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分布图(2018.5.31)
47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分布图5 月31 日,国务院又新批准了一批国家及自然保护区,我国自然保护区名单上升至474 个。
北京市(2 个)百花山、北京松山▼天津市(3 个)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河北省(13 个)青崖寨、驼梁、昌黎黄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小五台山、泥河湾、大海陀、河北雾灵山、茅荆坝、滦河上游、塞罕坝、围场红松洼、衡水湖▼山西省(8 个)灵空山、黑茶山、阳城莽河猕猴、历山、芦芽山、五鹿山、庞泉沟、太宽河▼内蒙古自治区(29 个)毕拉河、乌兰坝、罕山、青山、古日格斯台、大青山、阿鲁科尔沁、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达里诺尔、黑里河、大黑山、大青沟、鄂尔多斯遗鸥、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西鄂尔多斯、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达赉湖、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汗马、哈腾套海、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科尔沁、图牧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辽宁省(19 个)楼子山、葫芦岛虹螺山、青龙河、大黑山、章古台、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成山头海滨地貌、辽宁仙人洞、恒仁老秃顶子、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海棠山、双台河口、努鲁儿虎山、北票鸟化石、白狼山、五花顶▼吉林省(15 个)通化石湖、集安、白山原麝、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汪清、靖宇、黄泥河、波罗湖、松花江三湖、伊通火山群、龙湾、哈泥、鸭绿江上游、查干湖、大布苏、莫莫格、向海、雁鸣湖、珲春东北虎、天佛指山、吉林长白山、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甑峰岭▼黑龙江省(49 个)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翠北湿地、太平沟、老爷岭东北虎、大峡谷、中央站黑嘴松鸡、茅兰沟、明水、三环泡、乌裕尔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友好、小北湖、扎龙、黑龙江凤凰山、东方红湿地、珍宝岛湿地、兴凯湖、宝清七星河、饶河东北黑蜂、大沾河湿地、新青白头鹤、丰林、凉水、乌伊岭、红星湿地、三江、八岔岛、洪河、挠力河、牡丹峰、穆棱东北红豆杉、胜山、五大连池、呼中、南瓮河、黑龙江双河、盘中区、平顶山、乌马河紫貂、岭峰、黑瞎子岛、七星砬子东北虎、仙洞山梅花鹿、朗乡、细鳞河▼上海市(2 个)九段沙湿地、崇明东滩鸟类▼江苏省(3 个)盐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浙江省(11 个)临安清凉峰、浙江天目山、象山韭山列岛、南麂列岛、乌岩岭、长兴地质遗迹、大盘山、古田山、浙江九龙山、凤阳山-百山祖、安吉小鲵▼安徽省(8 家)古井园、铜陵淡水豚、鹞落坪、牯牛绛、金寨天马、升金湖、安徽扬子鳄、安徽清凉峰▼福建省(17 个)峨嵋峰、闽江河口湿地、茫荡山、汀江源、雄江黄楮林、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君子峰、龙栖山、闽江源、天宝岩、戴云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漳江口红树林、虎伯寮、福建武夷山、梅花山、梁野山▼江西省(16 个)婺源森林鸟类、铜钹山、赣江源、庐山、齐云山、阳际峰、鄱阳湖南矶湿地、鄱阳湖候鸟、桃红岭梅花鹿、九连山、井冈山、官山、江西九岭山、江西马头山、江西武夷山、南风面▼山东省(7 个)马山、黄河三角洲、昆嵛山、长岛、山旺古生物化石、荣成大天鹅、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河南省(13 个)高乐山、大别山、新乡黄河湿地鸟类、河南黄河湿地、小秦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伏牛山、宝天曼、丹江湿地、鸡公山、董寨、连康山、太行山猕猴▼湖北省(22 个)巴东金丝猴、洪湖、南河、大别山、十八里长峡、堵河源、木林子、咸丰忠建河大鲵、赛武当、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五峰后河、石首麋鹿、长江天鹅洲白鱀豚、长江新螺段白鱀豚、龙感湖、九宫山、星斗山、七姊妹山、神农架、长阳崩尖子、大老岭、五道峡▼湖南省(23 个)西洞庭湖、九嶷山、金童山、东安舜皇山、白云山、炎陵桃源洞、南岳衡山、黄桑、湖南舜皇山、东洞庭湖、乌云界、壶瓶山、张家界大鲵、八大公山、六步溪、莽山、八面山、阳明山、永州都庞岭、借母溪、鹰嘴界、高望界、小溪▼广东省(15 个)云开山、罗坑鳄蜥、石门台、南澎列岛、南岭、车八岭、丹霞山、内伶仃岛-福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湛江红树林、徐闻珊瑚礁、雷州珍稀海洋生物、鼎湖山、象头山、惠东港口海龟▼珠江口W fΛ母*rr 裁⅛⅞JE严,岛ι⅝樓≠nι**∙Qtw*M^PrtMr«d N CtoUM 5p«s* IM MIM Q M Pn峙・:<1U « IHlr ■ •*WMu C^n>h∣√4>vr∏∣ft PWW广西壮族自治区(23 个)银竹老山资源冷杉、七冲、邦亮长臂猿、恩城、元宝山、大桂山鳄蜥、崇左白头叶猴、大明山、千家洞、花坪、猫儿山、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山口红树林、北仑河口、防城金花茶、十万大山、雅长兰科植物、岑王老山、金钟山黑颈长尾雉、九万山、木论、大瑶山、弄岗▼海南省(10 个)鹦哥岭、东寨港、三亚珊瑚礁、铜鼓岭、大洲岛、大田、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五指山▼重庆市(6 个)五里坡、阴条岭、缙云山、金佛山、大巴山、雪宝山▼四川省(32 个)千佛山、栗子坪、小寨子沟、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黑竹沟、格西沟、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龙溪虹口、白水河、攀枝花苏铁、画稿溪、王朗、雪宝顶、米仓山、唐家河、马边大风顶、长宁竹海、老君山、花萼山、蜂桶寨、卧龙、九寨沟、小金四姑娘山、若尔盖湿地、贡嘎山、察青松白唇鹿、长沙贡玛、海子山、亚丁、美姑大风顶、白河、南莫且湿地▼甘肃省(21 个)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黄河首曲、漳县珍惜水生动物、太子山、连城、兴隆山、民勤连古城、张掖黑河湿地、太统- 崆峒山、甘肃祁连山、安西极旱荒漠、盐池湾、安南坝野骆驼、敦煌西湖、敦煌阳关、白水江、小陇山、甘肃莲花山、洮河、尕海-则岔、多儿▼宁夏回族自治区(9 个)南华山、火石寨丹霞地貌、云雾山、宁夏贺兰山、灵武白芨滩、哈巴湖、宁夏罗山、六盘山、沙坡头▼云南省(20 个)乌蒙山、云龙天池、元江、轿子山、会泽黑颈鹤、哀牢山、大山包黑颈鹤、药山、无量山、永德大雪山、南滚河、云南大围山、金平分水岭、黄连山、文山、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苍山洱海、高黎贡山、白马雪山▼贵州省(10 个)佛顶山、宽阔水、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赤水桫椤、梵净山、麻阳河、威宁草海、雷公山、茂兰、大沙河▼西藏自治区(11 个)麦地卡湿地、拉鲁湿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类乌齐马鹿、芒康滇金丝猴、珠穆朗玛峰、羌塘、色林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察隅慈巴沟、玛旁雍错湿地▼陕西省(26 个)丹凤武关河珍稀水生动物、黑河珍稀水生动物、老县城、观音山、略阳珍稀水生动物、黄柏塬、平河梁、韩城黄龙山褐马鸡、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动物、紫柏山、周至、陇县秦岭细鳞鲑、太白山、陕西子午岭、延安黄龙山褐马鸡、汉中朱鹮、长青、陕西米仓山、青木川、桑园、佛坪、天华山、化龙山、牛背梁、摩天岭、红碱淖▼青海省(7 个)大通北川河源区、柴达木梭梭林、循化孟达、青海湖、可可西里、三江源、隆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 个)霍城四爪陆龟、伊犁小叶白蜡、巴尔鲁克山、布尔根河狸、艾比湖湿地、罗布泊野骆驼、塔里木胡杨、阿尔金山、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西天山、甘家湖梭梭林、哈纳斯、阿勒泰科克苏湿地、温泉新疆北鲵▼台湾省▼。
最新全国各省区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中国各省区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474个。
全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请看详细分布图:一、北京市1.北京松山2.百花山二、天津市1.八仙山2.古海岸与湿地3.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三、河北省1.大海陀、2.小五台山、3.围场红松洼、4.昌黎黄金海岸、5.泥河湾、6.茅荆坝、7.青崖寨、8、驼梁、9.柳江盆地地质遗迹、10.塞罕坝、11.滦河上游、12.雾灵山、13.衡水湖四、山西省1.五鹿山、2.历山、3太宽河、4.阳城莽河猕猴、5.灵空山、6.芦芽山、7.庞泉沟、8.黑茶山五、内蒙古自治区1.大兴安岭汗马、2.大青山、3.大青沟、4.大黑山、5.乌兰坝、6.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7.内蒙古贺兰山、8.古日格斯台、9.白音敖包、10.毕拉河、11.红花尔基樟子松林、12.西鄂尔多斯、13.达里诺尔、14.达赉湖、15.罕山、16.阿鲁科尔沁、17.图牧吉、18青山、19哈腾套海、20.科尔沁、21.高格斯台罕乌拉、22.鄂尔多斯遗鸥、23.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24.辉河、25.黑里河、26.锡林郭勒草原、27.赛罕乌拉、28.额尔古纳、29.额济纳胡杨林六、辽宁省1.大连斑海豹、2.大黑山、3.丹东鸭绿江口湿地、4.五花顶、5.双台河口、6.北票鸟化石、7.白石砬子、8.白狼山、9.辽宁仙人洞、10.成山头海滨地貌、11.努鲁儿虎山、12.医巫闾山、13.青龙河、14.恒仁老秃顶子、15.海棠山、16.章古台、17.蛇岛老铁山、18.葫芦岛虹螺山、19.楼子山七、吉林省1.大布苏、2.天佛指山、3.长白山、4.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5.头道松花江上游、6.白山原麝、7.龙湾、8.伊通火山群、9.向海、10.园池湿地、11.汪清、12.松花江三湖、13.波罗湖、14.哈泥、15.查干湖、16.珲春东北虎、17.莫莫格、18.通化石湖、19.鸭绿江上游、20.黄泥河、21.雁鸣湖、22.集安、23.靖宇、24.甑峰岭八、黑龙江省1.七星砬子东北虎、2.八岔岛、3.三江、4.三环泡、5.大沾河湿地、6.大峡谷、7.小北湖、8.中央站黑嘴松鸡、9.丰林、10.乌马河紫貂、11.乌伊岭、12.乌裕尔河、13.五大连池、14.公别拉河、15.凤凰山、16.友好、17.太平沟、18.扎龙、19.东方红湿地、20.仙洞山梅花鹿、21.北极村、22.平顶山、23.兴凯湖、24.多布库尔、25.红星湿地、26.老爷岭东北虎、27.牡丹峰、28.呼中、29.宝清七星河、30.岭峰、31.明水、32.细鳞河、33.茅兰沟、34.南瓮河、35.挠力河、36.洪河、37.珍宝岛湿地、38.胜山、39.饶河东北黑蜂、40.凉水、41.朗乡、42.盘中区、43.绰纳河、44.黑龙江双河、45.黑瞎子岛、46.新青白头鹤、47.碧水中华秋沙鸭、48.翠北湿地、49.穆棱东北红豆杉九、上海市1.九段沙湿地2.崇明东滩鸟类十、江苏省1.大丰麋鹿2.泗洪洪泽湖湿地3.盐城湿地珍禽十一、浙江省1.大盘山、2.乌岩岭、3.凤阳山-百山祖、4.天目山、5.长兴地质遗迹、6.古田山、7.安吉小鲵、8.临安清凉峰、9.南麂列岛、10.浙江九龙山、11.象山韭山列岛十二、安徽省1.升金湖、2.古井园、3.古牛绛、4.安徽扬子鳄、5.安徽清凉峰、6.