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评审规范v1[1].0
SOP_RM_V1.0(需求评审标准)

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需求评审的重要性 (3)4角色与职责 (3)5需求评审的注意点 (4)6评审的形式 (4)7评审的标准 (4)7.1组织和完整性 (4)7.2正确性 (4)7.3质量属性 (5)7.4可跟踪性 (5)7.5特殊的问题 (5)8进入和退出审查的标准 (5)9相关文件 (5)10附录 (6)10.1评审标准参考 (6)10.2检查清单 (7)1目的需求管理(RM,Requirements Management)就是在客户和软件项目之间对给定需求建立一种共同的理解,并对给定需求进行管理。
客户包括为公司外部或内部的客户。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维护需求并且确保能把对需求的更改反映到项目计划、活动和工作产品中。
2范围顾客需求的变更贯穿了软件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本控制程序的实施应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并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软件开发项目。
3需求评审的重要性软件的缺陷并不是在编程的时候才出现的,需求和设计阶段都会产生问题,如果缺陷发现的越迟,修正这个错误就要返回到以前的状态,反攻的时间就花费的很多了,如果错误还不能够被及时发现,那就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缺陷发现的越找,修正的越早,所用的成本就月低,越迟,成本就越高。
所以我们对需求评审要认真对待了。
概括下有几点•对软件需求进行正确性的检查,能发现需求定义中的错误,从而节约成本,使后续过程的变更减少,降低风险。
•保证软件需求的可测试性,即确认客户的需求是明确的,可遇见的。
可以用测试用例反应出来•通过产品需求,可以使产品,开发,测试等部门相互沟通,达成一致•通过产品需求的评审,更好的理解产品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为制订测试计划,测试范围,工作量等提供参考。
4角色与职责•业务专家或是熟悉该业务的人员(通常也叫业务方代表)•文档审查人员•架构师•需求分析师•需求评审组织人员及记录人员5需求评审的注意点•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熟悉评审的内容•针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事不对人。
方案与工程设计评审要求

方案与工程设计评审要求一、前言在进行方案与工程设计评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评审的目的和范围。
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方案与工程设计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设计质量,降低风险,提高设计效率。
评审的范围包括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评审的时间与地点评审的时间和地点应提前安排好,确保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参与。
评审的时间应在设计完成后,施工之前。
评审的地点要求整洁、安静、配备必要的设施。
三、人员组成1.评审组成员:评审组应由符合评审要求的专家和相关人员组成。
评审专家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全面、深入地评价方案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关人员应包括设计师、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等。
2.评审组织者:评审组织者应为专业的组织机构或者有相关经验的人员,负责评审的组织、协调和沟通。
四、评审的内容评审的内容涵盖方案和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评审人员应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进行评审,确保设计文件内容全面、齐全。
相关文件包括设计说明、绘图、计算书、技术规范等。
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评审人员应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技术性、安全性等方面。
3.工程设计的可行性:评审人员应对工程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设备选型、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等。
4.风险评估:评审人员应对设计方案和工程设计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工程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等。
5.方案与工程设计的符合性:评审人员应对设计方案和工程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评审。
六、评审的程序评审的程序应经过严格组织和安排,确保评审的全面、深入和公正。
1.确定评审组:由评审组织者确定评审组成员。
2.准备评审资料:评审组织者应在评审开始前提供相应的评审资料给评审组成员。
3.评审准备:评审组成员应在评审开始前对相关的设计文件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准备相关问题和意见。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

技术方案评审细则1. 引言技术方案评审是项目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审查,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评审细则,为评审人员提供指导以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评审准备在进行技术方案评审之前,评审人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评审过程的顺利进行。
2.1 熟悉项目需求评审人员需要在评审前仔细阅读项目需求文档,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功能和限制条件,以便能够准确评估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2 确定评审标准评审人员应当与项目团队共同确定评审标准,明确评审的重点和要求。
评审标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可行性、可维护性、性能要求、安全性、扩展性等方面。
2.3 制定评审流程评审人员应当制定评审流程,明确评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评审流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的初步评估、详细评估、问题讨论和最终评审意见的形成等环节。
3. 技术方案评审流程3.1 初步评估在初步评估阶段,评审人员主要对技术方案进行整体的概览评估,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数据模型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当根据评审标准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分,并提出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3.2 详细评估在详细评估阶段,评审人员应当对技术方案进行逐项的详细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接口设计、算法实现、代码规范等方面。
