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从三个和尚没水吃到有水吃

从三个和尚没水吃到有水吃

从三个和尚没水吃到有水吃“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是一句中国俗语,它所反映的现象其实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

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一、对这一现象的心理学解释: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

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

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

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效应”。

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用该效应再来看一下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看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

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

”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

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

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从机制、体制、制度解释并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从机制、体制、制度解释并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从机制、体制、制度解释并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和尚多了没水吃,问题是多方面的。

1.没有合理的分工协调机制:几个和尚出现相互推诿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没有分工,直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分布。

所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当整个寺庙没有水喝的时候,还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直至最后。

2.三个和尚的体制问题没有解决3.没有有效的制度作支撑:想要以一个人的制度去处理多个人的情况。

当和尚人数增加后,应有的预防性措施准备不足,这体现为没有合理有效的制度出台。

换一句话说就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局面已经改变,所面临的挑战已经很严峻,但是因为认识不到,也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所以还局限于过去的制度。

解决方法:1.完善监管制度。

制订好每个月的挑水轮班表,三个人一人一天轮流挑水,剩下两个一个进行监督,另一个进行考核。

对一个月监督和考核情况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和尚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

同时进行突击检查,出现串通情况则对当事人进行严重处罚。

对于挑水任务非本人完成者,罚增做一天,情节严重者加大处罚或另作其他类型的处罚。

2.奖惩并用提高三个和尚对挑水的积极性。

对水缸标上容量刻度,规定每天挑水的最低要求。

对于没挑满水的,将不足的容量进行记录,并对不同容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或对未完成水量进行加倍处罚,并在下次挑水实施;对超额完成任务的,记录超额容量,根据超额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3.可以让香客上山的时候每人挑一桶水,根据水的多少和质量判别虔诚度给予相应的称号和奖励。

4.改善运水设施,建设自来水管道,直接取消了挑水的任务,解决因挑水问题导致没水喝的绩效问题。

1610405004 蒋洁1610405001 顾思琦1610405002 徐沁宜。

“三个和尚没水吃”折射出的管理困境

“三个和尚没水吃”折射出的管理困境

“三个和尚没水吃”折射出的管理困境“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

每每想到这个寓言,总是不禁自问:“为什么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吃了,毛主席不是说过人多力量大吗,人的力量为何随着人数的增加反而变小呢?”。

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其实折射出大部分企业普遍面临的管理困境:如何有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套用冯小刚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可见现代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发挥人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是每个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一道难题。

三个和尚为何会没水喝?可以从组织论、经济学、激励理论以及企业文化四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三个和尚没水喝”最直观原因就是这三个和尚无组织无纪律,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

庙未明确三个和尚的工作职责,导致职责空缺,人浮于事,三个和尚即使没水喝,也没人去挑水。

人力资源利用处于最差的状态,其原因就是未开展工作分析,形成有效的组织。

所谓工作分析就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工作的职责,以及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工作分析用于确定工作的内容、职责、工作范围等,有利于避免或消除工作职责的重叠、职责的空缺等负面问题。

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中有很多应用:一是可以优化组织结构,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上的弊端,提出改进方案,适应企业战略的变化;二是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在流程中的角色与权限,消除流程上的弊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可以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四是可以完善工作相关制度和规定,通过明确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以及绩效标准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为员工提供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

其次,经济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理论就是边际效应理论,所谓边际效应就是在不增加其他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持续增加某一种要素单位投入,带来产量的增长是递减的,投入超过某个程度,产出就是负值。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博弈分析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博弈分析

[转帖]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博弈分析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制度上有缺陷的非合作博弈。

下面设立其博弈模型。

设水桶只有一个,即水的容量有限,并且三个和尚是偏好相同的。

设一人独享一桶水,则他得到的效用为1;两人分享则各得1/2;三人分享各得1/3。

在劳动付出方面,如果一人打水,则他的劳力支付为y+e,两人打水,则各支付y/2+e;三人打水各支付y/3+e,其中e是一次"跑腿"的基本支付。

我们说这是一个制度上有缺陷的非合作博弈,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吃大锅饭"的博弈规则,即只要有人打水,则水在三人间平分。

