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辅导:小儿肺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详解:肺炎喘嗽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详解: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
若邪在肺卫不解,化热入里,练液成痰,痰热互结,闭阻肺络,肺气闭塞,则出现本病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等。
肺主气而朝百脉,若感邪较重或正不胜邪,病情进展,则可由肺而累及他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大肠之气不得下行,则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若邪热炽盛,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则出现高热、神昏、抽搐等邪陷厥阴之变证;气为血之帅,若肺气郁闭,影响及心,致血行不畅,脉道涩滞,则出现唇甲发绀、舌有瘀斑等气滞血瘀证候,甚或因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而出现面白肢冷,呼吸急促,心烦不安,右胁下痞块增大,脉微欲绝等重危之象。
若病情严重者,可因内闭外脱而死亡。
肺炎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
痰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
治疗原则: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
痰热闭肺证候: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痰热壅盛,故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
肺气郁闭故见气促喘憋,鼻翼煽动。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肺平喘,细茶升清降浊,桑白皮、葶苈子泻肺,苏子、前胡宣肺化痰,黄芩、虎杖清肺解毒。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详解:咳嗽咳嗽病位不离于肺,常涉及脾,基本病机为外邪犯肺或内伤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嗽。
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小儿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兼有表证者,多属外感咳嗽;起病缓,病程较长,并伴不同程度脏腑功能失调者,多数内伤咳嗽。
治疗原则:小儿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失宣,故以宣通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小儿肺炎常用中医外治法
小儿肺炎常用中医外治法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
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小儿肺炎有典型症状,也有不典型的,新生儿肺炎尤其不典型,可归属于中医的外感、咳嗽、喘证等范畴。
以下提供几种方法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仅供参考。
1.雾化吸入药物:双黄连粉针剂(由银花、连翘、黄芩提取物制成)。
用法:将双黄连粉针剂1支(60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1岁以下小儿取溶液5~10ml,1~3岁10~15ml,3岁以上15~20ml,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
按:陈尔明用上方治疗小儿肺炎68例,并与52例用病毒唑及抗生素雾化吸入组作对照,两组病例均以青霉素或红霉素做抗感染治疗。
经治1周,结果:治疗组痊愈5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30例,好转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7%。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撰文介绍于《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10期。
侯婷用丹参注射液6ml,鱼腥草注射液8ml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55例,1~2个疗程,治愈42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
报道于《中医外治杂志》2003年1期。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起雾量大,微粒小而均匀,温度适宜,患儿易于接受。
如能按照中医辨证拟方遣药,疗效将会进一步提高。
但制剂必须经蒸馏、提取、浓缩、灭菌等工艺,制成无颗粒的溶液,其雾粒以不超过5μm为宜。
使用前器械应严格消毒,以防医源性感染。
2.消罗散外敷药物及制备:丁香、肉桂各10g,白芥子、生大黄、黄芩、黄柏、山栀、杏仁、桃仁各50g,共研细末。
用法:用时取30g,以温水调成厚糊状,摊在白布上约8cm×10cm×0.5cm大小,贴于两肩胛骨内侧肺底部或湿音闻及处,胶布固定,12小时后取下。
儿科肺炎的中西医用药 - 副本
肺炎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临床特点。
相当于中医学的肺炎喘嗽范畴。
一、诊断参照2005年出版的《现代中医儿科学》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常证1、辨证论治(1)风邪闭肺症状:发热,咳嗽,喘促。
挟寒症:发热轻,恶寒重,咳嗽,略喘促,鼻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分析: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发热轻恶寒重,鼻流清涕。
肺气不利上逆则咳嗽,略喘促。
风寒在表,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挟热症: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喘急,鼻煽,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
分析:风热犯肺,肺气失宣,则发热重,恶寒轻。
邪热重者,闭塞于肺,则咳嗽,喘急,鼻煽并见。
风热在表故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
挟毒症:壮热不退,咳嗽剧烈,喘急鼻煽,溲赤便秘,唇红咽红,舌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
分析:毒热邪炽盛,闭阻于肺,故见壮热不退,咳嗽剧烈,喘急鼻煽。
邪热伤津,热扰心神,则溲赤。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闭塞,大肠传导失司,故便秘。
唇红咽红,舌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均为毒热邪炽盛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开闭。
方药:疏风开闭汤加减(自拟)。
