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经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计量及账务处理下调整
债券投资账务处理规范 - 企业文规
债券投资账务处理规范-企业文规1.企业购入的长期债券,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如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还应当减去相关费用),作为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减去相关费用及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
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
长期债权投资应当按期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按债券面值以及适用的利率计算,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假如不考虑溢价或折价)。
持有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到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分期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到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实际收到的分期付息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冲减已计的应收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实际收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权利息,冲减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2.企业购入长期债券付款时,按债券票面价值,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面值),按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各项附加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或本科目(债券投资―债券费用);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溢折价)。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或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按债券票面价值,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面值),按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各项附加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或本科目(债券投资―债券费用)、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未到期的利息,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溢折价)。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录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录
对于债券利息可以进行分期付息,和一次性还本付息,当你所在的公司进行一次还本付息的时候,你又该怎么做呢?下面分录是以应付债券为例,附加的案例题是关于长期债券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后可以实际操练。
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会计分录,应该如何写呢,可以计入什么科目,“借”与“贷”用什么表示?关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会计分录怎么写这一问题的具体解答,您可以参考以下答案。
应付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分录
1、分期付息的债券: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付利息
2、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案例】:
该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
A企业购入此长期债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债券应计利息=100000×12%×6/12=6000(元)
债券溢价=108000-6000-100000=2000(元)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100000 ——债券投资(溢价)2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6000
财务费用200
贷:银行存款108000
库存现金200。
债券投资的账务应该怎么处理
债券投资的账务应该怎么处理
债券投资的账务应该怎么处理
企业购入债券时,无论是平价、溢价还是折价购入,均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购入后的`账务处理方法,三种情况各不相同。
1)平价购入债券的账务处理。
每月计算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账户。
当收到债券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
2)溢价购入债券的账务处理。
每月结账计算债券应计利息和溢价摊销额时,按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按溢价摊销额,贷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按应计利息扣除溢价摊销的差额,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账户。
当收到债券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长期投资 --应计利息"账户。
3)折价购入债券的账务处理。
每月计算债券应计利息和债券折价摊销额时,按应计利息,借记"长期投资--应计利息"账户,按债券折价摊销额,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按应计利息和折价摊销额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账户。
会计经验:应付债券的如何做会计账务处理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借记)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通过应付 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2)可转换公司债券 ①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借记) ②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贷记)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如用现金支付不可转换股票的部分,还应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
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 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应付债券的如何做会计账务处理
(1)般公司债券 1 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借记) 2 长期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应计利息 (或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借记) 3 资产负债表日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
【会计实操经验】持有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计量存在的问题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持有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计量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中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规定的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而言是正确的,但对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却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初始确认中的争议
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1. “付息期”或“计息期”的疑惑。
付息期,是指相邻两次支付利息的时间间隔。
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提利息的时间间隔。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计息期与付息期几乎同步,不会产生误解,但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付息期是到期日,计息期与付息期不同步,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若包含已到计息期但尚未到付息期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如何处理?
