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集锦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18个文言虚词,有详细的解释
18个文言虚词(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一)以(1)介词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a.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2)连词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来,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⑤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3)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4)同“已”,已经前以.降及物故。
(《苏武传》)(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见放。
(《屈原列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二)之(1)代词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⑤音节助词,可不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文言虚词的整理积累_20个虚词
代词
代词,"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连词
(2)副词 (3)助词,作用相当于“夫”,表示 以下要发表议论
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 面…… 河水清且涟猗。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动词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及其所之既倦,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 多种关系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
当于“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
(3)动词,如,如同
(4)复音虚词
连词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 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 翻译
(1)代词
(2)副词 (3)连词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 翻译
代词
①用作第三人称,在名词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 “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相当于“他、她、它(们)”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 “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
(1)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说》)指代蒋氏(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指代鲁庄公(3)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指扶苏(4)楚人怜之(《陈涉世家》)指项燕(5)令辱之;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指吴广(6)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指行道之人(7)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指乞人(6)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指桃花源中的人(7)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指各地郡县长官(8)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9)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指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10)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曹刿论战》)指齐军(11)跳往助之(《愚公移山》)指愚公他们参加移山的人(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指愚公(1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指太学生(1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余故为学之难以告之(后一个)(《送东阳马生序》)指马生(15)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指客(16)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指徐公(17)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指向宠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它”“它们”。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指桃花源的奇景(2)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马说》)指千里马(3)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指所借之书(4)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指小石潭周围的景物(5)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陈涉世家》)指上述各地(6)募有能捕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谨食之(《捕蛇者说》)指蛇(7)无御之者(《捕蛇者说》)指蛇毒(8)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指“先帝之殊遇”(9)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指“是心”(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指“一箪食,一豆羹”(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指“万钟”3.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文言文18个常用虚词
文言文18个常用虚词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2、而(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扩展资料虚词的注意点:1、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
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
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2、一词多义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
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
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3、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
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 也(yě):表示同样、并且的意思。
2. 乃(nǎi):表示是、就是的意思。
3. 莫(mò):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4.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5. 皆(jiē):表示都、全都的意思。
6. 或(huò):表示或者、或许的意思。
7. 岂(qǐ):表示表示反问的意思。
8. 弗(fú):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9. 非(fēi):表示不、非常的意思。
10. 斯(sī):表示如此、这样的意思。
11. 前(qián):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
12. 后(hòu):表示之后、以后的意思。
13.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14. 者(zhě):表示人、物的意思。
15.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6. 乎(hū):用来构成疑问句的意思。
17. 焉(yān):用于构成疑问句或感叹句的意思。
18.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以:[介词]把;用;拿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②輮以为轮(《劝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依据,凭借;按照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认为,以为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副词]通“已”,已经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个常见文言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一、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也可以代物、代事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注意: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
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水也。
<主语><谓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主语><谓语>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 补语的标志,放在中心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三)动词,相当于“去、往、到……去”等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巩固练习]1、我见相如,必辱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精品收藏)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文言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汇总之一、作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如:①具答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指桃花源人。
②箬篷覆之。
(魏学洢《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
之:代指船舱。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魏学洢《核舟记》)译:关上窗户。
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如:①渔为甚异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非常惊异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事。
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如:①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②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译:各种草木的花。
③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周敦颐《爱莲说》)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④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洢《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④大道之行也。
(《礼记•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动词“有”,宾语“陋”,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高考必备文言文20个虚词
1.之①<动>到……去。
《为学》:“吾欲~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
《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
”《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
《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
《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劝学》:“蚓无爪牙~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