金寨天马、7.铜陵淡水豚、8.鹞落坪十三、福建省1.天宝岩、2.汀江源、3.龙栖山、4.君子峰、5.虎伯寮、6.茫荡山、7.闽江河口湿地、8.闽江源、9.峨嵋峰、10.梁野山、11.梅花山、12.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13.厦门珍稀海洋物种、14.雄江黄楮林、15.福建武夷山、16.漳江口红树林、17.戴云山十四、江西省1.九连山、2.马头山、3.井冈山、4.江西九岭山、5.阳际峰、6.齐云山、7.庐山、8.官山、9.武夷山、10.南风面、11.桃红岭、12.铜钹山、13.婺源森林鸟类、14.鄱阳湖南矶湿地、15.鄱阳湖候鸟、16.赣江源十五、山东省1.山旺古生物化石、2.马山、3.长岛、4.昆嵛山、5.荣成大天鹅、6.黄河三角洲、7.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十六、河南省1.大别山、2.小秦岭、3.丹江湿地、4.太行山猕猴、5.伏牛山、6.连康山、7.鸡公山、8.宝天曼、9.河南黄河湿地、10.南阳恐龙蛋化石群、11.高乐山、12.董寨、13.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十七、湖北省1.七姊妹山、2.九宫山、3.十八里长峡、4.大老岭、5.大别山、6.五峰后河、7.五道峡、8.巴东金丝猴、9.木林子、10.长江天鹅洲白鱀豚、11.长江新螺段白鱀豚、12.长阳崩尖子、13.石首麋鹿、14.龙感湖、15.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16.南河、17.咸丰忠建河大鲵、18.星斗山、19.洪湖、20.神农架、21.堵河源、22.赛武当十八、湖南省1.九嶷山、2.八大公山、3.八面山、4.小溪、5.乌云界、6.六步溪、7.东安舜皇山、8.东洞庭湖、9.永州都庞岭、10.白云山、11.西洞庭湖、12.阳明山、13.张家界大鲵、14.炎陵桃源洞、15.金童山、16.南岳衡山、17.借母溪、18.壶瓶山、19.莽山、20.高望界、21.黄桑、22.湖南舜皇山、23.鹰嘴界十九、广东省1.丹霞山、2.云开山、3.内伶仃岛-福田、4.车八岭、5.石门台、6.罗坑鳄蜥、7.南岭、8.南澎列岛、9.徐闻珊瑚礁、10.珠江口中华白海豚、11.象头山、12.惠东港口海龟、13.湛江红树林、14.鼎湖山、15.雷州珍稀海洋生物二十、广西自治区1.七冲、2.九万山、3.十万大山、4.千家洞、5.大明山、6.大桂山鳄蜥、7.大瑶山、8.山口红树林、9.元宝山、10.木论、11.北仑河口、12.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13.邦亮长臂猿、14.防城金花茶、15.岑王老山、16.弄岗、17.花坪、18.金钟山黑颈长尾雉、19.恩城、20.崇左白头叶猴、21.猫儿山、22.银竹老山资源冷杉、23.雅长兰科植物二十一、海南省1.三亚珊瑚礁、2.大田、3.大洲岛、4.五指山、5.东寨港、6.吊罗山、7.尖峰岭、8.铜鼓岭、9.鹦哥岭、10.霸王岭1.大巴山、2.五里坡、3.阴条岭、4.金佛山、5.雪宝山、6.缙云山二十三、四川省1.九寨沟、2.千佛山、3.小金四姑娘山、4.小寨子沟、5.马边大风顶、6.王朗、7.长宁竹海、8.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9.长沙贡玛、10.白水河、11.白河、12.龙溪-虹口、13.亚丁、14.米仓山、15.老君山、16.花萼山、17.贡嘎山、18.卧龙、19.画稿溪、20.若尔盖湿地、21.南莫且湿地、22.美姑大风顶、23.唐家河、24.栗子坪、25.格西沟、26.海子山、27.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28.雪宝顶、29.黑竹沟、30.蜂桶寨、31.察青松白唇鹿、32.攀枝花苏铁二十四、贵州省1.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大沙河、3.佛顶山、4.赤水桫椤、5.茂兰、6.威宁草海、7.宽阔水、8.梵净山、9.麻阳河、10.雷公山二十五、云南省1.大山包黑颈鹤、2.乌蒙山、3.云龙天池、4.云南大围山、5.元江、6.文山、7.无量山、8.永德大雪山、9.白马雪山、10.会泽黑颈鹤、11.西双版纳、12.纳板河流域、13.苍山洱海、14.金平分水岭、15.南滚河、16.哀牢山、17.药山、18.轿子山、19.高黎贡山、20.黄连山二十六、西藏自治区1.色林错、2.芒康滇金丝猴、3.玛旁雍错湿地、4.羌塘、5.麦地卡湿地、6.拉鲁湿地、7.类乌齐马鹿、8.珠穆朗玛峰、9.雅鲁藏布大峡谷、10.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11察隅慈巴沟二十七、陕西省1.丹凤武关河珍稀水生动物、2.化龙山、3.天华山、4.太白山、5.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6.牛背梁、7.长青、8.平河梁、9.汉中朱鹮、10.延安黄龙山褐马鸡、11.红碱淖、12.老县城、13.观音山、14.佛坪、15.陇县秦岭细鳞鲑、16.周至、17.陕西子午岭、18.陕西米仓山、19.青木川、20.桑园、21.略阳珍稀水生动物、22.黄柏塬、23.紫柏山、24.韩城黄龙山褐马鸡、25.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26.摩天岭二十八、甘肃省1.小陇山、2.太子山、3.太统-崆峒山、4.尕海-则岔、5.民勤连古城、6.甘肃祁连山、7.甘肃莲花山、8.白水江、9.兴隆山、10.多儿、11.安西极旱荒漠、12.安南坝野骆驼、13.张掖黑河湿地、14.连城、15.洮河、16.盐池湾、17.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18.黄河首曲、19.敦煌西湖、20.敦煌阳关、21.漳县珍稀水生动物二十九、青海省1.三江源、2.大通北川河源区、3.可可西里、4.青海湖、5.柴达木梭梭林、6.隆宝、7.循化孟达三十、宁夏自治区1.云雾山、2.六盘山、3.火石寨丹霞地貌、4.宁夏罗山、5.宁夏贺兰山、6.沙坡头、7.灵武白芨滩、8.南华山、9.哈巴湖三十一、新疆自治区1.巴尔鲁克山、2.巴音布鲁克、3.布尔根河狸、4.甘家湖梭梭林、5.艾比湖湿地、6.伊犁小叶白蜡、7.托木尔峰、8.西天山、9.阿尔金山、10.阿勒泰科克苏湿地、11.罗布泊野骆驼、12.哈纳斯、13.塔里木胡杨、14.温泉新疆北鲵、15.霍城四爪陆龟三十二、台湾省。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区域气候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气候属于受季风影响的大陆山地
气候,气候受地势高低影响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较 短,温暖湿润。
河流 由于环境、地势、气候的影响,在长白山火山锥体
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很多河流、瀑布和湖泊。长白山 是松花江、图门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
地质地貌 大致的来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可分为三
地理位置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地跨延 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和浑江地区的抚松县、 长白县。东南与朝鲜毗邻。地图上大约位于 E127°—W128°,N41°—S42°,总面积为 196465公顷,其中林面积16081公顷;草地 5683公顷;天池水面402公顷;森林覆盖率 87.9%,是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的自然综合体自然保护区。
种类型,即:火山熔岩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冰 缘地貌
针阔混交林带 暗针叶林带 岳桦林景观带 高山苔原景观带 长白山天池 长白瀑布 聚龙泉 黑风口
旅 游 发 展 对 长 白 山 生 态 的 影 响
1 2
3
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阿尔泰山 博格达峰
锡林郭勒
丰林 长白山
九寨沟 神农架
盐城
卧龙 梵净山
茂兰
天目山 武夷山
西双版纳
鼎湖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简介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 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 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 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 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最高峰海拔 2770米,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 物364种,其中东北虎、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人 参等动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该保护区的建 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教案】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教学课题】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型:新授课主备:审核:时间:知识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了解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教学重点】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生态修复、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教学难点】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用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
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
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
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讲授新课】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板书)【老师】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其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生态退化。
我们来看下面的图片。
图上体现的是哪类生态环境问题?【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1.概述(板书)2.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板书)【老师】第一幅图展示的是乌干达的土地沙化,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幅图展示的是印尼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被破坏,第三幅图展示的是湿地萎缩,湿地包含湖泊,沼泽,滩涂等,第四幅图展示的是石漠化问题,这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比较典型。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老师】生态退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呢?结合这两幅图片来思考生态退化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哪项服务功能?3.生态退化的影响(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左侧的图展示出了土地的干涸,右侧的图展示发生了洪涝灾害,这说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中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
