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追忆父亲老舍话剧人生
父子情舒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父子情舒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父子情舒乙阅读材料“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地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人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暗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是无兴趣,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态度。
舒乙《父子情》赏析
舒乙《父子情》赏析老舍,我国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他出身贫寒,“童年习冻饿,壮岁备酸辛。
”人生的风雨,炼就了他铮铮的铁骨,铸成了他独特的人格。
文革中,老舍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刚直不阿,宁愿玉碎,不愿瓦全。
为了抗争,为了捍卫人格尊严,他愤然跳进了北京太平湖。
23年后,他的儿子舒乙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父子情》,发表在1989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这既是一篇痛悼父亲冤死的祭文,也是深情地回忆父亲用独特的方法教育自己成才的妙文。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实施独特教育的先驱光彩照人的形象,听到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独特教育的成功赞歌。
1.父亲形象“模糊”,父子情深似海文章一开头,作者就以深情的笔触,对照鲜明地写道:“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面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这是全文的纲,全文的主旨句。
作者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叙述。
父亲的“复杂”,其实是有别于天下哪些“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的父亲的。
他的父亲是“复杂”的,复杂在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懂得了独特的教育,并身体力行。
他的父亲“复杂”,乃至在作者最初的记忆里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到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只有那“可怕的老道和那扇铁门”。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这“没有父亲的形象”,其实是没有那种所谓的娇惯、溺爱、纵容孩子的“典型的慈父”的形象,没有那种因父亲的严厉而令孩子望而生畏的感觉。
文章极力写父亲形象的“模糊”,却表达了父子间似海的深情。
2.身教重于言教培养独立能力老舍的“复杂”,还在于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十分独特,他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就是给孩子做撒尿的示范,也全没有为父的威严、羞涩、娇柔做作的姿态。
朋友来了,允许孩子在旁边听讲,没有对孩子的喝斥和驱逐,还当着客人的面夸舒乙“傻小子”,让孩子在与大人平等和父亲亲昵的赞扬的和谐气氛中,去了解世事,学习待人处世的方法。
高考语文 名著名篇必读 舒乙:是老舍让英国遗产刻上中文素材
高考名著名篇必读:舒乙:是老舍让英国遗产刻上中文李冰/文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眼中的父亲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11月25日,中国著名作家老舍上个世纪20年代在伦敦的一处住所被镶上“名人故居”蓝牌,这是英国首次将“文化遗产”授与中国人名下。
12月3日,前往伦敦出席揭牌仪式的舒乙先生回京,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三十多年后,他又为我们争了光和舒乙并不陌生,甚至算是熟悉的,每次接触却都是以他不同的身份:中国现代文学馆纪念巴金百岁诞辰,打电话采访他,他是馆长舒乙;孙犁先生图片展,为展览写序的是作家舒乙;老舍先生诞辰纪念日,上门请他聊两句,他是老舍的儿子舒乙。
而许多时候这些身份又都是不可分割的,比如11月25日他应邀到伦敦出席为老舍先生举行的“英国遗产”挂牌仪式,我们很难说清他是以儿子的私人身份还是文学馆馆长的官方身份前往。
每次采访或闲聊,总会被打断,不是来电就是来人,每次舒乙都会用他干脆利索的声音客气地说:对不起,稍等一下。
他总是坐在馆长室那张可以用巨大来形容的书桌旁忙着处理各项事情。
包括这次的采访,一会儿是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来“取经”,一会儿是他的博士生弟子傅光明来请教论文。
谈到他是否遗憾没能像父亲一样写出更多好作品时,他说,“我的时间太有限了,尽管周六周日都挤出来写作,写长篇小说还是不太现实,可即使这样,我一年下来也写几十篇散文。
”舒乙的文笔非常像父亲,清水芙蓉般不事雕琢。
对父亲,他是满含着爱的,尽管当年父亲往往沉浸在创作构思中很少与他们交谈。
他说,“我崇拜他!我与姐姐常被他的勤劳所感动。
”当我问,“回忆起父亲,你最常想起的是与他相处的哪一幕?”坐在沙发上讲得兴致正浓的他一下沉默了,良久,他摇摇头,仍是沉默。
然后他说,“太多了,太多的场景都印在了我的脑海里……”1966年8月24日,那个受尽了侮辱的人在太平湖边独坐一整天,然后未向亲人道一句告别就走向了湖水深处。
舒乙追忆父亲老舍
舒乙追忆父亲老舍:最是恋家人 | 凤凰网读书会如果一座城市曾经的辉煌、繁华甚至苦难与萧条可以在作家的笔下重现,那么毫无疑问,老舍之于北京,相当于张爱玲之于上海、昆德拉之于布拉格,或者狄更斯之于伦敦。
茶馆、祥子,月牙儿,先生笔下各色虚构的人物构成了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北京,一个饱经风霜仍优雅、闲适、沉稳的北京。
一湖之间,大师远去,他年老羸弱,却有着文人的硬骨头,这骨头,撑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和文脉,亦成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注脚。
城墙还在,但已被扒开了许多豁口;花儿照开,少了疏影横斜的暗香浮动。
本次凤凰网读书会请到老舍先生之子、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和人民大学文学院长孙郁教授,就让我们跟最了解老舍先生的人一起,聊聊这位最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要点舒乙:《月牙儿》里“妈妈”的原型正是老舍的母亲舒乙:老舍替绝大多数没有话语权的中国民众发声■文字实录舒乙:《月牙儿》里“妈妈”的原型正是老舍的母亲生下来老舍先生的时候,妈妈年岁已经大了,大概过了四十。
