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

合集下载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总结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1.开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通过舍鱼而取熊掌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篇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者也。

”有何用意吗?(文章开头的作用?)(1)用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通过舍鱼而取熊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语言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用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第一段的论证思路:首先,运用鱼和熊掌设喻,通过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得出结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第二段的论证思路:首先,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义”的存在;然后,举“万钟”的例子,又通过“乡”与“今”的对比,论证了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全文的论证思路:首先,运用鱼和熊掌设喻,通过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举“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又通过“乡”与“今”的对比,再次论证中心论点。

6.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

1)举“一箪食,一豆羹”(“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阐述了要固守羞恶之心的道理,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举“万钟”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②对比论证。

将“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论证了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使论证的观点更鲜明。

将“先前不接受施舍的行为”和“今天接受施舍的行为”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论证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使论证的观点更鲜明。

③比喻论证运用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翻译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翻译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翻译: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推断出虚词的用法。

比如,要判别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③“夫晋,何厌之有”、④“均之二策”诸句中“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

①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中“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③中“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④中“均”是动词,作“权衡”解,“二策”是名词,由此断定“之”与“二策”一起为“均”的宾语,作代词“这样”解。

《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整理

《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整理

《鱼我所欲也》中考知识点整理
-《鱼我所欲也》是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作于北宋时期。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上以散文为主,并有着卓越的成就。

二、作品的主旨和立意
三、作品的写作手法
1.对比描写:通过对比夜晚垂钓和白天市井喧嚣的场景,突出作者内心对安宁、自由的向往。

四、作品的核心观点及思想内涵
1.追求安宁:作者通过夜晚垂钓的描述,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远离喧嚣的市井,专心致志地垂钓可以使人心境平静。

五、作品的语言特点及运用
1.感官描写: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使读者可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1.国家兴亡的动荡时期:宋朝北方多次遭受辽、西夏等外族的侵扰,社会动荡不安。

2.文人的情感抒发: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许多文人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欧阳修的《鱼我所欲也》即是其中的一例。

七、现实意义
1.追求宁静:现代人工作繁忙、压力大,可以通过沉下心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2.追求自由:追求真理、解放自己,不被外界束缚和偏见的影响。

3.批判现实:审视现实生活的喧嚣和浮躁,思考人生的真谛,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鱼我所欲也》字词注释与译文

《鱼我所欲也》字词注释与译文

《鱼我所欲也》字词注释与译文《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心:思想(27)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则: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

尔,语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

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6)蹴:用脚踢。

(37)而:表修饰。

(3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9)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40)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介词结构,后置。

(41)宫室:住宅。

(42)奉:侍奉。

(43)穷乏者:穷人。

(44)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45)与:通“欤”,语气助词。

(46)乡,通“向”,原先,从前(47)乡:通“向”,从前。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

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初中课文《鱼我所欲也》知识点

初中课文《鱼我所欲也》知识点

《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一、基础部分。

1.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追求的;大义也是我追求的。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我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所追求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种不可用呢?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灾祸的手段哪一种不可用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按照这种办法就可以求得生存但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灾祸但却有人不采纳它。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丢掉它罢了。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一盘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生存,得不到它就会饿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

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课下注释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课下注释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一.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二.重要词语解释:鱼,我所欲(想要,喜爱)也,熊掌,亦(也)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超过,胜过)于(介词,表示比较)生者,故不为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也。

死亦我所恶(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灾难)有所不辟(同“避”,躲避)也。

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什么手段不用呢?)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通过某种办法)则(就)生而(却)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以)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不单,不仅)贤者有是(指示代词。

这个,这样)心(思想,本性)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丧失)耳(罢了)。

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食,一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助词)(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与(给)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用脚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则(如果)不辩(通“辨”,辨别。

)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焉!为(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我欤(通“欤”,语气助词)?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做,这里指接受)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这,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谓(叫做,称为)失其本心(本性,天良)。

《鱼我所欲也》 逐字逐句 对照翻译

《鱼我所欲也》 逐字逐句 对照翻译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个不能同时都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超过死亡的,所以遇到祸患也不躲避。

假使人所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哪种手段不可用呢?
假使人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祸患的方法哪一样不能做呢?
通过这个办法就可以生存而有的人却不用;通过这个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而有的人却不做。

因此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人不能丧失(这种思想)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就得死。

呵斥着给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优厚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优厚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美丽,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乡,通向,原先从前
从前为了正义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美丽而接受它;从前为了正义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正义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也应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去了原来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鱼我所欲也》的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想要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舍弃/ 选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

大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想要的,(我)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超过/ 比/ 苟且偷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厌恶的,(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厌恶/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们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假如,假使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取这种手段就能生存但有的人不采用,通过这种方法就能躲避祸患但有的人却不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不丢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人不会接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他,乞讨的人也不屑于接受。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些人看到)高位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指高位厚禄/ 通“辨”,辨别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益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侍奉/ 通“德”,感激/ 通“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译文和注释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译文和注释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译文和注释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择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能够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能够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不过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不过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但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中考文言复习《鱼我所欲也》

