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者乡愁体验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合集下载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引言近几年,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中国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的开发能够为乡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对农民收益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石榴红村作为研究对象。

石榴红村是一个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的小村庄,2012年开始着手开展乡村旅游开发,至今已经有近十年时间。

该村庄注册的农家乐数量已经达到了50家,游客数量年年攀升,成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在石榴红村拥有经营农家乐的农民进行访谈。

通过访谈,了解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的收益是否增加。

本次研究还通过收集村庄近几年的旅游收入数据,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前后该村庄的经济变化情况,包括民生情况和房地产价格情况等。

三、实证结果分析1. 问卷调查结果本次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50份,有效回收45份。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乡村旅游开发前,该村庄的农民收入较低,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捕鱼,种植水稻等。

然而,乡村旅游开发后,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很多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部分受访者反映,开办农家乐的收益已经超过传统农业收益。

2. 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乡村旅游开发前,石榴红村的经济状况一般,房地产价格相对较低。

然而,乡村旅游开发后,该村庄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村庄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的游客量迅速攀升,为该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此外,由于村庄经济的发展,石榴红村的房地产价格也随之上涨。

四、实证结论通过以上实证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乡村旅游开发对于农民收益的增加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村民收入增加逐年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石榴红村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该村庄的经济支柱之一;乡村旅游开发对房地产价格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农民收益的对比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农民收益的对比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F 5 9 0 农 民收益 石榴红村 文献标识码 : A
当前, 在我国新 农村建设 的背景下 , 乡村旅游 已成为缓解 收率百分之 百。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 内容:当地农 民的 农业下降导致农民收入减 少的一种手段 。本文针对乡村旅游 人 口特 征和 收入增长情况 。 开发前后农 民收益进行对 比研究, 有助于解决 “ 三 农” 问题 、 促 第一部分共设 4个 问题 , 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 、 年龄 、 从 进农村经济发展。 石榴红村作为武汉市乡村休 闲游示范村, 其 业及收入来源等 问题 ,对人 口特征 的调查是为了判 断选取的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 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 但 同时也存在部分 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 该村居 民的总体 结构特征是否一致 , 农 民收益失衡的问题, 因此对石榴红村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农民 调查结果是 否可靠 。 收益进行对比研 究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 。 第 二部分包括 3个 问题 ,从被调查者家庭乡村旅游开发 1 相 关 理 论 之前和之后年人均纯收入 、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被调查农户家 1 . 1乡村旅 游的概念 庭 的年总收入几个方面进行调 查。当地农民乡村旅游开发前
乡村旅游 开发前 后农 民收益 的对 比研究
— —武汉商学院

