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8章 输入/输出接口基础与总线

合集下载

第8章 微机原理习题库

第8章 微机原理习题库

一.填空题1.类型码为()的中断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存放在0000H:0058H开始的4个连续单元中,若这4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5060H:7080H。

2.CPU在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检测INTR引脚,若测得INTR为()且IF为(),则CPU在结束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请求。

3.从CPU的NMI引脚产生的中断叫做(),它的响应不受()的影响。

4.中断类型码为15H的中断,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一定存放在()四个连续的单元中,若这四个单元的的内容为:66H、50H、88H、30H,则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为()。

5.中断控制器8259A中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的作用是()。

6.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和()。

7.在8086/8088微机系统中,INT20H指令中断向量存放在()中。

8.CPU在响应中断时,首先是保护(),然后将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送入()。

9.在8086/8088微机中,实现CPU关中断的指令是(),实现开中断的指令是()。

10.如果CPU同时接收到中断请求和总线请求,则CPU应先响应()。

11.当用8259A管理INTR中断时,要发出EOI命令结束中断是操作()命令字。

12.执行INTn指令时,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响应INTR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响应NMI时,中断类型号由()提供,执行BOUND指令时,中断类型号由( )提供。

13.INTR、NMI均属于外中断,其中INTR被称为()中断,NMI被称为()中断。

14.80486在实模式下,当某中断源的中断类型码为70H时,中断服务程序的偏移地址和段基址将分别填入()单元和()单元。

15.CUP复位时,由于()被清零,使从INTR输入的可屏蔽中断不被响应。

16.2片8259A级联可管理()个可屏蔽中断。

17.INTR输入是()有效。

18.级连系统中,从8259A中的INT引脚应与主8259A的()连接。

微机原理第八章 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

微机原理第八章 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

1. 可编程串行接口典型结构
✓状态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
✓数据输入寄存器--串行输入/并行 输出移位寄存器
✓数据输出寄存器--并行输入/串行 输出移位寄存器
2. 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在串行通信时,数据和联络信号使用同一条信号线 来传送,所以收发双方必须考虑解决如下问题: ❖ 波特率---双方约定以何种速率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帧格式---双方约定采用何种数据格式 ❖ 帧同步---接收方如何得知一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 位同步--- -接收方如何从位流中正确地采样到位数据 ❖ 数据校验--- -接收方如何判断收到数据的正确性 ❖差错处理---收发出错时如何处理 收发双方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通信协议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串行通信适于长距离、中低速通信
并行通信
将数据的各位同时在多根并行传输线上进行传输。
D0 0
D1 1
D2 0

D3 1
D4 D5
0 1
D6 1
D7 0
D0 D1 D2 D3 目 D4 的 D5 D6 D7
数据的各位同时由源到达目的地 → 快 多根数据线 → 短距离(远程费用高)
并行通信适于短距离、高速通信
工作方式下。
(8)错误检测 • 传输错误 • 覆盖错误
二、 接口与系统的连接
从结构上,可把接口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和 外设相连的接口结构与具体外设的传输要求及数 据格式相关,因此,各接口的该部分互不相同; 而与系统总线相连的部分,各接口结构类似,一 般都包括:
1. 总线收发器和相应的逻辑电路
2. 联络信号逻辑电路
接收端需要一个时钟来测定每一位的
时间长度。
波特率/位传输率---每秒传输的离散信号 的数目/每秒传输的位数。 波特率因子---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 什么是机器码?什么是真值?解:把符号数值化的数码称为机器数或机器码,原来的数值叫做机器数的真值。

3. 8位和16位二进制数的原码 、补码和反码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分别是多少? 解:原码(-127~+127)、(-32767~+32767)补码 (-128~+127)、(-32768~+32767) 反码(-127~+127)、(-32767~+32767)4.一般来说,其内部基本结构大都由 算数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寄存器阵列、总线和总线缓冲器 四个部分组成。

高性能微处理器内部还有指令预取部件、地址形成部件、指令译码部件和存储器管理部件等。

二 1.总线接口单元BIU (Bus Interface Unit )包括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20位地址加法寄存器和先入先出的指令队列、总线控制逻辑。

负责与存储器、I/O 设备传送数据,即BIU 管理在存储器中获取程序和数据的实际处理过程。

20位地址加法器将16位段地址和16位偏移量相加,产生20位物理地址。

总线控制逻辑产生总线控制信号对存贮器和I/O 端口进行控制。

IP 指针由BIU 自动修改,平时IP 内存储下条要取指令的偏移地址;遇到跳转指令后,8086将IP 压栈,并调整其内容为下条要执行指令地址。

2.执行单元EU (Execution Unit )包括ALU 、状态标志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暂存器、队列控制逻辑与时序控制逻辑等。

