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8 新闻阅读

合集下载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把握新闻结构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标题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粗暴”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方法小结标题的好处: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2导语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例: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梦碎雅典答: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方法小结导语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 ,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点1分3主体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例1:文章从写“大眼睛”苏明娟开头,主要哪些方面的作用4分民间助学成长与尴尬同行答:①说明民问助学早已有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发展的必要;②提高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关注民问助学这一热门话题; 4分,每答对1点2分例2: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答:①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从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了;②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未写出“双关”,“铺垫”,不扣分;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方法小结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1、开头:点题,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起下文,引出所写的对象,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等2、中间: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3、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内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4背景例: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07年高考山东卷梦碎雅典答案:①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 ②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 ③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点3分,3点4分2分析新闻语言特色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分析:新闻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例1: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擦鞋者说参考答案:①本文使用许多数字,如“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毛收入10万元”“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经过近百次试验”,仅举一例即可使事件表述十分具体,事实显得确凿可信,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这个答案还可用于这篇文章怎么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特征②用数字表现人物非常形象,如“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具体的时间、酒量,凸现了郭兆松兴奋的心情,以及研制成功鞋蜡对他的重要意义;这个答案也可以考察新闻细节的描写的作用应对:关注语境,明确目的;刻画人物,再现事件;服务主题,分点作答例2: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要求;瑞典“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号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了18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堡’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复活的“歌德堡”号到了广州节选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参考答案:非常贴切;“复活”两字使历史与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同时也是对文中“形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的应证,很好的表现了瑞典人的航海梦想与行动激情;2语言的形象生动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题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例1: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5分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答案:5分①情真意切,又不失理智;如“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让人们领略他的赤子情怀,面对成绩又不失理智“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②生动形象,幽默含蓄;如“去问开花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引用艾青的诗句默含蓄地生动形象表达了“快乐”的深刻内涵;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如“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这句话不仅简洁明了,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1点给2分,2点给5分,只答特点不分析,一点给1分例2.这篇评论的语言热情洋溢,很有震撼力;请以第④、⑤段为例,从修辞运用和表达效果上作简要分析;6分将开放透明进行到底答案:运用反复,例“从来没有什么时候” ,引起注意,强调汶川救灾的开放性是史无前例的3分;运用排比,如“趟开了……,趟开…….趟开……”,增强说理的气势,强有力地论证了汶川救灾是一次全面的开放3分;答对一种修辞手法1分,举例1分,说出表达效果1分;共6分3.分析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题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例1: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点04 分,南澳全镇停电;──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方法小结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二、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例1:几年来“乐助会”和“灯塔”都收获了哪些快乐请分点概括;6分民间助学成长与尴尬同行答:第一,组织逐渐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第二,受助范围和受助人数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三,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和支持;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得6分例2:统观这篇报道,谭盾身上有着纽约人怎样的德性4分参考答案:心怀远大理想寻梦;从宇宙看世界;更爱自己、珍惜自己;自由、独立;浪漫:超越世俗;4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方法小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1、主要考查类型:1筛选整合事件场景;2筛选整合文中人物的事迹;3筛选整合作者的或文中人物的观点2、解题基本思路:1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2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3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4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1整体阅读,把握大意2审读题干,锁定区间3筛选语句,浓缩词语4考虑分值,规范作答5认真书写,审视检查三、分析新闻思想内容根据文本作答;四、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主要的表现手法有: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记叙:顺叙、倒叙、插叙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抒情:直抒胸臆、叙事抒情2、写作手法:虚实结合、衬托、铺垫、详略、抑扬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题型:文中用了某某手法,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或新闻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例1:这篇报道,除了作者简约的旁白外,通篇都是直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6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答案:主人公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直接引用人物语言,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读来有身临其境,与主人公近距离接触之感;主要采用主人公自述形式,不仅符合了报道的真实性的要求,增强说服力,也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这种结构安排,行文更加凝练,不拖泥带水;例2:本文按倒叙顺序依次叙述了迫降时刻、35分钟的惊险经历、梁万俊所在的英雄团队三方面的内容;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些内容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4分惊心动魄35分钟答:这三方面的内容依次是事件的结果、经过、原因;写结果,要突出“惊心动魄”的主题,引入入胜;写经过,是再现事件全貌,便于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原因,是揭示梁万俊在关键时刻选择迫降的心理和素质基础;2点1分,3点2分选择倒叙,一突出主题,二吸引读者;1点1分,2分例3:连续3~4天的高温使得各大家电空调商场再度人满为患,而在这种天气带来的商机面前,各大商家的表现和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苏宁在空调行业强大的销售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体系第一波,抓住了各大空调厂商06年最后的促销资源,30万台空调尾货清仓甩卖,价格优势明显,而自营的售后服务力量也保证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市场反映能力较弱的商家则货源严重吃紧,采取服务外包、在淡季减少了服务安装量的商家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的流失;苏宁强大的自营服务能力使空调再次成为苏宁大战初战告捷的利器;苏宁秋季大会战初战告捷题目: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主体苏宁集团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运作能力;方法小结1.