《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说》:“句读~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赤壁之战》:“顷~,烟炎天。
”⑿<助>用在“前”、“后”、“”、“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围等的限制。
《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
”2.而①<名>颊毛;胡须。
《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
”②<代>通“尔”你,你的。
《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动>通“如”。
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
”④<连>1.表并列关系。
《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
”《捕蛇者说》:“黑质~白章。
”2.表相承关系。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文言文・文言虚词18个1.【而】(一)连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②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教材虚词集锦
高三文言文复习——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夜缒而出3、朝济而夕设版焉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吾尝终日而思矣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9、吾从而师之10、小学而大遗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1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1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5、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28、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9、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30、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3、豫州今欲何至?4、大王来何操?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6、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7、徐公何能及君也?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0、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1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2、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4、知不可乎骤得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6、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相与枕藉乎舟中8、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其皆出于此乎?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几寒乎?欲食乎?11、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1、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3、乃遂私见樊於期4、樊於期乃前曰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6、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7、太子迟之,疑之有改悔,乃复请之曰8、秦王闻之,大喜。
120个文言虚词
120个文言虚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安:1.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2.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3.沛公安在(哪里)4.衣食所安(养生)5.既来之,则安之(使……安)6.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7.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草本的根或茎干)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性,天赋的善心)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兵:1.非兵不利(武器)2.而秦兵又至矣(军队)3.斯用兵之效也(战争)4.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士兵)5.约以联兵大举(兵力)6.非我也,兵也(兵器,刀)7.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征伐)病:1.其疾病而死(疾病,患上疾病)察:1.察邻国之政(考察)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推举)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俯察品类之盛(细看)朝(cháo):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zhāo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4.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简直竟然)乘(chéng):1.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趁着)2.若夫乘天地之正(顺应)诚:1.诚不自意返吾衣冠(实在,的确)2.必竭诚以待下(诚心,诚意)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确实)4.仆诚以著此书(果真)除:1.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台阶)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3.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4.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6.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离开)7.近自托于无能之辞(文辞)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借口)9.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辞谢)1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死)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着)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随)8.乃使其从者衣褐(随从)殆: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2.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3.殆例送死(接近于)4.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5.殆有神护者(大概)当:1.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2.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3.然五人当刑也(当……的时候)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担任)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应当)6.他日汝当用之(一定)7.以当南日(挡住,遮挡)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4.亏无为之大道哉(主张,思想,学说)5.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6.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权,当政)7.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称道)8.不得通其道(理想)9.莫不殷忧而道著(治国之道)10.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之道)11.然此可为智者道(讲,说)得:1.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2.吾得兄事之(应该)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恩)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5.此言得之(对、合适)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7.北向,不能得日(照到)度: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2置之度外(推测,考虑)3挥霍无度(尺度)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4众闻则非之(指责)复:1.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又)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6.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7.使负栋之柱(承担)8.且负下未易居(处境)9.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负载)盖: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2.能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3.盖夫秋之为状也(句首发语词,不译)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5.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已。
120个文言虚词
120个文言实词1.爱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2.安君者,知人安民(安抚)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安稳,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怎么,哪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使……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3.被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被发行吟泽畔《屈》(通“披”)将军身被坚执锐《陈》(通“披”,穿)凝霜被野草(覆盖)操吴戈兮被犀甲(穿)4.倍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倍以结之,则民不倍(背叛背弃)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鸿》(违背)5.本本在冀州之南《愚》(副词,本来)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量词,册)6.鄙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平庸,卑微)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译文: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贰:一分为二)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地位低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边境)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7.兵可汗大点兵(军队)兵刃既接《寡》(兵器)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8.病君之病在肠胃(疾病)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患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困苦不堪)9.察徐而察之《石》(细看,观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明察,了解)微察公子《信》(观察)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洁白的样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考察,举荐)10.朝于是入朝见威王《邹》(朝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期年不听朝(朝政)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早晨)能谤讥于市朝《邹》(朝廷)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11.曾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简直)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竟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竟然,简直)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竟然)12.乘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乘坐)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卫风氓》(登上)13.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20 个◆而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