童索凡
4 3 0 0 5 6 )
湖北 ・ 武汉
要 本 文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利用文献 收集、 问卷调查等方法对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 民收益情况进
行 了对 比研究。提 出了石榴红村农 民从 乡 村旅 游开发 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不均衡 的 问 题, 并对收益失衡原 因进行 了 分 析, 最后对 收益机制进行 了优化。
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域中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通过科学的 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的变化 , 可 以直观地反映出乡村旅游开 规划、 设计和加工, 把观、 赏、 游、 购、 娱等融为—体, 使游客顿Ⅲ 各 到都 发在经济收益方面对全体农 民的影 响;而对乡村旅游开发前 市所领略不到的大 自 然的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种特殊旅游。 后当地 农民家庭年 总收入 的比较 ,是为 了分析乡村旅游开发 1 . 2收 益 所 带来 的经济利益分配是否均衡 。 3 . 2收 益现 状 分 析 收益, 等同于利益 、 好处 。这一概念最早 出现在经济学之 父—— 亚当 ・ 斯密的 《 国富论》中, 他认为收益就是财富的增 3 . 2 . 1 基本 特征 加, 并将收益定义 为: 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对调查结果 的统计分析发现 ,被调 查农 民当 中,男性 占 1 9 4 6年, 英国著 名经济学家 J 。 R. 希克斯在 《 价值与资本》 中把 5 3 %, 女性占 4 7 %, 大多都处在 4 5 - 5 4岁年龄段; 大部分家庭 收益概念发展成为一般性的经济收益概念 , 他 定义收益 为: “ 在 收入来源 以务农为主 , 昌 4 业 为辅 ( 见表 1 ) 。 根据笔者与石榴红 期末、 期初保持 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 一个人可 以在 该时期 村村委会相关领导的访谈得知 , 统计结果符合石榴红村居 民 消费的最大 金额” , 此定义得到 了普遍认可 。本文所提的农 民 的实际情况 , 因而 保障了调 查结果的可靠性 。 表 1 石榴红村被 调查农 户基本情况 收益主要是指农 民的经济收益 。 2石榴红村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类另 旺 样本分类 频数 有效百分比 石榴红村位于武汉市 东西湖 区慈惠街道 办事处最西部, 性别 男 3 9 5 3 女 3 4 4 7 南临汉江, 北连 1 0 7国道和汉渝 铁路, 西与新沟农场相接 , 是 年龄 2 5岁以下 2 3 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 自然村。 全村占地面积 2 0 0亩 , 公房 1 栋 ,民房 7 3栋,建筑面积 2 5 - 3 4岁 9 1 2 3 5 - 4 . 4岁 2 3 3 2 1 0 5 4 0平方米 , 常住居 民 2 5 6户共 7 8 6人 。一直 以来, 村 民以 蔬菜种植为生, 没有其它的致富门路。据统计数据 显示 , 2 0 0 4 4 5 - 5 4岁 2 5 3 4 5 5岁 以上 1 4 1 9 年石榴红村主业为农业, 旅游收入为零 , 人均 收入仅 3 7 0 0 元。 是否从事旅游行业 是 6 0 8 2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 2 0 0 5年该村确立 了以旅游致 富 否 1 3 1 8 的思路。经过几年 的发展 ,目前石榴红村 已被确立为武汉 市 家庭收入来源 纯 靠务农 3 4 乡村休 闲游示范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居民的收入大 幅 务农为主, 副业为辅 4 9 6 7 增长。截止 2 0 1 2年底 , 石榴红村累计接待全 国各地游客 1 8 0 副业为主。 务农为辅 1 5 2 0 万余人次, 创造旅游 收入 8 0 0 0 万余元 , 石榴红村农民年人均 全 靠副业。 几乎没有农业收入 6 9 纯收入突破 了 1 . 8 万元大关, 比2 0 0 4 年增长 了近 5 倍。 3石榴 红村农 民收益分析 ( 1 ) 通过对调查数据 的统计分析发现,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 3 . 1 样本 的选取和调查方法 榴红村农户收入有 明显增长。如图 3 . 1 所示,开发前有 2 5 %的 3 . 1 . 1 样本 的选取 0 0 0元, 大部分农户家庭( 占6 6 %) 年 要客观全面地研 究石榴红村农 民在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 的 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小于 2 0 O _ 5 0 0 0元, 少部分农户家庭( 占9 %) 年人 收益情况 , 笔者采用 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 对7 3户农户 的收益 人均收入集 中在 2 均收入在 5 0 0 0 - - - 1 0 0 0 0元 , 没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 1 0 0 0 0元 情况进行 了入户调查 。 以上。乡村旅游开发后, 石榴红村所有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都 3 . 1 . 2调查方法 0 0 0元以上, 其中 1 I %的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2 0 0 0 - 5 0 0 0 笔者采用 问卷调查法 , 共发放 问卷 7 3 份, 回收 7 3份 , 回 在 2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民收益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石榴红村农民的收益带来了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提升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等。

本文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对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提升乡村居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石榴红村、农民收益、实证研究、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影响机制、积极影响、建议、研究成果、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榴红村地处偏远山区,土地资源丰富,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石榴红村的农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农民收益的因素,探讨提升农民收益的策略,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对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影响机制,对于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引言: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变化情况,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民收益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民收益的积极影响,为其他村庄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深入了解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变化情况,为评估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提供数据支持;可以探讨影响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因素,为在其他地区进行类似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可以提出石榴红村农民收益提升的策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可以探讨乡村旅游开发对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理解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提供参考。

石榴红村调查报告2

石榴红村调查报告2

“石榴红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总目录:一、前言--------------------------------------3二、调查目的----------------------------------3三、石榴红村简介------------------------------4四、旅游资源特点------------------------------4五、旅游目的地吸引人群------------------------5六、存在问题分析------------------------------8七、整改建议----------------------------------9八、总结---------------------------------------13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收入的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广大民众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而得益于旅游行业的不断成熟,我国旅游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并兴起了许多特色旅游,其中在最近几年比较火爆,且前景相当看好的就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在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改进,并保留原生态的生活习惯来吸引游客,符合了当前人们追求健康,自由的生活理念,提倡环保自助,自主性较大,也是一种绿色旅游,借这次专业课的契机,我们小组对以石榴红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进行了考察调研,并整理成文,旨在给广大学生朋友关于乡村旅游的一点指导,同时也希望能给有关部门在乡村旅游方面资源开发建设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建言献策,为合理有序,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出一份力。

