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体积与容积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体积与容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体积与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6—P37“体积与容积”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图形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

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

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计算,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通过操作与交流来理解体积、容积概念,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14秋)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体积和容积-章节测试习题(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14秋)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体积和容积-章节测试习题(3)
7.【答题】蜡像厂把一个工艺品“唐老鸭”融化后,又塑造成另一个工艺品“米老鼠”,这两件工艺品的体积相比,().(工艺品为实心,且没有损耗)
A.唐老鸭体积大B.唐老鸭体积小C.它们的体积相等D.无法比较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的认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解答】蜡像厂把一个工艺品“唐老鸭”融化后,又塑造成另一个工艺品“米老鼠”.因为“唐老鸭”融化后体积没有改变,所以“米老鼠”的体积与“唐老鸭”的体积相等,即这两件工艺品的体积相比,它们的体积相等.选C.
A.相等B.不相等C.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容积的意义.
【解答】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两者的意义不同,所以容积相等的两个容器体积不一定相等,无法判断.选C.
11.【答题】加工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A.表面积B.体积C.侧面积
14.【答题】下面可以用来测量液体多少的是().
A.直尺B.量筒C.天平D.量角器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容积的物品.
【解答】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上面所给的物品中,只有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选B.
15.【答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6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
【答案】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解答】从图可以看出,1号杯中水面高度>2号杯中水面高度,已知两个杯中水一样多,可以得出,1号石块的体积>2号石块的体积.所以1号石块的体积大些.故本题的答案是1.
20.【答题】下面甲、乙两图均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那么甲的体积______乙的体积;甲的表面积______乙的表面积.(填“>”“<”或“=”)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第1课时 体积与容 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第1课时 体积与容 教案

四长方体(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知道认真观察、动手实践都是学习的好方法,体会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和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杯、烧杯、土豆和红薯各一个、水、橡皮泥。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呢?生:它衔起一块块石头放进瓶子里,使水面升高,最后喝到了水。

师:为什么放进石头水面会升高?而且放得越多,水面就升得越高?(学生回答:那是因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板书:占空间)放的石头越多,占据水的空间就越大,水面就升得越高。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很多物体,例如:笔盒、水杯、纸箱、乒乓球等,它们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引出课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体积和容积的基本知识。

板书课题:体积和容积二、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物体所占空间有什么不同。

生1:黑板占的空间比较大,黑板擦占的空间比较小。

生2:桌子占的空间比较大,书本占的空间比较小。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选两个物体比较的,你能选三个物体比较吗?生:讲桌占的空间比较大,我们的课桌比讲桌占的空间小,我们的书包又比课桌占的空间小。

师: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说一说,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2.比一比。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板书)(强调:教师说一个容器的容积时,必须把容器装满,帮助学生明白,这就是概念中的“所能容纳”,意思是“再也装不下了”)师:生活中有很多容器,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它们的“容积”指的是什么吗?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 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 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理解体积的概念1.物体占空间。

A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就露一手,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吗?生:好。

师:老师这有形状、大小、颜色、构造完全相同的两个杯子。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现在要把这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里,你看看出现了什么现象?(师倒水。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水溢出来了。

师:为什么完全相同的两个杯子,却装不下同样多的水呢?谁来猜猜这是怎么回事?生:可能杯的厚度不一样。

师:这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杯子。

生:里面可能有东西。

生:我觉得是里面有一个物体,占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就溢出来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师要揭秘了。

(把杯里面的纸抽掉,里面有一个鸡蛋,生一片惊讶声。

)师:里面有什么啊?生:鸡蛋。

师:为什么有这个鸡蛋就装不下这些水了呢?生:因为鸡蛋占了杯子里的一些空间,所以就装不下这些水了。

师:对!因为鸡蛋占了一定的空间。

B想一想,人占空间吗?(教室里再来100人你感觉如何?)请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谁占谁的空间。

师:通过刚才魔术和生活举例,我们知道了鸡蛋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水要占空间等等,所以我们就说:只要是物体它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板书:物体占空间。

) 师:我们都知道物体有大有小,那么它占空间有大有小吗?2.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1)比较教室里的物体。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教室里的物体。

选择2个物体进行比较谁占的空间大?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能够把两个物体进行比较来说,因为物体所占空间大小是具有相对性的。

(2)比较胡萝卜和土豆。

师:手举胡萝卜和土豆,问学生: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生答。

你能说说它们哪个占的空间大吗?生:我认为胡萝卜占的空间大。

生:我认为土豆占的空间比较大。

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你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哪个占的空间大吗?生: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师:你们同意这种方法吗?生:不同意,天平是用来测重量的,现在我们要比较的是它们哪个占的空间大,所以我认为不可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