如: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
如: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等。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劝学》⑤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⑦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等。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⑧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是为了”。
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代词。
代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
如: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复音虚词,用法如下: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后”用在句末,相当于“才”“这才”。
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④“既而”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如: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何疑问代词,用法如下: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搭配语气助词“哉”“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文言虚词之1、代词:(1)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作《师说》以贻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1)结构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2)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较秦之.所得。
——《六国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4)调整音节或表停顿(音节助词),无实义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3、动词:到、往(后面大都是表地点性的名词)杜少府之.任蜀州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吾欲之.南海,何如?而(一)连词:1.表并列。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劳苦而功高——《鸿门宴》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承接。
译为“就”、“接着”。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因果。
“因此”、“所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目的,“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假字: 1.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通“如”:好像,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三)固定词组或固定句式:【而已】句末,“罢了”: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后】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何况”: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得其尸于井练一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并列,并且,又●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承接,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转折,却●秦师轻而无礼——表并列,并且,又●老妇恃辇而行——表修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承接,就●食言而肥——表承接,就【为】(一)为(wéi)1、动词:①做谁为(wèi)大王为(wéi )此计者?②成为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③担任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纳言》④判断词,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⑤认为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⑥治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介词,表被动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3、语气词。
①何辞为?《鸿门宴》②匈奴未灭,臣何以家为?(二)为(wèi )介词:(1)给、替、给予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2)对,向①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③项王为人不忍。
——《鸿门宴》(3)因为,为了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1.选出与“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巨是凡人,僻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C.不足为外人道也D.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2、竟为秦所灭。
3、为仲卿母所遣。
4、慎勿为妇死5、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6、公为我献之7、夫子何命焉为?命:指教焉:兼词,于此。
“现在您来这里有什么指教呢?”【以】(一)介词1.拿,用。
——使工以药淬之2.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把。
——具告以事/秋以为期4.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因为,由于。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6.按照,依照,根据。
——以次进(二)连词1.表并列或表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2.表承接——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3.表目的——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表因果——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5.表修饰——拥火以入(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违背我的心意让我心中煎熬。
(四)动词1.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
——日以尽矣。
2.通“已”,停止。
——无以.,则王乎?固定搭配:一、【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臣窃以为..必死。
..其人勇士。
/人人自以为2、把……作为或制成。
——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三、【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2.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②因.招樊哙出《鸿门宴》2.原因,缘由,机缘——于今无会因.。
【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其】(一)代词1、人称代词: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问其.深它的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自己2、指示代词: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不能名其.一处其中的(二)语气副词1、表反问语气“难道”——其.孰能讥之乎?其.真无马邪2、表测度、委婉语气“大概”“可能”——其.皆出于此乎?3、表希望、商量、劝勉语气“还是”——吾其.还也4、将要——其.如土石何(三)助词1、用在句中,其.调节音节的作用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2、用在句首——其.笑矣3、用在词尾(四)连词1、表选择“还是”——其真耶,其.假耶?2、表转折“却,然而”——众悦之,其.为士者笑之3、表假设“如果”——其.济,君之灵也【焉】(一)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
(1)子亦有不利焉(2)朝济而夕设版焉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作用。
相当于“然”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二)兼词。
于此,于之(1)将焉取之?(2)夫子何命焉为?(三)代词1、表他称。
他、他们。
它,它们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期待那些(朝廷派来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捕蛇者说》2、表疑问。
哪里,什么,怎么(1)焉用亡郑以陪邻?(2)且焉置土石?乎1.语气助词(在句末):(1)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例:儿寒乎?欲食乎?(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表感叹,可译为“啊”、“呀”等。
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介词(+宾语)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
例②:吾尝疑乎(于)是。
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作词尾。
例: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且1、连词(1)表并列——河水清且涟漪(2)表假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表递进——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副词(+谓),可译“将要、将近”——不出,火且尽1、助词(1)所+动,“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2)为+所,表被动(3)所+以①……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名词,表处所与1、介词+宾语(1)和、同、跟等;(2)替,为(3)和……相比2、连词,表并列关系;3、助词,通“欤”,表反诘、疑问等语气;(在句末)则1、连词(1)表承接,可译为“就”“原来是”(2)表假设,如果、那么(3)表转折、让步,“却”“虽然”“倒是”2、量词;3、判断词,相当于“是”、“就是”;于1、介词(+宾语)(1)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方式等,可译为“在”“到”“向”“从”“对”“对于”“比”“到”“自”“跟”“同”“给”“由于”等。
(2)表被动,译为“被”。
2、复音虚词“于是”(1)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2)在谓语前后可译为“在这”“从这”3、通“吁”,语气词者1、“者”字结构,…的人(物、事、情况等);2、用在判断句中表提顿,可不译。
……者……也3、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4、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
何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什么、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3、复音词[何如][奈何][若何] ,译“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等;[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无何]译“不久”;[何乃]译“怎能”1、副词(1)“于是”、“就”、(2)表判断,是、就是;(3)却、竟然(4)只、仅2、代词:你的、你、这样;3、复音词[无乃]恐怕;[乃尔]这样若1、动词,像,好像;2、代词,你、你们、你的、这、这样、如此;3、连词(1)表假设,“如果”“假设”(2)表选择,“或“或者”4、复音词[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译为“要说那”、“像那”;[若何]怎么样;[若属]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