首先考虑一次博弈,每个和尚对他人没有先验知识。

三人是对称的,不妨,他估计b、c中任何一个打水或不打水的概率都是1/2。

他计算他的期望效用如下。

如果不打水,E0(U) = 1/4*(0-0) + 1/2*(1/3-0) + 1/4*(1/3-0)=1/4;如果打水,则E1(U) = 1/4*(1/3-y-e) + 1/2*(1/3-y/2-e) + 1/4*(1/3-y/3-e)= 1/3 - 7/12*y - e。

只要令e > 1/12,则无论y取何正值,则E0(U) > E1(U)。

所以不打水是和尚的最佳策略(但不是占优策略)。

其次,所有和尚都打水不构成Nash均衡。

这很容易验证。

所以要想大家都打水,则必须取消"吃大锅饭"制。

考察"不劳无获"下的一次博弈。

不打水,E0(U) = 0;打水,E1(U) =1/4*(1-y-e) + 1/2*(1/2-y/2-e) + 1/4*(1/3-y/3-e) = 7/12(1-y) - e。

可以看出,在某些y, e的设置下,打水是最佳策略(甚至可以是占优策略)。

再考察此时"都打水"是否构成Nash均衡。

设它是均衡,则此时和尚的效用各为1/3-y/3-e;如果他改变策略,则效用为0。

三个和尚没水喝地经济学解释

三个和尚没水喝地经济学解释

1、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

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

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竞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搭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

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经济学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归结为缺乏有效的公共选择。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

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

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因此,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有水喝的情况。

3、博弈论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都了解,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

管理学角度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管理学角度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以管理心理学角度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故事的梗概是讲在过去的一个山顶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柳也死灰复燃.不久后,一个胖和尚也来到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两人都不愿挑水,后来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不行,于是两人就挑水了,但是分配总是不均匀,都想占便宜,最后两人在竿子上画了一跳线,总算平息了风波.不久后,一个瘦和尚来到了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三人都不愿挑水,杨柳也谢了,最后风干物燥,老鼠横行,引起了一场大火,三人奋力救火.风波平息后,三人通力合作打水.这就是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这是一个团队建设问题。

也可以考虑为人与人相处的问题。

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在为自己考虑。

不为别人考虑,一个人的时候自己要喝水就自己去挑。

两个人的时候为了公平。

自己不吃亏,就两个人去抬,三个人的时候,问题就来了谁也不想吃亏啊。

谁也不想去。

这就是个人的做人态度问题。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倘若用管理学描述这个观点的话,这三个观点过时了。

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三个和尚水多得不完。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都离河边都比较远。

怎么解决饮用水的问题呢?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

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

三个和尚有水喝

三个和尚有水喝

三个和尚有水喝
人们都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不山神庙的老和尚,让这三个懒和尚下山挑水。

他们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想下山。

无奈他们只好一同下山,一起去担一桶水。

到了山下,他们犯难了,如何能三个人一起抬,而又都既不吃亏又不占便宜呢?
一、“丫”字型组合杠杆
如果用“丫”字型平分3600角的组合杠杆,以其任一和尚的肩膀为支点,另外两个和尚用力的力臂都相同,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不难得到他们所用的力大小都相等,从而达到了每个人既不吃亏又不占便宜的目的。

二、“T”字型组合杠杆
用两根扁担按图所示的方法,组合成“T”字型杠杆,让三个和尚抬水,也能达到各不吃亏互不占便宜的目的。

那么桶系在何处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我们把等长的两根扁担
(AD=BC=L)看作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为使得三个和尚肩上所承受的压力
F A =F
B
=F
C
=G,则桶系在O处,且AO=L,BD=CD=L。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克服相互依赖的思想,要打造合作
创新的团队。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益无穷。

三个和尚没水喝反应华盛顿合作定律

三个和尚没水喝反应华盛顿合作定律

三个和尚没水喝反应华盛顿合作定律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黎格曼进行过一项实验,目的是探讨团队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

他找来几名工人参与实验,告诉他们尽可能用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

参与者被分为单人组,3个人组同时拉,以及8人组同时拉。

结果是:单人组中,参与者的平均个人拉力是63千克。

3人组中,总拉力是160千克,人均53千克。

8人组中总拉力是248千克,仅限人均31千克,仅为单人拉动时的一半不到。

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偷懒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许多人对这个实验结果感到好奇。

