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水库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中国水利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和控制。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目前,中国水利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技术方面,我国水利信息化运用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缺乏国际领先的技术支持。

在基础设施方面,水利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等方面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水利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识仍不够强烈,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

二、水利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为了推进中国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1. 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研究,提高技术手段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其次,要鼓励与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水利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2.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了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问题,应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等环节。

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文监测设施的现代化升级,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精度和效率。

加强数据的标准化与整合,建设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3. 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水利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4. 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和灾害管理机制。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水利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水利事业逐渐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能够为水利设计信息管理提供服务,在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和行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信息管理功能。

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当前水利设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用新一代的网络系统和网络资源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使其在应用上达到更高层次,实现水利设计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全面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步伐。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信息共享一、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1基础设施尚未完善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

结合当前水利设计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在水利设计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应满足人手一台机的要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公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创新,对信息化的要求显然也提高了。

换位思考,这也将推动着我国社会中每一个行业的不断改革、创新。

简而言之,不管是水利设计的质量要求还是水利设计的数量,都处于一种流动状态。

更甚的是,信息化建设进行着不断地创新、整理。

但是,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两者间所存在的矛盾都与基础的建设性设施尚未完善好的问题有着重要联系。

传统的基础性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再加上大量等待处理和需要传输的数据,都给水利设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2缓慢的业务运用系统查阅水利设计信息化业务运用系统资料得知,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借助局域网、数字加工以及办公信息化等力量来完成水利信息化的基本业务要求叫,但仍难以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较为单一的软件。

在水利设计的过程中其设计软件呈现单一化的特点。

水利设计办公系统都是采用较为传统的办公软件。

办公软件的传统性以及更新的缓慢性,都会给水利设计信息化带来严重的影响;(2)交流水平低、每一个单位和每--个专业之间连接性不强,使水利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也将极大影响水利信息化整体的发展状况;(3)所运用的水利信息化业务软件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

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

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

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水利行业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改革。

2024年,我们水利部门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下面就对这一年的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建设与完善水利信息化平台2024年,我们在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完善的水利信息化平台,并逐步推进了平台的升级和优化。

平台的建设使得水利部门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实现互通互联,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数据共享和查询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二、推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方面,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

通过信息化技术,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情变化,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为水利调度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一系列的监测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利用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三、推进水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四、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了水利部门的信息化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人才的全面管理和评价,为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在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化平台、推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推进水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以及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人才培养和管理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解决。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挑战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

一、水利信息化现状(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利信息化已经初具规模,各地也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全国共有2.4万个水文站、2.2万个灌区、1.9万个水库等水利设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硬件设施基本覆盖。

同时,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创建了一批“智慧水利”示范工程,如浙江杭州天目山自来水厂、上海城市南汇供水公司等。

(二)信息化运行应用情况在信息化方面,水利行业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运行体系和应用模式。

如水资源管理和监测系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系统、水文预报和防范系统等。

同时,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运用已经创造出不少优秀案例,如湖南省水务集团“水情大数据”,北京市平谷区水利数字化等。

二、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化应用不均衡尽管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应用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地区过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信息化的应用和开发却较为薄弱。

此外,一些水利机构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导致建设成果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下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信息化运用在水利业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多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使用传统的桌面程序,缺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这显然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数据共享和应用受到限制水利行业在数据共享和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各水利机构之间的管理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共享信息的意愿不强,数据共享和应用体系仍太过分离。

除此之外,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亟需提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管理、应用和更新机制。

三、整改措施和建议(一)强化信息化应用在信息化应用的方面,应将更多的投入和精力引入到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和开发上。

水利信息化发展论文

水利信息化发展论文

水利信息化发展论文水利信息化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通过计算机、通信、传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传递、存储、展示和应用。

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采集能力较弱。

我国水文测报基础数据采集网络体系欠缺,监测点布局不合理、密度不足,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互通、数据精度等问题仍需解决。

二是数据处理应用能力亟需提升。

目前水文模型和水利工程模拟模型缺乏精度且不完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安全性方面还需加强。

三是信息化广泛应用程度不高。

信息应用主要集中在水利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水闸水库、降雨预报、山洪灾害预警、水旱灾害监测预报、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但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水利信息化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是数据采集方向通过监测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设备间通讯和数字化测量、控制等功能,加强数据采集网络体系建设,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和精度。

