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7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7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Word版含解析

前言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前面几章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主要讲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两部分内容。

本节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部分。

教材首先指出地理环境普遍存在地域差异,然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旅行中就能感受到地域差异。

紧接着,结合“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讲述地域差异的表现: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差异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其中纬度地带性的表现是地球表层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变化,它是地域分异中最基本的分异规律,教材运用热带雨林和苔原的景观图片,分析对比此种分异规律。

教材最后还在阅读材料中以我国为例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从而说明了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它最终影响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三维课程且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了解陆地环境下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景观图说明地理环境差异的规律及成因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旅游经历体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地理景观图对地理环境差异的规律及成因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运用适当方法和手段来表达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域环境差异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二、教学思路设计本课内容综合性强,抽象知识多,尤其是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未完全形成,对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总体上还把握不好。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教目标】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沿纬线(东西)方向
沿经线(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形成基础
图示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低、高纬度低平地区
中纬度地区
激趣导入,引发生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生看书或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3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沿等高线方向(横向)
更替方向
从山麓到山顶(垂直)
5c
课题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设计
教师
授课
教师
时间
1月19—23日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目标
1、掌握水平地域分异的规律和表现
2、掌握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和表现
3、了解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的规律和表现
重点
难点
重点: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难点: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模式
教具
案、PPT
教过程设计
2降水——降水量大,雪线海拔低;降水量小,雪线海拔高。
3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

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只有相似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

所以区域才可以逐级划分下去。

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再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

而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地理学案】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导学案编号:13 使用时间:主备人: 教研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2.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3.说出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4.运用地方性分异规律,分析说明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学习难点: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预习案使用说明:1.课前用40分钟完成,交给小组长。

2.所有题目分为三级:初级用“*”标志,中级用“**”作标志,高级用“***”标志。

3.A层同学必须选做所有题目,B层同学可选“*”和“**”的题目,C层同学“*”必做,“**”可选做其中的题目。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一、地域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的结果。

地域外部条件包括、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强烈;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

从而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

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不同使得循环、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由低纬到高纬热量,自然带呈向延伸,向更替。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分布着的自然地带:、;大陆西岸分布着的自然地带:、。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呈现————的变化规律。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变化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呈变化。

基带(山麓)与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的地域分异。

高中地理必修-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同名学案配套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同名学案配套课件)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 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 海 拔 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 高 因素有关(如下图)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⑥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整体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苔原带 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冰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 带 雨 林 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纬 度 变 化
热量
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 增高而减 少
B线- 从欧洲 西海岸 至中亚
从沿海 向内陆 的地域 分异规 律
水分
降水从沿 海到内陆 的降低 地形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珠 峰
山地的 垂直地 域分异 从山麓 规律
热量 水分
小结:
定 义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
带变化: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温带草 原带→温带荒漠带
高山植物区
北坡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珠穆朗玛峰
积雪冰川带
南坡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探究
▲珠峰
1.沿C线自然带发生怎样的 变化?自然带更替的方向? 形成地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异的主要因素? 体现了哪一地域分异规律? 2.如果山的高度足够高并 且差别不大,哪个纬度的 山的垂直分异最明显? 3.自然带的高度在山的迎 风坡和背风坡有何不同? 为什么?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地域差异;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四、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案例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具准备: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知识结构八、教学设计【引入新课】1、展示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学案情况加以肯定和纠正2、用活动:争做优秀导游,请将风景照片与实地一一对应引入。

教师从中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二:差异性3、教师首先提出一个观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从而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所以说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导入新课1学生自主活动学习,PPT展示阅读课本P91页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什么不同?2、全球的自然带是怎样形成的?(定义)让学生回答展示师指正并展示正确答案:1、大尺度的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全球温度带分异图、全球海陆分异图)小尺度空间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分布图)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观察:课本P91图5.6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与我们学过的那一幅图类似?生答(教师提示:可结合气候的内容)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提出问题:各自然带的名称及分布与气候带的名称及分布有何关系?[生]有些自然带和气候一一对应的。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过程与方法: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学习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课中学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 ____ 分异和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___ __________的分布。

2 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和由气候、_______和土壤共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_______分布。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____ ___2.分异基础:______ __3.分布: -----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一定范围内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_____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随海拔的变化,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

2.分布:从_______到______呈垂直分布3.山麓自然带与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垂直分异与山地所在_____ 、 ________密切相关。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理解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和分步规律。

(2)根据图形完整的掌握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陆地地域差异的表现——自然带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南北山坡差异的原因。

(3)能过联系和运用地理感性知识,逐渐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

(2)观察主要自然带景观图,熟悉其特征。

(3)分析热量、水分和高度的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带的分异和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2)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难点】: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山脉不同坡间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讲授过程】情景创设如果你有机会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或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做一次长途旅行,便会强烈感受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由图3-1-1中四幅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感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并尝试说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一)地域差异的定义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然后说明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相同的区域,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由以下概括得出自然带的定义纬度位置热量植被 地理位置自然带海陆位置水分土壤自然带的定义有三部分组成a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自然带的形成因素b :组成要素为气候、植被、土壤c :成带状分布是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总结: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因此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带的名称命名 承转: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导学课标解析1.理解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且规模有大有小2.掌握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原理3.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干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全球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概念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