老舍先生是她的幺儿子,排行第九。
那个时候妇女都生得很多。
生产的时候大出血,昏死过去。
腊月二十三北京冷的要命,生下来就把这个新生儿扔在地下了,大家都在忙着救产妇。
他的大姐知道妈妈又生小弟弟了,匆匆忙忙地由婆家赶回来,进门一看小弟赤身露体的给扔在地下,她一把就把他抱起来揣在自己怀里头。
后来老舍先生写文章说“大姐的眼泪是我生命的洗礼。
”她把他给救了。
老舍先生出生的时候家里还不是特别穷,他的父亲是一个护军,是一个旗兵,这个“旗”不是骑马的“骑”,是旗人的“旗”。
清朝政府有二十四个野战军,其中满族、蒙古和汉族各八旗。
二十四个旗实行同一种生活制度和管理制度。
老舍先生的父亲是一个旗兵,是皇帝的御林军,负责看守紫禁城。
住在家里,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去上班。
八旗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的人派兵守卫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
下五旗负责守皇城,皇城是什么呢?紫禁城外还有一道城墙,紫禁城和皇城之间全部都是皇帝的附属机构。
舒乙《父子情》
《父子情》舒乙“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地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人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暗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是无兴趣,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态度。
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
初二读后感读《父子情》有感
读《父子情》有感在暑假里,我看了一篇名叫《父与子》的文章,我突然明白原来父子之间竟有这么深的感情,我非常惭愧:没有觉察到。
吃饭时,猛然发现父亲的脸上多了几条岁月的痕迹。
《父与子》这篇文章是舒乙回忆他的父亲老舍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认识老舍不仅在文化事业上有着巨大的贡献,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别出心裁。
文章里的老舍对舒乙的学习不闻不问,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而让舒乙不再依赖,发奋学习,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老舍为了革命文化与他的家庭付出了很多。
当一次出差回来,舒乙看到了父亲那瘦骨嶙峋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眼眶突然变得湿润了,那时一直憎恨父亲的舒乙一下子明白了许多!读到这里,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一心为这个家庭的父亲。
一般人都会认为“慈母严父”,可是我却有着一对“慈母慈父”。
父亲的体型微胖,平时最受不了的就是在阳光底下曝晒,可是我的父亲为了这个家庭能够幸福的生活,在家家还吹着空调的酷热的八月,他顶着炎炎酷暑去帮别人家割稻。
爸爸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他从来不抽烟,不打牌,同时他也不会喝酒。
昨天爸爸还打来电话说他在那里一切都好,让我们不要担心,还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保重身体,要我好好学习!虽然爸爸说他在那里一切都好,却隐瞒不了他那已嘶哑的声音。
爸爸也经常在学习上给我鼓励,有一次,因为贪玩,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我觉得不可挽救了,所以整天心灰意冷。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事,他没有怪我,却给了我重新振作的机会。
他对我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奇迹虽有,可是要人去创造,只要你把握好机会,努力冲向前面,奇迹就会在终点等你的!”爸爸的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爸爸与老舍一样,为了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自己的儿女能够幸福的成长付出了许多汗水。
当然老舍得到了舒乙的回报,我也相信爸爸的付出也会得到回报,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回报他的!“人间有真情,世间有真爱!”,我想这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亲情吧!所以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份最宝贵的东西吧!它一旦被丢掉或被抢走就很难回来了!付出就有回报,天下的父母们,你为你的子女们付出了,就一定会收到子女们给你们最好的回报的!。
父子情舒乙阅读理解题包括答案--精.doc
父子情舒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父子情往往是沉默内敛的。
文章中,舒乙的父亲虽然不是典型的慈父,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这种父子情有没有让大家动容?下面由我为你带来关于父子情舒乙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父子情舒乙阅读材料"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地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人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暗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老舍的平民情怀
老舍的平民情怀作者:王锦慧来源:《党建》2012年第08期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
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
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
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
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
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
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
