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需要几个轮子》(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中的内容。本课通过“三轮车”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3的乘法口诀。教材以生动的画面呈现了三轮车的数量与轮子数量的关系,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摆三轮车,数轮子(8分钟)
(1)教师拿出一些小棒,代表三轮车的轮子。提问:“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吧。”
(2)教师示范摆1辆三轮车,用3根小棒表示轮子。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2辆三轮车,并数出轮子的数量。
(3)各小组汇报摆三轮车的结果,教师将结果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
小明买了4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3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红有6本书,每本书有3个故事,小红的书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拓展练习(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谜:“()×3 = 27”,让学生思考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数。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三九二十七”来解决问题。
(2)教师出示一个问题:“有一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7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三轮车数量123456789
轮子数量369121518212427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可能会发现随着三轮车数量的增加,轮子数量也在增加,而且轮子数量是三轮车数量的3倍。
编制3的乘法口诀(12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编制3的乘法口诀。
(五)布置作业(2分钟)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对口诀”的游戏,巩固3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需要几个轮子》学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
《需要几个轮子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二、重点难点
1.掌握三的乘法口诀。
2.结合实际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
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参考资料
九九乘法口诀
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三九二十七,二九十八;
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四十,四八三二,三八二四,二八十六;
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五,四七二八,三七二一,二七十四;
六六三六,五六三十,四六二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
五五二五,四五二十,三五十五,二五一十;
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得九,二三得六;
二二得四。
新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需要几个轮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需要几个轮子》优秀教学设计教案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3的乘法口诀)目标预设:1.结合实际情境,研究3的乘法口诀,培养自主研究能力。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正确应用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巩固1.复2和5的乘法口诀。
2.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
二、引入新课XXX正在组装三轮车,让学生算一下需要多少个轮子。
一个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那么2辆、3辆、9辆三轮车需要多少轮子?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能最快地计算出需要多少个轮子。
三、探索口诀,解决问题1.让学生独立数出不同数量三轮车需要的轮子数量,并填写表格。
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数数方法和表格中数字的含义。
2.用小棒代替轮子,摆三角形。
1)用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那么用6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用9根呢?2)边摆边数,摆3个、4个、5个、6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研究乘法算式,探索3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发现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3,同时也可以参考已经学过的口诀“二三得六”和“二五一十”。
4.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来记忆口诀。
四、练巩固1.让学生自己填写表格。
2.让学生补全口诀。
重点提醒学生记住3的乘法口诀,以便今后进行口算练。
3.让学生观察图例,说出哪两个算式共用一句口诀,从而找出好朋友。
4.让学生独立填空,并分享填空思路。
今天我们研究了乘法口诀。
对于第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填写;对于第二组数字,我们可以用3的乘法口诀来填写。
接下来,我们要用这些口诀来帮助小动物过河,快来试一试吧!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我们可以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
在拓展性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故事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书P17上,有一个数学故事,我们可以认真看图,思考小淘气买书用了多少钱,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他多少钱,XXX还应该给阿姨多少钱。
数学《需要几个轮子》的教学设计
数学《需要几个轮子》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轮子的作用和种类,掌握轮子的数量与形状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轮子的数量与形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形状和数量的轮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轮子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一个物体需要几个轮子才能移动?轮子的形状和数量有关吗?”2.知识讲解(20分钟)a.首先,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轮子的作用和种类,并提问:“你们知道轮子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的轮子?”b.接着,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介绍不同形状和数量的轮子,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例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需要几个圆形的轮子?-一个三角形的物体需要几个方形的轮子?-一个长方形的物体需要多少个轮子?-一个圆形的物体需要多少个轮子?-一个五边形的物体需要几个轮子?c.引导学生总结轮子的数量与形状的关系。
3.设计活动(50分钟)a.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获得一组图形卡片和轮子卡片。
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卡片上的几何形状,使用相应数量的轮子卡片。
让学生探索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物体所需要的轮子数,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比较。
b.拓展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景,设计自己的物体模型,并计算需要的轮子数量和形状。
例如,一个玩具车需要几个轮子?一个手推车需要几个轮子?4.总结归纳(10分钟)请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前展示他们设计的物体模型,并介绍所用的轮子数量和形状。
