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结构设计的研讨

合集下载

有关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有关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有关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摘要:在现在的设计中,建筑的结构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将建筑物设计的比较合理,最重要就是建筑物的结构,针对建筑物的结构,在设计中有很多相关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才能将建筑物建造的更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探讨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结构的设计逐渐在提高,但是在现在的建筑物中,建筑物的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设计方面为了外在的美观,也经常忽略了建筑物本身结构的问题,如果建筑物结构出现相应的问题,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细节的问题,这样对于建筑物本身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笔者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一、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

1.建筑结构中的结构体系。

在建筑结构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叫做刚柔并进,这主要是针对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建筑物的实际施工中,如果将建筑物设计的过于生硬,则会导致建筑物本身变形能力比较差,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毁的现象,但是如果建筑物设计的比较柔软,建筑物就比较容易发生变形,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发生损毁的现象,所以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最好采用刚柔并进的方法,这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才能将建筑设计比较系统的融合起来,这也是建筑设计所应该考虑的重点。

2.多种防线的设计。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安全起见,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多道防线,因为只有这样,在遇到危险或者是外界压力的时候才会有着比较好的承受能力,因为在建筑结构中,面临外界的压力,最主要的就是运用整体的防线,而不是只是一点的外界防线,所以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要用到多种防线,就拿墙面来举例,多肢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比单层墙面的承受能力强,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重防线的好处,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情况下,为了安全考虑,通常采用的都是多道防线的设计。

3.强柱弱梁的设计思想。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种设计思想是叫做强柱弱梁,这种设计思想主要源自地震的多发地区,在地震来袭的时候,由于梁是相对来说比较弱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横梁是先屈服的,由于梁面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在倒塌的时候会减少地震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地震所带来的伤害,起到的作用就是弃卒保帅,这种思想实际上通过多年的建筑经验总结的,如果没有此类的经验,在实际的建筑中,如果遇到地震等突发状况,就非常容易增加相应的伤害。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

然而,由于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经验、素质等方面的不足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介绍。

一、存在的问题1. 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2. 结构材料的选用不合理,导致成本过高或者使用寿命不长。

3. 结构缺乏耐久性,使得建筑物容易受到自然灾害、老化等因素的破坏。

4. 结构设计与建筑外形的不协调,导致建筑物外观效果欠佳。

二、解决措施1. 加强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建筑师应该接受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避免由于设计师自身的技术不足而导致不合理的结构设计。

2. 合理选材。

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它们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在质量上要求高,杜绝因贪图小便宜而使用劣质材料的情况。

3. 提高结构设计的耐久性。

建筑物的结构要有足够的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间,稳定可靠。

加强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在结构设计时将外观美化考虑在内。

建筑结构的设计不能忽视外观美化效果,应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外观效果,区别处理建筑主体结构和装饰效果,使其协调统一。

总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应始终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出发点,注重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建筑的美观性,为建筑带来更好的品质和价值。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测[ M] . 长 沙: 湖南大学 出版社 , 1 9 9 8 .
社. 1 9 9 2 . ‘
工 业 出版 社 , 1 9 9 9.
[ 8 ] 侯 宝 隆, 蒋之峰. 混凝 土非破 损检 测 [ M] . 北京 : 地 震 出版 [ 1 0 ] 曹 获, 江立生. 超 声 回弹综合 法测强 曲线的建立 [ J ] . 华
计算简 图设计 , 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 中需 要注意 的重要 问 济性 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 的。《 规程》 所规定 的结构体系最 [ 7 ] 吴慧敏 . 结构 混凝土 现场检 测新技 术——混 凝土 非破损 检 [ 9 ] 余红发. 混凝土非破 损测 强技 术研 究 [ M] . 北京 : 中国建材
第4 0卷 第 2期 2 0 1 4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 HI T E C TUR E
Vo 1 . 40 No. 2
J a n . 2 0 1 4
・43 ・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2 ・ 0 0 4 3 ・ 0 2
关键 词 : 高层建筑 , 结构设计 , 问题 , 原 则 中图分类号 : T U 3 1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改 革开放以来 , 伴 随着 国民经济 的快 速发展 , 加 上科 学技 术 题 , 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时需 要对一些基 本的数据 进 而这些计算分析都必须要建 立在计算简 图的基础 之 的不 断进 步 , 我 国高层建筑行业 取得 了重 大的突破 。高层建筑 结 行计算分析 , 构设计 是否合理 , 不仅 仅影 响到高 层建 筑实施 施工 , 而且 还 直接 上。只有 通过计算 简图基础之上的数据分 析 , 才可 以提高 高层建 影 响到高层建筑建 设 以及后 期养护 的顺 利开 展。本文 主要研 究 筑结 构设 计的安全性以及牢靠性 。举例来讲 , 建筑 物结构节 点 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原则 , 探讨 高层 建筑 结构设 计 问题与 策略 , 为 题 , 建筑物结构节点并不是我们传统 观念 中的铰节 点或者是 钢节

