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路古运河大桥钢围堰监测方案
二级钢套箱围堰监控必测项目
二级钢套箱围堰监控必测项目1. 项目背景二级钢套箱围堰是一种常用于工程施工中的临时围堰结构,用于隔离施工现场,并确保施工安全。
为了监控和确保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必测项目的检测和监控。
2. 必测项目2.1 围堰墙体稳定性检测围堰墙体稳定性是围堰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以下项目来确保围堰墙体的稳定性: - 墙体倾斜度测量:使用倾斜仪器对围堰墙体的倾斜度进行测量,确保墙体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 墙体开裂检测:检查围堰墙体是否存在开裂情况,特别是在墙体接缝处和角部。
2.2 围堰底部稳定性检测围堰底部的稳定性对整个围堰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围堰底部稳定性检测的必测项目: - 底部沉降测量:通过测量围堰底部的沉降情况,判断围堰底部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 底部渗漏监测:检测围堰底部是否存在渗漏现象,确保围堰的密封性。
2.3 围堰土壤稳定性检测围堰所处的土壤的稳定性对围堰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围堰土壤稳定性检测的必测项目: - 土壤密实度检测:通过测量土壤的密实度,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土壤含水量检测:检测土壤的含水量,确保土壤的稳定性和围堰的安全性。
2.4 围堰水位监测围堰的水位对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围堰水位监测的必测项目: - 水位高度测量:通过测量围堰内的水位高度,确保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的限制,避免围堰溢水和破坏。
2.5 围堰排水系统检测围堰的排水系统对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围堰排水系统检测的必测项目: - 排水管道畅通性检测:检查围堰排水管道是否畅通,确保围堰能够及时排除积水。
- 排水泵站运行检测:检测围堰排水泵站的运行状况,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3. 监控方法和工具为了进行二级钢套箱围堰的监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 - 倾斜仪器:用于测量围堰墙体的倾斜度。
- 开裂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围堰墙体的开裂情况。
- 沉降仪器:用于测量围堰底部的沉降情况。
观潮路大桥水中墩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3)二、工程概况 (1)2.1基本概况 (1)2.2气象、水文 (1)2.3地质特征 (1)2.4交通条件 (1)2.5施工用电与用水 (2)三、工程重难点分析 (3)四、施工计划 (3)五、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 (3)5.1支护方案拟定 (4)5.1.1深基坑施工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方案拟定 (4)5.2施工准备 (4)5.2.1施工场地 (4)5.2.2测量定位 (4)5.2.3施工材料 (5)5.2.4施工机具 (6)5.3钢板桩围堰施作 (6)5.3.1 施工顺序 (7)5.3.2钢板桩打设 (7)5.3.3钢板桩打设技术要点 (8)5.3.4合拢 (8)5.3.5 钢板桩打拔其他注意事项 (8)5.4基坑开挖与围堰支撑安装 (9)5.4.1安装围檩及支撑 (9)5.4.2基坑开挖及堵漏 (10)5.4.3围堰封底 (10)5.5基坑监测 (10)5.5.1钢板桩施工质量控制 (10)5.5.2支撑系统的监测 (10)5.5.3 深基坑施工阶段的安全监测 (11)5.5.4报警值的确定原则及报警值 (12)5.6钢板桩围堰拆除 (12)六、资源配置计划 (12)6.1劳动力组织及配置 (12)6.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13)6.3材料供应计划 (13)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7.1 钢板桩施工 (14)7.2 围檩和支撑施作 (15)7.3 钢板桩围堰防渗漏措施 (15)7.4钢板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15)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九、环保、水保、文明施工措施 (18)9.1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 (18)9.2文明施工措施 (19)十、专项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 (19)10.1安全控制目标 (19)10.2成立深基坑安全生产管理小组 (19)10.3危险源分析 (20)10.4施工安全预控措施 (21)10.5应急预案 (22)观潮路大桥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建设工程,南起古运河南侧现状观潮路与颐和路交叉口南侧,向北延伸并采用桥梁上跨古运河,终点位于三星路与竹西路交叉口以南227m。
围堰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3. 《围堰施工及验收规范》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5. 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6.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二、监测目的为确保围堰施工安全、质量,预防围堰坍塌、位移等事故发生,本方案对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监测范围1. 围堰基础处理2. 围堰结构稳定性3. 围堰变形监测4. 围堰接缝监测5. 围堰渗流监测四、监测方法1. 围堰基础处理监测:采用钻探、坑探等方法,对围堰基础进行探查,了解基础情况,确保基础处理质量。
2. 围堰结构稳定性监测:采用位移计、测斜仪等设备,对围堰进行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等监测,确保围堰结构稳定性。