2. 利息科目设置的不一致。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准则规定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的利息科目为“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科目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准则规定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如果购买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款中若包含了已到计息期但尚未到付息期领取的债券利息,按准则规定单独确认,那么应记入“应收利息”科目还是应记入“持有至。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调整探讨
实务与操作
澜 黧
口 苏 华焕 ( 广 州 科 技 贸 易 职 业 学院 广 东广 州 5 1 1 4 4 2 )
◇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5 8 1 2 ( 2 0 1 5 ) 1 7 — 0 0 6 3 — 0 2
面值 、 票 面利率 、 债券 期 限和实 际收 到发行 价 款这 些 因素 共
同决 定 ) 。详 细的数学证 明如下 :
首 先证 明其 必要 性 ,分两个 步骤 完成 该 项证 明。第 一
步, 证 明对 于 到期 一 次还 本 付 息 、 溢 价发 行 的债 券 , 第 一 期 ( 假设 债券 于 1月 1 E t 发行 , 第一 期则 指 发行 当年 1月 1日 至 l 2月 3 1 E l 的期 间 ) 计算 的实 际利 息 费用 ( 摊 余成 本 X 实 际利 率 ) , 小 于应 计 利 息 ( 债 券 面值 X 票 面利 率 ) , 即证 明 B・
的现象 。随后 , 王 玉海 同志在 2 0 0 8年发 表 了《 一 次还 本付 息 债 券应计 利息 会计 核算 的设计—— 兼 与贺 飞跃 同志 的商榷 》 ( 以下简称 王 文 ) ,指 出 贺 文 所 举 例 子 的 债 券 实 际 利 率
6 . 5 5 3 7 %, 为使用 插值 法得 出的估计 实 际利率 , 而 非真 实实 际 利率 ; 并认 为 , 贺文所 谓 的利 息 “ 调整 过度 ” , 是 由于在应 用 实
得 出 的估计 实 际利率 而非 真 实实 际利率 ” 的 结 果
到期一 次还 本付 息 、 溢 价发行 的债 券 , 在 其会 计核 算 中
会计实务: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分录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分录
对于期满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上述债券溢折价摊销表中所列的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数字,只能作为计算各期溢折价摊销额的依据,而不能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这一点与分期付息债券是不同的。
由于表中所列的应收利息,是按债券期满应收利息总额折算出来的一笔年金。
在观念上它是一个处于“动态”的价值,而会计核算上确认的应收利息,则是一“静态“金额,且这个金额的计算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因而只能以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求得。
而投资收益则用该期应收利息减去当期溢价摊销或加上当期折价摊销后的金额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分析,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将用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出来的应收利息计入其科目的借方,将上表计算的溢价摊销额计入长期债券投资科目的贷方,将利息收入减去溢价摊销后的余额,计人债券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
仍依上例,甲企业债券溢价摊销的会计分录如下:
199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9600(80000×12%)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671.18
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892882
以后年度依此类推。
如果债券折价发行,则应将应收利息计入其科目的借方,将折价摊销额计入长期债券投资科目的借方,将应收利息和折价摊销额之和计入债券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会计实务获奖文档】持有至到期投资中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获奖文档】持有至到期投资中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摘要】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其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仍存有争议。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指出症结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通货膨胀率的逐步升高,众多企业在保持一定变现能力的条件下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始频频涉足金融资产的投资。
债券金融资产因其投资收益相对稳定,投资风险相对偏低,变现能力较强等特点,获得众多企业的青睐。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
债券投资的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颇大。
由于我国的债券发行大部分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而会计准则中关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计量涉及很少,也比较笼统,本文针对现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会计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异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二、持有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计量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中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规定的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而言是正确的,但对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却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初始确认中的争议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1.付息期或计息期的疑惑。
付息期,是指相邻两次支付利息的时间间隔。
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提利息的时间间隔。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计息期与付息期几乎同步,不会产生误解,但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付息期是到期日,计息期与付息期不同步,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若包含已到计息期但尚未到付息期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如何处理?2.利息科目设置的不一致。
注册会计师CPA:债权投资与其他债权投资的计量及会计处理
【知识点】金融工具的计量原则(一)初始计量原则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存在差额的处理(首日损益)(1)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依据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以仅使用可观察市场数据的估值技术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一项利得或损失。
账务处理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贷:银行存款【交易价格】投资收益【倒挤差额,或借】(2)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其他方式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递延,根据某一因素(如时间)在相应会计期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会计期间的利得或损失。
账务处理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贷:银行存款【交易价格】递延收益【倒挤差额,或借】(二)后续计量原则取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
(见后面的知识点)【快速记忆】计算次年其他债权投资实际利息收入的依据是其摊余成本(第三阶段),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
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调整只会改变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不考虑减值因素的前提下,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四个明细账的代数和)其他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代数和,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 【例题·综合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21年12月31日,以21 9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于 2×21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 000万元,付息日为每年1月5日,票面年利率为 6%。
另支付交易费用9.19万元。
甲公司确定该债券实际利率为5%。
甲公司于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假定一,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假定二,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账务处理CPA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债券)