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多元,为了革新高层建筑,体现其魅力,追求新的结构形式和更加合理的力学模型将是土木工程师们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如何设计出舒适、安全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生活要求且经济实用民用建筑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成为设计师们要面对解决的首要问题。

结合多年的设计实践经验对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1要进行合理的概念设计1.1结构平面布置刚度宜均匀,减少扭转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尽量减少突出、凹进等复杂平面。

更重要的是结构平面布置时要尽可能刚度均匀,即结构的刚心与质心尽量接近,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扭转对结构的危害很大。

减少结构的扭转,一是减少地震作用引起的扭转,二是增加结构抵抗扭转的能力。

平面刚度布置均匀,可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而影响平面刚度均匀的主要因素是剪力墙的布置。

剪力墙集中布置在结构平面的一端或一侧是不好的。

大刚度抗侧力单元偏置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扭转大,而对称布置剪力墙、井筒有利于减少扭转。

周边布置剪力墙,或周边布置刚度很大的框筒等,都是增加结构抗扭刚度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抵抗扭转。

为了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还要注意平面上质量分布,质量偏心会引起扭转,质量集中在周边会加大扭转。

1.2结构竖向刚度宜均匀,避免薄弱层,减少鞭梢效应结构宜做成上下等宽或由下向上向心逐渐减小的体型,更重要的是结构的抗侧刚度应当沿高度均匀分布,或沿高度向心逐渐减小。

各层剪力墙的布置是影响结构竖向刚度是否均匀的主要因素。

框支剪力墙结构是典型的结构竖向刚度有突变的结构,框支层的变形大,为薄弱层,容易发生地震震害。

故在结构设计时,不允许将全部或大部分剪力墙设计成框支,必须有一走数量的落地剪力墙,将框支剪力墙转换层以上的剪力较均匀的转移到落地剪力墙,从而避免软弱层引起的震害。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思考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思考

2 建筑物结构 抗震等级
我国建筑物 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地震强度 的不 同而
感地 震, 4 . 5 ~ 6中 强 地 震 , 6 ~ 7强 烈 流、 山体滑坡现象严重 , 对建筑物破坏严重 。
4 加 强 建筑 物 结构 抗 震 性 能 的 几条 措 施
甲乙丙丁 四等 ,我 国大部分房屋建筑建设标准 是能抵抗 6 级 地 为部 分 设 计 而 影 响 全 局 功 能 。要 具 备 足 够 的赘 余 度 和 内力 重 分
震 的Ⅷ 度 房 屋 结 构 ,但 是 在 实 际 设 计 过 程 中可 以根 据 不 同 的情 配功能 , 要保证建筑物部分构件 失去作用 的时候 , 剩余构件还能 况进 行 具 体 的 分类 设 计 。
设计者不得不重视 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 的工作经验: ① 阐述 了 同的。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影响是很重要
高原和平 原是不 同的, 沿 海 和 内 陆 是 不 同的 , 山区 和 沙 漠 也 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⑦ 简述 了影响建筑结构抗震 的关键 因素 的 ,
地震 和几条解决方案;③ 根据实际案例具体描述 了建筑物抗震结构 是不同的。另外不同地域 的地壳活动情况也是各不相 同的, 高发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就应该强一些 。有些地 区岩石断层、 泥 的性 能 指标 。
而且要注重建筑抗震 结构的设计。比如可以采用钢筋混凝 施工 技术 因素 ,外 部 客 观 因素 主 要 是 指 建 筑 物 所 处 地 质 环 境 因 设计, 土结构或者钢结构减小柱面面积 , 改善抗震结构 。抗震结构的设 素 。 下文 进 行 具 体 阐述 :
3 . 1 建筑物 内部 因素
承受~定的负荷 。另外, 墙俸的抗侧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强建筑物 在地震 中的抗震 能力 。例如迪拜塔外形如 同张开的船帆 , 能够有

