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19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人口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迎期中复习提纲1.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⑴基本特点(不平衡性):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⑵分布规律(规律性)①从纬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⑶区域性分布稠密区 分布 东亚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③从国家比较:国家分布不均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有7个(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世界人口大国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④城乡分布总趋势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世界人口稀少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⑤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4、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01年高考题答案)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2分);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2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分) 5、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2分);地形较平坦,平原面积大,耕地多;水资源较丰富(2分);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2分) 6、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⑴自然因素: 人口稀疏区主要原因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区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 南极洲亚马逊河、刚果河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北非、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缺乏,不具备人类生活的条件因素 影响案例气候过于寒冷、干旱及湿热的地区人少;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少;20°N -60°N 人口密集⑵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历史;政治(战争、政策);文化(婚育习俗)主要分布在南部狭长的东西走廊地带; 原因:气候较暖;多为平原,适合种植春小麦和牧业;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交通便利;邻近经济发达美国8、拉美人口分布地区及原因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大陆沿海地区原因:沿海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9、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及原因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10、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很低,是不是高原地区人口分布都很少? 不一定,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人口分布比低地多。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考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必修二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高一必修二地理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1. 自然地理环境(a)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上各种气象活动的发生场所,包括对流圈、平流圈和臭氧层等。
(b) 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分的循环系统,包括蒸发、降水和河流等。
(c)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空间,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2.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a) 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对人类的农业、交通、建筑和生活方式等有重要影响。
(b) 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地势高低,对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等有重要影响。
(c) 土壤: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风化形成的肥沃层,对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3. 人口与城市化(a)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指人口数量的变化,受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徙等因素的影响。
(b)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等指标。
4. 经济地理(a) 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劳动和生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b)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受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5.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a)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b)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受水循环和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c)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以上是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考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自转而略呈扁球面,赤道稍胖而极地稍扁。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密度的差异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24小时-自转的意义:引起地球日变化和地球上东西时间的分区2.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公转的周期:365.25天-公转的意义:引起地球季节变化和地球上南北时间的分区3.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相对于太阳的倾斜度和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导致太阳直射区的变化,进而导致地球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的气候带1.气候带的划分:-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赤道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带、温带和热带:寒带、温带、副热带和热带-气候带的形成原因:地球纬度的不同决定了太阳斜射角度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地球的温度分布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对植被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植被也能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水资源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影响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农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气候变化: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垃圾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不合理处理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分布在冰川、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
湘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1、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的不同2、影响聚落的因素有哪些?3、河流的那些位置有利于聚落的发展?4、比较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的差异有哪些?5、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哪些?6、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有哪些?7、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有哪些?8、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9、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10、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第一位的是?1、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2、东北地区春季旱情危害小的原因?3、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原因?4、解决水资源不足,防御干旱的措施?5、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最少列举5条原因)6、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有哪些?(最少列举4条措施)7、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发生的季节,台风的结构8、台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9、台风带来的好处?10寒潮多发的季节,影响大的季节?寒潮带来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寒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13、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分布和特点1、现代型增长模式的判断指标2、老龄化开始的标志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4、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5、影响人口迁移因素和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6、人口各种图表的识读1、影响我国北京行政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什么?3、分析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布局位置以及这样布局的原因?4、影响住宅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5、从市中心向外地租呈直线下降,对吗?6、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该怎样布局?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什么?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各自是什么?4、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时间和成因?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1.按照生产对象来分,农业分为哪些类型?2、按照投入多少来分,农业分为哪些类型?3、按照产品的用途来分,农业分为哪些类型?4、水稻种植业属于哪些类型的农业?5、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6、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主要分布地区?一、会判断农业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唯一;二、会分析(评价)某农业的农业区位全面;三、了解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案例;四、学会小尺度的农业区位选择;You are the unique, so yours is the unique.。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本考点主要考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培养学生对因素 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区人口迁移特殊性原因分析
