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中医药辩证施治

合集下载

本草纲目关于胆结石的内容

本草纲目关于胆结石的内容

本草纲目关于胆结石的内容
(实用版)
目录
1.本草纲目对胆结石的定义和认识
2.胆结石的症状和影响
3.本草纲目中对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4.现代医学对胆结石的看法和疗法
正文
《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医药学著作,它对许多疾病都有详尽的记载和研究。

其中,对胆结石的认识也相当深刻。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结晶。

在本草纲目中,胆结石被认为是一种病症,称之为“胆石症”。

该病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

当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管炎,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胆结石的治疗,本草纲目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

例如,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草药如黄连、黄柏、木香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作用的中药,以达到缓解症状和消除结石的目的。

另外,本草纲目还提倡饮食调养,主张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物,以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然而,在现代医学看来,本草纲目的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胆结石。

现代医学认为,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和药物治疗。

手术疗法主要是通过切除病变的胆囊或清除胆管内的结石,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药物治疗则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抗炎药和利胆药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结石的排出。

总的来说,虽然本草纲目对胆结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记载和研究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常见。

中药治疗胆结石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几个相关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患者是一位45岁的女性,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热瘀毒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芩15g、栀子10g、地黄15g、茯苓20g、赤小豆20g、丹参10g、生大黄10g、大黄10g、当归15g、川芎10g、红花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3个月,腹痛明显减轻,胆囊结石也有所缩小。

案例二: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因胆结石反复发作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湿热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柏20g、黄芩15g、栀子10g、茯苓20g、石苇15g、车前子20g、山栀子20g、海浮石20g、连翘10g、金银花1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胆结石大小有所变化,症状也有所缓解。

案例三: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因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当归20g、川芎10g、黄芩15g、黄连3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5g、香附10g、陈皮10g、山楂10g、蒲公英10g、柴胡10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4个月,胆结石明显缩小,相关症状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此外,中药治疗胆结石也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来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中药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并对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缩小效果。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适当监测胆囊结石的变化,避免结石堵塞胆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胆结石中药疗法

胆结石中药疗法

胆结石中药疗法*导读:胆结石中药疗法中医中药治疗胆结石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主要应用中药和针刺来治疗胆结石。

如果结石不大可以用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的原则是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

国内常用的中药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则加以演化。

最好是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

……中医中药治疗胆结石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主要应用中药和针刺来治疗胆结石。

如果结石不大可以用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原则是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

国内常用的中药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则加以演化。

最好是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

现举遵义医学院的处方为例:排石汤: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

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症病人。

一般每天服1付,分2次服用。

对青壮年病人,可每天服2付,分4次服用。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中药治疗有调节胆道功能、刺激胆汁的分泌、控制感染,并排出结石的作用。

2、针刺疗法:针刺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止吐等作用,但是单纯用针刺治疗,疗效似嫌不足,一般需同时配合中药内服。

体穴取阳陵泉、中脘、丘墟、太冲、胆俞等。

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天2~3次。

耳穴可取神门、交感、胆囊、胰、十二指肠等。

应用口服排石汤和用针刺来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的效果,但是中医中药对于较大结石,排出就较困难;胆囊中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细小,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胆管结石大于1.5cm或胆囊结石大于0.5cm,一般就不适合用中医中药来治疗。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原则是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

国内常用的中药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则加以演化。

最好是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

现举遵义医学院的处方为例:排石汤: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

胆结石从中医分型辨治

胆结石从中医分型辨治

胆结石从中医分型辨治2012-05-31胆结石是指胆囊和(或)胆管内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及钙等)在特定情况下由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某些成分析出、沉淀、凝集成核而形成石状物的疾病。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

㈠肝胆郁结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胀、胁下拘急。

2.辨证要点病因情绪变化加重、舌质红、苔薄、脉弦或紧。

3.可能伴随的症状疼痛走窜不定、或痛引腰背、肩、左胁胁,或厌油腻、或嗳气、或恶心、或不思饮食。

【治则与选方】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可选用四逆散与三金通石汤合方。

㈡肝胆湿热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胀、胁下拘急。

2.辨证要点口苦口黏、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或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脘腹胀痛、或恶心、或呕吐、或身目发黄、或咽干、或身热、或疼痛拒按、或大便不畅。

