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笔记

合集下载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Android开发流程:应用规划:※确定功能。

※必须的界面及界面跳转的流程。

※需要的数据及数据的来源及格式。

※是否需要服务端支持。

※是否需要本地数据库支持。

※是否需要特殊权限。

※是否需要后台服务。

二架构设计:※分层。

※网络连接。

※数据处理-xml、domain。

※封装Activity。

三界面设计:※主界面确定。

※模块界面、列表、查看、编辑界面。

※菜单、按钮、对话框、提示信息。

※界面总体颜色。

四数据操作和存储:※数据来源。

※数据类型。

※存储方式。

五业务实现:※客户端业务解析。

六页面跳转:※每个页面间的跳转。

※菜单、按钮、事件等。

贪心算法当然也有正确的时候。

求最小生成树的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都是漂亮的贪心算法。

贪心法的应用算法有Dijkstra的单源最短路径和Chvatal的贪心集合覆盖启发式所以需要说明的是,贪心算法可以与随机化算法一起使用,具体的例子就不再多举了。

其实很多的智能算法(也叫启发式算法),本质上就是贪心算法和随机化算法结合——这样的算法结果虽然也是局部最优解,但是比单纯的贪心算法更靠近了最优解。

例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

MATLAB中四个取整函数具体使用方法如下:Matlab取整函数有: fix, floor, ceil, round.fix朝零方向取整,如fix(-1.3)=-1; fix(1.3)=1;floor朝负无穷方向取整,如floor(-1.3)=-2; floor(1.3)=1;ceil朝正无穷方向取整,如ceil(-1.3)=-1; ceil(1.3)=2;round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如round(-1.3)=-1;round(-1.52)=-2;round(1.3)=1;round(1.52)=2。

Matlab中的用法:intersect:取交集,/intersect.htmlunique:取各自独立的部分,/unique.htmlunion:取并集(当然,去了冗余),/union.html拟合以及插值还有逼近是数值分析的三大基础工具,通俗意义上它们的区别在于:拟合是已知点列,从整体上靠近它们,插值是已知点列并且完全经过点列;逼近是已知曲线,或者点列,通过逼近使得构造的函数无限靠近它们。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第一章复习笔记第1章市场1.1 复习笔记1最优化和均衡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需要有一种作为分析基础的框架。

在多数经济学中使用的是一种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原理上的框架:(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2)均衡原理: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保留价格某人为他消费的第i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保留价格。

或者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2)个人需求曲线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对第i单位的商品,假设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是r i,于是在价格-商品坐标图上,标出对应的点(Q i,r i),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了需求曲线(这是一条折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离散物品的需求曲线(3)市场需求曲线把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通常,由于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互之间保留价格很接近,所以加总后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光滑的,如图1-2所示。

图1-2 市场需求曲线(4)市场供给曲线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每个厂商都愿意供给一定的商品数量,把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3均衡市场(1)竞争市场该市场中有许多独立的消费者和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价格与每家厂商的产量无关。

(2)市场均衡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

从图形上来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比较静态分析只对两个“静态”均衡做比较,而不关心市场从一种均衡状态达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如何,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分析。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

《TPM全面生产维护精益管理实战》读书笔记一、TPM基本理念与思想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维护管理策略,旨在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通过全员参与、三全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全方位提升)来实现企业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

TPM不仅仅是关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更是一种涵盖了企业文化、管理流程、员工行为等多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以人为本:强调全员参与,培养员工对设备的爱护和责任感,使其成为设备维护的主力军。

通过教育和培训,激发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改善和创新的热情。

效率至上:追求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不仅限于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间长短,更关注设备的整体效率和产出质量。

追求的是人机系统的最佳匹配和最优化运作。

预防为主:在故障发生之前通过例行检查、定期保养等手段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系统思维:将设备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考虑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和成本问题,追求系统的最优化而非单一环节的最优。

总效率的提升:不仅关注设备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提升,包括生产准备、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

以自主管理为中心:倡导员工自主管理设备,通过日常点检、自主维修等手段,实现设备的自主维护管理。

开展小组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小组活动,如设备改善小组、创新小组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的改善和创新工作。

构建企业文化:将TPM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 TPM概述及发展历程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源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它通过充分调动组织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设备的整体效能。

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被动的事后维修变成主动的全过程维护,旨在实现设备的全面维护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TPM不仅仅是一种设备维护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

大一高数第五章知识点笔记

大一高数第五章知识点笔记

大一高数第五章知识点笔记在大一高数课程中,第五章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充满挑战的章节。

本章主要讲解了一元函数的微分学和积分学,涵盖了导数和积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并梳理第五章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一、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导数是微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在第五章中,我们学习了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并学会了如何计算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定义如下:设函数$f(x)$在点$x_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极限$$\lim_{{\Delta x}\to{0}}\frac{{f(x_0+\Delta x)-f(x_0)}}{{\Delta x}}$$存在时,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点$x_0$处的导数,记作$f'(x_0)$。

导数具有以下性质:1. 可加性:$(f+g)'(x)=f'(x)+g'(x)$2. 可乘性:$(cf)'(x)=cf'(x)$,其中c为常数3. 乘法法则:$(fg)'(x)=f'(x)g(x)+f(x)g'(x)$4. 商法法则:$\left(\frac{f}{g}\right)'(x)=\frac{f'(x)g(x)-f(x)g'(x)}{g^2(x)}$ (其中$g(x)\neq0$)二、常用函数的导数公式在计算具体函数的导数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函数的导数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函数的导数:1. 常数函数:$f(x)=C$,导数为$f'(x)=0$,其中C为常数。

2. 幂函数:$f(x)=x^n$,导数为$f'(x)=nx^{n-1}$,其中n为正整数。

3. 指数函数:$f(x)=e^x$,导数为$f'(x)=e^x$。

4. 对数函数:$f(x)=\log_a{x}$,导数为$f'(x)=\frac{1}{x\ln{a}}$,其中$a>0$,且$a\neq1$。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笔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这门课程。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它所研究的问题是讨论在众多方案中什么样的方案最优以及怎样找出最优方案。