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降水量地区有效期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中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在原因。
在中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中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km2,风蚀面积188km2,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
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
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
第44卷第7期2024年4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4,No.7Apr.,2024基金项目: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研究(2018⁃R1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科技项目(2022⁃007)收稿日期:2022⁃12⁃10;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3⁃11⁃15∗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upingzong08@163.com#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尚未统计到中国港澳台地区数据㊂DOI:10.20103/j.stxb.202212103552赵文飞,宗路平,王梦君.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学报,2024,44(7):2786⁃2799.ZhaoWF,ZongLP,WangMJ.Spatialdistributionofnaturereservesin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24,44(7):2786⁃2799.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赵文飞1,2,宗路平1,2,∗,王梦君1,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昆明㊀65003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昆明㊀650031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过60余年建设,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㊁保护生物多样性㊁保存自然遗产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研究系统整理了我国现有2672个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数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空间信息数据库,从发展历程㊁保护类型㊁建设规模等方面进行了特征统计㊂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指数等方法,对全国自然保护区从海陆分布㊁省级分布㊁时空分布㊁集聚分布等不同维度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㊂结果表明:(1)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丰富,大致经历了 起步⁃停滞缓慢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稳固完善 的5个发展阶段,以中小型的森林生态系统㊁野生动物㊁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为主;(2)空间上为集聚分布,省域分布差异悬殊,沿 胡焕庸线 呈 西少东多㊁西聚东散 的特点;(3)不同类型和管理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分布集群态势差异明显,形成了黄山⁃怀玉山㊁粤东北丘陵㊁南岭㊁武夷山等11个显著聚集区;(4)建设规模和连片聚集效应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与我国地形的三级阶梯构造变化趋势存在紧密联系㊂最后,本文讨论了形成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包括客观自然条件及主观人为等因素,并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建立布局完善和海陆统筹的保护区网络,科学界定保护地类型,逐步优化自然保护区边界及稳步提升科研监测成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㊂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本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和时效性问题,以期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及发展提供科学参考㊂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分布;核密度SpatialdistributionofnaturereservesinChinaZHAOWenfei1,2,ZONGLuping1,2,∗,WANGMengjun1,21SouthwestSurveyandPlanningInstituteof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Kunming650031,China2NationalParkPlanningandResearchCenterof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Kunming650031,ChinaAbstract:Afterover60yearsofconstruction,Chinaᶄsnaturereserveshaveplayedavitalroleinmaintainingnationalecologicalsecurity,protectingbiodiversity,preservingnaturalheritage,andimprovingthe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quality.Thispaperhassystematicallysortedouttheexistingspatialdistributiondataof2672naturereservesinChina(excludingHongKong,Macao,andTaiwan),formedarelativelycompletegeo⁃spatialdatabase.Preliminaryanalysiswasconductedonstatisticalcharacteristicsfromtheaspectsofdevelopmentprocess,protectiontype,constructionscale,etc.Andthemethodsofgeographicalconcentrationindexandkerneldensityindexwereusedtoanalyzethe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naturereservesfromdifferentdimensions,suchasseaandlanddistribution,provincialdistributi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agglomerationdistributionandsoon.Theresultsshowedthat:(1)Chinaᶄsnaturereserveswererichinnumberandtype,roughlyexperiencedfivedevelopmentstagesofstarting,slowdevelopment,steadydevelopment,rapiddevelopment,andstableandperfectstage.Themaintypesofnaturereservesweresmallandmedium⁃sizedforestecosystem,wildlife,inlandwetlandandaquaticecosystem.(2)Theywerespatiallyclusteredwithsignificantlyprovincialdifferences,showingthecharacteristicsoflessinthewestandmoreintheeast,andclusteringinthewestandscatteringintheeastalongtheHuHuanyongLine.(3)Therewereobviousdifferencesintheclustertrendamongdifferenttypesandmanagementlevelsofnaturereserves,forming11significantaggregationareas,suchasHuangshan⁃HuaiyuMountain,NortheastGuangdongHills,Nanling,andWuyiMountain.(4)Theconstructionscaleandcontinuousaggregationeffectofnaturereservesdecreasedfromwesttoeast,whichwerecloselyrelatedtothechangingtrendofthe three⁃stepladder terrainstructureinChina.Finally,thispaperdiscussedthemainreasonsforspatialpatternofexistingnaturereservesinChina,includingobjectivenaturalconditionsandsubjectivehumanfactors,andsummarizedtheexistingproblemsinthespatialdistributionanddevelopmentofnaturereserves,and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establishingthenetworkofnaturereserveswithperfectdistributionandtheintegrationoflandandsea,scientificallydefiningthetypesofprotectedareas,graduallyoptimizingtheboundariesofnaturereserves,andenhancingscientificresearchandmonitoringeffectiveness.InthecomprehensiveanddeepeningreformstageofChina'sprotectedareasystem,whichwillshiftfromnaturereservestonationalparksasthemainbody.Thisstudymakesupforthelimitationsandtimelinessoftheexistingresearchresults,itisexpectedtoprovidesomescientificreferenceforthespatialdistributionoptimizationanddevelopmentofnaturereserves.KeyWords:naturereserves;naturalprotectedareassystem;spatialdistribution;kerneldensity自1956年,我国设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60多年建设,已逐步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㊁风景名胜区㊁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㊁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约12万个(尚缺中国港澳台统计数据),面积超过200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1 