3. 围堰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围堰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分析围堰变形情况。
4. 围堰接缝监测:采用测缝仪、裂缝观测仪等设备,对围堰接缝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接缝裂缝情况。
5. 围堰渗流监测:采用渗流计、水位计等设备,对围堰渗流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围堰防渗效果。
五、监测频率1. 围堰基础处理监测:每3天进行一次,连续监测至基础处理完成。
2. 围堰结构稳定性监测:每5天进行一次,连续监测至围堰施工结束。
3. 围堰变形监测:每7天进行一次,连续监测至围堰施工结束。
4. 围堰接缝监测:每10天进行一次,连续监测至围堰施工结束。
5. 围堰渗流监测:每15天进行一次,连续监测至围堰施工结束。
六、监测数据处理1.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将监测数据汇总成报告,提交给项目管理部门。
七、监测人员及设备1. 监测人员: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
2. 监测设备:位移计、测斜仪、全站仪、GPS、测缝仪、裂缝观测仪、渗流计、水位计等。
八、监测结果应用1.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钢围堰监测方案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方案编制:审核:时间: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述: (1)二、工程地质: (1)第二章编制依据 (3)一、人员分配: (3)二、器具准备: (3)第四章监测目的 (5)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5)一、人工巡视法: (5)二、水平位移法: (6)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7)四、监测频率: (8)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9)一、监测设施保护: (9)二、安全管理: (9)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东止于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
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基坑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部为砂质泥岩。
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江路)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Φ*********围护桩支护,围护桩长度约为23m,总计32根,桩顶设置2.0mx0.8m冠梁,桩间设3 00mm厚挡土板,桩、冠梁、挡土板混凝土C35。
外侧(临江测)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目前西岸岸坡现状整体稳定。
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P8桥塔基础距离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坡设计采用1: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东岸河漫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地形坡度在5°~15°左右,经过多年冲刷,岸坡形态正常,防洪护堤工程未见滑动、开裂变形等迹象。
二、工程地质:桥位处地质为冲填土,包含细砂层、粉土、卵石层。
细砂层、粉土由冲积而成,稍湿~湿润,稍密,厚度一般0.00~5.00m。
围堰施工监测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目的 (1)1.3实施范围与时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围堰设计参数 (2)第三章围堰施工监测准备 (3)3.1人员配备 (3)3.2设备配备 (3)3.3控制网的布设 (4)第四章围堰施工监测方案 (5)4.1水位监测 (5)4.2围堰结构变形监测 (7)4.3沿湖路监测 (9)4.4围堰施工监测频率 (10)4.5监测报警及报警机制 (12)4.6围堰施工监测分析 (15)附表一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报表 (16)附表二钢板桩围堰湖底隆起监测表 (17)附表三巡视监测报表 (18)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_5173__;(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__;(4)《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__;(5)《东湖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一分册:围堰工程》(__);(6)《东湖通道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目的东湖通道工程Ⅳ标段围堰施工在东湖水域,作为分隔东湖水体作用的堤防结构,其受力和影响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为此,在围堰过程中,对围堰进行全方位监测显得很有必要,本方案即对围堰施工的施工过程跟踪监测和围堰完成后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围堰施工安全质量。
1.3实施范围与时间东湖通道工程Ⅳ标湖中所有围堰施工开始至围堰拆除。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东湖通道工程Ⅳ标段围堰主要包括围堰4和围堰5两部分,其中DHTDK2+710~DHTDK4+460段为钢板桩围堰,DHTDK4+460~DHTDK5+145段为土围堰,全长2435m,围堰总面积约为20.7万m2,围堰总平面布置图如下:图一围堰总平面布置图2.2围堰设计参数(1)荷载标准:围堰顶施工车辆及人群活荷载:20kN/m2。
(2)东湖通道围堰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4级。