6.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 求想一想,搭一搭。 ⑴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⑵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 一个的2倍。
随堂演练
1.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2)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
的容积。(×)
(3)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它们的容积一样
1.猜一猜。 2.讨论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组内实验,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两个杯子的 水面都比原来高了。
放红薯的杯子里水 面升得高,红薯比 土豆大。
土豆
红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你们能不能也找找生活中的例子比一比, 哪些物体体积大,哪些物体体积小?
推进新课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分米3(dm3);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米3(m3)。
做一做,看一看。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 是1cm3,1dm3,1m3?
1粒花生米的 体积约1cm3
仔细观察: 1.谁的体积大? (木盒的体积大。)
2.魔方和木盒都有容积吗?为什么? (木盒有容积,因为只有容器才有容积)
仔细观察: 盒子的体积与盒子的容积哪个大 ?
对于同一个容器,它的体积一定比容积 大,因为它有厚度。
1.一团橡皮泥,淘气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 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 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铅笔盒 75 cm3
橡皮
8
cm3
牙膏盒 50 cm3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体积和容积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铺垫的作用.【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前四年半的数学活动与科学课中经常训练的实验操作,动手操作是一件平常的事,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取实验活动,来帮助孩子们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这也是我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突破的重难点.【教学目标】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依据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学中要用到的量杯、土豆、水壶、脸盆等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

正方体、橡皮泥等是学生要准备的学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采用实验操作法、主体教学法,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概念课就要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体积的内涵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容积的内涵就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它们的外延就是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而只有容器才有容积。

而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采用“提出问题——猜测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构建质疑--猜测--操作--验证的数学学习模型,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先猜测“谁占的空间大?”,再开展实验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这样,通过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我才揭示出体积的概念。

随后,我又通过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让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

引入这两个概念后,我还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学生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对体积与容积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并不能够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不能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去阐述此类现象,因此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丰富的数学实验和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以数学是思想,数学的眼光去体会和学习体积与容积这一内容。

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够知道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在实验、观察、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03讲_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讲义(含解析)复习辅导资料课外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第03讲_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讲义(含解析)复习辅导资料课外课件

思玛教育小学数学辅导讲义学员姓名数学学生年级初二辅导科目小学数学学科教师数学上课时间2020-05-09 06:10:00-09:00:00知识图谱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知识精讲一.体积单位间的进率m3和dm3、dm3和cm3分别是相邻的体积单位,进率都是1000,即有:1 m3=1 dm3 1 dm3 =1 cm3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低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

典型例题(1)2 m3300 dm3=()dm3(2)8.25 dm3=()dm3()cm3名师学堂解题思路.(1)题中2 m3300 dm3是复名数,含有两个同类计量单位,先把2 m3换算成以dm3为单位的数,再加上300即可。

即2 m3=2000 dm3,2000 dm3+300 dm3=2300 dm3。

(2)题是把单位名数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不需要换算,直接写在dm3前面的括号里。

然后把0.25 dm3换算成以cm3位单位的数,即0.25 dm3=250 cm3。

正确答案.(1)2 m3300 dm3=(2300)dm3(2)8.25 dm3=(8)dm3(250)cm3三点剖析重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理解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易错点:只有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才是1000,判断和互化时首先要看这两个单位是不是相邻的。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例题例题1、填一填.(1)棱长是1m的正方体,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棱长是10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dm3,所以1m3=()dm3.(2)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cm3,所以1dm3=()cm3.(3)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例题2、填空.(1)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也可以看成棱长是()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cm3,所以1dm3=()cm3.(2)1m3=()dm3.(3)1L=()mL.例题3、体积是1d m3的正方体,可以分成1000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

教学设计模板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2、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大小的感知能力,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计算,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学生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教学难点:体积和容积的区别6、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由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水平有限,教学要更加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本节课将采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形象,深刻地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7、媒体资源(网络白板PPT课件flash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

(播放《乌鸦喝水》)乌鸦为什么喝到水了?为什么水面升高了呢?那这说明小石子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呢?讲桌和文具盒谁占倾听故事生:因为乌鸦把石头子放入瓶子里,使水面升高了,所以它喝到了水。

