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和“五七”农大的农民学生

合集下载

八烈士

八烈士

嵩明文史资料——八烈士的事迹194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独立自强,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还有一些边疆、山区等落后地区还没有完全解放,当时的嵩明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云南起义,当时的嵩明县长李少卿也宣告响应起义,中国共产党的滇东北中心组织领导成员孙林及党员陈家聪、马兆麟等同志配合六支队和平接管了嵩明旧政权,宣布嵩明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至此嵩明才得到解放。

解放初期的嵩明并不是天下太平的日子,嵩明和平解放,人民掌握了政权,各乡地霸不满,一些残余的土匪伺机作恶捣乱,还组织了“云南反共救急军游击司令部”,企图破坏刚刚成立起来的乡政府,重新夺回他们的权利。

在嵩明境内不仅王茂林、雷春发等土匪作恶捣乱,零星匪徒也在交通险要处拦路抢劫,闹得老百姓人心惶惶。

1950年三、四月间,补征收1949年的公粮时,土匪王茂林、雷春发等武装袭击了牧羊乡政府,抢劫公粮,残害百姓,严重威胁社会治安。

为巩固革命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临时政府对土匪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经过一些侦察员的侦察,得到消息,土匪王茂林躲在寻甸三台寺,正在组织暴动,于是新成立的公安队配合小街区政府星夜赶往寻甸抓捕匪首,但是王茂林非常狡猾,这次抓捕行动只是抓到了一些他的手下,而他本人早已逃之夭夭。

这次行动没有成功,反而打草惊蛇,王茂林更加的嚣张起来,他纠集匪徒300余人,在嵩明县境内大肆抢劫。

1950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十五团奉命前来嵩明县执行剿匪任务,通过再次的侦察,得知他盘踞在了邵甸,于是县政府公安队商议配合炮兵十五团进行清剿行动,不料,当一名侦察员在县政府门口通知一名同志开会时说:“我们明天要到邵甸剿匪,快来开会”,无意中被一名在县政府门口望风的土匪听到,在第二天,十五团的两个连有李学彬带路,由钻天坡进入邵甸,当部队行至钻天坡时,土匪早有准备,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在此,使剿匪部队遭到了袭击。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00范文精选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00范文精选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00范文精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00字范文一李混子,1924年4月出生于新乐县北李家庄村,1937年9月参加抗日儿童团.1938年春,担任村青年抗日先锋队指导员,研究自制武器,捉特务、打汉奸、站岗、放哨.同年12月,被村党支部破格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县里爆破训练班,回村后担任北李家庄村爆破组长,带领民兵利用自己研制的地雷炸电杆、毁路基、破坏敌人的交通设施,创造了无数惊人的战绩.1943年初冬,他开始研究炸日军火车的大威力地雷,并很快用新研制的地雷炸毁一列日军的火车,炸死7名日军.之后,根据敌情变化,又发明了姻缘雷,压簧抛线雷,硫酸雷,进时雷,压发雷等多种形式的地雷.1945年8月,出席冀中第七军分区召开的爆炸事迹展览会,以在对日反攻作战中炸毁敌火车头3个、车皮19节、炸死炸伤日军73名的战绩被评为爆炸英雄.1946年7月,驻新乐的国民党军一个团向北李家庄进犯,企图“活捉李混子”.他指挥民兵埋设地雷1000多个.敌人还没进村,地雷就开始发威.敌人好不容易进了村,子母雷、连环雷、一字长蛇雷、挂雷、滚雷、飞雷等一齐开花,炸得敌人晕头转向.他和民兵又乘机利用地道、围墙寻机打击敌人,敌人扔下30多具尸体狼狈而逃.在4个多月的自卫反击战中,李混子爆炸组创造了炸毁敌火车头7个,车皮30多节,炸死敌人150余名,桥梁若干的辉煌战绩.被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授予“边区爆炸英雄”称号.1946年12月8日,李混子带领民兵布雷时因大风刮起棉袍挂住雷线,不幸被炸成重伤,次日牺牲,年仅22岁.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500字范文二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英雄无地域之分,无性别之分,他们的忠贞爱国是我们永远的英雄,缅怀先烈,学习先烈的爱国情操,努力学习,才能报效祖国。

余贲民烈士简介

余贲民烈士简介

余贲民烈士简介余贲民(1888-1933) 字金榜,号世英。

湖南平江人。

1909年考入湖南新军四十九标军官学校,毕业后任连长。

余贲民,另名楚龙,1909年考入湖南49标军官学堂,毕业后任连长,参加辛亥革命。

因负伤退伍,在启明师范任园艺部主任。

1922年由毛泽东亲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江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1926年,余贲民赴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根据党的指示,担任平江县团防局局长。