明细科目(共3个)
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利息调整
1.初始计量
总原则:①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②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债券)
明细科目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
初始计量
总原则:
①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②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②收本、息:
A.分次付息,到期还本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B.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每期利息×期数)
3.中途处置
总原则:出售所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可借可贷,剩余部分)
①升值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②贬值(正常情况)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③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处置时
总原则:①出售所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核算方法之完善
5.70
4.30
7.70
107.70
2011.12.31 10
5.99
4.01
3.69
103.69
2012.12.31 10
6.31* 3.69
0.00
100.00
注 :*尾 数 调 整 ,将 未 摊 销 溢 价 全 部 摊 销 完 。
该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1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 资— ——成本 100、—— —利息调整 12;贷:银行存款 112。 (2)2010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 期投资— ——应计利息 1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4.30,投资收益 5.70。以后年度确认利息收入时的账务处理以 此类推。 由此我们可知,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应计利 息-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利息调整,这样每期的溢价摊 销额=应计利息-利息收入,这里的应计利息与分期付息、一 次还本债券的每期应收或应付利息在概念上混为一谈,都按 票面利率和票面金额计算得到,而笔者认为应计利息是企业 一方计提的实际利息,应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所以这样处 理容易在概念上混淆应计利息与利息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 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 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 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当企业以高于债券面值 的价格购买债券时,债券发生溢价,债券到期日金额等于面 值。报告日摊余成本的计算原则是该债券的摊余成本为初始 确认金额减溢价,累计摊销债券溢价的摊销额等于应收利息
债券如何做会计分录-发行债券怎么做账务处理
债券如何做会计分录-发行债券怎么做账务处理购入债券用于短期赚差价的,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应收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目的不明确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
1.用于短期赚差价的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应收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持有目的不明确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发行债券方相关会计分录:关于发行债券一方,是属于筹资活动借: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依据差额,可借可贷,折价在借方,溢价在贷方)贷:应付债券——面值借:〔财务〕费用(按债券债券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应付利息(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2发行债券怎么做账务处理1.发行一般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计入“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面值借或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 发行可转换债券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负债成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权益成分)借或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债券(利息调整)(差额)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实书,具有法律效力。
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会计实操经验】债券偿还的会计处理要点
【会计实操经验】债券偿还的会计处理要点一次偿还指在债券到期日将应付债券的全部本金一次性地归还给债权人的债券偿还方式.分期偿还指根据债券发行时的约定,将应付债券的本金分次归还给债权人的债券偿还方式.提前偿还指企业可以采用通知收回企业债券、从证券市场上赎回发行在外的企业债券或发行一种票面利率较低的新债券,同时赎回原发行的票面利率较高的旧债券等方式提前偿还应付债券.1.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不论是平价、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折、溢价(如果有的话)都已经摊销完毕,应付债券都应按照债券面值偿还.2.分期偿还债券的折溢价摊销应采用比例摊销法确定,即根据各期还本注销前债券面值占各期还本注销债券面值总和的比重确定各该期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率.3.提前偿还债券(1)当提前偿还债券的日期与债券付息日不同时,则应将自上一付息日起至提前偿还日止的利息连同债券本金一同支付给债权人.(2)提前偿还债券时,对于未摊销完的债券折、溢价应予以转销.(3)应相应确定提前偿还债券损益.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有些可能不涉及资金)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识。
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的保持。
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的。
希望大家多多不断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值计算公式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值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来聊聊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这东西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复杂,但其实只要咱们耐心捋一捋,也没那么难搞懂。
先来说说啥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打个比方,就像你借给朋友一笔钱,朋友说等过些年,连本带利一块儿还你。
这种到最后一次性把本金和利息都给你的债券,就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那这价值咋算呢?公式是这样的:债券价值 =(债券面值 +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债券期限)÷(1 + 市场利率)^债券期限。
咱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公式哈。
债券面值,这就好比是朋友跟你借的那个本金数。
票面利率呢,就是当初说好的利息比例。
债券期限,就是从借钱到还钱的那段时间。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个债券,面值是 1000 块,票面利率是 5%,期限是 3 年,市场利率是 4%。
那咱们来算算这债券值多少钱。
先算括号里的,本金 1000 块,利息就是 1000×5%×3 = 150 块,加起来就是 1000 + 150 = 1150 块。
然后除以(1 + 4%)^3 。
(1 + 4%)^3 算出来大概是 1.124864 ,1150÷1.124864 约等于 1022.34 块。
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市场利率下,这个债券的价值大概是 1022.34 块。
那为啥要搞这么个公式来算呢?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菜,不同摊位价格可能不一样。
债券也是,市场利率会变动,所以债券的价值也会跟着变。
咱们用这个公式就能算出在不同市场利率下,这债券到底值多少钱,心里有个底,才好做投资决策。
再比如说,我之前有个朋友,他对投资债券一知半解。
看到一个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觉得利率挺高,想都没想就买了。
结果后来市场利率上升了,他手里的债券价值大幅下降,亏了不少钱。
这就是没搞清楚债券价值计算公式吃的亏呀!所以说,搞清楚这个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对咱们投资理财真的很重要。
会计经验:持有至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中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规定的计量及账务处理方法,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而言是正确的,但对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却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初始确认中的争议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1.付息期或计息期的疑惑。