二是数据处理方向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模拟,构建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模型,提升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

三是信息应用方向将加速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在水利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价值和实效。

四是智能化方向将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水控制自动化、巡查监管智能化等领域的全面应用,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更为高效、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

五是标准化方向将强化工程技术标准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技术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手段,要深化改革,加强联网、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推进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水利建设,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可以说是国家水利事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那么,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呢?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水利领域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水利建设体系初步形成数字水利建设体系是数字水利信息化的基石,目前已初步形成。

中国水利系统建立了涉水部门的联合沟通机制,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优越性。

同时,数字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制度。

2、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在数字水利建设的推动下,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中国水利系统逐渐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利决策信息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和水利监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

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逐渐展开了以模拟、预测和调控水资源为主体的水利信息技术研究。

3、水利实体设施信息化程度提高在水利领域,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实体设施的信息化程度。

例如,水文遥感等技术可以帮助水利行业更好地监测雨量、流量等信息,以便及时预警和防御可能发生的水灾。

二、中国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1、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目前,对于数据的格式、结构与精度等方面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化,这导致信息共享的效率不高。

同时,在信息共享平台上,缺乏智能搜索与查询的技术,使得信息展现的效果并不理想。

2、信息安全问题引起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相应日益重要。

中国水利安全系统的成熟度较低,网络安全防范也相对滞后,对于数据的备份、安全保护、故障恢复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浅谈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浅谈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浅谈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笔者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标签:信息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发展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待提高。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需要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重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工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可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问题1.1 目前的信息化管理都是以c/s结构为主,但是这种管理结构实际上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日渐增长的水利资源开发需求,面向水利资源共享的B/S结构的开发式管理,进而满足了现阶段我国大量水利工程建筑需求。

1.2 现阶段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受到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引入、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等方面的影响,在软件开发方面一直不能够实现统一化、标准化,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化分工直接,需要各种不同的专业信息系统产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管理难度很大,加之我国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国外进行水平依旧存在差距,因此我国必須要进一步提高这个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深入研究信息化管理技术。

1.3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工程建设是依赖于大量的社会化劳动,而在这些劳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和管理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但是这些信息如果无法实现共享和流通,是无法发挥他们价值的,现阶段我国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在软件数据库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因此对数据的处理无法统一,也无法彻底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因此对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产生了巨大阻碍。

2、建设和发展新时期水利信息化的措施与方法2.1 建立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原则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应当以可靠、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将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应用作为导向,并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投产等的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为主线,建设基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管理集成系统,注重设计过程中系统的升级和创新;以水利设计为中心,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更新大力推进3D技术的应用;建立数据库,以此为支撑实现水利信息共享和再利用;以实现信息管理集成化、设计手段自动化、勘测手段智能化为目标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推进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调研报告(提纲)

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调研报告(提纲)

附件1:水利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调研报告(提纲)概要一、水利信息化工作现状1、基础设施1)内、外网络建设情况2)数据库建设情况3)网络安全保障2、信息资源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2)水质自动测报系统3)取水量自动采集系统4)地下水位自动采集系统5)水利工程监控系统3、应用系统1)视频会议系统2)电子地图(GIS)及遥感技术(RS)应用开发情况3)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公开、网上办理、公文流转、各部门的办公软件)4)防汛防旱决策支持系统:门户网站、水量调度模型、洪水预报模型、防汛物资调度、灾害统计等应用系统。

水资源管理系统5)水资源管理系统6)农田水利管理系统(包括灌区管理系统)7)其它应用系统二、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问题三、“十二五”水利信息化规划目标与主要任务四、“十二五”水利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1、基础设施2、信息资源3、应用系统五、信息化工作组织管理1、组织机构2、管理办法3、系统运行维护情况六、在水利信息化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对今后水利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单位:联系人:电话:Email:附件2:表1-水利信息化组织管理调查表3表2-网络规模调查表填表说明:市水利(务)局统计市政府、同级政府其它部门、市直管理单位和所辖县(市)的内网和水利专网的接入情况。