8月中旬,北伐军叶挺独立团进抵平江,余贲民率团积极配合北伐作战,先克白石岭,后夜渡汨罗江,打下了平江城。

1927年,余贲民任平民工农义勇队大队长和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他受毛泽东委派,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还兼任被服厂厂长,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他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解决部队的粮食和战士们急需的冬衣问题。

1928年5月,被任命为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长,不久调任红军后方医院院长。

1930年7月,他奉命回到湘鄂边区开展武装斗争,任湘鄂赣红军军政学校校长,将300余名学员培养成为红军的优秀军政干部。

1932年,余贲民调任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长,负责领导地方武装的建设和作战。

同年12月,省委获悉敌人出动1个师的兵力进攻省委驻地小源地区。

为掩护省委机关和区乡干部2000余人向浏阳方向转移,余贲民指挥前卫连,打垮守在石鼓山上的一支地主武装,为部队转移扫清了道路。

3个小时后,敌军1个营追上来,将我撤退机关拦腰截断,医院和兵工厂被阻在后边。

余贲民急率1个连的战士,猛回头冲进敌阵,打开了一条通路,救出了医院和兵工厂的人员。

这时,一颗子弹从树林里飞来,穿透了余贲民的肩胛,鲜血浸透了军衣,他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阻止了要背他撤退的战士,提着手枪再次冲向敌人。

由于流血过多,没走几步就昏倒在地。

1926年,党派余贲民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讲课,提高理论修养。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市场 , 实现了鹌鹑孵化、 养殖、 销售一条龙服务 , 辐 的建设 项 目,在 建设 期间及 投产后 ,对 其进 行重点 射带动陵县、 乐陵等周边地区农户发展鹌鹑养殖。 另 保护与扶持 ,帮助协调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 第 外 ,解家村郭仁 山引资兴建的特种养殖基地一期工 三,打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立足于企业和群众 程已经竣工,养殖狐狸、比利时兔等。 目前,已经 关心的重点问题 , 整顿治安秩序, 打击违法犯罪, 对 建成狐合 30 0 多间, 养殖狐狸 20 0 多只,带动 50 0 多 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做好信访工 农户发展特种养殖。 作 ,认真排查调处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特 三是食用菌种植实现新突破。 依托投资6 0 0 万元 别是对村庄规划、宅基地纠纷等敏感问题 ,及时解
、 、

在构 建
经营

规模 化 膨 胀


的发 展 思 路


大 力 发 展 畜 牧畜
信息平 台 突 出以商 招商 膨 胀 现 有 企 业 商 上 实 现 新 的突破

在 二 次招
禽 养殖


扶持 壮 大食 用 菌种植

做大做 强 优 质 麦产

切实促 进 农 业 增 效
农 民增收
41
维普资讯

民 营 经 济 发展 已
面 先后被评为
全 县 先进 基 层 党 组 织


全 市基 层
经 形成 新 的 热 潮
党 建 工 作示 范 点

抓特色
抓招商
2007


全 力 打造 特 色 农 业

活着被开追悼会的四位革命者

活着被开追悼会的四位革命者

活着被开追悼会的四位革命者梅兴无旧报刊剪辑2019-02-1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厡载《红岩春秋》2018年第12期,作者梅兴无在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事时常发生。

生者为死者开追悼会,寄托哀思,激励斗志,已然成为惯例。

然而,有四位革命者活着的时候,就被开了追悼会。

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

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工人运动领袖,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

在1930年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不久就认识改正。

在斗争岁月中,他曾经"死"过三次,组织和同志们为他开过三次追悼会。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

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李立三:活着被开三次追悼会李立三,1899年出生,湖南醴陵人。

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2年到1927年间,他被“牺牲”三次,也被开了三次追悼会。

第一次,在法国举行追悼会。

1922年春,李立三受党组织委派,去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开展工人运动,先后担任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书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

同年9月,安源路矿当局拒发工人工资,并企图查封工人俱乐部,使工人生活陷入绝境。

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

罢工运动爆发后,路矿当局派出大批军警镇压,还指使工贼刺探李立三的下落,并悬赏600块大洋收买其人头。

工人纠察队为保护李立三的安全,把他转移到郊区一名工人家中。

路矿当局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为瓦解工人的意志,他们买通长沙一家报纸,在醒目处登了一则快讯:“李隆郅(李立三)为罢工事逃往长沙,被湘省督军赵恒惕部所擒,日前被腰斩于长沙市小北门外。