生:因为石子放入水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升高了。

自由发言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置疑问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二)》第1课时 体积与容积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二)》第1课时 体积与容积
师:是哒,我相信你也是这么想的。可以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装有水的容器里试一试。
师:找到两个一样的容器,两边装上一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土豆和红薯。
师:我发现两个杯子的水面都比原来高了。说明土豆和红薯都占了水的空间。
师:那么要想知道哪个占的空间大,就要看容器里的水上升的高。
师:经比较发现,放红薯的杯子里水面升得高,红薯比土豆大。
师:那么想一想,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说一说,与同伴交流。
生1:热水壶和水杯比较,热水壶放的水多,水杯放得水少。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下面我们看看土豆和红薯的故事吧。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揭示体积的概念
师:土豆和红薯争论谁的块头比较大?你能帮帮它们吗?
师:再想办法之前,可以回想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叼着石子扔进瓶子里。石子越来越多,水面越升越高。
师:再来看看淘气搭的长方体,长有6个小正方体,宽有2个小正方体,高有2个小正方体。
师:也就是,3×3×4=36(个)
师:(第六题)6.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想一想,搭一搭。
⑴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师:分析得知,只要是每个物体是由1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形状可以不同。
师:请看图示。
北师五下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第1课时 体积与容积
课题
体积与容积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应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并揭示出体积的概念。
学情分析
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
哇!一个小小的笼子竟能装这么多东西,真不错!
课堂练习
2.所有的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所有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容积呢?
魔方不是容器, 所以有体积。
木盒可以装东西,所以 木盒既有容积又有体积。
课堂练习
3.想一想水、空气是否有体积呢? 杯子里装满水,空间被水占了,水有体积。
吹气球,气球鼓起来了,说明空气有体积。
课堂练习
4.用相同数量的小正方体堆成下面的图形,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体积相等。
数量相同,体积不变,形状改变。
课堂练习
5.拓展练习: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有没有变 化?体积呢?为什么?
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后, 增加了两个面,所以表面积就增加了。
分成的两个正方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和就 等于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所以体积不变。
讲桌占的空间大
新知讲解
它们都能装东西。
水杯、纯净水桶等,它 们都能干什么?
像能够盛放物体的器 具我们把它叫做容器。
新知讲解
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说一 说,与同伴交流。
水杯的容积小
水桶的容积大
探索新知
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 做一做,想一想。
探索新知
1.猜一猜。 2.讨论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组内实验,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测量的;容积是从物体 内部测量的。
从大小来说: 同一物体,它的体
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 很薄的时候,容积近似等 于体积。
体积与容积的异同
• 相同之处:都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 不同之处: • (1)含义不同:一种物体有体积,可不一定有容
积。体积是物体本身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容 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如一保铁桶的体积是指 它所占空间的大小,而这只铁桶的容积却是指它 容纳物体的多少。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知识点+思维导图+针对性训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知识点+思维导图+针对性训练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知识点总结】4.1体积与容积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从外部测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从内部测量)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

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4.2体积单位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3米)、立方分米(3厘米)分米)、立方厘米(3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1升=13分米、1毫升=13厘米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2、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①手指头、苹果、火柴盒体积较小,可用3厘米作单位;②西瓜、粉笔盒体积稍大,可以用3分米作单位;③矿泉水瓶、墨水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④热水瓶等较大盛液体容器、冰箱可用生升作单位;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4.3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体积用V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如果棱长用a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3a=a×a×a(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2、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

如: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长方体的长=长方体的体积÷高÷宽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体积÷高÷长注意:计算体积时,单位一定要统一;表面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4.4体积单位的换算1、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学会计算液体的容积,并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需要注意长、宽、高的顺序。

2.学生需学会将容积的计量单位转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体积”和“容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15分钟)
1.讲解长、宽、高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按顺序让学生测量学生桌面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3.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昆虫馆、水族馆等场所的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和建造需要根据物体的体积来安排和设计场所。

3. 练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20分钟)
1.让学生自己测量书桌、书架等物品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毫米尺、卷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3.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答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 计算液体的容积(10分钟)
1.用小瓶子和水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2.学生根据实验,计算出容器中的液体容积,并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5. 教学反思(5分钟)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体积、长、宽、高的测量、容积等知识点。

学生学习从基本的概念了解开始,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了测量的方法,提高了数学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长方体(二)》数学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 知识讲解 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长方体(二)》数学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精编讲义(思维导图 知识讲解 达标训练)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体积与容积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2.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3.体积和容积的区别:(1)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测量方法不同: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部测量,容积是从物体的内部测量。

(3)大小不同:同一个容器,因为容器壁有一定的厚度,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体积近似等于容积;当容器壁忽略不计时,体积等于容积。

知识点二:体积单位1.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分别记作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体积约是1cm3的有学生的大拇指指尖、一粒蚕豆、计算机键盘的方形按键、骰子……体积约是1dm3的有罐头盒、魔方…体积约是1m3的有洗衣机、冰箱……2. 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3.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L;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容积是1mL。