建筑设计的难点问题与应对策略全面剖析

建筑设计的难点问题与应对策略全面剖析

建筑设计的难点问题与应对策略全面剖析引言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全面剖析建筑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并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应对策略。

难点问题与应对策略1. 空间规划与布局难点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同时还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审美要求。

应对策略:设计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调研,以确保空间规划和布局符合用户的期望。

同时,合理利用现代技术和工具,如虚拟现实和模拟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预览和优化空间布局。

2. 结构设计与安全性难点问题: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是设计中的重要难点问题。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以及安全标准等方面,确保建筑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性。

应对策略:设计师应该与结构工程师密切合作,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合理利用现代结构设计软件和技术,进行力学计算和模拟,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此外,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筑标准也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

3. 可持续设计与绿色建筑难点问题:在当今社会,可持续设计和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

设计师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环境保护、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应对策略: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绿色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同时,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等自然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建筑设计中的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也是可持续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4. 建筑法律与规范难点问题:在建筑设计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通常非常复杂,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并正确应用。

应对策略:设计师应该与法律顾问和建筑专业人士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及时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并参与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以保持对建筑法律的了解。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

建筑构造心得体会建筑构造心得体会1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的组成部分和结构形式。

它直接决定了房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度。

作为建筑从业人员,我深深体会到房屋建筑构造的重要性。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稳定性是指房屋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倒塌。

在设计房屋结构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外力,如风力、地震力和重力等,以确保房屋能够承受这些外力的作用。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如加强房屋的基础、增加房屋的支撑结构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具备牢固的房屋建筑构造,房屋才能真正地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自然力的洗礼。

其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房屋的安全性是指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质量控制。

例如,在房屋的电气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规划线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问题,以保证电器的正常使用。

在房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必须合理设计管道,避免漏水和堵塞等问题,以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

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只有房屋建筑构造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居民才能安心地居住和工作。

再次,房屋建筑构造对于房屋的美观度至关重要。

房屋的美观度是指房屋在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需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形式和艺术感。

例如,在房屋的外立面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在房屋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装饰的`精心搭配,创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实践,我深受启发,意识到房屋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去打造。

最后,房屋建筑构造需要与环境相适应。

房屋的建筑构造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选择。

例如,在高寒地区,房屋的保温性能和抗寒能力都需要特别考虑;在热带地区,房屋的通风和防晒能力需要特别重视。

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

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

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课题,一直伴随着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本文就地基、构造柱、框架梁、楼板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始于建筑规划开始之时,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其作用不容忽视,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设计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在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把握新的科技动态,随时在技术上给以改进。

一、建筑结构基础(一)多层房屋建筑应当提供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不能只依据建设企业口头的叙述或者是笼统参照旁边建筑物的设计资料来设计本建筑物的施工图。

建筑物的地基同结构基础设计应当尽可能做到安全适用、科学合理。

设计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全面考察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种因素。

单凭唯一的耐力数据,不能够全面与安全地进行施工图设计。

这里要注意盲目的缩小耐力值也是不科学的。

(二)用换土垫层的办法进行地基软弱处理,不能单纯靠经验进行处理。

很多时候,设计者未能充分认识到地基软弱的危害,单凭经验就采取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没有科学地计算垫层厚度与宽度,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三)在民用建筑里,梁、柱等的基础负荷应当按照规范同折减系数相乘。