水中深基坑钢板桩围堰监测监控措施
水中深基坑钢板桩围堰监测监控措施一、围堰监测(1)监测方法监测监控方案根据围堰安全等级及施工方法选择,并根据围堰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及使用要求确定监测点部位和数量。
选用的监测项目及其监测部位应能反应围堰结构的安全状态和周边边坡、堤岸、建(构)筑物受影响的程度。
无特别规定时钢板桩围堰监测项目可按进行选择。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钢板桩围堰安全预警等级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2 钢板桩围堰监测等级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频率应根据围堰实际情况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①围堰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每边不少于三个,平面尺寸较大的围堰应适当加密。
围堰角点和纵横轴线上应布置监测点;②围檩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转角点和跨度较大部位;③内支撑轴力监测宜设置在主要支撑构件、受力复杂和影响支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构件上。
对于多层支撑结构,宜在同一剖面的每层支撑上设置监测点;④围堰结构位移和轴力监测采用方法和仪器的精度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并满足数据采集和分析需要;⑤水位监测应根据水文变化情况确定频次,每天不少于一次,对于受潮水影响的围堰,应适当增加监测频次,每天高低潮位宜监测。
钢板桩围堰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应对围堰结构及建(构)筑物的状况进行巡查,当出现下列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报警:①围堰顶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规定的限值;②围檩变形达到设计规定的限值;③围堰顶水平位移速率增长且不收敛;④围檩变形速率增长且不收敛;⑤支撑构件轴力超过其设计值;⑥支撑构件出现影响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损坏;⑦围堰底部出现隆起现象;⑧围堰内出现流土、管涌现象;⑨围堰外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或围堰内外水头差超过设计要求;⑩围堰外泥面标高超出设计要求。
(2)监测评定标准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3 围堰监测评定标准(3)监测报警及报警机制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其具体报警值参考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在围堰施工过程中,如监测的数据达到报警值,观察员或测量员必须立即向工区长汇报,工区长立即向项目部领导和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工区长及相关人员、项目部领导及相关人员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会同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分析异常原因、采取拯救措施,如有必要,需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方案。
钢围堰监测方案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方案编制:审核:时间: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程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地质:.................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编制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人员分配:.................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器具准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监测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人工巡视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水平位移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监测频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监测设施保护:..............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安全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东止于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
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基坑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部为砂质泥岩。
