的特性有一定的理解。第三部分:黏土的变化,要让学生了解制作砖瓦与陶器、瓷器的过程发生的变化。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能够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对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实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学情差异性分析
在这个课,学生将探索砖瓦与陶器、瓷器的特性。在生活中,砖瓦与陶器、瓷器的使用比较广泛,砖瓦主要用于各种建筑,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碗,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储物罐等,有的是陶器,有的是瓷器。砖瓦和陶器、瓷器属于同一类材料。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使用一定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吸水性。本节课,学生要使用学到的技能,观察砖瓦与陶器、瓷器的硬度、沉浮情况、韧性、吸水性等特性。能够说这节课是前面几课学习成果的应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_1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也是最后一课的内容。

教材围绕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设计了“给它们分类”和“材料与环境”2个版块。

其中版块1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以及交流等活动,协助学生懂得:常见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能够制成多种物品等。

版块2是让学生了解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以及对学生实行必要的环境教育(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身边物品的水平,以及根据材料的特征对物品实行分类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这次比赛选的课题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根据了解翠庭园小学上课的三年级学生只上到第二单元,第三单元都没有上。

这是学生的客观情况,所以我的教学设计要以此作为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10岁左右,他们对科学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对身边的材料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学生也能说出一些常见材料的名称,但是对材料的各种特征没有系统探究和把握,对如何分类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三、设计理念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要扬长避短。

先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分类开始,唤醒学生已有分类经验。

再切入学生熟悉的材料,紧紧抓住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带领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给身边材料分析,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类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展开系列探究活动,理解材料不同的特性,并用这些特性再给材料分类。

教师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实行解读,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实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材料,材料的使用影响着环境。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我们周围存有着很多不同种类材料。

物体能够根据构成材料性质来描述,也可根据性质来区分材料。

过程与方法:根据可观察到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实行描述和分类。

将学到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使用到新情境中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 第7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 第7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
分类∣教科版
⒎给身边的资料分类
一、教学背景:
本单元先生末尾对物质世界的探求,末尾研讨周围罕见的物体和资料的特性。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6课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特别是与第1课构成相互照应的关系。

在这一课,他们将再次回到生活的场景中去,依据所用资料的不同,给周围的物品分类,同时总结6种罕见资料的物理性质。

从多个方面对罕见资料的物理性质停止比拟,区分它们的相反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看法到物理性质在描画物体和组成它们的资料方面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围绕先生身边罕见的资料,设计了2个活动。

其中活动1的目的是经过观察、剖析、比拟、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求活动,协助先生懂得罕见物品是由资料制成的,生活中有的物品是由一种资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多种资料制成的,一种资料可以制成多种物品。

活动2的目的是协助先生看法、区分自然资料和天然资料,了解某些天然资料的加工进程,体会技术的重要性。

我们要合理运用资料,增加对环境的破坏。

在本课的迷信探求活动中,注重培育先生运用觉得器官细心观察身边物品的才干,以及依据资料对物品停止分类的才干。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一等奖说课稿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一等奖说课稿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一等奖说课稿《《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三年级科学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资源分析1、教材分析《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是教科版科学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围绕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设计了2个活动。

其中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常见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生活中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可以制成多种物品。

活动2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了解某些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体会技术的重要性。

我们要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身边物品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

在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身边物品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

2、学生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有关身边材料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我对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展开一系列实验活动,探究身边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进一步给这些本材料进行分类,并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进行解讲,使学生能够知道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并结合环保教育学生要合理利用材料。

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美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精品教案】.docx

教科版科学三上《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设计【精品教案】.docx

第7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学目的: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扃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厂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3、根据可观察到的特性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教季重点】根据所学知识给材料分类,W弱别材料的性质厂【教亭难出】材料的分类,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物体的承厂•教学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实物和生活场景图片。

•教季过程:二给物品分类1.复习导入师:这个单元即将结束,今天是最后一课了,你在这个单元的前几节课里都学会了什么呢?知道有哪些材料吗?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生一一做答。

2.给材料分类根据所学的知识能给这些物品分类吗?(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图片以具体的某一个物品比较好,书本上的图片有许多物品,让学生难以判断。

课件里的图片最好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的材料做同一件物品?(也有这种可能,会用不同的材料做同样的物品)师:图片里还有几件物品没有归纳到表格里,怎么回事啊?总结: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3.对所学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书本62页的一张表格。

提醒:在水中沉还是浮用“I”或“f”来表示,其它的特点用“寸'或“x”表示。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有新发现吗?总结归纳从不同的特性描述6种材料的特性。

并指导学生完成总结6种材料的不同之处。

二、材料和环境1 .材料的使用过程和材料的来源o播放短片,内容是材料的来源和使用过程。

师:看了短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吗?生歹!J举。

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2.环境的污染师:举例说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生一一列举。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合理使用材料,才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你有好点子吗?三、复合材料的认识教师讲解复合材料的用处。

(因为学生对“复合”这个词不能理解,更谈不上让学生去研究了,所以,在这里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

三年级科学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进一步了解材料
教学
反思
教案
检印:
课题
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编号
20170321
授课时间
11月14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部分内容: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材料与环境;课外阅读。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

三年级科学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如天然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实物或图片,如天然材料(木头、棉花)、金属材料(铁、铜)、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玻璃)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材料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材料的分类,如天然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材料实物或图片,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分类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材料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搜集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家长分享。

2. 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材料分类的亲子作业。

3. 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带到学校,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分类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估学生对材料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材料分类的理解深度。

3. 搜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实践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材料博物馆或相关企业,直观地感受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3. 开展以材料分类为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 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

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