”李立三得知此事后,当即露面,揭穿了敌人的阴谋,稳定了工人的情绪。

俞秀松的悲壮人生

俞秀松的悲壮人生

俞秀松的悲壮人生作者:苗体君窦春芳来源:《党史文苑》2009年第19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原名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该组织的首任书记名叫俞秀松。

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但他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中共“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有正式党员53人,而俞秀松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经受斯大林的指派,到新疆做争取盛世才的工作,并与盛世才的妹妹结婚,后遭到王明、康生等人的诬陷,40岁时被秘密处决,从此蒙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冤屈。

今年是俞秀松诞辰11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发生在烈士身上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担任首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前后1899年8月,俞秀松出生于浙江诸暨次坞镇溪埭村的一个清末秀才家里。

父亲俞韵琴是诸暨地方上有名的教育家,曾担任过知事府老师、诸暨师范讲习所所长、诸暨初级师范学校校长等职,母亲叫吕欢朵。

1908年9月,9岁的俞秀松人溪埭村行知小学读书,13岁时考入萧山临浦高等小学。

15岁那年父亲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俞秀松就读的溪埭村行知小学一位蒋姓老师的女儿。

1916年9月,俞秀松考入著名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读书期间,他的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底,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三W(英语who、what、why的缩写)主义者”。

1919年5月10日晚,杭州各校学生齐集于设立在浙江一师校内的省教育会,俞秀松主持了这次会议。

同年8月,浙江省一中学生筹办了青年进步刊物《双十》周刊,10月改名为《浙江新潮》,由俞秀松任主编。

11月初,俞秀松主编的《浙江新潮》第2期发表施存统的《非孝》。

一时间《非孝》成为封建卫道士们的众矢之的,浙江督军卢永祥、浙江省省長齐耀珊、教育厅长夏敬观都披挂上阵,指责《浙江新潮》倡导“非孝、非孔、公妻、共产”,责令浙江一师开除俞秀松、施存统2人,解聘陈望道、夏丐尊、沈玄庐等5位教师。

后来在校长经亨颐的坚持下,“责令”被取消,但俞秀松主编的《浙江新潮》也被迫停刊。

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

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

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蔡汉以2016-04-22说起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的情况,我们先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起。

现在年龄在五十五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当年在教育界有二个“大事情”,其一是五七干校,其二是朝阳农学院。

这五七干校,是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 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毛主席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

后来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

在这个大背景下,当年平和县在小溪镇溪洲村开办了“五七干校”。

随后,大约是1972年在小溪镇高南村岭后, 开办了“五七大学”,成为平和县第一所大学!这“五七大学”与“五七干校”的学习对象,是完全不同的。

“五七大学”的学员,是从优秀的工农兵中选出的;而“五七干校”是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

中央为了进一步办好各地“五七大学”,1974年底国务院科教组,召开了“学习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现场会”。

为农村培养大批急需人才, 朝阳农学院那里的教师,卷起裤腿能下田,拿起粉笔能讲课,是一所真正的“农业大学”。

当年我们村里,第一个手扶拖拉机手,就是从平和县“五七大学”培养出来的。

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有二任校长,首任校长叫曾南湖。

“五七大学”学制一年半;课程有政治、数学、语文、茶机、病虫、生化、电工、精制、医学、养殖、体育等。

1978年后停办。

2016年4 月21日, 我到平和县第一所大学“五七大学”的旧址游览,但这里只剩下几间破烂不堪教室……对此,我无限感慨!并拍了一些照片!。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1969年11月18日晚,河南省息县东岳公社轧花厂仓库里,搭满大大小小的通铺,集中住着100多人。

在这些人中,有文化名人钱钟书及夫人杨绛、俞平伯、沈从文、胡绳、何其芳、吕叔湘,有经济学家孙冶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林里夫等等——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中央机关单位在息县“五七干校”的历史一幕。

据息县县志记载:1969年前后,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科院、对外文委、对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单位先后在息县举办“五七干校”。

到1970年,有几千名北京人来息县,住在各个“五七干校”驻地。

他们在参加政治运动和田间劳动的同时,也进行着各种思考和创作,留下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手稿和作品,这其中包括著名学者的理论文章,著名作家的诗歌、散文、日记等等。

今天品评这些文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文化浩劫之中,这些学人的睿智和个性。

俞平伯在息县创作的诗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一生潜心写作,辛勤笔耕,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硕儒,特别是对中国古典诗词和《红楼梦》,他有着很深的研究。

俞平伯一生作诗数量极多,他把“人生譬之为波浪,诗便是船儿”。

1969年,他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来到息县,这一段生活,成为诗人一生中最特别也最难忘的经历。