厅直属单位统计与本地政府、水利局、下属管理所的内网和水利专网的接入情况。

4表3-数据库建设情况调查表数据库数量:填写统计范围内正常运行的数据库系统数量。

若一个数据库里包含列出的多个数据库的内容,则只在其中一项统计(如行政审批管理数据库既涉及综合办公,也涉及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则只在其中一类统计; 1/*万水利工程空间数据库既属于空间数据库,同时也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服务,则仅在其中一类计一个)。

防汛抗旱:主要为防汛抗旱指挥服务的数据库,如实时水雨情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工情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

水资源管理:主要为水资源管理服务的数据库,如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取水许可管理数据库、地下水管理数据库、水资源公报数据库、水资源论证数据库、水资源规划数据库。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水利信息化工作在提高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很多水利企业信息化建设尚未完整,有些信息化设备已经老化跟不上发展需要,缺乏精准的数据处理能力。

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其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问题。

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及时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反馈和现场监督,加强数据质量监管,提高数据处理水平,促进水文、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管理的决策支持和服务水平。

第三,信息化应用水平有限。

当前虽然已经在某些方向上迎来了成果,但是推广应用却存在很大的困难。

其管理方式和风格与技术水平、多样性和处理水平有关。

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是信息化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并结合实际需要探索定制化的信息管理流程。

最后,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在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来源不够、经费分配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化的全面推进。

因此,改善经费投入,加强对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和运营机制,是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有效的对策是增强信息化公共服务,提高资源协同管理能力。

新时代概念下,水利信息化战略要以提升水利信息化服务水平、提高水利信息化数据质量和管理透明度为重点,紧紧围绕水利需求基础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回报水利现代化建设需求。

加强行业协同治理,通过创新科研机制、院校合作等方法,打破行业之间信息孤岛,提高相互协同管理的能力。

总之,水利信息化工作与水利管理的深度相似,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管理与落实合理严谨的制度仿效,才能推进水利信息发展的进程,综合提升水利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和水环境保护水平,推动水利事业的创新型发展。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措施一、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1.1应用基础水平低随着近年水利信息化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单位都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在工作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以前的网络建设仅限于眼前的应用,并没有顾及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水利设计信息化的作用十分有限。

水利工程设计是十分专业的工作,仅在水利工程内部就分堤、闸、坝等分项以及岩土工程类、混凝土工程类、机械电气类等多个专业。

以上专业的设计人员对信息化专业并不熟悉,因此影响了信息化融入水利工程设计的广度与深度。

1.2信息共享1.2.1数据库缺乏共享通道,存有系统条块分割现象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及运管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即计算机网路系统。

因为这些系统是分别针对特定的专业或项目建设的,相互之间没有必要的互联通道,因此无法交流沟通,造成不能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使得系统条块出现明显的分割现象。

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各部门在技术利用、任务分配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分割界限,各部门、专业彼此孤立,经常存有信息之间的矛盾和重复现象。

1.2.2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存有信息壁垒在目前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中,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更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导致在各单位及部门之间存有信息垄断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有条件的单位或部门收集到信息后往往独自占有,甚至信息提供方在提供完信息后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信息,形成信息壁垒。

1.2.3数据库信息内容不规范,形成严重的数字鸿沟在目前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中,数据库也是分别针对特定的专业或项目建设的,因此没有共同遵守的数据规范,造成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无法统一,数据库之间互相独立,信息无法共享。

数据库的格式不统一,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检索时也无所适从,形成严重的数字鸿沟。

1.3信息资源不充足正是因为前文所说的数据库无法共享、信息壁垒、数字鸿沟等现象,使得各种信息不能综合利用,导致在水利设计中可用的共享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水利设计信息化的需要。

浅谈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正在逐步推进,大大方便了水利工作,提高了水利工作的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现状,然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了水利系统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利系统;信息化;现状;对策建议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水利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

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水利行业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例如,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和水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应用,包括水利资料、数据、技术等在内的信息资源,从而为抗旱防汛减灾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等综合管理,保护好水资源。

1 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现状1.1对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目前,有的水利单位虽然也搞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仅仅局限于做表面文章,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实效,甚至将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简单理解为就是添置几台计算机、建立一个局域网或建设一个水利行业的网站,而没有真正认识到水利系统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集决策应用、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网络发布于一体。

对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水利系统的信息化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导致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发展较慢。

