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监测与预报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
边坡监测方案项目简介:本项目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项目的一部分,包括东联络线及人行步道、纵四线、横四线工程边坡监测方案。
东联络线是城市次干路,全长888.349米,标准路幅宽19.5米,人行步道长368.808米,标准宽度8米,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纵四线是主要交通集散道路,全长1447.614米,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
横四线是联系纵二线和纵四线的主要东西向干道,全长893.442米,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三、监测项目该项目的监测目的是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施动态施工,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
同时,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提供预报数据,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四、平面、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先布设和测量平面、高程基准点。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等。
五、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在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中,需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点的位置,并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同时,监测点的数量和分布应该合理,以便获取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
六、裂缝观测在边坡监测过程中,裂缝观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裂缝的观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情况,为后续的监测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七、警戒值的确定及应急措施为了保证边坡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需要确定一定的警戒值,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八、监测周期及频率监测周期和频率是边坡监测的重要参数。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监测周期和频率,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九、人员及仪器设备在监测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和高精度的仪器设备,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监测设施保护监测设施的保护是边坡监测的重要环节。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监测设施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八字门滑坡监测预警
八字门滑坡工程GPS监测预警夏浪摘要: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每年因此损失了近200亿元,数百人也因此丧生。
八字门滑坡就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三峡库区秭归县八字门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形成机制、破坏模式以及后期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滑坡监测的预警施工方案,介绍监测网点的布设,各种变形监测的施工技术要求,可供其它滑坡监测工程参考。
关键词:概况,滑坡监测;GPS变形点;八字门滑坡0 引言长江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
三峡大坝的兴建和百万移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镇八字门滑坡体正是这类地质灾害之一。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后期蓄水的不断临近,八字门滑坡体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一旦整体失稳,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应及时有效地进行专业监测预警或治理。
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前提下,本文就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镇八字门滑坡体的实时监测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工程实例提供参考对比[1]。
1 八字门滑坡概况八字门滑坡体位于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距香溪河入长江口0.8km,距三峡坝址38km。
它平面形态呈不规则扇形,两侧边界发育同源冲沟,后缘呈圈椅状形态,前缘已没入库水中,滑坡主滑方向约NE111°。
滑坡纵长550m,横向上部较窄,宽约80~210m,下部较宽,总面积约13.5万m2;平均滑体厚度约30m,总体积约400万m3。
滑坡位处侵蚀构造中低山山前斜坡,地形上前凸中平后凹,以上陡下缓的连续斜坡形态兼具三级堆积平台地貌。
八字门滑坡滑体主要为结构松散的崩坡积、坡积物,包含填土,粉质粘土,碎石土;滑床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香溪组(J1)岩层。
滑坡区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同时还受滑坡后缘西部高陡剥蚀低山区的基岩裂隙地下水及香溪河水侧向补给。
2 滑坡的变形史及现状1981年葛州坝水库蓄水后,滑坡范围内出现了房屋裂缝、地表变形,主要集中在120m高程以下。
滑坡泥石流监测技术方法
表 1 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控制网的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等 测角中误差 级 (″)
测距中误差( mm )
最弱边相对误 差
测回数
( DJ1 仪 器)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
三角形内 角
I 0.7
2
≤1/
15
2.5
180000
≥ 40 °
另外,除了上述仪器监测之外,专业人员和群测群防人员的巡查巡测对发现地质灾害的新动态尤为重要。随着 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也可以作为巡查的一种方法。
1 常规测量法
1.1 平面控制网
1.1.1 平面控制网为变形监测平面首级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点为变形监测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
1.1.2 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立的不同方法分为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和 GPS 网等类型。视测区地形情况,三角 网、三边网、边角网一般由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等基本图形构成。
( 2 )崩滑体变形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可定为二、三等。
高程路线的布设,可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 91 )中规定的相应等级精度标准进行设 计。