由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最优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而且有了求解的有力工具,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

至今已出现了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几何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网络流等许多分支。

整个学习安排如下,首先介绍线性与非线性规划问题,凸集和凸函数等基本知识及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学习各种算法,包括单纯形法、两阶段法、大M 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梯度法等,以及各种算法相关的定理和结论;最后了解各种算法的实际应用。

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1、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1minnj jj c x=∑1..,1,...,,0,1,...,.nijji j j s ta xb i m x j n ===≥=∑学会引入松弛变量将一般问题化为标准问题;同时掌握基本可行解的存在问题,通过学习容易发现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可归结为求最优基本可行解的问题。

2、熟练掌握单纯形法、两阶段法和大M 法的概念及其计算步骤。

单纯形法是一种是用方便、行之有效的重要算法,它已成为线性规划的中心内容。

其计算步骤如下:1)解,B Bx b =求得1B x B b b -==,令0,N x =计算目标函数值B B f c x =;2)求单纯形乘子ω,解B B c ω= ,得到1B c B ω-=;3)解k k By p =,若0k y ≤,即k y 的每个分量均非正数,则停止计算,问 题不存在有限最优解,否则,进行步骤(4);4)确定下标r ,使min{0}r r rk rk rkb by y y =>,得到新的基矩阵B ,返回第一 步。

两阶段法:第一阶段是用单纯形法消去人工变量,即把人工变量都变换成非基变量,求出原来问题的一个基本可行解;第二阶段是从得到的基本可行解出发,用单纯形法求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 笔记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 笔记

组织行为学笔记I 导论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它们做决策,分配资源,知道别人的行为已达到工作的目标2、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工作,已达到一系列目标3、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管理角色:人际的角色、信息的角色、决策的角色5、管理技能:观念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6、社会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骑着重要作用(社交能力的重要性)7、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遗迹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8、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做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系统研究可以代替直觉或本能的感觉9、组织行为学所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改善质量与生产率(全面质量管理TQM)、改善人际技能、管理劳动力多元化:(组织构成在性别、种族、国籍方面正变的越来越多样化)、授权:(管理者分类教练、导师、发起人、支持者)、革新与变革处理临时性、员工忠诚性减弱、改善道德行为:(道德困境: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行动)10、权变的观点:几乎没有简单的和万能的原理能够解释组织行为11、开发组织行为学模型:概览(对抽象现实的概括,对某些真是就是贱的简化特征)、因变量【生产率(效果和效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群体,组织)第2章:回应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1、多元化的普遍性(国内、国际)2、地球村:(跨国公司、区域合作协定)3、民族文化:某一具体国家所特有的主要价值观和实践活动4、狭隘主义:单纯以自己的眼光和观点看世界。