分析表达技巧对于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2.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3.对表现新闻群众接受的作用①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②让群众体会作者态度③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④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观点的考查,首先要能够筛选和整合出文本中的有观点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加以解答;基本倾向考查题的解答,要在对文本的结构、大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评价首要的原则是“以本为本”;感情的客观性与倾向性问题分析:新闻应追求客观公正,但作者往往在亲历重大历史或自然事件时受到感染,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在不影响客观公正性的基础上,写出为公众所接受的作品;应对:考虑文本特征,文本内容,社会动向,公众心理;六、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考查对文本主题的把握,重点要落在通过阅读,概括出文本中心,然后联系社会现实,正确加以评价;七、对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判断首先要对通讯和特写的主要特色有一定把握,可以从作者的关注点和报道角度,特写的聚焦性、描述性、感染性,文本的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针对性等作思考,联系文本主题做出合理判断;例1:文中多处运用短句,多数段落也简洁短小;分析作者为什么选用短句和短段;5分惊心动魄35分钟答案:选用短句和短段,一是本文涉及内容庞杂,头绪繁多,短句和短段可以承载多点转换内容的穿插叙述2分;短句和短段表意简明,语气精短强烈,便于传达急迫紧张的气氛,更有利于突出主题;3分例2: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6分擦鞋者说①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②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结构安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③用第一人称自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答对1点可得2分,答对2点可得5分;能够答对2点即可;八、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注意: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把握其典型意义例1:人物周刊发表本文时,前面写到“谭盾又搞怪了,这一次,又震动了西方;1月13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他最新的歌剧秦始皇;120多年以来,这是这所全球着名的歌剧院第一次上演中国题材的原创歌剧;……这部歌剧连演9场,包括最高票价2500美元在内的戏票销售一空”;你认为这篇报道有着怎样的新闻价值5分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参考答案:能够激发读者探寻谭盾的成功根源所在,学习他精神的伟大之处;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所在,给自己以真正的人生意义的启迪;适当举例说明例2:人民日报发表本文时,加上边框排在第一版,还加上“编后”语;2006年本文又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5分擦鞋者说思考点:什么是新闻价值──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思考的方向: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答案示例:①郭兆松生意虽小,但是他肯动脑筋,配鞋蜡,用电吹风吹干鞋,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革新出效益,这种创新精神具有新闻宣传价值;②尽管郭兆松不具备高学历,原来也没有什么技艺,但是他自强不息,敢于创业,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还要“再开新店”,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十分可贵,具有榜样的作用;③关注民生,扶持弱势群体,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报道郭兆松的小小擦鞋店,鼓励普通劳动民众自力更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具有社会教育价值;方法小结1.概述相关事实;2.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九、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特别注意探究考点“背景和意图”;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负有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注意标题、作者、注释和文本中出现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信息衣着、语言、器物等特别注意,题目不一定直接问意图和背景;如传记所写人物的优秀品质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又如报告为过度消费,那就暗示写作意图为“应该理性消费”;如果文本所写内容为“强调要维护社会稳定”,则背景为“社会有不稳定因素”;十、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见解例:为什么当地老师觉得义工的行为“教坏”了孩子你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整篇新闻谈谈你的看法;6分民间助学成长与尴尬同行答:1当地教师不理解民间助学者的行为和他们引导学生的手法,因为助学者的一些理念如“快乐学习”、“朋辈教育”、“重视自我”等等和传统教育观念、做法是有冲突的;民间助学组织也没有合法的身份,木能取得政府的支持;2分;答出前一方面即可得2分,若只答出后一方面只能得1分 2民问助学者的行为值得肯定,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助人,效果也不错;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虽然还不为所有人所接受;但是,如要取得更合的效果:①要注册合法的身份,取得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和信任;②加大宣传力度,让受助的落后地区各阶层那解并支持其新的教学理念,使助学义教取得更好效果;4分;能说出目的、效果、做法三方面值得肯定之处的得3分,能提出两个改进建议中一个的可得1分;持不同意见但分析能紧扣原文、言之成理的也可评高分方法小结探究题答题思路:1.研究题干,把握答题重点;2.注意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1内向型──从原文筛选信息来答题;常见提示语:①请联系原文②请结合文本内容③就其在文中的……作些分析例:从吴宗宪到周杰伦,方文山拥有两次令人艳羡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把方文山的成功归为“幸运”,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6分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专访方文山2外联型──结合实际或自己的想法来答题;常见提示语:①请结合现实……②对此,你如何评论例: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而陈以胜提倡的是“长板效应”,你觉得哪种理论对你更有启发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6分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3内外结合型──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答题常见提示语:①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现状现实②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对……的了解③这则新闻向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你有什么建议看法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⑤从文中看……你怎样看⑥请你分条陈述这则新闻获奖的理由例: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政府与民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6分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答:民生问题要解决得好,需要政府与民众双方共同努力,结合文本内容,答案应由政府与民众两个方面构成;参考要点如下:①政府要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1分a.各级领导者要有公仆意识;b.要善于倾听,感受民众的心声;c.要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尽快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生活得快乐;2分;答对两点即可②民众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并支持政府民生工作1分a.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尽公民的责任;b.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言献策,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它角度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回读原文,思考现实;1充分利用原文信息2合理联系现实状况4.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