负责指令的执行。

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ALU 和寄存器对其进行所需的处理。

3.EU 和BIU 的动作管理—流水线技术原则控制器运算器 寄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 CPU主机外部设备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微型机软件微型机系统 微型机硬件(1)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2个空字节且EU 未向BIU 申请读写存储器操作时,BIU 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2)每当EU 要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先从BIU 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代码,然后执行指令。

微机原理与接口复习

微机原理与接口复习
5.5关于DRAM
答,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的存储单元电路 动态存储单元是由 MOS 管的栅极电容 C 和门控管组成的。数据以电荷的形式存储在栅极电容上,电容 上的电压高表示存储数据 1 ;电容没有储存电荷,电压为 0 ,表明存储数据 0 。因存在漏电,使电容 存储的信息不能长久保持,为防止信息丢失,就必须定时地给电容补充电荷,这种操作称为 “ 刷新 ” 由于要不断地刷新,所以称为动态存储。方法:采用“仅行地址有效”方法刷新;刷新周期:15μs刷新次数128us
1.3微机系统总线?
答,系统总线: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CPU通过它们与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好处:组态灵活、扩展方便 三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其பைடு நூலகம்用特点是:在某一时刻,只能由一个总线主控设备来控制系统总线,只能有一个发送者向总线发送信号;但可以有多个设备从总线上同时获得信号。
通过控制字D7作为特征位来区分不同的控制字。
第一章 微机系统概述
1.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与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区别
答,微型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集成了计算机主要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微处理器为核心,所构造出的计算机系统 。
PC机:PC(Personal Computer)机就是面向个人单独使用的一类微机 。
1、微机中各部件的连接采用什么技术?为什么?
答:现代微机中广泛采用总线将各大部件连接起来。有两个优点:一是各部件可通过总线交换信息,相互之间不必直接连线,减少了传输线的根数,从而提高了微机的可靠性;二是在扩展计算机功能时,只须把要扩展的部件接到总线上即可,十分方便。
2、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分哪三种?(选择/填空)

微机原理习题集答案

微机原理习题集答案

第1章 概述1.电子计算机主要由.电子计算机主要由 运算器运算器 、 控制器控制器 、 存储器存储器 、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 和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等五部分组成。

等五部分组成。

等五部分组成。

2. 运算器运算器 和 控制器控制器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CPU。

3.总线按其功能可分.总线按其功能可分 数据总线数据总线 、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 和 控制总线控制总线 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4.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 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 ;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板级总线) ; CPU 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 内部总线内部总线 。

5.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 程序存储程序存储 和 程序控制程序控制 的工作原理。

的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又称这种原理又称为 冯·诺依曼型冯·诺依曼型 原理。

原理。

第3章 微处理器及其结构1.8086/8088 CPU 执行指令中所需操作数地址由执行指令中所需操作数地址由 EU EU EU 计算出计算出计算出 16 16 16 位偏移量部分送位偏移量部分送位偏移量部分送 BIU BIU BIU ,由,由,由 BIU BIU BIU 最后最后形成一个形成一个 20 20 20 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2.8086/8088 CPU CPU在总线周期的在总线周期的在总线周期的T1 T1 T1 时刻,用时刻,用时刻,用A19/S6A19/S6A19/S6~~A16/S3 A16/S3 输出输出输出 20 20 20 位地址信息的最高位地址信息的最高位地址信息的最高 4 4 4 位,而在位,而在其他时钟周期,则输出其他时钟周期,则输出 状态状态 信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复习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复习

微机原理与接⼝技术总复习微机原理与接⼝技术总复习第⼀部分:填空题第⼀章微机的基本知识1.1基本知识结构微机的构成(包括硬件:主机+外设;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等)微机的⼯作原理和⼯作过程①⼯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②⼯作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指令)③控制器的两个主要功能了解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法及补码的运算⼆、⼋、⼗、⼗六进制数的表⽰及其相互转换ASCII码、BCD码的表⽰⽅法及其运算、修正原则⽆符号数与符号数的运算及其对标志位的影响1.2相关习题1.对于⼆进制数0110 1001B,⽤⼗进制数表⽰时为:105D;⽤⼗六进制数表⽰时为:69H。

BCD2.设机器字长为8位,最⾼位是符号位。

则⼗进制数–11所对应的原码为:10001011B。

3.已知某数的原码是10110110B,则其反码是11001001B ;补码是11001010B 。

4.⼀个8位⼆进制数⽤补码⽅式表⽰的有符号数的范围是-128~+127 。

第⼆章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2.1基本知识结构掌握8086CPU的内部结构与主要引脚信号功能1、内部结构(BIU与EU)组成与功能2、主要引脚信号AD0~AD15, A16/S3~A19/S6,(地址锁存的必要性)BHE, NMI, INTR, INTA, HOLD, HLDA, RESET,READY, ALE, DEN,LOCK,RD,WR,M/IO。