1.2息通道不畅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快速、安全的高速信息通道的建设。

对于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各个部门独立发展的现象,导致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料共享不能方便实现。

1.3对于建设资金的投入不重视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仅仅是靠国家投资,许多水利部门对于建设资金的投入不重视,投入资金短缺,造成了对于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忽视,出现了水利系统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举步维艰的现状。

1.4信息化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仅仅重视信息化项目建设,而对于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却疏忽大意,信息化管理人才非常缺乏。

水利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水利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水利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水利信息化行业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管理、调度、监测、预警、决策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的技术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利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信息化行业也
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数据集成、模拟仿真、智慧水利、
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数据集成是水利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水利工作多涉及到多
个数据源的整合与调配,包括气象、水文、地理信息、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

数据集成能够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水利工作所需的
全面、准确、实时的信息支撑,从而提高水资源调度和灾害预警等工作的
效率。

智慧水利也是水利信息化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智慧水利结合了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水利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自
动化控制,改变了传统水利工作的方式和方式。

通过智慧水利技术,可以
实时监测水文水资源状况,提前预警水灾风险,优化水库调度,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灾害损失。

综上所述,水利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数据集成、模拟仿真、智慧水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
利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信息化行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远的
影响。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一、水利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行业日益进入一个信息化
的时代。

水利项目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系统对水利行业的、技术支持、科学决策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中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利工程计划的信息化程
度普遍提高,工程管理、运行及监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水利信息化系统
开发了大量的水利专业软件,如水文、水质、水利水库运行、水利枢纽运
行模拟、水利监测管理系统等,为水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
科学决策。

同时,现在中国的水利信息化还面临着许多瓶颈。

信息化系统目前仍
然存在许多缺陷,如缺乏系统和集成实现,可扩展性弱,维护和改进方面
也仍存在很多技术难题。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管理制
度变革的速度,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效果也不尽人意。

二、解决方案
1、完善水利管理制度
要推进水利信息化,必须从水利行政管理体制上着手,深化行政管理
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使水利项目的实施具
有更强的法律依据和政治保障。

2、推进信息技术的开发。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重点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重点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重点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延缓
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性受到外部影响,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技术应用、合作模式等方面,这就对水利管理处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阻碍作用。

在政府部门支持不力,水利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无相应的
资金支持,水利部门的应用发展缓慢。

(二)技术管理不力
水利信息化发展滞后,与水利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不足有关。

水利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意味着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管理
能力的不足,这些都影响到水利信息化发展。

(三)资源不足
水利信息化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的不足。

水利信息化发展
的滞后,主要受到专业人才、技术开发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不足的影响,这使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滞后变得更为严重。

二、解决方案
(一)加强经费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使水利信息化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以保证水利信
息化的发展。

同时,在技术、设备、软件等方面,也要及时投入经费,保
证其质量和安全的发展状态。

(二)技术支持
加强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水平,使水利信息化有足够的技术支持。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

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水利行业也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信息化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水利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对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工作内容1. 系统建设: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建设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这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通过建设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实现水利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应用推广: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这包括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利监测、水文预报、水利工程设计、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人才培养: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

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包括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二、取得的成绩1. 数据采集和管理方式发生改变:过去,水利数据采集和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录入,存在数据不准确、更新慢等问题。

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效率。

2. 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高: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为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水利数据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这在水利灾害防治、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业务流程优化:水利信息化工作对水利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的在线化、集成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操作的标准化程度。

将水利工作的流程和规范固化在信息系统中,提高了水利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1. 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水利信息化工作还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水平。

水利信息化的工作总结

水利信息化的工作总结

水利信息化的工作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

水利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水利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使水利工作更加准确,科学化。

本文将对水利信息化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中,各地区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方案,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实施。

同时,各地区也在积极推行水利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各地在水利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水平和水平不一,部分地区将水利信息化的投入不足,对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不够重视,导致水利信息化的应用效果不佳。

同时,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信息化人才不够、系统不兼容等问题。

二、水利信息化的应用效果1、提高水利工作效率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使水利工作成为了一个科学化工作,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水利数据信息。

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对水利资源的分析,提前预测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及时提出应对方案,对水利工作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得到了提高。

此外,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掌握各个节点的情况和运行情况,从而提高了水利的管理效率。

