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11 高血压病中医中药治疗的初步报告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1.初起实证为主,病位在肝
(1)肝郁 病机特点: 长期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使肝失条达,气机不利郁结于 内,清阳不升,清窍不利,发为眩晕。 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晕头痛较轻,胸胁胀满疼痛,精神不振,血压 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高血压病中医证治方药
b 阴虚重,阳亢轻 治法:滋阴为主,潜阳为辅。 代表方:三甲复脉汤 组成:地黄、阿胶、麻仁、麦冬、芍药、甘草、牡蛎、 龟板、鳖甲 临床应用:适用于老年患者阴虚阳亢偏于阴虚者,多 由肾虚发展而来,其病变重心在肾。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
(2)虚风内动 病机特点: 肝肾阴液过于亏耗,阴不涵阳,肝阳升动无制,导 致阴虚不能制阳,虚风内动。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唇舌发麻,视物模糊 头摇肢颤,半身麻 木,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
(2)肝火 病机特点: 肝气郁日久化火,或肝阳疏泄太过,气有余便是火, 木火内生,气火上炎脑窍,发为眩晕、头痛。 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晕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心烦, 多梦易惊,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 弦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960年中医资料3 中医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附 中医治愈乳.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中医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内科沙从桂;张右孚最近我们在门诊收集了1958年6月至1959 年8月已经进行登记的高血压病例166例,除掉仅门诊一次中断治疗者29例、复诊未量血压或药后隔一月以上始来复诊不能证明药效者52例外,计记录比较完整的仅75例,由于门诊条件限制,眼底检查、胸部透视、小便化验等均尚不够全面,故对本病的类型分期,在门诊工作中事实上是存在着困难的,但对其他症状性高血压尽量做好鉴别诊断加以摒除,我们认为中医治疗高血压效果是很显著的。
今将此75例作初步临床观察报导如下:临床资料分析一、一般情况:(1性别与年龄:75例中男性占31例,女性占44例,其比例为1:1.41。
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74岁,计27-30岁者7例,31-40岁者13例,41-50岁者25例,51-60岁者16例,60岁以上者14例,41岁以上者占55例(达73.33%。
性别以女多于男,年龄以中年以上发病率较高,与一般文献统计的例子相符合。
(2病期:一年以内者5例,1-2年者13例,2-3年者8例,3-4年者4例,4-5年者8例,5年以上者9例,病期不详者28例。
二、症状:本组病员最多见之症状为头痛、头昏、眩晕,往往自述头部闷痛,头脑不清爽,呈动摇性或搏动性疼痛眩晕,特别在伏案工作过久或俯首时胀痛昏痛尤甚。
其次为烦躁、心悸,部份病例有失眠、多梦、胸闷、易倦、气急发累等症状,少数病例有便秘、四肢麻木等症状,从表一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情况来看,一般疗效都在70%以上,除某些症状如视力障碍效果较差外,对于常见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等其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高血压中药分析报告
高血压中药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慢性高血压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增加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的风险。
目前,西药治疗是对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但西药的长期使用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和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2.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一些常用的中药对高血压的疗效和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3. 常用中药3.1 丹参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丹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丹参酮、丹参酸、丹酚等。
研究表明,丹参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调整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心脏功能等方式降低血压。
此外,丹参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3.2 天麻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等症状。
研究发现,天麻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天麻素和天麻酮。
这些成分具有镇痛、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改善脑血流和神经功能,从而降低血压和缓解高血压带来的不适。
3.3 大蒜大蒜(Allium sativum)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天然食物。