朴素宁静的乡间生活与喧嚣压抑的政治气候形成巨大反差,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这期间,诗人进入晚年创作的高峰期,农舍茅屋、河塘竹林、杂乱的集市、泥泞的道路均成为素材。

乡亲们常看见他随身携带着一个破旧发黄的小笔记本,上面写满了七言或五言诗词,从这些草稿的流畅程度来看,几乎每首诗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改动。

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诗人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

这些诗词,真实地记录了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民风,至今读来仍清新爽朗。

在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的岁月

在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的岁月

在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的岁月作者:苏维民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05期1968年秋,黑龙江省委为安置大批被批斗、离开了工作岗位的干部,以落实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为名,率先办起了一座柳河五七干校。

同年9月30日,毛泽东在姚文元送阅的《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上批示:“此件似可在人民日报发表。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

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10月5日,《人民日报》在发表这篇文章的按语中,公开发表了毛泽东上述批语。

中央办公厅不仅马上效仿,并且独树一帜,称之为“五七学校”,而不是“五七干校”。

中办五七学校从1969年1月正式开办到1979年1月宣布撤销,历时整整10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所五七干校。

中办五七学校的一个“创举”,就是不分干部、工人,不分中办干部还是非中办干部,只要和中办有些牵连的人,包括他们的家属,均被“一锅端”,一律被送到五七学校劳动改造。

因为我曾任杨尚昆秘书,“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杨家死党”,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命运。

中办学习班的继续和扩展1968年12月30日,中办学习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为批斗所谓“杨家死党”,由已撤销的中办“后楼”即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和原中直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党委等单位的人员拼凑起来的一个临时单位)突然宣布:元旦后全体人员去江西省进贤县中办五七学校。

出发前夕,学习班内的批斗对象“杨家死党”们承蒙有关部门宽大,破例放了一天假,回家告别。

1969年1月2日晨,学习班全体人员列队从宏庙胡同出发。

途经灵境胡同东口时,“革命同志”去中南海西门“向毛主席告别、表忠心”。

“杨家死党”们原地等候,随后与“革命同志”汇合,徒步去北京站乘开往福州的45次列车。

经鹰潭转车,学习班成员4日晨到达江西省进贤县。

在车上,无论“革命同志”还是批斗对象,也不分年老体弱还是青壮年,一律坐硬座,只有几个重病号享受了硬卧待遇。

我给彭德怀元帅献花

我给彭德怀元帅献花

BAIXINGSHUOSHI党史文苑》60年前,我是沈阳军区八一学校的一名小学生。

1958年9月20日,正值星期六的下午,我们学校沸腾起来了!威震天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我们父辈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彭德怀元帅,就要来看望我们了!大队辅导员刘喜坤老师,把方荣(大队主席)、我(大队副主席)以及邹丽丽等几个大队委员叫到了她的办公室。

她高兴地对我说:“给你一个任务,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给彭德怀元帅献花!”说着把一束鲜花交到我的手上。

我又高兴又紧张!心想,向彭伯伯献花的时候,我该向他说些什么呀?在志愿军副司令、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的陪同下,彭德怀元帅来到了我们学校。

只见彭伯伯和邓伯伯穿着极其普通的深灰色便服,就像我们常见的慈祥老人,和蔼可亲地微笑着挥手向迎接他的人群走来。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跑过去,向敬爱的彭德怀元帅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双手捧着鲜花献给了他。

早就准备好的话,我竟激动得一句也没说出来!彭伯伯高兴地从我手中接过鲜花,看了看,笑着说:“哦,这么漂亮的鲜花,从哪里搞来的,谢谢你们啦!”我正为自己完成了献花任务而高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彭伯伯又随手将这一束鲜花还给了我。

他亲切地对我说:“像这些美丽的鲜花一样,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是要靠你们这些孩子们的!”听着彭伯伯亲切的话语,看着这一束又回到我手中的鲜花,我一时不知所措,只能手捧着鲜花,一步不离地紧跟在他的身边。

彭伯伯没休息就视察我们学校。

他走进一间教室,顺手开了灯,说:“灯光一定要亮,要保护好孩子们的眼睛。

”他又上楼察看学生宿舍,问冬天的暖气热不热,嘱咐说:“东北太冷,不要让孩子们挨冻。

”来到学生食堂,他问伙食怎么样,又嘱咐说:“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吃好。

”最后,他在校办工厂—纱包线车间,边看边说:“勤工俭学要适度,不要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陪同他参观的战嘉禄主任和刘喜坤老师连连点头。