工程设计人员在对多层民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按照现行规定,把折减系数考虑在内,使得荷载值失真。

二、构造柱的承重作用构造柱在砖混结构里,不但能提升墙体抗剪力,还可以和圈梁结合在一起,对砌体起到约束作用。

这对防止墙体裂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起到维持垂直承载力,提升抗震结构性能的作用。

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构造柱当成承重柱来进行应用。

这样的作法极易引起下面两个问题。

(一)构造柱过早受力,降低其对于墙体的约束与拉结作用。

万一建筑遇到地震时,构造柱附近应力集中,首先会遭到强烈的破坏,这样它不但无法起到应有的功能,而且反而变成了建筑的薄弱部位。

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力 ,产 生 房 屋 安 全 隐 患 。
【 关键词 】 建筑结构 ;结构设计 ; 探讨 承重 柱可以不受力 ,不 设防。为 了设计计算 温度 、环境等外在因素 的影 响,挑梁 与梁端
七 、解决楼板设计 的问题
建筑 结构设计中 ,楼板所起到 的作用 不 容忽视 ,它把 屋面、楼面 的荷载力传 递至 旁 建 筑 结 构 基 础 强 度 一 定 不 足 。这 产 生 的 后 果 就 是 柱 子 梁 底 边 的梁 或者墙 上 ,楼板 的设计 与柱 、墙 、梁 ( 一 )多层房屋建筑 应当提供详细的地 附近 出现水平裂缝 。在正 常的建筑使用过程 等 的设计 安全 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 果考虑 不 质勘 察报告 ,不能只依据 建设企业 口头的叙 中,柱 子已在带伤工作 。这 既给 房屋耐久功 周全 ,极 易引发质量 问题 ,严重 的会 发生安
设计者忽略验算 梁高度 梁度过低让梁 支撑点 ,让其改变成连 续板 ,支撑点顶部形 截面受压区发生极 高的应力,正常情况 下, 成负弯矩 ,可是设计 时未能考 虑到这一点 , 在梁截面 的压 力承 受区会形成非线性渐 变。 造成板顶发生高度值 。双 随着时 间向前推移 ,梁挠度逐渐增加 ,直至 变形的挑梁使得梁 板有裂缝 出现 。梁板 裂缝 向板正负方 向都有弯矩 生 ,所 以其跨 中正 宽度会一直 随挑梁 的严重变形而加 宽,继而 弯矩配置钢筋是 用纵横层叠放置 的办法来 安 影响到建筑物 的正常使用 。根据研 究,挑梁 排 。短 向跨 中钢筋应 置于下侧,长 向跨 中钢 要 的意义 , 同时还 可以起 到维持垂直承载力, 变形持续 到后期,支座截面上 半部分的受接 筋置于上侧 。进 行计算时应 当分两个方 向选 提升 抗震结构性能 的作用 。而在 目前的结构 区很容 易出现 更宽的垂直裂缝 。受到支座旁 取有效 高度 。一些设计人员 因为对于楼板 受 设 计 过程 中 , 经 常 出现 的一 个 误 区 就 是 把 构 边弯剪 力的影响,垂直裂缝会 向下延伸,直 力 的认识 水平 不到位 ,或者是 图计算省事 ,