引导学生总结轮子的数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5.课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轮子的数量与形状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根据学生课堂讨论和展示的表现,掌握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轮子的数量与形状的关系。
并根据课堂练习的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拓展延伸将学生引导到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飞机的轮子数量与形状的关系、摩托车的轮子数量与形状的关系等,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 需要几个轮子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需要几个轮子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并命名常见的例子:轮子、球、盒子等;2.能够从环境中寻找例子,并进行命名;3.能够掌握轮子数量的概念,并懂得通过多种方式表示;4.能够教会家长和小伙伴们一些轮子数量的知识;5.能够了解轮子的作用,并能够运用轮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轮子数量的概念;2.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示轮子数量。
三、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环境寻找例子,并进行命名;2.能够教会家长和小伙伴们一些轮子数量的知识;3.能够了解轮子的作用,并能够运用轮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观察环境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操作:通过玩具车、轿车、自行车等例子,引导学生熟悉轮子数量的概念;3.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多种表示轮子数量的方式;4.练习:通过题目,巩固轮子数量的概念,并让学生教家长和小伙伴们一些轮子数量的知识;5.拓展: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轮子的作用,并能运用轮子解决实际问题。
1. 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例子是带轮子的;2.询问学生带轮子的例子的名称,如玩具车、轿车、自行车等;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需要几个轮子。
2. 操作(10分钟)1.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例子,熟悉轮子数量概念;2.让学生手动模拟轮子的滚动过程,加深对轮子数量的理解。
3. 讲解(1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际体验,讲解多种表示轮子数量的方式,如数字、手势、小球等;2.教授用数字表示轮子数量的方法;3.教授用手势表示轮子数量的方法。
4. 练习(10分钟)1.通过练习题巩固轮子数量概念;2.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家长和同伴。
5. 拓展(15分钟)1.讲解轮子的作用,并举一些轮子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2.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轮子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馈1.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轮子数量的概念;2.对学生教家长和同伴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3.指出学生在本节课中还需加强的地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7篇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7篇《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1《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的第四课时。
本节课主要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本节课我先通过和学生进行几个3相加的口算大比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好朋友淘气在制作三轮车的情境入手,创设“需要几个轮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所需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孩子充分感受“三轮车的辆数越多,轮子就越多”的函数思想,而且发现都和“3”有关。
学生已有编写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让学生编写3的乘法口诀。
最后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俗语,引导学生快速记忆三的乘法口诀,学生再一次感受口诀得数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友许多做得比较不好的地方,例如教态不够亲近学生,在学生还未回答时候,就已经急着将答案道出,学生回答完问题,没有及时的评价学生,没有多让学生来说,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达到训练等等。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2在教学《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一辆车有三个轮子,2辆车有6个轮子,3辆车有9个轮子,从而引出3的乘法口诀。
但是,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并没有挺清楚我的要求,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办。
摆的形式多样化。
很多学生在写乘法算式时还不能清楚的知道乘法意义,无法正确列出算式。
综合以上几点,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多,必须按部就班进行,而且重点也应该放在引导他们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否则他们接受不了,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
其次,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图意,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表述乘法意义,因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从想学到会学再到主动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
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
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
《需要几个轮子》(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4课时需要几个轮子·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前面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仅会背诵2、5的乘法口诀,还能够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如何来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继续探索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 3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玩过玩具汽车吗?你知道它有几个轮子吗?生:玩过,它有4个轮子。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图片上的车辆,它们分别有几个轮子?1.下面的车辆各有几个轮子?学生抢答,老师出示答案。
生:第一幅图有4个轮子,第二幅图有8个轮子;第三幅图有3个轮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一说用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学生兴致很高,畅所欲言。
师:周末,淘气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三轮车,就把各种零件拿出来组装。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1个三轮车有几个轮子?生:有3个。
师:那2辆呢?3辆呢?生:2辆三轮车有6个轮子,3辆三轮车有9个轮子。
师:想一想,如果制作9辆三轮车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你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的答案都不同,那到底9辆车有几个轮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淘气算一算吧。