【治则与选方】清热燥湿、利胆排石。

可选用茵陈蒿汤与三金通石汤合方。

㈢气郁痰浊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闷胀、胁下拘急。

2.辨证要点病因情绪变化加重、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或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闷痛走窜不定、或痛引腰背、肩、左胁胁、或厌油腻、或肢体困重、或头沉、或胃脘沉闷。

【治则与选方】疏肝理气、化痰降浊。

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与温胆汤合方。

㈣胆郁热瘀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闷胀、胁下拘急。

2.辨证要点痛如针刺、或因情绪变化加重、舌红边紫有瘀斑、苔黄、脉弦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脘腹时胀、或口苦、或恶心呕吐、或心烦急躁、或大便干结。

【治则与选方】清胆调气、利胆排石。

可选用大柴金茵汤。

㈤痰瘀阻结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闷胀、胁下拘急。

2.辨证要点痛如针刺、舌红边紫有瘀斑、苔黄厚腻、脉弦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胁肋脘腹闷痛、或疼痛固定、或面色黧黑、或胁下坠胀、或胃脘满闷、或食油腻物腹胀、或大便干结。

【治则与选方】醒脾化痰、活血化瘀。

可选用二陈汤与复元活血汤合方。

㈥气虚血瘀证【病证表现】1.主要症状胁痛、胁闷胀、胁下拘急。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中医:胆石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路广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亮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硕士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变化多端,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目前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造成的负损伤,引起的并发症,肝胆管结石的复发等令医师棘手,经过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与潜心研究,笔者运用中医药辨证辨病施治本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肝郁气滞,胆失通降是发病的根本胆石症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口苦、恶心、食欲不振、厌食油腻,严重者伴有寒战、高热、黄疸等。

大致属于祖国医学“胁痛”、“腹痛”、“黄疸”、“胆胀”等范畴。

起病多因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外感六淫、蛔虫上扰等因素为主。

笔者认为,肝郁气滞,胆失通降是发病之根本。

盖胆为六腑之首,主贮存胆汁和排泄胆汁,而胆汁来源于肝,乃“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为精”(《东医宝鉴》),其气以和降为顺,以通为用。

然其通降依赖于肝之疏泄,肝疏泄有度,则胆汁分泌如常,排泄通畅。

若肝郁气滞,则胆汁排泄不利,胆腑不通。

若长期的精神刺激,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胆汁淤积,湿热内生,日久结聚而成石;或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之品,伤及脾胃,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蕴生湿热,煎熬胆汁;或六淫之邪,尤其外感湿热,或浸淫脾胃,或直犯肝胆,造成肝失条达之性,肝失生发之能,郁结于内;亦有蛔厥之疾,进入胆腑,邪气内淫,伤及少阳,胆络壅滞,胆汁郁滞。

故本病位在胆,根在肝,病及脾胃。

且祖国医学认为,胆附于肝。

《难经》云:“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量三铢,盛精汁三合”。

肝气不畅终致肝失疏泄,胆腑失畅,气机郁滞,胆汁淤积,湿热内蕴,煎熬成石。

二、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是辨治之大法针对该病肝郁气滞,胆失通降的基本病机特点,本病当以“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为治疗原则。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胆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

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

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结晶、析出、聚集、成石。

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

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

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

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

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

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方法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在胆道中的结石可以引起胆绞痛、胆囊炎等症状。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药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喜爱。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首先是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药认为胆结石是由于湿热邪气在胆道中凝结而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内服中药来清理湿热邪气,以达到消除结石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黄芩、苦参、薏苡仁、茵陈蒿等,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祛湿利胆,对胆结石有较好的疗效。

其次是中药穴位贴敷法。

将中药配方研磨成粉末,加入适当的药膏,然后敷于患者的足三里、中脘、气海等穴位上,再用药布覆盖,固定在患者体表。

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中药成分直接作用于胆道,起到溶石、排石的作用。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无需采取任何侵入性操作,对患者来说也没有任何副作用。

再次是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针刺患者身体的穴位,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胆结石可以选择足三里、曲池、中脘等穴位,通过调理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管的蠕动,增加胆道排石的机会。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最后是中药熏蒸治疗。

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研磨成细粉,加热后使之产生挥发性物质,再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起到疏通经络、消除湿热的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熏蒸治疗胆结石可以使胆道的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加快结石的排出,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胆结石虽然可以减轻症状、消除结石,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患者在选择中医药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药认为湿热是导致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炸物等。

同时,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生黄花菜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胆结石,即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固体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病。