看到彭伯伯这样关心我们这些孩子的生活、健康和学习,我想他一定是个好爸爸,不禁脱口问他:“彭伯伯,您有孩子吗?”他笑了,并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啊!”了解情况的邓伯伯及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中办“五七”学校在进贤

中办“五七”学校在进贤

中办“五七”学校在进贤作者:彭月才来源:《党史文苑》2020年第03期“文化大革命”期间,为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将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集中下放参加农業劳动及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全国各地创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

当时,相当多的国家部委机关、大学、科研机构选择在江西创办“五七”干校,如外交部上高干校、地质部峡江干校、一机部奉新干校、二轻部分宜干校、中侨委进贤干校、北大和清华的鲤鱼洲干校等。

在江西省进贤县创办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五七”学校,是其中名噪一时、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所。

中办“五七”学校的创办还得从毛泽东“五七指示”说起。

所谓“五七指示”,是指毛泽东在1966年5月7日阅读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的复信。

毛泽东在信中作出指示,大意: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

5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这封信。

1968年5月6日,在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之际,黑龙江省革委会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农场,组织大批省直属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定名为“五七”干校。

柳河“五七”干校是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

不久,黑龙江省革委会把柳河“五七”干校创办情况报送到中央。

当时,正在为如何安排闲置干部苦思良策的毛泽东看到这个报告后,甚是高兴,于9月30日作出批示,肯定了柳河“五七”干校的创办和做法。

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其编者按强调“黑龙江‘五七’干校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经验很好”,并公布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

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于是,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仿效,普遍在农村地区创办“五七”干校,大批机关干部、高等学校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和文艺、体育工作者等被下放到那里。

新中国成立来的光荣学生

新中国成立来的光荣学生

新中国成立来的光荣学生共赴国难!为新中国成立献出生命,这67位英烈全部来自四川大学!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付出。

其中,就有不少川大人。

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四川大学,先后有67位校友为新中国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

今天(9月30日),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川大英烈,向英雄致敬。

江竹筠,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江雪琴,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夏,江竹筠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此后,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刘伯坚(1895-1935)刘伯坚,四川平昌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

1918年秋天,刘伯坚赴成都,以刘永锢之名考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前身)英语部。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刘伯坚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接触到《新青年》《四川学生潮》等进步刊物,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1935年3月,刘伯坚在战斗中左腿中弹,不幸落入敌手。

在被囚的17天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毛英才(1925-1949)毛英才又名毛秀云,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

毛英才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极得老师和亲友的称赞。

194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今四川大学前身)哲学系。

在党组织的秘密支持下,她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协会活动,传播革命真理,学习马列著作,教唱进步歌曲。

俞秀松烈士生平事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

俞秀松烈士生平事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

作者: 王槐荣;陈章兴
出版物刊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9-12页
主题词: 诸暨县;施存统;俞韵;莫斯科中山大学;生平事迹;中共临时中央;共产主义小组;周恩来同志;徐梅坤;陈公培
摘要:<正> 俞秀松,小名寿松,字柏青。

一八九九年六月,生于浙江省诸暨县大西区溪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他从参加“五四”运动时起,至一九三八年为国捐躯,为革命二十年如一日。

他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最早的一个成员。

他的英名和斗争业绩,将永远载在我们党的史册上。

坚忍无悔的执着诉求——记俞秀松烈士冤案平反的艰难历程

坚忍无悔的执着诉求——记俞秀松烈士冤案平反的艰难历程

作者: 俞敏(口述)[1] 胡端(采访整理)[2] 刘雪芹(采访整理)[3]
作者机构: [1]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2]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35 [3]上海市卢湾区文物保护管理所,200020
出版物刊名: 史林
页码: 13-2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B07期
主题词: 俞秀松 冤案 执着 平反 烈士 诉求 坚忍 专题档案
摘要:俞敏先生是俞秀松的继子,长期以来,致力于俞秀松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他曾两次亲赴俄罗斯寻找俞秀松线索,找到俞秀松牺牲地和葬址,查阅俞秀松专题档案,揭开了俞秀松革命生涯的面纱和冤案谜团。

笔者前去采访,深感名人后代"光环"背后的艰辛与执着,深受启发。

本文根据俞敏先生的口述录音与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赵辛初在咸宁“五七”干校的故事

赵辛初在咸宁“五七”干校的故事

赵辛初在咸宁“五七”干校的故事
陈大银
【期刊名称】《世纪行》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原书
记赵辛初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化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与咸宁
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有关他与当地农民的一些趣闻轶事,在咸宁市民间广泛流伟。