2、优化水利资源配置水利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实现水利资源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对水利资源的分布、类型、数量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完成对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提高了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使水利工作过程更加透明化。

水利信息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的进度和运行状况,还可以使各方面的信息透明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的误解。

三、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方向1、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要想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也要对水利信息化相关人才进行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摘要:为了实现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利用信息化系统平台来进行水利信息统一管理,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本文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优势入手,分析并总结了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强化信息化管理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对策引言1 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现状1.1重视 GIS 系统的应用。

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是由 GIS 系统支持,GIS 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存储和分析的主要工具。

通过 GIS 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部分,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方式展现出来。

在新时期背景下,水利工程信息化 GIS 系统中,往往是通过 C/S 结构来进行管理,C/S 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水利企业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但实时传输能力较差,应采用更为先进的 B/S 结构来优化 GIS 系统。

所谓 B/S 结构,就是将传统 C/S 结构的服务器和数据可进行分化处理,从而形成多个服务器和数据库,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信息共享,并简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端口,令系统维护和管理更为简单,有效降低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三维定位技术的发展,GIS 系统中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水利工程所在地流域地形、水文、气候等条件进行三维立体化的观察。

1.2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信息资源。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针对各个地区水文情况不同,建立区域性的水利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各项数据的实时沟通,从而提升水利信息的利用率。

水利数据库需要包含如下子系统:国家水文信息、水利空间数据、水资源信息、水利工程数据、国家防汛信息、水利经济数据等等。

1.3整合现代水利信息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进一步简化,能够简单实用的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从而切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便于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平台对整个水利工程加以管理,并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水利工程对功能的需求。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_1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_1

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发布时间:2021-06-04T16:15:00.07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5期作者:赵建兵[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水利事业逐渐步人全面发展时期赵建兵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西藏拉萨850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水利事业逐渐步人全面发展时期,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能够为水利设计信息管理提供服务,在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和行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信息管理功能。

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当前水利设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用新一代的网络系统和网络资源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使其在应用上达到更高层次,实现水利设计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全面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步伐【1】。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建设一、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对于保障民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水利工程直接关系防汛防灾,会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社会安定。

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手段都是比较传统的,这对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传统水利工程设计比较复杂,从调查、规划到设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最终水利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统水利工程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信息获取难、获取速度慢等,导致信息不对称,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总体设计质量。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信息获取手段比较落后,有些信息的准确性不能保证,影响水利工程质量【2】。

此外,水利工程设计容易受到设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设计时要加强信息共享,进行全面讨论,消除潜在问题。

水利工程设计信息化建设是改善水利工程现状的重要举措,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山水库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作者:章薛栋冯春燕陈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3期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其中水利信息化就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水利信息资源;水利事业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信息中心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力开展信息自动化建设工作,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保障了横山水库安全运行。

一、工程概况
横山水库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西南宜溧太华山区,是太湖流域厔溪河水系的拦蓄工程, 水库集水面积154.8平方公里,总库容1.12亿立方米,是无锡地区唯一的一座大(Ⅱ)型水库,也是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

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9年9月基本竣工,除险加固工程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至2004年4月工程全面竣工。

除险加固工程对横山水库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全面建设,该系统建成投运至今,为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
该系统是由一个监控中心和若干个远方端站构成,建成以来基本实现了水利信息的“有人值班,无人值守”。

通过建成的自动雨水情采集系统、闸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库大坝测压系统以及无线和有线通讯系统完成以下操作:a、对水库及其上游各个测站的水位,降水情况的实时监测、收集处理并显示;b、闸门的远程实时控制;c、对水库重要区域的视频监控;d、对水库大坝的测压数据的收集;e、与上级主管部门官方站点的直接通讯。

1、自动雨水情采集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水库及其上游的各类水情、水文的采集,完成对水库水位的实时监测,并可将采集到的数据应用于其他方面。

目前已建成自动测站共计7个,分别分布在横山、桥亭、大涧、桥涯、李家园、深溪涧、横涧,通过光纤实时上报该测站的水情、水文情况,从而为水库水位库容计算、流量计算以及防汛抗旱调度等做好准备。