传统中医药在胆结石的治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索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中医药理论与胆结石治疗的相关理解中医药理论认为,胆结石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湿热瘀阻等因素有关。

其中,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不良、食物积滞,气滞血瘀导致胆道通畅性下降,湿热瘀阻则是胆囊内胆汁浓缩,促使结石的形成。

因此,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重点在于调整脾胃功能、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

二、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剂1. 温胆汤:由黄芩、连翘、茵陈、丹皮等中药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胆汁浓缩状态,促进胆石的溶解与排出。

2. 寄生虫丸:由防风、血竭、肉桂、栲胶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可以通经络、活血化瘀,对缓解胆道疼痛、促进胆石排出具有一定的疗效。

3. 橘红丸:以香橘、黄柏、丹参、辛夷等药材制成。

该方剂能够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对清除湿热有良好的效果。

三、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胆结石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胆囊功能,并且能够促进胆石的溶解和排出。

例如,某项研究测试了温胆汤的疗效,结果表明在服用一段时间后,结石的数量和大小都有所减少,胆囊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另外,长期服用寄生虫丸也能有效减轻胆绞痛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四、中医药治疗胆结石的注意事项1.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配药物。

2. 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和疗程。

3. 中医药治疗胆结石一般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治疗纪律。

结论:中医药治疗胆结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能够缓解症状、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然而,中医药治疗疾病是个体化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治疗。

因此,在治疗胆结石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探讨

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探讨

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探讨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由胆固醇和胆色素沉积形成。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是由于肝胆湿热、脾湿等病理因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胆结石时,中医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一、湿热胆结石湿热胆结石是指胆囊和胆道中湿热之邪郁滞形成结石。

典型症状包括黄疸、上腹疼痛、胁肋胀痛等。

中医认为,湿热胆结石是湿热蕴结,热胜湿盛所致。

治疗湿热胆结石时,中医常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

首先,需要清热解湿。

可使用黄芩、连翘、木通等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水利湿的作用。

其次,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湿热得以消散。

常使用苍术、炒薏苡仁、茯苓等中药,以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同时,祛风解痉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使用薄荷、柴胡、川芎等中药,以舒肝解郁、平肝熄风。

二、痰湿胆结石痰湿胆结石是指湿热郁结、与痰浊结合而形成的结石。

痰湿结石常伴有脾虚湿浊、胃失和降等病理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胸腹满闷、乏力、纳呆等。

治疗痰湿胆结石时,应以祛痰、化湿为主。

祛痰药物通常使用半夏、枳壳、厚朴等,以化痰行气、开郁消滞。

对于有痰湿阻碍胆道的患者,可使用竹茹、泽泻等药物以化痰行湿、利尿通便。

此外,还可通过健脾化湿的方法,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内湿气的代谢能力。

常用的药物包括白术、山药、茯苓等,以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三、气滞胆结石气滞胆结石是指胆道气滞导致浊气郁结,形成结石。

典型症状包括胸胁胀痛、恶心、嗳气等。

中医认为,气滞胆结石是肝气郁结不畅所致。

治疗气滞胆结石时,常采用舒肝理气的方法。

舒肝药物常使用柴胡、香附、青皮等,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通过舒肝理气,可以使气机通畅,减少气滞引发结石的可能。

同时,镇痛药物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川芎、川楝子、当归等中药,以活血化瘀、止痛定惊。

综上所述,胆结石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主要包括湿热胆结石、痰湿胆结石和气滞胆结石等。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清热利湿、祛痰化湿和舒肝理气等方法进行治疗。

胆结石的辩证施治

胆结石的辩证施治

胆结石的辩证施治
胆附于肝,构成表里关系。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赖肝的疏泄功能。

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

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而决断来自谋虑,谋虑后必须决断,二者亦是密切联系的。

临床应用肝与胆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必相互影响,肝病常影响胆,胆病也常波及于肝,终则肝胆同病。

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故临床上治疗肝胆疾患必须相互兼顾,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胆石症,病机为肝失疏泄,胆气郁滞。

《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

”胆者,中精之腑,以通为顺,附伏于肝,互为表里,赖肝之疏泄,保其中清不浊,通降下行。

若肝失疏泄,胆气郁滞,失其通降,酿成结石,病发大痛,此乃“不通则痛”矣,本病治疗之关键在于疏肝理气,不在于排石,谓日:肝得疏泄之权,胆汁方能外泻,积胆之石,方可随之而去,病乃除。