自然地理环境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的空间尺度小。

2.自然带的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和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不同的气候,以对应与之统一的、有代表性的和。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地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的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典题解析例1,读"沿东经20度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代码处的自然带名称 A ,B , C ,D ,E ,F , Y 。

(2)从A到Y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的变化化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3)G山名称是山,其从下而上的自然带有,其北坡雪线比南坡,原因是。

解析:本题采用了图形变化,即平面图变剖面图,以此考查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变化规律。

首先要根据经度和地形轮廓来判断自然带。

故自然带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刚果盆地),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变化规律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

G山是阿尔卑斯山,其自下而上的自然带有落叶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荒漠带。

其北坡雪线比南坡低,因为北坡位于背阳坡,获得热量少。

答案:(1)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

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E热带荒漠带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亚寒带针叶林带(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3)阿尔卑斯落叶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荒漠带低北坡位于背阴坡[例2]读"四个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叠加上去①,②位于南半球。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学案: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学案: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课标: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殊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结合目前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思想,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其命题趋势将侧重于案例分析,运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

复习重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原因复习难点: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原因。

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

学习策略: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对多数同学来说比较深奥难懂,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学习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内涵、表现及原因,还应需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通过迭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读家乡的五幅图分析思考1、请同学们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植被、河流的数量和径流量和土壤)2、为什么会有这种环境? 安溪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现在的问题:本案例体现出地理环境要素的什么特点?探究活动二:结合探究活动一回答下列问题:1.我县所属的自然带是 ,其组成的要素为 ,这一自然带在我国分布在 ,世界上还分布在 。

2.这一自然带的成因是 。

3.判断:自然带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不能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探究活动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东 南 沿 海 河流 径流量 以 地形为主 植被 土壤气候类型 - 夏季 冬季 自然环境各要素 地理环境整体性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1.自然带的名称通常用 来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试说明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
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垂直带是在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带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数目越,垂直带谱越。

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地域差异,这是因为
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

【同步训练】
右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图回答:
1.造成图中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 B.纬度高低
C.山脉坡向 D.距海远近
2.图中甲植被带的农业活动最有可能是:
A.地中海农业 B.混合农业
C.热带迁移农业 D.乳畜业
(2009江苏卷,文综)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3-4题。

3.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4.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面两图中,上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回答5——7题.
5.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6.在下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水源D.气候
7.在下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读右下全球生物气候地带示意图,回答。

8.从图中可以看到,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是
A.年平均气温大于-7℃ B.年降水量大于400mm
C.年降水量大于1 000mm D.年平均气温大于0℃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
为年平均气温18℃和4℃
B.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寒带与温带的分界分别约
为年平均气温4℃和18℃
C.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
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
D.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多刺灌木、半沙漠、草地、林地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0-12题。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热带雨林带①②③④
10. 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11.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B.②C.③D.④
12.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13.下列是四座相同高度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N S
A.四座山地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B.甲丙丁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丙丁乙
D.相同高度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的多少与其所处的纬度高低有关
14.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山地是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
资料图。

读图,回答第15题:
15.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1月份M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
二.综合题
1.2005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局局长公布了珠
穆朗玛峰新高程,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
停止使用。

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复测行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总结了历史经验,将经典大地测量与现代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相结合;②珠穆朗玛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精化;③峰顶采用雷达探测技术确定峰顶冰雪层厚度。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带分布”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最新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程为米,比1975年所测的高度降低了米,原因除了测量误差方面外,还有主要原因是:
①;②。

(2)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为带,B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为带,D为带。

(3)珠穆朗玛峰南坡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
. (4)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地震,此次地震达到里氏7.6级,震中位于伊斯兰堡东北部地下10公里处。

此次地震按震源深度划分属,历史上这一地区就是多地震的地区,原因是该地区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5)有关南亚次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A.指南亚地区 B.指赤道以北的南亚地区
C.指印度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 D.指南亚的大陆部分
(6)在本次珠峰测量中GPS被广泛应用,GPS又称为系统,要实现相对地心的三维定位,必须能够观测到来自颗卫星的数据。

请再举一例GPS在生活中的作用:。

2.(2009上海卷地理部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
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
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
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所属
的自然带是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
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其中受到
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
缺水煎熬的是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
显的是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
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

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
境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3.读下图“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12分)
(1)自然带①是带,它在40Ο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判断理由是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是和;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岸的典型土壤是,在大陆西岸的典型植被是;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该自然带的典型动物有、等;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BD 6-10DDBBA 11-15ABDDD
二、综合题:
1.(1)8844.43; 3.7;①珠峰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②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2)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珠峰南坡相对高度大,坡度比北坡缓,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南坡所处纬度更低(4)浅源地震;亚欧;印度洋(5)D (6)全球定位;4;汽车导航(只要合理均可)
2.(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丙.(3).乙;湿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4).地形;海陆位置
3.(1)苔原 4000—5000米(2)没有自然带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纬度范围是50ΟN—70ΟN,而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是海洋(3)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4)红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南美亚马孙平原河马猩猩(6)低纬度高山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