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
【2019年整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综合问题解答1号2031249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1、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答:可以。
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答:不能。
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
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A)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A)答案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计30分)1、湿度观测时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步,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2、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3、在观测中发现地面温度表损坏,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代替。
4、观测薄纪要栏的记载: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在本地范围内造成灾害时,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
调查内容包括:影响的范围、地点、时间、强度变化、方向路径、受灾范围、损害程度。
当本地范围内进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包括人工降雨、防霜、防雹、消雾等)作业时,应注明其作业时间、地点。
有条件的可用影像记录,存档备用。
5、气压观测是测定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人工观测时,定时观测要计算本站气压,编发天气报告的时次还须计算海平面气压,配有气压计的,应作气压连续记录,并挑选气压的日极值(最高、最低)。
6、配制日照显影药液,取清水5克,需配药0.5克。
7、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是在地面气象月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8、20时地面最高读数低于14时0 cm读数的原因,除仪器物理原因外,人为的主要原因是地温场板结。
9、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10、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降水量最大者;若两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11、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
12、制作气表-1时,当电线积冰两个方向月极值的气温、风向、风速有两个或以上时,只记其中一个重量(或直径+厚度) 最大的月极值对应的气温、风向、风速;当重量(或直径+厚度)又相同时,则记南北向月极值对应的气温、风向、风速。
地面观测规范
地面观测规范一、填空题1、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
3、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4、能见度目标物的选择要求:目标物的颜色应当接近黑色,目标物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目标物大小要求其视角以0.5°-5°为宜,仰角不宜超过6°。
5、能见度测定的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近的目标物可适当小些,远的目标物可适当大些。
6、观测场大小应为25 X 25平方米,如确因条件限制,可为16 (东西向)×20 (南北向)平方米,草高不得超过20 厘米,场内要铺设0.3-0.5米宽的小路。
7、观测场边缘(围栏)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倍以上;距成排的障碍物,至少是该障碍物的10倍以上;距离较大水体的最高水位线,水平距离至少在100米以上。
8、一旬中某定时的记录缺测2次或以下时,各定时按实有记录作旬统计。
9、日照计安装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纬度允许误差是±0.5°,方位允许误差是±5°。
10、采集器的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雨量传感器的高度不得低于70cm;辐射传感器支架高度1.50 m,允许误差范围±10 cm、纬度的允许误差范围±0.1°,方位的允许误差范围±0.25°;风向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高10-12 m、方位正北(南)、允许误差范围±5°。
11、各观测项目的记录单位及其记录要求:能见度(单位):千米,记录要求小数一位;冰雹直径(单位)毫米,记录要求整数;气压、水汽压(单位)百帕,记录要求小数一位。
万州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整编分析及应用
万州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整编分析及应用作者:周英袁久坤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22期摘要: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万州区先后建成了89个自动气象站,大大增加了气象资料的空间、时间密度,能获取较为精细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现对短时突发性和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时、连续监测。
通过对这些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及其整理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整个万州的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分布情况、变化规律,为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农事活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气候区划等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区域自动站;资料;整编;分析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2-0186-03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近年来万州先后建成自动气象站89个,各监测站点平均间距6.16KM,每个镇乡至少有1个观测站点,实现了气象要素连续动态实时监测。
由于受观测设备、观测环境等因素影响,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进一步更好地获取精细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现对短时突发性和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时、连续监测,为开展精细化气象预报和科研提供综合基础数据,需要对区域自动站资料先通过质量控制后再进行统计整编,以便为传统的农业气候区划进行订正,编制更加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为農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风险。
1 区域站资料收集本文主要是通过重庆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自动站资料A/J文件手工生成平台,按区域进行不同站点不同时间的A/J文件下载。
2 区域站资料质量控制在进行区域站资料统计整编前,可利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和安徽报表审核软件(CDQC)以及人机交互审核对各站各月的A/J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在进行质量控制前必须对A/J文件进行处理后才能加载。