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父亲一直把自己称为平民“写家”舒乙说,父亲成了作家以后,却一直把自己称为平民“写家”。
在他看来,写家就是以写作为职业,像车夫和木匠一样,是一種营生,是谋生的饭碗。
这种心态和他自己也是个穷人有关。
父亲出生在北京下等人居住的小羊圈胡同(现改叫小杨家胡同了)。
那天是狗年的腊月二十三,北京最冷的日子。
年过40的奶奶生下父亲后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是已出嫁的大姑及时赶到把父亲暖在怀里,才未冻死。
父亲一岁半的时候,当护军的爷爷阵亡于和八国联军的巷战中。
因此,父亲不记得爷爷的音容。
以后的日子全靠奶奶替人家洗衣服、做针线活儿和帮佣支撑。
奶奶没有足够的奶水,父亲是吃米汤和稀糊糊长大的,3岁时还不会讲话和走路。
一次,八国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
闯进我家门后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
他们走后,奶奶把空衣箱搬起,才发现了躲在下面的父亲。
他从洋鬼子的刺刀下面捡回来一条命。
以至多少年后,父亲无论在哪里,只要一闭眼,小羊圈和那个诞生了他的小院子就真真地回到眼前,他就看见自己苦命的母亲和自己不幸的童年,心中充满一种悲凉感,不由得常常满腔激愤。
“门洞只有二尺多宽……影壁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终年的老塌倒半截……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全家人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那里的一草一砖都是我的生活标记。
每日荐书《作家老舍》:老舍之子深情回顾父亲的人生细节
每日荐书《作家老舍》:老舍之子深情回顾父亲的人生细节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书籍品种浩繁,人们在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面临着不知如何找到好书的难题。
为此,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小众书坊合作,以“馆员荐书”的形式每日荐书,帮助缓解读者的“书籍选择困难症”。
今/日/荐/书《作家老舍》舒乙著*今天是老舍先生诞辰122周年。
Feb.03老舍先生虽离去四十年余年,但他的经典作品却像长春藤一样长青。
这是因为他的作品扎根并奉献于老百姓,像平民院中一棵默默结果的老枣树。
这位生于光绪,光耀在新中国的大作家,一生留下许多故事。
作为他唯一的儿子,舒乙深情回顾了父亲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老舍作为一个大文学家,其一生的创作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也看到了这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和为人处事的等等细节。
重头戏是本书的大部分章节是舒乙写父亲的处女作,大量图片也是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竟然有多张是1949年以前拍的,弥为珍贵。
从72岁写到80岁,8年时间,舒乙用笔回忆了父亲的一生。
“思索时间长,笔头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
”8年来,舒乙倾尽大量心血收集资料、详细考证、深情回忆,对老舍先生最重要的人生瞬间进行细节性展现。
舒乙说:“我信任他,崇敬他。
我没有资格对他说三道四。
”这些文字注重细节,着重生平,不说空话,细微可触。
通过这些包含着痛苦、欢悦和热切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老舍。
舒乙非常重视这本书的出版,亲自选定了封面用布。
当时编辑带着多款布样到舒乙家里,舒乙一下就选中了目前这款墨绿色的纯棉布。
备选布样中比这款贵的多的是,但舒乙认为,纯棉的手感特别接近于老舍为人朴实的一面,最适合用作本书的封面。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中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
1954年9月留学苏联,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馆长,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
1992年,散文集《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获满族文学奖。
舒乙一笔写不完的人生
人物世相舒乙:一笔写不完的人生│文本刊全媒体记者刘成婧综合报道4月21日,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他生前有诸多头衔——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社会活动家……但都比不过“老舍的儿子”,这个最特殊的身份。
这一度是最独特的光环,也是最沉重的枷锁。
舒乙年近半百弃理从文,凭借研究、整理老舍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奠定了文学上的成就。
在不同的质疑声中,他用整个后半生丰富“老舍之子”的内涵,写下“舒乙”的人生。
心眼好得甚至有些软弱被誉为现代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在给孩子取名上却显得很“佛系”。
据说,舒乙的姐姐名字叫舒济,原因是出生在济南,但“济”字的繁体字特别难写,老舍夫妇特别后悔,发誓第二个孩子的名字一定要起得简单,后来就成了一笔下来的“乙”,他们希望儿子将来的人生也能简简单单。
可是,舒乙这一生却并不简单。
他在动荡中度过童年,在上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专攻林业化学专业,后作为北京市光华木材厂高级工程师,负责领导科研室及中心实验室。
事实上,舒乙兄妹四人全部选择了理工科,无一人继承父亲的衣钵。
老舍对孩子的“放养”理念,曾让舒乙感慨“生活在他身旁是轻松的”。
戏剧性的是,舒乙不搞文学是因为父亲,年近半百时又拐向文学,恰恰也是为了父亲。
1978年,老舍离世12年后被正名,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重点研究对象。
在他67年的生命中,有30多年的“空白”不为外界所知,因此不少人请舒乙协助研究老舍。
虽然前半生没有从事文学写作,但舒乙基本上是在文学窝里长大的。
借此契机,舒乙弃理从文,走上了文学之路,首部连载作品《老舍的童年》就花了10年时间,采访了一百多人。
毋庸讳言,在舒乙身上始终存在某些争论,首先就是老舍之死。
有人认为,老舍先生之所以因为绝望而跳水自杀,除了遭受精神和身体折磨之外,与他缺乏家庭温暖有很大关系。
可是,在当时“亲不亲,阶级分”的情况下,并非只有舒乙如此。
但此事让他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舒乙当老舍儿子要夹尾巴做人
作为名人的儿子,舒乙备受关注之余,也深感压力。
下面是关于记者对于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的采访,欢送阅读。
人物档案
舒乙,老舍的长子。
