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让乐谱Something(piano stories 3)

合集下载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第一课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

基础知识:连奏(高抬指、连线、手腕呼吸),乐句的划分。

(1)连奏:从小汤3开始,我们的弹奏方式将由断奏改为连奏。

所谓“连奏”,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行连续地、不间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紧密的演奏方法。

A、高抬指:在进行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行高抬指练习。

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做准备,是很必要的前期练习。

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保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键盘上,不要翘、也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

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正上方抬起,1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伸出去,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

刚开始做比较困难,经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

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

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根据我们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能从头到尾不间断的弹奏,就像我们说话不可能不喘气。

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层次性。

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记有连线的弹奏。

在进行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面包括的音要不间断地弹奏(只抬指头不抬手),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行,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能同时松掉琴键。

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

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行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

很多人觉得手腕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式,我们可以将抬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练习:a、第一阶段:因为孩子刚开始进行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行手腕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行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式。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第一课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基础知识:连奏(高抬指、连线、手腕呼吸),乐句的划分.(1)连奏:从小汤3开始,我们的弹奏方法将由断奏改成连奏.所谓“连奏”, 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行连续地、不间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紧密的演奏办法.A、高抬指:在进行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行高抬指练习.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 ,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做准备,是很需要的前期练习.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坚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键盘上,不要翘、也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正上方抬起,1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伸出去,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坚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刚开始做比较困难,经过频频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 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按照我们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克不及从头到尾不间断的弹奏,就像我们说话不成能不喘气.