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酒驾逃逸有事没有?

合集下载

酒驾案例1

酒驾案例1

酒驾案例陈某,某工作室舞蹈指导。

2010年5月9日5时36分许,英菲尼迪交通肇事案主角陈家因酒驾超速酿成多车相撞并致两死一伤。

2011年5月17日上午,被告人陈家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受害人家属提出607.8万元民事赔偿要求。

主要事件2010年05月09日晨5时35分许,北京长安街祁家园路口南,一辆白色菲亚特轿车因红灯正常停止在行车道上(头南尾北),车内载着幸福的一家三口,一辆639路公交车正从垂直车道上正常左拐而来(由西向北)。

此时,一辆日产黑色豪华英菲尼迪轿车从菲亚特轿车后飞速驶来(交警目前尚未公布肇事车车速,据目击者估计不低于 100Km/h,而事发地段限速60Km/h),径直撞上了菲亚特轿车,使其转了三圈以后在20米开外才停止下来,菲亚特车被强大外力挤压严重变形,两厢车都成了一厢车,方向盘已经没了踪影,车内已经没有任何空间。

英菲尼迪随后又全速撞上了正在左拐的639路公交车后才停止。

肇事的英菲尼迪司机却弃车逃离了现场。

菲亚特轿车司机陈先生,清华大学本科、硕士毕业,某公司中层管理者.颅内弥散性损伤后于朝阳医院不治身亡。

妻子王小姐,北大本科毕业,普通职员,内出血,胸部骨折,双腿粉碎性骨折,目前武警总医院医生在尽力抢救。

双胞胎中的小女儿,颅内弥散性损伤,后不治身亡。

事故发生后,交管部门派出警力迅速赶赴现场并成立了专案组。

通过向目击者了解案情,询问乘车人,并兵分三路追拿肇事司机陈某。

15时17分,陈某返回住所后被民警抓获。

陈家逃逸的原因,据猜测是为了消灭酒驾或醉驾的证据。

因为酒驾或醉驾,不光同车人是同样要承担责任,肇事者面临的刑罚会加重很多。

等消灭了证据以后再被抓,肇事司机受到的刑罚会被减轻,其他三个乘客也可以因此逃脱法律的制裁. 肇事车内,还静静的躺着三瓶价值不菲的洋酒,似乎代表肇事者及其同伙公然挑衅着警察、受害者,以及所有的善良民众!公开庭审2011年5月17日上午,英菲尼迪车主肇事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陈某被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驾酒驾立案定罪量刑标准一览表(详细)

醉驾酒驾立案定罪量刑标准一览表(详细)
注:非营运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前各地上限一般为2万元
刑期
1-6个月,可具体到15日,最低不少于1个月
4种从宽情形:(1)自首、坦白、立功的;(2)自愿认罪认罚的;(3)造成交通事故,赔偿损失或者取得谅解的;(4)其他需要从宽处理的情形。
10种一般不适用缓刑情形:(1)造成交通事故致他人轻微伤或者轻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未赔偿损失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4)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汽车的;(5)血液酒精含量超过180毫克/100毫升的;(6)服用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的;(7)采取暴力手段抗拒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实施妨害司法行为的;(8)五年内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或者受过行政处罚的;(9)曾因危险驾驶行为被判决有罪或者作相对不起诉的;(10)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④由他人驾驶至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接替驾驶停放的,或为交由他人驾驶,自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场所短距离驶出
⑤其他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
⑥醉酒后不得已驾车,构成紧急避险
免罚标准
①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驾驶的动机和目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道路情况、行驶时间、速度、距离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认为属于犯罪情节轻微
注:参考4种从宽情形,一般不具有15种从重情形、10种不适用缓刑情形
②醉酒后出于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不得已驾驶机动车,构成紧急避险,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缓刑标准
血液酒精含量≦180毫克/100毫升等,不具有10种不适用缓刑的情形
注:需满足刑法72条规定
罚金标准
起刑点一般不低于1000元至2000元,每增加一个月拘役,增加1000元至5000元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酒后驾车撞死人逃逸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酒后驾车撞死人逃逸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罚酒后驾车撞死人逃逸当事人酒后驾驶机动车撞死人后肇事逃逸的,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一、酒后驾车撞死人逃逸如何判一、酒后驾车撞死人逃逸如何判酒后撞死人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酒后驾车追尾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酒后捅死人如何判刑酒后捅死人的判刑规则: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1、如果醉酒者以杀人故意捅死人的,则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如果以伤害的故意捅死人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醉驾案底对个人影响是什么

