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考辨

合集下载

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14组极易混淆的成语辨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1.瞬息万变变幻莫测【词义】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

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了很多次。

变幻莫测: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辨析】“瞬息万变”与“变幻莫测”都有“变化”的意思,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瞬息万变”偏重于“万”,指时间极短而变化极多;而“变幻莫测”偏重于“莫测”,指变化多而不易把握,多用于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例句】①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②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衬托,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

2.说来话长一言难尽【词义】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辨析】“说来话长”和“一言难尽”都有“事情复杂,说不清楚”的意思。

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来话长”侧重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而“一言难尽”侧重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例句】①他俩反目成仇的原因说来话长了,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有时间我再和你慢慢说吧。

②她的成长故事简直就是一言难尽,一次根本说不完,要分好几次才说得完。

3.说一不二一言九鼎【词义】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形容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辨析】“说一不二”和“一言九鼎”都与“说话”有关系。

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说一不二”侧重说话算数。

而“一言九鼎”侧重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例句】①他从来就是说一不二的,只要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办好。

②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4.硕果仅存凤毛麟角【词义】硕果仅存:意思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凤毛麟角:意思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2017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考成语辨析题附答案

2017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考成语辨析题附答案

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六次大考(209)①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银行家群体一度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银行家群体不知何故很快便了。

②丰收的秋天远去,萧瑟的冬日降临了,曾经活跃在田野里的各种动物都已,雪花满天飞舞着,为大地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服装。

③正如伟人所说,一切稳固的东西都会,一切神圣都将会遭到亵渎。

很多企业早已明白,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生意。

A.烟消云散销声匿迹风流云散B.风流云散烟消云散销声匿迹C.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烟消云散D.烟消云散风流云散销声匿迹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

在那个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

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

(4),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B.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C.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D.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衡水中学2014~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A.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更是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

B.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

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败屡战,决不放弃。

辩论赛半决赛推文文案

辩论赛半决赛推文文案

辩论赛半决赛推文文案
1、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辨是非,逞口舌之利;论长短,看知识我丰。

3、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辩古今之是非,论天地之对错。

4、庄严无畏的独立思考,灵气四溢的自由辩解。

5、国情世事,经世济民,辩坛精英,伦场先锋。

6、儒战群雄一张嘴,辩论天下三寸舌。

7、辩民生以善其身,论国事以济天下。

8、经明行修,显以厉俗;吾思吾言,辩之有道。

9、口舌交错之艰辛,言礼言利言社会。

10、智者动,仁者静,动静两相宜;智者经,仁者辩,经世辩天下。

11、真情在时间中沉淀,真理在辩论中清晰。

12、辩出风格,辩出精彩;不论成败,尽力就好。

13、立商以德,学商以志,经商以信,达商以情。

14、智者飞于天、潜于海、雄于地球。

15、交流,学习,发展,提高,向对方辩友学习。

16、儒战群雄,一张嘴辩论天下三寸舌。

17、三寸之舌,百万雄兵,我言一出,谁与争风?
18、桥是我建,路是我开;要从此过,留下辩才。

19、铁齿铜牙弘正气,唇枪舌剑战群儒。

20、智慧对决,辩场争锋,谁敢横刀立马,唯有今朝化工。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也谈课前三分钟演讲柳波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621000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就代表他的成就有多大。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口才的人总是更容易成为核心人物,有口才的人总是更能让人心悦诚服,有口才的人总是更容易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现实的教学中,新课标也指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新课标对7-9年级的口语交际也提出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

综上所述,可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何等重要。

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容易被忽视的也就是“说”的训练了。

部分教师认为,课前演讲容易耽搁教学时间,学生所讲内容往往又与本堂教学无关,影响教学进度。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中考、高考又不考,写好作文就行了。

熟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互为表里,是密不可分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把课前演讲纳入了课堂评价之中,课前演讲不进行者,该堂课一律不合格。

为此,笔者及同事做了一些尝试。

一、定规则,以激励为主1.演讲的次序。

编排好学生演讲次序,打好提前量,让学生有时间做好充分准备。

能否让学生对演讲次序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精心准备是演讲能否正常进行的基础。

2.演讲的语言。

要求尽力用短句和序列词达成明晰的听众效果,适当使用修辞和非陈述句增强感染力。

演讲的目的是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既要做到语言轻快、明了准确,又要富有感染力,令人信服。

3.演讲的仪态。

要求身形直,身躯定,不摇晃;眼神聚,能与观众交流、传达友善的情谊;手势坚定、适当;声音顿挫、洪亮。

演讲中演讲者的仪态是否端庄,语言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楚,声音是否宏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是能否打动观众的关键。

4.脱稿演讲,遵守时间限制。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复习指导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复习指导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复习指导1、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凿凿:确实。

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2、哑然失笑发音yǎ rán shī xiào 释义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3、连篇累牍 lián piān lěi dú解释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含贬义4、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5、乐不可支支:撑住。

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

形容欣喜到极点。

6、言过其实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7、流风遗韵:前人留下来的好的风俗习惯8、“唱主角”原意就是在一台戏里担任主角的职位,比喻担负主要任务、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或具有重要的地位。

9、墙里开花墙外香比喻成绩不为本地重视而为他处所重视。

只能只在一个方面吃香【示例】他的作品在本国没多大反响却在美国引起轰动,可谓是“~”。

1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

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1、浓妆淡抹: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

浓妆淡抹总相宜:诗句的本意是说空蒙的山色是西湖淡雅的妆饰,潋滟的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的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后来人们常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形容女子不管怎样打扮都很漂亮、得体。

1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应的问题.13、如履薄冰 rúlǚ bóbīng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14、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

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一般用于好人)15、风流儒雅;风流:有才学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雍容.16、自私自利发音 zìsī zì lì解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高中语文新高考考点复习39 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高中语文新高考考点复习39 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语文新高考考点三十九辨析并修改病句(二)一、对点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衣食住行是人的生活的永恒主题,而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人的生活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和便捷化。

B.在这部电视剧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如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

C.这个节目表达了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的决心。

D.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移动化开始加速向传统行业渗入,各行业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信息化建设和接轨互联网的需求显得异常迫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C.瑞士旅游业把眼光瞄准了中国市场,旅游部门主动设计、开展中瑞酒店管理论坛、中瑞旅游论坛等,开启了中瑞旅游交流的新篇章。

D.21名来自重庆市綦江区的留守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踏上列车,前往广西柳州探亲,与期盼已久的家人团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4.6亿亩,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B.战国时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的成才更具有启示作用。

C.他入伍七年来,亲手抓捕犯罪分子12名。

如今他已是队中的一名老队员,虽然浑身遍体鳞伤,但每一次训练和战斗都有他的身影。

D.为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两国国家元首共同决定中法互办文化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部门这几年连续出台不少改革举措,特别是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法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权利、责任。