二.调查目的:此行前去石榴红村实地考察学习,是适应《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多元化教学需要,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社会实践调查能力而开展。

此次实地调查重点在于实地考察石榴红村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布局状况和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改进之处。

以切身实地考察学习的形式,改革创新大学课程教学考察方式,同时提高我们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调查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基层,关注民情。

石榴红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石榴红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石榴红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石榴红村位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乡村社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石榴红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石榴红村的社会状况,本文将进行一次深入的社会实践调研,以期为当地社区发展和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石榴红村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方面的数据;2. 探讨石榴红村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例如农业产业转型、农民收入水平、教育资源不足等;3. 分析石榴红村的社会发展趋势,包括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走访石榴红村,深入了解当地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农村问题;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3. 专家访谈:与当地官员、农业专家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石榴红村社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人口结构:石榴红村总人口约2000人,其中农民占比80%以上,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2. 经济状况:石榴红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务工,农业收入逐渐下降,务工收入不稳定;3. 教育水平:石榴红村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石榴红村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农业产业下滑、农民收入不稳定、教育资源短缺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制约了石榴红村的社会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农业产业转型: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2. 农民素质提升:建设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能;3. 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石榴红村的实践调研,我们深刻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状况和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石榴红村的发展潜力和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石榴红村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_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为例

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_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为例

中国农村经济 2007.7城郊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分析*——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为例熊剑平1,2 刘承良1,2 颜 琪1内容提要: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

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关键词:乡村旅游居民感知态度一、引言旅游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Ap,1992),它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理清旅游者与居民之间冲突的状况,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Lankford,1994)。

其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关于旅游影响方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从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三个层面,着重探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做出理论解释。

Mathieson & Wall(1982)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着重分析了旅游对当地居民影响的差异性:其经济影响总体是有益的,社会影响负面效应明显,而环境影响则表现出“双刃性”。

Marwin(1988)、Douglas(1982)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的投资乘数效应。

Williams(1991)则系统论述了旅游环境效应的影响因子,指出旅游的环境影响与景区性质、开发程度、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开发者旅游开发方式等变量密切相关。

Murphy(1985)、Petty(1995)、Sandoval(1997)、Dogan(2002)、Cevat(2002)等则针对旅游社会效应的影响因子,从接触理论的角度进行经验归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摘要:通过对相关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本文从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关系、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有着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1.1 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

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

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 M,Kangas J,Kurttilac 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 focused 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石榴红村为例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石榴红村为例
影 响 了当地 乡村 旅游 的进一 步发展 。
国外学者非常重视对乡村旅游 概念 的研究 , 包括乡村旅游 的定 义,乡村旅游经济及其影 响 ,
社 区居 民对发 展 乡 村旅 游 的态 度 ,乡村 旅 游 的可 持续发 展等方 面 的 研 究 。国外 乡村 旅 游研 究 首 先
1 乡 村旅 游 发 展 及 研 究 现 状
旅游 的类 型研 究 ,还 有很 多 学者 就 乡村 旅 游 的社 区参 与 、规 划开发 、旅游影 响等进行 了相关研 究 。
民房外 观改造 率达 10 0 %,电力 、电信 、有线 、
自来水 、排污 ( )管 道 等基 础 设 施 基 本 实 现 户 水 户通 ,群众性 健 身设 施 、文化 娱 乐 和休 闲活 动场 所基本建 成 。
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 石 红 城 型乡 旅 ; 策 究 司] 榴 村; 郊 村 游 对 研 中 图分 类号 :F 9 7 5 o.
以农 庄 度 假 和 民俗 节 日为 主 题 的乡 村 旅 游 , 在欧美 开展 的历 史 达 百 年 以上 ,乡 村旅 游 已具相 当规模 ,并 走 上 了规 范 发展 轨 道 。在新 西 兰 、爱 尔兰 、法 国等 国家 ,政 府 把 乡村 旅 游作 为 稳 定农 村 ,避免农 村人 口向城 市流 动 的 重要 手 段 ,在 资
金 、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我 国从 2 世纪 9 年 o o 代 中后期 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
游 的示范 和脱 贫致 富 政 策 的促 进 下 ,一些 都 市 区 域 的旅 游市 场 开始 导 人 乡村 旅 游模 式 ,并 很 快形 成 超速 发 展 的态 势 。石 榴 红村 抓 住机 遇 ,利 用 当
四川大学 廖 静娴 、浙 江林 学 院的 孟 明浩 、孙 治 等