笔者采访了当地农民吴世兴、刘克富等人,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赵部长虚心请教
吴队长1969年春,原中央文化部部分机关干部下放到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
成立了机关连,番号为一连。

全连共90余人,连长姓
【总页数】3页(P39-40,45)
【作者】陈大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8.2
【相关文献】
1.干校文学论:以向阳湖"五七"干校为中心 [J], 刘保昌
2.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沈从文在咸宁"五七"干校 [J], 田木
3.在五七干校劳动 [J], 冉乃彦
4.咸宁“五七”干校与我的“向阳湖情结” [J], 李城外
5.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J], 李耀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生专攻小麦高产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农业教育家、小麦专家余松烈

一生专攻小麦高产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农业教育家、小麦专家余松烈

一生专攻小麦高产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教育家、
小麦专家余松烈
诺亚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52)12
【摘要】余松烈院士1921年3月生于浙江慈溪县,1938年9月进入新迁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读大学。

1940年6月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于
1942年6月获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
大学农学院、上海南通学院等院校任教,1946年春创办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
新农出版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小麦首席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及小麦学组组长,山东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

1997年当选为中国
工程院院士。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科技知识;农业专家;小麦;山东农业大学;教育家;麦高;中国作物学会
【作者】诺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4
【相关文献】
1.心系田野——中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J], 王健
2.中国工程院余松烈院士到枣庄市考察小麦受冻害情况 [J],
3.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程顺和莅临滑丰种业调研小麦育种及农业院士工作站筹建情况 [J], 刘文;李军华
4.麦田寄情60载追记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 [J], 张基瑞
5.中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松年观后感三年级

多松年观后感三年级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多松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

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多松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2岁。

多松年烈士有着怎样大无畏的英雄事迹?
1905年4月,多松年出生于归绥县麻花板村(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麻花板村)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农民家庭。

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多松年思想上开始追求进步,1924年秋天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内蒙古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和蒙藏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之一。

多松年积极参加促进国民会议运动,任中共北京西城区委宣传员。

此后参加了“二七”大罢工纪念、五卅反帝大示威、迎接孙中山先生北上和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会。

1925年,几次参加北京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爱国反帝群众示威游行。

同年秋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不久参加内蒙古工农兵大同盟,担任该盟刊物《工农兵》的编辑。

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代表会议在武汉召开,多松年作为热河、察哈尔、绥远3个特别地区的唯一代表出席了大会。

1927年8月初,多松年回到了张家口市,多松年一下火车,被跟踪而至的特务警察逮捕。

奉系军阀、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为一网打尽党在察绥地区地下组织,以交出地下党员名单为条件,许诺以高官厚禄,诱使他变节投降。

像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一样,多松年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

当敌人软硬兼施计谋均告失败
后,面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共产党员,敌人无计可施,便下令处死。

多松年,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2岁。

五年级叙事作文:读【最后的时刻】有感_500字

五年级叙事作文:读【最后的时刻】有感_500字

读【最后的时刻】有感_500字
1948年春,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
略反攻。

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革
命根据地。

在途中,她突然听到丈夫——华莹
山纵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消息,抑制住内
心的悲痛,毅然直上华莹山,率领游击队展开
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通
缉江姐。

江姐在群众的掩护下,和同志们一道
又一次拦住敌人的军车,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由于叛徒甫志高的
出卖,江姐不幸被捕。

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
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
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
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重庆解放前夕,敌
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
者的阴谋。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
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

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提前杀害江
姐。

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

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通过江姐的言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江姐做事的稳定,沉着,誓死如归的精神,这几点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正确的使用这几个优点。

江姐的事迹很让人佩服。

比如: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应该清醒自己的头脑,想办法把它弄懂。

在生活中应该冷静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宗旨,我们应该学习江姐的哪几种精神,应该多向革命者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松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专家。

1921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49年到山东农学院1工作,从事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技术、作物栽培学、小麦栽培学与育种学的教学、研究及推广工作长达60年。

他长期坚持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基地办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在农作物栽培研究方面取得了卓余松烈和“五七”农大的农民学生李燕 刘观浦越成就。

他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了我国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的常规栽培方法,为我国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小麦高产创出一条新途径,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76年他在滕县建立精播试验田,小麦平均亩产638公斤,创造了我国北方小麦的高产纪录。

截至1991年,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10690万亩,获摘 要:余松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小麦专家。

他“文革”期间下放山东滕县,在这里主办小麦培训班和“五七”农大,同时开展生产试验工作,为滕县小麦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本文通过整理余松烈院士本人和“五七”农大学员的访谈资料和回忆文章,追述了余松烈院士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余松烈,“五七”农大,滕县,小麦生产余基金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GZ-SD03)。