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此外,大蒜还能够促进一氧化氮和硫化氢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大蒜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3.4 金银花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解毒通便的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金银花苷、环丙沙星和酸黄素。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凝血作用,可以调节血压,改善血管功能,从而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临床应用据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上述常用的中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相对安全。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仍需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959年中医资料10针灸治疗二十二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二十二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西南第一丝纺厂卫生所崔大平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大跃进,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取又红又专的革命竞赛,鼓励了医务工作者,学习祖国医学的信心。
1957年我在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实习,学习了李壮飞老师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回厂后选择了二十二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我所内科医师的支持和帮助,初步获得显著疗效。
现将1957年十二月至1958年七月,所进行的二十二例高血压疗效分述如下;由于我是初步学习针灸医术,其中不免有不全面和错误的地方,请提出批评指正。
治疗办法诊断依据:根据患者主诉,头昏头痛等症状,即进行血压测量,凡收缩压持续在140毫米汞柱、舒张压持续在90毫米汞柱以上者,均进行针灸治疗(需经二十分钟以上的休息后才测量)。
由于我所设备条件差,没有进一步作病源方面检查。
取穴:本组病例系采取:合谷、足三里、丰隆、太冲、曲池、三阴交,行间为主穴;另外,头昏痛点刺太阳、丝竹空、钻竹、心跳针内关、失眠针内关、神门、三阴交,项强针缺盆,四肢运动障碍针合谷,曲池、肩髃、外关、环跳、三里、阳陵泉。
一般准备:一律用二十九号毫针,除毫针需进行煮沸消毒外,患者皮肤和术者手,均进行严密的消毒。
施术次第:第一次针合谷、三里(双),如果有效可以继续针三次,一般疗效很好;以后,再刺丰隆、太冲、行间、三阴交、百会,等。
多用四肢穴位,少用背部穴位,每次取穴一至四个。
进针手法:单刺雀啄法(右手大指及食指紧握针柄,以手指附着针尖处,使针身很快刺入皮肤),采用重刺激,留针二十分钟,五分钟行针一次,出针时双侧同时取出。
1959年中医资料11 中医药分型治疗高血压病262例初步分析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中医药分型治疗高血压病262例初步分析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为了探讨中医药物对高血压病的辨证施治规律,在党委的领导下,中西医紧密团结合作,开展了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工作。
自1959年2月到8月上旬,共在门诊治疗高血压病人400例,住院治疗94例,合计494例。
现就其中临床检查及化验检查较完整,治疗时间超过一个月的262例(其中包括门诊197例,住院65例),分别予以统计分析。
研究方法一、治疗前的检查:治疗以前,对病人进行了脉象、舌苔、心电图、眼底、胸部X线,尿常规等检查。
部分病例并做酚红排泄试验,非蛋白氮、血胆固醇、生理功能试验、以及心动冲击图等项检查。
其中治疗时间较长的一部分病例还重复了上述各项检查。
二、治疗前病人情况:门诊病人多数在边工作边治疗的情况下就诊,部分病例则减轻工作或完全休息。
三、治疗经过:在给病人处方治疗以前,对病人进行血压波动情况的观察,所以初诊患者一般不给药,进行各项检查,观察血压情况。
门诊病例观察3—5天。
住院病例观察一周。
门诊患者3—7天复诊一次。
四、病情分期:关于高血压的分期,是根据今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所拟定的标准,其分期的要点如下:一期要点:血压升高但没有可发现的器质性心血管改变,这类患者大多时间血压超过140/90,45岁以上的患者则应超过150/90,但是除了眼底可能有些痉挛外没有其他心(X线,心电图)、脑(暂时性脑缺血症状,体征,如一侧肢体发麻,运动性障碍,失语等)、肾(尿及肾功能检查)的改变。
1959年中医资料9论高血压及四十例临床分析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论高血压及四十例临床分析报告天津中医研究班学员谭家兴高血压是近代医学病名,在中医文献内根本没有这个名词,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指循环系统之动脉压长期过高而言,如收缩压持续在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持续在90毫米汞柱以上则一般认为是高血压。
祖国医学有中风一病,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中风之病就包括了高血压的症状及治疗,所以谈论高血压也必须有中风的内容,因为中风是高血压的后果,高血压又往往是中风的先兆。
(但这不等于所有的高血压都必中风,或中风全是由高血压而来)。
高血压是人类多发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它的根本原因迄今不明,也无特效疗法,因此叫高血压低头是一件不简单的工作,祖国医学对此病有比较丰富的认识和内容,在临床治疗上也收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中医对于肝脏在生理学上的重要意义谈到高血压中医总离不开肝阳、肝风、肝火、肝气、肝厥等名词,中医所说的肝和西医所说的肝在生理作用上不同,换句话说不能把中医所说的肝和西医所说的肝混为一谈,中医所说的肝脏,它包括了一部分现代医学所说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作用。
例如内经云:“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魂之居也。
”这就是说肝脏有分析、综合之功、考虑对策,抵抗外邪。
祖国医学认为肝病多出风证,如抽搐肉昏迷舌强、角弓反张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中医都称为风证。
除此以外还有肝藏血,肝生筋,肝血不荣爪甲枯脆,肝者其华在爪,肝气通于目,肝受血而能视等等认识。
以上事实说明,祖国医学认为肝脏在机体上的作用非常广泛,所以不能把西医所说的肝和中医所说的肝混为一谈。
二、高血压(肝阳)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高血压(肝阳)的发病机制不外乎上实下虚之说:①上实:上实是指肝火上冲,肝阳上亢,肝阳挟风挟痰上扰,气血并走于上而致头痛脚轻,头昏胀痛,烦躁面赤,目红颈粗等。