种族主义观点: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优于其他文化5、评估国家之间的差异:克拉克洪斯托特伯克构架:6个维度:(与环境的关系、时间取向,人的本质,活动取向,责任中心、空间概念)霍夫斯塔德的构架:4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松散和紧密的社会结构权力距离: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公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不确定性规避:对风险的态度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物质主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文化冲击:任何人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所产生的不适应性和情绪波动文化冲击周期(U型曲线模式)7、组织内部:人人相同承认异同求同存异8、管理组织中的多元化:灵活的工作安排,托儿与托老福利、多元化培训II 个体第3章:个体行为的基础1、传记特点(人口统计学因素)(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能够直接获得的因素)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抚养人数、任职时间2、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心理能力: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体质能力(力量、灵活性、其他)能力—工作的匹配!3、人格: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个体内部的、规定一个人的独特行为与思想的心理动力系统人格的决定因素:遗传,环境,情境气质(先天)性格(后天)人格(涵盖前两者)人格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一组内部相关行为的概括1.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职业人格理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九型人格麦布二是氏类型指数(MBTI)2.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16中人格因素测验(16PF)5维度模型(大五人格):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3. 其他人格特质:控制点(内控者、外控者)、马基雅维利主义(结果能否辩护手段)、自尊(人们喜爱自己的程度)、自我监控(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冒险性、A型人格(不断地驱动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最多的事情)4、学习: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学习理论(行为的基本模式)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刺激性条件反射):刺激在前,行为在后,强化同刺激相结合,使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即:刺激行为S 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在前,刺激在后行为刺激R S认知行为主义(托尔曼):刺激认知行为社会学习理论(榜样的影响是核心):个体不但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听取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5、塑造行为:管理者通过逐步知道个体学习的方式来塑造个体积极强化:一种反应伴随着愉快的事件、消极强化、惩罚、忽视强化程序(连续和间断,时距和比率)应用:抽彩法降低缺勤率、健康工资与病假工资、员工训导、开发培训计划、建立导师负责制、自我管理第4章:知觉和个人决策1、知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态度、动机、兴趣、经验、期望)、知觉对象(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情境(事件、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知觉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社会知觉:对自己或他人的知觉2、归因理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3个因素: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一致性(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一贯性(无论何时个体都有同样的行为)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了它们所处的情境的重要性自我服务偏见:个体秦翔宇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3、知觉偏差选择性知觉: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北京、经验和态度进行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到其某一高分印象的影响对比效应: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孤立的,而是收到我们最近接触的人的影响投射作用:人们将自己身上的特点归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4、组织当中的具体应用:聘用面试、绩效期望、绩效评估、员工努力、员工忠诚5、个人决策决策要素:问题、决策者、决策过程、决策结果、环境基本决策风格:指示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1.最优化决策模型:获得最佳结果的决策1、步骤(1.弄清决策需要2.开发备选方案3.确定决策标准4.评估备选方案5.给标准分配权重6.选择最佳方案)2、假设(1.目标取向2.所有选项已知3.偏好明确4.偏好稳定5.最终选择效果最佳2.满意解决模型:选择足够好的决策(人是有限理性的)1、步骤(1.简化问题2.设定问题标准3.确定有限的备选方案4.将备选方案与满意标准比较5. 选择足够好的方案)2、备选方案的顺序很重要3.隐含偏好模型:隐含个体偏好的决策1、步骤( 1.简化问题2.隐含备选方案的选择并确定选择性候选方案3.确定证实性候选方案4.巩固隐含偏好方案5. 建立有利于偏好方案的标准6.选择偏好方案)4.直觉模型: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6、改善道德决策3种标准:功利主义标准、人权、公正影响道德或不道德决策行为的因素:1.道德发展阶段2.组织环境3.控制点7、投入的升级:对过去决策的投入不断增加,即使是消极的决策第5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1、价值观: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价值观包括强度和内容两个属性(是否重要,有多重要),根据强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得到一个人的价值系统影响价值观的因素:遗传、环境2、价值观的分类:奥尔波特的价值观类型:1.理论型2.经济型3.审美性4.社会型5.政治型6.宗教型洛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施瓦兹的人类普遍价值观理论3、态度: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成分:认知、情感、行为(不一致时情感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来源:遗传、环境4、态度改变:三过程:(服从、认同、内化)1.影响态度转变的4W模型:who、what、what channel、to whom (PS:登门槛效应)2.态度转变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中心路线、外周路线5、态度与一致性:人们总是在寻求态度之间的一致性以及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个体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自我认知产生分歧(态度影响行为)自我知觉理论:行为影响态度6、工作相关态度:1.工作满意度2.工作参与3.组织承诺4.积极与消极态度5.工作投入7、工作满意度调查:单一整体评估法、总和评分法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的心理挑战性、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员工如何表达不满:退出、建议、忽略、忠诚第6章:基本的激励概念1、激励: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前提三要素:强度、方向、坚持性需要:使特定的结果具有吸引力的某种内部状态激励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需要满足紧张消除新需要2、早期的激励理论(1)内容激励理论(何种因素能够激励员工)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2.X理论和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理洛):给予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性假设(消极与积极)3.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郝茨伯格)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监督、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资激励因素(内外部):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4.ERG理论(奥尔德弗)(在马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需要):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1)多种需要可以同时存在,并不一定要先实现底层需求(2)挫折—倒退维度,5.麦克莱兰德的三需求理论(高层需要):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合群需要(2)过程型激励理论(参与动机或努力的认知过程)1.认知评价理论:对以前由内部奖励产生的动机采取外部奖励可能会降低动机的总水平(应用性有限)2.目标设置理论:具体的、困难的,比笼统的目标“尽最大努力”效果更好SMART原则(德鲁克):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截止期限(Time-bound)3.强化理论(斯金纳):结果是行为的函数(特殊的)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消失4.公平理论(亚当斯社会比较理论):公平是重要的激励因素、是激励的出发点和归宿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5.期望理论(弗鲁姆):M=V×E (M激励 V效价(渴望程度)E期望值(可能性))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6.绩效=能力×激励×机会(3)综合型激励理论第7章:激励理论的应用1、目标管理(MBO):(目标设置理论)强调参与式的目标设置,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检验的,可衡量的把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组织单位和个体的具体目标4个成分:目标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的时间规定、绩效反馈2、行为矫正(组织行为学模式):(强化理论)强化行为步骤:1.识别与绩效有关的行为事件2.测量:行为发生的最低频率3.识别行为的权变因素4.开发和实施干预策略5.评估绩效改善程序3、员工参与方案:(Y理论、双因素、ERG)发挥员工所有能力并未鼓励员工对组织成功做更多努力而设计的一种参与过程形式:参与式管理、代表参与、质量圈、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4、浮动工资方案:(期望理论)计件工资、工资奖励、利润分成、收入分成都是浮动工资方案的具体形式5、技能工资方案:根据员工掌握多少技能和能做多少工作来决定工资水平6、灵活福利:允许员工从众多福利项目中选择符合他们需要和情况的福利(灵活性的吸引力和因成本的总量减少)7、可比较价值:(公平理论)认为组织内具有同样价值的工作应支付同等的报酬,不论工作的内容是否相同8、激励的特殊问题:激励专业人员(不在于工资工作本身,自主权、培训)激励临时工(获得长期工作可能、公平、培训)激励多样化的劳动力(灵活性的应对措施)9、其他: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领导激励,自我激励10、激励的核心:1.认清个体差异2.运用目标和反馈3.允许员工参与影响他们的决策4.把报酬和绩效相联系5.检查制度的公平性番外:1、自我概念、社会认知和情绪1、自我意识: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2、自我概念(自我):个体关于自己的一系列认知结构作用:1.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2.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3.决定人们的期望4.引导成败归因来源:1.他人反应2.社会比较3.自我评价3、几个具体的自我概念:1.自我图示:挂怒自己的知识或信念2.自尊:个体对自我价值评价3.自信:一个人对自己的胜任素质、技能、或能力的总体评估4.自我效能(班杜拉):人们对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念5.自我实现: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6.自我障碍: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事先设置障碍,从而保护自我价值7.自我认同:对于自己的一种持续而一贯的自我了解4、社会认知: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的过程1.分类2.图示5、归因理论1.海德归因理论:(1)情境归因(2)个人倾向归因2.韦纳归因部位理论:内外部、稳定性、可控性3.凯利三维归因理论: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⑴一致性⑵一惯性⑶区别性6、情绪: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基本情绪:高兴、经期、害怕、悲伤、愤怒、厌恶、轻蔑心境:一种比情绪更弱并且经常缺乏背景刺激的情感情感:是一种通称,包括人们体验到的所有感情。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1.2 经典极值问题
在微积分中函数的极值问题就是最简单的最优化问题。 例 1 :对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铁板,在四个角处剪去相等的正方形以制成方形无盖水
槽,问如何剪法使水槽的容积最大? 解: x
f ( x) (a 2 * x) 2 * x f ( x) 2 * (a 2 * x) * (2) * x (a 2 * x) 2 (a 2 * x)(a(6 * x) 0
2h 4r 2rh 0 2r r 2 0 r 2 h 4 3 0
2 3
解得: r 3
, h 23
2 3
此时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6 2 3 3
2
以上都是微积分中典型的求极值问题。二次大战前,人们把优化狭隘地理解为,取 导数求极值,但是有些函数难以求导,或根本不可能求导,但又明显地具有极大值或极 小值,所以这种古典的极值理论或古典微分法就无能为力了。二次大战时,由于军事业 的需要,产生了运筹学,从而产生了解决多变量大型问题的新的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我 们把它称为近代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与此相对,我们把古典的极值理论或古典微分法就 称为经典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 函数是否可微 变量个数的多少 带不带约束方程,特别是带不带不等式约束方程。 最优化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还很不完善,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或 r 2h
4 3
h
0
这是一个具有约束条件的二个变量(r,H)的非线性最优化问题。 该问题可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 首先构造 Lagrange 函数
L(r, h, ) 2rh 2r 2 (r 2 h 4 3)
分别对 r,h,λ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