知道了胆结石的病理,我们就可以用象数疗法来对症下药,象数配方:440.7220.6660
方义:
440:4为震卦,为木,木克土,结石为土,拿木来克,440可使肝得疏泄,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结石的内环境;
7220:7为结石,为土,用兑2来泄土,2也为小,使结石变小,7220可降气和胃,疏通气机,胆主降,7220也可降胆气;
6660:6为水,为通,3个6为通通通,让变小后的结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胆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得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得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心得分享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

除了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外,中医中药也被广泛运用于胆结石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我本人也是胆结石的患者,通过中医中药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治疗胆结石的经验和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胆结石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辨证。

在我的治疗中,中医医生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苔和脉象等方式,对我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辨证分析。

根据我的情况,中医医生判断我属于湿热胆结石,因此在中药配方上采用了清热解毒、化湿利胆的方剂。

二、中药治疗1. 苦参煎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黄连素作用,该煎剂可有效中和湿热胆结石对胆囊的刺激,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木通汤:木通有清热利湿、通淋功能。

中医认为湿热是胆结石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该方剂可有效改善湿热胆结石患者的症状。

3. 黄连素:黄连是一种常用中草药,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在治疗胆结石时,黄连素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以上只是我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部分中药方剂,具体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饮食调理除了中药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胆结石治疗的重要方面。

在中医的观念中,饮食调理可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病理,减轻胆结石的症状。

1.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胆囊,加重胆道疼痛。

所以在治疗期间必须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

2.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我在治疗期间增加了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3. 适量饮用中草药饮品:中草药饮品如菊花茶、决明子茶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治疗期间,我每天饮用适量的中草药饮品,既可以滋润肠胃,又能帮助调理湿热体质。

四、养生调理中医强调养生调理的重要性,对于胆结石的患者同样适用。

以下是我在治疗期间进行的一些养生调理措施:1.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废物的排出。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传统的中医药学在胆结石的治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经验,希望对广大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胆结石的中医病因诊断中医认为,胆结石的病因主要与寒热湿痰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判断胆结石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中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剂1. 消石散:主要由半夏、茯苓、泽泻等药物组成,具有调理气滞、消除湿热的功效。

该方剂适用于胆石结晶较小、未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

2. 寒湿胆结石清胆汤:由黄连、黄芩、泽兰等组成,可清热解湿、调节胆囊功能。

适用于寒湿型胆结石患者。

3. 降脂胆结石颗粒:该方剂主要由山楂、莱菔子、冬瓜皮等组成,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胆固醇结晶形成。

三、中医推拿与胆结石中医推拿疗法在胆结石的治疗中也有一定作用。

通过对胆经、胆经穴位的按摩刺激,促进胆囊收缩,帮助胆结石排出。

此外,还可以采用胆经开穴、舌诊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

四、饮食调理与胆结石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胆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胆结石患者应避免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和胆结石的溶解。

五、中医的其他治疗方法中医在胆结石的治疗中还有一些其他疗法,例如针灸、艾灸等。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气血平衡,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囊功能。

而艾灸则可以通过热毒透薰、温通经脉的作用,改善胆囊胆汁的流通。

六、中医治疗胆结石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的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胆结石的优势主要包括:无手术风险、疗效持久、治疗过程舒适等。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往往能够对患者的整体身心做出综合性的调节。

总结起来,胆结石的中医治疗经验包括病因诊断、中药方剂应用、推拿、饮食调理等多个方面。

中医治疗胆结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同时,中医治疗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多数由于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等物质在胆囊或胆管内沉积形成。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与体内湿热、痰湿、肝胆湿热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过程中,中医药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

一、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注重辨证治疗,对于胆结石患者,医师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舌苔、脉搏等方法,辨别出体内的湿热、痰湿、肝胆湿热等不同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中药如茵陈蒿、白术、草果、郁金等,能疏肝利胆、化痰湿、清热解毒,缩小胆结石,促进结石排出。

二、中药煎剂的应用中医治疗胆结石常采用中草药煎剂,结合个体的体质及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材并经医师准确煎制,以增强药效。

常见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栀子、山楂等,既具有清热、疏肝胆的功效,又能消炎、消肿、促进胆汁分泌,对胆结石有效。

三、针灸疗法的运用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胆结石的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灸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改善胆囊的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常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大肠俞、肝俞等,都是常用的针灸穴位。

四、中医养生与调理除了治疗,中医也强调胆结石的预防和调理。

中医提倡合理饮食,推崇清淡、多样的饮食方式。

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理,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对于胆结石的康复非常有助益。