评审人员应当根据评审标准对每一项进行评分,并提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
3.3 问题讨论评审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记录,并与项目团队进行讨论。
讨论的目的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
评审人员应当与项目团队达成共识,并在评审意见中体现出来。
3.4 最终评审意见评审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和讨论情况,形成最终的评审意见。
评审意见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结论、问题列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评审意见应当是客观、明确、可操作的,以便项目团队能够根据意见做出相应的改进。
4. 评审要点评审人员在评估技术方案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选型评审人员应当评估技术选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信息化项目评审制度V1

信息化项目评审制度V1.0信息化项目评审制度版本号:1.01.概要1.1 目标信息化项目评审的目标是评价信息化项目预期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以判断是否满足预先定义的规格需求,并标识出与规格和标准的偏差。
评审结果向业务部门提供证据,以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标准要求,变更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验证,软件产品是否满足业务部门的功能需求和招标书的要求,以及是否满足软件行业的通用规则或常规方式。
对于涉及数据库的软件项目,应进行数据量过载压力测试,以评测反应时间是否满足或在业务可容忍范围内。
1.2 宗旨评审的宗旨是发现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1.3 评审目的评审目的是验证项目是否达到上线和阶段验收要求,是上线和验收的主要环节。
1.4 评审基本要求1) 软件项目评审要分级进行,公司级项目应进行公司级评审,部门级项目应进行部门级别评审。
2) 软件项目评审可以一次进行,也可以分段进行。
3) 评审结论应使用书面报告形式明确记录,并需要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4) 评审资料应及时归档。
1.5 角色和职责1) 评审组长是业务、技术评审的指挥人员,负责评审活动的组织、结论和书面报告。
2) 技术评审员应由满足需求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向评审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评审意见和建议。
3) 业务评审员主要由各业务部门委派专人负责功能模块测试。
4) 记录员是会议记录人员,全程记录会议的内容,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整理成文档,提交给评审组长。
1.6 评审依据1) 软件招标说明书、合同、技术协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任务书。
2) 行业相关标准、通则、规范和质量保证文件。
1.7 评审内容评审的内容可根据软件产品的工程实施进度、技术难度、复杂程度,以及使用方法的要求,有所侧重和适当的增减,但应满足对设计结果进行评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软件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技术协议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软件产品的实现是否符合行业相关标准、通则、规范和质量保证文件的要求。
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数据配置规范V1[1].0
![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数据配置规范V1[1].0](https://img.taocdn.com/s3/m/37ab64360b4c2e3f572763b0.png)
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数据配置规范V1.0(征求意见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二○○九年二月目录1总则 (4)1.1编制说明 (4)1.2缩略语 (4)1.3编写依据 (5)2业务网络参考模型 (6)2.1业务定义和使用范围 (6)2.2业务网络参考模型 (6)2.3业务实现原理 (8)2.4业务应用场景 (8)3CN2 VPN189配置要求和客户接入方案 (10)3.1CN2 189 VPN数据配置要求 (11)3.1.1LNS地址规划 (11)3.1.2CN2 VPN189配置要求 (13)3.1.3CN2 VPN189城域延伸配置要求 (14)3.2客户接入方案 (15)3.3AAA服务器设置 (19)3.4VR专线VPN方案 (20)4分组域设备业务数据配置要求 (22)4.1业务认证流程 (22)4.2VPDN 账号规则 (23)4.3认证方式 (25)4.4终端用户IP地址获得方式 (26)4.5业务控制 (26)4.6省内VPDN业务及漫游数据配置要求 (27)4.6.1PDSN配置要求 (27)4.6.2LNS配置要求 (28)4.6.3接入AAA配置要求 (29)4.6.4VPDN AAA配置要求 (29)4.6.5终端要求 (29)4.7跨省VPDN业务及漫游数据配置要求 (30)4.7.1PDSN配置要求 (30)4.7.2LNS配置要求 (31)4.7.3接入AAA配置要求 (32)4.7.4VPDN AAA配置要求 (32)4.7.5终端要求 (32)4.8AAA计费及通信费话单字段要求 (32)5附录:利用L2TP实现VPDN技术概述 (42)1总则1.1编制说明本规范对基于CDMA 1X技术的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各场景下的业务认证流程、组网方案、VPN拓扑结构、IP地址规划、分组域设备数据配置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旨在从操作层面规范中国电信无线宽带VPDN业务数据配置。
威胜集团智能燃气计量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书(v1[1].0)
![威胜集团智能燃气计量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书(v1[1].0)](https://img.taocdn.com/s3/m/d1c2962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b.png)