为什么人多了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是著名的“华盛顿合作定律”的表象之一。

这个现象也和我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有相近的含义。

一个企业效益不好,能找原因的地方很多,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这是很肤浅的做法。

然而,这种方法未必奏效,有的企业人员减了却并没有增效,"和尚"少了,还是没水吃。

其实,有没有水吃,与和尚的数量多少有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关系是怎么用这些“和尚”。

那么怎样才能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局呢?我们来提出一些观点。

第一种方法:轮流挑水。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貌似就解决了矛盾,因为这样可以让其他人休息,在轮到他抬水时候更有劲。

第二种方法:分工负责,你挑水,我砍柴,他做饭,大家明确责任,同时分工协作,这样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而且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

第三种方法: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谁承担挑水的任务,就承认他对寺里做出贡献,在物质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如果挑水者成绩显著,给予额外奖。

这样,吃水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还促进了这个寺庙的"精神文明"建设,寺庙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个办法是:三个和尚每人给一个水桶,三个人一起去打水。

这样每次可以打三天的水。

而且在取水过程中,增加了三位僧人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了团队的磨合。

三个庙、三个和尚、三种办法_管理学案例分析

三个庙、三个和尚、三种办法_管理学案例分析

三个和尚,头脑风暴,观点碰撞三个庙、三个和尚、三种办法有一名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如今,这三个观点过时了。

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

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

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

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

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

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

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

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

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

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

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

这叫“技术创新”。

由三个和尚没水喝,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发扬了团结协作、良性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

故事新解,给我们新的启发。

三个和尚挑水衍生案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来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

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P就走了,一个P叫BPR,一个P 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三个和尚的管理案例分析

三个和尚的管理案例分析

中国人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本来人多力量大,应该更容易吃到水,但是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似乎现实总与愿望相反。

在此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这句话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一、一个和尚挑水吃一个和尚挑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这个和尚是自给自足,没有分工也没有协作或合作,靠本能生存,不需要制度,只要(单一)自律就够了。

具体来讲类似与中国的小农经济制度。

二、两个和尚抬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这两个和尚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了分工协作或合作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组织--- 共同抬水团队,进而实现了有水吃的目标,且每个人各节约了一半的体力和时间(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两位和尚共同抬水过程对他们而言公开透明便于相互监督(管理成本最低)。

还有两种方案:按时间分工你挑一天水,我挑一天水,或按路程分工者你挑一段路,我挑一段路,去实现有水吃的目标。

为什么两位和尚没有选择按时间分工协作和按路段分工协作的挑水方案而选择了两人抬水方案呢?原因在于前两个方案对他们各自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按时间分工协作挑水,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当一个和尚先挑一天水时,而另一和尚可能因客观原因(生病或离开)或主观原因(故意耍赖)等不去挑水。

按路段分工协作的挑水方案也存在类似情况。

(只需要简单的制度,一对一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此处只有分工没有专业化问题)当然这里还存在两位和尚不合作的情况。

类似与中国的低级阶段的集体经济制度三、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结果说明人力增加和组织扩大后,效率变低下了,没有实现目标。

三个和尚没水喝还说明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人力增加和组织扩大后,由于每人都想让自己的体力和时间节约更多(两个和尚的观念),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具体讲是缺乏领导和激励约束机制。

(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一个自律与多个他律相结合)从管理学角度的解决办法:如果挑水的路途很长,一个人从头到尾挑,自然容易疲劳,那就分工合作吧,来个接力挑水,即每个人挑一段路。

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制度解析及其他[1]不知何故,中国的许多爸爸妈妈都喜欢给自己的小孩儿讲这样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三个和尚,大和尚对下和尚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个故事可以说这是“儿童常识”了。

可是,无论是讲故事的父母,还是听故事的小孩儿,又有多少人能从这个“儿童常识”中悟出一点深刻的哲理、特别是制度经济学的深刻原理来。

一、“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制度机理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因为一个和尚挑水,其产权——水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都非常清晰。