醉驾案底对个人影响是什么

醉驾案底对个人影响是什么我国法律规定,如果醉驾者被处以拘役这一刑事处罚后,将不得从事老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这些职业,也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赔偿交通肇事赔偿标准交通事故理赔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很多人对醉驾的概念至今是不大清楚的,其实醉驾在我国严重的也可以算作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了,是会给个人留下案底的,可是仍然有很多人会冒着风险去做,因为不明白其中的影响,这样的醉驾案底对个人影响是什么?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醉驾案底对个人影响1.“醉驾”将有哪些后果:公安机关强调,从15日拘留到1至6个月的拘役,不仅是约束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时间长度上有变化,且其行为性质从违法变为犯罪。

这一改变,对于个人而言,影响巨大。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醉驾者被处以拘役这一刑事处罚后,将不得从事老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这些职业,也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因醉驾被处以刑罚的人也不得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如果已是公职人员,将面临开除公职。

如果是单位职工,用人单位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

而且在办理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会遭遇麻烦。

一些国家对于有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往往会拒签……”法律专家们普遍认为,既然醉驾是犯罪,除刑罚外,必然要承担其他法定的不利后果。

至于其他方面,业内人士透露,醉驾嫌疑人如果是在服刑(包括缓刑)期间,一般不允许办理出国签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酒驾一方全责,保险公司不理赔。

2.“酒驾”影响前途:公安机关表示,即使酒驾,也并非对前途一点没有影响,“酒驾本身是行政违法,也可能被行政拘留。

目前,入伍、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机要岗位的‘政审’更严格,酒驾记录也很可能导致当事人被刷下来。

”征兵办相关人士介绍,根据现行酒驾和醉驾规定,经查属于酒驾者,将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不停车、不报警、不救助被害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规则,也是对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

因此,对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以及相应的处罚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1. 事故现场监控录像、照片等证据,如果有监控录像或者照片显示肇事者发生事故后逃逸的行为,这是最直接的证据之一。

2. 目击证人证言,如果有目击证人可以提供肇事逃逸的证言,也是认定肇事逃逸行为的重要依据。

3. 肇事车辆残留痕迹,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可以找到肇事车辆的残留痕迹,比如车漆、车灯碎片等,这些痕迹可以帮助确定肇事车辆的型号和车主身份。

其次,针对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处罚:
1. 行政处罚,肇事逃逸行为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处以罚款、扣留驾驶证、暂扣车辆等行政处罚。

2. 刑事处罚,如果肇事逃逸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将受到刑事处罚,可能会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肇事逃逸行为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应当立即停车,报警并尽力救助伤者,配合交警和相关部门的调查。

希望广大驾驶人认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总之,对于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相关部门将依法严格处理,以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安全。

希望广大驾驶人能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做到文明驾驶,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肇事逃逸行政处罚

肇事逃逸行政处罚

肇事逃逸行政处罚肇事逃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没有及时停车处理并逃离现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也严重侵犯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

在我国,肇事逃逸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一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应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的行为会导致多种后果,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的加重、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损失、公共安全的威胁等等。

因此,对于肇事逃逸者,应该依法进行严格的行政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

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肇事逃逸者,应该进行以下的行政处罚:1. 暂扣驾驶证肇事逃逸者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应该被暂扣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立即停车,进行现场勘查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没有停车处理,或者逃离现场,就应该被暂扣驾驶证。

2. 罚款肇事逃逸者的行为不仅危害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因此,肇事逃逸者应该被处以罚款。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肇事逃逸者,罚款的数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罚款数额会根据肇事者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

