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必修二《政治生活》第2课复习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必修二《政治生活》第2课复习课件
①含义: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 ②方式: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③特点: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大、时效快 ④作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 独特作用。
考点5:(了解)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 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2、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渠道 (4)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监督听证会(区别于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等
考点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对决策者:
重要环节)

①有利于决策者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增强 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对公民: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 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1:(了解)懂得珍惜自己的选 举权利
(2)怎么样珍惜选举权利?(如何行使民主 选举权利)
①公民行使选举权,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 益为重; ②要了解候选人品德和能力表现;
③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 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考点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考点3:(了解)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 市居民自治
(2)居民自治的内容: ①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②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 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 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考点4:(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 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 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 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 的途径; (3)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 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 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 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2)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新人教必修2)

参考答案:(1)政府机关发挥了保障人民民主和维 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奶粉的 行为,惩治犯罪分子,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合 法权益,维护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2)政府发挥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假冒伪劣奶粉忧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政府机关通过 调查和检查清理,进行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以维 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⒊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 作原则。
⒋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⒌我国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途径有哪些? ⑴开设热线电话 ⑵发展电子政务 ⑶设立信访部门 ⑷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
(3)政府发挥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 强对劣质奶粉及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的检查清 理,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表现.
者缺一不可。

(2)具体来说: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
进行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
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
能够整整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
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
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
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8.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那些监督形式?
–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 作失误;
–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 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 才能更好得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 确的决策;
–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高中政治 生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 生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第四框 民主监督
(1) 四种渠道:①②③④
①信访举报制度;
p27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 意义:①②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一方面;另一方面)
综合探究P31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P3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以党在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为核心, 以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为精髓。
本质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第三框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1)政党关系:
(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3)基本方针: (4)根本活动准则:
p70
(5)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联 宗旨
合 国
p91 原则 (①②③④⑤⑥) 积极
作用
消极 有局限性
中国
地位 作用
第二框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含义:(最主要的是?)
2、内容:(①②③④)
p94
3、形式:(①②③)
4、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重点)
①重要性 ②表现:
共同利益
利益对立
合作的基础 冲突的根源
③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
① 政协的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p71 ② 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③ 主题:团结和民主
3、优越性:四个“有利于”
• 易错点
1、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互相和监被督监 督的关系。
2、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多重党要合国作家的机重关要。机构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复习课件(共16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复习课件(共16张ppt)
(2).决策是征求公民意见,监督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 行为。
2020/5/28
11
5. 民主管理
① 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 基层民主管理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②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意义: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途径。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 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020/5/28
1
必修2《政治生活》结构图
我国的国家性质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性质、宗旨、原则、职能



制 度

政治生活

国 际政治制度
国际组织
依法行政 受人民监督
主权国家
2020/5/28
2
政治生活重点理论
1、一个根本:我国的国家性质 2、一条主线: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3、三大政策: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 体系。
2020/5/28
15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 成了新型的关系。
• 人民是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 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基本 要求
途径方式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有序的政治参与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2020/5/28
6
重难点突破 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内容
1、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1)最广泛的民主: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 展的显著优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共29张PPT)

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 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

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益 与国家利益相 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 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 来;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 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拓展: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误区
错误认识
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 务即权利
1.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不是基 层政权机关,我国基层政权机关是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2.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指导、支持、监督基层 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但不是“领导”、不能“干预”。
3.“村官“不是官,即他们不是政府官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
4.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村党支部是中共的基层 织组,群众自治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最障
法律
我国至今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

物质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 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实 民主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
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⑶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
大创造,它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 的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 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ppt

高中政治必修2复习ppt
(1)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统治 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2)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 是民主的保障。
四、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A.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优特 点点
广






使(
政 治
选 政 监
权)


行(
政统
治 义
法 安 兵
务)
民主监督意义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1.国家:
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的性质: 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 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C 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 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
B 举方式的改革:
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④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总结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总结课件
⑥联合国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本 特 民主与专政 质 点 的统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前提
公 民
途径和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3 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1-4
基础准则
政 治

活 有序参与
3条
基本原则
(3)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指导思想)
如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坚持民族三个原则。 2、坚持民族政策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坚持宗教政策 5、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义务
例: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
关键词——民族、宗教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P73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
(表现)、民族团结(意义)、各民族共同 繁荣(决定)及其三者的关系 P75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 优越性) 4、我国宗教政策 P80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地位 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间接)
地位 产生方式 行使家权力 的方式(直接) 职权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
决定
体现 服务
人民代表
人民
大会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P55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P56-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复习课件ppt(43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复习课件ppt(43张)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注意:
国家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居基础性地位。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原则及其 职能;决定党的宗旨、执政理念。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政治生活的理论基础,决定了我国必 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进方向,决定了我国 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是我国一切政治现 象的根本原因,以免造成失分。
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即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 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⑴含义:特指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和被选举 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⑵地位: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管理国家事务方面: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管理社会事务方面:选举或被选举为村委会 \ 居委会成员。
注意:
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 即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领导人的权 利,也不是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市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主体不同选举对象不同,如村民、党员、团员、学生等)
②主权属性(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③管理的属性。
从上看出:国家与阶级有直接的、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国家 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权力机关。
生产力发展
按国家性质对国家分类
私有制
社会分化:剥削阶 级和被剥削阶级
奴隶制国家——少广奴数大隶剥劳主削动者者剥对的削阶级统 封建制国家——统封治建主 治的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
△考点五: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 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 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以及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课件