常见成语使用辨误

常见成语使用辨误

常见成语使用辨误1.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

误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2. 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误例: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

3. 美轮美奂:轮,轮lún,高大的样子。

奂,众多,盛大。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常见误用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误例:上海车展上,众多的汽车制造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新品,一款款轿车美轮美奂,一场场促销活动应接不暇。

4. 炙手可热:炙烤之手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盛,气焰高,含贬义。

常见扩大其使用范围,错误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误例:春季房展会后,房地产开发商意识到小户型将是下一个极为看好的卖点,纷纷推出旺地小户型,一时间,小户型又成了炙手可热的销售概念。

5. 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贬义。

误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6. 首当其冲:当,承受。

冲,要冲,交通要道。

处在冲要的位置。

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误例: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7. 不瘟不火:瘟,戏典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误例:LD彩电春天风风火火地上市以后,几个月来全国各大区的销售状况均不温不火,并不像先前人们预想的那样乐观。

8.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

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误例:老排长,还说什么呢,过去没有你的搭救哪有我今天?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2016高考成语辨析

2016高考成语辨析

2016高考成语辨析1、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好像强壮,内里实际上很空虚,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2、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风尘仆仆”,这三个成语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但又有差别。

“风餐露宿”偏野外食宿生活艰辛“跋山涉水”偏重远行艰辛“风尘仆仆”偏重在长途奔波劳碌3、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

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

因循守旧:因循,沿袭。

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4、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5、风流云散:四散消失,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用于事物或情绪)。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6、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

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

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都常用来比喻办事不能深入。

但“蜻蜓点水”偏重在“点”;指做事不坚持;不深入;“走马观花”偏重于“观看”不仔细;不认真。

7、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与语境中的“台下”相照应,应为“座无虚席”。

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8、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9、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福州三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总分 100分。

注意事项:①答题前,学生务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②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③答题结束后,学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表1 关于“燕国”真实性的考证出处记载青铜器堇鼎和伯矩鬲的铭文铭文中都刻有“医侯”(“医”同“燕”)二字青铜器克蚕、克罍的铭文铭文中刻有“命克侯于燕”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封召公奭于燕”根据表1基本可以证实“燕国”真实存在。

这反映了A. 多元互证的必要性B.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C. 文献史料的可靠性D. 实物史料的关键性2. 汉朝的董仲舒明确表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六合同风,四海一家”成为一种理想境界。

这反映了汉朝A. “大一统”思想呈现滥觞B. 儒学成为主流思想C. “大一统”思想得到推崇D. 黄老无为观念颠覆3. 隋唐时期,西域经营扩大,政府在西域设立安西四镇、北庭都护府,并运用军事震慑、外交手段和文化政策成功地维持着在西域的统治。

隋唐时期的这一系列做法A. 促使丝绸之路畅通B. 拓展了疆域版图C. 旨在发展国家经济D. 促进了皇权集中4. 宋朝以前,统治者专门为商人设立了市籍,并且要受到诸如服饰、入仕等方面的限制;宋朝以后,专门为商人设立了坊郭户籍,赋予了商人和其他社会庶民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这说明了宋朝 A. “士农工商”观念削弱 B.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 小农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 人文主义思潮兴起5. 清朝设立八旗科举以照顾满族、蒙古族等考生,同时又设有翻译科来选拔满族官员,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考生的权利。

论《资治通鉴考异》的文献学价值

论《资治通鉴考异》的文献学价值

-古籍研究-论《资治通鉴考异》的文献学价值任柏林(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资治通鉴考异》是北宋司马光写就的一部史料考辨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开创考异自注的文献体裁;其所引文献,除了正史以外,还包括一些笔记、小说、文集、碑铭等,保存了众多现已失传或他书未详记的文献;包含2977条文献纠谬,通过对参引文献的考评和辨误,成为校注古籍、辑佚古书、考察文献流传情况的重要参考,对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资治通鉴考异;文献学;价值[中图分类号]K25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9)03-0067-05《通鉴考异》①共30卷,是北宋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部考辨史料的著作,现存有多种版本②。

司马光在撰写过程中并不盲目相信正史的记载,而是通过诸条相关史料的对比,找出相对可靠的、更加接近史实的材料。

这种“考异”的原则即考订书籍版本的文字或所记事实的异同,在书中每记一事,以三、四条材料相互考辨,从而推定其中最为符合史实的材料,为《资治通鉴》的记载真实性奠定了丰富的史料基础,同时又方便解答读者的疑惑。

从文献的类型来说,《通鉴考异》是司马光为《资治通鉴》所作的注.《通鉴考异》考异的目的是为其自注,而自注的价值主要在于考异。

因此,考异和自注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新的文献体例。

正因其特殊的文献形式,《通鉴考异》在文献学价值方面也具有特殊性。

需要指出的是,学界对此书的史学体例、史学方法、考辨释例等方面多有论述③,在文献学价值方面,至今并无较为系统地考察。

笔者拟从注释学、文献保存、辨伪学、辑佚学、校勘学这几个方面探讨《通鉴考异》的文献学价值.1注释学价值《通鉴考异》是司马光为《资治通鉴》所作的注.自注又称“子注”,是一种注疏体裁,即为自己的著作或注释文作注。

探寻自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章学诚《文史通义•史注篇》云:始于“太史《自叙》之作”⑴,后杜佑《通典》也多用自注的方法,但这种自注只是单篇或部分而已,并不系统成书。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辨析1.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辨析:“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26384305_淅川徐家岭楚国贵族墓出土青铜神兽考析

26384305_淅川徐家岭楚国贵族墓出土青铜神兽考析

一、出土青铜神兽的概况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淅川徐家岭九号楚国贵族墓出土青铜神兽一对。

这一对青铜神兽,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均为龙首、龙颈、虎身、虎尾、龟足,张口吐舌。

两只神兽,其龙首外扭,方向相反,龙首上皆附六条小龙,脊背上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口中还衔着一条龙。

出土的青铜神兽,通体以绿松石镶嵌出凤鸟、龙、虎、云纹、涡纹等图案。

标本HXXM9:47的后腿上部,比标本HXXM9:42后腿上部多立一个镂空的方形插座,根据对称性原则,推测HXXM9:42后腿上部也应有一个方形插座,可能已经损毁,具体功用未知。

(图1)该对青铜神兽,为分铸而成,各部件均可拆装。

考察其具体的铸造技术,有关学者认为,兽身采用范铸法浇铸而成[1]。

此外,兽身上面镶嵌的绿松石,应是楚匠人在制作模范时,提前设计好各种纹饰凹槽,之后,将绿松石裁割成合适的形状,镶嵌于器表的纹饰上,待绿松石嵌于器表后,再用错石加以打磨,使之光滑。