( 3 )高程测量使用的水准仪、水准尺、测距仪及其附件应分别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及《中、短程光电测 距规范》( ZBA6002 - 87 )中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与校正。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
位移量中误差( mm )
观测项目
备注
平面
高程
滑坡监测 ± 5
±5
相对工作基点
裂缝监测 ± 3
相对于观测线
1.3.2 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 1 )前方交会法监测 采用前方交会法监测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前方交会法监测技术要求表
浅谈滑坡及滑坡灾害监测预警
114地质环境DI ZHI HUAN JING1 引言地质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其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的70%为大型滑坡。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与预警已成为科学主动防范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
当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采取工程措施对灾害体进行应急处置,是有效化解灾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障灾害体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投资力度,将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监测、云计算、GPS、GIS等融入到地质灾害防治中,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技术创新。
不少专家学者通过光纤传输解析、算法优化,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传输速率,大大降低了误报率。
2 滑坡滑坡是指不稳定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形成过程中一般是后缘拉裂缝先形成,初期这些裂缝是断断续续的,逐渐连接成完整的弧形缝且展开宽度不断加大,最后可出现下错,并相继出现多级弧形张裂缝,侧翼剪裂缝发育稍迟于后缘弧形张裂缝,并由后缘向前缘延伸,由雁行不连续裂缝向连续裂缝发展。
前缘隆胀裂缝发育又迟于侧翼剪裂。
如果前缘局部滑出还可出现放射性张裂缝。
配套裂缝的形成,预示滑坡即将发生。
2.1 滑坡的形成条件在自然界中,无论是人工边坡还是天然斜坡都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体内部稳定性受到破坏,就会发生变化。
滑坡灾害体的形成是多方面结合的产物,具体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部条件、地层岩性等。
2.1.1 斜坡的地形地貌斜坡的高度、坡度、有效临空面、形态,都会影响斜坡的稳定性。
通过观察分析斜坡的地形和地貌,可以了解斜坡的形成历史、成因和发展趋势。
当斜坡坡度从21°开始,滑坡的数量急剧增大,是滑坡发生的突增点,所以21-35°是滑坡发生的最佳坡度。
高山峡谷段岸坡、曲流的凹岸、冲沟沟壁、陡崖等处都容易发生滑坡带。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一、本文概述《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究滑坡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其演化规律的研究以及预警预报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综述了滑坡灾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目标和内容。
随后,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滑坡灾害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遥感、GIS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定量描述和预测方法。
本文提出了滑坡预警预报系统的构建框架和实施策略,为滑坡灾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滑坡时空演化规律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时空演化过程。
深入研究和理解滑坡的时空演化规律,对于滑坡预警预报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时间演化角度来看,滑坡的发生通常经历了孕育、发展和触发三个阶段。
在孕育阶段,滑坡体内部的结构和应力状态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往往难以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滑坡体内部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出现微小的变形和位移,进入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滑坡体的变形逐渐明显,可以通过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进行观测和识别。
最终,在触发阶段,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如降雨、地震等),滑坡体内部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导致滑坡的发生。
从空间演化角度来看,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滑坡体在空间上可以分为滑坡源区、滑动区和堆积区三个部分。
滑坡源区是滑坡发生的起点,通常位于斜坡的上部,这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对滑坡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滑动区是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经过的区域,这里的地表位移和变形最为明显。
堆积区则是滑坡体最终停止运动的地方,通常位于斜坡的下部或河谷地带。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滑坡的时空演化规律,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版权所有©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2009年3月15日目录1.背景32.滑坡监测目的、方案设计依据与原则32.1监测目的32.2监测方案设计依据42.3监测方案设计原则43.滑坡监测内容、方法和仪器53.1地表变形监测53.1.1常规精密大地测量技术53.1.2 GPS测量技术63.1.3 GPS与全站仪混合监测技术73.1.4实施与规范要求73.2滑坡深部位移监测103.2.1深部位移监测的方法与作用103.2.2测斜仪器103.2.3测斜仪的布置113.3地下水位动态监测123.4孔隙水压力监测123.5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监测133.5.1 抗滑桩钢筋应力应变监测143.5.2抗滑桩侧土压力监测153.5.3 锚索应力监测163.6水库水位监测173.7地表裂缝位错监测173.8宏观地质调查174.集成GPS的多传感器滑坡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184.1系统框架结构184.2仪器的选择与布设184.3自动化采集系统方案214.4滑坡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234.4.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234.4.2地质地理信息管理244.4.3监测信息管理244.4.4监测信息分析255.GPS变形监测子系统265.1监测模式的选择265.2监测网的布设275.3系统结构设计285.3.1数据接收部分285.3.2数据传输与数据采集部分295.3.3数据处理部分315.4监测设备配置及其技术指标325.4.1测站设备配置325.4.2监控中心设备配置335.5安装与施工345.6测量更新频率及测量精度346.