五、中医按摩的作用在中医中,按摩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与调理。

对于胆结石患者,通过按摩胆经和相关穴位,能够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管的流通,有助于胆结石的消除和症状的缓解。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推、按等,但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中医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既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又能够改善体质,防止疾病的复发。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理和饮食控制。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古代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以下是古代治疗胆结石的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一、中药治疗
在古代,中医通常采用中药治疗胆结石。

他们认为胆结石是由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所致,因此治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黄芩、黄连、黄柏、枳壳、乌梅、金钱草等。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使用。

二、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 对于胆结石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刺胆俞、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疼痛,促进结石排出。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三、推拿治疗
推拿是中医传统的物理疗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对于胆结石患者,推拿可以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四、食疗
在古代,食疗也是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胆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一些具有利胆排石作用的食物,如乌梅、核桃、玉米等,也可以适当食用。

五、自然疗法
除了以上几种治疗方法外,古代还有一-些自然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胆结石。

例如,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健身方法可以调节身体内的气机,促进气血流通;温泉浴、艾灸等疗法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中医对胆结石的见解

中医对胆结石的见解

中医对胆结石的见解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复杂,但其形成,与胆汁郁滞、排泄不畅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以腐化水谷而行糟粕,以通降下利为顺。

而胆汁之分泌排泄,每与偏嗜肥甘、情志拂郁等因素有关。

盖偏嗜肥甘则伤脾,脾伤则健运失司,情志拂郁则伤肝,肝伤则疏泄不利,二者均能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而致郁滞。

故而偏嗜肥甘与情志拂郁也就同胆结石之发生形成了互为因果的关系。

目前,中医对胆结石的治疗,大多分气郁、湿热、脓毒三型,在具体治则上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的从胆石静止期着手,强调提高气郁型疗效,并将其分为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肝阴不足三型。

有的主张从病邪热化的程度,将其分为蕴热、温热、热毒(脓毒)三个不同阶段,强调通里攻下与清热解毒。

有的则从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例多有脾胃阴虚之证候出发,强调胆脾分消,主张胆脾同治,用茵陈、郁金等药品加消导药。

胆附生于肝,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

《东医宝鉴》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故胆的病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基于此,先生认为清泻湿热当与升降滑利相结合,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以中成药“陈苍文结石茶”为例,作为ESWL后常规用药,能加速残余结石以及碎片的排除,防止石街形成,减少并发症。

也用于清除PNL、URL、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后肾、输尿管、膀胱中的产于结石和碎片,能有效预防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的结石复发。

因为肝的疏泄正常,气机的升降也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

反之,肝失疏泄,郁而化热,引起肝热灼液,导致胆汁排泄不利,就会造成郁结,聚而成石。

因为不管是气郁型、湿热型或脓毒型,均与肝脏气机升降失调有关。

结石是标,气滞是本,所以治疗胆结石必须重视气机升降,疏肝理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理气开郁能降低胆管口括约肌的紧张度,减少胃酸分泌,使胰腺分泌减少,解除胰管梗阻力,减少压力,增加胆汁的分泌,与中医理论相合。

偏方:原料:一斤香油,一斤冰糖,一斤核桃仁;做法:先将一斤香油倒进锅里加热,然后放进冰糖,待冰糖完全溶化后加入核桃仁翻炒,炒熟后滤掉多余的油,倒在容器里(最好是能摊平)凉透就能吃。

中医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或胆管内结石的形成。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本文将分析中医药在胆石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一、中医药对胆石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药认为,胆石症的发生与湿热、痰浊、气滞等因素有关。

湿热是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的相互作用,导致湿热内蕴;痰浊是指体内湿气积聚成痰,阻滞气机;气滞是指气机运行不畅,导致胆汁排泄不畅。

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关键在于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行气活血。

二、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常用方剂1. 清热利湿方剂清热利湿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型的胆石症。

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胆的作用,能够改善湿热内蕴引起的胆囊功能障碍。

2. 化痰通络方剂化痰通络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痰浊阻滞型的胆石症。

常用的方剂有胆石清胶囊、丹参酮注射液等,这些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溶解痰浊的作用,能够改善痰浊阻滞引起的胆汁淤积。

3. 行气活血方剂行气活血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的胆石症。

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川芎嗪注射液等,这些方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胆囊收缩功能障碍。

三、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评价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和辅助检查来评价。

