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8月第14卷第4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Journal of Yan gzhou University(H igher Education S tu dy Edition)
A ug 2010
V ol 14N o 4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陶 锋
(南通大学团委,江苏南通226019)
摘 要: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家庭期望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不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研究;大学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8606(2010)04 0024 04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失调心理,表现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稍显困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但经过自身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心理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经历了高考之后,刚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迈入自己向往而又陌生的大学校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家庭期望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不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群体的年龄一般处在16~25周岁之间,其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虽然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般的规律,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形态之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观念、人生观、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以及他们成才的途径和成才观都不尽相同。根据我国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他们的特殊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八个方面。[1 3]但这些标准仅仅反应了大学生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
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其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在选择研究工具方面,长期使用的多数为国内研究者对国外早期编制的量表的修订版,主要有 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大学人格问卷(UPI)、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 生活事件量表(LES)、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 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又以SCL 90、UPI、16PF等量表较为常用。2005年以来,由教育部组织编制的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逐渐在全国高校中推广使用,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评工具。
收稿日期:2010 04 07
作者简介:陶 锋(1978 ),男,江苏通州人,南通大学团委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其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武有水等对1941名新生调查后发现,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占12 16%,可能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新生占25 39%,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轻度神经衰弱、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4]卢晓红测查1173名新生表明,心理症状检出率为9 46%,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女生恐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新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城市新生,非独生子女的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和恐怖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5]黎光明等对5240名新生测查,结果显示有5 86%的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男生在各项因子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文、理、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明显。[6]李卯和等对1132名新生调查发现,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 7%,排在前几位的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男女生群体之间心理问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干部、知识分子及低收入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7]李晓波等对6135名新生调查后发现,19 96%的新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9 68%的新生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多于女生,理工类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于医学类和文史类的学生。[8]田澜对2019名师范类新生的调查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理科师范新生的所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学生。[9]陆明对2004级~ 2006级三个年级共7042名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筛选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6 00%,新生在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城市新生低。[10]张婷婷等对720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一类学生筛选率为6%,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7 8%。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独生子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个体,选择频次最高的题目是∀缺乏自信#,困扰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情绪方面。[11]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与全国青年常模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心理问题检出率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新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强迫、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卑或自大、敌对、偏执、恐惧、自信心缺乏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主观因素主要指自身方面的因素。
一是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早期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长自身表现等。齐平等认为中国父母包办式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一旦进入到大学这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他们就感到困惑、迷茫,处于适应不良的状态。[12]吕一军认为大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上很大程度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一些家庭因父母感情不和或离异等原因,造成孩子性格暴躁、心理压抑,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等不良反应。[13]俞海侠认为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在专业学习上的不适,学习兴趣下降,没有价值感,压力很大,同时又感到茫然和无聊,引发各种心理问题。[14]
二是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引发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吕一军认为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常常能敏锐地觉察到当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冲突,又由于他们正处在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因而那种变化和冲击在他们心理上引起的反应也十分明显、强烈和复杂。[13]陈杰峰认为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以及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所带来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15]郑翔认为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常常感到茫然、疑惑、混乱,心理失衡在所难免。[16]郝丽红认为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渗透进大学校园,必然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当大学生遇到生活、就业、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容易引起心理问题。[17]
此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同时网络也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新诱因。宫捷认为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整天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丧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时可能导致人格分裂。迷恋网络还会导致他们产生精神依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孤僻怪异。[18]樊光华等认为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控力,沉迷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网站等,产生网络成瘾综合症,出现心理扭曲、情绪极端化、孤僻、疏远家人和朋友等不良症状;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色情暴力和低级庸俗的内容,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