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海豚教育12月份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如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K 1汐^项甲乙丙丁A.甲图: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和越远。

B.乙图: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C.丙图: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低,D.丁图:不断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时,听到罩内的声音在不断减小2.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可安装在浴室的电热“防雾镜”,其内部有电热丝。

“防雾镜”的“防雾”功能启动时,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3.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只移动图乙中的蜡烛,烛焰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 d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 min5.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6.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大B.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C.蜡烛在a点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应用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视眼镜7.白天天晴时,我们在校园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A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B .光的折射形成C .光的反射形成,,心…十心心心 D.以上答案都不对的的的8,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拱桥在湖水中倒影林间的光柱玻璃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钢笔错位9.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拍摄时,摄像头相当于A.凸透镜,并把拍摄景物放在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拍摄景物放在焦点和二倍焦距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拍摄景物放在二倍焦距点之外D.凹透镜,并把拍摄景物放在焦点以内1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流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膛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1.关于物理量的单位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年、光年都是时间单位B. 5m/s读做%米除以秒”C. 1ms比1Q大D. Inm比1伽大12.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二、填空题13,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 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14.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 ±方飞行,湖水的深度为2m,则小鸟在湖中的倒影离小鸟 m,小鸟向高空飞行时,该倒影大小(近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o1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则是法线,折射角为度,界面的(选填“上”、“下”、“左”、“右”)边是空气。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1 初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图形表示的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A B C D4.选项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5、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远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6、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ABDC2 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7、如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 的理念,是中国建筑节能环保的典范.下列对其屋面的部分设计解释不正确的是A .在屋面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可以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 的噪音B .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C .采用ETFE 膜结构屋面能保证场馆白天大部分时间采用自然 光,是因为其透光性好D .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室内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8、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D卷.docx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D卷.docx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D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1.(1分)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个盛有盐的水杯和一个清水杯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2.(1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切、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D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3.(1分)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 . 一次B .两次C .三次4. (1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在太空中宇航员间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5. (1分)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6. (1分)下列关于四幅图片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S 闭合后小磁针N 极向左偏转初春,冰雪融化A . 盛夏,露珠凝结B . 深秋,绿叶凝霜C . 严冬,雪花纷洒A .(1分)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 .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 .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9.(1分)如图所示的“港珠澳大桥”己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它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表示的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WlTb图中船闸的工作过程应用了帕斯卡定律验钞机利用了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的真伪7. (1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8. D . 日食的形成放大镜看图雨后的彩虹人照镜子长的跨海大桥。

二初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docx

二初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docx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象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鱼翔浅底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3.下列设备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B.照相机使用滤镜来照相C.家中的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D.医院用灯照射的方法来消毒灭菌4.平面镜成象的大小决定于()A.平面镜的大小B.物体本身的大小C.平面镜放置的位置D.平面镜离开物体的距离5.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A.正立的实像B.正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6.以下所述现象属于反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C.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弯折了。

D.白天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7.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A.一定是平面镜\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8.小明拿着一个直径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9.小明家为了防盗,在家中的门上装了一个“猫眼”,他在屋内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小明,则“猫眼"可能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10.下面是小林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硕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光在任何介质中都能传播C.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11.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的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照,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屏幕外,为了使每个人 都能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 如图所示,一种被称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 么也看不见,斟满酒后,杯底立即出现栩栩如生的仙女图画,下列对 仙女图形成的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如倒入纯水后,再也看不到上述现象B. 酒杯中斟满酒后,酒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杯底的图片成正立放大 的像C.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D. 可能是人喝酒后产生的幻觉13,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 B. C. D.14. 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1)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 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 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八年级物理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得分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收集证据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B.人步行速度约4km/h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3.如图1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4.如图2是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看到的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5.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伽利略望远镜⑤远视眼镜。

其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③②B.④③C.⑤④D.②①6.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7. 祖国山河一年四美景如画.图3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8.在水深1 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 m高的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 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 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9. 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形成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4为形成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 )A.甲B.乙C.丙D.丁图410.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docx