熟悉8086 CPU 内部寄存器阵列了解8086最⼤组态与最⼩组态的区别熟悉存储器物理地址的⽣成及存储器组织20位地址如何⽣成;存储器是如何组织的,字节、字、字符串在内存中是如何存放的。

熟悉CPU中的标志寄存器及堆栈6个状态标志+3个控制标志;堆栈定义、堆栈组成及操作,为什么要设置堆栈?熟悉系统的输⼊/输出结构和基本总线周期(会画读、写周期基本时序图)2.2相关习题1.8086 CPU从功能上分为EU 和BIU 两部分。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第2版)李精华 第8章 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接口扩展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第2版)李精华 第8章  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接口扩展

8.1.2 编址技术
所谓编址,就是通过51单片机地址总线,使片外扩展的存 储器和I/O口中的每个存储单元或元器件,在51单片机的寻址 范围内均有独立的地址,以便51单片机使用该地址能唯一地选 中该单元。51单片机对外部扩展的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编址 的方法有两种:线选法和译码法。 1、线选法
所谓线选法,就是直接选定单片机的某根空闲地址线作为 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 2、译码法
由P0口作为地址线低8位,P2口作为地址线高8位,构 成16位地址,寻址范围为64KB。由于P0口分时复用为 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除提供低8位地址之外,又要 作为数据口,地址和数据分时控制输出。为避免地址 和数据的冲突,低8位地址必须用锁存器锁存。也就 是在P0口外加一个锁存器,当ALE为下降沿时,将低8 位地址锁存。
位(LSB)所对应的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分辨率定义 为转换器的满刻度电压(基准电压)VFSR与2n的比值,即
分辨率= VFSR 式中,n为A/D转2换n器输出的二进制位数,n越大,分
辨率越高。分辨率取决于A/D转换器的位数,所以习惯上 用输出的二进制位数或BCD码位数表示。
8.2 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简介
2.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2)量化误差:模拟量是连续的,而数字量是断续
的,当A/D转换器的位数固定后,数字量不能把模拟 量所有的值都精确地表示出来,这种由A/D转换器有 限分辨率所造成的真实值与转换值之间的误差称为量 化误差。一般量化误差为数字量的最低有效位所表示 的模拟量,理想的量化误差容限是±1/2LSB。
三、教学难点
I2C总线接口的程序设计。
四、教学方式
8.1 单片机的外部并行总线
8.1.1 并行总线结构 51单片机具有外部并行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简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本介绍微机原理以及接口技术的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微机系统、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内部总线结构、存储器系统、微机的中央处理器、系统总线与接口技术等。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为读者提供深入学习和研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机系统1.1 微机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微机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微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和输入输出(I/O)设备组成。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组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

1.2 微机系统的发展历程本节将回顾微机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们将从早期的微处理器发展到如今的微机系统,探讨微机系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应用。

1.3 微机系统的分类微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微机系统的几种常见分类方式,并讨论各种分类方式的优缺点。

第二章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2.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2.2 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的结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的结构,并详细讨论计算机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

第三章内部总线结构3.1 内部总线的概念和作用内部总线是计算机中各个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

本章将介绍内部总线的概念和作用,并详细探讨内部总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2 内部总线的分类内部总线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内部总线的几种常见分类方式,并讨论各种分类方式的优缺点。

3.3 内部总线的设计本节将介绍内部总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我们将讨论内部总线的带宽、传输速率、传输方式等设计参数,并详细介绍内部总线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微机原理第8章-2

微机原理第8章-2

中断服务程序: … IN AL ,DX ; 送输出允许OE信号,送数字 量到AL中 … IRET
2
数/模(D/A)转换
主程序:

MOV CX,8 ;一次循环采样,共8个通道 MOV DX,380H ;选择A/D通道0 MOV AL,0 ; 为第一次监测置初值 AGAIN:OUT DX,AL ;送START启动信号,锁定模拟输入地址 HLT ; 暂停,等待中断即EOC变高 CMP AL, 0F0H ;模拟值与0F0H比较 JA OVER ; 超限,转移到OVER INC DX ; 选择A/D通道1 LOOP AGAIN ; 中断结束后开始采样通道1 … OVER: …
启动转 换脉冲 时钟 脉冲
转换结 束信号
输出允 许信号
⑷控制逻辑与时序— 控制芯片的工作并提供转换所需的时序。
2、ADC0809引脚功能
⑴IN0~IN7— 8路模拟电压输入; ⑵ ALE — 地址锁存信号; ⑶ ADDA/B/C— 8路地址线; ⑷ D0~D7— 8位数字信号输出; ⑸CLK— 时钟信号(10K~1.2M); ⑹ VREF—基准电压,VREF(+) 接VCC,VREF (-)接地;