1935年生,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18岁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多年。
197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
散文集和文学研究、评论集。
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建中国现代文学
馆的工作。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我眼里的巴金
“他还说:〞我是为你们而活着。
‘他是一个博大胸怀的人,我非常尊敬他老人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舒乙先生这次来广州,带来了《藏书票画展》和《走
近巴金大型图片展》。
我知道巴金先生是您的父亲老舍先生的好朋友。
舒乙(以下简称“舒〞):(他们)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这个巴金的展览,不仅有很多巴金先生的图片,还有很多非常珍贵的文物。
比方有巴金先生《家》的第四版本,巴金先生很喜欢修改自己的作品,我们带来这一本第四版其实就是第五版的一个手稿,开明书局的书前面的扉页和封底各自会有五页空白,让读者写序、跋或者读后感,巴金就在这10页纸上详细地写了修改提纲,巴金还在上面凭着记忆画了一副自己的四川老家的地图。
巴金在《家》里对那个家庭的描写是以自己的家为原型的,但是这个图是巴金先生自己家的图,其中醒目的是有一口老井,书里并没有这口井。
我80年代去成都的时候,曾经专门去寻
访过巴金的家,结果发现这个家已经不存在了。
含蓄厚重父子情——《父子情》赏析
含蓄厚重父子情——《父子情》赏析舒乙《父子情》赏析老舍,我国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他出身贫寒,“童年习冻饿,壮岁备酸辛”人生的风雨,炼就了他铮铮的铁骨,铸成了他独特的人格。
文革中,老舍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刚直不阿,宁愿玉碎,不愿瓦全。
为了抗争,为了捍卫人格尊严他愤然跳进了北京太平湖。
23年后,他的儿子舒乙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父子情》,发表在1989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这既是一篇痛悼父亲冤死的祭文,也是深情地回忆父亲用独特的方法教育自己成才的妙文。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实施独特教育的先驱光彩照人的形象,听到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独特教育的成功赞歌。
1.父亲形象“模糊”,父子情深似海文章一开头,作者就以深情的笔触,对照鲜明地写道:“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面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这是全文的纲,全文的主旨句。
作者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叙述。
父亲的“复杂”,其实是有别于天下哪些“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的父亲的。
他的父亲是“复杂”的,复杂在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懂得了独特的教育,并身体力行。
他的父亲“复杂”,乃至在作者最初的记忆里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到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只有那“可怕的老道和那扇铁门”。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这“没有父亲的形象”,其实是没有那种所谓的娇惯、溺爱纵容孩子的“典型的慈父”的形象,没有那种因父亲的严厉而令孩子望而生畏的感觉。
文章极力写父亲形象的“模糊”,却表达了父子间似海的深情。
2.身教重于言教培养独立能力老舍的“复杂”,还在于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十分独特,他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就是给孩子做撒尿的示范,也全没有为父的威严、羞涩、娇柔做作的姿态。
朋友来了,允许孩子在旁边听讲,没有对孩子的喝斥和驱逐,还当着客人的面夸舒乙“傻小子”,让孩子在与大人平等和父亲亲昵的赞扬的和谐气氛中,去了解世事,学习待人处世的方法。
追忆舒乙——文坛永远的“傻小孩”
A special article of our journal 4 本刊专稿追忆舒乙-文坛永远的“傻小孩”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研究 馆馆员,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医治无 效,于2021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 年86岁。
今特刊2016年7月7日朝花刊发 的《舒乙:乐做艺坛“傻小孩”》一文,纪 念这位“游刃有余地在林业专家、作家、 文学馆馆长、阃家等不同身份中转换”的 艺坛“傻小孩”—采访过舒乙先生几次,印象最深的 就是他的天真与睿智:他犹如一个顽童, 总是充满奇思妙想,同时又非常有智慧, 游刃有余地在林业专家、作家、文学馆馆 长、画家等不同身份中转换。
未曾想当作家,不惑之年却提笔中青年时期,舒乙是林业化T 领域 的技术专家,曾研究一门比较尖端而又 偏门的技术,即利用木材的下脚料做酒 精、酵母等:舒乙笑着回忆:“那时父亲 去实验场地看我,当面没说,回来后就 跟人吹牛:‘我们家桌椅板凳全让他劈了 造酒了! ’其实是工业用酒.被他说得好 像是喝的酒了,呵呵,但他特别自豪!”到了不惑之年,舒乙跨行成了一个 作家。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些现代文 学研究者找到舒乙,请他协助研究老舍。
舒乙花了几年时间走访了 100多人,掌握 了切实可靠的资料,将寥寥三四行的老 舍经历充实成长长的一串年谱=同时,舒 乙选择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他的第一篇作 品《老舍的童年》,之后在《人民日报》连载,极受欢迎。
一日,在人民大会堂开 完会,北大著名教授吴组缃和王瑶边候 车边闲聊,他们谈起《老舍的童年》时议 论道:“舒乙的文章写得不错! ”“是啊, 比他爸的散文写得还好啊! ”两位老先 生谈性正浓,没有注意旁边人群中站着 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正是舒乙。
肯 定与赞誉给了舒乙很大的鼓舞.也让他决Chinese national Expo1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舒乙在父亲老舍像前.心走出埋首半辈子的实验室,投身于文 学的殿堂。
老舍:镌刻在骨子里的坚硬——舒乙讲述父亲的大家风范
记者/宋佳“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老舍先生离开我们已有48年了。