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病例分析
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病例分析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的病例分析,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和特点。
二、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头痛、头晕、乏力3年,加重1周”就诊。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未系统诊治。
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就诊于我院。
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80次/分,律齐。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三、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诊断为“头痛、眩晕、乏力”,证属“肝阳上亢、气血两虚”。
四、中医治疗1. 治则:平肝潜阳,益气养血。
2.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味。
处方: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30g,牛膝15g,杜仲15g,寄生15g,益母草30g,黄芩10g,夜交藤30g,茯神15g,桑寄生15g,白芍15g,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3. 针灸治疗:选取百会、风池、太冲、太溪、曲池、足三里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五、治疗过程及疗效患者服用中药7剂后,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血压降至140/90mmHg。
继续服用中药14剂,症状基本消失,血压稳定在130/80mmHg。
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六、讨论1.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论治,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改善症状明显等特点。
本病例中,患者通过中医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血压稳定。
2.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机制: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机主要为肝阳上亢、气血两虚。
治疗时,平肝潜阳、益气养血是关键。
本病例中,患者服用天麻钩藤饮加味,平肝潜阳、益气养血,取得显著疗效。
3.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个体化: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治疗方案。
57年资料 九 治疗高血压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57年资料九治疗高血压病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治疗高血压病的初步临床观察唐山市中医门诊部孙煦初;李秉信高血压病是我们临床上常遇到的一种病,虽然高血压之名称不见于祖国医籍,但其所具有的各种症状,如眩晕头极痛、心跳不宁、失眠、牛身麻木不仁等的描述,则散见于历代医籍文献中。
关于历代所说的肝气病(内风)和高血压的症状相类似的如灵枢标本病情论云:“肝病头目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色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篇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及则死”,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这都是薄厥大厥下虚上实因气血俱浮迫血上涌直伤于脑的说法,因此给了我们对此病的很多启示。
隋代的巢氏诸病源候论云:“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肝气实则宜泻之,”这样更说明了原因症状和疗法。
金元时代也进一步的研究其病因以及对患者的体质和疗法等都做了分析,如刘河间以为五志过极动火皆因热甚,故主火疗法、以泻火或引火归原,柔肝熄风为主。
清代文献更总结了前代各家的理论和经验。
明确的指出诊断和办法,如叶天士认为:“肝为风木之脏,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认为这是肝脏的正常现象,如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和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认为这便是肾不涵肝、肝阳妄动,肝风上袭等之变化,若思虑烦劳身心过动风阳内扰,则劳热心悸怖不寐,胁中动躍及脉弦实强,则肝气横逆莫制,故为善怒为眩晕、为昏冒阳气上浮,直达巅顶,这又进一步了解了本病的诱因和症状,而柔肝熄风降火,镇肝滋肾的潜降摄纳治法,又成为本病治疗上经久不易的大法,近人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等人亦以内风立论,以肝火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急用潜阳镇逆之剂抑降其气火之上浮,使气血又走于上,则脑不受其激动而身体之功用可复的论述更充实了,叶氏学说对临床的病源认识和辨症施治有伟大的帮助。
1960年中医资料3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则与方药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则与方药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赵锡武;郭士魁;陈可冀;张家鹏;马淑民;王占玺综合几年来全国各地治疗高血压病的大量资料来看,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高血压病患者肝、肾、心三经所存在的若干病象进行治疗,在解除患者症状、恢复劳动力方面,有着优异的效果;在降压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综合疗法中,辨证论治在纠正患者机体不平衡、巩固疗效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归纳各地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大致均以“清热泻肝”、“滋阴潛阳”、“滋补肝肾”、“平肝熄风”、“宁心定志”、“滋肾温阳”、“祛风通络豁痰”等为主。