付息期,是指相邻两次支付利息的时间间隔。
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提利息的时间间隔。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计息期与付息期几乎同步,不会产生误解,但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付息期是到期日,计息期与付息期不同步,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若包含已到计息期但尚未到付息期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如何处理? 2.利息科目设置的不一致。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准则规定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的利息科目为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科目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准则规定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如果购买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款中若包含了已到计息期但尚未到付息期领取的债券利息,按准则规定单独确认,那么应记入应收利息科目还是应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若记入应收利息科目,则与准则规定的科目不统一;若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则与准则规定的初始确认金额不符。
(二)后续计量中的异议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1.实际利率的确定。
议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从财务管理角度剖析
议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从财务管理角度剖析杜佳
【期刊名称】《财会研究》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 随着近年来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长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长期债券投资增设的明细科目使会计信息愈加细化;另一方面实际利率法的运用,使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但是从现在实际利率法运用的具体情况来看,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仍然没有解决反映一次还本付息与分期还本付息具有不同经济实质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杜佳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从经济实质角度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账务处理——基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J], 匡忠华
2.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计核算的改进 [J], 贺飞跃
3.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计核算的设计——兼与贺飞跃同志商榷 [J], 王玉海
4.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的会计核算 [J], 贺飞跃
5.到期还本付息长期债券投资计价问题的探讨 [J], 于富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的会计核算
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的会计核算
贺飞跃
【期刊名称】《财会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草案)》将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每期应计利息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的每期应收或应付利息在概念上混为一谈,在会计核算上均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导致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出现利息调整过度的不合理现象.由于应计利息与应收或应付利息存在重大差别,建议应计利息应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贺飞跃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调整详解——基于符号计算 [J], 王磊;徐金亚;尹波
2.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计核算的改进 [J], 贺飞跃
3.“应计利息”不应计入短期债券投资成本 [J], 张明
4.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计核算的设计——兼与贺飞跃同志商榷 [J], 王玉海
5.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调整探讨 [J], 苏华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核算讨论问题的分析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核算讨论问题的分析作者:张玮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7期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发布以来,围绕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纯贴现债券) 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问题的研讨建议不时出现于核心刊物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未在发行日购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时,每期期末计提的应计到期支付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是否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关键词: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纯贴现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一、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纯贴现债券)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时若包含的“应计利息”是否确认问题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 一)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准则规定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的利息科目为“应收利息”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科目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 二) 准则规定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但对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购买中的已到计息期的利息按照准则应用例题中的举例,应该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 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原因该利息按照债券合同约定到期付息,现在时点不在付息期,准则规定购买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此时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2万元是不满足领取条件,按照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已经应该计提的12 万元应计利息与100 万元本金一起构成“纯贴现债券”。
这种债券在到期前购买人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支付。
所以应该视同甲公司于2008 年1 月1 日在证券市场上购入A 公司于2006 年1 月1 日发行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面值为100 万元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2 万元,应该将应持有至到期投资——计利息计入初始确认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计量及账务处理下调整
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计量及账务处理下调整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计量及账务处理应作如下调整:第一,投资前已到计息期的利息应当予以考虑,确认为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构成内容。
为了会计科目核算的一致性,应将其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第二,实际利率依据准则规定,按初始确认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相等的折现率来确认。
第三,其持有期间的应计利息应予以考虑计入摊余成本并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
以上述案例为例,改进后核算如下:
投资当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应计利息100
贷:银行存款9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10
持有期间:990=1250x(P/F,i,3),利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i=8.08%,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注:第一年:摊余成本=(1000+100)-110=990(万元),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