在北京东城乃兹府丰盛胡同(即今丰富胡同)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中,老舍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几次接待周恩来总理和末代皇帝溥仪来访,还接待过巴金、曹禺、赵树理等许多文化名人,并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
著作面世,敲击着无数人的心。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出生第二年父亲就阵亡于八国联军炮火,母亲则给人缝洗衣服当杂役。
老舍自幼在北京大杂院的底层生活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城市边缘的贫民的喜怒哀乐,他从市井民巷的纷杂生活中走出,最终写成《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不朽之作。
与同期成长起来的诸多家学丰厚的文学大家相比,老舍的独特出身,令他的作品始终深藏一种特有的机智与幽默、纷繁与精彩。
1966年8月24日,在“文革”中饱受身体与精神摧残的老舍,选择在北京太平湖蹈水而亡,从而留下20世纪中国文坛最悲绝的背影。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曾撰文道:“当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的死,像他(老舍)那样让后人痛心,其悲壮之志,让一切苟活者顿失光泽。
”当今天的人们试图对20世纪那些“被抬高”或“被贬低”的中国作家、中国文学进行重新评判时,老舍其人其作始终是一个屹立不倒的坐标。
老舍之子、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接受了记者采访。
我们也一直以为会在四合院里约见舒乙。
四合院应该是标准的老舍风格,有香片、柿子树、菊花、字画,当然还有摞得高高的旧书。
在冬日暖暖的阳光里,粉尘如微生物般悬浮。
然而,现实不是文学。
自从捐了自家的四合院后,舒乙便一直住在北京一幢再普通不过的居民楼里。
回忆起往事,舒乙感言,“不论山河如何巨变,岁月如何流逝,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都始终栩栩如生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说起父亲,他像大家一样尊称为“老舍先生”。
这样的称呼多少令人惊奇,但恰恰证明了一位父亲在儿子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的父亲老舍
2015.09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生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所以老舍常说:“我的生日好记,过小年,祭灶,那就是我诞生的那天。
”2015年1月11日,距离老舍的农历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老舍之子舒乙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彼岸书店聊起了老舍的人生故事。
今年已经八十岁高龄的舒乙先生在活动现场带来了两本回忆父亲老舍的新作,一本是《作家老舍》,从老舍出生一直写到他去世;另一本专写老舍的平生爱好,书名叫做《一生爱好是天然》。
舒乙为大家讲述了老舍苦难的童年、曲折的求学路,以及“恋家”的老舍。
孙郁则在现场评价了老舍作品的价值:“老舍先生留下的财富是不可估计的,他既没有旧时文人腔,也没有新文人腔,他直接就是北京的百姓,在胡同里面生长出一种智慧的语言,而且他把北京语言改造了,剔除掉了不好的东西,留下了里面最美的。
”孙郁还认为老舍先生具有托尔斯泰那样的悲悯情怀,这是今天人们阅读老舍的作品时尤其应当关注的。
1.苦难童年老舍刚出生时,就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道难关。
老舍的母亲当时已经41岁,生产后便昏了过去,大家都忙着抢救产妇,结果刚出生的婴儿被放在一边没人管。
幸好当时已经出嫁的大姐回家探望生产的母亲,发现了小婴儿,老舍才得以保住性命。
老舍后来写文章说大姐的眼泪就是对他生命的洗礼。
老舍长到一岁多,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
老舍的父亲在皇城当兵,在与八国联军的战争中牺牲了。
这个时候,老舍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两个还没出阁的姐姐,母亲靠父亲的抚恤金养活四个孩子,家中十分拮据。
老舍的母亲是很要强的一个妇女,她给别人洗衣服赚钱。
因为家里穷,老舍的母亲奶水不足,所以老舍小时候是吃“糕干”长大的。
后来他开玩笑说,我小时候就是吃这个长大的,以致现在“一脑袋的糨子”。
幼时的老舍身体非常弱,3岁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一天到晚一个人偎在炕上,给他一个小棉花球,他能玩半天”。
我的父亲老舍舒乙008. All Rights Reserved.2015.09舒乙说:“老舍一辈子对母亲十分尊重,他说自己的性格跟她特别像。
舒乙:父亲老舍的藏画
舒乙:父亲老舍的藏画-历史论文舒乙:父亲老舍的藏画本刊记者解宏乾“老舍先生爱画,爱看画,爱买画,爱收藏画,爱挂画,爱和画家交往,爱讲看画的心得,总之,是个‘画儿迷’。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如是说。
日前,一场画展,一场拍卖,众人真正见识了老舍的收藏,件件精品、样样难得。
4月24日上午,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厅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画展,“老舍、胡絮青珍藏字画捐赠展”。
老舍的子女将父母珍藏了六十多年的一批极有艺术价值的中国美术代表作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保存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
这批画作一共十三幅,其中八幅是齐白石的,三幅是傅抱石的,一幅是林风眠的,一幅是黄宾虹的,都是早已闻名天下的杰作。
其中有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傅抱石的《桐荫图》以及齐白石以苏曼殊的四句诗为主题创作的《手摘红樱拜美人》《红莲礼白莲》《芭蕉叶播抱秋花》《几柬寒梅带雪红》等精品。
紧接着在5月10日的嘉德春拍上,“老舍胡絮青藏画”专场上拍了16件作品,包括八张齐白石、四张黄宾虹、两张吴昌硕、一张傅抱石和一张于非闇,最终全部成交,成交额为1.676亿元。
舒乙代表老舍的四位子女表示,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建立老舍文艺基金,赞助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市老舍文艺基金会、老舍文艺奖、北京老舍纪念馆、青岛骆驼祥子博物馆、重庆四世同堂博物馆以及正在筹建的济南老舍故居纪念馆等。
老舍对画的痴迷是出了名的,此前,不少文章中,或多或少看到过老舍收藏的小故事,零零碎碎,难以梳理。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记者借此机会,与舒乙先生相约他家采访,专谈老舍先生藏画。