研究论文: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研究论文: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67903 旅游管理论文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一、石榴红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石榴红村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最西部,南临汉江,北连107国道和汉渝铁路,西与新沟农场相接,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

全村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常住农民256户共786人。

乡村旅游开发之前,农民以蔬菜种植为生,没有其他的致富门路。

据统计,2004年石榴红村主业为农业,旅游收入为零,人均收入仅3700元。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2005年该村确立了以旅游致富的思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石榴红村已被确立为武汉市乡村休闲游示范村,基本上形成了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个不同主题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和乡村旅游观光带。

(一)初级阶段:村容整治和景观规划从2004至2005年,是石榴红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了村容整治和景观规划。

新调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朱虎带领村民拆牛栏、猪圈、土厕所,挖沟渠、修路、开鱼塘、建果林,完成了村容的初步整治。

在村容整治的基础上,石榴红村进行了有步骤的景观规划。

首先,针对村民先祖多从安徽、江西迁来,确立房屋改造为“粉壁、黛瓦、飞檐、马头墙”的徽派风格。

在房屋改造的同时,村委会还邀请景观设计专家对村景进行了规划。

经过规划设计,村民房屋前后建设了绿色植物种植区,村内新修了水泥路、彩砖人行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电力、电信、闭路电视、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实现了户户通,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小广场和共1700平方米的会议室、医务室、图书室和警务室。

至此,一个规整有序的徽派风格村落建成,一套套干净整洁的“农家乐”向游人开放。

(二)发展阶段:农家乐的兴起从2005至2007年,是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该阶段农家乐正式兴起。

期初,最先参与房屋改造的4家农户自发经营农家乐,由于游客供不应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_以石榴红村为例_游少辉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_以石榴红村为例_游少辉

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以石榴红村为例游少辉吴希冰(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位于城郊的乡村旅游具有基础设施较完善、距离客源市场近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前景广阔。

但在研究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发展。

本文以位于武汉城郊的石榴红村为例,对其资源特色、区位、村委的组织结构、农村建设等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以期对石榴红村及其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石榴红村;城郊型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17文献标识码:A以农庄度假和民俗节日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欧美开展的历史达百年以上,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

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

石榴红村抓住机遇,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乡村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11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国内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始因于外事接待的需要。

但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广东、上海、苏南、山东等地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并以1998年/华夏城乡游0正式拉开乡村旅游序幕,1999年推出/生态旅游年0,2002年推出/民间艺术游0,2004年为/中国百姓旅游年0等。

中国乡村旅游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

2004年、2005年国务院1号文件先后两次将/三农0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0问题的助推剂,是旅游扶贫的/试金石0,受到各地乡村的高度重视。

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引 言
然 而 全 国各地 陆续 推 出 了具 有 自己地 方 特 色 的 乡村 旅游 产 品, 但 市 场 反 映情 况 却大 相 径庭 , 相 当 一
乡村 旅 游 指 的是 发 生 在 乡村 和 自然 环境 中 的旅
游 活 动 的 总和 ] 。 由于 乡村 自然 、经 济 、历 史 环 境 和 区位 条 件 的复 杂 多样 , 因而 乡村 旅 游 具 有不 同 的
类 型瞳 ] 。按 照游客 参于旅 游活动 的体 验程 度分 为观光 型 、度假 型 、康 体保健 型 、参与体 验型 等 。参 与 乡 村旅 游 的游 客主 要是 周边 的城市居 民 。 由于有 助于 促 进城 乡居 民相 互 的 了解, 缩 小 城 乡收入 差距 ,乡村 旅游 在 国家 政策 的推动下 , 得到广 泛发展 。
XI A Ba o — ‘ g uo
( E c o n o m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1 1 e g e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W u h a n 4 3 0 2 0 5 ,C hi n a )
农 业 旅 游
城 市居 民乡村 旅游 消费 行 为研 究
以武汉市为例
夏保 国
( 湖北经济学院 经 济管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要 : 乡村 旅 游是 解决城 乡收入 差距 的 重要 手 段 。通 过 问卷调 查的 方式 ,从人 口统 计 的视 角定 量研 究
了武汉 市居 民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研 究表明武汉市居 民 乡村旅 游的主要动机有欣 赏 自然景观 、呼吸新鲜空