总结35附录1:香港理工大学安科GPS变形监测软件系统(GDMS)35附录2:多天线开关控制器1附录3:滑坡监测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3附录4:CX-3C型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6附录5:VI-600型固定式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9滑坡监测技术方案2009年3月25日(V 1.0)1.背景滑坡是指场地由于地层结构、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人工切坡几各种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或全部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地层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不良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监测规定
地质灾害监测规定在当今社会,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监测的对象、方法和技术以及规范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水平,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地质灾害监测对象地质灾害监测的对象可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工地质灾害两大类。
自然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而人工地质灾害则包括矿山塌陷、爆破振动、人工填埋等。
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监测方法和技术也不尽相同。
例如,地震可通过地震监测站点进行实时监测,滑坡则需要利用遥感和GPS等技术进行监测。
因此,在制定地质灾害监测规定时,应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监测要求和标准。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技术1.地震监测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对于地震的监测,可通过地震监测站点、地震仪器和遥感技术等手段进行。
(1)地震监测站点:建设地震监测站点,布设地震仪器,对地震波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便迅速判定地震的发生、规模和破坏范围。
(2)地震仪器:利用地震仪器对地壳运动进行监测,例如,利用加速度计监测地震波的运动情况,进而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源位置。
(3)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震波的短周期特征和长周期特征,进而判定地震的发生与否。
2.滑坡监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于滑坡的监测,常用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等。
(1)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滑坡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进行滑坡的监测与划定,及时发现滑坡迹象。
(2)GPS技术:通过布设GPS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滑坡区域的地面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进而判断滑坡的趋势和速度。
3.泥石流监测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于泥石流的监测,可采用多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式。
(1)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获取泥石流区域的变化信息,包括泥石流的迹象、规模和流速等,以及监测泥石流堆积形态。
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预报方法
4、发放“防灾明白卡” 县乡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 灾害点及隐患点,层层落实群测群防工作 。将危险区范围、监测方法、预警方式、 撤离路线和防灾任务、要求、责任制成“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 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居民 手中,把防治责任落实到乡(镇)、村、村 民小组及相关单位的具体责任人。
6、实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群测群防监测员、有关单位或个人发 现重要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信息,应 当立即向事发地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 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向省 国土资源厅(即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 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7、编制特大型、大型隐患点应急预案 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的特大型、大型地质 灾害隐患点,应单独编制应急预案。 对于成灾后果严重的灾害隐患点,有时还需 要预先制订几套方案。必要时可以针对出现 的不同情况启动不同的方案。
学习情境四 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预报方法
(一)地质灾害的监测 1、监测点的确定 ①已有地质灾害点。影响范围内有村庄、学校 、厂矿等人口集中分布或者重要工程设施的; ②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对村庄、学校、 厂矿和重要工程设施等构成威胁的地段。
2、 滑坡裂缝简易监测
•埋桩法
•上漆法 •贴片法
埋桩法Biblioteka 5、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各级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 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特别是加强强降雨过程 的地质灾害实时预报。要与建设、水利、交 通、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 当预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时,应及时报告本 级人民政府,并及时通知有关防灾责任单位 和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迅速做好防灾的 各项准备工作。
2、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水利、建设、 交通等部门、技术支持单位共同建设地质灾 害监测体系,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落实重点地质灾害点(或隐患点)危险区域 的群测群防工作。
高速公路边坡监测方案
地表变形监测主要采用边坡工程监测方法中的 设站观测法和仪表观测法,包括:
1)、大地测量法 2)、摄影测量法 3)、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 4)、自动化监测网 5)、光纤应变监测系统
1 )、大地测量法 大地测量法是在变形边坡地区设置观测
桩、站、网,在变形边坡以外的稳定地段设 置固定站进行观测。
一般采用十字形观测网、放射形观测网、 方格形观测网等 。
可采用水位自测,或向附近的水文站索取所需资料。 F、松动范围的监测