11983年3月改为山东农业大学。

得增产小麦44.6亿公斤、节约种子5亿公斤的巨大经济效益。

1996年,余松烈院士在滕州市级索镇建立小麦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从种到收全程指导,几十次到级索镇的20多个村开展工作,使该镇50亩小麦高产攻关田的平均亩产高达612.7公斤,2000亩小麦丰产方平均亩产567.1公斤,使滕州市8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28公斤;2005年滕州市82.5万亩优质小麦平均亩产487.9公斤,总产量40.3万吨,小麦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因而滕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之一,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

他本人也先后3次摘取国家级科技大奖。

2016年4月20日,余松烈院士去世,享年96岁,同年9月8日,被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

2018年12月,他入选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

[1-4]“文革”期间余松烈受到冲击,在山东农学院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1974年至1978年,他主动要求下放到滕县2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锻炼。

在滕县农村,干部群众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是把他当成专家、亲人和朋友,表现出异常尊重和热情,为他开展小麦高产栽培试验提供一切方便,使他在“文革”中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和医治,也有助于他研究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他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走遍了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学习了高产单位的经验,也发现了后进单位存在的问题,既找出滕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研究了个别单位的特殊情况,逐步做到对滕县的小麦心中有数,取得了全县小麦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对滕县自然条件和小麦生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这为他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探讨和研究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解决小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5年的秋天,滕县县委、县革委会接受余松烈院士的建议,在总结办小麦培训班的经验基础上,创办了“五七”农大,其中小麦班50人,学制一年,农闲时到山东农学院接受专业基础教学四个月;在生产季节,分阶段短期集中培训,由余松烈院士主讲小麦栽培、小麦育种、田间试验技术三门课程,其他时间则回队参加小麦生产和试验工作。

余松烈院士则利用同学们回队时间,巡回到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原滕县史志办主任王子琦,曾与余松烈院士一起创办滕县“五七”农大,担任副校长,他在余松烈85岁时专门撰文,怀念在艰苦条件下办学的那段难忘岁月。

当时,王子琦从公社调县农科所,具2 1988年3月改为滕州市。

5758体负责新生事物四级农科网的推广和筹办县“五七”农业大学。

当时一无钱二无房,有的领导提出到河堤内搭工棚,因怕夏季发水有后患,在农业局局长(兼校长)杨列云同志的争取下,县政府给了四万元盖一口大屋,成了课堂、宿舍、餐厅三用屋,学生坐在铺沿上,墙上挂块黑板,余教授就上课。

以抗大精神坐在铺上,学习研究世界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行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余松烈教授担任班主任,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山东农学院的其他老师轮流来校上课,农闲季节,学员统一到农学院系统培训。

就这样给滕州培养出大批的科技人才,促使滕县成为鲁南地区有名的高产小麦县。

有些人才至今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栋梁作用。

据王子琦回忆,余教授在“五七”农大期间,经常下去指导小麦生产和试验调查,校里没有车,总想借部车给他用,他总是婉言谢绝。

他说:“骑自行车方便”,骑辆破旧自行车到各社队。

1976年麦收前,王子琦和他带领部分学员去洛阳和陕西、西北农大搞小麦观察和学术交流,想给他买张软席车票,他拒绝了。

说是:“和大家一起坐硬席方便”。

他每次下乡调查返还后,吃饭时,拿起饭碗到食堂和职工一同吃,说是“大锅饭香”。

天很晚的时候想给他烧碗鸡蛋汤他都拒绝。

王子琦知道他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找他谈谈心,他总是站的高,看的远,无任何怨言。

对党和人民充满了感激和热爱。

特别对滕县人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他把滕县作为他的第二故乡,那时他已年过半百。

王子琦回家后写下了四句话来赞扬他:“人生如舟岁如流,峥嵘岁月五十秋,踏遍鲁南沃土地,汗洒麦田锦滕州。

”[2]在滕县“五七”农大,余松烈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学以致用,事必躬亲的教学风格,受到学员的欢迎。

他们认为跟着余松烈能学到真本事,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五七”农大的学习经历对很多青年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让他们受益终生。

党同申就是和余松烈感情至深的农民学生之一。

他被党村大队推荐读“五七”农大时,年仅18岁。

经过这里的学习,他逐渐成长为当地科技兴农状元、“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滕县姜屯镇科技副镇长。

1976年党同申被推荐上了“五七”农大,属第二届学员,全班共53名。

那时我18岁,在学员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图1 1974年余松烈(左2)和他的农民学生刘希运(右2)、黄有银(左1)、侯成涛(右1)在滕县开始研究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五七”农大学习期间,党同申印象最深的是余松烈教授,身材中等,步履稳健,虽然年近花甲,却精神非常饱满。