(板书课题:需要几个轮子)设计意图: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编制3的乘法口诀。
(1)画一画,填一填。
师:制作9辆三轮车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活动要求:①请每人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卡片,一个方格表示1辆三轮车。
5.4《需要几个轮子》(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4《需要几个轮子》(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教授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乐趣。
我手中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5.4节《需要几个轮子》。
一、教学内容我要介绍的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通过乘法来计算一个物体需要几个轮子。
例如,如果一个玩具车有4个轮子,而我们有3辆这样的玩具车,那么我们就需要12个轮子。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理解乘法的概念可能会有些困难,所以这将是我们的教学难点。
而乘法的实际应用将是我们的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轮子和玩具车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我会出一道作业题:如果一个自行车有2个轮子,那么5辆自行车需要几个轮子?答案是10个轮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运用乘法,将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并教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5.4节《需要几个轮子》这一课时,我深刻意识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同时也是潜在的难点。
我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轮子和玩具车作为实践情景的载体,这是因为孩子们对玩具车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他们的认知中,轮子是玩具车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通过玩具车引入轮子的概念,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将展示几辆玩具车,并告诉他们,每辆车都有4个轮子。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组装更多的玩具车,我们需要更多的轮子吗?如果每辆车需要4个轮子,3辆车需要多少个轮子呢?”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孩子们思考并发现轮子数量与玩具车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案_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案_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3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3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重点: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创设情景。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2、出示三轮车图:观察一下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1辆汽车有3个轮子。
2辆三轮车呢?3辆9分别需要几个?我们今天要来比比看谁有好办法能很快数出有多少个轮子?(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
1、摆一摆:用小棒代替轮子,摆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列一个算式。
(1)、出示△,摆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试一试摆2个△用几根小棒?(2)、边摆遍数,3个△,4个△,5个△,6个△......呢?(3)、能用算式解答吗?板书乘法算式。
2、数一数:请同学独立数出分别有几个轮子,填在16页的表格内。
汇报:说说是怎么数的?表格里的数各代表什么?3.探索3的乘法口诀(黑板上竖放着三角形图,对应着9道整齐的乘法算式.)师:刚才,我们根据数车轮子、摆三角形活动,整理出了这9个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
(1)说一说:表示几个3?怎么编出3的算法公式?(2)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3)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4)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4、记一记: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记。
师生,生生对口诀(三)、练习巩固1.对口令(1)、我说二三谁跟我对得数,生:得六(2)、三四十二谁跟我对乘法算式:34=12 或43=12(3)、练习形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小组选代表对练、男女生对练。
2.找朋友(17页练习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5.4需要几个轮子|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5.4 需要几个轮子|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四节“需要几个轮子”。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不同车辆所需的轮子数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记忆2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让学生能够将2的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车辆图片、轮子模型。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各种车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车辆的轮子数量。
2.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车辆的轮子数量有什么规律吗?”二、探究活动(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找出一种车辆的轮子数量规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作业本,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解释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问:“你们学会如何解决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了吗?”板书设计:1. 2的乘法口诀:1×2=2,2×2=4,3×2=6,4×2=8,5×2=102. 解决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观察车辆,找出轮子数量规律,应用2的乘法口诀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一辆自行车,他想要一辆三轮车,他需要再买几个轮子?答案:小明需要再买1个轮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较高,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需要引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2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他车辆所需的轮子数量,如四轮车、五轮车等,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规律。
二年级数学需要几个轮子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需要几个轮子课后反思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二年级数学的课后反思,哎呀,这个话题真的是个“轮子”啊!大家想啊,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正是像小兔子一样活泼可爱的年纪,数学课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
可是,这门课可不是说学就能学好的哦,得有点方法,有点技巧,才能把这门课搞得有趣又有用。
想当年,我的二年级数学可不是轻松的事。
每次上课,老师一讲到加减法,我的脑袋就像开了锅的粽子,冒出一堆糯米来。
要是能把数学变成游戏,那该多好啊!我有时候会想,数学是不是可以像玩积木一样,拼拼凑凑,越拼越有意思。