有关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有关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规划设计
・ 2 0 3・
有关住 宅建筑结构设 计的探讨
孙杭 立 黄 飞
( 1 . 浙江创 想建 筑设计有 限公 司 ) ( 2 . 浙江 ,诸 暨,3 1 1 8 0 0)
【 摘 要】 住 宅建筑工程与人们 的生活 法把 楼面局部降低 ,板底 仍然平整 。由于局 2 ) ,结构设计作如下处理:
和生产密切相 关,建 筑品质 的好坏很 大程度 上与设计质量优劣有关 ,在住宅建筑 的结构 设 计 中,投资方 总是希 望利 润最大化 。要 求 进行 限额设计。如何使各 个环 节达到优化设 计是 作为一个建 筑结构设计 者值得探 讨的一 个问题 。本文结合住 宅结构设 计的新要求 , 对 建筑结构设计各环节进行 了分析 。以供 同 行朋友参考 。 部降低 范围一般靠近墙边 ,对 板刚度影响很 小,板正弯矩配筋按正 常板厚确定, 降低部 分支座弯矩 的配筋按减小后的板厚确定 。 由于使用 需要 ,当厨房 、卫 生间处楼板 下降3 0 0  ̄4 0 0 mm时 , 形成局部 凹槽楼 板。经 有关试验表 明,这种凹槽板 的固端支 座负弯 矩和跨 中最大 弯矩均小于一般普通楼板 ;凹 槽边上下板连接肋 梁宽度大小对 凹槽板 变形 影响较 小;四边简支凹槽板 的最大变 形约为 普通楼 板的5 0%~7 5%;在均布 荷载作用 下,肋梁 附近楼板 的应力分布与普通楼板有 较大差别 。因此 ,这种板支座和跨 中弯矩可 按普 通 楼 板 计 算 确 定 配 筋 ; 肋 梁 宽度 可取 1 5 0 m m 或2 0 0 mm , 凹槽跨度 2 . 5 m 时可按 构造配筋 ,上下各 2 01 2 或2 ( I ) 1 4 ,箍筋06 @l 5 0 ;凹槽 部分上下钢筋 双向拉通 ;肋梁 上面靠外侧按支座 负钢筋 配置,并在肋梁转 角配 5根放射钢筋 ,直径 同外侧支座钢筋 。 如果下沉的凹槽跨度较 大时,可采用有 限元 方法进 行分析 2 、阳台挑 板与相邻楼板厚度差 在 居住 建筑中 , 外挑 阳台伸出长度1 . 5 ~ 2 m 是常见 的,为 了保证 挑板有足够 刚度 , 根部板 厚一般 取1 / 1 2  ̄1 / 1 0 外挑长度,但相 邻 房 间楼板 厚度 一 般均 小 于挑 板根 部 的厚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作者:董杰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6期摘要: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在近十余年里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世界少有。

高层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质量来说十分重要,其中,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基础设计以及抗震设计更是其中的几个重点。

此外,本文亦对带转换的高层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结构设计;地基设计;转换层设计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识码: A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正逐步朝着高层化的方向迈进。

数量不断增多、结构高度不断创新高、建筑体量不断增大是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发展的几个趋势。

因此,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对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及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高层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

竖向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向力,该部分效应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此外,竖向荷载亦会在结构有水平侧移时产生二阶效应,进而产生附加轴力和附加弯矩;而水平荷载则主要使结构产生弯矩。

从受力特性看,竖向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物的增高仅引起量的增加;而水平荷载可来自任何方向。

当为均布荷载时,弯矩与建筑物高度呈二次方变化。

从侧移特性看,竖向荷载引起的侧移很小,而水平荷载当为均布荷载时,侧移与高度成四次方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高层结构中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竖向荷载的影响。

对结构关键受力构件,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因此,结构除应具有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以及拉、压应力的强度外,还应具备足够的刚度,以将结构随着高度增加所引起的侧向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基于高层建筑上述的受力特点,设计中在满足建筑功能和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类型,使之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效应,并方便施工。

高层建筑上常用的结构类型主要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合结构。

钢结构具有整体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并且钢结构构件截面相对较小,可以尽量保证结构净高。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分析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分析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分析作者:何江梅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高层建筑成为当今建筑主流,其功能、类型也愈来愈繁杂,导致高层建筑的布局结构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城镇高层建筑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受力;扭转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城镇人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城市建筑用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局面。

为了能够更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资源,高层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倍受青睐。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风格多样化,复杂程度的逐步增加,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不断应用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这对设计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此,如何做好高层建筑设计工作是设计师工作的重点。