常用药物:柴胡、防风、前胡、款冬花、黄芩、天冬、桑白皮等(药物用量视患儿年龄大小而定)。
挟寒症加麻黄、杏仁温肺止咳平喘;挟热症加青蒿、生石膏清肺止咳平喘;挟毒症加重楼,紫草解毒;咳重加白屈菜,白前,大便干加瓜篓、枳实。
大便稀可加入茯苓、车前子,纳差可加入山楂,神曲,芦根等药物。
中成药:①炎琥宁注射液0.1-0.4克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或250毫升中,日一次静点。
适用于各型肺炎。
清开灵注射液5-20毫升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或250毫升中,日一次静点。
适用于挟热和挟毒症肺炎。
热毒宁注射液5-10毫升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或250毫升中,日一次静点。
适用于挟热和挟毒症肺炎。
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汇总
中医儿科:小儿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汇总儿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所有临床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小编特意将各个系统疾病里,中医辨证论治部分的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以及西医治疗上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熏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证——治法:化瘀消积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新生儿硬肿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辨别虚与实。
阳虚者以益气温阳为主,寒实者以温经通络为主。
寒凝血滞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阳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减。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1)主证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夹痰——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
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夹滞——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夹惊——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二、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1.常证风寒闭肺证——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证——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毒热闭肺证——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阴虚肺热证——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良方
中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良方【概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肺炎,1岁以内发病者占80%。
急性者居多,四季均可发病。
我国北方以冬春季较多,华南地区则以夏季多见。
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炎时,不仅病情较重,而且往往迁延不愈。
本病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严重威胁小儿健康。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偶亦可经淋巴或血行侵入肺部。
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
(一)细菌常见的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B型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
(二)病毒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及3型、流感病毒A1、A2和B以及腺病毒3、7、11、21型。
此外,也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致成肺炎,即所谓“混合性感染”。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致菌群失调,由耐药菌株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应引起重视。
由于血清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者也逐渐增多。
二、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
小儿感受风邪,或从皮毛,或由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即可出现肺炎喘嗽。
风邪有夹寒、夹热不同,可以产生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其中以风热闭肺最为常见。
肺为娇脏,其位最高,是五脏之华盖。
肺又主气,为水之上源。
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司皮毛开合,主一身之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其性能以下降为顺,上升则逆。
如邪气痹阻于肺,肺络失宣,则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为痰,阻于气道,常可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
若温邪化热,热邪炽盛,则灼津炼液成痰。
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往往壮热烦渴,喘嗽多痰,甚则痰声漉漉。