专题09 专项训练(阅读理解部分)【寒假自学课】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专题09 专项训练(阅读理解部分)【寒假自学课】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专题09 专项训练(阅读理解)内容页码题量散文阅读1-7 10新闻阅读7-11 7说明文阅读11-18 9文言文阅读18-23 12考点一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豇豆熟了①春天的时候,姜伟的爸爸在城里承包了一个快递点,妈妈要去帮忙,10岁的姜伟被留在乡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②妈妈心里明白,下次回来,或许就是6月大忙季节了。

瞧着儿子渴盼的眼神,妈妈觉得应该给他留一点儿蓬勃生长的希望,于是买了30棵豇豆苗,在出发前亲自带着儿子在房前屋后栽下。

③豇豆苗没过几天就站稳了,生机勃勃的,藤蔓的小手像好奇的孩子,四处抓挠。

妈妈在出发前,带着姜伟去给所有的豇豆苗插架,又教姜伟如何引豇豆的藤蔓上架。

她边示范边指导:“瞧,硬扳硬拗是不行的,要顺着它的长势,把它逆时针轻轻盘绕在竹架上。

”④最后一根藤蔓也上了架,回过头看,第一根藤蔓已经像科幻电影里的小怪物,瞬间向前伸展了近一寸。

妈妈解释为何要给豇豆搭架子:“整个夏天,豇豆会野蛮生长,互相争夺阳光并缠斗成一团。

就像你们小孩子,若不上学,每天在田野上疯跑,那就会只长力气不长智慧,豇豆也是这样啊,长得太密了通风就差,容易倒伏或出现病虫害,搭了架子,引导它们向高处走,向正确的方向走,产量才会高。

”⑤妈妈承诺说:“好好念书,好好帮衬奶奶,等到豇豆开花的时候,不,最多等到嫩豇豆长到一尺多长,妈妈就会回来陪你了。

”⑥红豆花开了,妈妈没有回来;嫩豇豆长出来了,妈妈还是没有回来。

那些藤蔓长长了,像花滑运动员一样,竭尽全力伸向远方,它们旋转着,引颈盼望着,伶伶俐俐地舒展着。

开花的时候,那些白色中央杂着粉紫色的花儿,成双成对,歇在枝头,就像蝴蝶一样,美丽极了。

⑦一天,妈妈通过视频聊天看到姜伟下巴上有伤,便嘱咐姜伟去采些豇豆花捣烂,敷在伤口上。

姜伟不解地问:“我掐了那么多花,还能结得出豇豆吗?”⑧妈妈笑着说:“结得出,结得出。

豇豆泼得很,此处掐了别处长,自夏入秋,豇豆只怕你吃不及呢。

新闻类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新闻类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新闻类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新闻阅读题的常考类型及答题思路新闻类试题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分享了新闻类阅读的答题技巧,欢迎参考!1、新闻的特点是及时、准确、真实。