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docx

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放在水面能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时音调越高D.逐渐抽去玻璃罩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2.物体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见有白气冒出来,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3.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柳树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C.桥在水面上出现“倒影”D.用放大镜观察到书上的字被放大4.每到节日的夜晚,不少城市上空就会燃起璀璨夺目的烟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B.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C.燃放礼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礼花D.礼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5.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和“树荫”,其中A.“树荫”是圆形的,是树叶的影子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C.“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像D.“光斑”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影子6.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4 厘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厘米B. 7厘米C. 9厘米D. 11厘米7.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发散的是A.A或CB. EC. BD. D8.在中考百天的誓师大会上,同学们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用于航拍的无人机。

关于此无人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人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B.航拍时,为了使位于航拍器正下方的同学们所成的像更大,应提高飞行高度C.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定位拍D.航拍器在沿竖直方向匀速摄时,没有力对无人机做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下面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ZZ10,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1,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钢勺蜻像在水砌拆折了C. 景物在镜中成像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看到天空中的流星划过夜空落向地面,流星不是光源C.在不同座位上都能欣赏电影《战狼II》的火爆场景,是由于屏幕上发生镜面反射D.环卫工人的工作服是通过光的反射来警示司机二、填空题13.夹蜂窝煤的火钳在炉子里烧一段时间,火钳头热的发红后,插入水中,会听到“吱吱吱”的响声,并在水面上看到白气,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14.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一...加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_____ 位置(填甲或乙).15.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答题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6、(1) ;(2)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8、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9、、、。

30、(1);。

(2)。

(3)。

31、(1)。

(2)。

(3)、。

(4)。

(5)。

(6)。

(7)。

五、简答题(3分)32、六、计算题(3分)33、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 第I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 .熔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华 3.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 A 、蝙蝠不会发声; B 、发声的频率太高;C 、蝙蝠发声响度太小;D 、发声的频率太低。

4.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色D.音调5.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6.一束光线与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A.100 ° B. 140° C. 120° D.160° 7.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 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 A . 以1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 .以1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 .以2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 .以2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8.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B .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反射C .不可见光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D .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其实并不存在9.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B. 看到的鱼的下部C. 看到的鱼的上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10.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 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 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丁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 列情况 11.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B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 .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12.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的灯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所示为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则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是( ) 13.分贝是用来计量( ) A .音调的高低 B .频率的大小 C .音色的好坏 D .声音的强弱 14.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

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①错误。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现象中青蛙在井底下,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能进入眼睛的光线范围很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②正确。

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像“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③错误。

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看的字是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④正确。

考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2.【题文】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考点:液化3.【题文】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doc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doc

o|r D |T : 猎 :・・± 窘= 那=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阶段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空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恵写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2、 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3、 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 、在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 、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D 、关闭所有的电源5、 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 、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 、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6、 夏天扇扇子,身上会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 ) A 、液化吸收热量 C 、汽化吸收热量7、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C.秋天清晨,房屋顶上的霜B 、液化放出热量D 、汽化放出热量(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8、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水中决子变“折" B 图1 手影 C钢笔“错位"了9、 下列右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10、 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D.11、 “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docx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docx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试题月考(二)班别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2、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C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3、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 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4、如图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6、为了减弱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不可取的是(B. 由交警部门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C. 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D. 在耳朵里塞一小团棉花7、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 9: 30B.2: 30C.6: 15D.12: 15A.关闭门窗8、如图所示,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00m=km, 0. 5mm=m, 2h二 s10、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皮肤周围的热量。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docx

十二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2.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 D.水中“倒影”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平血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些的透明玻璃板 B. 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牛两1 个像 C. 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D. 在水面上方25cm 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 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 与A 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 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验钞机C.医用“B 超机”D.夜视仪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5.小明把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 恰好与蜡烛A 所成的像 完全重合。

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 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 始终是与物等大的"。

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 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7、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这一现 象的是( )9、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照相机C.幻灯机 10、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 Q'的形状应该 是下列图中的( )A.11、 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 等于30cmB.小于15cmC. 大于30cmD.大于15cm 小于30cm12、 3D 电影具有三维立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 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 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质量抽测).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质量抽测).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质量抽测)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小雨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2 .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3.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能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A. B. C. D.4,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我们对此充满着好奇,下列不是物理现象的是()A.机器生锈B.流光溢彩C.风吹草动D.立竿见影5.如图所示,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能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的是()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适当距离D.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调整光屏至适当的位置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视力表的像大小不变,而她自己的像变大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商店安装大量的玻璃,是利用光的反射增大了店内空间C.放大镜观察邮票是利用光的反射D.东方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8.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如图是某品牌的照相机,该相机的镜头可伸缩。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docx