智能燃气计量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书2011年03月目录1前言.................................................................................................................................................. - 1 -2系统总体构架及功能介绍 .............................................................................................................. - 1 -2.1系统简介................................................................................................................................... - 1 -2。
2系统示意图............................................................................................................................... - 1 -3系统方案介绍 .................................................................................................................................. - 2 -3.1工商用户远传监控系统........................................................................................................... - 2 -3。
工程方案评分标准

工程方案评分标准一、前言工程方案评分标准是对工程方案进行评估和评分的一种指导性文档,它可以帮助评审专家和评估人员对工程方案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从而选出最优秀的解决方案并确定最终的工程实施方案。
本文将围绕工程方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1. 完整性完整性是评价工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是否清晰明了,主次分明,具备完整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流程;(2)是否有明确的工程范围、工期和工作量;(3)是否充分考虑了相关的环境、人力、物力等因素;(4)是否具备充分的技术和管理手段;(5)是否有明确的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计划。
2. 可行性可行性是工程方案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2)是否有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3)是否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和资源情况;(4)是否具备可行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5)是否具有合理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计划。
3. 创新性创新性是工程方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或新的工艺;(2)是否有创新的设计思路和管理模式;(3)是否考虑了各种创新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和风险;(4)是否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实用性实用性是工程方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是否符合项目的实际需求;(2)是否有满足项目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技术和管理措施;(3)是否考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4)是否具备可行的实施计划和管理控制措施。
5.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工程方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评分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充分考虑了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隐患;(2)是否有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3)是否能够对各种风险和隐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4)是否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G无线网络勘察设计技术规范V1.0

5G无线网络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中心2020年3月目录一、背景 (1)二、5G网络技术方案 (1)2.1BBU建设方案 (1)2.1.1 BBU部署原则 (1)2.1.2 5G BBU设备情况 (2)2.1.3 不同场景下BBU建设方案 (3)2.1.4 前传解决方案 (7)2.1.5 回传解决方案 (15)2.1.6 同步方案 (16)2.2天面建设方案 (18)2.2.1 天面建设原则 (18)2.2.2 天线设备情况 (24)2.2.3 天线建设方案 (25)2.2.4系统干扰规避要求 (29)2.3供配电方案 (34)2.3.1市电改造要求 (35)2.3.2 5G设备供电方案要求 (35)2.3.3 5G设备供电方案 (36)2.4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43)2.4.1 室内分布系统规划原则 (43)2.4.2 室内覆盖方案 (49)2.4.3 室内覆盖场景定义及覆盖覆盖方式建议 (54)2.4.4 4/5G室内覆盖指标要求 (56)三、无线勘察设计要求 (57)3.1无线设计分工 (57)3.1.1 无线网专业与传输专业的分工 (57)3.1.2 无线网专业与土建专业的分工 (57)3.1.3 无线网专业与电源专业分工 (57)3.1.4 无线专业与外电配套专业分工 (57)3.1.4 无线设计单位与设备供货厂家的分工 (58)3.1.5 无线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分工 (58)3.25G设计闭环工作要求 (58)3.3施工图设计“一站一策”设计 (59)3.4基站选址 (60)3.5机房勘察 (62)3.6天面勘察 (63)3.7基站图纸方案设计 (65)3.7.1 总体要求 (65)3.7.2 图纸设计要点 (65)3.85G室内分布系统勘察设计 (67)3.8.1 室内分布系统勘察 (67)3.8.2 室内分布系统图纸方案设计 (68)版本变更情况一、背景2020年是5G大发展的一年,建设“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是我司未来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建设工程设计评审规章制度

建设工程设计评审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设计评审工作,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提高设计水平,落实设计监理责任,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建设工程设计评审活动,包括各类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评审、验收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设工程设计评审应当依法、科学、公正、独立原则,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设计评审应当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保证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设计评审应当充分考虑行业标准、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实际情况,保证设计文件合理、合法、符合规范。