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条理性.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识表记标帜有连线的弹奏.在进行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面包含的音要不间断地弹奏(只抬指头不抬手),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行,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克不及同时松掉琴键.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行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很多人觉得手腕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法,我们可以将抬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练习:a、第一阶段:因为孩子刚开始进行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行手腕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行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法.也就是在需要抬手呼吸的地方将整只小臂抬起,手腕坚持不动,这种呼吸方法和断奏弹奏的抬手办法是一样的.这样做既可以将乐句进行清楚地划分,又可以降低孩子在连奏时还要进行手腕呼吸的难度.b、第二阶段:在孩子充分掌握断奏式抬手呼吸之后,就可以进行“手腕呼吸”的练习了.办法是将手腕向上轻轻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抬腕高度和琴谱坚持一致,抬腕时手腕一定要抓紧、不要把手向腕部使劲;落下时手腕自然放平、不要向下压.整个手腕只有两个动作,就是向上顶起、落下时马上放平.(2)乐句的划分:“乐句”是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当于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它既能表达出相对完整一个意思,但是还需要后面的文字内容进行弥补.这节课的三首乐曲书谱上,都对每一首曲目的乐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乐曲的乐句划分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是绝对没有变更的,所以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所学过的乐句划分办法,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总结规律.之邯郸勺丸创作第二课曲目:(练习)(有些人)(动物展览会)基础知识:跳音,左手第二组低音区sol,la,si.(1)跳音:这节课三首乐曲中,在符头正上方标识表记标帜有一个黑色的圆点,这个被标识表记标帜的音就叫做“跳音”.所谓“跳音”,是钢琴弹奏中的一种演奏技巧,多用来表示活泼,欢快的情绪,带有跳跃性.A、弹奏办法:跳音的弹奏办法和断奏有一些相似,也是手指触键后就将手抬起,但是弹奏的标的目的和时值却完全不合.断奏是在弹奏每个音之前先将手抬起,然后看准要弹的音直接落键弹奏,弹奏动作的标的目的是从上向下、像切菜一样力度向下;弹奏的时值要唱满一拍、或者更长的拍子.而跳音的弹奏标的目的和力度却完全相反,弹奏时不是先将手抬起、而是先把手轻放在琴键上、先把琴键弹下去,在手指将琴键弹到底的一瞬间、整只手向上迅速弹起,弹奏所收回的清脆、短促的声音就是跳音.跳音的弹奏标的目的是从下向上、像弹簧一样跃起式的.就像我们站在地上想要向上跳起,双脚需要先向下用力一蹬,才干够离开地面、向上跳起.弹奏出的时值大概是自己音符时值的三分之一.B、注意事项:(a)抬手高度:在弹奏跳音时首先要注意整只手向上跳起的高度,和断奏抬手的高度是一样的,大致仍坚持在谱架的位置.如果跳起的高度太低,音色听上去会较弱;并且第二个音弹奏时因为手离琴键太近,很容易直接用手指把琴键向下捅着弹奏、而不是整只手跳跃式弹奏.如果跳起的高度太高,弹第二个音时会因为手抬的太高、落键时力度会较大,音色听上去就像在砸琴.所以抬手的高度一定要适中.(b)手臂抓紧: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弹奏技巧,很多孩子在弹奏时整只手崩的很紧、完全不克不及抓紧,听起来音色就很僵硬.断奏重量在手臂上,跳音要尽量抓紧整只手臂,将支点放在指尖上,触键的力度才干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轻巧、灵活,这样音色才会既饱满又有跳跃性.(2)新音:(动物展览会)学习左手新音.第三课【小汤3】曲目:《在堤岸上》、《日出》.基础知识:频频记号,两个结尾,脸色记号(渐强、渐弱).(1)频频记号:《在堤岸上》乐曲第一小节拍号的后面、第四行最后一小节终止线前,出现了一对(‖::‖)记号,这对记号就叫做“频频记号”.这对记号的弹法是将(‖::‖)中出现的乐曲弹完第一遍之后,再频频弹奏一遍.(2)两个结尾:我们以前弹奏的乐曲比较简单,所以每首乐曲都会在最后一小节直接结束;进入小汤3之后随着乐曲难度和长度的增加,我们将会学到更多、更加庞杂的情绪表示的弹奏手法.《在堤岸上》这首乐曲中结尾部分和我们以前弹过的不合,它不是直接在最后一小节结束,而是将最后四小节作为完整的结尾部分,它所表示的情绪加倍完整、丰厚,能更好的让听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结束对乐曲的听赏.