基于这种需要,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促进高层建筑业的发展。

2、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方面高层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取决于设计师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对工程的内力分析和规范设计处理,结构设计与分析对施工进程有着主导作用,结构体系的选择对建筑施工的各种布置、造价、施工周期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的调整与改进,高层建筑结构工程师必须十分熟悉的了解此阶段存在的比较常见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1抗震设计要求较高高层建筑由于自身原因对抗震的要求比较高,抗震设计有着比较高的指标。

在抗震设计时,不仅要强化建筑的抗震性能,做到大震不倒、小震不坏,还要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各种荷载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满足新规范对各种结构体系下对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的各种要求。

2.2是否有足够振型数目振型参与系数是新规范中提出的概念,并有明确的参数限值。

所以,在结构设计与分析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核对计算结果中的该参数,决定最后振型数目取值是否需要调整。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


在 7 m 以下 。 0
2 .剪 力墙 结构 体 系 利 用 建筑 物 墙 体 作 为 承 受 竖 向荷 载 、 抵 抗 水平 荷载 的结 构 , 为剪 力墙 结构 体 系 。 称 剪 力 墙结 构体 系 于钢 筋 混凝 土 结构 中 ,由墙体 承 受全 部水 平 作用 和 竖 向荷 载 。根据 施 工方
法 的不 同 , 以分 为 : 可 全部 现 浇 的剪 力墙 ; 全 部用 预制 墙板 装 配而 成 的剪 力墙 ; 内墙 现 浇 、 外墙 为 预制装 配 的剪 力墙 。 3 框 架 一 力 墙结 构 ( 架 一 体 结 . 剪 框 筒 构) 体系 在 框 架结 构 中设 置 部分 剪 力墙 ,使 框 架 和剪 力 墙两 者结 合起 来 ; 长补 短 ; 同抵 抗 取 共 水平 荷 载 , 组 成 了框架 一剪力 墙 结 构体 系 。 就 如 果把 剪 力墙 布 置 成简 体 ,又可 称 为 框架 一 简体 结 构体 系 。框架 一剪 力墙 ( 体 ) 筒 结构 比 框 架 结构 的 刚度 和 承 载 能 力都 大 大 提 高 了 , 在 地震 作用 下 层 间变 形减 小 ,因而也 就 减小 了非结 构构 件 的损 坏 。 4 .简 体结 构 单 个 简体 可分 为 实腹 筒 、 筒 和桁 筒 。 框 平 面剪力 墙组 成 空 间薄 壁简 体 , 即为实 腹筒 ; 框 架 通 过减 小 肢距 ,形 成 空 间密柱 框 筒 ,即 框 筒 ; 壁若 用空 间 桁架 组 成 , 筒 则形 成桁 筒 。实 际结构 中 除烟 囱等 构筑 物 外 不可 能存 在 单筒 结 构 ,而常 常 以框 架 一 体 结构 、筒 中筒 结 筒 构 、 简体 结构 和 成束 筒结 构形 式 出现 。 多 5 巨型 结构 . 巨 型结 构一 般 由两级 结 构组 成 。第 一 级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任务是使建筑物达到稳定、可靠的结构要求,保障建筑物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

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步,而结构措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下面将分别从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两个角度来介绍建筑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最初阶段,其任务是在考虑建筑功能、建筑形态和建筑美学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震烈度、土层条件和深度、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和风格以及主要材料,为建筑结构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

1.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是指建筑物采用的结构体系类型,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支撑体系和稳定性能。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类型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

在选择建筑结构体系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建设资金的限制等。

2.建筑结构风格建筑结构风格是指建筑结构设计所强调的特定风格,它可以通过结构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表面处理等方面来体现。

建筑结构风格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例如传统、现代、抽象等,具体选择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域、使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建筑结构风格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3.主要材料主要材料是指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石材、木材等。

在选择主要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刚性、耐久性、抗风能力、抗地震能力等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主要材料可以在保证建筑物强度的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和经济性。

结构措施结构措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尺寸、结构節點等,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介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1.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可以是杆系结构、面系结构、网壳结构、框架结构、拱形结构等。