中考文言复习《鱼我所欲也》
14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 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 对比作结:人不能丧失本心。 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高位厚禄;从 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 ,现在 (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它;从前(有人) (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 ,现在(有人)为 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 16 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 了天性。
正面举例:乞人舍生取义。 10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 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11 (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饥饿的路人不肯接受; 12 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因轻视而不 肯接受。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 14、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
反面举例:有人见利忘义。 13(有的人见到)高位厚禄却不辨别 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高位厚禄对 我有什么益处呢?
正面论述: 3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胜过 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不贪生, 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义——不避患
4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 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 者何不用也?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
因此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 不采纳。 8因此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他们 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 9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 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引导语:下面帮大家整理了《鱼我所欲也》的部分知识点与专项阅读,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鱼我所欲也朝代:先秦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县人。

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人民。

在人性的问题上,他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从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付权势。

在本文中他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

二、重点字词:1、熊掌:熊的脚掌。

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鱼我所欲也》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鱼我所欲也》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鱼我所欲也》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①也,熊掌②,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③,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⑤也。

死亦我所恶⑥,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⑦甚于⑧生,则⑨凡可以⑩得生者何不用(11)也!使(12)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13)是(14)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15)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1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17)贤者(18)有是心(19)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20)耳。

一箪食(21),一豆羹(22),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3)。

万钟(24),则不辨礼义(25)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26)焉?为宫室(27)之美,妻妾之奉(28),所识穷乏者得(29)我欤(30)?向(31)为(32)身死而不受,今(33)为宫室之美为(34)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35)?此之(36)谓失其本心(37)。

[注释]①欲:喜爱。

②熊掌:熊的脚掌。

③兼:动词,一手持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两件事或占有几样东西。

④亦……亦……:相当于“是……,也是……。

古代汉语并列复句中常见的关联词,其中前一个“亦”所包含的“也”的意思已虚化。

亦,原本,本(是)。

⑤苟得:苟且求得(生存)。

意思是只要能活,不择手段。

⑥恶(wù):厌恶。

⑦莫:没有什么。

⑧甚于:超过。

⑨则:连词,那么。

⑩可以:可用来。

以,用来。

(11)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使:假使。

(13)由:经由,通过。

(14)是:此,这里活用为无定代词,相当“某”。

(15)辟:通“避”。

(16)是故:所以。

(17)非独:不仅。

(18)贤者:道德高尚的人。

《鱼我所欲也》课文详解

《鱼我所欲也》课文详解

第 1 页 共 1 页《鱼我所欲也》课文详解鱼,我所欲.【想要】也,熊掌,亦.【也】我所欲也, 二者.. 【两种东西】不可得兼..,【同时得到】舍鱼而取.【选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生命,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是我喜爱的东西,所欲有甚.【胜过,超过】于.【 比】生者,故.【所以】不为.【做】苟.【苟且,“苟且偷生”的意思 】得也;死亦我所恶.【厌恶】, (然而)我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灾难】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

如使..【假如,假使 】人之所欲莫.【 没有】甚.【 超过】于生, (然而)我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情,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假如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则.【 那么】凡可.【能够】以.【用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躲避】患者何不为.【做】也?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假如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去采用呢?由是.【这种方法、手段】则.【就】生而.【可是】有不用也,由是则.【就】可.【可以】以【用来】辟患而.【可是】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能够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能够避祸,然后而却不采用它。

是故..【因此】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人们)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非独..【不仅】贤者有是.【这样】心.【本性】也,人皆.【都】有之.【,代词,指贤者之心】,贤者能勿.【不】丧.【丢失】耳.。

语文知识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2017:《鱼我所欲也》

语文知识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2017:《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年,大家一定认真复习,接下来看看免费范文为大家推荐的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会有很大的收获哦!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字词注释及主旨

《鱼我所欲也》原文字词注释及主旨

《鱼我所欲也》原文字词注释及主旨导语:《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作品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1)我所欲(2)也。

二者不可得兼(3),舍(4)鱼而取(5)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于(7)生者,故(8)不为苟得(9)也;死亦我所恶(10),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11)有所不辟(12)也。

如使(13)人之(14)所欲莫(15)甚于生,则(16)凡(17)可以得生(18)者何不用也(19)?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20)也?由是则生而(21)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2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23)贤者(24)有是(25)心(26)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27)耳。

一箪(28)食,一豆(29)羹,得之则(30)生,弗(31)得(32)则死。

呼尔(33)而与之(34),行道之人(35)弗受;蹴(36)尔而(37)与之,乞人不屑(38)也。

万钟(39)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40)焉!为宫室(41)之美,妻妾之奉(42),所识穷乏者(43)得我(44)与(45)?乡(46)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47)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48)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9)。

[1]鱼我所欲也字词注释(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8、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1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助词。

11、蹴():用脚踢。

12、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4、辩:通“辨”,辨别。

15、何加:有什么益处。

16、奉:侍奉。

1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1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乡,通“向”,从前。

19、已:停止,放弃。

20、本心:本性,天良。

文后练习:
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附加练习
1、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2、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5、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答案
1、比喻。

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补充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4、“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

(舍生取义)----就是文章的观点
5、失其本心。

6、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