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市场为基础和主导,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一种经济体制形态。
近年来,中国不断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外资进入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供求关系的形成和价格机制的产生,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竞争和合作提供了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并逐步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产权分置、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打造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同时注重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保障。
三、产权保护产权保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
中国积极构建健全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体系,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产权保护的改善,不仅为市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创新意识。
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减少市场准入壁垒,推动创新创业,实现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外资进入外资进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5.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 社会保障制度
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的基本框架中,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它们是
①市场主体 ②市场体系 ③所有制结构 ④宏观调控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市场主体、市场体系是市场作用发挥的前提,市场体制必须有国 家宏观调控,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因此①②④是正确答案。
答案
(2)我国为什么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案 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 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
答案
归纳提升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作了如下规定:
环节
具体内容
现代企业 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 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解析 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属于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的具体举措,其直接意义是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故选
解析 答案
变式1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
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
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医改方案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请思考: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提示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现 代企业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专题五我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及其作用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第一框题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一、激趣导入(1分钟)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曾走过弯路,我国曾经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有一定好处的同时,它的弊端日益也暴露出来。
(展示图片)二、出示自学目标(1分钟)1.识记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作用、弊端。
2.掌握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和弊端。
三、自主学习(分目进行)(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0分钟)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79页—80页:第一目蓝色虚线框里的内容及正文部分2.自学方法:独立看书思考3.探究问题:从当时的国内形势看,在我国国民经济回复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及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4.知识梳理(背写):(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2)国家成立之初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3)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13分钟)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80页余下的全部内容及蓝色虚线框内的内容。
2.自学方法:独立看书思考3.探究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过哪些积极作用?4.知识梳理(背写):(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高度集中的()体制。
(2)计划体制的作用主要有:第一,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制,巩固了国家的()独立;第二,抑制了(),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第三,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
5.归纳提升初次学习计划经济体制不要认为计划经济的东西都是错误的,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的政策,既要看到正确的一面,也要看到错误的一面。
同时我们从计划经济的双重作用中,要理解为什么我国一开始会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而后来又要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解。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10分钟)1.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81页所有内容。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二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经济
体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① 单一 ,越来越不适应
发展了的② 生产力,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商品生 — —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忽视③______
济的探
索
的弊
端和
产和市场 的作用
—分配中的④ 平均主义 严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积
—
影响
极性的发挥
中国
社会
—对社 会主 义市 场经 济理 论的 — 探索 —
任务
核心突破
研析考点
核心考点一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考点整合
正确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和理论创新的意义
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改革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农业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发展 识 计划经济为主, 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作用的事实,我们党提出 过 市场调节为辅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打破 程 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
分析邓小平上述观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意义。
答案 解析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消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社会基本
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肯
定市场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突破了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观念,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核心考点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向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及意义 典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 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 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 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 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制度创新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试行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国内生产力的提升。
其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特点是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保持了对国民经济中重要行业的宏观调控。
这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最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力争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制度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制度创新。
首先,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其次,中国建立了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中国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了市场经济与技术进步的良性互动。
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
首先,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社会主义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有效的监管和保障。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社会公平和公正。
经济学常识知识点
《经济学常识》一、三、五专题知识点复习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一框1、斯密的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叙述斯密的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
(1)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二是,使公务得以进行。
(2)财富的含义:包括,它只能来自。
★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1)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①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和概念的人;②他科学地认识到了;③但未能认识到。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①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决定的。
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决定的。
在这里,他颠倒了与的关系。
★4、斯密是如何划分阶级结构的?斯密根据状况和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阶级、阶级和阶级。
★5、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容?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①他的“”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与、之间的经济关系;②他的“”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框1、根据斯密的观点,怎样增加国民财富?(1)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的提高。
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2)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关于如何提高利用效率,他认为最好办法是取消,充分发挥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2、斯密对于市场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地传递,引导的投向,从而强调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市场调节也会带来、、等问题。
3、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能有哪些?斯密主张限制的职能,充分发挥的作用,实行。
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的财产和,以及和三个方面。
★4、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学说?(1)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第1课时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经济计划指挥和安排所有经济活动'④忽视和排斥市场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结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的介绍可知
①②③正确,④揭示了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正确。
【答案】 D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2.(教材 P80)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
挥过哪些积极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主
要有:第一,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
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
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第
3.培养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树立辩证思维和发展的观点。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课前自主导学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新中国成立之初,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必须发 展□1 工业,尽快建立起完整的□2 国民经济体系 。
4.(教材 P81)(1)真正把两家企业“隔开”的是什么? (2)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相适应吗?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选修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真正把两家企业“隔开”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 统得过死。两厂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也 都由管理部门包揽,导致两家企业隔绝了数十年。
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
3.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4.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
4.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并引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如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所有制形式多样、竞争与合作并存等。