各种结构形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应该根据施工难度、建筑物使用要求、工程经济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陈维花肖艳青岛易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物功能要求改变,人们对建筑工程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建筑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建筑的美观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所以好的建筑结构设计是优秀建筑的基础,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很多利益。

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讨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t pres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building design.Construction as the pillar industry in China also get the rapid development,has had great success.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eople to the building functionrequirement change,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product requirements increase quickly.Structure design is a systematic,comprehensive work.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on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s,the beautiful architecture are important influence.So good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is excellent architecture of the foundation,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of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Keywords: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the paper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也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用结构,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面积、节省市政投资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望能为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探析;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高层建筑对于我国基本国情而言科学合理且切合适宜,但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决不容许出现任何错误或遗漏。

因高层建筑中零星半点的不安全因素,一旦引发事故,必定会酿制极其严重的恶果。

故此,应当深入研究、筹划并不断改进、革新、完善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技术。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1.在相同的建设场地中,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

设计精美的高层建筑还可以为城市增加景观,如马来西亚首都的石油大厦和上海的金茂大厦等。

但高层建筑太多、太密集也会对城市带来热岛效应,玻璃幕墙过多的高层建筑群还可能造成光污染现象。

2.在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面积相同比值的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闲地面,将这些空闲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

例如在新加坡的新建居住区中,由于建造了高层建筑群,留下了更多地面空间,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绿化和人们休闲活动空间。

3.高层建筑中的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看,高层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也会增加高层建筑的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即指超过了一定高度或层数的建筑物。

各国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各不相同,均以本国人口与土地面积为基准而定量。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十层以及十层以上、大于24 米且小于 100 米的民用建筑划分为高层建筑。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建筑的高度有限,因此无需过多考虑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长上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长上层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体 重 量和 降低 船体 重心 的高 度 , 在 船 中 区域 0 2甲
板 下设 了三 道横 向过 道 分 断该 层 长 甲板 室 , 使0 2 甲板 下 的 甲板 室 在 船 中 区域 长 度不 超 过 0 . 1 5倍
图 1 过 道 顶 短 纵 桁 结 构
为 了解类 似 这样不 完 全分 断的 长 甲板 室对 纵
船长 , 而0 2甲板 纵 向连 续 设 置 , 其在 过 道 顶部 分
下, 综 合考 虑安 全性 、 适用 性 、 整体 性 、 工 艺性 和经 济性 等 因素 , 解 决船 体结 构形 式 、 构件 尺度 与连 接 等设计 问题 , 保 证 船 体具 有 恰 当 的强 度 和 良好 的
技 术 经济性 能 J 。船 舶 结 构 设 计 主 要 有 确 定 性 设 计 方法 和结构 可靠 性分 析法 两 大类 。 目前完全
辅 助 设计 , 但是 方便 快捷 、 高效 率 的规 范设 计法仍 然 被 广泛采 用 。总体 设计 总是 希 望船体 结 构尽 可 能轻 。其 中 , 上 层 建 筑设 计 的强 弱 对 船 总 体 承 载
能力不 起决 定 性作 用 , 但 对 船 体 结 构 总 重 量 和重
( 短 纵桁 ) 与 其前后 甲板 室顶 纵 向构件 对 齐 , 但 短 纵桁 趾 端未做 软化 处 理 ( 见图 1 ) , 应 力 集 中情 况 较 严重 。产 生较 大 的应 力集 中 ( 单元 合 成 应 力最
第4 2卷
第3 期
船 海 工 程
S HI P & 0CE AN E NGI NE E RI NG
Vo 1 . 4 2 No . 3
2 0 1 3年 O 6月
J u n . 2 0 1 3

建筑工程交流研讨会发言稿

建筑工程交流研讨会发言稿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建筑工程交流研讨会,在此,我代表我们团队,就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

首先,我想谈谈建筑仿生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建筑仿生技术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仿生建筑通过借鉴自然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比如,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的蜘蛛网、鸟巢等生物结构中获取灵感,设计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

在绿色建筑方面,仿生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采光、通风等方面,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关于双碳战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我认为,建筑工程领域应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都要充分考虑碳排放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

