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用活课改教材 培养创新能力》有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用活课改教材培养创新能力》有感

一选题意义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作文政治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教学,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那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我们作为师范类学生,有很多同学的目标就是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课改,从我们上学起就一波一波的展开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在直接感受新课改的第一线了,但是,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还是要去了解,去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去把握新课改,去以实践的目的去把握新课改。

二内容观点

第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都有重要作用。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排除干扰,提高效率。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也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要在科学地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发现突破口,捕捉契机,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灵活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境界中。比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我在讲授《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框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一组组风光美丽的人类环境图片和另处一组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图片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地保护人类共的有家园。在本框教学的最后,我要求同学们结合本地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在这一切多媒体课教学的启发下,纷纷举例说明并提出建议,为本市的环保工作献计献策。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将美妙好听的音乐、幽默省人的漫画、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等融入到教学过程,都能产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令学生上每节课都有新感觉,从而由此产生活动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颖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恰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例如:我在讲解“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这一目的内容时,需要讲授正当防卫的含义,若直接运用书中的黑体字则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精彩。针对这一内容,我这样设计: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一段录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一起调查案,介绍的是一公民为制止小偷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典型正当防卫行为。在播放完这段录像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思维上极为兴奋,这时我抓住时机,巧妙提问:A这位公民是在何种情况下实施防卫的?B、其防卫的目的是什么?C这种防卫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要负刑事责任吗?因我所提的这些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发人深思,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对所提问题认真地一一作答,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学生们轻松掌握和理解了什么是正当防卫,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巧妙设疑上,不仅教师要善于发问,同时也要启发、引导、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创设“问题”的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设疑问难,设计有趣、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为问题而思、而学、而创新。要善于给学生问“问题”的时间、机会,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由“敢问”走向“善问”,并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兴趣倍增,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第三,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突破性的发现、发现、开拓新的领域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学习知识,深入主动地发掘知识的内在价值。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较注重教师的讲解、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实违背教学活动的双向性规律的,也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主动能动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索求知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政治课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如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意志”这一概念,如果仅就内容而言,较为抽象,如若照本宣读,更易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我分析了这一教学内容之后,决定通过感性事例,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并归纳。所举事例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期特洛夫斯基的感人故事,从他的崇高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和实际行动中,同学们分析到意志的三个特征,从而自己归纳和掌握意志的含义;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第四,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创新需要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需要有挑战权威、质疑前人定论的勇气。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当然,鼓励学生求异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这一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