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神农架打造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神农架打造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钱远坤
2011年第5期——生态建设神农架位于北纬31—32度,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被誉为全球中纬度的“绿色奇迹”。

如何在践行保护第一职责的前提下破解发展难题,是摆在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神农架利用生态保护成果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繁荣、绿色发展之路。

今后一个时期,神农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发挥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把神农架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现实基础:突出三大优势
神农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实现从国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跨越,必须牢牢把握和突出神农架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彰显资源优势。

一是力推生物奇观。

专家指出,神农架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至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脉的所有动植物物种,素有“天然动物园”、“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

大力宣传和推介神农架作为世界生物物种基因战略储备库的重大意义,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和海内外游客前来神农架探察独特的生物资源和丰富的生态文化。

二是开发山水奇景。

神农架是全国首批17个国家旅游强县之一,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区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为“人一辈子不得不去的地方”,被《环球游报》及海外驻华使节和驻华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大力开
发以原始森林、高山峡谷、溪流泉洞、珍稀动植物和“野人”、白化动物、高山潮汐、盛夏冰洞等未解之谜为代表的山水奇景,充分利用神农架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是突出人文特色。

神农架是殷商文化、秦汉文化、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点,集中保存有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地方古老剧种堂戏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和民俗。

大力弘扬神农文化,可以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文化旅游档次。

四是挖掘民间奇闻。

神农架素有科学迷宫之称,除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外,还流传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在此搭架采药、教民农耕的系列传说,神农架香溪源因哺育过屈原和王昭君而闻名于世。

挖掘和整理民间奇闻,可以进一步增强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发挥品牌优势。

“神农架”三个字在国际国内的知晓率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称,而是与“神秘、原始、生态”等关键词紧密相连的一个旅游概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向往的地方,其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张名片,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神农架有6张靓丽的名片,即:神农架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和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性示范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

同时,神农架还有“野人之谜”和奇异的白化动物令世人广泛关注。

这些品牌优势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竞争力,也势必转化为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的巨大发展优势。

——突出后发优势。

在国家加快培植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省委、省政府强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政策导向下,在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的背景下,神农架旅游产业的开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的思想高度统一。

神农架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品牌效应,使之成为社会各界娱乐、休闲、养生、探险、科考、避暑的首选地,为神农架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聚集了广泛人气。

随着神宜、武神高等级生态旅游公路建成使用、神农架机场开工建设和十宜铁路、保神高速工程的即将实施,
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夯实了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

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步入全球发展轨道并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基础优势和强大的推动力。

推进路径:把握三大原则
把神农架打造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神农架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决定了其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时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要通过推行科学管护模式,完善林政管理措施,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强化森林防火责任,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确保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和森林防火安全,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统筹推进原则。

一是实施整体开发。

树立大景区和“一盘棋”思想,把整个神农架当做一个大的景区,用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整体建设,使神农架的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绮丽景观的构成要素,每一个人都是旅游的从业者,每一个村庄都成为旅游度假区,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景观路。

二是优化发展布局。

在区域布局上,要在优化西部景区的基础上,逐步向中东部地区推进。

在资源开发上,要由观光型旅游资源向混合型旅游资源推进。

在组织方式上,要由路线型产品向板块型产品推进。

在配套设施建设上,要由中低档设施向高档设施推进。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

加大景区建设投入,改造一批老景区,形成景区建设“示范点”。

完成神农顶景区神农天梯、神农谷步游道、生态停车场、大界岭服务中心、板壁岩道路建设,科学规划神农顶索道,完成神农坛、天生桥景区改造,改造天燕景区、建设景区服务中心,完成滑雪场二期工程建设,为景区建设提供示范。

加大建设力度,
建成和开放一批新景区,形成吸引游客的“兴奋点”。

完成官门山景区开发及景区标识与解说系统建设,完成“大大线”(大界岭至大九湖)旅游公路改造、推进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二期工程建设、开放大九湖湿地公园,原生态开放红河谷,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开发东部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加强与省圈投公司、兴发集团等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有序开发老君山、塔坪长寿村、新华大寨湾、宋洛杉树坪、松柏五峰山等旅游景点景区,为旅游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差异发展原则。

一是扩大开放。

做到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限制,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安排和“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分离的取向,把无形资产有形化、有形资产股份化,整合各类旅游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有序竞争、共同发展。

二是营造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鼓励支持神旅集团等区内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国资公司牵头,社会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担保公司,帮助中小旅游企业融资;组织旅游企业和各商业银行开展银企对接,提供融资策划、融资咨询等服务。

优化政务环境、监管环境、舆论环境,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政策激励。

对在神农架建设五星级酒店、滑雪场和打造高水平旅游节目,对进入“全国100强旅游企业”、“全省10强旅游企业”和被新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四星级旅游饭店,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区级文化旅游商品大赛一、二、三等奖和国家级、省级名牌旅游商品称号的旅游企业以及获得国家旅游局、省政府荣誉称号的导游员、讲解员,对当年组团达到3000人以上的旅行社,对培养2名以上具有国导资格人员的乡镇和区直部门分别给予奖励。

战略选择:建设三大基地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神农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要树立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努力把神农架建设成集国际科研科考基地、国际度假休闲养生基地和国际低碳发展体验基地于一体的国内示范、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建设国际科研科考基地。

充分利用神农架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着力突出生物多样性、品牌独特性、基地公益性和科研应用性,以“中国神农架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中国神农架高山杜鹃花节”、“金丝猴神农架论坛”、“走进神农架、亲近大自然”等活动为载体,以追踪“野人之谜”、解读“白化”现象、探察植被分布情况等特色宣传为重点,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教学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吸引全世界的科学家、专业人士和大学生到神农架开展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创作写生和学术交流,把神农架打造成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学术交流中心、文学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创作的平台。

——建设国际度假休闲养生基地。

充分利用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洁净空气、清澈水质、凉爽气候、地质奇观、野人之谜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以大九湖湿地、华中屋脊、金丝猴、林海雪原、原始森林为核心吸引物的绝版景区,深度开发保健疗养、休闲度假、农家乐等度假类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和医疗健康旅游;与世界知名科研院所以及植物学家、中医药专家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大力发展以大鲵、珙桐、红豆杉等为特色的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产业,重点培育以中草药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开发研究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型生物产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保健药品、健康饮品等系列产品,把神农架打造成全球著名的集养生保健、度假休闲、康体娱乐、避暑纳凉、国际会议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度假休闲养生基地。

——建设国际低碳发展体验基地。

巩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成果,追求碳源和碳汇的平衡,构建产业和居住的低碳平台,坚持低碳交通出行模式和以
低碳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倡导绿色节能建筑,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景观游览系统与生态文化体系。

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减少排放、增加碳汇,进一步做大做强“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建设低碳产业平台、打造低碳设施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手段实现低碳发展,把神农架建设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先行地区,吸引全世界的人员来神农架体验低碳生活。


(作者系中共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