一般都企图通过探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关“中风”、“眩晕”等病的治则方药入手,研究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发掘了不少祖国医学中有关高血压病的丰富理论和临床经验。
但是,总的说来,做得还很不够,还有待继续不断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挖掘,并加以整理提高。
以下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与各地经验,对高血压病的中医治则与方药略加阐述。
一、肝热上冲的治疗:肝郁化火,当顺其气,宜条达之,或折以苦寒。
若热实燥结,头痛、头胀、目赤、便秘等,则宜釜底抽薪,急下以救阴,可酌与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当归尾、栀子、黄芩、甘草)或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芦荟、青黛、木香、麝香),甚则可加承气汤剂,如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但是苦寒之剂不可以久服,因为苦从火化,久服则化燥伤阴,尤其病程稍久或血虚热实之证,应苦寒、甘寒并进。
若头痛、头胀、面赤、口渴,或目赤、咽痛、齿痛,可用玉女煎(生石膏、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2013-12-25 20:01:04)转载▼玄通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汤承祖(南通市中医院)有人说,身体肥胖血压高,汤教授认为,瘦弱之人血压高的并不少。
肝火旺盛、阴虚火旺之人多有高血压,但气虚、阳虚之人患高血压者也有之。
痰湿内踞和大便经常秘结之人有酿成高血压者。
汤教授治疗高血压常喜脉证互参,辨证施治。
其中火旺者泻火,阴虚者滋阴潜阳,气虚者补气,阳虚者温阳,气阳均虚者,益气温阳,血虚者补血,痰湿互搏者化痰湿,大便秘结者解决致秘原因,常能得心应手而不复发。
周次清(山东中医学院)周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而逐渐增高,同时在一个人的身上往往有多种病证,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如果单从肝阴肝阳着手,不从整体虚衰的情况来考虑,常常是治疗上失败的主要原因。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是补益气血,燮理阴阳的整体疗法。
有时即便出现实证,也是因虚而致实的本虚标实证,在治疗上也必须采用以补为通或通补兼施的治疗方法。
周教授常用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两个:周次清经验①益气养血,升降阴阳:用自制八物降压汤:黄芪15~30g,党参12~15g,黄精9~12g,葛根15~30g,五味子3~6g,当归9~12g,何首乌15~30g,玄参12~15g。
本方适用于头晕,乏力,目涩,耳鸣,四肢麻木,大便干,小便频,或口干少津,脉象浮弦或稍数。
这类患者或兼有糖尿病,血压多数收缩压偏高,脉压增大,一日内血压波动较大,夏季血压高于冬季。
②平补阴阳,化生肾气:用济生肾气丸作汤剂:熟地黄9~15g,山萸肉6~9g,山药9~15g,泽泻9~15g,丹皮6~12g,肉桂3~6g,炮附子6~9g,车前子9~15g,牛膝9~12g。
本方适用于年龄较大,高血压时间较长者。
患者多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心悸健忘,身倦神疲,少寐或嗜睡,下肢浮肿,大便难,小便频或不利,既不耐寒又不耐热,而且在用药时稍偏于阴,则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稍偏于阳,则出现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总结
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总结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并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中草药及其使用方法。
一、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原理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等,以达到平稳血压的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虚实互见所致。
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二、中医常用草药及其使用方法1. 丹参:丹参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其性味为苦寒,具有活血化瘀、降压的功效。
可以煎水服用或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
使用时宜遵医嘱,避免使用过量或与其他草药产生不良反应。
2. 菊花: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头晕目眩、失眠等症状。
可以将菊花泡水喝,或与其他草药组成复方使用。
3. 天麻:天麻是一味滋阴降火的中草药,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可以将天麻研磨成粉末后,配伍其他草药使用。
4. 桑葚:桑葚具有清热降压、滋阴润燥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将桑葚煮水或生吃,每日适量食用。
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中草药,每种草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都需遵医嘱。
在使用中草药治疗高血压时,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三、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 定期监测血压:草药治疗高血压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草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2. 合理饮食:除了中草药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合理饮食,减少盐分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3.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功能,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 减轻压力: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减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总之,中医草药治疗高血压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降血压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背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着终身服药的困扰,而西药降压药物副作用较大,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中药降血压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中药降血压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内容。