临床观察主要包括疼痛缓解、胆囊功能改善、结石排出等指标;辅助检查主要包括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观察结石的变化。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

其中,湿热内蕴型的胆石症对清热利湿方剂疗效较好;痰浊阻滞型的胆石症对化痰通络方剂疗效较好;气滞血瘀型的胆石症对行气活血方剂疗效较好。

四、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优势在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胆囊和胆管的功能,从而达到溶解结石、排出结石的目的。

与西医手术相比,中医药治疗胆石症不仅能够治疗病症,还能够改善整体健康。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中的胆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胆固醇或胆色素,导致胆固醇结晶或胆色素结晶积聚而形成结石。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气血失调、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和清热利湿来改善胆结石的症状。

一、中医的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胆结石的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施治方法包括中药、针灸和中医理疗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对于胆结石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

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黄连解毒片、瞿秦氏消石片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利湿,调理胆经,促进胆囊排石,并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胆结石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从而帮助排出胆结石。

3. 中医理疗中医理疗包括拔罐、艾灸等方法,在治疗胆结石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艾灸则可以通过热熏蒸的作用,疏通经络,舒缓胆石引起的疼痛。

二、中医养生调理除了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也强调胆结石患者的养生调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在饮食方面,胆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同时,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2. 温热调理中医认为温热能够舒缓胆结石带来的胀痛感。

胆结石患者可适当多喝热水、热汤,并使用热水袋热敷胆囊区域,有助于缓解疼痛。

3.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胆结石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三、中医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胆结石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病情观察胆结石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严重的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理论解析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理论解析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理论解析胆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结晶体,它是胆囊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中医药在治疗胆结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理论进行解析。

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和湿热内蕴、痰浊阻滞、肝气郁结等病因病机密切相关。

湿热内蕴是指湿热体质倾向下,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胆汁中胆固醇、胆酸比值失调,从而导致结石的形成。

痰浊阻滞是指因体内湿气不能得到有效排出,湿浊积累于胆囊内,最终形成结石。

肝气郁结是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胆囊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结石。

2. 中医治疗方法2.1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针对湿热内蕴所致的胆结石,通常使用一些中药清热解毒的药材,如黄连、黄芩等。

这些药材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对于缓解胆囊炎症状、降低结石形成风险有一定的效果。

2.2 祛痰化瘀祛痰化瘀是针对痰浊阻滞所致的胆结石,常用的中药有枳壳、全蝎等。

这些药材能够祛除痰浊,化解瘀血,促进胆囊与胆管的通畅,减少结石形成。

2.3 调理肝气调理肝气是针对肝气郁结所致的胆结石,中医常采用柴胡、丹参等药材。

这些药材能够平息肝气,疏通胆囊气血,减少结石发生。

3. 中医理论解析3.1 湿热理论湿热理论认为,胆结石的形成和体内湿热有关,通过清热解毒的药材,可以减少湿热内蕴,从而较好地预防和治疗胆结石。

3.2 痰浊理论痰浊理论认为,湿浊体质导致胆囊湿浊积聚,进而形成结石。

通过祛痰化瘀的中药,可以促进湿浊排出,防止结石的形成。

3.3 肝气郁结理论肝气郁结理论认为,情志不顺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胆囊的运行,从而形成结石。

通过调理肝气的中药,可以舒缓情绪,平息肝气,防止胆结石的发生。

总之,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祛痰化瘀和调理肝气。

通过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中医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胆结石的症状,预防结石的形成。

当然,在治疗胆结石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胆石症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胆结石属中医“协痛”“黄疸”等范畴,病因由于感受外邪、七情内郁、恣食肥甘厚腻导致肝胆郁结或中焦湿热,肝胆疏泄失常,致胆气郁结久熬成石。

中医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分为以下类型:
1、肝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胁肋痛或绞痛时牵扯掣背部疼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脘腹胀满,不欲饮食,或呃逆嗳气,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排石止痛。

2、胆火炽盛证
临床表现:胁肋及脘腹灼热疼痛,痛连肩背,口苦咽干,恶心,便干,或有黄疸,舌红苔黄干,脉弦滑或弦数。

治疗方法:清热泻火,利胆排石。

3、湿热内蕴证
临床表现:胁肋胀闷疼痛,背部酸沉疼痛,口苦而黏,恶心欲呕,厌油腻,周身困倦,大便不畅或便溏,目黄身黄,尿黄,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祛湿,利胆排石。