2],其中自然保护区2700余个,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8%㊂2019年6月,中办㊁国办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正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3]㊂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㊁大熊猫㊁东北虎豹㊁海南热带雨林㊁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㊂国家公园建设固然重要,自然保护区在过去㊁现在和未来仍将在自然保护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未来国家公园建设所依托的重要载体㊂因此,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过度阶段,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空间布局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㊂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索㊂如闫颜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4];樊涵㊁石秀雄等研究了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影响自然保护地分布的主要因素[5 7];杨阳等对长江流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分布特征受到地形㊁植被㊁水资源㊁资金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8];朱里莹㊁潘竟虎等在国家公园试点初期,研究了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表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国家公园布局建设相关建议[9 10]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以上研究多着眼于某个省域或自然地理区范围,或仅限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鲜有对我国范围内各保护类型㊁管理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㊂鉴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时效性,本文综合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全国自然保护区系统梳理形成空间数据库,总结空间分布特征,从空间布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布局优化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和优化等方面决策提供一定参考㊂1㊀数据源与研究方法1.1㊀数据来源与处理(1)本文中全国各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各省生态7872㊀7期㊀㊀㊀赵文飞㊀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㊀环境厅等相关网站,矢量数据来源于生态环境部自然保护地监管网站(https://www.mee.gov.cn/ywgz/zrstbh/zrbhdjg),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https://www.protectedplanet.net),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https://www.webmap.cn),中国自然保护区标本资源共享平台(http://www.papc.cn)和部分搜集的数据㊂笔者将以上矢量数据和名录进行筛选和检查,共统计到2762个自然保护区(港澳台地区数据暂缺),详见图1㊂(2)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心公众版1ʒ100万矢量地图数据㊂(3)中国地势图来源于‘中国地图集“[11],并进行矢量化处理㊂图1㊀全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图Fig.1㊀DistributionmapofnaturereservesinChina1.2㊀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全国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8软件平台,将矢量和栅格数据统一投影到阿尔伯斯等积圆锥投影,并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㊂利用地理集中指数㊁平均最邻近指数及核密度指数等方法,对自然保护地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㊂1.2.1㊀地理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geographicconcentrationindex,G)是研究地理事物在地域上集中程度的指标[12]㊂本文以全国尺度为地理单元,用地理集中指数G来衡量重叠自然保护区的集中程度,计算公式为:G=100ˑ㊀ðni=1(Xi/T)2(1)式中,n为省级行政区的个数,本文取值31,Xi为第i个省拥有的自然保护区个数,T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本文取值2672㊂如果各区域地理集中指数大于自然保护区均匀分布于各省级行政区时的地理集中指数,则说明各区域自然保护区分布呈现集聚分布,反之呈分散分布[13]㊂887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1.2.2㊀平均最近邻指数平均最近邻指数是用于判别要素间的聚集㊁均匀或随机分布的状态㊂当区域内点状要素为随机分布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为rE,平均最近邻指数R是指实际最邻近距离r与理论上最邻近距离rE的比率,公式为:R=rrE,rE=1㊀2n/A(2)式中,rE为理论上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要素数量㊂当R=1或者接近于1时,自然保护区分布趋于随机分布;当R>1时,自然保护区分布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自然保护区分布趋于集聚分布㊂1.2.3㊀核密度指数核密度指数能反映自然保护区在空间上聚集和扩散的特性,本文使用ArcGIS核密度分析工具实现,输入自然保护区质心点数据,得到核密度分布图,从而分析自然保护区及其在周围邻域中的分布位置㊁形态特征及其延展性等[13 14],核密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x)=1nhˑðni=1k(d(x-xi)h)(3)式中,f(x)为地点xi处的核密度估计值,xi表示点i的坐标位置;n表示坐标点的数量;h表示核密度函数的带宽;k为核密度函数,即核密度法的尺度;d(x-xi)表示两点之间的欧式距离㊂2㊀结果与分析图2㊀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变化趋势Fig.2㊀ChangesinnumberandareaofnaturereservesinChina2.1㊀统计特征本研究共统计到全国自然保护区2672个,总面积148.94万km2㊂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级别 国家级 省级 市县级 分析,其中国家级474个,面积98.21万km2,占总面积的65.94%;省级856个,面积40.28万km2,占总面积的27.04%;市县级1342个,面积10.45万km2,占总面积的7.02%㊂我国自然保护区在数量上呈准金字塔结构,在面积上呈倒金字塔结构,详见表1㊂2.1.1㊀按发展历程的统计特征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始设时间特征点的分析,本研究将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各阶段数量和面积变化趋势见图2㊂(1)1956 1965年,起步阶段㊂1956年9月,秉志等5位生物学家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92号提案,建议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以保护自然植被供科学研究之用[15]㊂随即国务院批准了该提案,并在广东建立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㊂自此,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拉开序幕,至1965年底,先后在四川㊁云南㊁黑龙江㊁陕西等地建立了1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3万km2㊂(2)1966 1976年,停滞缓慢发展阶段㊂期间与全国其他事业一样,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几乎停滞[16],直至1975 1976年,浙江㊁四川㊁青海㊁广东㊁海南(属广东管辖)等地区先后建立了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0.72万km2㊂(3)1977 1993年,稳步发展阶段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稳步发展㊂随着‘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也相继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㊁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国际公约[16]㊂全国各地约以每年13个的速度建设自然保护区,仅1982年就设立了115个自然保护区㊂截止1993年底,期间共建成59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7.46万km2㊂9872㊀7期㊀㊀㊀赵文飞㊀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㊀表1㊀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及面积统计表Table1㊀StatisticaltableofquantityandareaofnaturereservesinChina类别Category始设年份Startyear1956 19661966 19761977 19931994 20092010 