二、中药降血压的原理中药降血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具体来说,中药降血压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扩张血管:许多中药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如杜仲、夏枯草、葛根等,能够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
2. 平肝息风:天麻、钩藤等中药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可以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3. 清热解毒:菊花、夏枯草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火旺症状。
4. 补益肝肾:杜仲、枸杞子等中药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体质。
5. 利尿消肿:车前子、桑寄生等中药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高血压患者的浮肿症状。
三、常用中药降血压药物1. 杜仲:具有温补肝肾、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吸收等作用。
2. 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降压作用,适用于阳亢型高血压。
3. 天麻:具有平肝息风、降低血压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型高血压。
4. 菊花:具有平肝祛风、清火降压作用,适用于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5. 葛根:具有降低外周阻力、平稳降压作用。
6. 枸杞子:具有补益肝肾、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等症状。
中药降血压具有副作用小、药效缓和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然而,中药降血压并非万能,患者在使用中药降血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用药。
3.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变化。
总之,中药降血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高血压的中医中药治疗
•1980年~2004年12月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检索文献355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209篇文献符合本次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和为了方便资料整理,把文章分为四类:–Ⅰ. 中药与西药;–Ⅱ. 中成药、针灸及其它疗法与西药;–Ⅲ. 中药+ 西药与西药; Ⅳ. 中成药、针灸及其它疗法+ 西药与西药比较; 其中Ⅰ类41篇,Ⅱ类78篇,–Ⅲ类47篇,Ⅳ类43篇。
•临床降压疗效及结果–中药和西药在收缩压疗效的比较分析中,异质性检验χ2= 9. 63, P= 0.02,权重的均差(WMD)= 0. 41, 95% 可信区间为[‐0. 29, 1. 1] , Z= 1. 14, P= 0. 25–中药和西药在舒张压疗效的比较分析中,异质性检验χ2= 16. 26, P = 0. 001, 权重的均差( WMD)= ‐0.09, 95%可信区间为[‐0. 74, 0.55 ], Z= 0. 28, P= 0. 78;•临床降压疗效及结果–中成药、针灸及其它疗法和西药在收缩压疗效的比较分析中,异质性检验χ2= 10. 47, P= 0. 11,权重的均差(WMD) = ‐0. 12, 95% 可信区间为[‐0.39, 0. 15 ] , Z= 0. 9, P= 0. 37;–中成药、针灸及其它疗法和西药在舒张压疗效的比较分析中,异质性检验χ2= 10. 3, P= 0. 11,权重的均差(WMD)= ‐0. 08, 95%可信区间[‐0.25, 0. 10 ] , Z= 0. 86, P= 0. 39。
文献检索结果–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527 篇,使用Endnote X4剔除重复文献249 篇,阅读剩下文献的题目与摘要,排除文献262 篇,对潜在相关的16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再次排除8 篇( 6 篇纳入高血压人群,1篇为非RCT,1 篇无相关数据) ,最终纳入文献8 篇纳入文献的特征–纳入的8 篇研究共涉及1005 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491 例,对照组514 例,治疗疗程在1 ~12 个月,样本量在57 ~230 例。
超级详细,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含中成药),为自己和家人收藏
超级详细,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含中成药),为自己和家人收藏高血压病,中医典籍中常以“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论述,其中以“眩晕” 论述最多。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 “上气不足”则发眩晕。
《灵枢·海论》篇有“髓海不足”之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等,认为是因虚致病。
汉代张仲景在对眩晕病因病理的认识及辨证施治上,在《内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他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
所载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证、脾虚湿阻证、脾肾阳虚证所常用。