059“石榴红”,新农村的别样建设——武汉石榴红村旅游开发绩效调研

059“石榴红”,新农村的别样建设——武汉石榴红村旅游开发绩效调研

“石榴红”,新农村的别样建设——武汉石榴红村旅游开发绩效调研王蕾【摘要】建设新农村是顺应农民渴求创造新环境、培养新观点、养成新习惯、过上新生活的愿望的。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近8年之久,然而,业界对其实施成效的总结与反省却鲜见于众。

同时,国内的三农问题日渐严峻,规划也已明确了城乡统筹的基本观念,但是,新农村建设具体怎么样落实?其建设的综合绩效究竟如何?普通农村又能从中受益几何?本文选取武汉石榴红村为例,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环境绩效四个方面入手,深入调研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这个滨江乡村的影响,看其是否达到原定的规模、标准、内容和实施程度,探究旅游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试图以专业眼光对旅游产业带动型的新农村建设做一次全面探讨。

【关键词】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绩效评价大江东去,汉水西来,汉江口向西北上溯10公里,江流回转之处,忽现石榴红村。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绽放为以旅游开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朵奇葩。

黛瓦粉壁,错落有致,号称楚韵徽派。

这个村子最早的居民是明末清初江西、安徽的逃难灾民。

他们顺水而上,来到这块土地定居了下来。

在新农村建设的房屋改造中,徽派的建筑风格成了首选。

石榴为什么这样红?仅仅穿衣戴帽、涂脂抹粉?成效怎样?石榴能红多久?农村的出路在哪里?……透过繁华的表象,本文来透析石榴红村以旅游开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绩效。

1.研究背景1.1新农村建设渐具规模近几年来,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是大势所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主要有工业企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等建设模式,石榴红村正是以旅游开发进行的新农村建设。

1.2国家休假制度的变更2007年12月7日,中国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决定,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石榴红村考察报告

石榴红村考察报告

《旅游规划与开发》社会实践报告一——石榴红村考察报告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石榴红村考察报告万常青陈雅麒张欣前言: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迅猛。

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乡村旅游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本文以石榴红村为例,分析其资源特色,评估其资源价值,同时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期探求其长远发展之道。

一、调查背景(一)政治背景1.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石榴红村村委会坚持以争创各级文明村队作为源头动力,以文明创建的成果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目标,工作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巾帼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2.石榴红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成为“新农村建设湖北省示范村”。

石榴红村已经整体改造成徽派建筑,并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将村民原来的住房统一改造成了旅馆,同时,请高校一些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关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还通过建立“厨嫂协会”提高了农民的厨艺水平。

(二)经济背景1.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改革开放前那个贫穷落后的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今日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

武汉市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

武汉市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

武汉市石榴(shí liu)红村新农村建设的PPP模式(móshì)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模式有多种,新农村建设中每一项具体工程的建设模式也各有异。

既有农民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完全自立建设的情况,也有集体与农户(nónghù),国家、集体与农户,国家、集体与私人资本合股投资建设的情况。

后者称为“PPP模式(móshì)”。

现以武汉市石榴(shí liu)红新农村建设的PPP 模式进行分析。

一、石榴红村的基本情况石榴红村属武汉市东西湖区,是慈惠街鸦渡大队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武汉西郊、汉江北岸,占地面积 200亩,居民 73户210人,总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

2005年,慈惠街工委、办事处把群众“住得好”和“富起来”两大工程综合考虑,以“搭建一个市民休闲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平台”为目的,将石榴红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加快发展,为逐步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80元,预计2006年石榴红村户平增收可达1万元。

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受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同志的高度评价,被湖北省旅游局确定为“湖北省乡村游示范点”。

二、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的立项背景农民致富慢、增收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

2005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武汉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决定,这无疑为石榴红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此,慈惠街工委先后多次远赴北京、成都、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尤其是成都的红沙村、江苏等地的“农家乐”的建设经验,大大开阔了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对如何发展农业、改造农村有了全新的认识――农村要发展,不仅要让农民住得好,而且还要让农民富起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武汉市郊石榴红村乡村旅游调查摘要: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暑假期间,我到石榴红村进行了进行了关于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社会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农户、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和广大游客等。