这四小节的结束部分,就是我们第一节课中学过的完整的一个乐句,这样结束给人的感到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提前告知对方谈话即将结束、让对方有所准备,是对方从心里和情绪上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突然中断交谈内容,给对方措手不及的慌张感到,是对整个乐曲情绪表示更完整的延伸.弹奏办法:我们已经了解为什么要对结尾部分进行更加庞杂的处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具体的弹奏办法.这首乐曲中不只是结尾部分由四小节组成,更加重要的是出现了两个结尾,这样的结尾弹奏办法是先弹完第一结尾处,然后弹奏第二遍时跳过第一结尾的部分、直接弹奏第二结尾结束弹奏.针对这首乐曲就是先从乐曲开头弹奏至第一结尾处,弹完第一结尾后再从头进行弹奏,弹到第三行的旋律之后要跳过第一结尾的四小节、直接弹奏第二结尾部分结束乐曲就可以了.(3)渐强记号:像一个扁长型的小于号(<),标注在几个音符的符头标的目的的记号就叫做“渐强记号”.在小汤2《印第安鼓》中我们曾学习过重音记号(>),它暗示所标注的某一个音在弹奏时,要在力度上加强.而我们今天所学的渐强记号因为是同时标注在几个音上,所以被标注的几个音在弹奏力度上,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力度递增方法,弹奏的一个比一个强.渐弱记号:和渐强记号标的目的相反、像一个扁长型的大于号(>)的记号,就是“渐弱记号”.它的弹奏力度也是和渐强记号相反的,所标注的音在力度上要以递减的方法逐渐减弱.第四课【小汤3】曲目:《黄鼠狼逃跑了》、《布吉乌吉舞曲》、《知更鸟罗宾》.基础知识:落下——提起(落滚)的弹奏办法,rit(渐慢)的弹奏办法.(1)落滚:就是将二个不合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在弹奏中通过手腕的上下运动,带动整只手进行的弹奏练习.这节课所学的三首曲目都是对这种弹奏技巧的练习,下面具体讲解一下弹奏办法.弹奏办法:在弹奏“落滚”的两个音之前,整条小臂要坚持基本手型‘手腕、手背、手臂是平行的’.A、第一个动作(提腕):准备弹奏“落滚”的第一个音时要先将整条手臂抬起、将手腕向上顶起(提腕)、整只手下垂.要注意提腕时整只手要自然下垂、不要使劲向内弯,要坚持好手型.B、第二个动作(落腕):然后将整条手臂落下弹奏第一个音,要注意当手指接触到琴键的时候,整条手臂要向下垂、手腕要轻轻向下压(要低于琴键面)、整只手也要向手腕标的目的垂下,弹奏过程中要坚持好整只手的手型(不要折指、掌心要撑圆、用指前端触键).C、第三个动作(提腕):手腕下压弹奏完第一个音之后,先将要弹奏的第二个音的手指抬起(这时整条小臂、手腕、整只手仍然坚持下垂姿势),在第二个音的手指落键弹奏的同时恢复第一个动作“将整条小臂抬起、手腕向上顶起、整只手自然下垂”.上面的A、B、C三点,就是“落滚”弹奏办法的完整动作,简化的理解就是整条小臂、手腕从准备到弹奏做“上、下、上”的三个基本动作;而手的标的目的和手腕的标的目的正好相反是“下、上、下”三个动作.在进行“落滚”的弹奏过程中,整条小臂、手腕一定要抓紧、不要使劲(僵硬),虽然基本弹奏标的目的改动,但是弹奏动作是不变的.第一个音落键时不要砸琴、第二个音提腕时要把琴键弹到底.在进行完整的乐曲弹奏之前,要把基本练习弹奏熟练,再进行乐曲弹奏.(2)rit(渐慢):《布吉乌吉舞曲》最后一行、倒数第三小节,标识表记标帜有一个音乐术语脸色记号rit,它是意大利语Ritardando的缩写,意思是“把正常弹奏速度、按照情绪舒展的表示渐渐减慢,一个音一个音的延长弹奏的拍值”.它暗示从出现这个音乐术语标识表记标帜的小节开始,如果后面的小节没有其它音乐术语的标识表记标帜,弹奏的速度就从这一小节开始逐渐减慢、直到结束.在弹奏时要注意,当某一小节出现‘渐慢’标识表记标帜时,不要从这一小节的第一音开始就突然把速度加快,如果这样弹奏就是‘突慢’,给欣赏者一种毫无准备、突如其来的感到;通常我建议从需要做渐慢小节的第二个音开始逐渐加快速度,这样做能够在情绪上、弹奏技巧上,表示的更从容、更容易被欣赏者接受.第五课【小汤3】曲目:《曳步舞》、《影子舞》.基础知识:半音,全音,音数,三音连线的弹奏办法.(1)半音: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就叫做“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每两个相邻的白键与黑键之间就是半音关系.半音的音数:它们之间的音数为1/2,也就是完整音的一半.半音的关系: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就是这个白键‘升高的半音’;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是这个白键‘降低的半音’.这其中有两对特此外半音关系组合,就是mi—fa、si—do,这两对音之间因为缺少一个黑键,所以直接由两个白键组成半音.(2)全音:在音乐中,由两个半音组成一个完整的“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以一个八度为例,两个白键中间加一个黑键、或者两个黑键中间加一个白键,也就是要由三个键组成,就组成一个全音.全音的音数:把两个半音的音数(1/2)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音数1.这就是为什么mi—fa、si—do之间虽然是相邻的两个音,但是因为每一对中都缺少一个黑键,所以只能是半音关系;如果要成为全音关系,要由两个白键加一个黑键组成完整的全音.(3)音数:在音程中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就叫做音程的“音数”.它通经常使用分数、整数、带分数来标识表记标帜.(4)三音连线:《曳步舞》中右手将三个相邻的半音,以连续上行、半音关系递增的方法,把这三个半音连接在一起;并且在标有‘渐强’的脸色记号,在弹奏中如果单使用手指弹奏,虽然也可以将力度逐渐增强,但音色听起来会显得生硬、手指也会因为太使劲造成紧张,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学习适当运用手腕的力量,对情绪、情感色彩加以表示.