考 点 三
3.人口迁移的判断
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是否跨越行政区。
02 居住地是否发生变更 03 时间跨度较长(1年)。
3.题型突破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在长沙 工作。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 去北京度假;2003年,北京某公司对妈 妈开出更好的薪金收入,妈妈去到北京 工作,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 年萧湘到美国出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 工作。每年寒假萧湘都随学校环保组织 去我国西北考察。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人口迁移地区差异性时间和空间特点及其 产生的原因。我国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变化。
考 点 四
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国际
01 19世纪以前:以集团 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迁移到新大陆
02
19世纪到20世纪上 半叶:欧洲人口继续 迁移到美洲、大洋洲
03
2.题型突破
“无人区”是指长期闲置的土地或不适 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环 境限制了人口的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 我国面积广大的“无人区”(如下图)
青藏高原南部人口呈条带状分布,最可
D 能是因为( )
A.内陆至沿海,降水逐渐增多 B.水草资源丰富,适合放牧 C.沿公路布局,对外联系方便 D.沿河谷分布,热量充足
正确;高纬度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 住,A错误;部分大洲不位于中低纬度, B错误;高海拔,空气稀薄,气温低, 交通不便,C错误。故选D。
1.人口分布特征--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
01 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 东南多,西北少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与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二地理课程的期中考试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相关概念。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 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以上的外层,由多个不同层次组成。
其中,对于高一地理课程来说,主要要掌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磁层的了解。
2. 气候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的天气状况的长期统计。
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分类和分布规律是高一地理重要的考点,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3.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物体的高低相对关系,而地貌是地形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具体呈现形式。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需要掌握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和对应的地貌特征。
4.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与运动的学科。
重点学习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形成因素、特征和利用问题。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了解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的解决是高一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需要理解城市的定义与特征,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等。
2. 农业与农村地理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了解农业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是高一地理课程的重点。
此外,还要了解农村地理,包括农村聚落类型、地域分布格局和农村发展问题。
3. 工业与工业区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类型和工业区的特征是高一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
4.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手段,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高一地理课程的重点。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对于高一地理来说,主要要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人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2. 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大陆,对于高一地理来说,主要要学习欧洲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人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Kwhfyb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含答案).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各国人口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即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①分布:现存于少数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②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导致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受灾害、战争、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过渡”模式: ①分布: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②特点:高增长阶段和增长下降阶段③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三低”模式:①分布:多数发达国家②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主要是推迟结婚、减少生育。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国防兵力不足;3)社会经济负担加重;4)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4、大部分发达国家(欧、美)为“三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过渡”模式,中国为“三低”模式,世界为由“过渡”模式转向“三低”模式的过渡阶段。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指_人类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2、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例如: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2)、政治因素:①战争:破坏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引发迁移。
例如: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②政治迫害;例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③国家政策;例如: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复原军人建设农垦兵团。
3)、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印巴分治,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
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 陆地与海洋
- 世界陆地分布
- 世界海洋分布
- 陆地的特征和变化
- 海洋的特征和变化
2. 必修地域
- 亚洲地域
- 欧洲地域
- 非洲地域
- 美洲地域
- 大洋洲地域
- 南极地域
3. 地球的内部构造
- 地球的形状与尺寸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地壳运动与地震形成- 地球的磁性与磁极变化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 世界人口分布
-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 城市的特征与分类
- 城市的功能区分
2. 城市化与乡村
- 城市化与乡村的关系- 城市化的影响与问题- 乡村的特征与问题
- 乡村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3. 世界资源与经济地理- 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 农业、工业与交通
-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第三部分:地球与环境1. 环境问题与资源保护
- 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
2. 地球与人类生存
-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条件- 地球气候变化与影响
- 灾害与环境灾变
- 人类的环境保护责任
3.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 环境污染的影响与治理
- 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
以上是鲁科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1. 自然地理1.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几乎是一个球体,赤道直径为12756.27km,极半径为12713.50km。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
•赤道和子午线:赤道是连接地球两极的最大圆,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大圆。
•四季与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与自转的相互关系导致了不同季节和昼夜交替的现象。
1.2 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林业用地、水利用地、保留用地等。
•土地资源:土壤、矿产、水资源等。
•土地利用问题:土地过度开发、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等问题。
1.3 气候与气候类型•气候因素:温度、降水、风、气压等。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冰雪气候等。