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开了“因痰致眩”及其治疗的先河。
元代朱丹溪主要倡导痰火致眩学说。
《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提法。
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湿痰者,多宜二陈汤。
又或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随气上厥,此七情致虚而眩运也。
”除了痰火以外,丹溪亦阐述了淫欲过度,吐衄崩漏等因虚致眩的机理。
病因病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素体、精神、饮食、七情、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等为发病的内因,高度精神紧张、劳倦过度或强烈精神刺激等是发病的常见因素。
恣食肥甘或烟酒过量或嗜食咸味而聚湿生痰,助阳化火又是不可忽视的促发因素。
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
虚: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
实: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充;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瘀血内生,涩滞血脉,遏伤脏腑。
总之,高血压病病位以肝、肾、心、脾为重点,其中又以肝肾为主。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1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一、检索报告1、检索目的:检索有关高血压的中医药疗法2、课题分析: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
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中的比率已经越来越多,由于高压引起或诱发的心、脑、肾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医学专家们建议,高血压治疗要坚持终生,也就是血压至正常后仍要用合适的剂量长期维持。
针灸疗法、中药穴位贴敷、药枕疗法、刮痧、按摩疗法、浴足疗法、食疗、茶疗法等等都对高血压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检索过程:首先进入赣南医学院校园网,点击进入《万维医学网》。
在页面“检索项”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关键词”,然后直接在“检索词”输入框中输入“高血压/治疗/中医药”。
点击“检索”按钮,系统执行检索,显示结果。
4、检索结果:检索到有关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共251条记录。
二、文献综述有关高血压的中医药疗法摘要:高血压中医称为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及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中医学治疗高血压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方法多种多样,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关键词:中药高血压疗法钩藤散针灸疗法穴位贴敷正文:1、针灸疗法2、中药穴位贴敷干预3、药枕疗法4、浴足疗法5、刮痧、按摩疗法6、食疗、茶疗法7、钩藤散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通腑活瘀法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总结: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血脉,改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血流供求关系,纠正血压调控物质平衡来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及促使血管平滑肌的扩张,使得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使血压恢复到正常值。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使机体血液动力学异常自行纠正,从而使机体调控血压机制得到恢复,从根本上解除引起高血压病的病理因素减少和逆转高血压病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解决了普通药物只能治标的弊端。
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
高血压病的中医中药详解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患,多见于中年及老年。
一般40岁以上的成人收缩压应在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在90毫米汞柱以内。
但是,收缩压的标准可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年龄增长10岁,收缩压应增高1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的正常标准则不随年龄而变异(凡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不论他的收缩压多少,均应列为高血压)。
高血压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症状性高血压可由内分泌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肿瘤等)、脑内疾病(如脑瘤、脑创伤等)、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症等)、肾脏疾病(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症)等所引起。
高血压病多因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机能活动素乱,皮层下部的血管舒张收缩中枢形成固定兴奋灶,全身小动脉持久痉挛,各器官缺血,尤其是肾脏缺血,引起一系列体液变化,以及小动脉硬化等因素,使血压恒定性增高。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等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与肝肾的阴阳平衡失调或痰湿壅盛有密切关系。
“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如忧郁恼怒,肝阴暗耗,郁结化热,热冲于上,而为风阳上扰;肝肾两脏,相互资生,肾水干乏,不能养肝,而致阴虚阳亢;阴虚过极,可以及阳,而致阴阳俱虚。