第六条设计评审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设计文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七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保证评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评审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第九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保密设计文件,不得泄露相关信息,维护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虚报、篡改评审结果,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第二章设计评审的程序第十一条设计评审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确定评审程序,包括初步评审、详细评审和定稿评审。
第十二条初步评审主要对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符合性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
第十三条详细评审主要对设计文件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详细审查,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定稿评审主要对设计文件的细节进行最终审核,保证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评审程序进行,确保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十六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反馈评审意见,确保设计文件及时得到修订和完善。
第十七条设计评审机构应当建立合理的评审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保留评审过程和结果的相关资料,便于查阅和监督。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接口规范
6 (含TSRS与RBC、TCC、CTC/TSRT、CSM、 相邻TSRS接口)
7 司法记录器数据下载接口规范
正在编制
8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一、标准体系结构:系统规范—测试规范
序号
规范名称
1 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V3.0)
文号/进展情况 科技运[2009] 59号
接口规范 ➢设备接口规范
系统 规范
设备规范 ➢设备技术规范
测试规范 ➢ 测试案例
系统规范涵盖运营需求、设备、接口和测试四个方面。
5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一、标准体系结构:系统规范—运营需求规范
序号
规范名称
文号/进展情况
1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含运营规则)(V1.0) 科技运[2008]34号
5 PTH、SMD元件进厂检验工艺规程
6 SMD元件贴装工艺规程
7 波峰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8 存储管理工艺规程
9 端子压接工艺规程
序号
规范名称
10 返工返修工艺规程
11 化学品物料使用工艺规程
12 回流固化通用工艺规程
13 庞巴迪产品条形码编码及标签管理要求
14 手工操作与完成过程自检程序
15 手工焊接通用工艺规程
➢强制性功能需求:在所有应用项目中都应遵守的要 求,并应遵守在系统需求规范(SRS)及相关强制 性规范中所描述的应用要求。
➢非强制性功能需求:如果选择该功能,应遵守在系 统需求规范(SRS)及相关强制性规范中所描述的 应用要求。
19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规范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概述
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

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工作,提高工程技术方案的质量,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工作。
三、评审组成1.评审组成员由项目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主要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技术专家、设计师、施工单位代表等。
2.评审组成员需具备与工程技术方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客观、公正、专业地评审工程技术方案。
四、评审程序1.评审前准备(1)评审组成员需提前准备评审材料,包括工程技术方案、相关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
(2)评审组成员需熟悉工程技术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2.评审流程(1)评审组成员根据评审材料进行独立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2)评审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评审。
(3)评审组成员投票表决,形成最终评审结论。
3.评审结论(1)评审结论应当包括对工程技术方案的优点、不足和改进意见。
(2)评审结论应当经过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等相关方确认。
五、评审标准1.工程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包括技术方案可行性、经济性、施工性等方面的考虑。
2.工程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包括工程技术方案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考量。
3.工程技术方案的创新性:包括工程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是否采用了新技术等方面的评价。
4.工程技术方案的环保性:包括工程技术方案对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等方面的考虑。
六、评审结果1.评审结果应当及时通知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等相关方。
2.评审结果应当被纳入工程技术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七、评审监督1.评审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客观、独立。