2、闸门控制系统
其主要通过现地PLC控制闸门的远程启闭。

PLC系统即可编程控制器,一般都固定安装在闸室启闭机房内,其优点在于逻辑运算可靠、易学易用、抗干扰性强、通行能力强等。

中控中心的值班人员通过上位闸门控制软件发送编写好的PLC控制程序到PLC系统,然后再通过PLC系统完成对闸门的远程启闭。

当然,水利调度人员也可以通过设置在闸室内的现地开关来切换远程和现场操作,从而确保溢洪闸闸门控制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对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3、视频监控系统
实时视频图像监视是当今社会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集电视技术、传感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利用计算机网络有效地组合起来的多媒体视频管理系统。

横山水库在坝区共设置了13个高清摄像机监控点,24小时实时采集模拟信号,通过编码器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通过架设好的专用光缆传回中控中心,并由中控中心的视频监控软件选用实时录像的功能,记录下来,为事故分析提供最为真实的一手材料。

有效的图像信息,可以增加中控中心运行管理人员的操作、判断依据,真正实现“零距离”远程监控。

4、水库大坝测压系统
横山水库大坝测压管自动监测系统是采用高稳定传感器和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每天对各个测点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并将结果输入自动化软件进行处理,每月对每个断面进行一次汇总,年终对所有断面进行测压管资料整编,作为判断大坝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5、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是防汛抗旱指挥通信的基础设施之一,主要用来承载各级部门的网络通讯和语音通讯业务,实现防汛抗旱指挥实时通讯。

目前已建成通讯系统主要由固定电台、专用网络、有线电话以及借助移动公司搭建的水库专用集团网。

三、信息化系统发展方向
现今社会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技术、设备甚至发展理念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为更科学得管理水库,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寻找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方向,从而实时完善水库信息化系统,加速实现水库现代化管理。

1、自动雨水情采集系统
自2004年实际运用以来,给水库雨水情的收集与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操作界面以及以及其强大的运算能力,是水库前所未有过的,帮助水库管理人员成功地摆脱了按时现地测量的局面。

但其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a、雨量站相对偏少,对于不均匀降水的情况无法全面测量;b、数据汇总界面格局固定,无法与OFFICE软件相兼容,只能观看,无法直接提取相应时期数据作为编辑;c、增加远程推送功能,可以通过自动发送邮件、自动发送短信或者借助更新WAP网站平台,随时远程查看水库水文数据。

2、闸门控制系统
针对液压启闭式闸门特点,启闭闸门控制系统可以考虑增加手动式操作方案,增加2套现场应急操作方式,即针对闸门,一对一电动直启闸门式操作,以及一对一手动直启闸门式操作,能够有效得应对紧急情况下,强雷或者断电天气跳过PLC直接启动闸门,最大程度地杜绝事故的发生。

3、视频监控系统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目标实现全库区实时监控,即采用360度全景不间断监控,全面而又整体式的监控水库的图像信息。

今后还将发展为移动视频监控,即将监控服务器与移动设备连接,通过3G或WIFI连接到水库视频监控,实现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水库实时情况。

4、水库大坝测压系统
需要将除险加固后,分批埋设的测压管进行整合,重现编排测压管的需要,力求更为直观地体现在测压系统软件上。

5、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
仅仅通过语音对讲只能解决一些及时沟通的问题以及具体事务的协作,在面临一些重大需要抉择和决策时,则需要把各部门管理者汇聚在一起,进行协商和决策。

这就需要视频会议的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模拟出面对面交谈的场景,同时还能记录下会议过程,更好得传达会议精神。

6、技能培训
信息化系统投运以来,涉及观测人员和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就各项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原理、日常观测方法、仪器及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软件使用等方面需要系统的技术培训。

运行维护人员现基本掌握系统的运行、软件操作和系统维护等技术,能够具备独立操作该系统的能力是前提,在特殊情况下具备维修设备技能可以及时应对也是有待加强的。

四、总结
横山水库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一种以“有人值班,无人值守”为基础,以“科学抗灾、科学调度”为保障的智能管理模式。

该系统在水库防汛抗旱和水库日常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作为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庞大、复杂、基础性工程之一,需要根据水利行业实际统筹规划,合理定位,结合实际需要分布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才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 朱蒙娣.基于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水利科技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 2012(04)
[2] 孙建风,刘文华,赵常兵.东营市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东水利,2006(8)
[3] 王玲彬,刘洋.浅论水利信息化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