弹奏办法:A、第一个音:以两音连线‘落滚’的方法落下、力度要比正常弹奏略轻一些;B、第二个音:将手腕向右稍作移动、腕部坚持下压,将手腕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力度要略微加强;C、第三个音:先坚持第二个音的动作,手腕再向右稍作移动、力度进一步加强,弹奏完毕后将手腕向正上方提起、恢复正常手型.这三个动作连贯起来,就是手腕以中间的音为基准、由下向上画一个小小的圆圈;力度随着画圆的结束逐渐增强.但要注意我所讲的这种弹奏办法只适用于相邻的、同向进行的、连续弹奏的几个音,其它的连音弹奏要由具体情况决定.第六课【小汤3】曲目:《玩杂耍的人》、《杂技演员》、《我喜欢“节奏”》.基础知识:大调音阶,音名,C(4/4拍标识表记标帜),切分音.(1)要了解什么是大调音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音阶?音阶: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音阶又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大调音阶:大调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开始的音和结束的音唱名相同、音区不合),其中第3、4音之间和第7、8音之间是半音,其他音之间是全音.大调音阶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可以按照基本音阶‘C 调大音阶’为典范,只要记住这条音阶的规律,就很容易找到、并记住其他大调音阶的规律.(2)要想知道每一个音所对应的大调音阶叫什么,首先要了解每个音所对应的音名是什么?音名:音名是对固定高度的所定的名称.它们是用英文字母A、B、C、D、E、F、G 来暗示,用来标注乐谱中所对应的do、re、mi、fa、sol、la、si 这七个音符.其实我们在小汤1‘钢琴键盘’部分已经看到过.但是在这里要注意,虽然我们的英文字母是以A作为开头,但是音符所对应的音名标识表记标帜确实完全不一样的.音名所对应的音符的正确顺序:do(C)、re(D)、mi(E)、fa(F)、sol(G)、la(A)、si(B),这样的对应顺序才是正确的.知道了音名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组大调音阶的名称,例如do对应的音名是C,那么以do开头和结尾的7个音、依照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排列组成的音阶就是‘C大调音阶’;Re对应的音名是D,那就是‘D大调音阶’等等,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其他音阶的名称.(3)4/4拍新标识表记标帜:前面我们所学过的拍号标识表记标帜都是由分数组成的,《玩杂耍的人》中出现了一个像粗写的字母‘C’一样的标识表记标帜.这个标识表记标帜是4/4拍的另一种简便的拍号记法,它只是在写法上有所改动,弹奏的拍值和4/4拍标识表记标帜的完全相同,所以只要依照原来的4/4拍标识表记标帜弹奏就可以了.(4)切分音:是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也就是将某小节弱拍上的音、以强拍方法弹奏出来,加以重点强调.《我喜欢“节奏”》是4/4拍,它每一小节、4个音正常的强弱力度应该是‘强、弱、次强、弱’.但是第二小节、第二个音sol标识表记标帜有‘重音记号’,在弹奏时就让本应该是‘弱’弹的拍子、改成‘强’拍,在弹奏时增强弹奏力度,这就是切分音.第七课【小汤3】曲目:(部落舞),(步态舞).基础知识:力度标识表记标帜,温习四手联弹.(1)力度标识表记标帜:(部落舞)中左手弹奏部分,出现了多个暗示强弱力度的记号,它们虽然看上去各不相同、却因为暗示的力度是逐渐增强或减弱,每组暗示强、弱的力度都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强:f(强)、mf(中强)、ff(很强).弱:p(弱)、mp(中弱)、pp(很弱).在弹奏左手的旋律时,虽然只是由两个音程交替变更,但是因为每一小节、第一个音要弹成重音,所以第一个音力度要略微加强,其余三个音的力度要坚持一致、都要弱弹.这时因为四个音在弹奏时轻重不合,很多小朋友就会用手腕上下甩动,来控制弹奏力度,这种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讲过跳音是整只手臂的运动,所以要想把第一个音程的力度加强,就要把整只手臂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而不是靠手腕的力量.每小节的力度掌握之后,就要注意整行的力度变更,第一行和第二行是很鲜明的强弱对比,为了表示出第二行的强,第一行起手第一个音就要控制好力度,要弱弹;第二行就要将力度明显增强,以突出对比性.(2)四手联弹(步态舞):在弹奏时要注意右手同音连线第二个音不要弹出声,要数够拍子.左右手标注有重音记号的切分音才是每小节的主音,要突出弹奏.团体弹奏熟练后可以依照小汤姆第十六课讲过的内容,和老师进行四手联弹的演奏.第八课【小汤3】曲目:《跳跃的和弦》、《分化和弦练习曲》.基础知识:大三和弦,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1)在小汤2第十二、十三课中,已经对什么是和弦、和弦的基本弹奏办法做过介绍,三和弦就是由三个音、依照三度关系从下向上纵向排列,这三个音依次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三和弦又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那么什么是大三和弦呢?它是由音与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决定的.所谓‘度数’:就是音程所包含的七个音级调式的音级数目.