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江路)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Φ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P8桥塔基础距离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坡设计采用1: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钢围堰监测方案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方案编制:审核:时间: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述: (1)二、工程地质: (1)第二章编制依据 (3)一、人员分配: (3)二、器具准备: (3)第四章监测目的 (5)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5)一、人工巡视法: (5)二、水平位移法: (6)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7)四、监测频率: (8)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9)一、监测设施保护: (9)二、安全管理: (9)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东止于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
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基坑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部为砂质泥岩。
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江路)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Φ*********围护桩支护,围护桩长度约为23m,总计32根,桩顶设置2.0mx0.8m冠梁,桩间设3 00mm厚挡土板,桩、冠梁、挡土板混凝土C35。
外侧(临江测)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目前西岸岸坡现状整体稳定。
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P8桥塔基础距离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坡设计采用1: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东岸河漫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地形坡度在5°~15°左右,经过多年冲刷,岸坡形态正常,防洪护堤工程未见滑动、开裂变形等迹象。
二、工程地质:桥位处地质为冲填土,包含细砂层、粉土、卵石层。
细砂层、粉土由冲积而成,稍湿~湿润,稍密,厚度一般0.00~5.00m。
古运河暗渠安全监测布置及成果分析
古运河暗渠安全监测布置及成果分析
□鞠向阳 杜宇峰 陈林举
古运河暗渠工程位于石家庄市郊 区 ,距 市 中 心 7km,建 筑 物 总 长 567m, 由 进 口 渐 变 段 、进 口 闸 室 段 、洞 身 段 、出 口闸室段及出口渐变段五部分组成。
进口渐变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扭曲 面 过 渡 段 形 式 ,边 坡 系 数 为 2.5~0,底 宽由 14.0m~22.2m;进口闸室闸室为三 孔 一 联 的 开 敞 式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单 孔 净 宽 6.6m;洞 身 段 过 水 断 面 为 三 孔 一 联圆拱直墙型式,单孔过水断面为 6.6× 8.2m(宽 ×高);出 口 闸 室 为 三 孔 一 联 的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单 孔 净 宽 6.6m;出 口 渐变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扭曲面过渡形
31
科技创新
图 3 高速公路段洞身#3 观测断面图
图 4 典型管土压力计监测成果过程线
图 5 典型断面钢筋计监测成果过程线
图 6 暗渠洞身#1 观测断面图
图 7 典型断面应变计监测成果过程线
图 8 典型测缝计监测成果过程线
测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2. 安全监测成果分析
2.1 渗流监测 截 止 目 前 ,古 运 河 暗 渠 进 、出 口 段 及管身监测断面渗压计测值一般在 5.0kPa 以 内(除 #3 断 面 编 号 P3-2 外), 基 本 呈 无 水 压 状 态 ,未 发 现 异 常 。 管身#3 观测断面 P3-2 渗压计历史 最 大 值 为 64.8kPa,监 测 成 果 过 程 线 及 布 置 图 见 图 2、图 3。 该 仪 器 自 安 装 以 来 至 2013 年 3 月 27 日 ,P3-2 实 测 渗 透 压 力 一 致 较 小 ,基 本 为 0;2013 年 4 月 7 日 测 值 突 然 增 大 至 30.1kPa(该 阶 段 尚 未 通 水),并 逐 渐 增 大 至 2013 年 10 月 18 日 的 48.4kPa,之 后 仪 器 无 读 数 。 直 至 2014 年 7 月 通 水 后 ,该 仪 器 恢 复 读 数 ,但 渗 透 压 力 随 温 度 呈 周 期 性 变 化 。 初 步 分 析 认 为 :由 于 暗 渠 管 身 部 位 地 下 水 位 较 低 ,且 在 渠 道 通 水 前 ,不 存 在 渗 水 现 象 ,因 此 P3-2 渗 压 计 在 2014
钢围堰监测方案
重庆市快速路五横线白居寺大桥P7,P8钢围堰监测方案编制:审核:时间: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白居寺长江大桥桥塔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概述: (1)二、工程地质: (1)第二章编制依据 (3)一、人员分配: (3)二、器具准备: (3)第四章监测目的 (5)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预警值及频率 (5)一、人工巡视法: (5)二、水平位移法: (6)三、监测精度与监测预警值: (7)四、监测频率: (8)第六章设施保护及安全管理 (9)一、监测设施保护: (9)二、安全管理: (9)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白居寺长江大桥西起于大渡口区中坝路陈家阁立交,东止于内环快速路太阳岗立交。
大桥长1384米,主跨跨径660米,为快速路五横线和轨道交通五号线支线共用过江通道,桥型为斜拉桥。
P7桥塔基坑长、宽分别为78.8m和30.4m,底标高为162.248m,基坑最大深度约15m,开挖范围主要为岸坡人工填土以及砂卵石土,下部为砂质泥岩。
本基坑设计采用坡率法+围护桩方案进行支护,其内侧(滨江路)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Φ*********围护桩支护,围护桩长度约为23m,总计32根,桩顶设置2.0mx0.8m冠梁,桩间设3 00mm厚挡土板,桩、冠梁、挡土板混凝土C35。
外侧(临江测)采用1:1.50坡率放坡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目前西岸岸坡现状整体稳定。