2021合计Total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数量/个Number面积/hm2Area保护类型Categories森林生态系统Forestecosystem753037107129312131895416284014097801401300312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Grasslandandmeadowecosystem00008762925767111573415457荒漠生态系统Desertecosystem0000123619052340479213337402518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Inlandwetlandandaquaticecosystem000040236952872680507216406399308151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Marineandcoastalecosystem0000253736412320111676066野生动物Wildanimal74997660611542476873071565242810022502425291野生植物Wildplant111143396975809687750712817224地质遗迹Geologicalrelic0000191243478311880749633古生物遗迹Ancientorganismrelics0000543025431500304745管理级别Administrativegrade国家级National10967496935251644375192312093129049474982125省级Provincial56373901941227095702665028412803856402742市县级Civicandcounty0021501507534102781602163152441342104530陆海分布Land⁃seadistribution陆地Land151031114717554569585916956520222563679325251402160海洋Sea00005078759948175330314787237面积规模AreaScale超大型Extralarge3644815558336668155640733739612961095771大型Large22417003841161948805085427142137054中型Medium5115361357199522174621227957317189745194711小型Small52937260325144251177420151754868168961861合计Total151031114717559577461817896601972593709626721489397097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㊀㊀(4)1994 2009年,快速发展阶段㊂199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有了专门的法律支撑㊂1999年我国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㊁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15]㊂期间法规㊁政策㊁标准规范不断完善,抢救性建区与提高保护区质量并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㊂2000年是截止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最多的一年,达269个㊂截止2009年底,期间共建成178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6.02万km2㊂(5)2010 2021年,稳固完善阶段㊂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16],从科学规划㊁强化管理㊁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㊁强化监督等9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提出要求㊂自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以来,各地实现自然保护区建设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17],新建自然保护区以补充完善空间布局为主,我国自然保护区自此走向稳固完善阶段㊂截止2021年底,期间共建成25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71万km2㊂2.1.2㊀按保护类型的统计特征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㊁野生生物和自然遗迹3大类9个类型㊂从数量上看,森林生态系统㊁野生动物㊁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3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分别为954个㊁307个和287个,占到总数的86.15%;荒漠生态系统㊁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和古生物遗迹3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少,分别为37个㊁34个和30个㊂从面积上看,野生动物㊁荒漠生态系统㊁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㊁森林生态系统4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分别为42.53万km2㊁40.25万km2㊁30.82万km2和30.03万km2,占到总面积的96.43%㊂从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不占优势,但平均面积最大,约10878.86km2;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最小,约90.54km2;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虽然超过了总数量的52%,但平均面积在各类自然保护区中仅位于中间水平,约214.36km2㊂2.1.3㊀按建设规模的统计特征参考‘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5-2018)[18],将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分为超大型㊁大型㊁中型和小型4类,数量分别为96个㊁142个㊁745个和1689个,平均自然保护区面积为557km2㊂小型和中型的自然保护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比重,但两者仅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7.22%,其平均面积分别为37km2和261km2;大型和超大型的自然保护区占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2.78%,其平均面积分别为965km2和11414km2㊂我国面积最大的5个自然保护区(羌塘㊁三江源㊁西南中沙群岛㊁罗布泊野骆驼和可可西里)面积56.42万km2,约占到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88%,占到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37.88%,以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建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在世界自然保护地上也位于前列㊂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是大理凤阳鹭鸶栖息榕树州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鹭鸶鸟和古榕树,面积仅0.2hm2㊂2.2㊀空间分布特征2.2.1㊀海陆分布格局全国共统计到2525个陆地型自然保护区,面积140.68万km2,面积和数量约占全国自然保护区的94.5%㊂另外,保护海洋㊁红树林㊁珊瑚礁㊁海滨地质遗迹㊁河口湿地和海洋生物栖息地等相关的海洋型自然保护区共147处,面积8.26万km2,面积和数量约占全国自然保护区的5.50%,其中广东㊁海南和山东3省的海洋型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分别为61个㊁19个和18个,3省的数量占海洋型自然保护区的66.67%,面积占86.15%;天津㊁浙江和河北等沿海地区的海洋型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少,分别为1个㊁3个和3个㊂2.2.2㊀省级分布差异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平均自然保护区数量为86个,假设所有自然保护区均匀分布,则地理集中指数参考值 G为17.96,而实际地理集中指数G为24.22,G大于该参考值G-;同时,计算得到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最近邻指数R为0.61,R<1,置信度Z值为-38.90㊂地理集中指数G和平均最近邻指数R两个指数均表明全国自然保护区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分布㊁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趋势,各省级行政区内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1972㊀7期㊀㊀㊀赵文飞㊀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㊀积差距悬殊㊂从数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广东㊁内蒙古㊁黑龙江㊁江西和云南,5省(区)的数量达1152个(分别为377个㊁216个㊁204个㊁191个和164个),占全国总数的43.11%;上海㊁天津㊁青海㊁宁夏和北京5省(区㊁市)的数量仅占2.13%(分别为4个㊁8个㊁11个㊁13个和21个)㊂从面积上看,我国自然保护区主要集中在西藏㊁青海㊁新疆㊁内蒙古和甘肃等自然资源丰富㊁人类活动较少的西部地区,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70.83%㊂天津㊁上海㊁北京㊁浙江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及华北的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一是受限于行政区面积较小,二是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以上省(市㊁区)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规模较小,仅占全国总面积的0.65%㊂本研究发现,部分省份存在追求自然保护区数量的情况,如安徽省某县建设了50余个空间重叠或相连的县级自然保护区,平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仅3.5km2㊂将各省级行政区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按自然间断分级法进行分级显示,详见图3㊂图3㊀各省(区㊁市)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布图Fig.3㊀DistributionofnaturereservesatprovinciallevelinChinabyareaandquantity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川渝滇黔,上图中数量分别计入各省(区㊁市)2.2.3㊀时空分布态势根据上述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阶段,计算得到5个阶段的平均最邻近指数R值分别为0.89㊁1.10㊁0.62㊁0.58和0.52,详见表2㊂除1966 1976年的R值大于1外,其余值均小于1㊂虽然1956-1965年的R值为0.89,但置信度仅为-0.83,其随机分布的特征不显著㊂由此可知,在1976年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从起步到停滞缓慢发展阶段,其空间分布总体呈随机分布的态势;在经历了1977 1993年和1994 2009年的稳步发展及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保护区在空间上逐渐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直至稳固完善的2010 2021年,R值由0.62下降至0.52,即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态势逐渐增强㊂297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表2㊀不同时期自然保护区分布态势统计表Table2㊀Statisticaltableofdistributiontrendofnaturereservesindifferentperiods时期Timerange发展阶段Stageofdevelopment数量/个Number面积/(ˑ104km2)Area平均最近邻指数RAveragenearestneighborindex置信度Criticalvalue分布态势Distributiontrend1956 1965年起步㊀㊀151.030.89-0.83随机1966 1976年停滞缓慢140.721.100.69随机1977 1993年稳步发展59577.460.62-17.65集聚1994 