A/D转换器ADC完成模拟量→数字量的转换, D/A转换器DAC完成数字量→模拟量的转换。
模拟输入输出系统

1) 传感器

传感器是用于将工业生产现场的某些非电物理量转 换为电量(电流、电压)的器件。例如,热电偶能够 将温度这个物理量转换成几毫伏或几十毫伏的电压 信号,所以可用它作为温度传感器;而压力传感器 可以把物理量压力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等等。 一般来讲,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都比较微弱,有些 传感器的输出甚至是电阻值、电容值等非电量。为 了易于与信号处理环节衔接,就需要将这些微弱电 信号及电阻值等非电量转换成一种统一的电信号, 变送器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器件。它将传感器的输 出信号转换成0~10 mA或4~20 mA的统一电流信号 或者0~5 V的电压信号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第8章 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第8章 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

;执行锁存命令
MOV DX,CS+0
;计数器0端口地址
IN AL,DX 内容
;读计数输出锁存器中的低8位
MOV AH,AL
;保护
IN AL,DX 内容
;读计数疏忽锁存器中的高8位
XCHG AH,AL
;AX中是输出锁存命令瞬间,计数执行 单元中的计数值
13
8.2.3 8253的工作方式
8253 的工作方式:
在计数期间CPU又送来新的计数初值,不影响当前计数过程。计数器计数到0, OUT端输出高电平。一直等到下一次GATE信号的触发,才会将新的计数初值装入, 并以新的计数初值开始计数过程,如图8-4(c)所示。8253方式1下三种情况的时序 波形图,如图8-4所示。
18
8.2.3 8253的工作方式
8253方式1时序波形图
接口芯片的地址码经译码后接通芯片的片选端,对读操作而言,怎样使 输入端口的信息由数据总线进入CPU,数据何时读入CPU,这些都由读信号 控制。对于输出接口,当CPU对接口进行输出数据的操作时,发出写信号。 在PC系统中,对I/O接口的操作由IN、OUT指令完成。
3
8.1可编程接口芯片概述
3. 可编程 目前所用的接口芯片大部分是多通道、多功能的。所谓多通道就是指一
0:二进制计数 1:十进制计数
其中:D7 D6用于选择定时器;D5 D4用于确定时间常数的读/写格式;D3 D2用来 设定计数器的工作方式;D0用来设定计数方式。
11
8.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
例题8.1 8253控制字写入示例
MOV DX,CS+3
;8253控制寄存器端口地址,设置8253内部寄存
输入

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

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
带宽优化
为了提高总线的带宽利用率,总线接口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例如,采用数据压缩、多通道传输等技术,提高总线 的传输效率。
低功耗、低延迟总线接口
低功耗设计
随着移动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低功耗设计成为总线接 口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降低电压、优化电路设计、采 用低功耗模式等方式,降低总线接口的功耗,延长设备的续 航时间。
低延迟技术
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低延迟技术显得尤为 重要。总线接口技术通过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减少传输环节 等方式,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
无线、蓝牙、WiFi等无线总线接口
无线化趋势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总线接口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线总线接 口具有灵活性和移动性,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
通信设备总线接口的应用案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 器等网络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 。通过总线接口技术实现设备的快速数据传输和高效能通 信,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应用案例
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实 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有PCI、AGP、SATA等 。
总线标准
为了规范总线的连接和通信,制定了一系列总线标准,如ISA、EISA、 PCI等。
04
常见总线接口技术
并行总线接口
定义
并行总线接口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多个数据线同 时传输多个数据位。
特点
并行总线接口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短、连接线 数多、成本高等特点。常见的并行总线接口包括ISA、 EISA、PCI等。
总线接口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定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的来说,我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我感觉这门课的内容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这门课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80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工作模式,介绍了8086CPU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的组成和I/O接口扩展方法,微机的中断结构、工作过程,并系统介绍了微机中的常用接口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七大接口芯片:并行接口8255A、串行接口8251A、计数器/定时器8253、中断控制器8259A、A/D(ADC0809)、D/A (DAC0832)、DMA(8237)、人机接口(键盘与显示器接口)的结构原理与应用。

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微机系统中涉及的总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数据传输方法、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论(1)超、大、中、小型计算机阶段(1946年-1980年)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2)微型计算机阶段(1981年-1990年)微型计算机大量普及,几乎应用于所有领域,对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计算机网络阶段(1991年至今)。