二、出土青铜神兽的形象探析青铜神兽的整体造型为龙形虎身,依据现今的发掘材料可知,龙和虎的形象在楚墓中十分常见。

但龙、虎形象在楚地流行的具体缘由是什么,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值得予以探讨。

1.龙形象探析。

在尧舜禹时期,龙是沟通天地、庇护人民的图腾。

自夏朝一统天下,龙便成了王权统治的象征。

到了商代,由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缘故,统治者将玄鸟作为图腾,但为了彰显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龙的形象在社会领域仍大量出现,尤其是在青铜器和玉器装饰中更为常见。

周人顺天应民后,龙的形象既是政权的标志又是周天子无上权威的代表。

《礼记·乐记》有云:“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楚人本是中原民众,因受商人压迫而逐渐南迁至荆地,到熊绎时期始受封于周成王。

为了表示自己是周国势力而有别于其他蛮夷,他们自然也尊崇龙的形象。

《淮南子·泰族训》记载,楚人在宫廷中设置有“九龙之钟”。

同时,楚人的祖先也与龙关系密切。

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博物

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博物

总第236期‘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博物学辨名的巫礼转换周金泰[收稿日期]㊀2022-03-21[作者简介]㊀周金泰(1989 ),男,天津市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㊂[基金项目]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1YJC770035) 博物学视野下的早期中国动物史研究㊂[摘㊀要]㊀辨名是博物学中重要的知识分支,中国古代博物学辨名有一个巫礼转换的历史过程,其中的典型例证是动物辨名㊂动物辨名最初是一种厌劾妖祥的巫术活动,辨名的目的在于利用名化解对未知物种的恐惧,进而制御或役使动物㊂汉代动物辨名的内涵发生了重要转变,伴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名物训诂之学日益成熟,汉儒在编纂字书及注解经典过程中进一步辨析动物名号,他们以礼教为标准建构了辨名与人伦的关联,尤其是名号之异与身份之异的关联,从而使辨名具备了别其物类的礼学功能㊂巫礼转换揭示了以名为手段理解外部世界的两种进路,前者是认知物种性状的名实探讨,后者是区分物种类属的名类探讨,二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对自然与社会秩序的整体建构㊂[关键词]㊀动物;博物学;辨名;经典诠释;礼学[中图分类号]㊀K203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2)12-0042-11[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21205㊀㊀一㊁引言㊀㊀名号及与之相关的名实㊁名位㊁名分㊁名声等问题,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特质至关重要,因而备受学界关注㊂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名号研究逐渐突破了以名辩逻辑为核心的哲学研究范式,①进入到了历史学的研究视野,经由政治史㊁制度史㊁社会史等领域的持续探讨,名号的复杂内涵被揭示了出来㊂②但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名号研究维度未被充分观照,即名号虽深涉古代政治㊁礼仪㊁伦理等社会实践,但其本质是建立语词与被指称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类行为最初普遍发生于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自然实践,因而首先是一个博物学问题㊂③在博物学知识体系中,辨名尤其是动物辨名,居于十分核心的地位㊂中国古代对名实问题最经典的论说便藉由 白马非马 而展开,荀子论 大别名 ,亦以鸟兽为典型例证,[1]又‘说文叙“: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㊂ [2]可见,作为名24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 博物学辨名的巫礼转换号具体呈现形式的 文字 ,其创生亦深受动物启发㊂中国古代动物辨名材料不可谓不丰富,但一度囿于选题取向,未能引起学界充分重视㊂④此前,笔者已对上古史料略作梳理,指出早期动物辨名同巫术活动有关,辨名可以化解对未知物种的恐惧,进而厌劾甚至役使动物㊂充当早期辨名者的是黄帝㊁大禹㊁孔子等在中华文明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 王 圣 式人物,亦足见动物辨名同古代知识㊁权力及信仰之间存在着复杂且深刻的联系㊂[3]汉代以降,动物辨名逐渐演变为经典诠释之一环㊂儒家素有 多识 传统,‘诗经“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周礼“ 辨五地之物生 ,儒家经典虽以王道义理作为叙述主旨,但亦有动物出没其中㊂历代儒生在辨析㊁注解动物名号的过程中,贯注了自身的知识理念及情感体验㊂汉代古文经学兴起,字书编纂㊁经典训诂等学术活动全面展开,一方面系统整合了先秦以来的动物辨名知识;另一方面也促使动物辨名文化内涵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可用 巫礼转换 概括,经汉儒改造,动物辨名已较少同巫术产生关联,而侧重通过辨析动物名号及称谓来建构礼仪秩序㊂此后陆机疏诗,郭璞注雅,直至清代朴学家的动物考证等,基本都延续了汉代的辨名文化传统㊂在这个传统中,动物认知被纳入礼仪与政治世界加以考量,从而使辨名突破了生物区分意义,具备了映射社会秩序的内涵㊂㊀㊀二㊁厌劾百怪:动物辨名的巫术起源㊀㊀中国早期动物辨名同巫术活动有关,此前学界已有初步讨论㊂[4]本文侧重将其理解为博物学辨名巫礼转换的起始环节,再作申说㊂今所见早期动物辨名史料,数量并不多,但在内容上十分集中,基本上全与怪兽主题有关㊂此局面之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史料保存及裁汰逻辑所致:首先,正因怪兽之 