对,就是要把那些干巴巴的数字变得生动活泼,才能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不然,他们的心思可早就飞到天边去了,根本没法集中精神听老师说话。
我发现,课堂上如果多点互动,效果会好得多。
让孩子们动手动脑,跟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嘿,那气氛可真是一片欢声笑语啊!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突然举手说:“老师,我有个更好的方法!”哇,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因为这种参与感,才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啊!说到这里,我想起我小时候,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用实物来做数学题。
我就拿了几颗糖果,结果不仅学会了加减法,还收获了一堆甜蜜的回忆!反思不止是课堂上的事。
课后,孩子们回到家里,面对一堆作业,有时候会觉得压力山大。
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陪伴他们,耐心地引导。
有的孩子可能会问:“这个题怎么做呀?”这时候,千万不要急着给答案,而是可以引导他们思考,问问他们:“你觉得这个数字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活跃。
数学也可以融入生活中。
比如,买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算一算,多少斤蔬菜要多少钱,或者一起做饭的时候,量一量食材的分量。
这些小细节,都是让他们认识数字,理解数学的好机会。
生活就像一场大戏,数学就是那无处不在的“轮子”,帮助我们更好地驾驭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二年级的数学,不只是数字和公式,还是情感的交流。
孩子们在学习中欢笑,在探讨中成长。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几个轮子》教案2(精品教案)
《需要几个轮子》教案1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身边生活的联系。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存联系。
3.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编制并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难点是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抢答游戏。
同学们,我们玩个抢答游戏好吗?听到问题后第1个举手并能正确回答我的问题?然后抛出问题:“三轮车”有几个轮子?这里重点是要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并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二、自主探究,编写口诀向学生解释,乘法运算只不过就是几个相同的加数反复相加的简便运算而已,这个相同的加数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图案等符号表示,比如,这里的车轮也可以画一个圈并在每个圈里画上3个小圆点表示,数一数这些圈里共有多少个小圆点。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数学符号来表示。
1.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其中1~3堆带着学生填写,然后利用小组比赛的办法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再汇报完成统计表。
2.数形结合,编写3的乘法口诀。
已经学习了2与5的乘法口诀编写规则,抛出问题,能小组合作根据2与5的乘法口诀编出对应3的乘法口诀吗?(1)看图写算式,1×3=,2×3=,3×3=。
(带着学生列出前三个算式),还有,“二三得六”“三五十五”已学过。
(2)得出上面乘法算式的结果并编写乘法口诀。
(带着学生总结前三句口诀)(3)理解乘法口诀的意思(结合乘法的意义)。
(4)学生独立编写三四到三九的乘法口诀。
经历独立完成-汇报-理解口诀意义-提问反馈总结的乘法口诀正确与否。
3.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1)读口诀。
自读、齐读、拍手读(2)背口诀。
自己背、两人小组对口令、指名背诵(3)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或规律背诵。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2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课题需要几个轮子主备教师岳红新使用教师代金霞参加人员二年组全体教师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感性认识3的乘法口诀,然后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类推、概括、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各式和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情景创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二、问题探究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三、体验感悟1.拿小棒摆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3.板书:1×3=3一三得三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四、实践应用“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五、小结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第10页板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1×3=32×3=63×3=93×4=12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3×5=153×6=183×7=213×8=24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3×9=27三九二十七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常见得交通工具。
引入三轮车,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列出乘法口诀。
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关3的乘法口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数学《需要几个轮子》的教学设计
数学《需要几个轮子》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需要几个轮子》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设想
1、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记熟口诀。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主题画、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
观察主题图:
1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2 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9 辆三辆轮车?
二、算一算。
(口头表达)
2个 3 相加3+ 3 = ? 3 个 3 相加 3 + 3 +3 =?……,9 个 3 相加3+3+3+3+3+3+3+3+3=?
三、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四、摆一摆
1、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2、围九个三角形
五、说一说。
边看三角形边数3、6、9……27,接着填在教科书上的算式。
3×3= 3×4= …… 3×9=
六、编一编。
看上面的表格,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
七、记一记并交流记忆方法。
对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口诀,
小组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
八、练一练、
1、找朋友
2、找规律
3、过河
教学反思。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4需要几个轮子》word教案
需要几个轮子
学习目标:
1、联合“需要几个轮子”的详细情境,经历 3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课重难点:
编制 3 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形
出示主题图,小明在装三轮车的时候,发现了数学识题。
你发现了吗?
1 辆车有几个轮子?
2 辆呢?——边说边填表。
二、学具操作、自主研究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个三角形用 3 根,二个三角形用 6 根
1、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指引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2、整理 3 的乘法算式,试试编出相关 3 的乘法口诀。
看一看,想想, 3 的乘法算式的得数有什么特色?