P8桥塔基坑尺寸及高程与P7桥塔基坑相同,但由于P8桥塔基础距离长江东岸(巴滨路)较远,因此设计中无围护桩工程,基坑开挖边坡设计采用1:1.50坡率放坡并用C25混凝土网喷支护。
东岸河漫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地形坡度在5°~15°左右,经过多年冲刷,岸坡形态正常,防洪护堤工程未见滑动、开裂变形等迹象。
二、工程地质:桥位处地质为冲填土,包含细砂层、粉土、卵石层。
细砂层、粉土由冲积而成,稍湿~湿润,稍密,厚度一般0.00~5.00m。
钢围堰专项监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钢围堰作为一种常见的围堰结构,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领域。
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为确保钢围堰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制定本专项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1. 监测钢围堰的变形情况,确保其结构稳定。
2. 监测钢围堰与地基的接触情况,预防地基沉降。
3. 监测钢围堰内部应力分布,确保结构安全。
4. 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1. 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 沉降监测:包括整体沉降和局部沉降。
3. 应力监测:包括主应力、剪应力等。
4. 裂缝监测:监测钢围堰表面及内部裂缝发展情况。
四、监测方法1. 位移监测:- 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钢围堰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监测。
- 在钢围堰上设置位移监测点,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2. 沉降监测:- 采用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钢围堰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
- 在地基和钢围堰上设置沉降监测点,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3. 应力监测:- 采用应变计、应力计等设备,对钢围堰内部应力分布进行监测。
- 在钢围堰关键部位设置应变计、应力计,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4. 裂缝监测:- 采用裂缝计、裂缝观测仪等设备,对钢围堰表面及内部裂缝进行监测。
- 在钢围堰表面和内部设置裂缝监测点,定期进行数据采集。
五、监测频率1. 在施工初期,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2. 在施工中期,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
3. 在施工后期,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监测曲线图。
2. 根据监测数据,评估钢围堰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安全。
七、监测报告1. 每次监测完成后,及时编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处理建议等。
2. 监测报告应提交给相关部门,作为施工决策依据。
八、注意事项1. 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数据准确。
2.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监测方法。
围堰监测措施
围堰监测措施概述围堰监测措施是指为了确保围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取的一系列监测手段和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监测围堰的变形、裂缝、渗流、倾斜等现象,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围堰的正常运行和工程安全。
围堰监测手段围堰的监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进行:1. 视觉监测视觉监测是通过人眼观察围堰表面以及围堰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的。
监测人员定期巡视围堰,注意观察围堰表面是否有变形、裂缝等现象,同时观察周边土石体是否有塌方、滑坡等现象。
视觉监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监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明显的异常情况,但无法判断具体的变形大小和变形速度。
2. 测量监测测量监测是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来测量围堰的变形、倾斜、渗流等参数,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倾斜仪等。
测量监测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可以精确判断围堰的变形情况,并分析变形的趋势和速度,为后续的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3. 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指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围堰进行监测。
通过获取围堰的影像数据,可以对围堰进行全面、定量的监测。
遥感监测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监测数据,对围堰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围堰监测措施为了确保围堰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测措施,包括:1. 定期巡视围堰应定期进行视觉监测,通过人工巡视围堰表面和周边环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巡视频率应根据围堰的重要程度和安全风险确定,一般不得少于每季度一次。