2.1 A/J文件处理2.1.1 A/J文件格式处理由于平台上下载的手工生成的A/J文件是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原始数据文件,且大部分不能用OSSMO软件直接读出,有些在格式上还需进行处理,比如A/J文件首行参数的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感应器拔海高度单位错误,均应修改成单位以“0.1m”进行记录。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第一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56分)1一般气象站、无人值守气象站、机动地面气象观测站。
23、人工器测日照时制采用真太阳时,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气象观测日照时制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
4、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5、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应具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或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用于观测业务。
6、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时,至少应进行3个月的平行观测。
7、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
8、薄幕卷层云的符号为Cs nebu。
9、预计可能降大到暴雨时,将蒸发桶和专用雨量筒同时盖住,蒸发量按“0.0”计算,待雨停或转小后,把蒸发桶和专用雨量筒盖同时打开,继续进行观测。
10、冬季当积雪掩没地面温度传感器时,仍按正常观测,但需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当各雪掩没草温传感器时,将传感器置于原来位置的雪面上,并在观测簿备注栏内注时起止日期。
11、地面状态划分为两种类型,二十种状况,以00~19二十个数码表示。
12、气象站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
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以观测场中心为准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13、一候、旬、月中,24次定时记录的某定时记录分别缺测1次、2次、6次或以下时,各定时按实有记录做候、旬、月统计;缺测2次、3次、7次或以上时,该定时不做候、旬、月统计。
14、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广义上是指自动气象站网,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存储观测数据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理论试题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理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
2.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分为()和()两种方式,其中人工观测又包括()和()。
3.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和()。
4.仪器之间的东西间隔不小于(),南北间隔不小于()。
5.日出之前,日落之后,在阳光反射下,卷云常呈鲜明的( )或( )。
6.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不足()千米记()。
7.冰针是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可形成()或其他()的现象。
多出现在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8、降水现象有几种(),雷电现象有哪几种()。
9、每月5、10、15、20、25日和月末最后1天,若雪深已达到()或以上时,在雪深()或()后,应在观测雪深的地点附近进行()。
10、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射度达到或超过()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1、计算海平面气压将地面气象观测站不同高度的()订正到()。
我国以黄海海面平均高度为()。
12、温度计的记录与实测值相比较,误差超过()时,应及时调整仪器笔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将对错对号标在题号)1、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2、高山站云笼罩测站时,按雾记录,若云雾移出测站时,应按云记录()。
3、某月只有3、10、28有0.0的降水,最大连续降水日数填1,降水量填0.0,起止日期栏任选。
()4、大量极细微的尘粒,均匀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判断为烟幕。
()5、遥测雨量计自然排水量与计数,记录值相比如发现差值超过+4%时,应检查记录器工作是否正常。
()6、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降水,在水平面积累的深度。
()7、为使计算机蒸发量准确和方便起见,在多雨地区的气象站或多雨季节应增设一个蒸发专用的雨量器。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和标准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和标准答案一、单选1、________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A:地面气象观测B:地面气象观测记录C:地面气象资料2、除日照外,其他各类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应根据_____________而定。
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B:台站的规定C:自记纸上的开始时间3、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________年。
A:1 B:2 C:34、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分别有____种。
A:5 B:6 C:7 D:85、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我国以________海面平均高度为海平面基准点。
A:渤海B:黄海C:东海6、干湿球温度表不适用在低温下测定湿度,这是因为相对湿度由0变化至100%,湿球温度__________。
A:变化太大B:变化太小 C:不易溶冰7、调整最高温度表时,用手握住表身,感应部分向下,手臂向外伸出约________度,用大臂将表前后甩动。
A:20 B:30 C:408、地面三支温度表须水平地安放在地温场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按________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排列。
A:0cm、最低、最高B:0cm、最高、最低C:最低、最高、0cm9、出现浮尘时,水平能见度________。
A:在1.0~10.0千米之间B:<10.0千米C:<1.0千米D:≤1.0千米10、人工日照观测使用的时间是_______。
A: 北京时B: 世界时C: 真太阳时D: 地方平均太阳时11、若A代表干球,B代表湿球,C代表最低气温,D代表最高气温,E代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则5日20时的观测顺序为_______。
A:ABCDE B:ABEDC C: ABECD D: BAECD12、某日20时观测前和观测时有降水,降水量观测之后,在19点59分降水停止,而后20点05分降水又重新开始。
这时____________。
A:应在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栏。
B:不必进行补测待次日一并处理。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及答案1、地面气象观测获取的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2、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时的天气状况确定,但气压观测时间应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3、值班员每天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相差大于30 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集器的内部时钟。
4、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
