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了?妈妈这样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发烧了?妈妈们这样做!
体温没超过38.4℃,别着急吃退烧药
不少妈妈觉得只要宝宝发烧了,就应该马上给孩子吃退热药。
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体温低于38.4℃时,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热,此时做妈妈的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来降温,如:多喝水,温水擦身等,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妈妈可以这么做
√ 泡温水澡:洗个温水浴,能使宝宝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热量的散发,对降温非常有好处。
但是记得做好浴后保暖措施,否则容易导致风寒加重病情。
√ 温毛巾敷身体:用高于体温的温湿毛巾擦拭身体,重点是头、腋下、四肢等部位,促进身体散热。
可准备3块大浴巾,在温度没降下时轮换擦拭。
√ 提高室温、少穿衣:少穿衣服并把室内温度调高,这样可以使人体达到自然的不显性地出汗,以带走部分身体热量。
妈妈不能这么做
× 用冰袋敷:平常散热是靠皮肤的主动散热,血管舒张了热出来,收缩热在体内,而冷敷就使热收缩在体内。
用冰袋敷身体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发生高热惊厥。
× 用酒精擦全身:酒精特别容易挥发,它只会带走体表的温度,不会起到退烧的效果。
同时,酒精降温需要擦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有大血管的地方,一般妈妈不好掌握部位。
而且酒精属于易燃物,使用不当容易出现危险。
因此,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酒精降温。
× 多穿衣服捂汗:捂汗退烧是老一辈人的土法子,并不能改善孩子的发烧症状。
而且,如果宝宝本身水分补充不足,捂汗还容易因出汗太多而导致脱水,也不建议在家使用。
关于自行服药的6 个健康提醒
38.4℃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孩子的体温一旦超过38.4℃就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的危险,所以当孩子的体温超过这个数值后,就要及时服用退烧药。
但是服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别重复给药
不少妈妈心急,服一种退热药降温不明显就马上换另一种,或半小时内没退烧,又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
专家提醒:由于药量过大或各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不等,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容易造成虚脱或低体温等新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服下退热药后的4~6 小时内不要重复用药,也不要再使用其他退热药。
◎两种退烧药交替服用
普通的退烧药常含有两种成分: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这两种化学成分不一样,代谢速度也不一样,交替使用效果往往会更好,还能减少对身体的副作用。
建议可每次轮换吃,每4~6 小时吃一次。
◎别乱用退烧药
阿斯匹林有退烧的效果,但小于12岁的孩子禁用。
也别用激素作为退烧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虽然会有短时退烧效果,但如果体内有细菌感染的话,会使后果更严重。
◎看体温、看体重来服药
应该按体温高低来吃退烧药,而不是绝对按时间来吃。
另外,在药物剂量上,要根据体重按照说明书上的计算方式来选择,而不应仅以年龄划分。
◎输液退热未必快
不少妈妈迷信输液退烧快,其实,只要宝宝的消化道正常,不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吃药能起作用,就不必通过打针输液方式供给药物。
只有出现高烧(39℃以上)持续不退,全身状况特别差且血相检查发现白血球增高时,才需要通过静脉输液。
如何照顾发烧中的宝宝?
◎多补水和VC
宝宝生病后,大都缺乏食欲,这时不要强迫进食,但应大量饮水。
如果出汗多,还要在水里面加点儿盐。
还可把橙子、西柚等维C含量高的水果榨汁给宝宝喝。
◎少吃蛋白质食物
宝宝发热时,应少食多餐,并注意以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汤、面片汤、粥等为佳,同时吃一些含水丰富的水果或者喝混合鲜榨蔬果汁。
◎不宜乱吃中药
很多妈妈遇到宝宝发烧就会选用一些清热解毒药,如清开灵、双黄连、小儿退热冲剂等。
事实上中医退烧有10 余种方法,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养阴清热等等,运用时需辨症施治,用得对症,高烧往往很快可退;用得不对,适得其反。
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伤胃,宝宝用后容易拉肚子。
使用中药要谨慎,最好请中医儿科大夫把关后再服用。
◎别担心烧坏脑子
有些妈妈总是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
其实,人体大脑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通常要在42℃以上才会被破坏。
所以40℃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直接伤害,因此不用担心发烧使“脑子变坏,智力变差”。
只有宝宝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伴有发热时,脑质本身受到病毒或毒素破坏,才会损伤到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