例如,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采用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推广装配式建筑,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在建筑运维阶段,加强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

此外,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也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为建筑工程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的智能化、施工的自动化、运维的智能化,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此,我想分享我们团队在数字化智能建造方面的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最后,我想谈谈建筑工程电子文件归集标准的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工程档案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制定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建筑工程电子文件归集标准,对于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希望与会专家和同仁能够就《房屋建筑工程电子文件归集标准》的编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电子文件归集标准的发展。

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范文_学习心得体会_

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范文_学习心得体会_

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范文读了建筑结构学习这本书,建筑工程产品在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场施工人员管理水平,在此分享心得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建筑结构学习心得范文篇1“关注就是责任,实践自有力量”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的,现在也成了我所信奉的,更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感受。

也许是对本专业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可能真是实践的力量,总感觉此次实习活动过得轻松而又充实。

认识实习,培养专业兴趣是此次实习的目的。

我们看了许多工地,每个工地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情节。

正是这种刺激感,我们对每个工地的状况和实际的印象也更深。

下面就是我在此次认识实习中所见所闻所想的,也可以说是一点总结或。

这次实习非常匆忙,时间比较紧,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对丰富的内容。

此次实习,我们走访参观了如:港口工程,桥梁工程,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工业厂房工程,商业写字楼工程等。

对此,我就分门别类的记叙此次实习。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如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教学专用、工业厂房等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

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外脚手架的高层搭设。

2预留孔洞的施工。

预留孔洞施工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常会出现忘留,留置错位等通病,在建筑工地屡见不鲜,也是我此次实习所见到的最多败笔。

对此,我决定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读图纸,把握细节,并加强与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与交流,是孔洞预留等细部构造处理完美。

3 文明施工问题。

对文明施工的印象,此次实习中确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改变了对工地的一些看法。

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文明施工较以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在工地CI形象识别,还是材料堆放都已经开始接近标准化,但是与书本理论相比还存在不足与瑕疵,众观全局还是有很大的改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建筑结构设计的研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1. 结构平面图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时,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

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必须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来说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直接设计即可,但设计中需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2. 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

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

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

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

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120厚。

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

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真正的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

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

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
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二、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 地基与基础方面
1)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勘察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选择和设计,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更不能盲目的把地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万无一失了。

2)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

有时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3)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

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将荷载乘以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因而采用荷载值偏大。

2. 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
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

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便出现裂缝。

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

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

经验算满足,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3.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

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

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

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

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梁的约束弯矩,加之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刚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在梁底附近将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

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铰工作。

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4.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向的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

即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

非抗震设计时,一些结构设计者把纵向框梁按普通连续梁进行设计,梁柱的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箍筋的配置均无法满足框架梁、柱的构造要求。

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置均不满足要求的现象。

5. 悬挑粱的截面高度选用过小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抗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

梁高选用过小,常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

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

挑梁的变形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

据笔者观察,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

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梁已接近破坏,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

裂缝在梁支座处沿斜会向下延伸,梁缝愈靠上愈宽。

致谢
首先向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公司里的各位师傅、同事说声谢谢,离开校园学校的各种事情都是各位老师在为我们操持,在繁忙的大都市里同学们之间相互关注相互关怀,初入社会各位同事在
学习生活上的关注和照顾。

谢谢你们了!紧张的顶岗实习就快要画上句号,这次的历经半年的实习过程既检验了我对大学三年来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使我在施工现场学到很多的实践经验,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回顾整个实习过程,自己刚刚迈出校园对工地现场的实际东西理解甚少,很多工程量都是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误算,错算时有发生。

但就在错误中学习经验,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记忆更加的深刻。

本论文根据自己的实习体会,结合网上、课本上的一些资料作为论述依据完成,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不详尽甚至不当之处,希望老师指导提出意见。

通过本次实习,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名建筑工程人员所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只有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地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才可能真正的做好最后,让我再次对给予我帮助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的最真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梅洪元,付本臣。

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
【2】覃力,高层建筑设计的一种倾向——大规模高层建筑的集群化和城市化,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