如热邪炽盛,热从火化,内陷厥阴,则可致狂乱、昏迷、抽搐之变证。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细目一: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1.小儿生理特点2.小儿病理特点3.小儿稚阴稚阳观点的意义细目二:年龄分期1.年龄分期标准2.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的关系细目三:生长发育1.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囟门、牙齿)2.各年龄段呼吸、脉搏、血压常数3.生长发育规律4.小儿感觉、运动和语言发育细目四:四诊概要1.儿科望诊的主要内容2.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3.啼哭声的诊断4.儿科问个人史、预防接种史的内容5.儿科基本脉象6.小儿按诊(皮肤、头颅、胸腹、四肢)第二单元营养和营养性疾病细目一:营养基础能量、营养物质、水的需要细目二: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的优点与方法2.辅助食品添加原则3.小儿保健的主要内容细目三: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度2.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病机3.营养不良的中西医治疗细目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佝偻病的病因2.佝偻病的临床表现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诊断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鉴别诊断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7.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急救处理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第三单元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黄疸的概念2.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3.湿热熏蒸证、寒湿阻滞证的症状、治法、主方第四单元免疫性疾病细目一:支气管哮喘1.哮喘的病因:内因、外因2.哮喘发作期的中医病机3.哮喘的诱因4.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5.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6.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7.哮喘的中医分期辨证论治8.哮喘发作期的西医治疗9.哮喘的预防细目二:急性风湿热1.风湿热的西医病因2.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3.风湿热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及jones诊断标准4.急性风湿热的治疗与预防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厌食1.厌食的概念2.厌食的病因及主要病机3.小儿厌食的辨证论治及其它疗法细目二:婴儿腹泻1.婴儿腹泻的中西医病因及病机2.婴儿腹泻的临床表现3.婴儿腹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小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脱水的分度5.婴儿腹泻的中医分型证治6.婴儿腹泻的西医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7.婴儿腹泻的液体疗法细目三:鹅口疮1.鹅口疮的病因及临床特征2.心脾积热证、虚火上浮证的症状、治法、主方第六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及临床表现2.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兼挟证(挟痰、挟滞、挟惊)3.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邪感冒证的症状、治法、主方细目二:急性支气管炎1.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证、风热咳嗽证的症状、治法、主方2.支气管炎痰热咳嗽证、阴虚咳嗽证的症状、治法、主方细目三:肺炎1.肺炎的中西医病因2.肺炎的分类方法3.支气管肺炎、腺病毒肺炎、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4.肺炎心衰的诊断标准5.肺炎病原学治疗的抗生素药物选择6.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7.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心阳虚衰变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8.肺炎心衰的西医处理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相关内容:。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通过气血运行,而维持生命活动。
因此,中医治疗儿童疾病时,首先要以病因为导向,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1.辨证论治:中医儿科重视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
2.借助物理疗法:中医儿科常常采用物理疗法,如艾灸、推拿、针灸、拔罐等,以及中药药物治疗。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物理疗法能够加速治疗的速度和改善治疗效果。
3.防病和预防:在中医儿科治疗中,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免疫力和防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季节等因素影响,因此注重养生和防病,提升自身免疫力。
二、常见疾病治疗原则1、肺炎:中医认为肺炎常发生于春秋季,天气转变过大时,及体质虚弱或抵抗力较弱者。
对于肺炎,中医肯定要辨病因、辨证施治,一般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方案。
同时,也可选用适当的物理疗法来辅助治疗,如艾灸等。
2、腹泻:对于常见腹泻症状,中医一般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等方案,较为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连解毒片、六一散等。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
3、发热:乃属外感病,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各类感染性疾病,因此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辨析,排除其他疾病后再对发热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采用清热解毒、补气养血等方法,同时也可进行物理疗法等辅助治疗。
4、哮喘:属于肺系疾病,由于人体感应刺激物后的反应过度所致,以呼吸道激惹为主要症状,常常表现出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采用平喘止咳、祛痰化痰等方案,重视调节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对调节患儿体质亦有帮助。
三、总结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并以辨证论治、借助物理疗法和防病预防为核心。
对于常见的腹泻、肺炎、发热、哮喘等疾病,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速度。
中西医助理医师经典例题:小儿肺炎
【中西结合儿科学】
小儿肺炎按病因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A.细菌性肺炎
B.病毒性肺炎
C.大叶性肺炎
D.霉菌性肺炎
E.过敏性肺炎
答案:C.