老舍收藏书画是种“幸福”在一篇叫《恋》的短篇小说里,老舍这么写道:“在北平的琉璃厂,我们都常常可以看到两种人。
第一种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与常人无异的。
他们假若有一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喜欢收藏字画、铜器或图童什么的。
这些人大致都有点学识。
他们手中一有了余钱,便花费在使他们心中喜悦而又增加一些风雅的东西上;第二种人便不是这样了。
老舍后代现状:唯一儿子舒乙昨病逝,生前曾因父亲之死饱受争议
老舍后代现状:唯一儿子舒乙昨病逝,生前曾因父亲之死饱受争议“鲁郭茅、巴老曹”,这六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公认的文学巨匠,他们每个人都有经典的代表作,也都有作品被选入了语文教材。
其中老舍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由于当时时代的特殊因素,老舍选择自沉于北京的太平湖。
老舍走得太匆忙,是中国现代文坛的损失,也让喜欢他的读者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作为老舍唯一的儿子舒乙,在父亲去世后弃工从文,从老舍的儿子变成了作家老舍的研究者。
去年,老舍唯一儿子舒乙辞世,他生前曾因父亲之死承受争议。
但他从文之后用自己的笔下写出了老舍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用自己的笔写了一段别样的父子情。
父子关系舒乙出生于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中,可老舍已经是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因此舒乙童年在生活上并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
不过对于舒乙来说,他的童年也是有缺憾的,那就是父亲陪伴自己的时光并不多。
老舍十分热爱文字,因此他的脑子里总是在想着如何创作出更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醉心于写作的老舍常常没有时间顾及孩子。
不管是构思还是写作,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老舍总是嫌四个孩子的家里太过嘈杂,因此也时常躲着孩子们。
长大后的舒乙能理解父亲,尤其是在从事了文学创作之后,可是在当时,他只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他最大的快乐就是父亲能和自己一起玩儿。
老舍虽然陪伴孩子的时光很少,但他并没有忽略孩子的教育,在舒乙18岁高中毕业之后,就将他送到了苏联继续学习。
舒乙在苏联完成了自己的大学课程,学习的是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回国后就被分配到专业对口的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回国后舒乙成家立业,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父亲的关系不远不近。
老舍的死是有预谋的,他在太平湖边静静地坐了一天,然后纵身投入了湖中。
对于老舍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于舒乙来说,这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因为父亲走之前只是和小孙女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没有给儿子留下一句话。
老舍先生去世后多年,他的儿子才明白,父亲为什么选择太平湖自尽
老舍先生去世后多年,他的儿子才明白,父亲为什么选择太平湖自尽老舍先生写过很多经典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等。
不幸的是,这位文学巨匠最后却也是以自杀-他的作品中人物常见的宿命,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文坛史上的一个悲剧。
投湖的前一天,老舍失踪了一整天,包括他的妻儿,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多年后,他的儿子舒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当初为何选择在偏僻的太平湖,作为人生的终点。
那里曾经住着一个人,给了老舍一生难以忘怀的温情和爱。
那便是老舍的母亲。
1.老舍的母亲马氏生在农家,共生育了七个孩子,能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三女二男。
42岁时,马氏生下幺子老舍,生产时因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
幸亏出嫁的大姐及时赶来,揣起来小舍予免于冻死。
老舍的父亲是个旗人,有一份正规的职业-保卫皇城的旗兵,每个月拿着微薄的收入,入不敷出,常需欠债生活。
生活在那个时代,底层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为了孩子的衣食,母亲不得不拼命给人家缝洗衣裳,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白天浆洗大堆大堆的脏衣服,晚上油灯下,没完没了的缝补。
母亲做事毫不敷衍,屠户们送来黑漆漆的袜子,经她的手也能洗得雪白。
勤劳的母亲,让孩子们在穷困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灾难不久就降临到这个艰难的家庭中。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与光绪皇帝早已吓破胆,逃到了西安。
老舍父亲却有他自己的职责,在与洋兵作战中,被炮弹炸死,当时老舍才一岁半。
母亲马氏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还要面临洋兵入室行凶打抢的惊恐与紧张。
然而,她并不软弱。
她心横起来,不慌不哭,即使面对死亡,她也要护着儿女,护全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有一个躺在破箱子里的婴儿。
在老舍的眼里,母亲总是有一股正气。
每当回忆这个事件之时,老舍总是说,母亲那种又软又硬的个性,传给了他。
他说:我对一切的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幼小天真的老舍,每逢过年向母亲报告: 谁家宰了猪肉,或谁家有稀罕的美食时,母亲总是说:咱们的饺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
1966年,老舍跳湖自尽,独子陪遗体坐了一夜,从此夹起尾巴做人
1966年,老舍跳湖自尽,独子陪遗体坐了一夜,从此夹起尾巴做人公元前278年,距离秦并天下还有57年的时间,熟知历史走向却早就看出了各国必然倾覆的命运,此时战神白起率领黑衣军团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
没有人注意到汨罗江畔的落寞身影,披头散发,形容枯槁,走投无路的三闾大夫孤苦无依地行走着,唇齿间念念不忘的一句话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直到后来,太史公故地重游,隔着时空与之进行一番交谈后,挥毫写下了名扬千古的《屈原贾生列传》。