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阶段质量抽测)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 1 .以下现象中关于实像和虚像的判断正确的是A. 立竿见影一 “影”是虚像B. 镜花水月一镜中"花”是虚像C. 鱼翔浅底一“浅底”是实像D. 海市蜃楼一“蜃楼”是实像2 .如图,纸筒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 照相机.为了在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 、B 间的距离,这时A. 眼睛应对着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 应把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C. 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 向外拉,增加A 、B 间的距离3 .某中学每年都要进行声乐类的比赛,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大展才艺,作为志愿者的婷婷同学联想到了以前 所学的一些声学知识,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 能区分不同的乐器演奏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音色不同B. 管乐器发声主要依靠空气柱振动C. 表演二胡的同学在不断的调整弦的松紧程度,这主要是改变了弦振动的频率从而影响音调的高低D. 马老师夸一个女生说其演唱声音“脆如银铃”主要是说她演唱时声音洪亮,响度大4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凸透镜 半透明纸B.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D.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5.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Imin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4km/hC. 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kgD.在标况下,空气密度约为1.29X 103kg/m3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成溪水B.盛夏,旷野弥漫着雾C.深秋,小草结了一层霜D.严冬,河水结成了冰7.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海豚教育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的焦距C.照相时,被照物与相机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A.u<f B.f<u<2f C.u=2f D.u>2f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5.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6.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7.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③“研究重力大小”时,换用不同质量的物体,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9.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15℃,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比较,在忽略光的传播时间的情况下,一定()A.少了2.94s B.多了2.94s C.少了0.294s D.多了0.294s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A.28.33米/秒B.13.60米/秒C.14.78米/秒D.14.17米/秒12.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一段时间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B.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向西运动C.乙列车向东运动,甲列车不动D.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东运动13.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米B.v甲>v乙,s=8米C.v甲<v乙,s=16米D.v甲<v乙,s=8米14.由速度公式v=,可得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15.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在4h内走了21.6km;乙在5s内走了15m;丙在3min内走了270m.他们运动的快慢是()A.甲最快,乙最慢B.乙最快,甲最慢C.甲和丙一样快,但都比乙慢 D.甲、乙、丙一样快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 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实像.17.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是.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到镜头的物距变,与此对应的像距变,汽车所成的像变小.18.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的长度是cm.1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计算可知:速度较大的是车,经过8s后,甲乙两车相距m.20.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2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m.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8分)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时注意将(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立、的实像.(选填“正”、“倒”,“放大”、“缩小”、“等大”)(5)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6)再把蜡烛移到D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23.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与有关.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2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AC之间的距离是cm.由照片可知,纸锥下落到B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纸锥下落到C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m/s.(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质量以及纸面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先裁剪出一个圆,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制作了a、b、c三个不同的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r1>r2=r3,锥角α1=α2>α3.①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②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a、c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评估意见:.改进方法:.25.(1)如图1所示,完成光路图.(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2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3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3中画出其运动的v﹣t图象.26.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静止的,回声音调不变;如果回声音调变高,说明目标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在发出声波信号10s后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求A和B的距离是多少?(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变低,且测出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A、B连线上,经1min后B与A的距离是多少?月球上能否要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1)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多少秒?(2)甲步行多少秒才能赶上乙?(3)甲的速度为多少?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海豚教育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的焦距C.照相时,被照物与相机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决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正是放大镜原理.【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因此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因此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难度不大,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选择不符合实际的.2.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A.u<f B.f<u<2f C.u=2f D.u>2f【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等知识,对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太阳光照在湖面上,以湖面作为反射面发生反射,波光粼粼是湖面反射的太阳光.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在夜间,若车内开灯,车内的物体就会通过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成像,造成车内的物体在玻璃中的像与车前面的道路重叠,影响司机的视线.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照相机的镜头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但其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汇聚点后移,因此要带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D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综上分析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考查的重点,在该规律中,共涉及四方面的内容: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方面的内容.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点评:熟悉掌握光学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知道其对应的生活中的光学现象.5.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化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故选:D.【点评】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6.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靖江夏天气温很高,可能达到35℃,但不可能达到5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接近75cm.此选项符合实际;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5min=0.75h.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7.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③“研究重力大小”时,换用不同质量的物体,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解答】解: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③“研究重力大小”时,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质量的物体,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故选B.【点评】注意求平均值时,计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要和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位数相同,这是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的.8.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考点】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解答】解: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此题涉及到的3D电影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9.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15℃,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比较,在忽略光的传播时间的情况下,一定()A.少了2.94s B.多了2.94s C.少了0.294s D.多了0.294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即看到枪口冒烟,这是光传过来的结果,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解答】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由v=得:∴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实际成绩相差时间为t==≈0.294s.故选C.【点评】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忽略声音的传播也需要时间,看到烟才是计时员计时较准确的时刻.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海豚教育2014-2015期末初二物理考试试卷