病原体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立克次氏体性肺炎、原虫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
临床上,若病原体明确,则按病因分类并以病原体命名,以便指导治疗,大叶肺炎属于病理分类海天医学。
由于不能兼顾病因、病理及临床等特点,对小儿肺炎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分类方法。
目前常用者包括:
(一)病理分类按解剖部位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二)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经大量研究证实,合胞病毒居首位,其次为腺病毒3、7、11、21型,甲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1、2、3型,其他尚有麻疹病毒、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杆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及厌氧菌等。
3.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为主。
4.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为主。
5.真菌性肺炎念珠菌、曲菌、隐球菌、组织脑浆菌、球孢子菌等。
6.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为主。
7.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三)病程分类急性(1月以内)、迁延性(1—3月)、慢性(3月以上)。
(四)病情分类
1.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
2.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临床上若病原体明确,则以病原体命名,以便指导治疗,否则按病理分类命名。
所以答案选C.。
儿科4种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中医优势病种中西医诊疗方案目录1.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2.感冒(急性咽喉炎)诊疗方案3.支气管肺炎诊疗方案4.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西诊疗方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它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单独发生,亦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或急性扁桃体炎。
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其多发于冬春两季。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1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小儿感冒临床诊断指南:(1)病史:常在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外邪发生。
(2)主要症状: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感冒如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3)主要体征:常见咽部干燥、灼痛,咽部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
特殊类型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 mm大小的疱疹。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1)轻症: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声音嘶哑、轻咳等症状。
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
(2)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二)证候诊断1.风寒感冒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感冒证: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试题-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临床医学试卷与试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儿科学考试试题-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临床医学试卷与试题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急惊风的四证以下哪项不正确A. 痰证B. 热证C. 惊证D. 实证E. 风证答案:D2. 患儿9个月,腹泻3天,鼻塞流涕,每日大便10余次,呈稀水样,不含黏液和脓血,无腥臭味。
查体:体温38℃,皮肤弹性尚好,前囟平,哭时有泪。
听诊心肺正常,肠鸣音亢进,舌苔薄白,指纹红,达于风关。
应首先考虑的是A. 病毒性肠炎风寒证B. 病毒性肠炎湿热证C. 细菌性肠炎风寒证D. 细菌性肠炎湿热证E. 霉菌性肠炎风寒证答案:A3. 患儿5个月,腹泻水样便,每日10余次,有少量黏液。
查体:昏睡,呼吸深快,皮肤弹性极差,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
实验室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
应首先考虑的是A. 轻度脱水,代酸B. 中度脱水,代酸C. 重度脱水,代酸D. 中度脱水,代碱E. 重度脱水,代碱答案:C4. 某小儿患肺炎喘嗽,症见发热,气急,鼻煽,喉中有痰,烦躁不安。
辨证为A. 风寒闭肺B. 痰浊阻肺C. 阴虚肺热D. 肺脾气虚E. 痰热闭肺答案:E5. 首选用于治疗水痘风热轻证的方剂是A. 银翘散B. 黄连解毒汤C. 透疹凉解汤D. 清胃解毒汤E. 清瘟败毒饮答案:A6. 患儿1岁,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时有低热,毛发干枯,哭时无泪,口唇干燥,大便稀溏,舌淡嫩苔花剥。
检查:体重5kg,心肺(-),腹凹如舟,腹壁皮下脂肪消失,肌张力低下。
治疗应首选A. 八珍汤B. 疳积散C. 参苓白术散D. 资生健脾丸E. 钱乙调中丸答案:A7. 不属于哮喘缓解期肾气虚弱证的特征的是A. 腰膝痠软B. 动则气短C. 形寒肢冷D. 遗尿或夜尿E. 舌红苔黄腻答案:E8. 下列哪个方剂首选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A. 人参养荣汤B. 沙参麦冬汤C. 羚角钩藤汤D. 三黄石膏汤E. 参附龙牡救逆汤答案:E9. 患儿10个月,突然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年第3卷分类索引
C i eit Itg ai W etMe , e 0 1Vo , . hnP dar ne r dt s d D c 1 , l No 6 Tr 2 3