2.评审组织机构应当定期对评审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八、附则1.本制度由项目发起人负责执行。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项目发起人所有。
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希望能够为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评审可以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浮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细则,包括设计文件的准备、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要点等。
一、设计文件的准备:1.1 确定设计文件的范围和内容:包括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说明书等,确保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 检查设计文件的合规性:核对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设计文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1.3 确保设计文件的更新性:检查设计文件是否与最新的设计变更和调整相符,及时更新设计文件,避免施工中浮现错误。
二、施工方案的制定:2.1 确定施工方案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明确的施工方案目标和要求,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
2.2 制定施工方案的步骤和流程:详细规划施工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流程,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序、施工任务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2.3 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浮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要点:3.1 施工过程的合理性评审:评审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包括施工流程、施工工序、施工任务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2 施工资源的充分利用评审:评审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确保施工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节约。
3.3 施工安全的保障评审:评审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包括安全防护、安全培训、安全管理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方法和流程:4.1 确定评审人员和评审时间:确定评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安排评审时间,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4.2 制定评审指南和评审标准:制定评审指南和评审标准,明确评审的要求和标准,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技术方案评审规范v1[1].0
![技术方案评审规范v1[1].0](https://img.taocdn.com/s3/m/9aab47204693daef5ef73dd1.png)
1.目的
对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以及关键部件进行评审,以提高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竞争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科研产品、合同产品和功能部件的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
3.职责
3.1 系统工程部系统工程师提出评审需求,由系统工程部总经理组织或委托组织评审活
动。
3.2根据项目需要,系统工程部可以组织行销部、设计部、工厂、供应链管理部等相关部
门参与方案评审。
4.评审活动输入:《用户需求信息表》,《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关键外购件清单
及成本估算表》
评审活动输出:《技术方案评审报告》
5.工作流程
见附页
6评审内容
6.1功能:逐项分析技术方案能否符合用户功能要求或产品目标功能要求(科研产品);6.2性能:逐项分析技术方案能否符合用户性能要求或产品目标性能要求(科研产品);6.3强度:产品的结构强度分析;
6.4外形:产品的外形形式是否符合当今潮流,外形尺寸能否符合用户要求;
6.5运动部件:传动方式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保护措施;结构是否简捷,是否有防腐蚀保护
方式;
6.6温控加热方式:是否合理有效;
6.7排液方式:是否合理有效;
6.8材料: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强度要求,防腐蚀要求,能否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
6.9部件:应用场合是否正确,经济性,采购周期要求;
6.10风险评估:对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
7.相关文件
《用户需求信息表》
《技术规格书》
《工作原理图》
《关键外购件清单及成本估算表》
《技术方案评审报告》
附页:
Y。
基础工程方案评审标准

基础工程方案评审标准一、引言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基础工程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
本标准旨在对基础工程方案评审进行规范和细化,以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评审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地基处理、桩基工程、基础承载结构等。
三、评审流程1. 提交方案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应将基础工程方案提交至相关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提交的资料应包括方案设计图纸、技术参数、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
2. 抽审方案相关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对提交的基础工程方案进行抽审,确定评审的具体范围和时间,以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召开评审会议在确定评审范围和时间后,相关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应召集评审会议,确定评审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评审要点,明确评审的标准和程序。
