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爱+行动”公益实践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爱+行动”公益实践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爱·励志·成才”为主题,以立项形式资助学生组织团队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促进学生增强自信、提升能力、获得发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益行动者和倡导者。
二、组织机构
“爱+行动”公益实践项目由学校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各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科配合开展。
三、活动内容
项目实施内容包括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保、生态文明、助力扶贫、社区服务、弱势群体关怀、文化卫生、社会政策建议等。
四、立项方式
(一)成员要求
每个团队由5-10人组成,50%以上的参与学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完成项目50%以上的工作量。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组队,项目负责人须是本科生,可有少部分研究生参与。每个团队须有一名指导老师。
(二)组队方式
1.自由组队:由学生自主组织团队,共同协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专项招募:以个人报名为主,面向有意愿参加但未能落实项目团队的学生。个人报名时,请填写《2018年“爱+行动”公益实践项目报名表》,并注明是否是第一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团队成员。
专项项目包括:
A.金龙鱼奖学金项目爱心实践团队:暑期赴河北秦皇岛市凤凰山益海学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优先考虑金龙鱼奖学金获奖学生。
B.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爱心支教,8月下旬赴北京最北端大山深处民族小学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将围绕农业科普、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剪纸、文艺等方面内容进行,优先考虑擅长剪纸的学生。
五、资助经费
依据项目具体方案及预算予以经费支持,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万元。经费支出范围主要是活动费、路费、住宿费等,不包括参与活动人员的劳务费和礼品等。经费预算应节俭、详细、准确,超出资助范围的部分由团队自行负担。费用报销按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所有实践队员的差旅费用,均须持税务局统一印制的发票,其他票据均不予报销。学校按统一标准为每支团队发放实践补助、主题文化衫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六、进度安排
1.6月初,学校发布项目申报通知,开展活动宣传。
2.6月18日前,有意参加公益实践的学生报名,项目团队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进行相关调研和筹备,填写申请表或报名表并提交学院。
3.6月20日前,学院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推荐材料。
4.6月下旬,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项目评审,必要时进行项目答辩,确定入围项目。
5.7月上旬,对入围项目团队进行培训,指导项目团队完善活动方案,修订项目计划,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复审。
6.7月—9月,对通过复审的项目给予资助,项目团队按计划实施项目,学校进行过程督导。
7.10月,各项目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进行评估。
8.11月,组织召开公益实践项目总结会,进行项目成果的交流分享。
七、评审要素
立项评审主要侧重有特色、创新性、自主性、可行性、安全性和最优化。
有特色: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项目内容应具有农大特色,符合实践地情况;
创新性:能够发现独特的社会需求,以探索性的方式开展活动,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自主性:实践内容由项目团队自行设计、自主实施;
可行性:发挥专业优势,力所能及,资金及方案可控可实施;
安全性:项目活动安全系数高,有详细、可行的安全预案;
最优化:受益人得到切实服务,参与者得到有效锻炼,项目成果有一定推广
或开发价值。
八、项目管理
1.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申报、评审、培训、督导、宣传、展示交流和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2.项目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科协助做好立项项目的日常指导、管理工作,支持和帮助本院学生完成组队、项目策划、聘请指导老师等工作,检查督导项目团队按时开展项目活动。
3.每个项目申请时须请一名老师进行指导和督导,指导老师应为校内教职工,在项目相关领域有一定研究或工作经验。指导老师职责是:指导团队进行项目策划、组织和实施,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进行风险管理指导,协调项目活动的开展。
4.每个项目应指定财务负责人,负责管理、登记、整理团队账目,保管相关票据。经费管理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项目立项后给予项目团队借支项目前期周转金,项目结束报销经费后冲销周转金。如项目未按期开展或考核评估不合格则停止经费支持,收回周转金。
5.各项目团队应重视安全工作,并制定出详细的、可行的安全预案,时刻提醒团队成员注意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圆满地完成公益实践活动。各团队应遵纪守法,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开展公益活动,如学生有违法违纪行为,所引起的后果由本人承担。
6.各团队应在项目正式实施前联系好实践单位或实践地,获得对方单位同意确认函或邀请函,活动结束后须带回所到单位或地方的反馈意见函。各团队应尽可能不给实践地的单位或群众增加负担。
7.各团队应注重实践项目的宣传工作,以增强实践活动效应,推广实践成果。安排专人负责宣传,注意留存活动的照片、视频、日记等资料,及时进行新闻报道,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项目动态宣传。
8.获得立项资助并认真完成公益实践项目活动的团队成员可在微公益卡片上记录公益时长。项目结束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每个团队成员开具公益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