怪 ,才有辨识之需,与其相关的史料才易被保留;其次,早期辨名史料存在相近主题,大多提及辨名是为了以名制御怪兽,说明古人记录这类内容应具有特定目的㊂‘左传㊃宣公三年“载 问鼎中原 典故,周定王使者王孙满解释九鼎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5]所谓 铸鼎象物 ,指教民辨识怪兽,以知晓制御之法;⑤‘山海经“亦多记怪兽,其行文格外强调怪兽之名,说明‘山海经“亦有辨兽指南性质;‘管子㊃水地“记载名为 庆忌 和 蟡 的两种动物, 以其名呼之 则可役使它们;[6]‘庄子㊃达生“记载齐桓公遇怪兽而染疾,术士诊病之法即是告知桓公怪兽之名;[7]秦汉出土简帛也有多处提及这种上古巫术,如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诘“篇主题为制御物怪之法,其起始步骤便是知晓物怪之名;[8]马王堆汉墓帛书‘杂疗方“等古医书,也提到呼名制御作祟人体的物怪;[9]‘汉书㊃艺文志㊃数术略“之 杂占类 著录‘祯祥变怪“‘人鬼精物六畜变怪“‘变怪诰咎“等古佚书,从书名不难推断,内容应与上述巫术相近㊂以上材料具有共性,表明上古时期存在着一种以辨名为核心的巫术,其主要内容是辨识动物(尤以怪兽为主)之名,并以名为手段制御或操控该动物,属古代 厌劾妖祥 巫术的一种㊂在这一过程中,辨名的目的在于提取出 名 的要素,以便采取下一步的巫术行动,有时 知名 即可制服怪兽,有时还需配合带有诅咒性质的 呼名 等行为㊂关于其巫术逻辑,从人类学角度看,一般认为与名所表征的文字崇拜观念有关㊂[10]博物学也为我们理解早期动物辨名的巫术内涵提供了思路㊂辨名是熟知物种性状的前提,辨名之后方能对该物种进行分类㊁记录㊁驯化等其他博物学工作㊂可见,辨名本质上是一个化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消除恐惧的过程㊂人类之所以对怪兽感到恐惧,是因为怪兽超出了常识范围,而通过辨名,怪兽就成了可理解的常识,结果也就 见怪不怪 了㊂敦煌‘白泽精怪图“(由S.6162㊁P.2682两残卷组成)便形象地34‘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12期点出了这一心理: 故先呼其名,即使人不畏之,鬼亦不伤人者也㊂ [11]由此不妨大胆推测,因为怪的界定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所以今天常见的犬㊁马㊁牛等动物,最初可能也曾因体貌异于人类而被视为怪兽,先民也曾对之感到恐惧,并通过辨名消除了恐惧㊂只不过人类对它们的驯化集中发生在距今8000年左右,而辨名更在此之前,彼时文字还未产生,名不是以 字 ,而是以 声 的形式体现的,故没有文字史料保留下来㊂进一步说,辨名㊁消除恐惧与驯化是一体的,上引‘管子㊃水地“的例子,动物在被辨名后接受人类役使,暗示的可能就是被驯化的过程㊂把动物辨名理解为巫术行为,符合上古知识史的逻辑㊂在反映上古巫文化的重要文献‘楚昭王问于观射父“中,观射父对巫的评价,即是能知山川之号㊁四时之主㊁牺牲之物的全知全能式人物㊂[12]先民认知能力有限,只有巫才能掌握辨名能力,继而教导万民如何与动物相处㊂所以,早期文献最常提到的辨名者就是黄帝和大禹这两位 首巫式圣王 ㊂[13]黄帝㊁大禹辨名近似传说,但可反映上古时期群巫之长凭借巫术辨名动物的历史事实㊂综上所述,在最初的动物辨名中,名是一个巫术概念,其功能不仅在于标识名实,更在于以名为基础防范㊁控制及驯化动物㊂在认知水平低下的上古社会,辨名巫术出现的意义是革命性的,它使得人类逐渐消除了对体貌异于自身的物种的未知与恐惧,进而使人类与动物相处成为一种可能㊂㊀㊀三㊁明忌居德:‘说文解字“动物辨名考索㊀㊀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动物辨名传统 不断有史料提及孔子辨名,包括辨坟羊㊁商羊㊁鸧鸹等动物㊂笔者已对相关记载做过考辨,指出其多为托伪,但作为一种历史记忆,仍具价值:一方面,从辨名对象来看,孔子辨名同巫术辨名存在继承关系;另一方面,孔子辨名不再是为了厌劾物怪,而侧重以 知名 来营造独识万物的圣人形象,这表明名的巫术内涵正在减弱㊂几乎在孔子辨名故事产生的同时,先秦诸子围绕名亦展开了热烈讨论,随着形名㊁名实㊁名法等范畴逐次建构,名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思想概念了㊂但在孔子辨名的故事中,孔子所推崇的仁㊁礼㊁正名等主张并未同动物产生关联㊂因此,就动物辨名的整体历史而言,孔子辨名还只是一个过渡,该类叙事虽对上古巫术有所突破,但也并未随之重建新的辨名传统,这项工作是在汉儒对孔子思想的诠释中接力完成的㊂汉代官方经学建立,进入所谓 经学昌明时代 ,这是我们探究汉代辨名文化的前提语境㊂汉代经典传播主要依靠儒生注经,因此就方法论而言,经学实为经典诠释学㊂汉儒动物辨名史料集中见于经典训诂㊁注疏之中,其中有两个典型案例:首先是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虽为字书,但小学因古文经而兴,本就属经典诠释的一部分,‘说文“中动物部类保留了极其丰富的动物辨名史料,是对‘尔雅“以来小学辨名传统的系统总结;其次是郑玄经注,郑玄遍注群经,其笺诗注礼的内容保存最为完整,影响也最大,而‘诗“‘礼“正是较多论及动物的儒家经典㊂东汉年间,经典诠释逐渐进入成熟期,堪称其中翘楚的许㊁郑均曾论及动物辨名,对相关材料进行解读,可一窥汉代动物辨名文化的特色所在㊂‘说文“540部中有39部涉及动物,包括8个鸟部㊁22个哺乳动物部㊁3个昆虫部及6个鱼鳖部㊂以往对它们的研究,多从文字学角度切入,稍有引申者,会分析其所反映的上古动物信息㊂⑥事实上,字典编纂亦可理解为博物学辨名㊂据‘说文叙“,文字的产生可分为文的产生及字的产生两个步骤,其中文的产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又云 文者,物象之本 ,⑦文先起源于博物观察,进而依类象形㊁分理别异才形成系统文字㊂‘说文“与博物44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 