3、参与政治生活4个途径
(1)民主选举
方式(优缺点)、依据(不考虑候选人意志)、珍惜选举权利 注意: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区分
(单元 6)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 选举,分别属于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那么,“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的共同特征是 A.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提供了一定选择的余地 C 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C
(第一单元22)作为北京市法规预案研究工作的首个 成果,《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专家建议稿)》从2012 年3月27日起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 站等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稿进一步加大禁烟范 围和处罚力度,提出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 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对违规吸烟个人的处罚额度 也从现行的10元提高至50元以上200元以下。广大市民 纷纷建言献策。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北京市民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决策? (2)公民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参与民主决策?8分 (3)决策机关为何重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14分 是什么+为什么
政治生活期末复习
▲宏观把握——知识逻辑结构
参与主体 人 民 决 民 定 主 巩 专 人民民主的 固 广泛、真实性 政 本质、特点 社会 主义 民主 政治
公民(人民) 政府(行政)
管理与服务 重要内容
外部环境
制度建设 政策保障 国际环境
第一单元 为什么:国体
公 民 的 政 治 生 活
决 定 体 现

②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舆论监督… 意义、如何负责任行使
(单元 5)2012年11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 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 的实施意见(草稿)》公开征求意见,初步确定该省从 2013年开始实行异地中、高考政策。启动异地高考 ①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②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进行民主决策 ③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④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旨 为人民服务 责任 对人民负责 要求
工作态度:为人民服务 工作作风:求真务实

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向单位、社团
公民求助 投诉途径
开设热线电话
向政府 设立信访部门 意义 发展电子政务
对公民 对政府
建立行政仲裁,复议,诉讼制度
是什么 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行权权力
必要性 才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4)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是什么
社会 主义 新型 民族 关系
政治原因(国家性质) 形成 历史现实原因
原因
宪法规定
坚持三原则
怎么办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中央-地方 内容 自治地方、机关、权 地位 理论依据1-4 现实意义1-4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国家(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决定(是人民意旨执行者和利益捍卫者, 是人民的政府)
Zx.xk
(3)政府职能(政、经、文、社会公共服务)内在要求
(4)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5)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 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我国的 外交政策。在涉及以上相关知识的问题时,一般应 首先想到国家性质的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职能1-4
(管理和服务)
干什么
性质
是什么
(3)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稳定、国 家长治久安等。
(4)(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 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 权利和自由;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认识党、国务院、人大、政协的关系必须立 足一条主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一个核心, 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最高地位,就是把握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了解具体行为,就是对社会和国家公共事务的管 理,主要由政府来实施。
依 为什么
保障民权和自由
意义 廉政建设

防止缺失和滥用

民主法制建设

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
怎么样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 法决策(如何)
为什么 必要性 权力是双刃剑,要用来为人民 意义 行政水平效率,廉洁,决策,为人民

关键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民主——保障公民知,参,表 监

机 构
城市:居民自治
机 构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扩大了基层民主,为人民民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基本权利 义务
主权国家
基 石
国家利益
决定因素
国际关系
共同利益-合作基础 利益相悖-冲突根源
含义 分类 作用 重要
成员
国际组织
联合国 宗旨、原则、作用
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如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 系
(1)、坚持民族三原则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坚持宗教政策 (4)、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公民义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形 式
农村:村民自治
地位 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间接)
地位 产生方式 行使国家权力 的方式(直接) 职权
审议权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
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
决定
体现 服务
人民代表
人民
大会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政体)
立法权
决定权
性质 构成
任免权 监督权
职权
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三权分立原则
人民 代表
含义基本内容 民主集中制原则
《政治生活》部分
政治生活总体知识框架
政府
公民
政治生活
国际关系
民主政治
(一个根本政治制度 两个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本 特 民主与专政 质 点 的统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前提
公 民
途径和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3 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1-4
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增强综合国力。 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 国家利益。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客观存在
决定
主观意识
国际 形势
中国 国情
时代主题 多极化趋势 国际竞争的实质
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 交政策
宗旨 基本目标 基本立场 基本准则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地位
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优越性 坚持和完善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自身建设
我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范畴 ▲地位
△与人民的关系 ★性质
☆含义
△产生及任期 ★地位
☆地位及原因
△权利和义务 ★职权
☆优越性
☆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政 怎么样 监督 内部——上级,法制,审计,监察

体系 外部——中共,人大,政协,司法
机关,社会与公民
政务 公开
目的 规范行政执法;保障民权 意义 增强透明和监督,维护民权
化解矛盾
含义 威望和影响力
政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府 体现 依法行政,廉洁高效,被认可服从,促进经政文 的 威 判别标志 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信
(4)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维 护社会稳定。
(5)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3、国家(政府)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进程等。
(2)(有利于)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 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 的权威与公信力等。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其它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
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巩固
领导核心 多党合作
(基本执政方式) 根本 基本 根本活 重要机构 职能 保证 方针 动准则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4、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决定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 (3)党的地位(领导核心、执政党)决定
5、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1)坚持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 (2)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2、国家(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履行政府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 事情真正管好。
(一定具体到某职能具体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 (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
(3)政府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认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四项内容
内容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体现
宏观调控,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行 业发展不平衡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原则,保障 市场秩序
维护社会生产安全,处理突发性、群众性事件, 解决社会纠纷。维持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
公共服务
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信息,提供基 本的基础设施保障
基础准则
政 治

活 有序参与
3条
基本原则
在中共的领导下, 遵循宪法和法律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 2.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3.社会基础:广大人民群众 4.本质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5.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特点优点: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 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人民民 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7. 地位作用: 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 政治基石,已被载入宪法。 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构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历史和人民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马列主义
性质、宗旨决定

毛泽东思想 指导思想
立 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邓、三、科)
中国共产党 亲密友党 民主党派




地 位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 执政党
参政党
怎么干
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
国家性质
决定 体现、服务
宗旨、原则1-3
科学民主决策 依法行政(执行)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自觉接受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