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观测记录造成影响。
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5、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米宽的小路,只准在小路上行走。
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6、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米,南北间隔不小于3米,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米。
7、为取得全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在旧站址的观测记录应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应从1月1日开始。
8、凡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米、或海拔高度差在100米以上、或地形环境有明显差异者,迁站时须在新旧站址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9、对比观测项目为: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深层地温。
10、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或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进行观测时,为了解取得的资料序列的非均一性,必须进行平行观测。
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2年。
当换用不同技术特性的仪器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不得少于3个月。
11、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12、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或有雨旛下垂。
有时产生飑或 1 降冰雹。
云底偶有龙卷产生。
13、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高积云、层云、雨层云演变而来,或积云、积雨云扩展或平衍而成。
14、层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雾层缓慢抬升或层积云演变而来。
可降毛毛雨或米雪。
15、雨层云多数高层云变成,有时也可蔽光高积云、蔽光层积云演变而成。
自动气象站滞后雨量的处理方法
收稿 日期 :20 —20 080 .5 作者 简介 :吴 霭霞 (95 ) ,女 ,山东 禹城人 , 工程师 ,主 要从 事地 面测报 和气 象服 务 工作 。 16一
・
68 ・
以上 原则 。
若判 断该量 为非 降水量 ,可 以作 以下 处理 :
( ) 日常值 班 中 ,在 正 点数 据 卸载 后 ,马 上 1 启动“ 时观 测” 定 功能 ,将 小 时、分 钟雨 量删 除 ,存
盘 形成 正确 的 上传 数据 文 件 ;若 该 量 出现在 定时
对 观象 台 、一 级站来 说 ,除 上面讲 到情 形外 ,
采集 数据” 钮 ,将 小 时 、分 钟雨 量删 除 ,计 算 、 按 编 报 、存 盘形 成 正确 的 上传 数据 文 件 ,并在 值 班
日记 中说 明 ,但 Z文件 不需要 修 改 。 ( )在使用 自动 站 降水量 发报 的 台站 ,在 定 2
但 7 2 2 22 编 报 该 量 , 8 时 6 R R R 4 R 4组 R R R1 和
个 基本 观 测 时 次之 间无 降水 现象 ,考虑 到 降水 组
合 日常实际工作对这段话进行简要的剖析。
l 非 降水 量
与 天气现 象 组 的配 合 ,需将滞 后雨 量删 除不编 报 ; 若 两个 基 本 观测 时 次之 间又 有 降水 现象 ,该量 并 入 发报 ;次 日 8时 7 R4 2 4 R22 R2编报 与否 同样遵 循 R
208 9 0 8年第 3期第 14期 1
自动 气 象 站 滞 后 雨 量 的 处 理 方 法
吴 霭 霞,郭
( 莱阳市气象 局, 山东
磊
莱阳 250 ) 6 20
摘要: 结合 日常实际观测工作 , 依据 ( 面气象观测规 范 ( 地 技术 问题综合解 答 ( 1 )中的有关规定 ,总结 了自动站滞后雨量的处理和编报 方法。 第 号 关键词: 自动 站 ;滞 后 雨 量; 处理 方 法
第一篇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说明:以黑色字体为主第一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一、填空题1、时制规定,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2、湿度观测时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步,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3、能见度测定的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近的目标物可适当小些,远的目标物可适当大些。
4、霰为白色不透明的园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为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5、观测场内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是:小型蒸发器口缘,冻土器内管零线,定槽式水银气压表水银槽盒中线,干湿球湿度表感应部分中心,日照计底座南北线。
6、若无20Cm口径专用量杯,仅知某次降水量重为376.8克,则该次降水量为 12.0 mm。
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8、出现灾害性天气,台站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
9、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10、观测场仪器之间,南北间距不小于3 m,东西间距不小于4 m。
11、云状的判定,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以及伴见的天象现象,参照“云图”,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比判定是那种云。
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连续演变过程。
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
12、荚状层积云(Sc lent)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
13、日照计每月应检查仪器安装情况,仪器的水平、方位、纬度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第1章测试题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第一版)第1章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时间变化上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必须具有、、。
2、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3、观测记录要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4、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
5、地面气象常规观测任务包括、、数据存储、、运行监控、技术保障和观测产品加工。
二、单选题(共20分)1、地面气象观测是对地球表面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
()A、一定范围内的B、全部范围内的2、辐射和日照采用时A地方平均太阳时 B北京时3、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布局的观测项目包括:气温、气压......等项已实现仪器自动观测的项目()A、17B、18C、19D、204、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布局的观测项目包括:总云量、云高......等项可通过综合判识或图像识别实现自动观测的项目。
A、10B、13C、15D、195、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自定观测项目包括:雨凇、雾凇......等项观测项目。
A、3B、5C、7D、9三、多选题(共40分)1、地面气象观测为提供重要的依据。
()A、天气预报B、气象信息(数据)建设C、气候分析D、科学研究E、气象服务2、比较性: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时间观测的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