海豚教育2014-2015期末初二物理考试试卷

2014-2015学年度海豚教育初二期末物理考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陈海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 A .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 .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 .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

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漫反射现象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A .aeB .adC.bc D .bd5.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 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 .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情况制成的D .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 点时成像情况相同6.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 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光屏上接收不到像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C .在t=5s 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8.由速度公式,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9.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海豚教育初二12月月考卷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陈海飞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从每题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C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 ,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 应该是( )A .u <fB .f <u <2fC .u = 2fD .u >2f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 .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C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5.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6.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7.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

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是( )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8.3D 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关于3D 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镜头焦距9.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15℃,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比较,在忽略光的传播时间的情况下,一定( ) A .少了2.94sB .多了2.94sC .少了0.294sD .多了0.294s10.如下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 、B ,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 的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 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 在O 点,B 在距离O 点5m 处 ③从第3s 开始,v A >v B ,5s 末A 、B 相遇 ④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 正确C.只有①③ 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且保持不变)A .28.33m/sB .13.60m/sC .14.78m/sD .14.17m/s12.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

一段时间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 B .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向西运动 C .乙列车向东运动,甲列车不动 D .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东运动13.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a )、(b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 ,则:A .v 甲>v 乙, s=16米B .v 甲 >v 乙,s=8米C .v 甲<v 乙,s=16米D .v 甲<v 乙,s=8米14.由速度公式,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15.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在4h 内走了21.6km ;乙在5s 内走了15m ;丙在3min 内走了270m 。

他们运动的快慢是( )A .甲最快,乙最慢B .乙最快,甲最慢C .甲和丙一样快,但都比乙慢D .甲、乙、丙一样快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 ,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4cm 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

17.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到镜头的物距变大,与此对应的像距变 ,汽车所成的像变小。

18.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 的长度是 cm .1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下图所示.计算可知:速度较大的是 车,经过8s 后,甲乙两车相距 m.20. 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是 。

2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 甲乙两物体相距 m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小明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 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 立、 的实像。

(选填“正”、“倒”,“放大”、“缩小”、“等大”) (5)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 、B 、C 、D 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6)再把蜡烛移到D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23.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

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序号细线长度L/㎝螺母摆动的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11003 2.021403 2.431405 2.4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

(3)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

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

(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2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1)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快慢,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再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AC 之间的距离是 cm.由照片可知,纸锥下落到B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纸锥下落到C位置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的缩放比例为1:30,则纸锥经过B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 m/s.(2)实验中,小明还发现不同纸锥由静止释放下落相同高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通过观察分析,他猜想这可能与纸锥的锥角、锥边的长度、纸锥的质量以及纸面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利用同一规格的纸张按相同的方法制作纸锥:先裁剪出一个圆,再剪下一个缺口,最后用胶水将缺口两边粘合住,制作了a、b、c三个不同的纸锥,如图乙所示.其中锥边r1>r2=r3,锥角α1=α2>α3.①为了研究纸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纸锥锥边长度的关系,小明应选择纸锥(选填“a”、“b”、“c”)来进行对比实验.②在研究纸锥下落的时间与纸锥锥角的关系时,小明将a、c两个纸锥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落到地面,用秒表分别测出两纸锥下落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请你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并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评估意见: . 改进方法: . 四、作图题(共三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25.(1)如图所示,完成光路图.(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