单个和尚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毫无疑问的,不挑水自己就没有水吃。

既吃不了亏,没有收益的外溢;也占不了任何便宜,无任何便车可搭。

为什么“两个和尚抬水吃”?当两个和尚在一起时,如果有一个和尚挑水,另一个和尚就会“搭便车”,挑水者就没有积极性了。

如果两人轮流挑,就有个先挑后挑问题。

好在两个人好商量,即“交易成本”低,很快就可以达成一起抬水的协议。

“两个和尚抬水吃”,其产权也基本清晰——两人共同占有、支配。

但两人必须平均使用,否则就会发生纠纷。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三个和尚在一起,就产生了“搭便车”、成本和收益外部化问题。

如果一个人先去挑水,就有两个人坐享其成“搭便车”,而挑水者收益外溢;如果有两个人去抬水,就有一个人坐享其成“搭便车”,而两个抬水者收益外溢;如果三个人进行排列组合,每两个人交叉搭配轮流抬水,那么总有一个人先坐享其成“搭便车”。

但三个人谁都不愿意别人、而都想自己先坐享其成“搭便车”。

推来推去、争来争去,都不愿意挑水或抬水,于是就都没有水吃了。

那么,怎样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难题呢?第一个办法是组织开会,作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精神,学习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雷锋精神,树立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圣贤情怀。

从“和尚吃水”问题的解决来看公司的管理制度

从“和尚吃水”问题的解决来看公司的管理制度

从“和尚吃水”问题的解决来看公司的管理制度“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个寓言说明了在一个缺乏制度和文化的团体内,每一个个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了零产出的极端情况,最终既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个体。

市场经济这一制度就是能够使得“每个人在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利益。

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效果要比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要把水变成有价的商品,那么和尚们的吃水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本文不打算对和尚的吃水问题作经济学上的分析,而是想以此说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

同时也说明,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这两种手段都有其有效性和有限性,只有健全的制度和健康文化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公司各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公司是一种创造产品、服务和财富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权利机构与公司管理人员责权的分配方式称为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人员为履行其职责,实现公司目标,对公司实施的各种措施和行为称为公司的管理。

公司的治理结构往往主要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文化的成分较少,而公司的管理则必须是制度与文化并重。

制度管理是有效的,一个简单的制度性安排,有时可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和尚的情况下,只要设计一个每天轮流挑水,或是每天两个人轮替抬水的简单制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文化管理,其效果就会差些。

假定我们要采用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和尚们集中起来进行学习,让他们提高觉悟,教育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去挑水,那么,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结果1:完全不起作用,或者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起作用。

结果很可能是和尚们还没有教育好,就都渴死了。

结果2:部分地有作用。

我们假定有某一个和尚觉悟提高了,天天主动挑水,而另外两个和尚仍然坐享其成,这显然有失公平。

觉悟高的和尚挑了几天水,发现自己吃亏了,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又回到没水吃的境地。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3是一个很特别、很有趣的数字,除了“三个和尚没水吃”之外,大家熟悉的用法还有“三人成虎”和“事不过三”等成语。

另外,孔夫子讲过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论语》)。

话说得最漂亮的还要数老子。

他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当然,对3产生兴趣的不光我们中国人。

基督教的《圣经》宣扬的是圣父、圣灵、圣子的三位一体。

在平面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因为所有其他的直边图形都可以分解成三角形,甚至于圆面积的计算也是用近似三角形面积的求和加以解决的。

令人激动不已的还有“费马定理”:当n³3且为自然数时,a+b¹c。

1.“三个和尚没水吃”与经济原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谚语所提示出来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是耐人寻味的。

一个和尚独居时他可以挑水吃;两个和尚同住他们可以抬水吃;而三个和尚共处时却为什么会出现没水吃的结局呢?我们的探寻就由此展开。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稍微做些形式化的努力,即将一人独居、两位同住和三者共处分别用情况I、情况II和情况III来表示。

在情况I中,此位出家者挑水吃无疑是一种最合理的或是最自然不过的行动了,因为水乃人所必曾之物,除了自己去挑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另一方面,他的全部劳动成果“水”的享用者或占有者边只有他自己。

他可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消费水的原因,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其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相比之下,情况II则稍许复杂一些。

我们假定他们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付出愈少愈好而收获则多多益善——的人,即他们都是S.穆勒所说的“经济人”,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愿看到别人“搭”自己努力的“便车”,坐享其成,同时又都在想方设法搭别人的便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也自然会在轮流挑水的问题上达成协议;而在水的消费量问题上、在协议执行和违约制裁或惩罚等问题上,讨价还价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由”三个和尚是否有水喝”引发的思考