()A、同一、同一、不同B、同一、不同、同一C、不同、同一、同一D、不同、不同、同一3、地面气象观测在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A、观测时间B、观测仪器C、观测方法D、数据处理4、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布局的观测项目包括:已实现仪器自动观测的项目()A、大型蒸发B、降水C、能见度D、霾5、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布局的观测项目包括:可通过综合判识或图像识别实现自动观测的项目。
()A、冻土B、积雪C、沙尘暴D、冰雹6、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自定观测项目包括:观测项目。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
QX/T 5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4部分:冻土观测
16
QX/T 59-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5部分:电线积冰观测
17
QX/T 60-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6部分:地面状态观测
18
QX/T 61-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19
QX/T 62-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气象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
5
QX/T 4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
6
QX/T 49-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5部分:气压观测
7
QX/T 50-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8
QX/T 51-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
9
QX/T 52-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
20
QX/T 63-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9部分:月气象辐射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
21
QX/T 64-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0部分:年地面气象资料处理和报表编制
22
QX/T 6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
23
QX/T 66-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
QX/T 96-2008
积雪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53
QX/T 99-2008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54
QX/T 10.2-2007
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作业参考答案(1-12章)汇总
《综合气象观测》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1.何为大气探测、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答:大气探测是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地球大气各个高度上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和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观察和测定。
地面气象观测是利用气象仪器测定近地层的气象要素值,以及用目力对自由大气中的一些现象如云、光、电等进行观测。
高空探测是用气球、雷达、火箭、卫星等手段对自由大气进行探测。
2.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什么?其关系如何?答: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准确性也就谈不上代表性;然而,只有准确性而没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也是难以使用的。
同时,观测资料的比较性,也必须以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前提,因为如果观测资料既无代表性,又无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时空比较的意义。
所以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3.简述气象观测的时制、日界?真太阳时、地平时、标准时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时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并以一定的起始瞬时计量时间的系统。
气象观测的时制有真太阳时、地方时、北京时等。
气象观测的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平时24时为日界,其余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真太阳时=地平时+时差;地平时=标准时+(本站经度-120)×4分钟/每经度。
第二章云的观测8. 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9. 我国现行规范对云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3族、10属、29类。
10. 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答: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形成云的有两个必备条件:①要有水汽凝结核;②要有水汽过饱和。
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一般不缺凝结核,因此,水汽过饱和是关键。
大气探测作业参考答案112章
《综合气象观测》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1•何为大气探测、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答:大气探测是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地球大气各个高度上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和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观察和测定。
地面气象观测是利用气象仪器测定近地层的气象要素值,以及用目力对自由大气中的一些现象如云、光、电等进行观测。
高空探测是用气球、雷达、火箭、卫星等手段对自由大气进行探测。
2.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什么?其关系如何?答: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准确性也就谈不上代表性;然而,只有准确性而没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也是难以使用的。
同时,观测资料的比较性,也必须以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前提,因为如果观测资料既无代表性,又无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时空比较的意义。
所以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 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3.简述气象观测的时制、日界?真太阳时、地平时、标准时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时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并以一定的起始瞬时计量时间的系统。
气象观测的时制有真太阳时、地方时、北京时等。
气象观测的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平时24时为日界,其余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真太阳时二地平时+时差;地平时二标准时+(本站经度-120)X 4分钟/每经度。