3. 记分肇事逃逸者的行为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因此应该被处以记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于肇事逃逸者,应该被处以记12分的处罚。

如果肇事逃逸者的交通违法行为属于重大违法行为,那么还会被处以更多的记分。

4. 拘留对于肇事逃逸者,如果其行为严重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那么还有可能被处以拘留的处罚。

一般情况下,如果肇事逃逸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那么就有可能被处以拘留的处罚。

总之,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处罚。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处罚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处罚
一、定义
肇事逃逸指肇事车辆驾驶人未提供个人信息,或提供的个人信息不真实,或违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责而逃脱处理的行为。

二、认定标准
(一)现场确定肇事车辆的驾驶人未提供个人信息或个人信息提供不真实。

(二)现场确定肇事驾驶人违反交通管理职责,逃脱处理。

三、处罚措施
(一)对违反交通管理职责而逃脱处理的驾驶人,处以本人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驾驶车辆未提供个人信息或提供不真实个人信息的驾驶人,处以本人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对行车途中逃逸的驾驶人,采取寻抓措施,给予驾驶证暂扣6个月以上或者吊销的处罚;
(四)根据实际情况,对肇事逃逸后拒不弥补损失或者情节特别恶劣的驾驶人,依法定罪处罚;
(五)驾驶人提供假护照、假驾照等证件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强制措施
(一)对肇事逃逸的驾驶人,依照《精神损害赔偿法》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二)对有关机关上缴的护照或其他证件,可依据相关规定,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三)严重的肇事逃逸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机关走访检查法》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失,也会危害社会安全和交通秩序。

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正义,我国对交通事故逃逸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处罚。

本文将从交通事故逃逸的定义、危害、法律规定和处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定义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未按照规定立即停车,未向有关部门报告,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或者擅自离开现场的行为。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不仅包括肇事者驾车逃逸,还包括乘客逃逸、目击者逃逸等。

二、交通事故逃逸的危害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受害人权益。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会导致受害人无法及时得到救助和赔偿,给受害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 危害社会安全。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会破坏社会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增加其他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事故风险,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 危害法律尊严。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对社会法治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三、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规定我国法律对交通事故逃逸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救护伤员,报警并等候处理。

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报告交通事故的原因、经过和损失情况。

因故不能立即报告的,应当在事故处理完毕前及时报告。

”对于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的肇事者,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刑法。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肇事人逃逸后,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救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将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处罚可以是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罚金等。

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最新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有什么处罚?

最新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有什么处罚?

If you don't believe in hard work and time, then time will be the first to let you down.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年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有什么处罚?年酒驾肇事逃逸会判处的刑罚是: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年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有什么处罚?年酒驾肇事逃逸会判处的刑罚是: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刑法关于追诉时效,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国刑法还规定,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交通肇事罪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也就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追诉时效最多是15年。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8)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逃逸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逃逸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逃逸法律后果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事件之一,尽管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交通法规,但仍有部分人选择逃逸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而肇事逃逸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还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

一、肇事逃逸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肇事逃逸,顾名思义,指的是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未遵守法律规定,逃离事故现场或未及时报警、报告相关部门。

肇事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无视他人人身安全,不顾事故受害人的伤势,迅速逃离现场;2. 不主动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和车辆信息等;3. 未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事故现场,未及时报警或通知交警部门。

二、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肇事逃逸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伦理和法律规定,还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以下是肇事逃逸可能面临的法律惩罚:1.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故意伤害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可以被判处刑罚;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刑事追责。

对于肇事逃逸者,其故意逃逸行为无疑将被视为加重的犯罪事实,将对其刑事责任进行加重处罚。

2. 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肇事逃逸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无论逃逸者的过错程度如何,根据交通事故的性质和损害情况,依法赔偿事故受害人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等各类损失。

3. 行政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也将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逃逸者可能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制裁措施。

三、肇事逃逸的社会影响与道德责任肇事逃逸行为除了会受到法律制裁外,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逃逸行为首先伤害了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加重了事故后果;其次,也给社会道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救助和赔偿措施。