4. 实地调研评审会议确定评审方案后,评审组应进行实地调研,对地基情况、环境条件等进行详细了解,以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5. 提出意见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评审组应对基础工程方案提出意见,并将意见书面提交给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便他们进行修改和完善。
6. 确认方案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应根据评审意见进行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并重新提交修改后的方案,评审组应对这些修改进行确认,并确定最终的基础工程方案。
四、评审要点1. 地基条件评审方案时,首先应对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土壤的类型、承载力、孔隙水压力等,以确保基础工程方案与地基条件相适应。
2. 方案设计评审中应对方案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包括基础的形式、尺寸、深度等,确保设计合理、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 施工工艺评审中应对方案的施工工艺进行审查,包括基础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确保施工过程可行、安全可靠。
4. 经济性评审中应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包括建造成本、使用寿命、维护费用等,确保方案在经济成本上是合理的。
五、评审标准1. 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基础工程方案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设计应在安全系数内满足使用要求。
BYD E-Bike controller 方案简介(V1[1].0)
![BYD E-Bike controller 方案简介(V1[1].0)](https://img.taocdn.com/s3/m/cba3053243323968011c925c.png)
电动车控制器方案 电动车控制器方案工程及应用部 第六事业部 2011.1目录1 电动车市场概况 2 比亚迪电动车控制方案介绍3主要方案介绍4新技术研发5 6生产和品质保障体系专业的售后服务电动车市场概况时间产量(万)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5.4 14 29 59 158 250 600 1334 1588 1929 2100 2369 3100 3356 3602图1.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 1.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电动车控制方案介绍 电动车控制方案介绍四大部件 车身 控制器 电池 电机4BYD MICROELECTRONICS CONFIDENTIAL电动车控制器方案介绍 电动车控制器方案介绍通用型控制器 锂电池控制器 助力型控制器 总线型控制器5BYD MICROELECTRONICS CONFIDENTIAL电动车控制器方案介绍 电动车控制器方案介绍通用型控制器系统方案转把信号 刹车信号 助力信号 防盗控制信号 电机HALL信号power 输入 信号 接口 MCU 电流检测电机供电驱动KEY-VCC LOCK-VCCMOSFET-VCCKEY-VCC:电门供电给控制电路 LOCK VCC:防盗器供电给控制电路 LOCK-VCC:防盗器供电给控制电路 MOSFET-VCC:电池直接供给MOSFET锂电池控制器方案锂电控制器 24V、36V 6管200w 15±1A (实配150W~250W电机) (分连接器和无连接器两种)7BYD MICROELECTRONICS CONFIDENTIAL通用型控制器方案铅酸电池:36V 6管350W 15±1A(实配≤350W电机) 48V 6管400W 18±1A(实配350W电机)48V 9管450W 22±1A(实配450W电机) 60V 9管 450W 22±1A(实配450W电机) 管 实配 电机48V12管500W 30±1A(实配500W电机)8BYD MICROELECTRONICS CONFIDENTIAL主要功能控制器型号 6管 功能BMZWK 2415CAXX锂电BMZWK BMZWK BMZWK 2415CBXX 2415CDXX 3615CCXX9管 铅酸电池BMZWK BMZWK 4815/3615CCXX 4822REXX12管BMZWK 4830REXX上电自检功能 堵转保护功能 欠压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功能 相线短路保护功 5 能 MOS管动态保护 6 功能 7 防飞车功能 8 调速功能 刹车断电(高刹 9 /低刹两种) 助力功能(三档 10 助力/1:1助力) 11 限速功能 12 三档变速 13 自动巡航功能 14 EABS功能 15 防盗报警功能 16 120/60转换 17 速度显示 18 倒车功能 9BYD MICROELECTRONICS CONFIDENTIAL1 2 3 4总线式控制器方案总线式方案的优势:总线式方案的目的在于减少电动自行车从车头到控制器的诸多线束,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采用了LIN总线硬件结构简单,降低成本采用了总线硬件结构简单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通过连接器连接,使整个控制系统更加简洁,美观,高效;通过显示屏显示内容让驾驶人能更直观地把握当前电动车的状况。
工程规范评审制度

工程规范评审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评审程序1. 评审组织(1)设立专门的评审组织,负责制定评审计划、组织评审会议、编制评审意见等工作。
(2)评审组织由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评审小组根据需要确定评审人员。
2. 评审计划(1)每项工程在进行设计阶段,需制定评审计划,包括评审时间、评审内容、评审人员等。
(2)评审计划需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由工程负责人签字确认。
3. 评审程序(1)评审前,评审人员需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准备评审材料。
(2)评审会议需由主持人统一议程,按照评审计划进行评审。
(3)评审人员需就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等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4)评审意见需进行记录,并形成评审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备案。
4. 评审结果(1)评审结果需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对评审意见进行具体整改。
(2)评审报告需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备案存档。
三、评审内容1. 设计规范评审(1)评审设计图纸、计算书等文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2)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安全。
(3)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2. 施工规范评审(1)评审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安全。
(3)施工工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监理规范评审(1)评审监理计划、监理报告等文件是否详细、完整。