在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包含几个线、几个间,就称为几度.这个内容我们在小汤2第十三课中也讲过.大三和弦:就是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是纯五度的度数关系组成的.(2)如何知道音与音之间究竟是几度?这就要运用到我们小汤3第五课中‘音数’的内容.A、大三度:它是由三个音组成,这三个音之间又由两个全音组成的,全音的音数为2.以do—mi为例:do—re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re—mi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一共为两个全音(音数相加是2).B、小三度:它也是由三个音组成,这三个音之间由一个全音、一个半音组成,音数为一又二分之一.以mi—sol为例:mi—fa为一个半音(音数是1/2)、fa—sol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一共为一全、一半两个音(音数相加是一又二分之一).C、纯五度:它是由五个音组成,这五个音之间由三个全音、一个半音组成,音数为三又二分之一.以do—sol为例:do—re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re—mi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mi—fa为一个半音(音数是1/2)、fa—sol为一个全音(音数是1),一共为三个全音、一个半音(音数相加是三又二分之一).第九课【小汤3】曲目:《陈旧的曲调》、《分化和弦》.基础知识:原位和弦、转位和弦,G大调,分化和弦.(1)和弦按照排列形式的不合又分为:原位和弦和转位和弦.A、原位和弦:在小汤2第十三课中,我们曾讲过三和弦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的.而原位和弦就是以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原位和弦”.《陈旧的曲调》左手第二小节的和弦,sol就是这个和弦的根音、把它作为和弦的最低音,所以这个和弦就是原位和弦.B、转位和弦:是以三音、五音、七音(七和弦)为低音的和弦,就叫做“转位和弦”.《陈旧的曲调》左手第三小节的和弦,si应该是这个和弦的根音、但是没有把它作为和弦的最低音,所以这个和弦就是转位和弦.(2)G大调:我们在小汤2第五课中已经讲过,如何按照固定升降记号找到一首乐曲的调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确定一首乐曲是什么调?要想知道一首带有固定升降记号的乐曲、究竟是什么调,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调的基本概念:A、调:由基本音级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就叫做“调”.B、调号(#、b):用以标识表记标帜调的升、降记号,就叫做“调号”.调号标识表记标帜在谱号之后.确定一首乐曲的调,除了要看固定升降记号、还要看结尾处的音是否结束在主音上.以《陈旧的曲调》为例,这首乐曲有一个固定升fa,按照我们在小汤2第五节课讲过的,fa上方的大二度音是sol、音名是g,所以它的调号就是g;那么这首乐曲的主音就是sol,要想确定这首乐曲是否是G大调,就要看这首乐曲的最后一小节的结束音、是否结束在主音sol上.当调式中的几个音排列成音阶时,第一个音即为‘主音’.我们看到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右手的音是结束在sol上,也就是结束在主音sol上,所以这首乐曲就是G大调.(2)分化和弦:把所要弹奏的和弦中的每个音先后、连续弹奏出来,就叫做“分化和弦”.第八节课和这节课都有一首分化和弦练习曲,除了要让孩子正确弹奏之外,还应该要求孩子将分化的和弦组合起来,找出每组和弦的正确排列方法.这样做将会将深孩子对和弦的理解和掌握.第十课【小汤3】曲目:(中国大戏院)、(农民舞曲)基础知识:协和音、不协和音,d大调,降b大调.(1)我们经常听到的音乐分为两种:协和音和不协和音.a、协和音:听起来让人感到舒畅、美好,悦耳、动听的音就是协和的音;它又称为“悦音”.b、不协和音:听起来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让人感应刺耳、焦躁,甚至有跑调的感到,这种音乐就是不协和音;它又称为“噪音”. (中国大戏院)右手所演奏的音程就是不协和音程,它是用来模仿京剧扮演中的锣鼓镲所制造出的喧闹、呱噪的音响效果,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在弹奏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左手有隐隐的伴奏音效就可以了.(2)d大调:我们在小汤2中已经讲过要确定升调的调号时,无论谱号后面有几个升号,只要找到最后一个升号音上方的大二度音就可以了.(农民舞曲)有两个升号“升fa、升do”,最后一个升的音是do,do 上方的大二度音是re,re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音;而这首乐曲最后一小节也是结束在re这个主音上;re的唱名是d,所以就是d大调.第十课【小汤3】曲目:(中国大戏院)、(农民舞曲)基础知识:协和音、不协和音,d大调,降b大调.(1)我们经常听到的音乐分为两种:协和音和不协和音.a、协和音:听起来让人感到舒畅、美好,悦耳、动听的音就是协和的音;它又称为“悦音”.b、不协和音:听起来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让人感应刺耳、焦躁,甚至有跑调的感到,这种音乐就是不协和音;它又称为“噪音”. (中国大戏院)右手所演奏的音程就是不协和音程,它是用来模仿京剧扮演中的锣鼓镲所制造出的喧闹、呱噪的音响效果,所以听起来。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3》第一课曲目:《旋律》、《蜜蜂》、《无事生非》。