由”三个和尚是否有水喝”引发的思考

由”三个和尚是否有水喝”引发的思考内容提要:经济学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应当维护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不应当维护什么,应当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反对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我们不应当以别人的牺牲来换得自己不自私的美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一些类似“两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等诸类问题运用经济学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其中效用问题,博弈问题……对分析问题很有帮助关键字:纳什均衡纯策略纳什均衡信息不对称选择性激励经济人假设搭便车林达尔均衡“两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早以熟知,似乎也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那么三个和尚究竟有没有水喝呢?仁者见仁,作者见智。

本人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阐述一下见解。

为了需要不防将三个和尚分别看做和尚1,和尚2和和尚3,微观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中之一就是“经济人”假设,即是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最小值。

假设“经济人”是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满足程度的理性人(三个和尚也符合经济人假设)。

那么和尚1,2,3在讨论水的问题上会以自身的利益为前提,彼此间会产生利益冲突,三个和尚在由谁来负责担水的问题上就会产生一番博弈。

首先从纳什均衡的论点出发,我们得知:利益冲突达到一种稳定状态以至无人会单方面加以改变,由于和尚1,2,3的不合作使得每个人都达不到可能的最大收益,那么唯一的纳什均衡是彼此之间都参与,因为在其他策略组合下均有一方能因改变策略而受益。

但是这一局势中的帕累托最优是彼此间都不参与,(即存在利益冲突下)利己主义的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在总体上可能不是最优的,进而推之西方经济学中,在经济人假设下,市场经济会达到或趋向帕累托最优这一结论,在引入利益冲突后有可能无法成立,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假设更使信任失去基础,这说明个人利己的理性选择并不能保证人们的处境得到改善,结果可能对大家都不利。

和尚有可能会通过限制他自己的信息来获益,只要对手知道他这样做了,原因是这会引导对手以所希望的方式行动,在下图博弈中,所给的数字为水给他们带来的效用。

三个和尚的管理案例分析

三个和尚的管理案例分析

中国人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本来人多力量大,应该更容易吃到水,但是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似乎现实总与愿望相反。

在此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这句话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一、一个和尚挑水吃一个和尚挑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这个和尚是自给自足,没有分工也没有协作或合作,靠本能生存,不需要制度,只要(单一)自律就够了。

具体来讲类似与中国的小农经济制度。

二、两个和尚抬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这两个和尚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了分工协作或合作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组织---共同抬水团队,进而实现了有水吃的目标,且每个人各节约了一半的体力和时间(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两位和尚共同抬水过程对他们而言公开透明便于相互监督(管理成本最低)。

还有两种方案:按时间分工你挑一天水,我挑一天水,或按路程分工者你挑一段路,我挑一段路,去实现有水吃的目标。

为什么两位和尚没有选择按时间分工协作和按路段分工协作的挑水方案而选择了两人抬水方案呢?原因在于前两个方案对他们各自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按时间分工协作挑水,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当一个和尚先挑一天水时,而另一和尚可能因客观原因(生病或离开)或主观原因(故意耍赖)等不去挑水。

按路段分工协作的挑水方案也存在类似情况。

(只需要简单的制度,一对一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此处只有分工没有专业化问题)当然这里还存在两位和尚不合作的情况。

类似与中国的低级阶段的集体经济制度三、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结果说明人力增加和组织扩大后,效率变低下了,没有实现目标。

三个和尚没水喝还说明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人力增加和组织扩大后,由于每人都想让自己的体力和时间节约更多(两个和尚的观念),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具体讲是缺乏领导和激励约束机制。

(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一个自律与多个他律相结合)从管理学角度的解决办法:如果挑水的路途很长,一个人从头到尾挑,自然容易疲劳,那就分工合作吧,来个接力挑水,即每个人挑一段路。

“三个和尚没水吃”与“社会懈怠”理论

“三个和尚没水吃”与“社会懈怠”理论

“三个和尚没水吃”与“社会懈怠”理论有句俗话说“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

又有句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可见人多对工作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为什么人多反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出现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早在1920年,德国心理学黎格曼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