从此之后,文人跳湖殉国似乎成了一种象征……生生不息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写下“五十年来,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后,毅然决然投入颐和园的昆明湖,如今人间为人传诵最广泛的是他的著作《人间词话》,然而先生风骨却不可再见……时空轮转,悲剧在1966年秋天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北京西城的太平湖畔,一位老人徘徊良久,最终走上与屈原和王国维同样的道路,投入冰凉的湖水中。
如果有机会回到历史的现场,我真想拦住他们,就像汨罗江渔父劝阻屈原那般,虽然结局不可逆转,但是我可以了解他们凄凄惨惨的内心,到底是何样的屈辱和苦难,使得他们放弃最宝贵的生命。
甚至我多想他们可以和明朝末年的钱谦益一样,抱怨一句水太凉,而后投入另一番天地。
老舍先生的独子——舒乙可惜,他们若是那样做的话,他们便不再是他们。
还是1966年的秋天,北京西城太平湖畔,老人的尸体已经被工作人员捞到岸边,他口袋里的证件明明白白告诉众人,他叫舒庆春,或许对这个名字,我们过于陌生,他还有另外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老舍。
没错,就是那位出现在我们学校课本上的老舍,《济南的冬天》似乎还在记忆中盘旋着,《草原》清鲜的空气在记忆中的某个通道还在汩汩地流淌,《骆驼祥子》里的的小福子大概还在小说的中场无助地哀怨……先生却永永远远地离开了我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成了永远不得相见的生死。
他唯一的儿子舒乙赶到现场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离开家门前未曾留下只言片语,涉及自己将要离开的话题,多年后再次回忆起当年的画面,舒乙隐约记得父亲问到母亲,家中的钱可否应对日常开销,听到母亲的答案后,舒乙仿佛记得父亲说了句:“那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日报/2007年/3月/20日/第A14版文化“剧中王大妈就是我邻居嘛!”舒乙追忆父亲老舍话剧人生本报记者李培陈祥蕉实习生吴培锋黄建凯1958年,北京人艺导演焦菊隐将老舍的《茶馆》搬上舞台,从此历演不衰。
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到2004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
《茶馆》中的八张桌子三面墙,《龙须沟》里一个破烂的杂院、一群潦倒的手工艺人,老舍平淡不经地写下了惊心动魄,写下了人生之驳杂、人性之变奏,有五味陈杂,更有近乎无法破解的力量……今年4月6日,是中国话剧百年诞辰。
昨日,记者采访了老舍之子、前中国现代文化馆馆长舒乙,请他带我们重回老舍的话剧人生。
或许你将不会再因作品中强烈的批驳精神、“荒唐的时代和荒唐的人物”而激越感奋,但定会看到:在中国话剧曾经的一个高峰上,一位敢于用生命向整个时代和社会说“不”的人,对他所经历的时代独具震慑力的超拔描摹。
从大杂院走向现实批判【北京的大杂院、洋车夫、赶驴脚的、拉骆驼的,全是他的朋友。
天桥说相声的、唱大鼓书的、耍狗熊的、卖狗皮膏药的,他均极熟悉。
老舍“三岁失怙”,在拥挤的大杂院内长大,因此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的喜怒哀乐洞若观火。
有人评论说,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记者:老舍早年曾出洋留学,您认为什么思想对老舍的影响较大?舒乙:我想,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注定是他的出身。
他是个穷人出身,所以他内心里头与劳苦大众是站在一个战壕里的。
他等于是劳苦大众的一个代表,始终替他们来说话。
比如他的古文根底好,但是从来拒绝堆砌华丽词藻,作品始终都面向底层大众。
因为他们的苦就是他的苦,他们的爱就是他的爱,他们的倾向就是他的倾向。
包括解放后,他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他的穷兄弟翻身解放了。
他们高兴,他于是也跟着高兴,跟着拥护这个新的政权,用自己的笔来讴歌这个社会。
这都是发自内心的。
老舍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二马》写的是发生在英国的事,写英国人骄傲、保守、瞧不起中国人,他在小说中借主人公的嘴不断提醒中国人,要挺起腰杆。
有这样一句话:“假如中国找不到明智的政治家、科学家、探险家、体育家,就无法叫人瞧得起。
”因此,民族的忧患意识、现实主义特色一直是他作品的主题。
而他这种现实主义,又往往与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巴金的浪漫现实主义等有所不同。
老舍的创作基本上坚持写真人真事、坚持按照实际见闻与切身体验反映和塑造人物。
应当说,老舍早年在西方的留学对他影响较大,受到狄更斯、康德拉等批判现实主义影响,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文学及话剧创作。
因此不少人喜欢将他的作品与狄更斯相类比。
批判性是他作品的主要价值之一。
中国人人性里负面的东西,中国人的自私、好面子、勾心斗角,他都以独特的老舍式的幽默讽刺进行批判。
从小说叙事走向话剧舞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老舍毅然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
战争初起,他开始提倡通俗文艺,写作宣传抗日的鼓词、相声、坠子等小型作品,供艺人演唱。
随后,转向直接向群众宣传的话剧创作。
1940年,老舍动手写下生平的第一部话剧《残雾》……】记者: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话剧、散文、杂文等题材的文学作品,话剧创作占有怎样的地位?舒乙:老舍一生有两段时间在写话剧。
一个是众所周知的解放后,一个是抗战时期在重庆。
那时候他写了7个话剧,包括《国家至上》、《残雾》等。
当时要动员全民抗战,而当时中国老百姓文盲特别多啊,通过话剧形式直接对着台下的群众表演,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老舍义无反顾地投身话剧创作中,与郭沫若等掀起了抗战话剧的高潮。
为什么会选择话剧?老舍一直希望把那个时代最需要表现的东西、最需要在台上告诉大家的东西,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大家。
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是要鼓动的,是要启蒙的,他就去做这个鼓动与启蒙。
记者:老舍在创作戏剧之前已经是小说家了。
这一点与洪深、曹禺从表演或导演艺术走向话剧创作截然不同。
小说创作对他的话剧创作有什么影响?舒乙:除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创作的高峰,以《龙须沟》和《茶馆》来看,老舍的话剧也达到了高峰。
应当说,他一个人有两个高峰,这是别的作家很少有的,话剧和小说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也因此奠定了老舍在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老舍与曹禺他们的作品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曹禺是靠戏剧冲突,老舍不是。