2. 定点测量围堰应设置固定测点进行定点测量,包括水准测量、倾斜测量等。
定点测量的频率应根据围堰的重要程度和安全风险确定,一般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3. 自动监测对于重要的围堰工程,可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进行实时监测。
自动监测装置可以定时获取数据,并通过传感器等手段对围堰的变形、渗流等参数进行监测。
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监测人员进行处理。
4. 数据分析与预警对于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钢板桩围堰监测方案
钢板桩围堰监测方案引言钢板桩围堰是一种常用的临时围堰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于挖掘、排水、基坑支护等工程。
然而,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钢板桩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经常受到威胁。
因此,钢板桩围堰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钢板桩围堰监测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监测技术钢板桩围堰的监测主要包括静力监测和动力监测两种技术。
静力监测静力监测主要通过传感器测量围堰的位移、应力、变形等参数,以评估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静力监测技术包括:1.位移测量:使用位移传感器或全站仪等设备,定期测量围堰的水平和垂直位移,以监测围堰的变形情况。
2.应力测量:通过应力传感器测量围堰中钢板桩的应力,以评估围堰的受力状况,及时发现应力超过设计极限的情况。
3.变形测量:利用应变传感器和变形测量仪等设备,测量围堰中土体和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发现围堰的变形异常。
动力监测动力监测主要通过振动监测技术,评估围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动力监测技术包括:1.振动传感器监测:在围堰中安装振动传感器,监测围堰在施工和工程使用期间的振动情况,以提前发现振动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
2.声音监测:通过麦克风等设备,监测围堰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以评估围堰的安全性。
3.图像监测:利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技术,实时监测围堰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及时预警危险状况。
监测方案综合考虑静力监测和动力监测两种技术,提出以下钢板桩围堰监测方案:1.布置传感器:在钢板桩围堰的关键部位,如角点、接头处等,布置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围堰的位移和应力情况。
2.定期检测:定期对应力传感器进行校准,对变形传感器进行检测,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定期对围堰进行全面的静力检测,包括位移测量、应力测量和变形测量。
3.动力监测:在围堰周围建立振动传感器网,实时监测围堰的振动情况。
同时,布置麦克风和摄像头,监测围堰周围环境的声音和图像变化。
围堰变形监测方案
围堰变形监测方案目录1、概述 (2)2、主要设备配置 (2)4、施工工艺流程 (3)5、围堰监测施工工艺 (3)6、围堰监测质量控制 (6)1、概述本项目围堰内侧基坑高度较大,地基土中存在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土层。
因此围堰的安全稳定是确保海底通道施工的前提和保障,其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应对其进行严密的变形监控,包括竖向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围堰出水达到设计顶标高后,开始进行围堰变形监测。
1)根据施工期围堰内侧表面及深层地基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控制整个施工期间的稳定状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围堰的稳定性。
2)根据围堰在整个施工期的沉降变形和孔隙水压力数据,指导围堰填筑速度和控制围堰内侧的稳定。
2、主要设备配置表面沉降观测:表面沉降观测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上海索佳B20-2型水准仪配双面3米木尺,其测量精度可达四等水准精度;测斜的观测采用北京航天科技公司生产的CX-01型自动采集侧斜仪;表面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
专用频率计测量孔隙水压力。
拟投入本监控项目的仪器设备详见表1所示。
表1 主要仪器设备配置表3施工组织为了有效监控围堰内通道施工期间的两条围堰的安全和稳定,我司将选派有丰富监控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本次监控任务,主要人员见表2所示。
表1 围堰监控施工人员配置表4、施工工艺流程围堰变形监控测量施工工艺见图1所示。
图1 围堰监控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5、围堰监测施工工艺5.1断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及监控目的,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采用表面位移桩及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两种方式,竖向变形则采用表面位移桩进行观测。
监控断面布设沿东西两条围堰方向按50m间距设置1个监控断面,按水上围堰长度550m计算,东西两条围堰应分别设11个断面,总共设22个断面。
每个断面的监控项目如下:围堰坡顶两侧各布设一个沉降位移监测点,迎水侧和基坑侧坡脚各布设一个沉降位移监测点,围堰迎水侧和基坑侧一级平台各布设一个测斜管(15m)。