建议必须确保所报导的事实确有其事;必须确保形成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真实精确;必须确保事实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真实精确;必须确保事实报导中所牵涉的各种资料真实精确。

要注意感受它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足够的受众及传播价值)特点。

新闻真实性的注重:一就是根据专访经过注重真实性;二就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充分反映注重真实性;三就是根据精确的数据注重真实性;四从细节描绘的角度注重真实性。

这四个方面也就是提问的通常解题思路。

⑴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就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予以归纳或评价的意味深长文字,就是新闻中常考的一个考点。

新闻标题分引题、正标题、副标题。

正标题的作用: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

引题的促进作用:交代背景、衬托气氛、阐明意义、明确提出问题、表明原因(目的)。

副标题的促进作用:交代事情结果、补足次要事实、印证主题中的观点、表述主题的含义。

标题作用:揭示新闻的内容,传递新闻的主要信息;评点新闻的事实,引导读者理解新闻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吸引更广泛的读者层;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

就是用最为别具一格的文字,简明扼要地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及其意义表达出来,就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3)新闻主体主体的结构精心安排:好像金字塔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和金字塔融合式结构、自由式结构。

其中好像金字塔式就是消息文学创作常用的基本结构。

(4)新闻背景一般来说,新闻背景就是所指对新闻事件出现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表明。

它表述事件出现或人物蜕变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就是为衬托和抒发新闻主题服务的,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提升新闻真实的新闻价值,进一步增强它的感染力。

【免费】高考语文核心考点“新闻阅读的基础知识”

【免费】高考语文核心考点“新闻阅读的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新闻阅读的基础知识”一、新闻概述1.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消息。

3.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1.概念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特点(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活泼机动,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明确,用重点说话。

3.基本结构消息的基本结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也可省略。

(1)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①引题(引标),重在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②正题(主标),重在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③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3)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主体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安排层次。

(4)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

(5)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4.写法消息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即先说结果,再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先说主要事件,再适当补叙其他相关事件。

初中新闻阅读题解题技巧讲解PPT课件

初中新闻阅读题解题技巧讲解PPT课件
• 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 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 取舍。
.
13
• 根据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 “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 捕,自 7月1日至8月2 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 的犯罪疑人缉拿归案。
.
1
一:考点阐释
能力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归纳的能力
及表述能力。
●常考题型: 1新闻类(标题、导语、一句话新闻) 2提炼要点和主要信息 3概括中心内容以及观点态度、 4給概念下定义 5提取关键词.来自2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结构
2、拟写新闻标题,导语,一 句话新闻。
.
3
新闻的要素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调查报告以至于新闻图片、新闻评 论等
性。
.
5
一、典题解析——拟写标题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概括性的标题 , 不超过15个字。
前一段时间,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些中小学 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令老师们大蹙眉头,不法分 子在学校周围向学生兜售有淫秽或不健康内容的书 画,音像制品,还有的把电子游戏厅开设在学校周 围……日前,旅顺警方重拳出击,对滋扰学校的不 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 加以清理,对电子游戏厅一律取缔。通过整顿,现 在全区56所中小学校园秩序井然。
.
6
解题指导:
1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
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 2标题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
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文末不用标点。 3标题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
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强的吸引力。
参考答案: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把握新闻结构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新闻阅读综合-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新闻阅读综合-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新闻阅读综合1.新闻阅读综合【考点讲解】1.新闻的概念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2.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六要素包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包括经过、结果)、如何(how)。

3.新闻的结构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必不可少的。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它用十分简明的语言标出所报道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读者,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的内容。

好的标题应是准确、鲜明、醒目和新颖的。

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的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不停顿,句末无标点。