4、毒邪炽盛证
临床表现:除有湿热内蕴证候外,尚有寒热往来,神昏谵语,持续腹痛,肌紧张,拒按或反跳痛,休克等征象。

治疗方法:宜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5、正虚邪陷证
临床表现:隐钝痛持续存在,神智不清或昏迷,面色枯萎,语声低微,皮肤黄晦,间成青紫,甚至有出血倾向;腹呈气臌,轻度压痛,肝脏肿大,并多有触痛,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质绛紫,舌苔干枯如砂皮样。

脉象弦数或沉数。

治疗方法:芳香开窍、镇静、清热解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结石的中医药辩证施治
发表时间:2010-04-16T15:24:57.12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作者:李广征
[导读]
李广征
吉林市船营区二医院(吉林 132011)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2-0107-02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脘腹痛”、“胁痛”、“黄疸”等范畴。

在现代医学文献中,最早在14世纪才有胆结石的记载,19世纪后期才获得胆囊切除术,总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成功。

祖国医学对胆的记载早在《难经》中就有:“胆在肝之短叶间”,说明了肝胆的比邻关系。

祖国医学对胆石也是早有记载的。

《神农本草经集注》描写牛黄(牛的胆石)云:“大如鸡子黄,相重迭”,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同样的记载,而且又谓之“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

”说明不但认识到人亦有胆石,而且可以引起黄疸。

至于类似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腹痛,黄疸的记载。

至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描述了临床症状:“结胸实热,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往来寒热,身黄如桔色”并且立法处方,提出了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菌陈蒿汤等主之,至今仍被应用于临床。

1社辩证分型
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表里。

张景岳称:“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清之腑”,就是说他腑传化糟粕浊物皆浊,只胆腑浊清也。

《内经·素问》称胆为“奇恒之腑”,由于胆似腑非腑,亦藏亦泻,满而不实,不如他腹泻而不藏。

胆腑中清不浊,性喜通降。

若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寒热失常,虫石堵塞等均可影响胆的通降,阻碍胆的升清降浊,引起肝胆郁滞。

“胁者肝胆之区也”,邪在胆腑胆经,影响了胆的通降,郁结不行,“不通则痛”,因此发为胁痛。

胆有郁热,必然影响到肝,肝木乘土,又至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湿热内蕴不得宣泄,发为黄疸。

《灵枢》云:“脾所生病黄疸皆中焦湿热病也”。

胆石症引起的黄疸,属阳黄范畴,乃中焦脾胃之病。

因此,胆石症的主要病机为肝胆郁滞,脾胃湿热。

按肝腑辩证,胆石症的病位主要在肝胆,又多影响脾胃。

按八纲辩证,属里实热证。

有发烧,口喝,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属于热证;正气未衰,腹痛拒按,燥结腹胀属于实证;病在脏腑属里证。

按六经辩证为少阳、阳明合证。

寒热往来,口苦目眩。

呕逆纳少,胸胁苦满等属少阳证;胁下痞硬,腹痛拒按,大便燥结,舌苔黄燥等属阳明腑证。

若热盛酿毒,毒邪内陷,可出现热深厥深的危症,表现为高热,黄疸,神昏谵语,肢冷自汗,血压下降,脉细欲绝等。

为了便于辩证施治、立法处方,根据胆石症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型:气滞型、湿热型及实火型(有的称毒热型、脓毒型)。

各型之间即有内在联系,又有其特点,也可以把各型看做胆石症发展的不同阶段。

气滞型:其病机为肝胆郁滞,疏滞失常,横逆犯胃,运化失司。

主要临床表现为以“痛”为主,胁脘疼痛,口苦咽干,纳少腹胀,无黄疸,无明显寒热。

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质红,脉平或弦紧。

湿热型:其病机为肝胆郁滞,脾胃湿热。

其临床特点以“黄”为主,胁脘剧痛,辗转不安,腹硬拒按,寒热往来,目黄身黄,小便黄浊,大便秘结或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实火型:其病机为热盛酿毒,热毒化火。

其临床特点以“热毒”和“腑实”为主。

腹痛拒按,寒战高热,全身深黄,大便燥结,小便赤浊,甚至神昏谵语,寻衣摸床,舌质绛,苔黄干或黑褐,脉弦数或沉细,严重者可出现毒邪内陷,亡阴亡阳,阴阳离绝等。

2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胆石发作诸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从中医学的角度,略谈中药治疗胆石症的理法方药。