根底知识:连奏〔高抬指、连线、手腕呼吸〕,乐句的划分。

〔1〕连奏:从小汤3开场,我们的弹奏方式将由断奏改为连奏。

所谓“连奏〞,就是将需要弹奏的每一个音进展连续地、不连续地弹奏,使乐曲听上去更流畅、音与音之间衔接更严密的演奏方法。

A、高抬指:在进展正常的连奏之前,要先进展高抬指练习。

所谓“连奏〞就像我们正常、快速跑动,“高抬指〞就是做高抬腿运动,目的是为今后手指能快速、连贯、清晰地弹奏做准备,是很必要的前期练习。

针对每个音来说就是保持好正确的手型,弹哪一个音抬哪个手指头,不弹的手指要轻搭在键盘上,不要翘、也不要把键盘压下去,每个手指都要抬到极限。

要注意每个手指都要向正上方抬起,1指抬起时不要向外翘指,2、3、4、5指抬起时指尖始终向下、不要向前伸出去,掌心要握圆、抬指的同时手腕要保持平稳不要上下晃动。

刚开场做比拟困难,经过反复练习就很容易掌握了。

B、连线:在连奏弹奏的过程中,音符的正上方会出现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它将几个音符连接起来,这个弧线就叫做“连线〞。

我们平时说话都要断句,这样听者就能够根据我们划分的句子,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弹琴也是如此,一首曲子不能从头到尾不连续的弹奏,就像我们说话不可能不喘气。

连线的作用就是将我们弹奏的乐曲区分出长短乐句,让我们的弹奏更具有话语感和层次性。

我们今天学习的三首乐曲,都是标记有连线的弹奏。

在进展有连线的乐曲弹奏时,连线下面包括的音要不连续地弹奏〔只抬指头不抬手〕,就像我们走路左右脚要交替、连续进展,每一音之间也要连续弹奏,即后一个音落下去的同时前一个音抬起来,中间不能同时松掉琴键。

连线与连线之间中断的地方要抬手〔手腕呼吸〕。

C、手腕呼吸:连线中断的地方要进展抬手呼吸,这时我们的手腕呼吸就起到重要作用,每一次抬手都像我们要吸气呼气,每一次抬手都是对乐句、乐段的划分。

很多人觉得手腕呼吸只要把手抬起来就可以了,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手腕呼吸方式,我们可以将抬手呼吸分为两个阶段进展练习:a、第一阶段:因为孩子刚开场进展连奏练习,又要加上抬手呼吸,如果直接就进展手腕呼吸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进展断奏式的抬手呼吸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