肇事逃逸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底线,更加剧了社会的冷漠与不信任。

醉驾155逃逸轻微事故检察院免诉案例

醉驾155逃逸轻微事故检察院免诉案例

醉驾155逃逸轻微事故检察院免诉案例案例一:司机户籍陵城区某小区,男,45岁2019年7月31日19时30分许,王某某醉酒驾驶鲁******号小型客车沿德州市陵城区真卿东路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小区东区北门附近时,被德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五大队民警查获。

经德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研究室检验,送检的王某某的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10.7mg/100ml。

陵城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王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王某某不起诉。

案例二:司机户籍陵城区某小区,男,43岁2019年9月4日15时5分许,王某某醉酒驾驶鲁******号小型客车沿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村村通公路由东向西行驶,行至**路口时,被德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五大队民警查获。

经德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研究室检验,送检的王某某的血液中乙醇含量为99.4mg/100ml。

陵城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王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王某某不起诉。

案例三:司机户籍庆云县某镇,男,56岁2019年9月2日13时51分许,王某某醉酒驾驶冀******号小型轿车沿德州市陵城区腾达路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德州市陵城区金诚加油站西侧时,被德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五大队民警查获。

经德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研究中心检验,送检的王某某的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05.7mg/100ml。

陵城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王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

法律案例分析:酒驾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法律案例分析:酒驾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案情介绍]被告人赵某在晚十时许酒后开车回家,在城郊一个比较偏僻的路段将行人甲撞倒,赵某为了逃避责任,驾车逃跑。

途中因逃跑心切,超速行驶,又将另一违章横穿马路的行人乙撞倒,赵某仍未停车,继续驾车奔逃。

赵某将乙撞倒时恰好被骑摩托车的王某发现,王某立即停车查看被害人乙,认为乙已经停止呼吸,遂驾车追赶赵某。

赵某发现被人追赶,飞车狂奔。

当车行至市区比较繁华地段时,在一交叉路口,正遇红灯,而王某已将追至,而且有交警也在追赶,赵某不顾人行横道有人通过,直冲过去,当时撞死一人,撞伤两人,后被交警拦截。

被害人甲乙清晨6时前后相继被发现,均已死亡,经法医鉴定甲在案发当时就已死亡,乙为清晨1~3时之间因失血过多而死。

事后,赵某供认知道甲乙被自己撞倒后不是已经死亡了就是重伤了,若不及时抢救将死亡。

但对人行道上撞死一人、撞伤两人的事实记忆模糊。

据抓获赵某的警察证实,其被抓获当时的确酒气很大。

[案情分析]笔者通过对上述案件事实的分析,将赵某连续撞人的行为分成三个行为阶段:(1)赵某将甲撞倒,驾车逃跑为第一阶段;(2)赵某在逃跑过程中将违章横穿马路的乙撞倒,为逃避责任再次逃跑为第二阶段;(3)在市区繁华路段撞死一人、撞伤两人为第三阶段。

一、笔者认为第一个行为阶段应该定交通肇事罪(肇事后逃逸)。

就第一段的事实来说,它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且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

有人认为这个行为阶段不应该构成犯罪,理由是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路段,行为人又喝了酒,就不应该要求一个喝了酒的人预见到偏僻的路段还会有人出现,所以就不应该认定为犯罪。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司机的注意义务,这一义务是应该存在于行驶在繁华路段还是整个行驶过程中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整个行驶过程中。

不论行驶在繁华路段还是偏僻的路段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都应该尽到注意义务,司机在任何路段都有预见的义务。

由于司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事故发生,应该承担责任,这并不是一个意外事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行为阶段不属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没有预见的义务),而应属于交通肇事,要求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就意味着遵守了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事,不遵守就可能出事。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定?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定?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定?酒驾之后肇事逃逸的,查无实据不认定酒驾,但对逃逸的处罚不会低于酒驾。

酒驾肇事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并受行政处罚,赔偿经济损失。

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一、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判定?酒驾之后肇事逃逸的,查无实据不认定酒驾,但对逃逸的处罚不会低于酒驾。