祖国医学治疗疾病是从整体出发,正邪兼顾,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使脏腑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环境之间达到平衡而辩证施治的。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是以辩证(理)为前提,方从法立以法统方。

针对八纲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其施治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在胆石症的中药治疗中,虽然八法尽可应用,但根据胆石症的辩证特点,常以下、清、和法为主,在恢复期可以“补”法为主。

下法:以“泄可去闭”的原则而立法。

具有通便泻热,排除肠胃积滞,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

下法又有寒下、温下及峻下,缓下之分。

发作性胆石症一般属里、实、热症,因此,可用寒下法以荡涤胃肠积滞实热。

尤其实火型胆石症,阳明腑实热症已成,应重用寒下法,不仅使邪热从便而去,而且急下存阴。

虽有表邪未解或邪在半表半里者不可下之说,然而里热已成,如不表里兼顾,何以祛热?应用寒下法攻逐里热,实为釜底抽薪。

寒下法的常用方剂为三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主治痞、满、燥、实及脉实证,小承气
汤(大黄、枳实、厚朴)主治痞、满、实证,因燥证未具,因此不用芒硝;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主治燥热内结之证,因此不用枳实、厚朴。

以攻下力量来说,大承气汤为重下剂,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为轻下剂。

在胆石症的治疗中,大黄及枳实为常用之品,用大黄苦寒泻热通便,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二药合用乃有小承气汤之义。

如果燥结已成,可加入芒硝,用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

一些科研单位对大承气汤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初步证明大承气汤具有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容积,改善血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同时,还有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以及松弛奥狭氏括约肌的作用。

在利胆排石方剂中以大黄的利胆作用最强,其余依次为金钱草、菌陈、槟榔、枳实、郁金和黄芩。

较早的文献还提到大黄能抑制试管里的细菌生长。

为大承气汤治疗胆道疾病及肠梗阻等提供了初步的现代医学科学根据。

清法:以“治热以寒”,“温者清之”的原则而立法。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的作用。

从广义上说,温、热、火均属热,温盛为热,热极为火。

发作性胆石症的里热,不仅在程度上有温、热、火的不同、而且有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分,脏腑偏盛之殊。

气滞型胆石症,一般无热或气分有热,可不用或少用清热解毒药(双花、公英、地丁);湿热型胆石症,一般为肝胆湿热,脾湿胃热,可用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实火型胆石症一般为阳明腑热炽盛,或热入营血,出现斑疹及精神症状。

可加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及清热解毒药。

热入营血的用清热凉血药(丹皮、生地、元参)及清热解毒药。

常用的清热解毒方剂有黄连解毒汤、石膏知母汤、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等。

菌陈蒿汤(菌陈、栀子、大黄)是治疗湿热两盛黄疸的主方,有清热利湿之功,按中药八法,可归入“清”法。

以茵陈为主药,与栀子清热利湿,邪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即增强清利之功,又荡涤胃肠积热。

二便通利,湿热下行,黄从小便而去。

《景岳全书》云:“阳黄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水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清利肝胆脾胃之湿热,邪从二便而去。

和法:是针对邪不在表,又不在里,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疗方法。

汗、吐、下法专事攻邪,而和法是通过和解、调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但和法并不专为和解少阳而设、凡有调和作用,又不属其他七法的,都可归入和解剂的范畴。

在发作性胆石症的各型中,可见有寒热往来,口苦目眩、胸胁苦满等少阳证。

尤其在胆石症发作初期,黄不甚而热不久,正气未衰、邪气亢盛、正值邪正相持之际,因此,攻下、解表都不宜过甚,应以和法为主。

《景岳全书》云:“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症必表里兼见,治宜相解”。

和法的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及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证。

邪在表者当汗之,邪在里者当下之,少阳经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即不能汗,又不能下,而和解之,小柴胡汤主之,以柴胡为主药,透达少阳之邪,黄芩清泻少阳之热,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党参、大枣扶正祛邪、益气调中。

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证。

发作性胆石症一般都有往来寒热、口苦目眩、胸胁苦满等少阳证;又有腹痛拒按、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苔黄脉实等阳明腑证。

柴胡、黄芩能透达少阳之邪,舒发少阳之热,具有和解作用;大黄,枳实能寒下阳明实热,从便而去,具有通里攻下作用;大黄配芍药治腹中实痛,芍药配枳实治气血不和之腹痛。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中药治疗胆石症,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的辩证,立法处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