meanshift算法学习笔记一

meanshift算法学习笔记一

Mean shift算法学习周记一我所认知的什么是mean shift算法Mean Shift算法本质上是最优化理论中的最速下降法(亦称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即沿着梯度下降方法寻找目标函数的极值。

在跟踪中,就是为了寻找到相似度值最大的候选目标位置。

Mean shift算法的基本思想从初始目标区域提取的特征,对于下一个的视频而言,其上任意位置都可以圈定出一个与初始化目标区域相同大小的区域,并提取该区域的颜色直方图特征与初始化目标区域提取的颜色直方图特征进行匹配,计算得到两个特征之间的相似度。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由特征匹配程度构成的一个相似度概率密度分布图我们真正需要寻找的就是该概率密度分布图上的最大值(与初始目标特征最相似的位置)。

Mean Shift方法就是沿着概率密度的梯度方向进行迭代移动,最终达到密度分布的最值位置。

其迭代过程本质上是的最速下降法,下降方向为一阶梯度方向,步长为固定值。

但是,Mean Shift没有直接求取下降方向和步长,它通过模型的相似度匹配函数的一阶Talor展开式进行近似,直接推到迭代的下一个位置。

由此,沿着梯度方向不断迭代收敛到目标相似度概率目标分布的局部极大值。

Mean shift算法特点由于在实际中,我们不可能去求取下一帧中所有位置的相似度。

Mean Shift 是在不知道该概率密度分布的条件下,使用迭代过程中每次选定的目标区域的局部密度特征来进行迭代的,因此,它寻找的是目标的局部极大值。

这就导致目标运动过快或背景过于复杂时,迭代寻找的局部极值并不是目标在下一帧中的最佳匹配位置。

另外,Mean Shift作为最速下降法的一种,它的收敛速度并不快,且在接近最优值时,存在锯齿现象。

Mean shift算法的作用及特点(1)因为目标直方图具有特征稳定,抗部分遮挡,计算方法简单和计算量小的特点。

所以基于Mean Shift 的跟踪一般采用直方图对目标进行建模,然后通过相似度量,最终实现目标的匹配和跟踪。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

1.市场—-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竞争市场-—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短期/长期•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消费束—-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

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

也可将m限定为1。

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P37例子:食品券计划-—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1《科学管理原理》是我进入大学后第一本读完的学术性的书,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者对社会性问题思考的深奥性与严谨性。

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被世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此书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泰勒在18岁那年考入哈佛的法学系,不久,因眼疾辍学。

但泰勒并没有放弃他的人生,一如既往地坚定地朝着目标走去。

在《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里有泰勒在米的韦尔钢铁公司的描述。

他写道:“我明确地告诉他们,我现在站在管理者一边,会尽可能地让机床生产出其应该产出的工作产量。

这立即引发了一场战争。

”当然这场战争自然是泰勒与工友之间的战争,当时的泰勒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不惜让自己成为同事眼中的“敌人”。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像泰勒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坚守信念,为社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作者创造本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通过一系列简单的事例来指明,由于几乎我们所有的日常活动中都存在低效问题,导致整个国家遭受巨大损失。

第二,使我们(社会上的所有人)相信对这种低效的补救方法在于系统性的管理,而不是去找才能超常的人。

第三,证明最优的科学的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学科,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所有人类活动,而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作者用他独特的见识与智慧让我相信科学管理魅力无穷。

《科学管理原理》用最简洁明了大众化的语言向像我们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及如何运用它。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科学管理原理产生的背景,而第二部分则具体讲述科学管理的本质、优越性以及如何实践。

我们先来讲讲第一部分的内容,关于科学管理原理产生的背景、原因,我想能大致分为下面的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尚未引起重视,且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人们向来对于直观的浪费感触颇深,例如实体物质浪费,但人们由于对人力资源浪费的认识需要记忆力和想象力,尽管我们每天在人力资源损失大于我们在实体物质上的损失,但我们却深为后者所用,对前者却丝毫不动心。

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课程复习笔记

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课程复习笔记

数学模型的定义:根据对研究对象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其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具体算法,描述研究对象的规律,某个属性随时间、空间、其他属性、其他研究对象某些属性的变化特征数学模型的功能:再现历史(事件驱动的分布式参数非点源模型),预测未来,优化调控模型使用的意义:评价(回顾性评价,预测性评估),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排放预测,环境质量预测),决策(单目标,多目标)数学模型的特征:抽象性:用数学符号表达具体事物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进行高度抽象。