3. 对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通过一个案例,教师带领学生对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着重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市场调节和市场竞争,而计划经济则由国家统一安排。
4. 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教师通过课件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转型,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和挑战。
5. 案例分析: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案例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并就其中的矛盾、利益平衡等问题展开讨论。
6. 总结与小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要深刻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辅助手段:1. 课件或幻灯片:用于呈现图表和发展历程等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选修2课件专题五第2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主要观点
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三个 阶段(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建 十一届三中全 邓小平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会之后的改革 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开放 都是经济手段,消除了把社会主义 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答的各项内容顺序不
能颠倒)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知识点二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关于 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的生 马克思 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不存 自由竞争时代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市场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 苏俄当时的生产力
第十页,共42页。
教材 P84 探究问题 提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 的传统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 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不再把市场调节 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第十一页,共42页。
教材 P85 探究问题 提示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命题是指在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方 式和手段,不具备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结束了姓资姓社的争 论,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2)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 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从此,我 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蓬勃发展。
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
__理___论___基___础_,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八页,共42页。
高二政治选修二课件专题五第二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解析(jiě x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C项观点错误,应选。
答案:C
返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返
第三十页,共37页。
返
[考查点一 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市场经济理论的探 [例1](2012·海南高索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历学常识, 在①—④处填上恰当(qiàdàng)的内容。
第十二页,共37页。
返
1.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具体阐述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内涵。以下(yǐxià)对这一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表明计划与市场 是对立的,有时以计划经济为主、有时以市场调节为辅 B.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计划经济为主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 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 D.市场调节为辅说明指导性计划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实现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sh资èh本uì主zh义ǔ(yzìī)b,ěnzhǔyì)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资会本主义主义,
场市。场
和
计也划有市
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十页,共37页。
返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mùbiāo) (1)党的十三大以后,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我们突破了把 与 市场经济(对sh立ì社起c会h来ǎ主n的ɡ义传j(īs统nhɡè观hju念ìì)z。hǔyì) (2)党的十四大把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 目标(mùbiāo),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 的 框架。
返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课件
核心考点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地位 基本类型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微观基础 的建立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 程 企业、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 是企业
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的加快和非பைடு நூலகம்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 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
(3)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4)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7.(2011·北京文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
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时 期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重点突破】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不同点 经济 基础 根本 目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私有制
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 价值,维护国家垄断资 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 统治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现共同富裕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 宏观调 程度和范围有限,作用 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控程度 也有限 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1)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价格管理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 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④使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①② 答案:A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
它既有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原则,体现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市场和政府相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
政府则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法制环境。
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国内市场体系,扩大市场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1. 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社会公平正义,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统一。
2.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市场发挥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3. 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国家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通过适时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调控经济波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强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市场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遗产一、1、斯密的劳动与分工理论(1)主要观点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的政策。
⑵简要评析①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
②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
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斯密关于市场的作用与自由放任政策的基本观点⑴基本观点①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②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⑵评析①科学性。
认识到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②局限性。
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
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⑴主要观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别国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析: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0420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目录
0420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目录0420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目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目录选修1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2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4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3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专题三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 社会主义的本质专题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1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综合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选修2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 斯密的理论贡献2 斯密的政策主张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 国家的本质2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3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4 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4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 美国的联邦制2 美国的两党3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4 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 中国与联合国3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5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 探究思维奥秘2 学会科学思维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1 思维需要逻辑2 准确把握概念3 恰当运用简单判断4 学会运用符合判断5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上)6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下)7 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 思维应该辩证2 学会分析综合3 领会思维具体4 推动认识发展专题四结合实践善于创新1 思维力求创新2 运用发散思维3 驾驭聚合思维4 善用逆向思维5 把握直觉、想象和灵感6 鸟瞰思维研究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2 积极维护人身权3 依法行使财产权4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5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2 订立合同有学问3 言而有信守合同4 违约与违约责任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1 通往就业之路2 就业维权之道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专题五家庭与婚姻1 构建和睦家庭2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3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专题六法律救济1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2 心中有数打官司3 诉讼的基本程序4 用证据说话5 律师面面观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1 学会做人道德为先2 继往开来综合创新3 社会主义荣辱观4 “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1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2 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4 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2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3 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4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专题四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1 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2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3 网络的伦理困惑4 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1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2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借鉴和总结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文就社会主义建设中市场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坚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活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活力。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作社等。