第二章云的观测8.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9.我国现行规范对云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3族、10属、29类。
10.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答: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
形成云的有两个必备条件:①要有水汽凝结核;②要有水汽过饱和。
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一般不缺凝结核,因此,水汽过饱和是关键。
观测保障4-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练习题-高筱英解析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练习题一、填空题1.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2.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任务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3.所有的气象辐射观测站中均有(总辐射)观测要素。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4.业务运行监控包括(设备运行状况监控)、(数据传输监控)、(数据采集监控)三个方面。
5.地面气象观测分为(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两种方式。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6.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观测场和仪器设备,具体时间,各站自定,但站内必须统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7.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仪器的布设状况)确定,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8.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一章)9.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二章)10.(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二章)11.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二章)12.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20)m(南北向)×(16)m(东西向)。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二章)13.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
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
宜宾市地面气象测报测试题(五月)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22.5分)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
2、能见度目标物的选择要求:目标物的颜色应当接近黑色,目标物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目标物大小要求其视角以0.5°-5°为宜,仰角不宜超过6°。
3、观测场大小应为25 X 25平方米,如确因条件限制,可为16 (东西向)×20 (南北向)平方米,草高不得超过20 厘米,场内要铺设0.3-0.5米宽的小路。
4、各观测项目的记录单位及其记录要求:能见度(单位):千米,记录要求小数一位;冰雹直径(单位)毫米,记录要求整数;气压、水汽压(单位)百帕,记录要求小数一位。
5、写出下列云的简写字母:鬃积雨云Cbcap,荚状高积云Aclent,积云性层积云Sccug ,匀卷层云Csnebu,伪卷云Cinot。
6、台站观测时钟采用北京时,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以采集器的内部时钟为观测时钟,保证误差在30之内。
7、有效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小数一位,不足0.1KM记0.0 。
8、雷暴应从整体出发判别其系统,记录其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切忌零乱记载。
雷暴方向不明或多方闻雷而不易判别系统时,则不记方向。
9、云状的判定,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以及伴见的天象现象,参照“云图”,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比判定是哪种云。
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连续演变过程。
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
10、日照计每月应检查仪器安装情况,仪器的水平、方位、纬度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1、飑出现时瞬时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
12、湿球下的水杯口距球部约3cm。
水杯中的水要经常添满保持清洁,一般7天更换一次.当纱布开始结冰时,待溶冰使纱布变软后,将沙布于球部2-3mm处剪断.13、20时地面最高读数低于14时0 cm读数的原因,除仪器物理原因外,人为的主要原因是地温场板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1、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答:可以。
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答:不能。
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
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若记录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很突出或不能判断是何要素有明显错误,则维持原记录;若能判断某要素有明显错误时,则先将该要素的记录值按缺测处理,再按记录缺测时的处理规定对该记录进行处理,此时在备注栏中注明。
当出现水平面直接辐射等于或大于垂直于太阳面的直接辐射时,维护原记录。
若水平面直接辐射较大,应检查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常。
6、内插是否可以跨日界?答:可以。
7、辐射记录的时曝辐量缺测时,若无正点辐照度值,如何处理?答:可用内插法求得,此时对于跨日出、日落的时次(包括前后两时次),应按梯形法进行内插。
8、对于风、湿度记录,如何进行内插?答:《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23.2.1⑵②括号中的内容修改为“风、降水量除外”,即风向、风速缺测时不能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得。
对于湿度记录的内插,应考虑水汽压、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一致,按如下情况处理:①人工观测站湿球温度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时,此时湿球温度仍记为“-”,不必进行内插;②当湿度记录有缺测时,先用内插法求得相对湿度,再用气温(也可是内插值)与内插求得的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9、当时极值与正点值矛盾时,如何处理?答:在Z、H、I文件中,由于厂家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对小时开始分钟的处理有偏差,容易出现有时极值出现时间与对应时次矛盾;极值时间出现在正点,而极值与该时正点的值不一致的现象。
处理方法:①若极值出现时间出现在上一时次00分,则将极值出现时间改为上1次时01分。
例如:3时极大风速的出现时间为0200,则将0200改为0201;②若极值出现时间不在上一时次00分至该时次时间内时,如果该时极值正常,则该时出现时间按缺测处理,如果分析该时极值有明显偏差,则该时极值和出现时间均按缺测处理;③若极值时间在正点,但极值与该时次相应值不一致,若极大(小)值高(低)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极值代替该时正点值,若极大(小)值低(高)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正点值代替该时极值。