2009年快速发展178966.020.58-34.02集聚2010 2021年稳固完善2593.710.52-14.91集聚合计Total2672148.940.61-38.90集聚结合表1和表2,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㊂(1)1976年以前,自然保护区仅有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型,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对自然保护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其他生态系统㊁自然遗迹及海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开始逐步得到关注,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㊂(2)在1977 1993年的稳步发展时期,我国共建立25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占目前总数的52.95%),为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之后,晋升至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在逐渐减少㊂(3)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模看,超大型和大型自然保护区多在2009年之前设立(累积数量占目前总数的96.88%㊁94.37%),在 井喷式 发展的1994 2009年以中小型自然保护区为主(数量占同期自然保护区总数的91.62%),也侧面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生境破碎化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剧,导致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模在逐渐减小[19]㊂图4㊀自然保护区核密度指数与地形阶梯构造㊁胡焕庸线关系图Fig.4㊀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kerneldensityindexofnaturereserveandthetopographicladderstructureinChina,andtheHuHuanyongline2.2.4㊀核密度分布特征将自然保护区质心点的搜索半径设置为50km,得出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核密度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分级显示,详见图4㊂核密度指数分布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结合图1和图4,全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即沿 胡焕庸线 呈 西少东多㊁西聚东散 的分布特点( 胡焕庸线 以东自然保护区数量约占总数的86%)㊂具体来说,高密集区主要包括皖赣交界处的黄山⁃怀玉山,湘粤交界处的南岭,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滇黔交界处的乌蒙山等地区;次密集区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㊁3972㊀7期㊀㊀㊀赵文飞㊀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㊀497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秦岭㊁岷山㊁武陵山㊁辽河㊁鄱阳湖㊁洞庭湖等国家重要生态区㊂我国自然保护区以这11个聚集区为中心向周边延伸形成自然保护区群,其余地区的核密度指数较低,分布相对离散,无明显的集聚特征㊂按保护类型分别得到各自核密度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分级显示,详见图5㊂利用ArcGIS标准差椭圆工图5㊀不同保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核密度指数分布图Fig.5㊀Distributionmapofkerneldensityindexindifferenttypesofnaturereserves具计算自然保护区中心分布趋势,详见图6㊂综合分析得到不同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1)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在我国黑龙江㊁辽河㊁淮河㊁鄱阳湖㊁洞庭湖㊁长江三峡库区等多个重要流域及湖泊形成了高密集区;其次是野生动物类型,高密集区包括保护大熊猫的岷山⁃秦岭地区,保护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的粤闽沿海地区,保护大鲵㊁鳄蜥㊁闭壳龟等爬行动物的粤北地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黄山⁃怀玉山等地区㊂(2)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分布跨度较大,仅陕西㊁青海㊁安徽及海南等少数省份未有分布,但在空间分布上多呈散点状分布,密集度相对偏低㊂(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数量最多,辐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其高密集区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包括桂东⁃粤西和粤闽交界处的丘陵山地㊁黄山⁃怀玉山㊁黔东北⁃湘西的武陵山⁃雪峰山㊁燕山⁃太行山以及海南中部五指山等地区,以上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㊂(4)野生植物类型分布标准差椭圆扁率仅为0.25,空间分布的方向性较弱,不同于野生动物类型(扁率最低,为0.20)在全国尺度呈环状密集分布的特点,野生植物类型的高密集区形成了以川渝滇黔交界地带㊁鄂北大洪山⁃神农架㊁闽赣武夷山以及粤东南沿海等的几个组团㊂(5)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尺度相对狭窄,其中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内蒙古高原中部为轴中心,自西部的准噶尔盆地⁃羌塘高原向东依次收窄,至科尔沁草原形成高密集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呈 三核+多点 的分布特点, 三核 包括松嫩平原㊁科尔沁和锡林郭勒, 多点 包括呼伦贝尔㊁阴山北麓㊁阿尔泰山南部和宁夏云雾山等零星分布区;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标准椭圆短半轴最窄,扁率最大,为0.71,其分布范围最为狭窄,仅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琼州海峡⁃雷州半岛㊁深圳湾及厦门⁃南澎湖列岛周边近海区域最为密集,远海地区未有分布㊂图6㊀不同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标准差椭圆分布图Fig.6㊀Distributionmapofstandarddeviationalellipseindifferenttypesofnaturereserves从各管理级别自然保护区的核密度指数分布图(图7)来看,各级自然保护区的集聚特征差异明显:(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相对均衡,形成了以沿国境及省界的集聚特点,高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中俄㊁中朝国境地区,以及川陕甘㊁湘渝鄂㊁云贵川㊁闽赣㊁湘桂等交界地区,其次在琼南㊁川中㊁滇中南等区域有零星的密集区分布;(2)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高密集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呈 一带多组团 的分布特点, 一带 即 小兴安岭⁃燕山⁃太行山⁃秦岭⁃邛崃山 的集中分布带, 一带 与 胡焕庸线 吻合度较高,北部稍向5972㊀7期㊀㊀㊀赵文飞㊀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㊀东南方偏移; 多组团 包括南岭㊁黄山㊁辽东⁃胶东半岛㊁松嫩平原⁃小兴安岭㊁琼南等高密集区㊂青藏高原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数量,但且无明显高密集区㊂(3)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差异最为明显,高密集区分布在除广西和浙江以外的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小兴安岭㊁科尔沁㊁鲁中⁃沂沭泗等地区形成了次级密集区,中部㊁西部以及西北地区仅有零星分布的县级自然保护区㊂图7㊀不同管理级别自然保护区核密度指数分布图Fig.7㊀Distributionmapofkerneldensityindexindifferentadministrativegradesofnaturereserves3㊀讨论综合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㊁建设规模和管理级别的高密集区分布特点,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与地形阶梯构造变化趋势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具体表现在:(1)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和连片集聚效应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图4);(2)在地形阶梯分界线或省界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核密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图5㊁图7),自然保护区聚集呈带状分布㊂地形地貌影响着气候㊁降水㊁土壤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对植被和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20]㊂我国大部分省界多以山脉或河流为界进行划分,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阶梯地势分界处或省区交界处复杂的生境,使其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避难所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㊂同时该区域相伴有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起伏的山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土地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通常人类活动强度较低[6],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先天优势,各地在阶梯地势分界处或省区交界处建立了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㊂研究还发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㊁粤闽赣湘桂交界地区形成了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集群,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鄂湘赣皖地区形成了湿地及水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聚集分布区,这种 异常 分布现象与大众 经济发达地区,自然保护区数量相对较少 的普遍认知存在一定差异㊂出现如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山地丘陵的地形特点,资源禀赋价值高的保护对象分布区与人类生产生活区高度镶嵌,物种生境破碎化程度重,难以建立较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公众对于优质生态环境的诉求在提高,地方政府会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21];三是自然保护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协同效应[22],即不同的市县均以共有的山脉㊁湿地㊁海岸等组团设立自然保护区㊂因此以上 异常 分布区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分布集中,但规模相对较小[19,23]㊂自然资源因素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本底驱动因素,社会因素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4]㊂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已接近饱和[16],但存在空间集聚分布㊁发展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究其原因:一是自然。