计算机的数值表示方法: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要会各个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计算机网络为人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实现了遍及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章:80X86微处理器结构本章讲述了80X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及他们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方式,重点讲述了8086微处理器的相关知识,从而为8086微处理器同存储器以及I/O设备的接口设计做了准备。

本章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

第三章:80X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本章讲述了80X86微处理器指令的多种寻址方式,讲述了80X86指令系统中各指令的书写方式、指令含义及编程应用;讲述了汇编语言伪指令的书写格式和含义、汇编语言中语句的书写格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第一章:微机系统概述1.1 微机的发展历程1.2 微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1.4 微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微处理器2.1 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微处理器的性能评价2.3 常见微处理器简介2.4 微处理器的编程与应用第三章: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3.2 随机存储器(RAM)3.3 只读存储器(ROM)3.4 存储器扩展与接口技术第四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4.1 I/O接口的基本概念4.2 I/O接口的编址方式4.3 常见I/O接口芯片介绍4.4 I/O接口的程序设计第五章:中断与DMA控制5.1 中断的概念与原理5.2 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5.3 DMA控制原理与实现5.4 中断与DM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六章:串行通信接口6.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6.2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6.3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6.4 串行通信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七章:并行通信接口7.1 并行通信的基本概念7.2 并行通信的接口标准7.3 并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7.4 并行通信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八章:总线技术8.1 总线的概念与分类8.2 总线标准与协议8.3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8.4 总线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九章:模拟接口技术9.1 模拟接口的基本概念9.2 模拟接口的电路设计9.3 模拟接口的信号转换技术9.4 模拟接口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十章:微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维护10.1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概述10.2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0.3 微机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0.4 提高微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微机的发展历程与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解析:了解微机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微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助于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微机系统。

重点环节二: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解析:微处理器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理解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对于深入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至关重要。

微机原理习题集

微机原理习题集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册专业班级12物联网工程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周秋平第1章概述一、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由、、、和等五部分组成。

2.和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3.总线按其功能可分、和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4.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

5.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和的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又称为原理。

6. 字长为8,计算(-1)补码+(-127)补码=7. 对于R进制数来说,其基数(能使用的数字符号个数)是,能使用的最小数字符号是。

8. 十进制数72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9. 与十进制数67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10. 二进制数101.01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11. 十六进制数0E12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二、选择题1.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A. EBCDIC码B. ASCII码C. 十六进制编码D. 二进制编码2. 与十进制数56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A. 111000B. 111001C. 101111D. 1101103. 十进制数59转换成八进制数是()。

A. 73QB. 37QC. 59QD. 112Q4. 与十进制数58.75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A. A3.CHB. 3A.CHC. 3A.23HD. C.3AH5. 二进制数11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A. 17.256B. 13.5C. 13.25D. 17.56. 二进制数1110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 3ACHB. 3A.CHC. 3A3HD. 3A.3H7. 十六进制数1CB.D8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 110001011.11001B. 111101011.11101C. 111101011.11101D. 111001011.110118. 将十六进制数FF.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微机原理与接口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教案第一章:微机概述1.1 微机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微机的体系结构1.3 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4 微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微处理器2.1 微处理器的概念与结构2.2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2.3 微处理器的的发展历程2.4 微处理器的应用实例第三章:存储器3.1 存储器的概念与分类3.2 随机存储器(RAM)3.3 只读存储器(ROM)3.4 存储器的发展趋势第四章:输入/输出接口4.1 输入/输出接口的概念与作用4.2 接口的分类4.3 接口的通信方式4.4 接口的实例分析第五章:总线5.1 总线的概念与分类5.2 总线的通信协议5.3 总线的性能指标5.4 总线的应用实例第六章:微机系统的中断系统6.1 中断系统的概念与作用6.2 中断请求与中断响应6.3 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6.4 中断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七章:微机系统的定时器与计数器7.1 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与原理7.2 定时器与计数器的编程方法7.3 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应用实例7.4 定时器与计数器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第八章: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8.1 并行接口的概念与原理8.2 串行接口的概念与原理8.3 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的比较8.4 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的应用实例第九章:模拟量接口技术9.1 模拟量接口的概念与原理9.2 模拟量接口的转换方法9.3 模拟量接口的常用芯片9.4 模拟量接口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微机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10.1 微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10.2 微机系统的维护方法10.3 故障诊断与排除10.4 提高微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微机概述补充说明:性能指标中,特别是处理速度、内存容量、功耗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应用领域中,强调微机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和作用。

二、微处理器补充说明:性能指标中,核心频率、指令集、缓存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发展历程中,重要时间节点的技术和产品革新。

三、存储器补充说明:分类中,区别各种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RAM和ROM的原理、性能、用途等方面的比较。