・5 7 ・ 8
血 锌 与 小 儿 脑 性 瘫 痪 伴 佝 偻 病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 ) 45 5 :4 张 祥 钦 布 地 奈 德 雾 化 吸人 联 合 中 药 内服 防 治 儿 童 哮 喘 缓 解期疗效观察 张晓霞 张新建
赵 守彰 赵 晓虹 关 于推 拿 治 疗 d J 情 志 病 的 思 考 ,L ( )1 2 2 :3 浅 谈 儿 科 护 理 纠 纷 常 见 原 因 及 护 理 管 理 对 策
周祖莲 朱 彩霞
朱 立东
察
蚌 埠 市 禹 会 区 3 5例 体 弱 儿 发 病 情 况 调 查 及 干 预 9
() 5 0 6 :7
张 中 林 幼 鼠肝 组 织 超 氧 化 物歧 化 酶 活 性 检 测 ( ) 1 3 2 :8
赵锋 赵高阳
先 天 性 肾 上 腺 皮 质 增 生 症 伴 急 性 肾 功 能 不 全 1例 临
床报道 ()11 2 :9
周游
心 炎 宁 颗 粒 剂 长期 毒性 实验 研 究 () 4 0 5 :0 心 炎 宁 颗 粒 剂 对 柯 萨 奇 病 毒 B组 感 染 心 肌 细 胞 保 护 作
用 的实 验 研 究 ( )4 6 6 :9 2 0 / 0 9婴 幼 儿 喘 息 4 6例 调查 分析 0620 2
( ): 7 1 6
儿 童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外 周 血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变 化 的
()19 2 :7 ( )3 1 5 :9 周正 周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年第3卷作者索引
蔡 文就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2型 糖 尿 病 临 床 特 点 回顾 性 分 析
陈 远 青 小 儿 肌 性 斜 颈 的鉴 别 与 中 医治 疗 ( ) 2 5 4 :9 陈照根 早 期 干 预 对 早 产儿 智 能发 育 的临 床 研 究 () 1 9 2 :3 陈 志 伟 四 步 法 推 拿 治 疗 小 儿 肌 性 斜 颈 5 3例 疗 效 观 察
( ) 17 2 :0
白晓 红 白冒梅
儿 童 过 敏 性 紫癜 4 5例 回顾 性 分 析 (I:5 r 11 ) 促性腺激素 释放 激素 类似物 ( 曲普 瑞林 ) 疗女童 治
特 发 性 中枢 性 性 早 熟 2 疗 效 观 察 ( ) 14 3例 2 =0 : 毕 建 青 隔 药 灸 治 疗 / J 风 寒 泻 3 IL , O例 临床 观察 ( )1 1 :1
白万 晶 中枢 性 性早 熟 患 儿 5种 骨 龄 测 定 方 法 的 比较 研 究
( ):0 2 10
陈乃清 陈赛 斌 陈团营
分析
( )4 8 6 :8
/J 遗 尿 症 的 中 医传 统 外 治 疗 法 及 治 疗 经 验 ( )4 2 JL , 6 :9 滋 阴 降火 法 治 疗 单 纯 性 乳 房 早 发 育 5 3例 疗 效 观 察
C
蔡莉君
观察 ( )4 4 5 :2
、
穴 位 敷 贴 结 合 针 刺 四缝 穴 治 疗 t J 疳 : 3 J L 积 O例 疗 效 ,
陈 秀 梅 多 发 性 抽 动症 发 病 相 关 因 素 的调 查 研 究 () 3 5 5 :8 陈 秀 珍 推 拿 治 疗 t 5. 泻 伤 食 证 多 中 心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J1 , 泄
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最新资料推荐------------------------------------------------------儿科中医特色疗法儿科中医特色疗法 1、针剂疗法:适用于上感、肺炎恢复、泄泻等 2、推拿捏脊疗法:适用于脾虚泄泻脑炎恢复期治疗 3、拔火罐法:适用于外感风寒等 4、脉冲空位治疗:适用于肺炎及泄泻的恢复治疗 5、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2)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壅肺证、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护理要点 1.般护理 1.1 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 咳嗽严重者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1 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1/ 6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2 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3 痰呈黄绿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4 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3.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3.2 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店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4、饮食护理 4.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2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4.3 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肺炎的中医诊治方法
肺炎的中医诊治方法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
尽管现代医学在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中医学在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其独特的贡献。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一、中医对肺炎的诊断和辨证中医诊断肺炎主要基于四诊合参的方法,即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口唇的颜色以及身体的反应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中医强调全面的诊断,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症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体质、气血状况等因素。
在辨证方面,中医将肺炎分为不同的证型,如寒邪证、燥热证、湿邪证等。
每一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确定证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肺炎的常用方法1. 汤药治疗: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证型,医生会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如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用于补益气血的药物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等方式制成药物,患者可以煮煎后口服或外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用针刺激来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和免疫功能,以促进肺部病变的恢复。