局限性:对实际事物进行抽象,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简化和假设。

这些假设可能会偏离事物原来的特征,或者只反映事物的部分特征。

数学模型的分类:空间维数(零维、一维、二维、三维),变量与时间(稳态、动态(离散/连续)),变量间关系(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参数性质(集中式、分布式),变量变化规律(确定性模型、随机模型),模型用途(模拟模型、管理模型),研究方法(优化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模型结构(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白箱模型:通过逻辑演绎法建模,普遍适用,建立在模型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理论推理的基础上✓灰箱模型:介于“白”与“黑”之间,具有一定普适性,模型结构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参数取值利用实际数据确定✓黑箱模型:通过统计归纳法建模,仅适用于较窄的时空范围以反映事物客观变化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方法建立特定关系式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灰箱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数据收集与处理(观测数据组1)→模型结构确定→模型参数估计→模型验证(观测数据组2)→模型应用✓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各种数据,与研究对象直接相关的数据(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数据),与研究对象间接相关的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数据收集的途径:已有数据(二手)和现场监测数据(一手)。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变量与变量、变量与时间、变量与空间,绘制变量的时间过程线、空间分布图等)✓模型结构的确定:环境模型大多属于灰箱模型,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测有时采用黑箱模型;既包含机理,又包含经验;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经济理论、行为假设、反应类型、反应级数;根据研究对象内各个变量之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建立起原则性的定量关系,同时引入一系列取值未知的参数。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篇:理解以下概念:(1)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GDP,通货膨胀,失业等这些经济变量,如供求模型。

(2)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并作为模型的产出。

(3)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给出最为既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来自模型以外,并作为模型的投入。

(4)伸缩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5)粘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6)市场出清:物品的价格的迅速变动是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

即市场使供求平衡,叫市场出清。

P97页索洛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就出现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

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就出现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根据索洛模型,一国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它将具有高稳定状态资本储量和高水平收入,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i=r+π卡甘模型:现在与未来货币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即如果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那么物价水平就取决于现在货币供给和未来货币供给。

P187页公式A9(略)说明,信任对结束超速货币通胀是重要的NX=Y-(C+I+G) 即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从贸易平衡出发时,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贸易赤字。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物品价格)/国外物品价格由此可以算出中国与美国的实际汇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知道现在美国物价相对来说是偏低的,肉类和中国差不多,蔬菜贵不少,其余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中,衣服比中国便宜一些,吃饭比中国便宜,住的话贵一些,行的话自己开车便宜一些,但是遇到服务业的话,比中国贵不少,随便理发吃饭都要至少20刀,而在美国住就是住在一个大农场,20w刀,自己没车,打车那就贵了,要是自己有车,那就便宜,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际购买力比中国高5倍,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收入,不单单是靠工资,还要靠投资,这样才能挣到钱。

Python最优化算法实战学习笔记

Python最优化算法实战学习笔记

Python最优化算法实战第一章最优化算法概述1.1最优化算法简介最优化算法,即最优计算方法,也是运筹学。

涵盖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仓储库存论、物流论、博弈论、搜索论和模拟等分支。

当前最优化算法的应用领域如下。

(1)市场销售:多应用在广告预算和媒体的选择、竞争性定价、新产品开发、销售计划的编制等方面。

如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对广告、产品定价和新产品引入的算法研究。

(2)生产计划:从总体确定生产、储存和劳动力的配合等计划以适应变动的需求计划,主要采用线性规划和仿真方法等。

此外,还可用于日程表的编排,以及合理下料、配料、物料管理等方面。

(3)库存管理:存货模型将库存理论与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主要应用于多种物料库存量的管理,确定某些设备的能力或容量,如工厂库存量、仓库容量,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容量、合理的水库容量等。

(4)运输问题:涉及空运、水运、陆路运输,以及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厂内运输等,包括班次调度计划及人员服务时间安排等问题。

(5)财政和会计:涉及预算、贷款、成本分析、定价、投资、证券管理、现金管理等,采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学规划、决策分析,以及盈亏点分析和价值分析等。

(6)人事管理: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

①人员的获得和需求估计。

②人才的开发,即进行教育和培训。

③人员的分配,主要是各种指派问题。

④各类人员的合理利用问题。

⑤人才的评价,主要是测定个人对组织及社会的贡献。

⑥人员的薪资和津贴的确定。

(7)设备维修、更新可靠度及项目选择和评价:如电力系统的可靠度分析、核能电厂的可靠度B风险评估等。

(8)工程的最佳化设计:在土木,水利、信息电子、电机、光学、机械、环境和化工等领域皆有作业研究的应用。

(9)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将作业研究的最优化算法应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配置,如等候理论在不同排队规则下对磁盘、磁鼓和光盘工作性能的影响。

数学建模与最优化技术

数学建模与最优化技术

《数学建模与最优化技术》读书笔记赵金玲学号:200920373 硕2010级6班本书是由董文永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主要分为五部分:数学建模与最优化的背景、数学建摸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学建模举例、最优化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学建摸与最优化的关系。

通过阅读本书,我主要有以下收获。

1 数学建模与最优化的背景1.1 数学建模的历史与意义数学建模的历史和数学的历史基本上是一样的,古埃及几何学产生于尼罗河泛滥后土地的重新丈量,古印度几何学的起源则与宗教密切相关,中国的《周批算经》是讨论天文学测量的巨著。

大约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规律性。

17世纪出现了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等数学家,奠定了微积分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包括行星运动、流体运动、机械运动、植物生长等均属于数学建模的范畴;19世纪后期,数学成为了研究数与形、运动与变化的学问。

可以说,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其目的是要揭示人们从自然界和数学本身的抽象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结构和对称性。

1.2 最优化的历史与意义最优化问题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牛顿、拉格朗日时代,由于牛顿等对微积分的重要贡献,才使得差分方程法解决最优化问题成为可能,这其中的先锋者包括贝诺利(Bemot),欧拉(Eller)和拉格郎日等。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高速计算机,最优化的发展进入旺盛期,出现了大量的新算法。

Dantzig提出了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simplex方法;Bellman提出了动态规划最优化最优性原理,使得约束最优化成为可能性;Kuhn和Tucher提出的最优化规划问题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开创了非线性规划优化技术的基础。