微机原理讲义

微机原理讲义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今)
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 中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 单片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100-200
8086/8088 80286 80386 32 80486 32 Pentium P/Pro P/MMX PII PIII P4 Itanium

32

64
0.13
550 133-200 450 166-233 750 233-450 >300 850 450-1200 1000 1300-2400 CPU:2.5K 800(20条指令 >3000 Cache:30K /时钟周期)
(2n1 1) ~ (2n1 1)
对应的原码是1111~ 0111。
33
数0的原码

8位数0的原码:+0 = 0 0000000 - 0 = 1 0000000
即:数0的原码不唯一。
34
反码[X]反
定义 若X>0 ,则 [X]反=[X]原 若X<0, 则 [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 不变,数值部分按位取反
D Dn 1 10 Dn 2 10 D0 10
1 n 1 n2 0
D1 10 D m 10
m
i m
D 10
i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填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填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填空计算机基础知识1.系统总线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三类传输线组成。

2.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

3.计算机的硬件结构通常由五大部分组成。

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4.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功能部分5.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少量寄存器组成。

6.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

7.8位二进制整数,其补码所能表示的范围为-128—127,-1的补码为OFFH 。

8.一带符号数的8位补码为11110111B,它所表示的真值为-9D。

9.将二进制数10110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为45.625。

10.8位二进制补码10110110代表的十进制负数是-74D。

11.将压缩BCD码01111001转换成二进制数为01001111B。

12.将压缩BCD码01111001转换成十进制数为79D。

13.X、Y的字长均为12位,已知[X]反=A3CH,原码为0DC3H,[Y]反=03CH,则X-Y的补码为0A01H。

14.带符号数在机器中以补码表示,十进制数-78表示为FFB2H。

15.已知X的补码是11101011B,Y的补码是01001010B,则X-Y的补码是10100001B。

16.ASCII码由 7 位二进制数码构成,可为 128 个字符编码。

17.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实数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定点法浮点法18.将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__5B.8H_____。

19.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11000111____B。

20.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码。

21.十进制数36.875转换成二进制是___100100.111____________。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结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1、几个关键字:时钟频率、字长、寻址范围、地址总线、数据总线2、冯诺依曼结构中微型计算机的四大组成部分:CPU、内存、I/O接口、系统总线3、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ALU):算数逻辑运算控制器(CU):指令译码,根据指令要求发挥出相应控制信息寄存器(Registers):存放数据4、存储单元是存放信息(程序和数据)的最小单位,用地址标识。

单位:位、字节、字5、三总线:地址总线(AB):输出将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数据总线(DB):数据线的多少决定了一次能够传送数据的位数控制总线(CB):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决定系统总线的特点6、“裸机”指未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所有物理装备的集合=硬件系统=裸机:CPU、I/O接口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ROM和RAM)7、字长是指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8、时钟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9、任意进位制数→十进制数:按位权展开十进制数→任意进位制数:辗转相除第二章8086/8088微处理器1、8086 CPU有两个独立逻辑部件组成(内部功能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与内存或I/O端口传送指令或数据、产生20位的物理地址指令执行部件(EU):负责执行指令2、BIU负责取指令,EU负责执行指令,重叠执行大大减少了等待指令所需的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和整个系统的执行速度3、段寄存器:代码CS、数据DS、堆栈SS、附加ES通用寄存器:数据寄存器:AX、BX、CX、DX变址寄存器:源DI、目的SI指针寄存器:基址BP、栈SP标志寄存器:FLAGS指令指针寄存器:IP4、8086 CPU通过CS寄存器和IP寄存器能准确找到指令代码5、8086/8088段寄存器的功能是用于存放段起始地址及计算物理地址6、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只能按16位存取。