此外,我还围绕着新农村发展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农村信息化、村民医疗和养老保障、村民实际年收入、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情况等。

目的在于通过调查问卷、领导座谈、与农民谈心、亲身体验当地生产生活等方式对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分析其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石榴红村的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石榴红村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目前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更好的发展的问题,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一、发展背景与现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家园的原则,武汉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它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从2005年5月20日起,“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从全市2087个村中挑选110个作为试点。

据调查统计,2005年武汉市和各区政府两级财政对110个试点村的专项投入达2亿元,加上农民投工投劳,总计达2.4亿元以上。

2005年至2011年东西湖区共有45个大队列为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试点。

其中石榴红村为其中重点之一,它占地面积200亩,民房73栋,公房1栋,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居民总户数73户共210人。

从2010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开始接待游客,接待游客人数达4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达5万元,户均创纯收入2000多元,其中纯收入最高的一家达4000元。

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石榴红村的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远远高于整个鸦渡的年人均6500元的水平。

武汉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_杨轶

武汉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_杨轶
来访游客长住地 锷州 汉口 河南 江西 荆州 武汉 襄樊 百分比( % ) 1. 8 5. 5 1. 8 1. 8 1. 8 83. 6 3. 6 人数 2 6 2 2 2 92 4
二、 研究基础
本次研究以市场问卷调查为基础, 问卷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武 旨在了解 汉市区内各大闹市区进行的关于市民休闲旅游的调查问卷, 市民的休闲旅游出游情况和对休闲度假地的意见 。 第二部分是在武汉 市东西湖区的四季吉祥景区展开的调查 。 四季吉祥景区是武汉市周边 调查结果对本研究可以起到补充和细化的作用 。 的新兴的乡村旅游地, 本次问卷共发放 440 份, 收回 386 份, 有效率 87. 7% 。
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四季花果观赏 有机蔬菜采摘 野外拓展活动 特色农家餐饮 汉水楚地民俗风情体验 农业观光体验 吉祥文化观光 均值 4. 13 4. 09 3. 98 3. 93 3. 71 3. 51 3. 29
四、 研究启示
由上述分析可见, 武汉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武汉 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在开发过程中, 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 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结合山水资源、 历史文化、 特色农产品生产基 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 对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 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防止出现一轰而上、 划, 产品雷同、 布局混乱、 破坏资源、 污染环境等问题。 2. 产品形式多样化发展,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 目前武汉市的乡村 且雷同现象严重。 大部分乡村旅游就停留在 旅游产品形式较为单一, , “农家乐” 简单的农业观光这一初级形式上 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 缺乏创新。 因此, 旅游开发应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 挖掘传统风情和手工艺, 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多样化。 此外, 要充分发挥乡村旅 休闲、 度假等功能, 注重体验性, 使游客切身体会乡村的乐 游的教育、 趣。 3. 加强管理, 防止过度的商业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游客选择乡 村旅游的目的是想远离喧嚣的城市和复杂的商业交易。 因此, 在乡村 要加强管理, 控制当地居民的商业化行为, 在保证农民获利的 旅游地, 营造古朴的民风民情, 减轻游客心灵上的压 基础上尽量淡化商业氛围, 力,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 1]邹统钎.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 - 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 J] . 旅游学刊, 2005 ( 3 ) : 63 - 67 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 [ 2]卢云亭等.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 -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旅 2006 ( 4 ) : 6 - 12 游( 二) [J]. 旅游SPSS 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后, 得出以下关于武汉乡村休闲旅 游市场的基本特征 。 1. 武汉市内调查结论 。 1. 1 外出休闲频率较高。在对外出休闲度假频率的调查中, 武汉 该部分市场份额占据总体样 市民外出休闲次数每年多集中在 2 至 5 次, 其余较大比例则在 1 次( 20. 3% ) 和 6 - 10 次( 13. 8% ) 。 本量的 57. 2% , 周末 / 节假日经常参加的活动集中在逛商场等日常休闲活动( 42. 5% ) , 而选择到农家乐休闲的仅占 5. 9% 。

关于乡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关于乡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后,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提法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探讨。

敏感的旅游学者和从业者们已经深深感到,这一提法不仅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时下,以乡愁为视角探讨相关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开始出现,各地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的政府部门也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乡愁旅游,乡愁旅游正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得到关注。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人对乡愁旅游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如大多数学者和旅游从业者对乡愁旅游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乡村旅游。