博物学辨名的巫礼转换学的渊源还体现在它通过部首对动物进行分类,虽然其初衷仅是归类汉字,而非有意区分动物,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博物学意义:‘说文“部首多为义符,故归入同部的动物往往表现出博物学上的共性㊂‘说文“论及动物部首与其所统汉字关系时,常用 凡鱼之属皆从鱼 凡犬之属皆从犬 等固定结构,这里 属 显然是从博物学角度出发的㊂‘说文“对动物名的记录具有选择性,自然界中昆虫种类最多,哺乳动物则最少,但上引‘说文“部类分布恰与此相反,这是农耕社会更重视哺乳动物的缘故㊂同时代的桓谭,也认为动物辨名应具有选择性: 夫畜生贱也,然有尤善者,皆见记识㊂ [14]决定选择性的另一个因素是‘说文“的编纂目的 为阅读经典扫除障碍,于是‘说文“的动物辨名还可见两个特点:首先,对于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动物,许慎会特地强调,如释 鲔 ,点出它出自‘周礼“ 春献王鲔 ,释,则强调 ‘周礼“谓之等;其次,许慎喜欢征引孔子言论,如释 犬 : 孔子曰: 视犬之字如画狗也㊂ 不过‘说文“中 孔子曰 多为托伪,王应麟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认为其多出自纬书㊂⑧由于‘说文“主要服务于阅读经典,故其动物辨名多具道德特征,生物学描述反居其次,对牛与羊这两种古代农耕社会最常见动物的名号辨析便是典型㊂‘说文“释牛: 牛,大牲也㊂牛,件也;件,事理也㊂象角头三㊁封㊁尾之形㊂凡牛之属皆从牛㊂ 此条目素有争议,先释牛为 大牲 ,又释牛为 事理 ,语句累赘㊂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认为 牛,件也;件,事理也 两句支离,盖后人增补㊂[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改为 牛,事也,理也 ㊂可见段氏意见恰与王氏相反,认为 大牲也 乃浅人不知义而改,故仅保留 牛,事也,理也 ,并注云: 事也者,谓能事其事也㊂牛任耕㊂理也者,谓其文理可分析也㊂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㊂牛㊁事㊁理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此与羊㊁祥也,马㊁怒也㊁武也一例㊂ [16]段氏以牛㊁事㊁理古音同部作为论据,又以‘说文“存在 羊,祥也 马,怒也,武也 等同格式表述作为内证,其说可从㊂许慎释牛为 事理 ,应是考虑到牛在儒家经典中的特殊地位,‘礼记㊃玉藻“: 君无故不杀牛㊂ [17]乃因牛可用于祭祀及农耕㊂牛之甲骨㊁金文皆作祭盘盛牛头之形,祭祀相关文字亦多从牛构型,均与牛作为 祭天尊物 的 大畜 地位有关㊂此外,牛用于农耕,有勤勉无怨之象,也被解释为合乎儒家礼教㊂凡此种种,皆证 牛为事理 ㊂‘说文“释羊: 羊,祥也㊂从㊂象头角足尾之形㊂孔子曰: 牛羊之字以形举也㊂ 凡羊之属皆从羊㊂ 许慎此处并未过多描述羊的生物习性,而特意强调 羊,祥也 ㊂古无 祥 字,故以 羊 假借,但许慎也未特意强调二者的假借关系,此句应直接理解为羊有吉祥之意㊂突出羊之吉祥义,亦受儒家伦教影响,‘春秋繁露㊃执贽“: 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 [18]点明羊具备仁㊁礼㊁义三种儒家核心美德,故美㊁善㊁义等皆从羊构字㊂羊成为表征儒家道德的典型动物,如董仲舒所示,与其生物习性有关㊂羊在六畜中以性格温顺著称,即所谓 羊者顺之畜 ,[19]这一特点亦与早期儒之 柔逊 相合,此外 羔羊跪乳 亦不难建立其同孝道的象形关联㊂羊同样也是祭祀牺牲,除太牢㊁少牢皆用羊外,‘周礼㊃春官㊃司服“: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㊂ 郑注云: 大裘,羔裘也㊂ [20]天子祭天所服大裘冕亦为羊裘㊂‘说文“对文字的训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辨名,辨名本质上是建立文字与辨识对象之间的关联,故辨名实为辨字㊂汉代,字就是名的一种新表达方式,如郑玄注经时就多次提到 古曰名,今曰字 (例见‘仪礼㊃聘礼“‘周礼㊃外史“等)㊂许慎子许冲‘进说文解字表“云: 天地㊁鬼神㊁山川㊁艸木㊁鸟兽㊁虫㊁杂物㊁奇怪㊁王制㊁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㊂ 其直观表明,‘说文“释字同时也承担了博物辨名的功能㊂就上文54‘北京社会科学“㊀2022年第12期对‘说文“动物辨名的分析而言,不难总结以下特点:托伪孔子辨名;注重动物在经典中的位置;注重与动物有关的礼仪活动;基于关联思维对动物进行道德评判等㊂这些特点的形成,一方面与‘说文“服务经典阅读的追求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许慎以及他那个时代对辨名的普遍理解,许慎论字之功能:夬,扬于王庭㊂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㊂扬于王庭 断章于‘易㊃夬卦“,但将原义明法决断易为 宣教明化 ㊂ 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则化自‘象传“,但 则忌 因不可解而有争议,王弼注‘易“云 居德以明禁 , 则 若为 明 ,其义便通㊂ 则 明 字形相近,似传抄之误㊂易顺鼎‘经义莛撞“论曰: 据宣教明化之言疑许君引‘易“亦作 明忌 ㊂后人据今‘易“改之㊂若作 则忌 与引‘经“之旨无所附丽矣㊂ ‘说文“成书后辗转传抄,易说可从㊂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即改为 明忌 ㊂又王筠‘句读“云: 文字可以居德者,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可以明忌者,令行禁止之意㊂ [21]综合前人观点,许慎化引‘象传“,当取 明忌 之义,联系文本语境,应解为:文字是君子用来施予恩惠的工具,使人增修德行,明白禁忌㊂文字 明忌 与早期辨名巫术可通,‘淮南子㊃本经“: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㊂ 高诱注曰: 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㊂ [22]所论正是以文字标识名号进而厌劾物怪㊂但许慎对辨名的理解显然不止于此,而更注重其 宣教明化 的功能,从而为辨名巫术注入了 居德 的内容㊂辨名何以具备这层功能呢?