7、可以用于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变址等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有BX、BP、SI、D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086 CPU与端口之间的硬件接口 硬件接口三种方法: (1) 仅使用8086CPU偶地址的接口技术 例8-2 设有某8位I/O接口电路芯片,其内部有 4个可寻址的 端口,并已知该I/O接口电路芯片的起始地址为328H,仅使用 8086CPU中偶地址的接口技术,试求出该I/O接口电路芯片的其余 地址并设计出该接口电路。
输入/ 8.1.2 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l)解决CPU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2)实现信号电平的转换 (3)实现信号格式的转换 实现信号格式转换的情况可分成以下三种: 1)模/数与数/模转换 2)开关量转换 3)并行—串行转换 (4)实现CPU与外设之间同步工作 (5)实现CPU对端口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2 3 4 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了解端口的编址方法。 掌握四种传送方式的特点。 了解总线技术。 重点内容 1 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2 端口的编址方法。 3 端口与CPU之间的接口。 4 CPU与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条件或 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传送方式)。 难点内容 1 CPU与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条件或 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传送方式)。 学时数 4学时
8.1 概述 输入/输出接口是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缓冲电路。
8.1.1 外部设备及其信号 1、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3)I/O复合设备 硬盘、光驱等。
2、外部设备的信号 (1)数据信号(主要部分) 按照其物理形态可分: 1)数字量: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据、图形或文字信息。 2)模拟量:指那些以连续形态出现的物理量。 3)开关量:只有两种状态(0,1)的量。 4)脉冲量 (2)状态信号 作用:指示外部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协调CPU与外部设备之 间的操作。 (3)控制信号 作用:CPU向外设发出的命令。
8.3.2 中断技术传送方式 查询方式的主要不足之处: (1)CPU的使用效率低 CPU将大量时间用在查询和等待外设状态上。 (2)实时性差 查询间隔时间中不能及时处理外部设备的服务请求。 中断技术的特点——在外部设备没有传送数据的要求时,CPU 进行正常的工作,即执行主程序;当设备满足传送条件时,向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响应中断请求,暂停执行主程序,转而进行中 断处理,进行数据传送,传送完毕后,再返回到主程序中。 中断传送方式能够实现并行操作,CPU使用效率高,实时性好。 软件和硬件结构都较复杂。
2、条件传送方式(查询式传送 ) 一个数据传送的过程软件必须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① CPU从状态端口中读取一个状态字。 ② CPU检测状态字的某对应位是否满足“就绪”的条件,如果 不满足,则回到前一步重新读取状态字。 ③ 如果状态字表明该外设已处于“就绪”状态,则进行数据 的传送。 硬件须具备两个端口:数据口和状态口。 (1)查询方式下的输入接口 1)输入接口硬件 电路包括状态端口和数据端口。当输入设备将数据锁存到数据 锁存器时,同时使状态寄存器置位;CPU读数据时,同时清除状态 寄存器。 M/ IO低电平有效。
第8 章
输入/ 输入/输出接口基础与总线
教学内容
8.1 概述 8.1.1 外围设备及其信号 8.1.2 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8.2 CPU与端口之间的接口技术 8.2.1 最常用的简单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8.2.2 端口的编址方式 8.2.3 端口与CPU之间的接口 8.3 CPU与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8.3.1程序控制方式 8.3.2 中断技术传送方式 8.3.3 DMA传送方式 8.4 总线技术 8.4.1 概述 8.4.2 PC总线
(2)独立编址方式 优点: 1)可读性好,输入输出指令和访问存储器的指令有明显的区 别,使程序清晰; 2)I/O指令长度短,执行的速度快,占用内存空间少; 3)I/O地址译码电路较简单。 缺点:CPU指令系统中必须有专门的IN和OUT指令,而且这些指 令的功能没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强。 端口与CPU CPU之间的接口 8.2.3 端口与CPU之间的接口 1、简单I/O接口的组成 简单I/O接口的组成:由地址译码、数据锁存与缓冲器、状态 寄存器、命令寄存器等 。 2、地址译码电路 地址译码电路是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址译码电路分为两个部分:接口的选择和端口的选择。