其次,通过知网查询,乡愁旅游的理论研究非常缺乏,仅有几篇文章提及基于乡愁视角的相关旅游研究,但实践中乡愁旅游早已出现,理论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

鉴于此种状况,对乡愁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除了可以拓宽乡愁旅游视野与研究深度之外,也为旅游从业者们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愁旅游提供有益的支持与帮助。

一、什么是乡愁(一)乡愁的出处在我国,从古至今,表达乡愁多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无不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但是,“乡愁”一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却是杜甫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而最为大众所熟悉的乡愁文学作品,却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在西方,首先创造并使用“乡愁”一词的人是一位瑞士医生霍弗尔(Hofer)。

17世纪,长期在外作战的瑞士雇佣兵由于对故土的渴望而突然出现大哭、焦虑、心悸、失眠等思想情绪,他将这种思乡情绪诊断为一种可医治的轻微心理疾病[1]。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愁已不再成为一种医学上的症状,而是成为诗人和哲学家们表达自己浪漫情怀的一种方式。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武汉市石榴红村案例分析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武汉市石榴红村案例分析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武汉市石榴红村案例
分析
樊连生;柳鹏程;隋俊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08(000)006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石榴红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自身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该村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石榴红村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的"四结合"模式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樊连生;柳鹏程;隋俊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村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夏春萍;隋俊
2.乡村旅游者乡愁体验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宁志
丹;李海娥
3.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农民收益的对比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鲁婉婷;童索凡
4.乡村旅游发展的村镇空间结构效应——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乔花芳;曾菊新;李伯华
5.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宋鸿;高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农村建设的中部之星——武汉石榴红村掠影