监控仪器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监测仪器埋设数量见表3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钢围堰监测方案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7年8月目录1.0概述 (3)1.1 桥梁概况 (3)1.2 基坑概况 (9)1.3 钢围堰施工方案概述 (10)2.0监测依据 (14)3.0监测目的 (15)4.0监测方案 (15)4.1 监测项目 (15)4.2 监测方法与精度 (15)4.3 测点布置 (19)4.4 监测频率 (21)4.5 报警值的确定原则及报警指标 (22)5.0监测流程 (23)5.1监测初始值测定 (23)5.2监测流程 (23)6.0基坑监测组织机构及工作程序 (24)6.1机构组成 (25)6.2各单位分工 (25)6.3基坑监测工作程序 (26)7.0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27)7.1质量目标 (27)7.2质量保证体系 (28)7.3监测工作的管理 (28)7.4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9)8.0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 (30)8.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30)8.2安全保证体系 (30)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1)8.4环境保护 (32)9.0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32)10.0监测工作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3)10.1人员、设备、软件保障 (33)10.2健全数据采集制度 (33)10.3健全数据分析制度 (34)10.4健全信息反馈制度 (34)10.5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34)1.0概述1.1桥梁概况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建设工程,南起古运河南侧现状观潮路与颐和路交叉口南侧,向北延伸并采用桥梁上跨古运河,终点位于三星路与竹西路交叉口以南227m。
桥梁上部结构为(38+68+38)m上承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组合体系,在桥台附近设梯道桥方便行人上下桥,桥宽30m,按整幅设计。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拱圈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拱,拱圈与箱梁及桥墩拱座固结,形成刚构体系,主梁在桥台处设置支座。
图1.1-1 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效果图1.1.1上部结构设计(1)箱梁桥梁上部结构为上承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体系,主梁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箱六室箱形截面,箱梁顶板宽30m。
箱梁中跨跨中、墩顶端及边跨梁端中心线处梁高2m,高跨比为1/34,箱梁与拱圈相交处梁高中跨为4.121m,边跨为4.098m,箱梁高度根据拱圈线形按圆弧变化。
箱梁梁底水平,梁顶设1.5%横坡,边腹板斜率为0.315:1(竖向:横向),中腹板竖直,箱梁底板宽25m。
除墩顶段外,箱梁下缘根据造型需要设置向上的斜面,斜面距梁底径向距离为20cm,斜率为(0.9085~2.5):1(竖向:横向),斜面与边腹板间设圆倒角,半径为35~70cm。
箱梁顶板厚度为28cm,横梁附近加厚至48cm。
底板厚度25cm,横梁附近加厚至80cm、48cm。
腹板厚度横梁附近为80cm,跨中段为50cm,按直线变化。
箱梁与拱圈相交处设厚200cm的中横梁,边跨梁端设厚200cm的端横梁,主跨跨中设30cm厚的横隔板,其余部位均不设横隔板。
箱梁采用纵向预应力体系。
主桥桥面铺装层为7cmC40混凝土调平层+10cm沥青混凝土。
横坡1.5%,横坡由腹板高度调整。
主桥连续箱梁采用搭支架分段现浇施工。
箱梁纵向共分为11个现浇段,分段长度为(16.92m+7.58m+26.67m+7.75m+12m)×2+2m(中跨合龙段),施工浇筑顺序为从墩顶向两侧施工,最后施工中跨合龙段。
箱梁纵向预应力采用15Φs15.2、17Φs15.2规格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2MPa,群锚锚固体系。
纵向预应力在箱梁内布设为腹板束、顶板束和底板束。
(2)拱圈桥梁主墩两侧各设置一个圆弧形半拱,拱圈采用等厚度钢筋混凝土板拱,拱轴线采用圆弧线,主跨和边跨拱轴线半径分比为51.625m、51.987m,矢高分别为 6.599m、5.708m,中跨矢跨比1:7.576,边跨矢跨比为1:8.765。
拱圈厚1.2m,拱圈底宽25m,顶宽20m,与箱梁相交处拱圈顶宽根据造型需要变化。
拱圈采用搭支架现浇的施工工艺。
(3)梯道桥台附近在桥梁两侧各设置一联梯道,平面为直线,跨径布置为(9.49+8.74+7.19)m,梯道宽3.8m,顶、底面均水平。
上部结构采用π形断面,梁高60cm,顶板厚25cm,横向设置两道主肋,主肋宽40cm,横向间距170cm,两侧悬臂长度均为85cm。
梯道梁在桥墩位置设60cm厚横梁。
1.1.2下部结构设计(1)主墩拱座及承台主墩采用矩形承台,平面尺寸为25.6×6.3m,承台厚度为2.5m,基础采用双排14根Φ1.5m的钻孔灌注桩。
承台上设置拱座,拱座顺桥向宽2.5m,横桥向宽25m。
承台及拱座采用C4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
(2)桥台桥台采用组合式桥台,前墙及侧墙下接厚度为1.5m的承台,基础采用Φ1.2m的钻孔灌注桩。
(3)梯道墩台梯道桥桥墩采用独柱墩,墩柱平面尺寸为0.8×0.8m,墩柱顶部因布置支座横向加宽至2.1m,支座横向中心线距离为1.5m。
承台为矩形,平面尺寸2.2×2.2m,承台厚1.2m,承台采用C30混凝土。
基础采用1根直径1.2m钻孔灌注桩。
梯道桥采用组合式桥台,台身横桥向宽3.8m,厚0.6cm,高0.7m,台身与梯道主梁固结,承台平面尺寸为4.1×2.2m,厚1m,基础采用1根直径1.2m的钻孔灌注桩。
图1.1-2 桥型布置图(立面)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6页共35页图1.1-3 桥型布置图(平面)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 7页共 35 页图1.1-4 桥梁横断面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 8页共 35 页1.1.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40km/h;(3)设计荷载: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及非机动车道桥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相关条文取值。