2、I/O端口的寻址方法 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两种:统一编址方式和独立编址方式。 (1)统一编址方式(存储器映像寻址) 优点: 1)简化了指令系统的设计,在微处理器指令集中不必包含I/ O操作指令; 2)访问I/O设备的指令类型多、功能强,能用访问存储器指 令,对 I/O设备进行方便、灵活的操作; 3)I/O地址空间可大可小,能根据实际系统上的外设数目来 调整。 缺点:I/O端口占用了存储单元的地址空间,且I/O译码电路 变得较复杂。 其次,访问存储器的指令一般要比较长,这样延长了输入输出 操作时间。
解: I/O接口电路的8位数据线只与CPU数据总线的低8位相连, 只有A0为0时接口电路才会被选中。用CPU的二位地址线A2和A1作为 I/O接口电路芯片内部寻址,其余地址线经译码后可求得该芯片的 片选信号,译码地址应为328H。其接口电路芯片内部的 4个可寻址 的端口地址应为328H、32AH、32CH、32EH。该接口电路如图8-6所 示。
例8-1 某接口有四个端口分别为数据端口A、数据端口B、数据 端口C和控制端口。数据端口A和数据端口C为输入口,数据端口B和 控制端口为输出口,系统分配给接口的地址是378H、379H、37AH、 37BH。设系统为最小工作模式,试设计接口的译码电路。 解:该接口共有四个端 口地址,取地址码最低两位 A1、A0作为接口内不同端口 的选择,即:数据端口A、数 据端口B、数据端口C和控制 端口分别对应四种组合00、 01、10、11,高14位地址码 译出本接口的选择地址378H (也是数据端口A的地址)。
DMA传送方式 8.3.3 DMA传送方式 DMA——即直接存储器传送。将外设的数据不经过CPU直接送入 内存储器,或者从内存储器不经过CPU直接送往外部设备。 DMAC——DMA控制器。 对于大量的数据,CPU内是无法保存的,只能保存在存储器中。 这样,存储器→CPU→外设会降低传送的速度。 1、DMA控制器的功能 (1)能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 (2)能实现对总线的控制。 (3)能发送地址信号并对内存储器寻址。 (4)能修改地址指针。 (5)能向存储器和外设发出读/写控制信号。 (6)能判断DMA传送是否结束。 (7)能发出DMA过程结束信号,使CPU能正常工作 。
4、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指在计算机界承认或推荐的系统中互连各个模块 的标准。 常用的总线标准可分为两大类: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 (1)常用的标准系统总线 ① PC总线 ② ISA总线 ③ PCI总线 ④ S-100总线 ⑤ STD总线 (2)常用的标准外部总线 ① IEEE—488总线。 ② EIA RS—232总线
(3)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定义总线中的每一根线上信号的传送方向、有效电平 范围。一般规定送入CPU的信号叫输入信号,从CPU送出的信号叫输 出信号。 (4)时序特性 时序特性定义总线中的每一根线在哪个时钟周期有效,即每根 线的时序。 3、总线的操作过程 总线完成一次数据传输的操作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总线请求阶段 总线上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器件使用总线,当系统中有多个 主器件时,需要使用总线的主器件必须提出申请。 (2)寻址阶段 主器件取得总线使用权后,通过地址总线发出本次访问的从器 件的地址。 (3)传输阶段:传送数据。 (4)结束阶段:当前主器件让出总线使用权。
2、总线的特性 (1)物理特性 这里的物理特性是指总线的物理连接方式(总线的根数、插头 插座形状、引脚排列等)。 (2)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描写的是总线中的每一根线所起的作用。三种功能: 1)地址总线 它们是微型计算机用来传送地址的单向、三态总线。 2)数据总线 它们是传送数据或代码的双向、三态总线。 3)控制总线 用来实现控制信号传送的总线。
(2)查询方式下的输出接口 1)输出接口硬件 CPU将数据送到数据锁存器时,同时置位状态寄存器输出设备 读取数据后用 A CK 清除状态寄存器。
2)输出接口软件(如图8-12) 例8-4 设某接口的状态端口地址为 STATE,状态位从D7位输入,数据端口 的地址为OUTPORT,输出数据的总字节 数为OUTCOUNT,试编制查询式输出数据 的程序段。 解:设输出数据段在内存单元的首地址 为BUFF MOV SI,BUFF MOV CX,OUTCOUNT OUTPUT: IN AL,STATE TEST AL,80H OUTPUT JNZ MOV AL,[SI] OUT OUTPORT,AL INC SI LOOP OUTPUT
CPU与端口之间的接口技术 8.2 CPU与端口之间的接口技术 最常用的简单输入/ 8.2.1 最常用的简单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主要有缓冲器、锁存器和译码器。 (1)单向缓冲器74LS244 ((4)译码器74LS138
8.2.2 端口的编址方式 1、端口 接口内部通常设置有若干个寄存器,用来暂存CPU和外设之间 传输的数据、状态和命令,这些寄存器被称为端口。 端口根据寄存器内暂存的信息可分为:数据端口、命令端口和 状态端口。 状态信息的获取:CPU对 状态端口进行一次读操作。 数据的输入/输出:CPU 对数据端口进行一次读或写 操作。 控制命令的输出:CPU把 若干位代码写入命令端口。
(2)仅使用8086CPU奇地址的接口技术 I/O接口电路的8位数据线只与CPU数据总线的高8位相连,只有 A0为1时接口电路才会被选中。 (3)使用8086CPU连续地址的接口技术 I/O接口电路的同时连接CPU数据总线的高8位和低8位,使用A0 和 BHE 来决定使用高8位、低8位或同时使用高、低8位。 如图8-7所示。
2)输入接口软件(如图8-10) 例8-3 设某接口的状态端口地址为 STATE,状态位从D7位输入,数据端口的地 址为INPORT,输入数据的总字节数为 INCOUNT,试编制查询式输入数据的程序段。 解: 设输入数据存放在内存单元的首地址 为BUFF MOV SI, BUFF MOV CX, INCOUNT INPUT: IN AL, STATE TEST AL, 80H JZ INPUT IN AL, INPORT MOV [SI],AL INC SI LOOP INP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