举个例子,曹禺话剧的人物表一般只有简单的身份和年龄介绍,而老舍话剧的人物表往往有细致的性格描述。
曹禺习惯于通过舞台表演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人物,老舍习惯于用文字说明。
所以,老舍的话剧成就在人物和语言上。
首先,他把小说描写人物的技巧运用到话剧里,能够把人物搞得活灵活现,舞台上也就成功一半了;其次,老舍小说散文里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老舍也在话剧实现了这种优势。
他被称为语言大师,因为他的语言很抓人、很感人,很有个人特色,两三句话间展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以至于很多舞台上的语言变成了老百姓生活里的口头禅。
《茶馆》里唐铁嘴说的“你别把那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里的话了,证明了他的语言、他的戏剧不可取代的魅力。
从诗式话剧迈向史诗话剧【新中国新社会的新气象使老舍极为振奋,他在话剧艺术上也日趋成熟,16年里创作了20多个剧本,多的时候一年就写3个。
他轮流给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艺两个剧院写。
《龙须沟》演出后受到好评,周总理看了之后非常喜欢,推荐给了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也是毛主席进北京看的第一个话剧……】记者:对比曹禺等人,老舍的话剧创作的高峰是在解放后。
为什么?舒乙:与老舍同时代的作家其实早年家境都好,这是当时他们能获得良好教育的一个保障。
因此解放之后,他们要不断地检讨,不断地向工农兵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
尽管他们对新中国也是满腔热情,但是由于不像老舍有早年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一般是想写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不生动。
应当说,老舍在内心从未离开过社会底层,一直就和劳苦大众连在一起。
所以,他可以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去写作,当然也会面临着政治上的一些干扰,有时候要“图解政治”,但总的来说,他的心情是不错的,不至于老去担心立场问题:我压根和你们就是一头的嘛!就好比他的话剧《龙须沟》,大家都觉得他肯定花了很多时间去体验生活,要去看看他的王大妈啊、赵老头啊、丁四啊,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辛酸。
但据我了解,他写《龙须沟》一共去那儿半天时间。
为什么他后来写得那样传神呢?老舍说:“那个王大妈,那个丁四,他们就在我的脑子里,我一闭上眼睛,他们就会出现在我眼前。
他们就是我的邻居嘛!”记者:你觉得老舍最成功的话剧是哪一部?舒乙:《茶馆》和《龙须沟》。
我曾说过,历史往往做圆圈运动,你会发现老舍作品中的一些细节能反复出现或者引发共鸣,即使时过境迁,观众们也会有遇到知己的亲切感。
《茶馆》就是一例。
北京人艺在1966年以前两次上演《茶馆》,“文革”后有一年纪念老舍80诞辰,北京人艺复排《茶馆》,观众看到昔日的演员于是之、英若诚、郑榕等重又登台演出,非常热情,听到许多台词觉得和今天很像,就开始鼓掌。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的不朽就在于他能抓住社会中很多本质的东西,将小人物的动因与大时代的漩涡关联起来,赋予一般的人物和事件以史诗的色彩,使得“小说式话剧”能过渡到“史剧”。
比如《茶馆》里的许多表情都堪称经典但不流俗,构成了“京味话剧”的独特风味,使其可以走南闯北、经久不衰。
所以有人说这直接对后来红极一时的影视作品《编辑部的故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产生关联和影响。
从殉难投湖走向百年不朽【“文革”期间,江青说:“老舍每天早上要吃一个鸡蛋,是一个资产阶级作家”。
1966年8月25日,老舍等29人被红卫兵捆绑之后,整批带往国子监孔庙批斗,跪着被轮番殴打3小时,后又被继续毒打至深夜。
晚间,遍体鳞伤的老舍在妻儿的作保下被接回家。
第二天,老舍独自前往太平湖,以一句“跟爷爷说再见”向孙女作了人生的最后告别。
在太平湖畔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于深夜时刻投湖自杀……】记者:你怎么看待父亲的投湖?舒乙:老舍有自己的生死观。
有一次冰心先生跟我说,我知道你爸是怎么死的。
她说你去看老舍的小说,里面的好人都姓李,好人的结局都是自杀,自杀的方式都是跳水。
作家往往会把自己的第六意识不自觉地赋予笔下人物的身上。
他殉难,以身谏,老舍其实一直用这种方式告诫世人,他骨子里是格外坚硬的,拥有宁折不弯的正义坚定的人生态度。
记者:在中国话剧诞生百年的时候,回顾老舍的话剧创作,你觉得有怎样的意义?舒乙:老舍话剧虽然大多带有他个人经历的色彩,时代色彩也很明显,但是他的作品具备经典性,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为不同地区的人们长久地喜爱着。
老舍话剧里的思想非常深邃,描写了人性当中的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
比如他讽刺人们的勾心斗角和自私,很切中要害,过了几十年,人们还爱看,就还能够继续演。
他的话剧中有一些人类的共同之处,共同面临的困惑。
就好比《茶馆》,缩影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几乎所有问题,拿到外国去让人家一看,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要天下大变,为什么中国要改朝换代、为什么中国频频地出现革命。
记者:老舍话剧对当代话剧创作有哪些借鉴意义?舒乙:老舍早年受中国传奇小说、章回小说、民间曲艺的影响很大,所以他的作品里面有很大的民族性。
因为他生长的时代很特别,他继承了三方面文学戏曲的来源,有古典文学的,有西洋文学的,还有就是民间曲艺。
这三口井的水都很丰富,他挖掘了这三口井的水,所以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而很多现代文人,他也许对西洋文学很熟悉,但他对传统文学、对民间曲艺不熟悉,色彩就要淡一些。
尤其是话剧《茶馆》,是体现老舍文学语言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体现了对民间口头文学的充分汲取,想用“话剧腔”、“舞台腔”去演绎这部经典戏是行不通的。
《茶馆》因为同一个演员要先演父亲,到第三幕再演儿子,化妆很厉害,中间的休息时间拖得很长,而且场景比较复杂,要换景。
这样观众在休息的时候坐不住嘛,所以导演就对他说:“老舍先生,你得想办法把我们化妆换布景的时间给填上啊,把观众吸引住。
”老舍说:“那好办,那就先写几段数来宝。
”这就是后来那个大傻丫一边敲鼓一边唱数来宝,把剧情也介绍了,把时代背景也介绍了,把时间也占了。
你可以说,数来宝土得掉渣啊,但这就是他话剧的人无我有的魅力。
现在看来,老舍特别能够从很多方面汲取营养,充实他的舞台,使得他的话剧特别新鲜,特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