构成现代优化理论的相关技术是模拟退火SA、遗传算法GA、蚁群算法、禁忌搜索、神经网络、EDA、CMA-ES 等现代启发式最优化算法,他们均是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些算法的产生同样来源于建模。

教育基础知识复习笔记整理

教育基础知识复习笔记整理

1.教育家及其思想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教学裴斯泰洛齐提出教学心理化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2.现代学制类型的特点单轨制: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最好形式。

3.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自我教育。

4.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5.班主任用批评、表扬、舆论宣传、板报、班会等方式进行的班集体建设和培养的方法是:强化法。

6.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易变性、可操作性。

7.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稳定、内部、不可控因素。

运气不稳定、外部、不可控因素。

任务难度稳定、外部、不可控因素。

努力不稳定、内部、可控因素。

8.教师通过对相同基础的两个班级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两个班级最后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9.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0.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1.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12.被撤销教师资格的,重新申请认定的时间为撤销之日起的5年后。

13.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

14.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和留校察看。

罚款数学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的行政制裁。

学校不属于行政机关,没有罚款的权利。

15.动物界的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发端于生存和繁衍的天性本性,持这种观点的学说是生物起源论。

16.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且男女不许同校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范里安中级微观 课程笔记

范里安中级微观 课程笔记

第一章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等为止。

保留价格:是某人愿意接受的、购买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比较静态分析:只对两个“静态”均衡做比较,而无需关心市场从一种均衡达到另一种均衡的过程是怎样的。

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分析。

帕累托改进:如果可以找到一种配置,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的确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存在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低效率。

如果一种配置方法不存在任何的帕累托改进,他就称为帕累托有效率的。

第二章预算线:所需费用正好等于收入的一系列消费束。

预算集:消费者在当前的收入条件和价格条件下,可消费得起的各种商品的组合。

计价物:选定某个商品,把它价格人为定为1,其他商品的价格通过它们的实际价格和计价物的实际价格的比值表示出来。

从量税:消费者对他购买的每单位商品支付的税收。

从价税:政府对消费者购买的每单位商品按一定的价格比例征税。

从量补贴:政府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贴。

从价补贴:政府对消费者购买的每单位商品按照一定价格比例进行的补贴。

总额税:不管消费者行为如何,政府要取走一笔固定金额的货币。

(预算线移动)配给供应:某些商品的消费量是受控制的,不能超过某个数量。

第三章偏好的假设完备性:任何两个消费束都是可以比较的。

反身性:任何消费束至少与本身是同样好的。

(传递性)无差异:按消费者偏好,他消费一个消费束和另一个消费束,所获得满足程度完全一样。

弱偏好集:对某个取定的消费束(x1,x2),其他至少和(x1,x2)所受偏好相同的一切消费束构成的集合。

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所有消费品的不同组合所描绘出来的曲线。

(不相交)(无数条)(离原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良好性状偏好)餍足:对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极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

大一高数笔记知识点归纳

大一高数笔记知识点归纳

大一高数笔记知识点归纳高等数学作为大一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掌握高等数学,下面将对大一高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函数与极限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关系,即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上。

函数具有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2. 极限与连续:极限是研究函数变化趋势的重要工具。

若函数在某点的左右极限相等,则该点的极限存在。

连续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每一个点都存在极限且极限值等于函数值。

3. 导数与微分:导数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定义为函数在该点的极限。

微分是导数的几何意义,反映了函数在该点附近的线性近似。

4. 高阶导数与泰勒展开:函数的高阶导数可以用于研究函数的凹凸性、极值等性质。

泰勒展开是将函数在某一点展开成幂级数,用于逼近函数的近似计算。

二、微分学应用1. 函数的最值与最优化:通过求函数的导数,可以找出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最优化计算。

2. 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利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可以判断函数图像的凹凸性和存在的拐点,对曲线进行形状分析。

3.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是一种描述曲线的方式,适用于复杂曲线的考察。

极坐标方程则用于描述与原点距离和极角的关系。

4. 微分方程与基本解法:微分方程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三、重要的积分方法1.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是求导的逆运算,可以求出函数的原函数。

定积分是计算曲线下面积或求解定量问题的重要手段。

2.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与定积分的应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联系起来,用于求解曲线下面积等问题。

3. 抽象积分与换元法:抽象积分是一种推广的积分形式,通过适当的换元法可以将复杂积分化简为简单的形式。

4. 分部积分与定积分的应用:分部积分可以将复杂积分的求解转化为简单积分的相乘形式,适用于求解含有积分的方程。

高等代数读书笔记

高等代数读书笔记

高等代数读书笔记高等数学的学习一直是把数学作为基础的科学学科的基础和前提,高等代数学科尤为重要。

其在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以及科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以数子真理和精量以及抽象理论为基础的理论科学,而且是实践应用型的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习高等代数的方法1、学习高等代数的基础要素。

只有充分掌握了高等代数的基础要素,才能运用它解决问题。

高等代数的基础要素一般包括熟悉代数因式本原、熟悉常用数学公式和求解方法、掌握基本数学定理和知识、掌握各类数学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认真领会概念。

高等代数里有许多新概念和抽象概念,要想完全理解这些概念,就要把它们系统地融入到整个学科的结构中去,有时候还需要将其余的学科的概念和高等代数的概念进行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学生认真领会每一个新概念,并从中总结出一个整体概念。

3、精通常用运算方法。

数学最基本和核心的操作是运算和求解,只有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方法,才能学好数学。

因此,要想学好高等代数,就必须要精通每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和算法,以及思路的把握。

4、加强练习。

高等数学学习还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掌握解题的规律性,形成解题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三等代数的应用1、最优化设计。

高等代数是最优化设计及其实现的重要理论工具和技术手段,它大大拓宽了最优化设计的研究领域,为实现复杂机械系统的最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统计学研究。