(2)监理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3)监理工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四、评审方式1. 会议评审评审小组成员可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评审,互相讨论,形成共识。
2. 文件评审评审小组成员需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并形成评审意见。
3. 现场评审针对设计、施工等具体问题,评审小组成员可进行现场评审。
五、评审基本原则1. 公正、客观评审工作需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专业、科学评审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对工程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

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细则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评审是在施工前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查和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细则旨在规范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评审流程1. 提交评审材料: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包括项目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安全管理措施等。
2. 成立评审组:由项目相关人员组成评审组,包括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安全专家等。
3. 初步评审:评审组对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4. 评审会议: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细致的逐项评审,讨论并记录评审意见。
5. 编辑评审报告:评审组根据评审会议的讨论结果,编写评审报告,包括评审意见、建议和改进建议。
6. 通知施工单位:评审组将评审报告发送给施工单位,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回复。
7. 回复意见:施工单位对评审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复,并说明是否接受改进建议。
8. 确定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组根据施工单位的回复意见,最终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三、评审内容1. 施工方案:评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2. 安全管理措施:评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设备安全等。
3. 进度计划:评审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施工进度符合项目要求。
4. 资源配置:评审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
5. 环境保护:评审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音、粉尘、废水等的控制和处理。
6. 质量管理:评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等。
7. 经济效益:评审施工组织设计的经济效益,包括成本控制、资源利用效率等。
四、评审要求1. 审核准确性:评审组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
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

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一、目的和范围制定本评审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技术方案的评审流程,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评审活动。
二、评审原则1. 公正客观:评审工作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任何形式的偏见和不正当影响。
2. 专业性:评审团队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专家组成。
3. 透明性:评审过程和结果应对所有相关方开放,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4. 高效性:评审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三、评审流程1. 提交技术方案项目负责单位应根据项目需求,编制技术方案并提交至评审委员会。
2. 初步审查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技术方案进行初步审查,确认资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3. 组织评审会议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会议,邀请技术方案编制单位进行陈述,并回答评审委员会的问题。
4. 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评审,包括技术路线、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
5. 形成评审意见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包括对技术方案的评价、建议及是否需要修改的意见。
6. 反馈与修改将评审意见反馈给技术方案编制单位,由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7. 最终审批评审委员会对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进行最终审批,确定是否批准实施。
四、责任与义务1. 技术方案编制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技术方案文档,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
2. 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评审活动,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3. 专家成员负责以专业的角度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并提供客观、专业的评审意见。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需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六、结语通过上述工程技术方案评审制度范本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术方案的质量,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项目团队的专业水平,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评审要求指导说明TR[方案]