同时,要确保市场主体的竞争环境公平有序,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保障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市场失灵和冲击时,政府应及时出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三、积极培育和创新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培育和创新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行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防范市场风险,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
四、鼓励创新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社会主义国家应注重培养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在市场经济中具备竞争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市场的支持和发展,也需要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扩大市场开放度,引进外部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推动自身发展。
课件1: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第 15 页
谢谢观看
第3 页
(8)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9)1993 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案明 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
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 12 页
6.1987年中共十三大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
统一的新体制,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
第 10 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必须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计划与市场各有优势和特点,也有不足和局限。计划手段具有 自觉性、事先性和宏观性等特点,适合在宏观领域发挥作用。 市场手段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反应灵敏等特点,适合在微观 领域发挥作用,两种手段有机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14)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 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 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第5 页
第6 页
第三,斯大林还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斯大林的这一认识,划清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初中教案探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中教案探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3.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挑战;4.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市场经济的态度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呈现一幅描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大家是否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解?"二、概念解释(10分钟)老师简要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三、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历程(15分钟)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并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目的和重要举措。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并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15分钟)1. 老师列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如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成就背后的原因。
2. 学生跟随教材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对成就的理解。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如灵活性、能动性等,并进行讨论。
2.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项探究性作业,即针对一种具体情境,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15分钟)1. 老师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市场失灵等,并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
2. 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案例,发表自己对挑战的看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七、思考与讨论(15分钟)1. 老师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2. 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互相交流。
八、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1、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经济制度: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体制: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 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是这一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3、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4、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 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
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结论: 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阅读教材81页两段的材料和82页中的材料,思 考: (1)材料一中的“一大二公三纯”的现象与我 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适应吗? (2)材料二中真正把两家企业隔开的是什么? (3)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适应吗? (4)材料三中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危害?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基本环节
(一)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基础性工程
1.什么是市场主体?
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它包括自然人、 社会组织(赢利性机构、非赢利性机构)。 企业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家庭 具有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等多种经济功能。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忆一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坚持和完善现有的所有制 2、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分配制度 制度保障 提供良好环境
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 体系。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忆一忆: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如何才能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1)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2)完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 4、加快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提供良好运行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什么是宏观调控?
前提
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经 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任务是什么?
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结构的优 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 社会全面进步。
4.基本目标: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 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集中了-------财力,保证了-----的完成,使我国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实现了国家的经济 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抑制了-------,稳定了-------,增加了------。 在----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的直接控制,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实现了社会公平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政府 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太死,不利于激发企业 活力,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社会化生 产的发展。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人们劳动 的积 极性
必须要改革,否则妨碍社会生产力的 结论: 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观点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
政策
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
Hale Waihona Puke 进步性突破了把商品经 济和计划经济对 立起来传统观念
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
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彻底突破了计 划体制的框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 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 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宏观调控,购买产品等。
企业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什么是合格的市场主体
有独立的财产权。 能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吗? 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 主权,只是政府的附属物。
3.如何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的体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的新格局。 6、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 制,建设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之间有何关系?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 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现代市场体系的特点
统一性: 统一大市场是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基本条件之一。
开放性: 封闭的市场中,资源无法自由流动.因此既 要对内开放,又要对外开放. 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竞争形成 的价格能准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且对商品生产 者和经营者形成压力。 有序性: 有序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 薄弱。发展工业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 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2)当时苏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国参照 苏联的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①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
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 配置。
——建立市场体系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健全以间接手段为主 宏观调控体系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观点 政策 进步性
单纯的计划经济 打破了由计划一 统天下局面,为 市场调节作用的 发挥打开了缺口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 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 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说市场经济只存 在于资本主义社 会是不对的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4.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以规范的产权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 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重要环节
1. 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狭义) 商品交换关系的全部总和.(广义) 2.市场体系: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整体。
3.市场体系的构成
消费品市场(批发、零售) 商品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金融市场 (同业拆借、证券市场) 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 生产要素市场 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交易会) 信息市场(信息中介、咨询) 房地产市场(买卖、租赁、转让)
4.为什么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场所; 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 ③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纽带.
2.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 范围内进行。
探究二
1957年,“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国家对经 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93亿元。我国的工、 农业总产值分别1952年增长141%和25%。随 着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显著提高 1957年,我国 的钢产量达到535吨,比1952年 增长296%,为建国前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 1.3亿吨,比1952 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 产量的2.1倍,一大批原本没有的工业部门开始 建立起来,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上述材料说明了计划经济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6.宏观调控的方式 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直接调控是指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 直接对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调控。 间接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 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 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 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 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 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