中国十大自然保护区
中国十大自然保护区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到200 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
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4]。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 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
第一名:无法与其项背——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西藏·日喀则)自然指数:★★★★★介绍:人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这里寒冷,海拔极高。
其实这里是一个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
据说高等植物就有两千多种,“山顶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为众多生物生长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许多珍贵植物。
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和拥有珍贵物种是基础条件,但是珠穆朗玛峰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海拔是其他任何保护区都无法与其项背的。
第二名:为了最后的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海·玉树)自然指数:★★★★★介绍在可可西里那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的美丽和残酷都一览无余的呈现在眼前:一群人和一群羊几乎构成了这里所有的生存本质:羊在简单的生活着,生生不息的抵御着自然所赋予的残酷的生存环境;人在辛苦的工作着,艰难的固守着一个纯粹的理想和某种脆弱的平衡。
当藏羚羊沦为人类窃取财富的工具时,它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生存和自由随时可能被剥夺。
可可西里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得一支民间组织起来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解散了;不过庆幸的是:对藏羚羊的保护依然在继续,希望这个蒙语意为“美丽少女”的地方能够恢复她的美丽。
第三名:隐藏在森林中的神秘——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自然指数:★★★★相传神农氏(炎帝)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而得名神农架。
中国各类资源分布
煤炭、石油的全球调配
关注煤炭、石油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关注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我国的油气运输线路。
中哈输油管道
●
●
●
里
● ●
海
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
风能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风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一项最有效 的能源技术,风能既可以化解温室效应带 来的气候危机,而且也可以解决并提供稳 定的能源供应。 据专家道: 地球上风能的蕴藏量是水 能的10倍,只要能够将地球上 1% 的风能 利用好,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 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 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②长江中上游防 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 暴雨的侵袭。④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大秦线 朔黄线 焦作-兖州-日照
地理意义
对输出地区——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输入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 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还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
(3)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西 电 东 送
◆西 气 东 输 ◆北 煤 南 运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 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 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火电(坑 22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 开发贵州等地火电(坑口电站)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 口电站)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 负荷中心送电。 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五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3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
第1课时 建设主体功能区
第1课时 建设主体功能区
刷基础
知识点 建设主体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主体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主体功能区中,只有一种功能 B.建设主体功能区事关国土开发与保护 C.建设主体功能区,意在追求经济增长 D.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考虑当地资源即可 2.有关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优化开发区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饱和 B.重点开发区域,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C.限制开发区域,需要限制各种开发活动,保护环境 D.禁止开发区域,呈点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某一区域 3.中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是( B ) ①中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大 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分布 不均且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④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生态环境得到了彻底地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刷基础
第1课时 题考查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 禁止开发区域。故D正确。 8.A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 低,气候寒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冰川众多,湿地广大,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交 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小,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故选A。
第1课时 建设主体功能区
刷基础
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主体功能区的特点。主体功能区中,有一种主体功能,同时有其他功能 ,A项错误。建设主体功能区事关国土开发与保护,B项正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 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C项错误。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 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土地适宜开发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D项错误。 2.B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特点。优化开发区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经接近 但未达到饱和,A项错误。重点开发区域,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 极,B项正确。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不是限制各种开发活动,C项 错误。禁止开发区域,散布在其他三类开发区域之中,D项错误。 3.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中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大,不是建 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①错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②正确。中国资源丰富,但自然 资源分布不均且人均资源占有量低,③正确。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没有彻底地改变,④错误。故选B项。
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与管理
(3)生态保护综合协调机制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国务院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和野生植物的综合管理工作.
