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及鼎文化小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与鼎文化小史
鼎是中国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器物,沿用时间之长,被赋予内涵之丰富,罕有其匹,一度被称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许慎《说文解字》释鼎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其对鼎形的定义未必恰当,然于鼎“和五味之宝器也”的功能界定却极具意义,一则指出鼎是作为炊器而存在,二则指出鼎是“宝器”,亦即具有礼器功能,甚至于是国之重器。纵观鼎发展的历史,鼎由炊具发展为礼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最终成为文化符号。
一、鼎之初现
关于陶鼎的产生,历来众说纷纭,或以为源自乳钉三足器(王兴堂、蒋晓春:《裴李岗文化陶鼎的类型学分析――兼谈陶鼎的渊源》,《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或以为产生于带支脚炊器(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从现有资料看,后一说无疑还是更让人信服。考古发现早期陶支脚,从黄河流域磁山文化至海岱地区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再到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都有广泛的分布。且在同一考古学文化内部,带支脚炊具整体都较陶鼎的出现和使用为早。如河姆渡文化早期多见陶支脚与圜底釜,至其晚期大量出现鼎,并在与陶支脚和釜并行存在一
段时间之后渐次取代其功能。北辛文化亦有大量的陶支脚,与之配合使用的应是圜底釜,同时也发现有深腹圜底鼎,从形制与功能来看,圜底鼎应是从带支脚的圜底釜发展而来。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带支脚陶盂应当是考古发现最早的陶支脚。紧邻磁山文化的裴李岗文化所见炊具却与此极不相同,如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有陶鼎(图一),而无陶支脚,或许黄河中游陶鼎取代带支脚炊具的时间较早。若要考察陶鼎的起源,那么先民的起灶方式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平地起灶,或者稍微下挖地面以成灶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惯用的炊食方式,如河南新密莪沟北岗遗址F2中灶址即如此。推想最早应是在釜、罐、钵等炊具下垫些石块,中间留有空隙以容火,后来发展成用专门的陶支脚,最后陶支脚与器身结合,形成了鼎这种三足器。陶支脚的使用在沿海地区更为广泛,但是陶鼎的最初出现却是来自尚未发现使用陶支脚的裴李岗文化,或许正是由于黄河中游的郑州一带少有使用陶支脚的传统,而可以有所突破,最先制造出鼎这样一种三足炊器。
二、鼎之扩张
鼎在中原诞生后,不断向周围扩散其影响,并较为广泛地被接受与使用。就黄河中游的陶鼎使用来看,仰韶时期,以洛阳东部为界,以西的渭河流域、直至豫西晋南一线,自庙底沟类型至西王村类型都以釜、灶作为传统炊器,而以东
的豫中、豫北、冀南等地从后岗一期类型到大司空一期类型则都以鼎作为炊器。这种情况至龙山时代的早期开始得到转变,无论渭河流域的客省庄文化、抑或豫西晋南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又或是豫中的王湾类型,甚至豫北、冀南、冀中的后冈二期类型,都普遍以鼎作为炊器,鼎由此完成了在黄河流域的扩张。与河南龙山文化同时期的山东龙山文化、江汉流域屈家岭文化、东南沿海良渚文化此时都以鼎作为主要炊器。部分陶鼎制作变得精美起来:陶质多用泥质或夹细砂,与作为炊器的陶鼎惯用夹砂陶以增强耐热性的要求背道而驰,并且陶鼎的表面多做磨光处理,或在鼎的某一部分应用一些特殊工艺,如鼎足的镂孔等,使陶鼎更为细腻美观。这表明部分陶鼎已衍生出了礼器职能。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的红陶鱼鳍形足鼎、黑陶细刻纹镂孔足鼎、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扁足陶鼎、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的磨光黑陶鼎(图二)都是此类礼制性陶鼎的代表性器物。而中国历史上大型城址亦普遍于此一阶段出现,中原地区有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和新密新砦古城址,山西有陶寺城址,山东有章丘龙山城子崖,江汉流域有石家河城址,江浙则有莫角山城址。基本格局是以这些大型城址为中心形成诸多遗址群,周边遗址之规模多与中心城址之远近关系成正比,说明城邦之间多层级的政治结构已形成。《世本》:“鲧作城郭”,《吕氏春秋》:“夏鲧作城”,禹父鲧的生活年代刚好是龙山文化的晚期,是中国进
入文明社会的前夜。
三、鼎之象征
中国最早铸造铜鼎的传说可以上溯到黄帝。《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又“黄帝作宝鼎三,像天、地、人。”《鼎录》:“金华山,黄帝作一鼎,高一丈三尺,大如十石瓮。像龙腾云,百神螭兽满其中。文曰:‘真金作鼎,百神率服’”。传说今河南灵宝市阳平镇附近的铸鼎塬即是黄帝当年铸鼎之处。当然,黄帝铸鼎的传说不合于考古发掘实际,因可判定是近似青铜容器的较早实物为登封王城岗所出的铜器残片,学者考证其或是铜?h之类腹足连接部位残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时代距今约4000多年,远晚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然而此一传说是建立在以鼎指代国家政权基础上,也可说是借铸鼎来象征黄帝时期部落统合的过程。铸鼎塬一带的仰韶时期聚落呈现出以大型聚落为中心分布的格局,似也印证了黄帝时期部落大联合的历史。
关于铸鼎最广为人知的传说,莫过于禹铸九鼎。传说禹平水土,把天下划分为九州,收九牧之贡金,铸造九个铜鼎,并把每一州的山川图形以及物产、鬼神刻画在鼎上,使人们能够辨神奸,出行不为鬼魅所害。由于每一鼎代表一个州,九鼎也就成了拥有九州政权的象征。此后,历代王朝都以拥
有九鼎为正统,王朝覆灭被称为“鼎迁”,新王朝建立叫做“定鼎”,每当新王朝定都要举行迁鼎仪式时,必会举行卜筮,借以贞知新王朝能享年多久。史载商周二代立国时皆进行过卜年,结果是:商代“载祀六百”,周代“卜世三十,卜年七百”,颇灵验。禹所铸九鼎是四足而方,二里头遗址出土一件陶方鼎,其口沿下弦纹与近底处的之字纹,似与早期铜鼎加厚器壁的某些方式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这件陶方鼎不排除是仿铜鼎而作的可能。如此,夏代或已有铜方鼎。然而从二里头所出铜器器壁普遍较薄来看,此时尚不具备制作如商代那般厚重铜器的能力,因铜器壁薄一是受制于铜液冶炼的水平,这从二里头遗址所出带流浇勺(83YL ⅣH9:编1)一次所能携带的铜液便可看出;二是合金比例不完善造成的铜液流动性差所致。现已发现最早的铜鼎实物为二里头遗址所出属于夏代晚期的网格纹铜鼎(图三),体形小而纹饰简单,虽或具礼器职能,却与传说禹所铸象征九州之重器九鼎相去甚远。商代前期开始,鼎身突现兽面纹。兽面之形象,可溯源于氏族部落时期的图腾及徽识,此种兽面直到进入国家阶段后仍被作为神灵进行祭祀、崇拜。因而,鼎身一经与此类兽面纹结合,即显示了鼎由一般礼器向礼制重器转化的完成。文献所谓“铸鼎象物”,或是暗合了铜鼎使用的政治功能的转变,只不过文献记载是在夏代,而考古发现则始于商代前期。与此同时,鼎的体量也突然变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