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校发〔2005〕212号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
识面宽、有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后备力量。
(二)基本规格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的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初步具有图书、情报和资料检索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双学位和第二专业,使之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和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雅情趣;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
4.欲取得教师资格的学生必须修读规定的相关课程,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教学技能和中外教育理论;了解未来教育对象,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初步的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在教学中能体现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培养制度
(一)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专业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以5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专业学生可在4-8年内完成学业。
(二)培养制度
实行双学位、第二专业制度。
四、学分安排
原则上理论课周1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周2学时为1学分。属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的专业以150-170学分为宜,属理学和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工学、医学门类专业以160-180学分为宜,以5年为基本学制的专业以170-190学分为宜。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各专业要参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按二级学科门类构建培养方案,以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三部分组成,具体由“平台课”+“模块课”构成,其结构如下:
修订培养方案时要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三者分别占58%、30%、12%(可上
下浮动不超过5%),构建培养方案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专业内部课程间的先修后继关系。
(一) 必修课
1.公共基础平台课
公共基础平台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法制意识,熟悉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程,了解时国际时事和国内最新形势与政策;提高大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掌握必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和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具体见下表:
公共基础平台课中某一课程,已在其他平台课中开设,不再重复修读。
2.学科基础平台课
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二级学科的基础课,是该二级学科中各专业均应修读的课程,旨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基础平台课
专业基础平台课是指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的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
(二)选修课
1.专业方向模块
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各学院要科学合理地构建2个以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要体现专业各领域的鲜明特点和内容,每一模块的学分要保持一致。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一个模块,并一经选中,就要修完该模块的全部课程。
2.专业任选课
专业任选课是为丰富学生专业知识而设置的非主要课程。某个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非专业任选课,面向全校开放选修。
3.非专业任选课
非专业任选课旨在拓宽学生专业外的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学生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中任意选修。此外,学生还必须从公共艺术教研部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中选修2学分以上的课程。
专业任选课和非专业任选课在学生毕业总学分中,要占一定比例。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