可进一步看许慎的解释: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㊂故曰: 本立而道生 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㊂文字有助于研读经艺,进而熟知王政,此即前引‘句读“所云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㊂但接下来许慎引‘论语㊃学而“及‘易㊃系辞“同样值得重视,表明文字是 道本 ,是 不可乱 的基础㊂许慎又称 分别部居,不相杂厕㊂万物咸睹,靡不兼载㊂厥谊不昭,爰明以谕 ㊂文字的不相杂厕与万物的有序兼载相互匹配,莫不透露出对秩序的追求㊂汉人将世界理解为等级分明的秩序体系,秩序的呈现方式是万物各安其位,前提则是万物被准确地辨名㊂许慎所云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 ,亦以准确辨名作为前提㊂名的功能是为它们所指代的事物确立位置,动物正是因为被辨名,才得以作出道德引申,并被关联至社会秩序之中,正是在此意义上,动物辨名在 明忌 之外又多出了 居德 的内涵㊂㊀㊀四㊁别其物类:郑玄经注中的动物辨名㊀㊀郑玄遍注群经,同样也对经典所载动物做出说解㊂有学者已注意到,郑玄注解动物侧重表达的是 顺其性,取之以时 的顺物思想,[23]这符合儒家恩至禽兽的一贯主张,并与万物恒生的生生理念相合㊂此外,郑玄在笺诗注礼过程中也表达了极具特色的动物辨名主张㊂‘诗“笺动物辨名可视为郑玄对孔门诗训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之践行㊂‘诗经“动物以鸟为大宗,郑玄辨鸟名常使用 某鸟,鸟之某某者 注文句式,其中 某某者 是郑玄对鸟做出的拟人道德评判㊂如‘诗经㊃小雅㊃四牡“: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㊂王事靡盬,不遑将父㊂ 其中鵻鸟,毛传仅释为: 鵻,夫不也㊂ 郑玄则进一步释为: 夫不,鸟之悫谨者㊂人皆爱之㊂可以不劳,犹则飞则下,止于栩木㊂喻人虽无事,其可获安乎?感厉之㊂ ⑨重点注解鵻 可以不劳 ,用其起兴,感慨王事无歇,百姓不能侍亲㊂郑玄又特地强调鵻有悫谨之德,但这对于理解经文其实并无额外用处,‘诗经“以鵻起兴也不是因为它有德,甚至将鵻与悫谨联系起来,此前也很难找到同类表述㊂‘诗经㊃小雅㊃南有64汉代经典诠释中的动物出没 博物学辨名的巫礼转换嘉鱼“同出现 翩翩者鵻 ,毛传云: 鵻,壹宿之鸟㊂ 郑笺云: 壹宿者,壹意于其所宿之木也㊂喻贤者有专壹之意于我,我将久如而来,迟之也㊂ 这大致解释了郑玄视鵻为德鸟的原因,应与其 壹意于其所宿之木 的习性有关㊂‘诗经“善鸟㊁恶鸟兼载,如‘诗经㊃小雅㊃白华“:有鹙在梁,有鹤在林㊂ 毛传: 鹙,秃鹙也㊂ 郑笺: 鹙也,鹤也,皆以鱼为美食者也㊂鹙之性贪恶,而今在梁㊂鹤絜白,而反在林㊂ 又‘诗经㊃大雅㊃旱麓“: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㊂ 毛传: 言上下察也㊂ 郑笺: 鸢,鸱之类,鸟之贪恶者也㊂ 在释鹙㊁鸢之名时,郑玄同样强调了它们的贪恶品性㊂对比毛传和郑笺,毛传通常仅解释动物异称,这种 某物即某物 的辨名传统应本自‘尔雅“㊂郑玄则提供了详尽注解,如毛传解释鵻为夫不,郑玄继续解释了夫不是什么,仿佛一种 注经接力 ㊂但郑玄并未延续毛传‘尔雅“式的辞典式辨名传统,而将之改造为道德辨名,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方便阐明经意,如上引‘白华“强调鹙之贪恶,应是为了同鹤之絜白对比,以突出该诗 妾居妻位 的弃妇主题㊂但更多的时候,强调动物道德对于理解经文并无额外用处㊂将动物习性比附人之伦理,从而使辨名成为宣扬礼教的工具,这与郑玄一贯的诗学主张有关㊂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郑玄笺诗亦合汉儒正变㊁美刺之风,其‘诗谱序“云: 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就其恶㊂ 郑玄继承儒家诗教伦理,且更重礼教政制,故其辨名并不止于辨物㊂动物辨名的本意是标识动物外观㊁声音㊁习性等生物学特征,郑玄则关注这些生物学特征能否关联出道德指向,这一特点乃其 以礼笺‘诗“ 之体现, 以礼笺‘诗“ 不仅是一个文献学问题,更是一个思想史问题,郑玄不仅直接征引三礼文字笺‘诗“,更将礼的一整套精神贯注其中,‘诗“笺动物辨名本质上是郑玄礼教思维的表达㊂郑玄注经,尤重礼学,礼学发展,亦以郑玄为关键,郑玄‘礼“注中亦涉动物辨名㊂首先,和‘诗“笺一样,‘礼“注同样突出动物的道德特征,如对‘礼记㊃月令“仲春 鹰化为鸠 之注解,鹰是表杀伐的 征鸟 ,鸠是助生气的 春鸟 ,故 鹰化为鸠 具有停止杀戮的仁政内涵㊂其次,‘礼“注动物辨名另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其一,郑玄注解‘周礼“动物职官,赋予辨名以别其物类的礼学功能;其二,郑玄对‘礼记“所载献祭动物作出特别辨名,从而为献祭动物确立了全新位阶㊂郑玄以‘周礼“为核心建构其礼学体系,‘周礼“本为职官书,后经王莽尊扬㊁郑玄推阐,始列三礼之一㊂‘周礼“是‘诗经“之外另一部与博物学关系密切的经典,它构想了一套职官体系,众人各司其职,将宇宙万物纳入管控中㊂郑玄注天官冢宰云 天者,统理万物 ,⑩又引郑司农云 六官皆总属于冢宰 ,故知六官职责 统理万物 ㊂‘周礼“动物职官极多,胡司德(Roel Sterckx)㊁陈业新等学者均曾予以关注, 胡司德指出,动物职官职责是 从动物的社会功用出发,靠名号和外貌来辨认物种 [24]㊂‘周礼“动物职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掌管动物的职官,如牛人㊁鸡人㊁龟人㊁羊人等;另一类虽未直接管理动物,但仍会接触动物,如掌庖厨牲畜的庖人㊁掌四时狩猎的兽人㊁掌马政的校人等㊂动物职官与辨名的关系表现在:首先,增设动物职官主要就是为了辨名,如‘周礼“谓庖人 辨其名物 ,贾公彦对 辨其名物 的解释是 禽兽等皆有名号物色 ,庖人所掌六畜㊁六兽㊁六禽等,其名号并非广为人知,故设专人加以辨识㊂郑玄注文先澄清了六畜㊁六兽㊁六禽具体所指,又指出 凡鸟兽未孕曰禽 ,并引司马职云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 ,说明郑玄是以动物之别为基础展开辨名的㊂其次,动物职官对部分动物做出细分,相当于对它们进行了 二级辨名 ,如马有六马㊁龟有六龟等㊂以六马为例,分别为种马㊁戎马㊁齐马㊁道马㊁田马和驽马,郑注云: 种谓上善似母者㊂以次差74。