酒驾肇事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并受行政处罚,赔偿经济损失。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综上所述,对于车祸中的受害人肯定会担心对方因为当时是酒驾却因为逃逸之后再被抓获可能就没有关于其喝酒的证据了,但实际上,就算不能查证的酒驾行为也会因为肇事逃逸的行为存在而被加重处罚的,所以受害人只需要提供逃逸车的信息帮助交警抓人即可。

酒后逃逸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

酒后逃逸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

酒后逃逸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对于经常开车的人来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不然的话就没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了,就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了。

那么下面我为你整理了酒后逃逸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酒后逃逸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规定: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关于酒后驾车的最新解释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构成犯罪是统称。

这是刑法修订后给予执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变。

这里没有讲“肇事”,就是将酒后、醉驾从交通肇事罪中否认出来,排除了“交通肇事过失犯罪”。

所谓构成犯罪是以行为人主观构成和客观结果论的诠释。

二、摩托车醉驾处罚标准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中的内容规定可知,摩托车属于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关于醉驾摩托车行为的处罚,同样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醉驾摩托车行为触犯了《刑法》第133条,还有可能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认定

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认定

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认定酒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会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我国对酒驾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打击和惩罚。

然而,在打击酒驾的过程中,有些司机会采取逃避检查的方式来规避法律的制裁。

那么,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呢?一、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概述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是指驾驶员在被交警拦截后,下车逃避酒驾检查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立即下车逃跑。

驾驶员在被交警拦截后,立即下车逃跑,试图逃避酒驾测试。

2. 在下车前将车门锁上。

驾驶员在被交警拦截后,先将车门锁上,再下车逃跑,试图逃避酒驾测试。

3. 下车后试图藏匿。

驾驶员在被交警拦截后,下车后试图躲藏起来,避免被交警发现。

二、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认定1. 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要素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要素包括:驾驶员、车辆、交通警察、逃避检查的行为等。

其中,驾驶员是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主体,车辆是逃避检查的工具,交通警察是逃避检查的对象。

逃避检查的行为包括立即下车逃跑、在下车前将车门锁上、下车后试图藏匿等。

2. 判断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当服从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监督,接受交通管理人员的检查和测试。

如果驾驶员在被交警拦截后,采取逃避检查的行为,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此外,我国刑法也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了规定,酒驾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如果驾驶员在酒驾后采取逃避检查的行为,就会增加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三、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的危害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 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酒驾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逃避检查的行为会让酒驾司机逍遥法外,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破坏交通秩序。

逃避检查的行为会让交通警察的工作难以开展,破坏交通秩序。

3. 损害公共安全。

酒驾下车逃避检查的行为会让酒驾司机逍遥法外,增加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损害公共安全。

酒驾有异议的胜诉案例

酒驾有异议的胜诉案例

酒驾有异议的胜诉案例在说案情前,我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一下检测醉驾的过程:1)路边检测如果超标,警察会请你把车开到一旁,确定身份后,请你到警局或移动警局内(巴士警车,内有酒精测试设备,以下统称“警局”),进行有证据效力的酒测;2)到了警局后,警察会依照程序(设计好的表格),一步一步地走,并且会给你机会和执勤律师通话,以确保你的人权;3)不管你是否选择和律师通话,之后就是向酒精检测仪内吹气。

如果你呼气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每公升400毫克,就表示你超标了!;4)如果你呼气中酒精含量超标,警方还会再给你和律师通话的机会,目的是确保你的人权和理解酒测的过程。

5)不管你是不是选择和律师通话,之后警察就会给你交通道路法(下称“本法”)第70A条规定的“十分钟”,让你自己考虑是不是要提供血液,作为检测你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是否超标的证据。

如果检验的结果是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每毫升80毫克,那你就超标了!我简明扼要地重复这些程序,只是让大家有个概念,知道检测醉驾的程序大概是怎么进行的,而不是依据。