统计学是一门融数理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高等代数的概念和方法在统计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法和协方差分析,推断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多维结构测量等。

3、物理学研究。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使用高等代数来描述和解决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不等,比如量子力学、量子信息学、凝聚态物理学等。

四结高等代数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全微分知识点笔记总结

全微分知识点笔记总结

全微分知识点笔记总结一、导数与全微分基本概念1. 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微积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如果函数y=f(x)在某一点x0处可导,那么它的导数f'(x0)定义为f'(x0)=lim(x→x0) (f(x)-f(x0))/(x-x0)导数可以理解为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也可以理解为函数在某一点的瞬时变化率。

2. 全微分的概念全微分也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微小变化。

如果函数y=f(x)在某一点x0处可导,那么它的全微分dy可以定义为dy = f'(x0)dx全微分可以理解为函数在某一点微小变化的量,它是函数的局部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微小变化量的乘积。

二、全微分的计算1. 一元函数的全微分对于一元函数y=f(x),如果它在某一点x0处可导,那么它的全微分可以通过导数来计算,全微分dy=f'(x0)dx。

这个公式可以准确地描述函数在x0处微小变化的量。

2. 多元函数的全微分对于多元函数z=f(x,y),如果它在某一点(x0,y0)处可导,那么它的全微分可以通过偏导数来计算。

全微分dz在点(x0,y0)处的计算公式为dz = ∂f/∂x|_(x0,y0)dx + ∂f/∂y|_(x0,y0)dy这个公式可以描述多元函数在某一点微小变化的量,其中∂f/∂x和∂f/∂y分别是函数在各自自变量上的偏导数。

三、全微分的物理意义1. 全微分的物理意义全微分可以用来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微小增量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全微分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在某一点的微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这就是全微分的物理意义。

2. 全微分与微分量的关系在物理学中,微分量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某一点的微小变化量,而全微分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微小变化量。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相互换算,因此在物理学中也可以用全微分来描述物体的微小变化。