新农村建设的中部之星——武汉石榴红村掠影

新农村建设的中部之星——武汉石榴红村掠影
戴启顺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
【年(卷),期】2007()12
【摘要】毗邻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东西湖区,有一处风景秀丽、令人悠然神往的好去处——武汉世林·石榴红休闲度假村,北依107国道、汉渝铁路,东邻京珠高速,汉水环绕,交通便利;整个村落黛瓦粉壁,错落有致,尽显楚韵徽派的古朴祥和;叶绿花红的蔬果,四季飘香,展示清润迷人的绰约风姿;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石榴红村;武汉;湖北
【作者】戴启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村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 [J], 夏春萍;隋俊
2.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武汉市石榴红村案例分析 [J], 樊连生;柳鹏程;隋俊
3.新农村建设的道路选择与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以武汉市石榴红村及"四季吉祥"项目为例 [J], 樊剑飞;李金亚
4.石榴红村的变迁——武汉市东西湖区鸦渡大队党支部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J],
5.新农村建设的中部之星——武汉石磂红村掠影 [J], 戴启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t t p : / / q k s . c s u f t . e d u . c n
乡村旅游者 乡愁体验 对满 意度 的影响研究
— —
以武 汉 市 石榴 红 村 为 例
宁志丹 , 李 海娥
( 1 .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5 ;2 .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r 社 会 科 学 版1
V o 1 . 9 N o . 5
O c t . 2 0 1 5
Do i : 1 0 . 1 4 0 6 7 / j . c n k i . 1 6 7 3 — 9 2 7 2 . 2 0 1 5 . 0 5 . 0 1 2
促进 当地 乡村旅 游 的发 展 。 关于 乡 村旅 游 的研 究 由来 已久 。 国外 的研 究
引起旅游者进行 乡村旅游 的最大动 因。已有学者 从 保 持 乡村性 口 ] 、塑 造 乡村 性 口 】 、分 析 乡村 性 的 核心 【 4 等 方 面 来 验证 乡村 性 的 重要 性 。而 乡愁 是
间结 构 、 发展 模 式 在 规 划 与 开发 领 域 的探 讨 以 及
范 晓 庆 通 过 实证 分 析 表 明 ,乡村 游 客 的重 游 率
与 游 客 满 意 度 、游 客 满 意 度 与游 客推 荐 率 均 成 正
相 关 关 系 。粟 路 军 【 8 等 运 用均 值 分 析 、 多元 回 归 分 析 等 定 量 方法 实 证 分 析 了长 沙 市城 市 居 民 对 乡
摘 要 :城镇 化的推进 与 “ 乡愁 ”的驱动使 乡村旅 游发展如 火如茶 ,而游客 满意 又是 乡村 旅游赢得 市场 的 关键 。在构 建 乡村旅 游者 乡愁感知 与满意度模 型 的基础上 ,以抽样 调查 的方法取得 数据 、借用 定量与 定性 结合 的方法设 计 出 乡愁感知 的测量 量表 ,比较得 出 乡愁感知 中 “乡景观 赏 ”、 “乡味 体验 ”与 满意度显著 正 相 关、 “ 乡情 寄托 ”与 满意度 不显著相 关 的结论 ,并借 用单 因素 方差法分析 得 出不 同性 别、年龄 、来 源地 的 游客在 “乡景观 赏 ”或 “乡味体 验 ”上表 现 出不 同程度 的差 异性 ,最 后总 结提 出 乡村 旅 游地要 营造 “ 乡愁 ” 氛 围、重视 游客 差异化需求 、适 时地 转型升级等建设 性的建议 。 关键词 :乡村旅 游; 乡愁 ;满意度 ;石 榴红村 中图分类 号:F 5 9 2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3 — 9 2 7 2 ( 2 0 1 5 ) 0 5 . 0 0 6 2 . 0 8
村旅游 的满意度 。即使如此 ,对于 乡村旅游顾客 满 意 的 研 究也 是 刚 刚 起 步 ,且 多从 宏 观 上 分 析 影
第 9卷 第 5
2 0 1 5 年1 0 月 。 Nhomakorabea.
J O U R N A L O F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I V E R S I T Y O F F o P  ̄S T R ?&T E C H N O L O G Y f S 0 d a ( S c i e n c e s 1
者 满 意 一 定 程 度上 会 影 响 美 国 乡村 旅 游 的发 展 。
主要 集 中于 乡村 旅游 供 给 、 乡村 旅 游 者 及其 市场 细分 、居 民 对 乡村旅 游 的理 解 、态 度 以 及 乡村 旅 游 影 响 、旅 游 营 销 和 乡村 旅 游 可 持续 发 展 Ⅲ等 几 个 方 面 ,涉 及面 广 ,且 研 究 方法 多采 用 定 性 与 定 量 研 究 相 结 合 的方 式 。 国内 研 究主 要 集 中于 乡村 旅 游 的 概 念 界 定 、发 展 动 因 、影 响 因素 研 究 、空
乡愁 的研 究 ,但 已有 关 于 “ 乡土 性 ” “ 乡村 性 ”
的研 究 。 国内外 学 者 普 遍 认 为 乡村 旅游 能够 帮 助 旅 游 者 逃 避 城 市 快 节 奏 生 活 的压 力 ,其 乡村 性 是
所致 ,对城镇居民来说尤为 强烈。于城镇居 民而 言 ,他 们 渴 望 了解 农村 、体 验其 特 有 的生 活方 式 、 感受 与 城 市 截 然 不 同 的 乡村 风 味 。正 是 由于 乡村 旅游 以城市居 民为主要 目标市场 ,如何使城市居 民对 乡村 之 行 感 到满 意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因为 游 客满意是 乡村旅游赢得 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高 的 游 客 满 意 度 会 提 高 游 客 的忠 诚 度 和 重 游 率 ,使 回 头 客增 加 ,并 且还 会带 来一 定 的 口碑 效 应 ,从 而
“ 乡土 性 ” “ 乡村 性 ”的 总 结 和 升 华 。有 学 者 从 人 类 学 的 角 度分 析 了 乡村 旅 游 兴 起 的原 因正 是 基 于 游 客 的 乡愁 体验 ,但 将 “ 乡愁 ”概 念 运 用 于 乡 村 旅 游 的 研 究 依然 甚 少 。游 客 满 意 度是 旅 游 研 究 的 重 要 领 域 】 ,其 研 究较 乡愁 则 更加 成 熟 。随 着 乡村 旅 游 的 火爆 发 展 ,游 客 满意 度 的理 论 已延 伸 至 乡村 旅 游 领 域 。Mi l l e r [ 6 的 实 证 研 究 显 示 旅 游
乡村 旅 游 最 早 萌 发 于 国外 ,随 着 国 内城 镇 化 的逐 步 推 进 ,城 市居 民 的生 活 节 奏 加 快 ,去 美 丽 乡村 寻 找 宁 静 悠 闲生 活 的诉 求 越 发 强 烈 。 乡村 旅 游 的火 爆 ,主 要是 由于 人们 追 逐 “ 乡愁 ” 的动 机
等 方 面 发 挥 的 积 极 作 用 。 目前 国外 没 有直 接 关 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