【名师讲题】“九鼎八簋体现的文化内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九鼎八簋体现的文化内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就是一切现象的体和用。

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现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竖亥步天与禹铸九鼎的故事收获

竖亥步天与禹铸九鼎的故事收获

竖亥步天与禹铸九鼎的故事收获禹治服了洪水,做了天子后,就想到再给人民做些好事。

他半生奔波,几乎走遍了九州的山山水水,熟知各地都有哪些山精水怪、魑魅魍魉一类害人的妖物。

为了使人们出门时能够有所防备,禹便用九州州长们贡献上来的九堆钢铁,在荆山脚下铸造了九个宝鼎。

据说一个宝鼎要九万人才能拉得动。

可见是怎样的庞然大物了。

每个宝鼎上都刻绘了天下各地毒虫恶兽和鬼魅精怪的图像,让人们一看就晓得哪一方有什么害人之物,预先知道防备;将来出门远行,也心中有数,趁早带上降服妖怪的武器和法宝,便不再受害了。

禹把这九个宝鼎摆放在宫门之外,叫人们参观识别,成为旅行指南图。

所以禹铸鼎的本意是教导人民辨认奸邪,并不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德。

九个宝鼎传下去,从夏代传到殷代,又从殷代传到周代,渐渐成为传世的国宝,被帝王珍藏在庙堂里,其辨识奸邪的作用也消失了,终于成了权位的象征。

对这九个宝鼎,历代的野心家们一直很感兴趣。

春秋时楚庄王率兵攻打陆浑戎(小国名),走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固定王派使臣王孙满去接待他。

席间,庄王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颇有取周王朝而代之之意。

善于外交辞令的王孙满说了一句含有讽刺味的话,“在德不在鼎。

”意思是说,国君统治天下在于是否有德,不在于是否有鼎,使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

后世便把这个典故称为“庄王问鼎”或“问鼎中原”,成为野心家要夺取帝位的代名词了。

《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九州州长)之金,铸九鼎。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九块),铸鼎象物(刻绘了怪物的形象),百物而为之备,使民之神奸(辨别鬼神怪异之物)。

”禹铸九鼎,目的在方便百姓,造福于民,因此人们对他感恩戴德,上下和谐无间,共同享受着上天赐给的幸福。

九鼎成为德的象征。

夏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成仙去,现在何妨将这许多金来铸鼎呢?后来一想:“不好,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诸侯之责备了。

四川汉画像所见丹鼎图考

四川汉画像所见丹鼎图考

摘要:四川汉画中可见一种圆腹三足多带有盖的鼎,乃是炼制丹药的丹鼎,多见于石棺画像,这类鼎的图像可命名为丹鼎图。

四川汉代画像丹鼎图乃是受汉代神仙家影响,属于“太阴炼形”信仰,是这种信仰在墓葬文化中的体现,反映了汉代人寻求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愿望,追其根源或与山东地区的神仙思想相关。

现今所见丹鼎图以四川地区所出较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四川地区道教盛行以及汉代蜀地炼丹术的流行。

关键词:汉画;丹鼎;神仙思想;道教2015年第6期(总第184期)四川文物Sichuan Cultural Relics NO.6.2015TOTAL18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鼎,既是中国古代“钟鸣鼎食”饮食文化的标志,又是一种“器以藏礼”的重要礼器。

汉代画像中常出现有关鼎的图像,其一即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炊具出现,如马王堆帛画中以及画像“乌获扛鼎”中的鼎。

[1]又汉画像中常见“泗水捞鼎”图,“泗水捞鼎”图反映的故事本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2]汉画“泗水捞鼎”图中出现的鼎是象征王权的礼器。

除了以上两类鼎,汉画中还出现一种圆腹三足多带有盖的鼎,是炼丹家用来炼制丹药的丹鼎,这一类图像可命名为丹鼎图。

四川汉代画像丹鼎图乃是受汉代神仙家影响,反映了汉代人寻求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愿望,属于“太阴炼形”信仰。

四川地区画像丹鼎图的起源,追其根源或与山东地区的神仙思想相关。

现今所见丹鼎图以四川地区所出最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四川地区道教盛行以及汉代蜀地炼丹术流行。

一汉代画像所见丹鼎图罗二虎曾将西南地区汉代画像的内容分为几大类,其中一类为“神仙仙境与升仙”,其中“宝鼎(鼎人、升鼎)”属于这一类画像内容。

[3]罗二虎文中所描述的“宝鼎(鼎人、升鼎)”图像,应当主要是指以下列举的四川地区出土汉画图像:1.泸州七号石棺画像《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命名为“鼎人”,[4]《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命名为“鼎·人”(图一)。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鬼谷子内容简介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

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是为《无字天书》。

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根据司马迁《史记》的相关记载,他乃战国时代楚国人,姓名里族不详,因其隐居鬼谷,讲学授徒,故世称鬼谷子。

苏秦、张仪师之,为纵横家之鼻祖。

关于他的传说,在野史中以及民间语之甚多,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编著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这样说到:“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人不能及。

哪几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辨,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冲举可俟。

”所以,不仅纵横家奉之为鼻祖,兵家崇尚其谋略,甚至连民间占卜相面之流、修鞋配眼镜之辈,也都推其为自己的祖师爷,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而集其思想之大成的《鬼谷子》一书,更是价值独特、色彩神奇,历来享有“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美誉,是一部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的智慧宝典,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泽被古今,享誉中外。

其内容博大精深,处处充溢着权谋策略的智慧,时时流淌着言谈辩论的技巧,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外交、为人处世等众多领域,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和实践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在军事、外交、商贸、公关等领域里影响深远的雄辩大全、智慧宝典,对我们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

今本《鬼谷子》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

中卷含《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八篇,另有《转丸》、《胠乱》二篇,亡佚已久。

下卷含《本经》、《决》、《符言》八篇,另有《转丸》、《胠乱》二篇,亡佚已久。

下卷含《本经阴符七篇》、《持枢》、《中经》等三篇。

前面四篇以权谋策略为主,中间八篇以言辩游说为重点,后面三篇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核心,说得是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是前面权谋策略、言辩游说之术的基础,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语文知识点】问鼎中原典故及成语意思

【语文知识点】问鼎中原典故及成语意思

【语文知识点】问鼎中原典故及成语意思问鼎中原指疆域领土。

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下面整理了问鼎中原的典故及成语意思,供大家参考。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

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

”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

”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

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

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庄王无话可说。

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释义]鼎:一种青铜器,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后来成为了国家权力的象征;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

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语出]《左传·王孙满对楚子》:“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辨形]鼎:不能写作“目”。

[近义]逐鹿中原、问鼎轻重、野心勃勃、群雄逐鹿。

[用法]形容某个人野心很大。

一般作谓语。

[例句]春秋战国时期,多少诸侯王野心勃勃,纷纷实行变法改革,企图~。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楚庄王。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 鼎 的 记 载 屡 见 于秦 汉及 先 秦 的典 籍 禹




对 九 鼎 的 铸 人 有夏

夏 启之 殊
具体 地说
·
;
,
造地 有荆 山
即是

:

昆 吾之 别
;
造型 有 三 足

四 足之
,




于 夏 铸鼎 之 人 有两说
,
一说 为 禹

史记
,
封禅书


:
禹收 九 牧 之 金

: “

铸 九鼎
虎贵 二 千 人
甲士 四 万 五 千 人

更 早一 些 的记 载
《逸 周书
·
克殷 解 》 称


周 车 三 百五 十 乘
,
陈 于牧 野


;
同书
,


世 俘 解 》 又称
,
武 王 克殷
,
,





三 万 万 有二 百三 十 ”
,
( 即三 十 万 又 二 百 三 十 )
这样
即使 加 上 殷 降 卒在 内
,
,
周君 患之

以告 颜 率

… … 颜 率至 齐
,
谓齐 王 曰
`
周 赖 大国 之 义 得九 鼎

,
得 君 臣父 子 相保 也
愿 献九 鼎
不 识 大 国何 涂 之 从而 致 之 齐
,

… … 昔 周 之 伐殷
,
凡一 鼎而 九 万 人 辘 之
九九 八 十 一 万 人

士 卒 师徒 显然

,
,
器械 被 具

盖 出于《 左传 》

其迹 颇 显
,


九 鼎 山 夏而殷 而周 迁 徒 之 沿 革 甚明
·
无 待 现缕

但是
九 鼎在
陈 于周之 廷
,

( 吕 氏 春秋

贵直 论 》
:

殷之 鼎
,
,
陈于 周 之 廷
“ ”
, ,
。 ”
)
卜 世 三十

,
卜 年 七 百 ( 周 定 王 元 年 即前六 O 六 年
,
楚 庄 王 伐陆 浑 戎

·

元和 郡 县


:

荆山


在县 ( 富平 ) 西 南 二 十 五 里
·
一 为 昆吾
应 言篇 》
,
见 L所引 州郡 三足 之下 足者
,
墨子

耕柱 篇 》
,


,

,
昌氏 春秋
·
:

·
丘 之 鼎 以烹 鸡

帝丘
即 昆 吾之 虚
,
在 今 河 北蹼 阳
见《 通 典
:

十; 丙 两耳

,
.
造型 上 谓 三 足 者 见 《 说 文
,

也 产 生 了 怀疑

司马迁作

史记 》
,
,


战 国策 》 材 料 虽 多 所撷 取
,
,
但 没 有 取这 条

司 马光
资治 通 鉴
则更 进 一 层
既 不 言 及秦 求 九 鼎事


通鉴

昭 襄 王 五 十二 年 》 ( 前 2 5 3 年 ) 只写 了
,
周 人 东 迁 秦 人 取 其 宝 器 迁 西周 公 于 恕 狐 之 聚
总人 数亦

不能 过 四 十万 的有 无 材料
· 。
这 己 经 是 周 人 倾 国之 师与所俘 降卒 之 总 和 由此

故策 文 言挽 鼎 用

,

九 九八 十 一 万
一事
怎 能 令 人置 信 !
,
,
使 后 来 有 些 学 者 进 而 对 策 文所 云

秦 兴师 临 周 而 求九 鼎 也 无 一 语道 及 九 鼎

,
鼎迁 于 殷

殷 封暴 虐
:
鼎迁 于 周

郊祀 志 》 L
夏德 衰

鼎迁 于 殷 殷 德 衰
, ,
鼎迁 于 周





竹 书纪 年 》
,
成汤二 十七 年
王如 洛 邑
, ,
迁 九鼎 于 商 邑

武王十 五年 冬
,
迁 九鼎 于
,
成 王 十八 年
, ”


春 正月
,
,
定鼎

以 上 诸说
睽 厥 所元
,

鼎部 》 鼎 下
,


,
和 五 味 之 宝 器 也 … … 昔 禹收 九 牧 之 金
:
铸 鼎 荆山


段注
三足
·
,
两耳
, ,
,
谓 器形
,
,
非 谓 字形 也
, “

谓 为四
,
,
见《 墨 子

耕 柱篇 》
谓 夏后 开 使 蜚廉 铸 鼎
鼎成
,
四足
,
而方
四足


考 古 代 鼎形 有 二

或圆
或方
圆者
:
,
三足

陈 兵洛 邑 问 鼎
王孙
满对 楚 庄 王 语 ) 之 后 的去 向 如 何 怀疑
却 引起 了 很 大 的 争 议
,
业进 而 对 九 鼎 的 存 在与 否 也发生 了
,
究其 缘 起
战国 策
:
`
·
可 能 是 由 《 战 国 策 》 里 第 一 篇策 文所 惹起 的 麻 烦
:

东周 策 》
,

秦 兴 师 临周而 求九 鼎


独 不 计 后 日 诸 侯来伐
都 是 共 同的

即诸 说对 九鼎 的 存 在 均 深 信 不 疑
九 鼎作 为 最 高
,
统 治 权 力 的象征

随 着夏
,



J 月 三 代 王朝 的兴 废而 不 断 迁 徙

对 于 这 样 一 个 重 要的 史实
:
各史 籍 几 乎 有 着与 《 左 传 载 祀 六 百 商 封暴 虐
殷 人受 之


,
所 以 备 者称 此
过甚
,
·
。 ’

这是 史籍 记 载 中 关 于 九 鼎形 制 之 柜 的 仅 有 的 描 述


这 种 描 述 是 夸张

而近 于荒 诞 的
,
韩 非子

·
初 见秦 篇
,

所载
,
武 王 伐封 时 所 率 军 为
,
素 甲三 千

;
《 史记 周 本 纪 》 载
周军为
戎卞 二 百 乖
相 同 的记 载


·
左传

·
宣公三 年 》 云

:

架有 昏 德
迁于三国

鼎迁 于 商 夏后 失 之 楚世 家 》

,
鼎 迁 于周
,


《 墨子
耕 柱篇
《 汉书
,
·
’] .

t
,
`
鼎 既成
:

,

,
殷 人失 之

周人受 之
,
夏后


。 ”
周之相 受 也
数百 少 矣
_ 。 ”


《 史记
,
·
:


,
有 乱德
, 、
方者

左 传 》 昭 公 七 年传 正 义 引服 虔 云




兰足 则 圆
,
,
四 足则 方
是 为明 证


其 它 在 九鼎 之 图 象
,
铭词

鼎 数等 方

,
亦众 说纷 纭

,
然 皆 多 传 闻冯 虚之 词
, ,
,
姑置 勿 论
,
综核 上 述 诸说
,
虽 各 执一 义
但 均无 关
,
宏旨
因 为 究 其 基本点 而 言

一 说 为禹
, ,
之子 启
墨子
·
耕 柱篇


昔 者 夏 后 开 使 蜚廉 折 金 于 山 川

.
而 陶铸 之 于 昆 吾

夏 后 开 即启
,
于 夏 鼎 造 地 本 多歧说
·
友 华 朱
可 考其地 者 有 二

一为荆山


说文
鼎部


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