回到这周的案例上:小赵因酒后开车,撞上了一部停在路边的车。

警方派出了“中文警官”和“英文警官”两人到现场处理。

由于小赵有喝酒,“中文警官”完成了路边的酒测,确定小赵超标后,就请小赵到警局完成酒测和搜证程序。

到了警局后,“中文警官”立即开始了酒测程序并且给小赵机会与律师通话,但是小赵认为不需要。

小赵呼气检测的数据后来是每公升的呼气中含有560毫克的酒精,也就是说小赵超标了。

由于其呼气的检测值超标,第二个程序就是警官依法提供给小赵十分钟的时间,让他自己考虑是否要提供血液作为检测体内酒精含量的证据。

但是小赵在十分钟开始后没多久,说要去洗手间。

在洗手间期间,就是否应该提供血液的问题,小赵打电话咨询了家人。

小赵出了洗手间后,“中文警官”决定在凌晨一点五十五分重新开始计算十分钟。

结果,“英文警官”在凌晨一点五十九分开始询问小赵关于撞到停在路边的车的事,询问大约花了两分半钟的时间,加上签字的26秒,“英文警官”一共花了大约三分钟的时间和小赵对话,而且是和酒测无关的主题。

饮酒驾驶怎么处罚2024年新规定

饮酒驾驶怎么处罚2024年新规定

饮酒驾驶怎么处罚2024年新规定一、饮酒醉酒驾驶怎么处罚法律常识:饮酒醉酒驾驶的处罚:1、饮酒驾驶的处罚一般为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和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醉酒驾驶的处罚一般为处拘役,并处罚金,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饮酒驾驶怎么罚法律常识:饮酒驾驶处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一定造成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即构成危险驾驶的行为。

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或者构成其他犯罪的,根据本款规定的原则,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刑法其他有关规定定罪处罚,而行为人危险驾驶的行为,将会被作为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法律依据《刑法》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是怎么规定的?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是怎么规定的?

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是怎么规定的?导读:酒驾肇事逃逸可能会受到十五日以下拘留、二千元以下罚款、以及被终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的处罚。

若是逃逸者还犯了交通肇事罪等的罪名,那么还会受到被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的刑罚。

一、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是怎么规定的?1、逃逸行为人会受到拘留、罚款等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5)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6)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7)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8)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逃逸者可能会被终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会开除公职吗

交通事故会开除公职吗

交通事故会开除公职吗交通肇事逃逸被批捕不一定代表工作没有了,我国批准逮捕是刑事侦查的一种强制措施,是为了配合案件调查,对嫌疑犯犯采取的强制措施。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被判定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才能辞退工作。

如果批捕后,确定本人没有触犯法律法规是不会提起诉讼,那就不会开除公职。

当然一般现在检察机关多数是在掌握了相关证据的情况下,才会批捕。

当然及时有违法违纪情况,没有达到起诉标准,也可以免于起诉。

后面就会转由纪检机关审查违纪情况,可能处于行政处分,也有可能开除公职。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知道,发生交通事故不一定是触犯法律法规的,所以公职人员不会被开除公职,公职人员如果触犯法律法规才会被开除。

二、如何进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4、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三、交通事故责任推定交通事故责任推定,是公安机关在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以及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

致使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对当求人应负何种交通事故责任的推定行为。

责任推定的前提不是基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前的违法行为,而是基于满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的行为与条件,即逃逸行为,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行为,以及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发现酒驾逃逸有事没有?
现实生活当中遇到酒驾的时候都是十分危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酒驾之后逃逸都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事情,相反,需要我们严格的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那么很多人会问酒驾逃逸有事没有,会面临何种处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轻微肇事逃逸处罚
肇事逃逸后自首
现实生活当中遇到酒驾的时候都是十分危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酒驾之后逃逸都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事情,相反,需要我们严格
的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那么很多人会问▲酒驾逃逸有事没有,会面临何种处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关于酒后驾车的最新解释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构成犯罪是统称。

这是刑法修订后给予执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变。

这里没有讲“肇事”,就是将酒后、醉驾从交通肇事罪中否认出来,排除了“交通肇事过失犯罪”。

所谓构成犯罪是以行为人主观构成和客观结果论的诠释。

▲二、肇事逃逸情况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