知识点三:长方体的体积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33.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4. 已知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知识点四:体积单位的换算1.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m3=1000dm3 1dm3=1000cm32. 在解决体积、容积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知识点五:测量问题1.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一般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水面升高部分的水的体积(或水满时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向盛有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里面放入物体,且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若有水溢出,则放入的物体和原来水的体积之和减去容器的容积就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北师大版 五年级 数学 下册 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

北师大版  五年级 数学  下册    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

3600mL=( 3.6 )L
0.5dm3=( 500)mL
3L=( 3000 )mL
600mL=(0.6 )L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掌握住了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探究新知
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
小正方体?想一想,填一填。
1dm3= 1000 cm3
1L=
1 dm3 cm3
1mL= 1
1L= 1000 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1dm3=1000cm3,那么1m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说一说,你是
的小正方体? (20×20×20)÷(2×2×2) =8000÷8
=1000(个)
答:可以放1000个。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2.下面每个图形的体积各是多少?填一填, 与同伴说一说你
是怎么想的。(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cm)
6×1×1=6(cm3) 9×2×2=36(cm3)
怎么想的?
1m3=1000 dm3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m2,dm2,cm2 m3,dm3,cm3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10 100 1000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巩固练习
1.棱长为2m的正方体盒子,可以放多少个棱长为2dm
升、毫升
关注微信公众号:“冬天游泳的小鱼工作室 ”获取更多资源。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1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占空间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讲义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讲义

课堂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把探究结果整理汇报一下。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用的是相同的6块小正方体。
3. 说说体积和容积的不同。 4.小芳和小军各买了一瓶同样的纯净水。小芳正好倒满4杯,小军只倒3 杯多一些。谁的杯子容积大? (考查知识点: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答案: 3. 体积:体积是指物体本身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所能容纳物体 体积的大小。 4.小军杯子容积大。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 );容器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 )。 5.预习后我还知道:从测量方法来说,体积是从物体( )测量的;容积 是从物体( )测量的。
预习检验: 6.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 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学习 目 标
1.通过多种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体 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 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 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 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 系和区别。
巩固旧知: 1.一个长方体的长为5,宽为6,高为7,则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容器装满了水,求有多少水,是用面积、表面积,还是另 外的单位来计算呢?
《体积与容积》教学讲义
长方体(二) 第1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知 识要点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从外部测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从内部测量)
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 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 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 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 有发生变化)

体积和容积

体积和容积

① 16个
② 18个
认一认
比一比
哪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大一些?
36个
24个
猜一猜
哪个杯子的容积大一些?


练一练
用相同数量的硬币分别垒成下面的形状,哪一个 体积大?为什么?
10枚
10枚
1元硬币
1角硬币
10枚 1元硬币
练一练
淘气和笑笑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淘气倒 了3杯,而笑笑只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说 一说你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体积与容积
比一比
土豆和胡萝卜,哪个占的空间大,哪个占的空间小?
比一比
土豆和胡萝卜,哪个占的空间大,哪个占的空间小?
比一比
下面是用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长方体,
哪个长方体所占的空间更大?为什么?


比一比
下面是用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长方体,
哪个长方体所占的空间更大?为什么?
练一练
选择适当的答案填空: ① 体积 ② 容积 ③ 一个底面积 ④表面积
(1)做一个长方体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长方体的(④ )。 (2)求一个长方体木块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求长方体的(① )。 (3)求一个油桶最多能装多少油,是求油桶的(② )。 (4)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地多少,是求长方体的( 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体积和容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水、土豆(或其他物体)1-2个教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师:例如,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电视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

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吗?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①哪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板书:物体……大小。

②你们带来的口杯谁的放东西多,谁放东西少?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

容器……多少。

三、出示信息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红薯和土豆谁占的空间大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生1:红薯大。

生2:土豆大。

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

师:看来,光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

那你能
不能想想办法,看看谁占的空间大呢?小组内的同学商量商量。

(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

(2)指名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四、解决问题
1.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容器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

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容器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

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里。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

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生1:红薯大。

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

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粉笔占
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2.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

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多。

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

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

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
3.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体积大?谁容积大?(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

(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小伙计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小伙计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五、训练巩固拓展提升
1.试一试。

(课件出示p42的插图。

)(1)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指名判断并说明理由。

2.搭一搭。

(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

(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理由。


4.想一想。

(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用实物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试一试”是学生进行“搭一搭”的基础,“搭一搭”又是“说一说”的准备。

“想一想”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六、学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同学们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懂得要想证实自己的猜想,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


七、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