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写人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析写人文章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它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在理解和欣赏写人文章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描写手法;
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写外貌不能千人一面,写语言须清楚身份、场合、写心理要细致入微……
(一)、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态、衣着等,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活动。
人物神态举例:《孔乙己》
《孔乙己》中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孔乙己》中有好四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在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孔乙己“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来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穿着:《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洗。
《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突出一个“黑”
(二)、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细节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反映他的内心和性格。
语言描写:(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3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动作:
《背影》中父亲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一个“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三)、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
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我的母亲》:
第一件就是元宵节“巡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活泼、欢悦、柔和、青春的年轻母亲形象,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呵护,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赞美。第二件事情写了生活的压力,母亲情感的宣泄。作者在这里通过讲述家世母亲讲故事时涌流的泪水,来表现母亲的感情。母亲的情感通过和妹仔讲故事而得到了释放。在这里流露的是对母亲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第三件事写了母亲爱子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态。作者通过写家里对“我”的教育过程,表现了一个母亲复杂的心理:既对旧时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不满,为儿子所遭受的毒打而心疼,另一方面又强忍心中的痛苦支持父亲的教育方式。作者对此时母亲的行为和心理做了细腻的描绘:
第四件事主要写了母亲的辛劳。这里,除了直接写母亲的勤劳,如“汗珠往下流”,
“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等等,还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进一步烘托了母亲的伟大。如,找个借口让母亲休息一下。这些描写,不仅仅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同时也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楚,同时,也要通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加深对文章内容。
《藤野先生》领会藤野先生对作者人生道路的启迪,学习鲁迅关心国事、选择人生的精神。
《我的母亲》从平凡生活中感受、体会母爱,热爱母亲。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用铺垫突出重点人物的手法。
《台阶》体会、理解父母亲养家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心。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通过“我”的眼光塑造中心人物的手法。
二: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