(2)导语是一篇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提示全文的主题。

导语是消息的眼睛,要求以一目而尽传精神,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3)主体具体叙述报道的事实,是一篇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紧承导语,紧扣中心,用典型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对导语展开叙述,进一步阐述消息主题。

主体与导语的文字应避免重复,导语说过的话,主体不要再说一遍。

4.新闻的特点新闻具有三大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5.新闻知识口诀狭义新闻指消息,传播真实(性)时效性。

新闻具有六要素,五“W”一“H”。

新闻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和主体,以上三者不可少,外加背景和结语。

【方法技巧】1.新闻标题的拟写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它用十分简明的语言标出所报道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读者,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的内容。

好的标题应是准确、鲜明、醒目和新颖的。

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的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不停顿,句末无标点。

答题步骤:先筛选出新闻的主要信息,然后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的形式表述。

高考语文备考考点解读之连续性文本 新闻阅读

高考语文备考考点解读之连续性文本 新闻阅读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 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 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4 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 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43 年 8 月,获 1944 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 处?(4 分) 解析: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这就可以总结为制造了时间 紧迫的阅读感受。时间就是生命,表明了在救助小女孩的过 程中,时间的紧迫性。在紧迫的时间里,由人们的救援行动 凸显了人们的仁爱之心。
参考答案:①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②清晰显现 出援救效率之高,体现人们仁慈的爱心;③给读者以时间紧 迫的阅读感受。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 不了的事”?(4 分) 解析:这一句话显然是针对整个救援人员而言的,从文中我们知 道,参与救援的人员很多,有博士、记者、医生、警察等,每个 人都承担着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一次集体的协调行动,不是单 靠医生就能完成的。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他 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 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 次机会。”
是否体现了客观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专题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专题阅读练习题

一单元新闻阅读新闻知识学习考点解析新闻是八年级上学期刚开始接触的一种文体,也是初二各种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

新闻作为一种实用类文本,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相区别,有其专属的特点。

因此,在考试中考查的方式及其答题思路和方法也有特殊性。

一般在语文考试中,新闻部分的占分比重会在5—10分左右。

所以,把握新闻文体的特点,熟知其常考题型,掌握对应的解题思路,在语文考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新闻标题和导语本质上都是信息概括。

因为一则新闻中的信息繁杂,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在概括时将不重要的信息概括进主干中,导致关键信息遗漏或者字数超出规定。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紧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随堂练习2⑴消息要__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_________事件,篇幅一般较_________。

消息的内容必须_________,要如实地反映情况。

“_________”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⑵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____、经过、_________。

语文新闻阅读考点梳理

语文新闻阅读考点梳理

新闻阅读考点梳理一、新闻知识梳理新闻是经用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信息。

新闻分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知识点1:新闻的特点知识点2:常见体裁及特点的增多,新闻体裁也有所变化和发展。

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基本区别是:表达新闻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

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写作消息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也可有适当的细节描写与议论。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必不可少的)(1)标题:标题有主标题、引题、副标题之分。

主标题(正题):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新闻要素。

引题(眉题、肩题):放在主标题的前面,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归纳成果、烘托气氛等。

副标题(辅题、子题):放在主标题的后面,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新闻标题的妙处:①新闻标题表达上的技巧与作用;广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消息真实性时效性新闻的特点准确性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补充: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塔斯社(俄罗斯)(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体新闻的主体,承接导语,用典型、具体的材料对导语做进一步的阐述。