针灸通常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肺炎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来刺激肺部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和排毒。
推拿按摩可用于缓解痰液堵塞和肺部不适感。
4. 中药熏蒸:中医中药熏蒸也是治疗肺炎的一种方法。
患者会被要求吸入药物蒸汽,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对病菌和炎症产生直接的杀菌和消炎作用。
中药熏蒸还可以帮助改善呼吸道的通畅度,缓解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5. 调理饮食:在中医治疗肺炎的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状况。
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汤、蔬菜等。
此外,适当的补充营养也有助于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在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儿科技法
中医儿科技法
中医儿科技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指通过将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儿科技法:
- 熏洗法:利用中药药液及蒸气熏洗人体外表,促进气血畅达、腠理疏通,多用于小儿出疹性疾病、汗证、皮肤病及局部肿胀疼痛等病证。
- 涂敷法: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或中成药粉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患处,多用于痄腮、疮疡、哮喘、肺炎喘嗽等病证。
- 罨包法: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多用于汗证、积滞等病证。
- 热熨法:将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盐、姜、葱)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患部或腧穴,有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等作用,常在寒证、虚证或气滞引起的多种痛证中使用。
- 敷贴法: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多用于泄泻、哮喘、遗尿等病证。
- 擦拭法: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主要用于小儿口腔、鼻腔及皮肤,有活血止痛、祛风止痊等治疗作用。
- 药袋法:将药物研末,装入袋中,做成香袋佩挂于小儿胸部,或做成肚兜系于腹部,或做成药枕当枕头,或做成马夹、背心穿戴,用以防治小儿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儿科技法的使用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建议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73例
轻者 发热咳嗽 ,重者 出现壮 热持续 ,痰鸣气促 ,咳嗽喘 憋,鼻翼煽动 ,呼吸 困难等 一系列肺 气郁 闭的证候 。 如邪盛 正虚 ,痰热郁 肺 ,闭阻气道 ,而致心血不 畅,脉 道雍滞 ,则见颜面 口唇紫 绀 , 舌质紫 暗等气滞 血瘀 之证 。 肝 为藏 血之脏 ,在重 症病例 中,常因气滞血瘀而 出现肝
用 。对 哮 喘 持续 状 态 者 ,在 上 述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服 中 药 :
平 喘合剂( 自拟) 或麻杏 甘石 汤加减 。药物组成 :麻黄 、 半夏 、五味 子、川 贝母 、地龙 、僵蚕 、黄芩 、甘 草、含 I 仁 、桑 白皮 、葶苈 _ 白果 、胆南星 、椒 目等 。用法 : 『、 温水煎服 ,每 曰 2次 。
1 治疗 方法 按肺 炎常规治疗 方法 治疗 。存在合并症 . 2 者,对症处理 。重 者肺 炎在常规 治疗基础上 ,注 意纠正
心力衰竭 ,保护心脏 。具体方法如 下 :药物 :毒 毛旋花
子甙 K 国 药准 字 :H3 0 12 ) 00 4 mg ( 12 7 9按 . &g或 酚 妥 拉 0
2 结 果
21 自拟判断疗效标 准 ① 显效:H 药 23 d喘咳明显 . j — 减轻 ,1d以内喘咳停止 ,肺 内体征全部 消失;② 有效: 0 用药 2 d喘 咳减轻 ,ld之后喘咳停止 ,肺 内体 部 ~3 O 分消 失;③无效 :用 药 2 d喘 咳未见减轻 者。 ~3 2 临床疗效 治疗 L ,除 6例病情危重 收住院外 ,其 . 2 } ]
明注射液( 国药准字 :H 2 2 4 8,按 05 .mg 300 3) .~1 &g加 0 阿拉 明注射 液( 国药准字 : 12 7 6按 00 &g加入 H10 13 ) .5 mg 1%葡萄糖 2 —0 L静脉注射 ,每 日 1 。烦躁 不安者 0 05 m 次 肌注异丙 嗪注射液 1mg ,每 U 1次至病情稳 定后停 &g
中医儿科学章节练习题
中医儿科学章节练习题一、中医儿科基础知识1. 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小儿生理特点有哪些?3. 小儿病理特点有哪些?4. 中医儿科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哪些?5. 中医儿科治疗原则有哪些?二、小儿生长发育与保健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是什么?2.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有哪些?3.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价方法有哪些?4. 小儿日常保健措施包括哪些?5. 小儿预防接种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三、小儿常见疾病(一)肺系疾病1. 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是什么?2. 小儿咳嗽的中医分型有哪些?3.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4.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二)脾系疾病1. 小儿厌食的病因病机是什么?2. 小儿积滞的中医分型有哪些?3. 小儿泄泻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4. 