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在140川O毫米汞柱以上,同时伴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慌、手指发麻、面红、烦躁、失眠等症状。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一般可分以下三型:(一)风阳上扰:头痛眩晕,面赤目红,烦躁多怒,口苦咽干,小便黄少,舌质红,脉弦数有力。
治宜清泻肝热。
处方:龙胆草12克,桅子10克,草决明30克,白芍30克,生地20克,泽泻20克,白术20克。
水煎服。
(二)阴虚阳亢: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遗精,舌质暗红,脉弦细。
治宜育阴潜阳。
处方:生牡蛎30克,怀牛膝15克,桑根30克,白芍30克,玄参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麦冬20克,天麻10克,钩藤20克(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高血压病中医中药治疗的初步报告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心医院内科高血压治疗小组陈灝珠;胡允平;郑湘蓉等
从1958年下半年以来,该组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先后使用国产萝芙木全硷,土青木香浸膏片和臭梧桐片内服,以及梅花针、气功、推拿等法,获得
满意疗效。
治疗对象:除用气功治疗的病人外,余均系门诊,共102例。
其中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方面:21一30岁者11例,31-40岁者12例,41-50岁者29例,51一
60岁者40例,60岁以上者10例。
治疗前:进行常规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并在一周内分别记录血压两次以上,作为治疗前的血压。
多数病例进行心脏Ⅹ缐透视、心电图、眼底窥视、尿常规及肾
功能等检查以确定其病期。
服药治疗的病例,于服药后每周测定血压一次,并记录
症状的有无改善及反应的有否出现。
用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例,于开始治疗后每日测
定血压一次,并记录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期中部分病人按照情况给予休息,但大
多数病例照常工作或学习。
治疗结果:他们的降压率分别是87%、60%、57%、83.5%、100%、80%。
总的降压有效率是74.5%。
作者等指出:上述六种方法的优点是疗效肯定而付作用不多,其中国产的萝芙木全硷(系从广西省产萝芙木根提出的)的疗效,较进口蛇根素尤佳,特别是梅花针、气
功以及推拿的降压有效率均甚高,且全无付作用。
摘自中华内科杂志1959年第9号)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71页上)
高血压病中医中药治疗的初步报告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心医院内科高血压治疗小组陈灝珠;胡允平;郑湘蓉等
从1958年下半年以来,该组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先后使用国产萝芙木全硷,土青木香浸膏片和臭梧桐片内服,以及梅花针、气功、推拿等法,获得满意疗效。
治疗对象:除用气功治疗的病人外,余均系门诊,共102例。
其中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方面:21一30岁者11例,31-40岁者12例,41-50岁者29例,51一60岁者40例,60岁以上者10例。
治疗前:进行常规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并在一周内分别记录血压两次以上,作为治疗前的血压。
多数病例进行心脏Ⅹ缐透视、心电图、眼底窥视、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以确定其病期。
服药治疗的病例,于服药后每周测定血压一次,并记录症状的有无改善及反应的有否出现。
用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例,于开始治疗后每日测定血压一次,并记录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期中部分病人按照情况给予休息,但大多数病例照常工作或学习。
治疗结果:他们的降压率分别是87%、60%、57%、83.5%、100%、80%。
总的降压有效率是74.5%。
作者等指出:上述六种方法的优点是疗效肯定而付作用不多,其中国产的萝芙木全硷(系从广西省产萝芙木根提出的)的疗效,较进口蛇根素尤佳,特别是梅花针、气功以及推拿的降压有效率均甚高,且全无付作用。
摘自中华内科杂志1959年第9号)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71页上)
高血压病中医中药治疗的初步报告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心医院内科高血压治疗小组陈灝珠;胡允平;郑湘蓉等
从1958年下半年以来,该组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先后使用国产萝芙木全硷,土青木香浸膏片和臭梧桐片内服,以及梅花针、气功、推拿等法,获得满意疗效。
治疗对象:除用气功治疗的病人外,余均系门诊,共102例。
其中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方面:21一30岁者11例,31-40岁者12例,41-50岁者29例,51一60岁者40例,60岁以上者10例。
治疗前:进行常规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并在一周内分别记录血压两次以上,作为治疗前的血压。
多数病例进行心脏Ⅹ缐透视、心电图、眼底窥视、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以确定其病期。
服药治疗的病例,于服药后每周测定血压一次,并记录症状的有无改善及反应的有否出现。
用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例,于开始治疗后每日测定血压一次,并记录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期中部分病人按照情况给予休息,但大多数病例照常工作或学习。
治疗结果:他们的降压率分别是87%、60%、57%、83.5%、100%、80%。
总的降压有效率是74.5%。
作者等指出:上述六种方法的优点是疗效肯定而付作用不多,其中国产的萝芙木全硷(系从广西省产萝芙木根提出的)的疗效,较进口蛇根素尤佳,特别是梅花针、气功以及推拿的降压有效率均甚高,且全无付作用。
摘自中华内科杂志1959年第9号)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71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