(4)桥梁宽度:总宽30m,横向布置为2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1.5m(分隔带)+15m(机动车道)+1.5m(分隔带)+4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5)桥面纵坡:桥梁纵坡为2.5%,梯道坡度为1:4;(6)桥面横坡:桥梁设双向1.5%的横坡,人行道向内1%,梯道桥不设横坡;(7)环境类别:I类;(8)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9)通航要求:古运河通航等级为VI级,通航净空22m×4.5m,最高通航水位为5.837m;(10)桥下通行净空:沿河步道通行净空3.0×3.5m;(11)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特征周期0.55s;(12)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3)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14)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1.2基坑概况本桥1#、2#墩均在水中,施工时采用钢支撑+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具体参数详见下表:表1.2-1 基坑参数一览表(1)本工程开挖深度南岸基坑为7.168m,北岸基坑为8.568m,两岸开挖面积各约280m2,支护周长约76m。
(2)基坑周边环境:基坑四周环境相对简单,三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建筑物分布。
(3)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综合本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降水深度等因素,参照《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的规定,本工程基坑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
(4)支护方案综合本基坑周边环境、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等因素,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本工程选用钢支撑+钢板桩支护结构。
(5)结构材料1)钢板桩型号:SP-U400X170X15.5(拉森Ⅳ型);2)钢材牌号:Q235B;3)水泥标号:P.O42.5;4)焊条:HPB300钢筋采用E43系列焊条,HRB335钢筋采用E50系列焊条,HRB400钢筋采用E50系列焊条,钢筋焊接依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1.3钢围堰施工方案概述本桥1#、2#墩均属于深基坑及水中墩施工,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8.568米,支护方案采取钢支撑+钢板桩支护结构。
支护钢板桩采用拉森Ⅳ型,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现场地质情况,单根桩长12米。
钢板桩围堰平面尺寸为28米*10米。
由于基坑均位于河道内,长年水流不断。
正常年份水位保持在4.787-5.787米,采用钢板桩支护的基坑钢板桩顶高程按6米左右考虑。
钢板桩围堰施工顺序: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根据定位线控设沉桩导向槽→整修平整施工机械行走道路→沉设围护桩→将围护桩送至指定标高→挖土→砼施工→填土→拔除钢板桩。
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图1.3-1 施工工艺流程图北岸基坑支护施工工况:1)钢板桩施工完毕后,抽水至标高5.0m,在5.5m处安装第一道围檩及支撑,;2)抽水至标高3.30m,安装第二道型围檩及支撑;3)抽水挖土至标高0.77m,安装第三道型围檩及支撑;4)挖土至标高-1.36m,拆除第一根支撑,安装第四道型围檩及支撑;5)挖土至标高-2.568m,浇筑C30混凝土封底,厚度700mm;6)拆除第四道支撑,施工承台。
7)在承台四周填土夯实,在填土上浇筑30cm厚C25混凝土作为支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施工墩柱及拱板。
8)切割第二道围檩,通过主墩的工字钢埋置在主墩内,围堰内注水,拔除钢板桩。
南岸基坑支护施工工况:1)钢板桩施工完毕后,抽水至标高5.0m,在5.5m处安装第一道围檩及支撑;2)抽水至标高2.90m,安装第二道型围檩及支撑;3)抽水挖土至标高0.80m,安装第三道型围檩及支撑;4)挖土至标高-1.168m,浇筑C30混凝土封底,厚度700mm;5)拆除第三道支撑,施工承台;6)在承台四周填土夯实,在填土上浇筑30cm厚C25混凝土作为支撑,拆除第一道支撑,施工墩柱及拱板;7)切割第二道围檩,通过主墩的工字钢埋置在主墩内,围堰内注水,拔除钢板桩。
图1.3-2 钢板桩围堰支护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mm)图1.3-3 钢板桩围堰北岸剖面图(单位:mm)图1.3-4 钢板桩围堰南岸剖面图(单位:mm)2.0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7)《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9)《扬州市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03);(10)《扬州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编号:2016344,2016.08)(11)《扬州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水中墩深基坑支护设计》(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08);(12)《观潮路大桥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江苏华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