新闻阅读方法汇总

新闻阅读方法汇总

▪ 19、【参考答案】 ▪ ①以顺序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
件的连贯性。 ▪ ②突出了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
的效率之高,真实性强。
▪ 22、【参考答案】 ▪ 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
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 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③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 争胜利的信心。
3.【特色思考】(5分)
①以记者进出洞穴的艰难险阻,突出施救的困难。 ②并以记者的切身感受,反映被困者所经受的痛 苦。 ③能激起读者对被困者不能得救的同情心。 ④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深化了作品的人道主义 主题。
4.【价值探究】(6分) ①报道叙写了记者不顾艰难危险,多次深入洞
穴进行采访,并与被困者直接沟通,力图帮助他 脱险。在报道中,读者看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怖, 而是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伟大。
1.【内容概括】(4分) ①“旅行”,指记者米勒的采访、营救行程。 (或:由于行进十分艰难,让记者有一种“旅行” 的感觉。)
②柯林斯获救的希望非常渺茫,形如葬身坟墓中 (或最终还是葬身洞穴);
③记者的采访行程中也时刻经受死亡的威胁,故 记者的采访行程就如同“在坟墓中旅行”。
[4分。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各1分。]
发,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突然受到山洪袭击,部队驻用的两幢
民房被冲毁,部分学员被山洪冲走。
主体
《广州日报》2005年10月5日
背景
注:在继续进行中的短新闻中,一般省去导语和结尾。
▪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 “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 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 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 是消息还是通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专题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专题阅读练习题

一单元新闻阅读新闻知识学习考点解析新闻是八年级上学期刚开始接触的一种文体,也是初二各种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

新闻作为一种实用类文本,和小说、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相区别,有其专属的特点。

因此,在考试中考查的方式及其答题思路和方法也有特殊性。

一般在语文考试中,新闻部分的占分比重会在5—10分左右。

所以,把握新闻文体的特点,熟知其常考题型,掌握对应的解题思路,在语文考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新闻标题和导语本质上都是信息概括。

因为一则新闻中的信息繁杂,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在概括时将不重要的信息概括进主干中,导致关键信息遗漏或者字数超出规定。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紧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随堂练习2⑴消息要__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_________事件,篇幅一般较_________。

消息的内容必须_________,要如实地反映情况。

“_________”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⑵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____、经过、_________。

新闻阅读与写作

新闻阅读与写作

消息的一般结构
• 标题+正文【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 标题新闻的题目,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
个); • 导语(消息开头部位,向读者报道新闻事件或问
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的文字。); • 主体(简要、详实的内容,是保证新闻完整性必
要的部分,以满足读者进一步获知信息的心理需 求); • 背景:(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一部分进行解 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 结尾(总结、启发、展望、强调等)
题型解说
考点一:新闻类
• 拟写一句话新闻 • 拟写新闻标题 • 拟写新闻导语 • ④拟写新闻短评
(一)拟写一句话新闻
内容:
“一句话新闻”就是标题新闻,要揭示新闻事 件的内容和意义,它必须包含以下要点:(视 字数,可以取舍)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 原因(目的)、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字数:
一级信息(15字内) 谁+干什么; 二级信息(16—30) 谁+干什么+怎么干; 三级信息(30字以上)谁+干什么+怎么干+目的 +结果
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 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 务的新闻。它又叫标题新闻(高中阶段这样认 识),却不等同于新闻标题。它要求比导语精 练,比标题具体丰富。
时间: 7月1日至8月1日(亦即7月份) 地点: 北京 人物对象: 北京公安与逃犯 事件 过程: 缉拿
结果:211名逃犯归案
方法手段:网上作战,分级督捕
答案: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 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或:“网上作战”分级 督捕,北京公安7月份缉捕逃犯211名。)

高中语文 高考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课件)

高中语文 高考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课件)
① 导语: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概述主 要内容或事实,揭示中心。有叙述式、 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②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
③ 结语: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可用带 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 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5
④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12
巩固训练
P105《她只能活七小时》 P106《刘翔的抉择》 P114《“劳动模范”再也不 能为读者劳动了》
13
9
新闻语言
基本特点:简练、明白、准确 (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新闻要
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 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 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 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
(2)语言的形象生动(塑造鲜活形象,再 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 )
7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 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 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 可省略。
8
(3)新闻价价值的。
一是有教育作用。对读者的思想、道德、 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 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积极、乐观、健康向 上的情趣。
二、新闻的定义P105
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 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 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 电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消息。
3
新闻的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 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4
(2)基本结构: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P103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 非文学作品阅读:新闻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 非文学作品阅读:新闻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3.通讯 (1)概念: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 新闻体裁,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可以用描写、议论、抒情、叙述等多种手法来写人记事。 它的作用是评介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貌,等 等。
2.说明性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产生的相关的政治背景、地 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资条件等情况进行交代,以 及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阐述的那些文字,就是说明性背 景材料。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3.注释性背景材料:新闻内容涉及一些受众不甚懂得的知识 ,此时,对概念、术语、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科学知识 进行解释的文字,就是注释性背景材料。如《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
(三)新闻标题 1.标题分类:新闻标题的外在结构往往包含主题(主标题)、 引题或副题。 2.标题位置:引题位于主题之前,副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 主题字号要大于引题或副题。
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3.标题的作用: (1)新闻主标题的作用:揭示主要内容,吸引读者。 (2)新闻副题的作用:主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主题,吸引 读者。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 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 (3)新闻引题的作用:或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或解 释新闻的意义、本质,或渲染新闻的环境、气氛,或吸引读者 。
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消息正文的结构按“倒金字塔式”原则安排:

1 消息二则【考点精讲版】

1 消息二则【考点精讲版】

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形近字 歼( jiān)歼灭
塞(sāi)子堵瓶口, 交通真闭塞(sè), 重兵守要塞(sài)。
纤( xiān)纤维
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 小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阡( qiān)阡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词语集注
用于褒义语境。
锐不可当
•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泄气
• 监督作战。
客观地表现出国民党军队的虚弱和解放军的英勇。 “溃退”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军队一片混乱的败退场面。
当时江面自然条件的写照。 写我军作战之勇、进展之快。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 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描写
4月22日2时
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首日的情况。
文体知识
新闻
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
概念
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广义的新闻包 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
的新闻专指消息。
基本 特征
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课题解读
人物及数量 结果 事件、地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表现了人民解 放军的气势,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原刊
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4.下列新闻文体和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D )
A.消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8 新闻阅读一、(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

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

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

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

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

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

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

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

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

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的烽火台。

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

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

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

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

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

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

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

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

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

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

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

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

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主持人与罗哲文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罗哲文先生的研究经历,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过程:①几十年前,亲自去实地考察;②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60年间去过长城无数次,历经艰险。

结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评分标准】过程3分,结论1分。

过程扣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第一个要点扣几十年前亲自实地考察,第二个要点扣80分高龄穿越罗布泊,第三个要点扣60年间去长城无数次。

结论扣对长城功能与众不同的观点:对外开放的见证。

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做本题时,首先要找到“古建筑保护”这个关键词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梳理相关要点。

答案:①有基本技术,会画图,有画图功夫;②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有勘察文献的能力;③认真考证,小心求证;④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以及材料的传承与研发。

【评分标准】共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全答对得5分。

第一个要点扣基本技术,第二个要点扣勘察文献,第三个要点扣考证和求证,第四个要点扣传承与研发。

3.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罗哲文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逐层分析。

(6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

对传主形象的概括既是理解传记的基本欣赏能力,也是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的较高层次的鉴赏能力。

传主形象主要是通过重点事迹来体现的,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对文章段落进行划分归纳,如“尊师重道”中提到梁思成的一句话让罗哲文先生一直铭记在心并恪守之。

答案:①尊师重道,谨记梁思成老师的教诲,热爱并始终关心建筑事业;②身体力行,有实践精神;多次实地探访长城;③独立思考,敢于反抗权威,基于事实得出不同结论;对长城用途的研究,得出新的不同于其他专家的意见;④胸怀大志,不畏艰难;60年不断探索长城遗址,挖掘事实真相;⑤善于学习基本技能理论,认真严谨。

对后来者的期许,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评分标准】共五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全答对得6分。

第一个要点扣尊师重道,第二个要点扣身体力行,第三个要点扣独立思考,第四个要点扣胸怀大志,第五个要点扣认真严谨。

不结合文本分析则该要点不得分。

二、(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九天神眼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

“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多高。

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

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

而这也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

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

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

”“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

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

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

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

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 “下降高度!”“跳开X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7 000余米下降到6 000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

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2011年7月的西藏航拍任务。

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

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

”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

”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解析】选CE。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分析能力。

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与原文信息不符,文章的表述是“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并未提到导航工作。

E项,“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述有误,文章塑造“奖状”号机组人员时,采用的最主要的写法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很少,心理描写未涉及。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

(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首先需要确定答题区域,即文章的5~8段,然后从段落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加以整合。

从机长张凯处变不惊、从容镇定的处理突发事故中,可见其临危不乱,最后险情完美化解,可见其技术精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