讲起课来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充分显示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他虽身为专家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党同申说,余老师讲课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滕县“五七”农大有时上午学理论,下午就去黄庄、党村、史村、沙土、董村等试验田作现场指导、示范,布置田间试验,使学员们弄懂每一个细节。

麦收时,也常带学生亲临试验地块,组织验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和教训。

曾记得在课堂上讲土壤墒情,课后即带领学生去田间观察,并亲自用手扒开泥土作讲解。

并着重指出:“看小麦墒情不要只看到地表皮,主要是扒一扒看麦根处的土壤干湿程度,不能走马观花。

”党同申记忆最深刻的是余老师讲的冬小麦栽培技术,对中高产田的管理原则是:冬前促,返青控,起身拔节肥水猛攻;对高产田,对过旺麦田在返青期进行深中耕,采取断根措施;断老根,喷新根;断浅层根,发深层根;断一条发多条。

控上促下,减少无效分蘖,防倒抗倒,提高成穗率,增产增收。

这些独特的创意,是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的。

时至今日党同申还记忆犹新。

1978年秋,在小麦试验总结会上,党同申讲了旗叶与穗粒重的关系,不同部位叶与穗粒重的关系,以及穗粒重与麦秆重的关系时,用的是直观分析法,余松烈院士听后很感兴趣,会后要求他写个总结材料。

余松烈院士认真看完材料后,给党同申讲了直观与相关分析的准确程度和方法。

并教会了他相关分析的具体实用方法,党同申觉得受益匪浅。

党同申说:“由于他的传授和影响,我由一个农业知识空白的青年,成为现在当地科技兴农状元,高级农技师,被国家认定为“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应感谢我的恩师——余松烈教授”。

[2]余松烈在为“五七”农大学生授课的同时,还选择姜屯公社黄庄大队亲自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

当时,小麦精播的理论有了,单株分蘖成穗,穗子越大,粒数越多,越高产。

没有精播机,靠人工点播。

余松烈选了两亩地,用两个品种进行点播试验,比较费工,从学校里找来了学生,他亲自参加劳动,株距2寸,行距8寸,平均一亩地用种子1.5公斤,目标是3万基本苗,把麦种精选,确保百分之百发芽,每个学生发个标杆,2寸一个红点,2寸一粒种子,完全达到设计要求,95%都出苗了,个别没出苗的又进行了补苗,最后达到了3万基本苗。

当时,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问余松烈:“我们每亩下种十多公斤,才收百多公斤麦子,种这么稀还能收到麦子吗?”余松烈说:“地力差,小麦分蘖少,种稀了不行。

地力好分蘖多,麦子59会越长越好。

”果然,麦苗起身拔节后越长越好,麦收时亩产达到638公斤。

创下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

这一年滕县有11个村的小麦亩产超过500公斤。

[2]在黄庄的小麦精播点播试验,是余松烈院士创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基础试验,这个试验的结果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总结出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技术。

谈到当年的那次试验,余松烈院士的表情和心情都显得很轻松,他对自己经过多年试验总结的精播理论充满了自信:我到了滕县黄庄大队,那里的麦田已经出现了倒伏。

我从理论上分析,存在群体与个体结构上的矛盾,群体太大,播种太多了,个体不健壮,出现了倒伏。

大队相信我,给我两亩地,每亩用了3斤种子,进行小麦点播试验。

我整地,把地整好了,不好意思找别人,就找小学生帮忙,8寸行距,2寸株距,让小学生一粒一粒摆。

大队书记很好,他支持我。

他们每亩播种量20多斤,播3斤种子怎么能长好呢?他每天去看看,说这个能长好吗?麦苗越长越好,分蘖越来越多,试验地是科技队管理的,亩产量是科技队实打验收的。

后来,我到沙土大队去了。

董庆裕是沙土大队科技队长,我是科技队的“姥姥”(笑)。

这个试验群众积极拥护,工作是大量的。

我这种3斤的试验地,达到亩产638公斤,当时在全县引起轰动。

我就召开科技队长会,做总结很轻松。

(余松烈口述)原滕州副市长刘希运是黄庄人,1975年他作为“五七”农大的学生,参加了余松烈的小麦精播点播试验,后来又到山东农学院工作,与余松烈院士朝夕相处12年[5],对滕县“五七”农大出人才、出成果的体会很深,对余松烈院士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感受最深:我和余老师从1974年到1987年,朝夕相处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