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

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个或8人为一组拉。

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时力量的一半。

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地努力。

当然,也有人认为应细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

无论每个人发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看来,在团体中确实会存在着“社会懈怠”现象。

为了降低“社会懈怠”现象发生的严重程度,国外研究者提出许多增加个体的参与感与责任感的方法。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当工作较困难或具有挑战性,并且个体相信自己对团体有特殊贡献时,“社会懈怠”现象会有所降低。

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团体中的“社会懈怠”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时期,干活儿“大呼隆”,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是很典型的“社会懈怠”。

就是现在,在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中,如果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或激励机制不够有力,也会随时发生这种“社会懈怠”现象。

甚至在文化程度和思想觉悟较高的公务员群体中,经常出现的“踢皮球”、拖延等工作态度,也不能说与“社会懈怠”无关。

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各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政府部门中,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分配与个人绩效挂钩措施,使个体提高工作积极性,减少“社会懈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法。

对公共物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的探索——对故事“三个和尚”的经济学分析

对公共物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的探索——对故事“三个和尚”的经济学分析

宏观经济对公共物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的探索——对故事“三个和尚”的经济学分析董蓓蓓 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为切入点,挖掘了故事背后蕴藏的公共物品、外部性及产权界定等耐人寻味的问题。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它成为了滋生“不劳而获”心理的土壤。

于是,在公共物品提供的便利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扮演着或是努力去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他们在没有付费的情况下却享受了服务,也即,享受到了别人带来的正外部性。

当然,经济中还存在着负的外部性,即一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然而,不论是正的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使资源配置效率受损,难以实现帕累托优化配置。

尽管通过产权界定等手段,可以规范外部性,是外部成本内在化,从而克服市场失灵的缺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不容忽视的是,产权界定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如交易成本,谈判双方信息不对称,难以达成协议等问题。

这种种原因,都产生了市场缺陷无力克服的无奈,寻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道路,还有一个很艰辛的过程。

关键词:公共物品;经济人;搭便车;外部性;利益;产权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6-0007-02引言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了。

这个简单的故事,初一看,或许会觉得很可笑,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细细品味,还是颇耐人寻味的。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从来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处理得当,会给大家都带来效益;处理不好,则会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损害社会福利。

通过产权界定,来规范外部性,似乎是一个很诱人的方案,但是,还是会产生交易成本等问题,影响效益。

那么,什么是公共物品?什么是外部性?怎样进行产权界定呢?我们到底该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公共物品与“三个和尚”1.公共物品的概念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提供给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它可以是一种具体的物品,如道路、公园等;也可以是一种服务,如国防、公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济学分析3是一个很特别、很有趣的数字,除了“三个和尚没水吃”之外,大家熟悉的用法还有“三人成虎”和“事不过三”等成语。

另外,孔夫子讲过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师”《论语》。

话说得最漂亮的还要数老子。

他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当然,对3产生兴趣的不光我们中国人。

基督教的《圣经》宣扬的是圣父、圣灵、圣子的三位一体。

在平面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因为所有其他的直边图形都可以分解成三角形,甚至于圆面积的计算也是用近似三角形面积的求和加以解决的。

令人激动不已的还有“费马定理”:当n³3且为自然数时,a+b¹c。

1.“三个和尚没水吃”与经济原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谚语所提示出来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是耐人寻味的。

一个和尚独居时他可以挑水吃;两个和尚同住他们可以抬水吃;而三个和尚共处时却为什么会出现没水吃的结局呢?我们的探寻就由此展开。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稍微做些形式化的努力,即将一人独居、两位同住和三者共处分别用情况I、情况II和情况III来表示。

在情况I中,此位出家者挑水吃无疑是一种最合理的或是最自然不过的行动了,因为水乃人所必需之物,除了自己去挑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另一方面,他的全部劳动成果“水”的享用者或占有者都只有他自己。

他可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消费水的原因,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其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相比之下,情况II则稍许复杂一些。