小儿疳证的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三)心肝疾病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2.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分型有哪些?3. 小儿惊风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4. 小儿癫痫的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四)肾系疾病1.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2.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分型有哪些?3.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4. 小儿急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四、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哪些?2. 新生儿窒息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法则有哪些?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五、中医儿科其他疾病1. 小儿传染病的中医预防原则是什么?2. 小儿营养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有哪些?3. 小儿过敏性疾病的中医疗法有哪些?4. 小儿常见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六、小儿推拿与外治法1.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有哪些?2. 小儿捏脊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3. 小儿常用外治法包括哪些?4. 小儿敷贴疗法的适应症有哪些?5. 小儿熏洗法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七、小儿中药与方剂1. 小儿中药用药原则是什么?2. 常用小儿中药剂型有哪些?3. 小儿解表剂常用的方剂有哪些?4. 小儿清热剂常用的方剂有哪些?5. 小儿补益剂常用的方剂有哪些?八、小儿护理与康复1. 小儿日常护理要点有哪些?2. 小儿疾病护理的特殊要求是什么?3. 小儿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 小儿常见病的家庭康复方法有哪些?5. 小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措施是什么?九、中医儿科临床思维与辨证论治1. 中医儿科临床思维特点是什么?2. 小儿辨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小儿脏腑辨证的要点是什么?4. 小儿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 小儿治则治法的应用原则是什么?十、中医儿科经典与文献1. 《小儿药证直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幼幼集成》在中医儿科学中的地位如何?3. 《颅囟经》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4. 《黄帝内经》中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的论述有哪些?5. 《本草纲目》中小儿用药的记载有哪些?答案一、中医儿科基础知识1. 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出生至青春期的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其中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外感咳喘范围,主要由六淫外邪引起,其中以风热、风寒、热毒为主。
外邪犯肺引起肺气不能肃降,而发咳喘。
如果肺炎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导致迁延性肺炎,以致长期咳嗽、气喘,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小儿肺炎必须及时治疗。
下面按中医常见的几个证型分别介绍几种治法:
风寒闭肺型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不高,无汗,恶寒,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紧。
治宜祛风散寒,止咳定喘。
药用麻黄2 克、杏仁10克、葶苈子5克、前胡10克、桔梗5克、芦根10克、莱菔子 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30~50毫升。
风热犯肺型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有汗,口微渴,轻度烦躁,咽红,舌苔薄黄,舌尖红,脉数,治宜散风清热,宣肺止咳。
可用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6 克、黄芩10克、桔梗6克、牛蒡子10克、天竺黄6克、芦根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30~50毫升。
表寒里热型症为高热无汗,咳嗽喘憋,烦躁不安,鼻唇周围发青,鼻翼扇动,舌质红,舌苔黄。
治宜宣肺散寒,清热平喘。
可用麻黄2 克、杏仁6克、黄芩6克、知母5克、生石膏15克、苏子6克、葶苈子5 克、鱼腥草10克、芦根10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
痰热闭肺型症状为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喘憋,痰鸣,腹胀,胸满,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
治则:清热化痰,宣肺开闭,降逆平喘。
可用麻黄2 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葶苈子5克、竹沥水10毫升、苏子6克、胆南星4克、蒲公英10克、鱼腥草10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
肺炎急性期过后,进入恢复期,还可出现阴虚肺热或脾肺气虚的表现。
阴虚肺热型主要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咳嗽较轻,痰不多或无痰,舌质红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可用沙参、麦冬、桑皮、玉竹、百合各10克,地骨皮、枇杷叶各6克。
脾肺气虚型主要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咳嗽无力,气短,活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常自汗出,精神不振,纳差,舌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治则为健脾益气,固表。
可用生黄芪、浮小麦、白术、茯苓、枇杷叶、麦冬、生牡蛎各10克,白前6克、川贝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