例如:6时最大风速为65,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为238,出现时间为0600,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4,对应风向为240,则将10分钟平均风速改为65,对应风向改为238,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6,对应风向为240,则将该时最大风速改为66,对应风向改为240,若只是风向不一致,则以正点的风向为准修改极值的风向。
上述情况可不备注。
时极值处理正常后,则不会出现日极值不正常的情况。
10、自动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时,分钟、小时降水量如何进行处理?答:按如下情况处理:①若无降水现象,因其它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②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mm,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
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8时)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处理。
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③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它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则该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按缺测处理。
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④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如有雨量自记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记记录值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如雨量自记记录也没有,则对应降水现象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
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⑤使用自动站降水量编发报的观测站,有关降水量组和天气现象组必须配合一致。
若无降水现象,而从自动站Z文件读取有降水量时,在定时观测编报中,应人工将该量删除。
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11、A文件中,哪些站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6)的规定,只有编发02、08、14、20时4次天气报且报文中编发海平面气压的气象站才录入海平面气压。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A文件中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的站,需在台站参数中将“观测项目”中的“海平面气压”选上,其它台站该项则不必选中。
天气报(或加密天气报)需要编发海平面气压组,只需在“定时编报参数”中,选中4PPPP组即可。
12、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风的记录会有差别,应以何记录来记录大风天气现象?答:在平行观测期间,大风天气现象按人工站、自动站分别记录,自动站转入单轨运行后,则以自动站的极大风速判断记录。
13、自动气象站“FJ.txt”文件中记录的大风数据与Z文件记录的极大风速及其时间不一致,应如何处理?答:在自动站采集正常时,可按FJ.txt记录的内容记录大风天气现象,FJ.txt的记录规定详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的相关内容。
由于现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中无法存储大风记录,FJ.txt文件的数据是自动气象站采集监控软件(SAWSS)从每分钟采集的数据中判断写入的,若SAWSS因故关闭或采集不正常,都会造成FJ.txt记录不正常,所以FJ.txt文件不能作为大风天气现象的唯一依据。
①若自动站日极大风速≥17.0m/s,FJ.txt中无大风记录,可从Z文件中的时极大风速尽可能的判断记录,或通过随OSSMO 2004一并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中的“大风现象查询”功能获取。
②部分厂家的自动站,有时会出现从采集器读取的每分钟数据中的出现时间与实际时间有偏差,致使写入FJ.txt文件中的时间与正点写入Z文件中的出现时间有时相差1分钟,此时若开始时间还迟于Z 文件中≥17.0m/s的极大风速出现时间,则以Z文件的极大风速时间为准。
例如:3日FJ.txt记录为“200501031557 113 174”,而该月Z文件中,16时的极大风速为174,其出现时间为1556,则此时大风天气现象的开始时间由15时57分改为15时56分。
在上述记录处理中,若影响重要天气报和航空天气报告,可不统计错情,但需在值班日记中详细说明。
为尽量避免漏记大风天气现象和漏发大风危险天气、重要天气报,观测员必须随时注意实时监测大风数据。
14、地温观测中遇最高温度示度超出刻度范围,如何观测、记录与订正?答:新《规范》去掉了原规范中对温度表超出刻度的处理,这是因为不允许台站使用不在本站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的温度表。
若确有此情况出现,可用外推法估计读数,并用该仪器检定证中的最高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此种情况在备注栏注明。
15、自动站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且气温可能低于-10.0℃时,湿度记录如何人工补测?答:当湿敏电容测得的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①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则用毛发湿度表进行补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自动站气温和经过订正后的毛发湿度表读数反查求得;②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需同时观测干球和湿球温度,用以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及露点温度。
此时不用考虑干球温度是否<-10.0℃。
16、因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时间不一致,定时观测中是否允许相互之间不匹配?答:不允许。
在定时观测45-60分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必须匹配。
例如:雾7时48分结束,某站观测能见度的时间为50~55分,尽管两者时间不同步,但此时能见度必须记录为小于1.0的值。
17、如何理解A文件规定中“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的情况?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4)的规定处理,即对于连续一天或几天的一次积冰过程,也只抄录一次最大的直径、厚度和重量。
因此,现行规定不能出现“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
18、由于降水现象影响能见度小于1.0千米,是否必须加记视程障碍现象?答:不必。
但应按照各天气现象的特征综合判断记录。
19、自动气象站的记录有时出现海平面气压、水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应如何处理?答:在A文件格检审核中,有时会出现海平面气压、水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自动气象站采集形成的数据不正确造成,即厂家使用的计算公式的精度所致。
若海平面气压、水汽压差值在0.2hPa,露点温度差值在0.3℃或以内,则不必进行处理,否则应重新计算正确值。
在现行软件中,已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即写入Z文件的水汽压、露点温度是重新计算后的值,海平面气压在定时观测编报或“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形成。
20、自动气象站本站气压缺测,若水银气压表和气压传感器高度不一致,用人工补测时,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应如何处理?答:应将人工观测的本站气压订正到自动站气压传感器的高度上来,再以此计算海平面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