我们假定他们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付出愈少愈好而收获则多多益善——的人,即他们都是S.穆勒所说的“经济人”,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愿看到别人“搭”自己努力的“便车”,坐享其成,同时又都在想方设法搭别人的便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也自然会在轮流挑水的问题上达成协议;而在水的消费量问题上、在协议执行和违约制裁或惩罚等问题上,讨价还价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显而易见的是,在达成协议、监督其执行和对违约者的制裁的过程中,是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在某一次“生产活动”中出现坐享其成或曰搭便车者的现象,与经济学中的热门话题“外部性问题”无异:即某(些)人的行为使其他人或局外人的利益受到了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

换言之,在情况II中,两位和尚的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的排他性受到了限制。

此时,消除外部性问题成了当务之急,而为达此目的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经济学家们常津津乐道的所谓交易成本之一种——可能相对巨大。

在工具的限制下(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们两人就很可能去寻求其他更为简便和经济的合作方案——两人用扁担抬水。

由此看来,“两个和尚抬水吃”不过又是一个对经济学的世俗化或常识性表述罢了:消除外部性同时使交易成本最低(因为两人抬水对双方而言十分公平且易达成协议)。

在情况III里,我们所关注的问题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

这时,由于工具的特点——扁担和木桶——所决定的,或一个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在每一次的“生产活动”中必然会出现一位搭便车者。

换句话说,在情况III中,外部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再考虑到他们三人同时又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人,其最终的不欢而散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述这种由外部性的存在而直接引起合作失败,是我们得到的有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第一个解释。

不言而喻,多人合作行动一般来说是多次性(或往复的)的。

这便暗示出了,在“一次性”行为中存在的外部性效应,可能会随着行为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被消除或减弱。

不妨设想一下,三位和尚即使不是绝顶聪明,至少也是肯动脑筋的。

他们不是消极静候而是积极地以“谈判”的途径来解决因“第三者”的存在而引起的外部性问题。

他们可能提倡下面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三人各自在三天轮流值班日挑水,或轮流每天值班抬水。

显然,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在三天内的值班打水行为中,每人所付出的辛劳毫无二致,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但由此我们就能得出搭便车现象完全消除的结论吗?非也。

在讨论情况II时,我是有意把“其他条件”排除在外的,目的是避免过早地把问题复杂化。

至于“其他条件”,无非指某些随机事件(如天气变化和疾病侵身等)和客观事实(如每人的身体条件上的差异及消费品的不同,以及道路状况等)所有伴随这些“其他条件”而来的麻烦,可能使这种谈判失败。

比如说,和尚甲爽快地接受了第一种方案,但和尚乙和丙则由于认为甲所消费的水是他们两者消费量的总和而反对,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替代方案,要求甲付出的劳动与所消费的相等。

对此甲认为它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拒绝采纳。

考虑到精确地计算出各人的消费量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费用颇高,无休止的讨价还价本身就可能出现“没水吃”。

假使三位接受上述两种方案之一,吃水问题也未必得顺利解决,因为要使其方案行之有效,还须确立一系列处理随机事件的附加条款,如某人生病时他人的替代及在雨天或雪天挑水的补偿等等。

遇到有人偷懒时,显然还应加以惩罚,为了防止规则或协议被破坏,必要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情况III和情况II所面临的交易成本问题如出一辙,但其各自的生路却大相径庭,这表现在情况III 无法像情况II那样在组织内找到“经济”地消除外部性效应的途径。

这种起因于高交易成本的合作失败,便是我们为“三个和尚没水吃”所做的第二点说明。

毫无疑问,人们是不会一声不响地渴死的,三个和尚也不例外。

为消除外部性效应而付出的交易成本的“高”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

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为,在情况III 下的组织内部使协调机制得以运转的费用高于其他组织形式——或解散该组织或创建新组织——的运营成本。

既然在情况III的组织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种类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消弥外部性影响的办法,那么情况III本身变成为一种不稳定的组织——其结局为合作失败后大家各奔前程以求解决干渴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

能否将此视为阐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第三个理由呢?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即使三者就水的供给方式问题最终达成了协议,但消费过程未必平安无事。

假定水的消货量每人每天各有所异,那么,一些人的消费选择或行为恐怕带有“掠夺”性质的。

作为消费者,他(们)在使用水时可能忽略对水的有效利用,同时,尽可能多地满足自身对水的需要,如把脏衣服集中于该日洗完,虽然它们可能还不够脏。

如果我们承认这种消费行为的合理性,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接受浪费水资源的现实。