四、全微分的应用1. 全微分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在最优化问题中,全微分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微小变化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习二次型 >
m n
2 二次超曲面 f ( x1 , x2 ,..., xn ) = a n x12 + a n x1 x2 + ... + a1n x1 x 2 + ... + a nm x n = ∑ ∑ a ij xi x j
i =1 j =1
m
n
矩阵 : f ( x1 , x2 ,..., xn ) = ∑ ∑ aij xi x j = [ x1 , x2 ,..., xn ] A [ x1 , x 2 ,..., x n ] = x Τ Ax
n
2 .设 a = [ a 1 , a 2 , ..., a n ] , x = [ x1 , x 2 , ..., x n ] , 则 f ( x1 , x 2 , ..., x n ) = 则 ∇ f ( x ) = [ a 1 , a 2 , ..., a n ]
Τ
Τ
Τ
∑ax
i i =1
i
+ b, 又
⎡ ∂2 f ⎤ 2 ⎢ ⎥ 或∇ f ( x) ⎢ ∂xi ∂x j ⎦ ⎥ nxn ⎣
由 数学 分析 知, f ( x) 在 x 处 的所有二阶偏导连续, 有 ∂2 f ∂2 f = ,i = 1,2,..., n; j = 1,2,..., n; ∂xi ∂x j ∂x j ∂xi
故Hesse矩 阵是 对称 的。
∂f = a i , i = 1, 2, ..., n ∂ xi
∂2 f = a, 且 = 0, i = 1, 2, ..., n , 则 ∇ 2 f ( x ) = 0 ( n xn 阶 零 矩 阵 ∂xi ∂x j
)
§2 多元函数的极值 对于二元函数
定 理 2.3 ( 必 要 条 件 ) 设 f ( x , y )的 定 义 域 D, ( x 0 , y 0 ) 为 D的 一 个 内 点 , f ( x , y ) 在 ( x 0 , y 0 ) 可 微 , 若 ( x 0 , y 0 ) 为 f ( x , y )的 极 值 点 , 在 ( x 0 , y 0 )处 , ∂f ∂f = = 0; ∂x ∂y
f ( x) ≜ f ( x1, x2 ,..., xn ∆xn )T = ( x1 − x10 , x2 − x2 ,..., xn − xn )
⎡ ∂f ⎤ ⎢ ∂x ⎥ ⎢ 1⎥ ⎢ ∂f ⎥ ∂x ⎥ ∇f ( x) ≜ ⎢ ⎢ 2 ⎥ ≜ g ( x) 以 f(x)的 n 个偏导数为分量的向量,称为 f(x)在 ⎢⋮ ⎥ ⎢ ⎥ x 处的梯度--f(x)关于向量 x 的一阶导数 ⎢ ∂f ⎥ ⎢ ⎣ ∂xn ⎥ ⎦ 定义 2.1
⎡ ∂2 f ⎢ ∂x ∂x ⎢ 1 1 ⎢ ∂2 f ⎢ H ( x ) ≜ ⎢ ∂x2 ∂x1 ⎢ ⋮ ⎢ ⎢ ∂2 f ⎢ ∂x ∂x ⎣ n 1
∂2 f ∂x1∂x2 ∂2 f ∂ x2 ∂ x2 ⋮ ∂ f ∂ xn ∂ x 2
2
⋯ ⋯ ⋱ ⋯
∂2 f ⎤ ∂x1∂xn ⎥ ⎥ ∂2 f ⎥ ⎥ ∂ x2 ∂ x n ⎥ ⇔ ⋮ ⎥ ⎥ ∂2 f ⎥ ∂ xn ∂ xn ⎥ ⎦
1 2 1 2 2 1 2 1 2 设 x1 , x 2 ∈ x n,在 R n中线段定义为 ⎡ ⎣x , x ⎤ ⎦ ≜ { x | x = λ x + (1 − λ ) x , 0 ≤ λ ≤ 1} , x = x + λ ( x − x ) = λ x + (1 − λ ) x
定理 2.2 (中值定理) 设 f : D → R1 ( D ⊆ R n )又 N δ ( x 0 ) = { x | x − x 0 < δ } ⊆ D 1)若 f ( x )在 x 0 可微,则对任一点x ∈ N δ ( x 0 ), 有f ( x ) = f ( x 0 ) + ∇f ( x 0 )Τ ( x − x 0 ) + Ο ( x − x 0 ); 2)若 f ( x )在 N δ ( x * )内可微,则对任一点x ∈ N δ ( x 0 ), 有f ( x ) = f ( x 0 ) + ∇f (ζ )Τ ( x − x 0 ), ζ = x 0 + θ ( x − x 0 ), 0 < θ < 1
< 复 习 内 积 > x T y =< x , y >= x1 y1 + x 2 y 2 + ... + x n y n − − − 向 量 x 与 y的 内 积
n = 2时 , f ( x1 , x 2 ) = f ( x10 , x 20 ) +
∂f ( x ) ∂ x1
∆ x1 +
x0
∂f ( x ) ∂ x2
解: 1.
2 ⎡ 4 x13 - 2 x1 x2 - x3 ⎤ ∂f ∂ f ∂ f ⎢ ⎥ 3 2 2 2 2 因为 = 4 x1 - 2 x1 x2 - x3 , = 6 x2 - +4 x3 , = 6 x3 + 4 x2 - 2 x1 x3所以 ∇ f ( x) = ⎢ 6 x2 - x1 + 4 x3 ⎥ , ∂x1 ∂x2 ∂x3 ⎢ 6 x3 + 4 x2 - 2 x1 x3 ⎥ ⎣ ⎦ 2 2 2 ∂ f ∂ f ∂ f = 12 x12 - 2 x2 = 12 x2 = 6 - 2 x1 2 ∂x12 ∂x2 ∂x32 又因为 ∂2 f ∂2 f ∂2 f = -2 x1 =4 = -2 x3 ∂x1∂x2 ∂x2 ∂x3 ∂x1∂x3
2 ∆ x 2 + Ο ( ∆ x12 + ∆ x 2 ) = f ( x 0 ) + ∇ f ( x 0 ) Τ ∆x + Ο ( ∆x )
x0
定理2.2 (台劳定理) 设f : D → R1 ( D ⊆ Rn ), 又Nδ ( x0 ) = {x | x − x0 < δ } ⊆ D
2 1 1)若f ( x)在x0二次可微,∀x ∈ Nδ ( x 0 )有f ( x) = f ( x0 ) + ∇f ( x0 )Τ ( x − x0 ) + ( x − x0 )Τ H ( x0 )( x − x0 ) + Ο( x − x0 ); 2 1 2)若f ( x)在Nδ ( x0 )二次可微,∀x ∈ Nδ ( x 0 )有f ( x) = f ( x0 ) + ∇f ( x0 )Τ ( x − x0 ) + ( x − x0 )Τ H (ζ )( x − x 0 ), ζ = x0 + θ ( x − x0 ),0 < θ < 1; 2
x∈ R
若 ∃ x * ∈ R, ∀ x ∈ R, x ≠ x * , 恒有 f ( x ) > f ( x * ),称 x * 为 ( P )的严格全局极小值点.
定义1.2 若 ∃ x * ∈ R, ∃x *的 δ 邻域: N δ ( x * ) = { x | x − x * < δ , δ > 0}, 使 称 x *为 ( P )的局部极小值点. 若 ∀ x ∈ R ∩ N δ ( x * ), x ≠ x *,恒有 f ( x ) > f ( x * ), 称 x *为 ( P )的严格局部极小值点.
x∈R
2)约束最优化问题 ⎧ min f ( x ) 或 min f ( x ), R = {x | g i ( x ) ≥ 0, i = 1, 2,..., m} ⎨ x∈R ⎩ s.t.g i ( x ) ≥ 0, i = 1, 2,..., m
<二>根据函数类型分类 f(x) g(x) i=1,2,...,m (1) f(x)为线性函数,gi(x)为线性函数,称 P 为线性规划; (2) f(x)为二次函数,gi(x)为线性函数,称 P 为二次规划; (3) f(x)不是一次或二次函数 或 gi(x)不全是线性函数,称 P 为非线性规划; <三>根据解法分类 (1)解析方法--利用函数的分析性质构造迭代公式,是指收敛到极值和极值点(本课程) (2)直接方法--它对分析性质没要求,通过比较函数值大小确定极值点的位置(0.618 法)
§3 最优解与极值点
⎧ min f ( x ) ( P) ⎨ 或 ( p ) min f ( x ), R = { x | g i ( x ) ≥ 0, i = 1, 2,..., m} x∈R ⎩ s.t .g i ( x ) ≥ 0, i = 1, 2,..., m 定义1.1 若 min f ( x ) = f ( x * ), x * ∈ R即 ∃ x * ∈ R, ∀ x ∈ R 恒有 f ( x ) ≥ f ( x* ), 称 x*为 ( P )的最优解或全局极小值点.
第一章
绪论
①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②什么是最优化?最优化方法主要是研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选取某种方案以达到最优目标的一门学科。 达到最优目标的方案称为 最优方案。搜索最优方案的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这种方法的数学理论成为最优化理论。 ③符号说明
x = ( x1 , x2 ,..., xn )T − − − n维列向量 ( 或点) A = [aij ]mxn − − − mxn阶矩阵 A−1 − − − 逆 AT − − − 转置 A − − − 行列式 Rank A − − − 秩 I − − −单位矩阵 I n − − − n阶单位矩阵 Φ − − − 空 R n − − − n维实数空间 A ⊆ B − − − A是B的真子集 x ∈ S − − − 元素 xT y =< x, y >= x1 y1 + x2 y2 + ... + xn yn内积
某些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化为标准形式 1) gi ( x) ≤ 0 ⇒ − gi ( x) ≥ 0 2) max f ( x) ⇒ − min[ f ( x)]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