3、练一练
用一句口诀来算 2 道算式。
算一算。
过河。
学生独立达成,再校正。
三、数学故事
调皮买书。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故事的情节,独立思虑,谈谈调皮应还给阿姨多少钱。
四、讲堂小结。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着 3 的乘法口诀的?。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轮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制作简易轮子的方法;3.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讲解和示范;–简易材料包括纸板、竹签、橡皮筋等;–制作好的范例轮子。
2.学生准备:–笔和笔记本,用于记笔记。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展示一张图片或模型轮子,引导学生思考轮子的作用和构造。
2.提问学生:“你认为轮子有哪些作用?它是如何运转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讲解轮子原理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轮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轮子由轮轴和圆盘组成,通过轮轴连接在车辆的底盘上;–轮子的主要作用是减小摩擦力,使车辆更容易移动。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范例轮子,并解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步骤三:制作简易轮子1.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简易轮子的步骤,并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步骤一:准备材料,包括纸板、竹签、橡皮筋;–步骤二:在纸板上画一个圆形,作为轮子的形状;–步骤三:将竹签插入圆形轮子的中心,作为轴;–步骤四:用橡皮筋将轮子固定在轴上。
2.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亲自动手制作简易轮子。
步骤四:实践与探究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尝试个性化设计轮子。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绘制图案或粘贴其他装饰物在轮子上。
3.学生将制作好的轮子放在地面上,用手推动轮子,观察和记录轮子运动的状况。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制作轮子的过程,并提醒他们思考制作轮子的目的和意义。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学习本课的心得和收获,可以交流和展示给同学。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轮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还亲身制作了简易轮子,并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发展了创造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轮子的运动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可能会有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背景:
“需要几个轮子”是教授3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制口诀并能熟练的运用3的乘法口诀。
学生已有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但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3个3个地数比较少,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运用3的乘法口诀。
教学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
学生已有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但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3个3个地数比较少,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此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心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教法:
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运用3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借助动画的直观的动手画轮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创设主动参与的环境,运用媒体技术体验移动知识的生成,突破靠单一讲解带来的不易于理解的重难点,从而促进认识的深化。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2、5的口诀,口算。
1、昨天我们学习了二的乘法口诀,你们都记熟了吗?咱们一齐背一遍。
2、口算:学习乘法口诀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计算乘法时更快更准确,我们来做一组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指一竖行回答,直接说得数,其他同学认真听,判断对与错。
)
3×2 2×7 5×3 9×5 2×8 6×2 5×7 ,还有几道口算题,老师说题你来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算得最快 2×4 8×5 4×5 5×2 5×5(你们都很棒!)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三轮车吗?它为什么叫“三轮车”呢?
小明想做几辆玩具三轮车送给好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小明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
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小明想做9辆三轮车,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呢?
三、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
师:(分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草稿纸)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请您像老师这样为每辆三轮车画上轮子。
一边画一边想一想、数一数,2辆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车呢?……9辆车呢?然后把下面相应的表格填好。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边画边把表格填好。
)
师:同学们,同桌互相说一说分别需要几个轮子?你们的答案和黑板上的一样吗?
2、议一议。
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
8辆车几个轮子?6辆呢?
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
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
师:看来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四、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辆三轮车三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1个3),那么1个3是3,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1×3=3)
师;2辆三轮车呢?(2个3)
2个3是6,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2×3=6)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辆、4辆、5辆……9辆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同时让学生完成板书。
)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2和5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2和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3的乘法口诀吗?(能)
(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小组内同学。
同时找两名学生完成板书上的口诀。
)
3、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4、然后展示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5、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3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
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
(1)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3。
(2)有几句是我们的老朋友,也就是已经学过的口诀。
(三五十五二三得六)
(3)有时在说做事情不加思考时总说“不管三七二十一”。
(关于这句口诀还有一个笑话呢!)
(4)三五十五最好记,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
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的联系。
6、读一读、记一记。
(1)自己练习背一背。
看谁记得最快最准。
(2)按顺序齐背。
再拍手背一背。
(3)学生与学生对口令(按顺序),教师与学生对口令(打乱顺序)。
再齐背一遍。
(4)口诀记熟了吗?咱们来做你们最喜欢的游戏:背口诀,赢扑克。
方法是:桌上摆好3,每人手中有从1到9,九张扑克牌。
任意抽出一张牌,两人轮流出牌。
针对两张牌上的两个数字,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第一个说出正确答案的一方,就得牌(把刚才出的那张牌放在自己一边)。
当手中的九张牌都出完时,谁的得牌多谁就赢。
五、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师: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让我们把口诀记得更牢!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六十八()二十七三四()
()得三三三()三八()()得六
2、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
三八二十四三六十八
()×()= ()×()=
()×()= ()×()=
3、咱们再来做一组口算题,看谁举手最快!(要求读算式说得数,并说出
用的是哪句口诀。
)
3×5 6×3 4×3 3×9 8×3
4、计算小竞赛。
9×3= 3×4= 2×6= 3×3= 3×8=
5×3= 2×9= 3×7= 5×5= 2×4=
5、解决问题。
(1)(2)
我们都有8只脚,
一共有多少只脚?
= ()× = ()
6、找朋友。
(最后咱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24、12和18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打开手中的算式卡片自己想一想算一算,你是谁的好朋友就举着卡片站到谁的身后。
)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回家后,要做两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②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背口决赢扑克”的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我体会颇深。
本教学设计主要有下面特点:
1、我灵活使用教材。
由于主情境图“需要几个轮子”没有以直观的“三轮车”展示,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于是教师对原教材进行了改编,既把“试一试”中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改成“画一画、说一说”并移到“填
一填”的前面进行教学,这样调整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探究几辆三轮车与几个轮子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其中的变化规律;并指导学生利用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口诀的记忆。
这些教学环节都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