1.4 天气•天气现象:晴天、多云、雨、雪、雷电等。
•大气层中的温度带:寒带、温带、热带。
•大气中的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1.5 地形和水文•地形类型: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
•水文地貌:河流和湖泊。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等过程。
2. 人文地理2.1 人口和人口问题•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分布等。
•人口流动:城市化、农村人口外流、城市人口流入等。
•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不均等问题。
2.2 经济地理•经济结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城镇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变化的过程。
•资源开发和保护:资源禀赋、资源开发利用等。
2.3 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划分:可行性区域、形式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
•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建设等。
3. 地理工具和技术3.1 地图制图•地图分类:物质地图、专题地图、统计图等。
•地图比例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区域具有等级;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长三角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30度附近,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度,东北地区中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土地以经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成的水稻土为主黑土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丰富(3)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开发早期:由于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稠密的水系和黏中的土壤成为制约因素,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社会:成为我国粮食、桑蚕、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发展时期:人口密集水系稠密,耕地被分割得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仓”让位于东北华北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遥感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类型:按装载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等(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简称GIS,它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3)全球定位系统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PS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基座(共24颗卫星分布在六个轨道内,任何地面上空都至少有4颗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测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程)、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江苏省南京三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课件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功能区的形成及特点(P18、19)
二、城市中常见功能区的布局特点和布局原则
城市常见功能区特点
功能区 面积与形态 布局特点 布局原则 (1)中高级住宅 区布局在城市外 缘(环境优美) (2)低级住宅区 分布在内城和工 业区附近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 中高级住宅区和 占据城市空 低级住宅区背向 间的 发展 40%~60%
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1945~2005)
问题一:目前中国城市化所属阶段? 处于中期阶段 问题二: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
水平低,速度快
问题三:目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劳动力过剩,交 通拥挤,住房紧 张,环境恶化
城镇人数(万人) 2000 2010 年增长率 年 年 (%)
苏南地 区 苏中地 区 苏北地 区
自然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
交通 便利 市场 广阔 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 高 历史 悠久 政策 扶持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一大三高
1、生产规模大
2、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
3、商品率高
第三章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P42) 二、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三、混合农业(P45) 1、混合农业的概念,我国的典型混合农业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 四、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对象、分布、生产特点和 区位条件
化 区位因素
市场 市场广阔(针对国际市场)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
一大三高(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相同) (1)生产规模大,大农场式经营 (2)商品率高
(3)机械化水平高 (4)科技水平高
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笔记必修二
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笔记必修二(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知识点复习笔记必修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地理的重要任务是背诵,若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想必会更好记忆。
高一必修二期中地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期中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和其上人类活动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自然和人文环境。
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在高一必修二期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理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关注的是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研究地球的构造、表层形态、气候、生物等自然现象,并分析人类社会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结构、活动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理环境、地球村等。
这些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高一必修二期中的地理知识点之一: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的层次结构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由内核和外核组成,内核是由铁和镍等重金属组成的,而外核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位于地核之上,由固态岩石组成,是地球的最大部分。
最外层的地壳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壳薄而坚硬,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两部分。
了解地球的层次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壳运动、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除了地球的层次结构,我们还要学习地理环境的知识。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的自然要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等。
人文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要素。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了解地理环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高一必修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还将学习地球村的概念。
地球村是指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现象。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地球村的概念愈发突出。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沟通,各国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复习提纲期中考试内容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1.1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高一年级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
高一年级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年级必修二地理期中知识点篇一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1.水平地域分异(1)由赤道到两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基础:热量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影响因素:降水形成基础:水分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3.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重现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
34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9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45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3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记忆]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为例)6、中心地理论[理解]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 六边形的服务范围(1)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次一级的城市在高一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六个顶点上)2.3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 城市化的意义:[记忆](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6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8(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概念:[记忆]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