由此可见,情况III还自然地伴随着一个派生结果:生来俱有的外部性效应在一般意义上为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经济学最高原则的实现设置了某种天然障碍。

(顺带提一句,经济学的这一最高原则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马克思以精练的语言所概括了。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他写到,经济学要研究的是如何“合乎目的地分配它的时间”,进而达到一种“符合其全部需要的资产”。

)显而易见,从效率观点看,情况III的不稳定以至解体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一旦把情况III看成是一种易变的不稳固形式,那么在它面前,至少摆着三条路。

一是回到情况I;二是演化为情况II并外带一个“情况I”;其三是走向一种崭新的组织形式,如再引入1位和尚组成一个四人团体,我称之为情况IV。

从情况III回到情况II和情况I,其目的在于消除外部性效应和回避过高的交易成本。

因为情况I和情况II的生产和消费较之情况III更具排他性。

而排他性恰恰又是当今经济学帝国中的一块新崛起的殖民地——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之一。

排他性,在我们的故事中仅表现为个人是自己劳动成果的唯一享用者或公平地与合作者分享之。

它的一个客观的而且在经济学上十分有意义的结果,是避免了可能的浪费而提高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前面提到的转换过程或方向仅是众多选择中的两种。

在特定的条件下,情况IV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呢?从理论上讲,情况IV作为一种稳定的协作形式而存在,它至少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采用它所带来的“净收益”必须要大于其他组织形式(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为情况I、II、III)所带来的“净收益”,他们要尽可能的降低在情况III中存在的或潜在的为消除外部性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其次,它还必须创造出某种额外或附加收益。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情况IV在降低交易成本过程中产生了一位拥有绝对权威的人物。

他通过发号施令,使其他三人劳动,并严格监督各人对水的消费。

结果,情况III的外部性问题得到了抑制,同时交易成本亦大大下降。

在情况IV中,为争取额外的收益,我们可以假设,在通向水源的出路崎岖不平且常有毒蛇出没。

此时,两人抬水在后而一人在前打草惊蛇,这样的协作对他们每人来说可能是相当合算的,否则如果他们单干(情况I)或两人合作(II情况),其直接的“生产性”费用会相对高得多,因为他(俩)可能不得不走走停停,甚至根本无法承担此种性命悠关的生产性活动而使得成本无穷大。

结果,这种所谓附加利益便被创造出来了,进而情况IV也就伴随着这些自然而然地展现于人们眼前了。

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同比例的投入增加而引起的更大比例的产出提高的现象,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规模经济”。

不难看出,情况IV中被创造出的额外收益不外乎是规模经济的结果。

当然,有规模经济也就同时有了它的对立面——“规模不经济”。

用我们的故事来说,在那种条件下让四个人去完成同样的“体力”工作。

它所带来的产出增量却极可能小于增加第三个人时所带来的增量。

如果只有一副扁担和一只水桶时,追加的人越多,每增加的一个人所带来的产出增量,准确地说是对产出提高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小。

这便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不过,无限度地追加人数(投入)是不现实的,因为情况IV中的四人合作格局——除了三位直接参与打水外还有一位并非可有可无的发号施令者——达到了规模经济后便会稳定下来。

这显然亦是经济人的最适宜现在。

由此而引申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派生结论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经济的实现。

这便是许多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企业规模或企业边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前面曾经说到,情况IV中的参与者无疑是认真考虑过单干或两人合作的,但他们最终都放弃了。

究其原因,不过在于认为情况IV净收益更高罢了。

换个角度看,他们之所以放弃其他选择,仅在于他们通过计算感受到,如果还这样做潜在损失颇巨。

这里所说的“潜在损失”,实在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机会成本或曰影子价格——无异。

在人们做出选择决策时,它通常至关重要。

如果把情况III和情况II的转换看成是使生产和分配活动更具有排他性进而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过程,那么它向情况IV的过渡也是服从于同样的目的。

区别在于途径的不同,前者是通过“分散化”而达到,后者则依靠某种“集中化”而实现,在这里具有独特意义的是,在各种特定条件下,各种“情况”都会应运而生,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就条件而言,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即生产工具的性质、生产者的状况(所掌握的信息、素质等)和生产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