![技术评审要求指导说明TR[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720e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f.png)
技术评审要求指导说明Technical Review Guidelines建议供应商参加技术评审的人员:高层领导[总经理/董事成员]、项目经理、产品工程经理、质量经理、制造经理。
如有要求,需要有关的专业人员共同参加,如:材料,测量和试验。
建议技术评审的资料以Power Point 的格式制作并按下列顺序排序。
1. 议题及时间分布2. 公司简介a. 组织结构图b. 公司背景、性质和规模i. 公司于何时成立及公司性质ii. 制造场地分布及雇员情况- 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iii. 资金来源iv. 计划生产报价产品的制造场地简介c. 主要产品[附图片]和顾客分布d. 业务状况和规划i. 过去5年的销售和产量趋势及盈利状况以及产能利用情况,如有出口产品请注明。
ii. 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 如制造场地、产能规划、人力资源、产品结构等。
e. 综合竞争力i. 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国际/国内]ii. 以同类标杆企业[国际]为参照,各类公司运作指标的表现如: PPM, 设备综合利用率等iii. 主要设备 [附图片]iv. 开发能力- 试验中心- 设计软件和硬件- 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技术支持来源及沟通渠道- 典型案例3. 质量控制和改进a. 质量体系及相关证书[认证机构]-如尚未获得认证,需说明认证计划b. 质量表现-内外部质量表现及趋势[PPM/PR&R/CS或其它顾客满意度指标、内费]c. 管理层如何参与质量管理与改进,如:分层审核[请举例说明]d. 如何开展持续改进 [请举例说明]e. 分供方管理体系4. 项目管理a. 类似产品和/或GM/SGM项目开发经验b. 经验教训i. 管理PR&Rii. PPAP 和/或GP9 失败iii. GP12 阶段的PR&R和/或CS5. 报价产品开发和过程策划a. 顾客要求的理解及产品开发i. 基于收到的SOR, 列出主要的顾客要求,如原材料,关键尺寸,功能和/或试验要求等。
2023-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V1-1

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V1天网工程是中国公安部推行的一项以视频监控为主的反犯罪工程。
其目的是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个涵盖全国范围的视频监控网络,有效提高公安机关破案率,维护社会安全。
在天网工程依然处于初建阶段的时候,中国公安部就提出了V1版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
这个方案为未来天网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和标准。
以下将从规划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步骤阐述V1版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
规划方面:1.建设目标V1版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的主要建设目标,是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国的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网络,为公安机关有效打击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2.覆盖范围天网工程V1版规划中提出了四个覆盖范围,包括:城市公共区域监控、道路交通监控、重点区域监控和特殊场合监控。
这些范围将在未来的天网工程建设中得到覆盖。
3.建设方式天网工程V1版规划中提出,采取“中心化管理,边缘化处理”的模式,将智能监控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在各个监控点上,通过云端技术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数据的智能处理。
技术方面:1.监控设备天网工程V1版规划中提出,要求监控设备必须具备智能化、高清化、全面化、协同化等特点,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监控设备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监控点的全面盯控。
2.人工智能技术V1版规划中提出,天网工程要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监控数据的精准分析、快速处理和自动报警。
这一技术路线可以有效减轻公安机关的工作压力,提高反犯罪的效率。
3.云端技术天网工程还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和存储。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天网工程的实时监控,为公安机关提供更加精准的反犯罪服务。
总之,天网工程规划及技术方案V1版为天网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范围和技术路线。
虽然天网工程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但是有了V1版规划及技术方案的推出,未来的天网工程建设将会更加清晰有序,公安机关的反犯罪工作也将更加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以及关键部件进行评审,以提高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竞争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科研产品、合同产品和功能部件的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
3.职责
3.1 系统工程部系统工程师提出评审需求,由系统工程部总经理组织或委托组
织评审活动。
3.2根据项目需要,系统工程部可以组织行销部、设计部、工厂、供应链管理部
等相关部门参与方案评审。
4.评审活动输入:《用户需求信息表》,《技术规格书》,《工作原理图》,《关键外
购件清单及成本估算表》
评审活动输出:《技术方案评审报告》
5.工作流程
见附页
6评审内容
6.1功能:逐项分析技术方案能否符合用户功能要求或产品目标功能要求(科研产品);
6.2性能:逐项分析技术方案能否符合用户性能要求或产品目标性能要求(科研产品);
6.3强度:产品的结构强度分析;
6.4外形:产品的外形形式是否符合当今潮流,外形尺寸能否符合用户要求;
6.5运动部件:传动方式是否安全,是否需要保护措施;结构是否简捷,是否有防
腐蚀保护方式;
6.6温控加热方式:是否合理有效;
6.7排液方式:是否合理有效;
6.8材料: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强度要求,防腐蚀要求,能否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
6.9部件:应用场合是否正确,经济性,采购周期要求;
6.10风险评估:对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
7.相关文件
《用户需求信息表》
《技术规格书》
《工作原理图》
《关键外购件清单及成本估算表》《技术方案评审报告》
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