同时针对一个特定的保护区而言,保护区有相应的主管部门, 而保护区内不同的资源,又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可能 会与保护区的主管部门不同。 (4)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人员 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独立的管理机 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护区共建一个管理机构;与其他管理机构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为该部门的 一个科(或股);管理机构隶属于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事业单位等。
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与 管理
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1、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的概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protected area)定义为: 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特别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 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洋。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被定义为保护各种生态系统 或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生物,以及保 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的自然地域。 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 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种类的主要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场 所和迁徙停息的驿站,以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 地。自然保护区的内涵还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 产地、冰川遗迹、地质地貌、瀑布、温泉、火山口、陨石所在地、 海岛等,甚至包括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农业耕作区
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下属渔业局分别主管全国陆生、
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务院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 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 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 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 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务分 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对于这些被保护的生物,分别也 有相应的主管部门来负责执法。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修三公开课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思考感悟我们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提示: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 有待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关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也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现状: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 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 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 了重要保障。
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思维导引:(1)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环境效益。(2)景区内规划有自行车、电瓶车及四轮自行车路线→ 景区内部采用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环保。 解析:第(1)题,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 性的环境效益;属于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缺少历史文化 价值;不能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游客多来自本地或邻近省级 行政区。第(2)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景区内部采用的交通方式 以自行车、电瓶车、四轮自行车为主,有利于环保;修建深入湿地 的栈道,会破坏湿地环境,游客宜远距离观鸟;规划设计的定位突出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特色;在景区导游图中不能看到有明显的核心保 护区、缓冲区、游览区。 答案:(1)C (2)A
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请简要说明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 (2)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成为藏羚羊 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试分析其原因。 (3)请简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冰川和湖泊的生态价 值。
自然保护区概论
自然保护区概论(规划)绪论1.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1.1自然是自然发生、自然生存和自然发展的事物的总称。
1.2自然资源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如矿藏、动物、植物、水体、土壤等⑴不可更新资源⑵可更新资源⑶取之不尽的资源1.3自然资源保护对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使之能为人类永续利用。
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现象:⑴森林面积日益缩小,正在削弱环境养育人类的能力。
⑵滥垦草场,过度放牧,草原日益退化和沙化。
⑶耕地迅速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⑷大气、水体污染严重,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⑸矿产资源掠夺式开采,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
1.4自然保护主要指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目的在于保护、增殖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保护的对象和任务:⑴确保可更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⑵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然资源不受危害。
⑶保护水的涵养。
⑷保护野外休养和娱乐的场所。
⑸保护环境的净化能力。
⑹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⑺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发展。
⑻保护学术研究对象。
⑼保护宗教和文化遗产。
⑽保护乡土景观。
⑾保护弱者。
⑿保护稀有和濒危的动植物。
1.4自然保护区是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
1.5自然保护区学是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职能、规划设计、管理及物种恢复、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
2研究内容一切有关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知识都应该属于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⑴自然保护区名称的由来和含义。
历史背景、保护对象及意义⑵自然保护区的性质、类型、作用和职能。
⑶自然保护区在现代科学、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⑷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简史。
⑸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划分原则与标准。
⑹自然保护的生物学原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岛屿生物地理学、种群存活机制等。
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系统和管理体系。
第五章 动植物旅游资源
二、园林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造园过程中采用“夹景”、“障景”、“隔景 ”等手法。使动植物资源成为园林构景的过程中 ,通过植物的配置,表现出某种特殊的观念和制
造特殊的意境,因此成为某个园林或其中某个景
区的特色!
三、植物的美化环境与净化环境功能
1、植物是大自然的制氧工厂 2、植物也是大自然的消毒员 3、植物还是大自然的消音器 4、植物的绿色有利于视觉的器官疾病的康复 近年来“森林旅游”、“绿色旅游”、“滑草”、 等项目兴起,受到了人们的喜欢和欢迎。
齐白石的虾
第二节 动植物与旅游
一、自然风景的重要构成因素
古人云:风景以山为骨骼,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 毛发,以云岫为服饰。又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 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动植物通过他们的生长过程,显示出特殊的形态 、色彩声音、动态,在风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美感 作用。春华秋实,候鸟来去,是集结地更替: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是生命的律动;风过竹林,雨打 芭蕉,是天籁的音符……没有这些生命的存在就不 会有勃勃生机。失去生命的色彩,就不会有美丽的 风景。
动物☆ 植物☆
香港海洋公园
泰国驯象
热带动植物园
洛阳牡丹节
广州小榄“菊花会”
大连槐花节
青城山
蝴蝶谷
青 海 鸟 岛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
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发展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市花 月季、菊花 丁香 玫瑰 杜鹃、红槿木 丁香、长春藤 石榴、桂花 紫微、兰花 山茶、水杉 云南山茶 金边瑞香 梅花、雪松
保护区的类型汇总
27
3.1 国际级自然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核 心部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
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它的设立是作为一种模式探索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居民生活的持续发展的协同性。中国 已经有27个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
16
石林地质遗迹类型保护区 17
马山国家级保护区(地质遗迹类)
18
广东南雄恐龙化石群保护区(古生物遗迹类) 19
澄江帽天山古生物遗迹类型保护区
20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及保护区数量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类 类型 森林 草原、草甸 荒漠 内陆湿地和水域 海洋和海岸 野生生物类 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 数量 381 15 7 20 29 227 69
12
四川大熊猫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
13
西鄂尔多斯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
14
15 云南红河苏铁保护区(野生生物类)
1.3 自然遗迹类 强调地质地貌特点及其成因,地质剖面及其层次,各层 组的古生物(含微古生物)。 地质遗迹:云南路南石林(岩溶地貌)、广西六景地质剖 面(泥盆纪)、湖北宜昌峡东地质剖面(震旦纪)、黑龙 江五大连池(火山地貌)。 古生物遗迹:福建晋江深泸湾(海底古森林和牡蛎礁遗 迹)、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寒武纪早期)、湖北省青龙 山恐龙蛋化石群(白垩纪晚期)。 该类保护区有时以“国家地质公园”的形式出现。
ג遗迹虽遭人为破坏,但破坏不大,且尚可维持在现有
水平。
40
3.5 县(旗)级自然保护区
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如 云南大理州鹤庆县草海县级
自然保护区。
另外,还有一些村庄的
保护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