松动范围一般采用声波仪配换能器检测
四、边坡变形监测
4.1 地表变形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是边坡监测中的常规监测项目,通 常应用的仪器有两类:
一是大地测量(精度高的)仪器,如红外仪、经 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
二是专门用于边坡变形监测的设备,如裂缝计、 钢带和标桩、地面位移伸长计和全自动无线边坡监测 系统、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等。
地下变形监测-------一般采用钻孔倾斜法、测缝法(竖井法);
影响因素监测-------一般采用地下水位监测、间隙水压监测、地声监测、 地应力监测、地温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降雨量监测。
边坡工程监测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 等四种类型。通过监测,深入了解边坡的变形机理,从而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固 处理的反馈以及对工程的影响等获取有关信息,通过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到边坡变 形的各种特征信息,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预测边坡工程可能发生的破坏,为防 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
√
7
爆破影响监测
8
渗流渗压监测
9
雨量监测
10
水位监测
山体滑坡行动预案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应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检验和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地因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稳定性下降,出现山体滑坡迹象。
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仍将有大雨,山体滑坡风险进一步增加。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灾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组织本次演练。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某地山体滑坡易发区域五、参演单位1. 地震局2. 气象局3. 公安局4. 应急管理局5. 消防大队6. 医疗救援队7. 道路交通管理局8. 邮政、电信等部门9. 受灾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10. 受灾村民六、演练内容1. 演练科目(1)山体滑坡监测预警(2)山体滑坡应急处置(3)受灾群众转移安置(4)受灾区域交通管制(5)医疗救援(6)通信保障(7)物资保障2. 演练流程(1)预警阶段a. 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b. 地震局监测山体稳定性;c. 各参演单位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阶段a. 公安局、道路交通管理局进行交通管制;b. 消防大队、医疗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c. 应急管理局、邮政、电信等部门提供通信保障;d. 受灾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置;e. 受灾村民积极配合政府救援工作。
(3)善后阶段a. 各参演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b. 受灾群众返回家园,恢复正常生活;c. 各部门加强协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七、演练组织与实施1. 成立演练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成立演练筹备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物资的准备、参演人员的组织等工作。
3. 成立演练评估组,负责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4. 各参演单位按照演练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八、演练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参演人员熟悉演练方案,掌握应急救援技能。
地质灾害监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监测目标1. 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提高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水平。
2. 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动态,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灾害损失。
三、监测范围1. 地质灾害易发区:包括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水库大坝周边、矿山边坡、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区。
2. 重要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水库、大坝、矿山等。
四、监测内容1. 地质灾害类型: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2. 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活动周期等。
五、监测方法与技术1. 监测设备:GNSS接收机、裂缝传感器、渗压计、土壤温湿度计、雨量计、崩塌计、倾角传感器、泥水位监测仪等。
2. 数据采集:利用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移、形变、应力、降雨等数据。
3. 数据传输:采用5G、4G、WiFi、NB-IoT等无线通信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4. 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警。
5. 监控中心: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数据实时监控、预警预报、信息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
六、组织保障1. 成立地质灾害监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专项工作实施。
2. 建立健全监测队伍,加强监测人员培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3. 加强监测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加强监测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七、经费保障1. 设立地质灾害监测专项经费,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边坡滑坡应急预案
边坡滑坡应急预案目录:1. 引言2. 边坡滑坡预警系统3. 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4. 应急救援措施5. 保护与恢复工作6. 结束语1. 引言边坡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边坡滑坡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边坡滑坡应急预案进行论述,以期提供控制边坡滑坡灾害的科学和高效的方法。
2. 边坡滑坡预警系统边坡滑坡预警系统是边坡滑坡应急预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监测地质变形、水位、地震等数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预警系统必须具备准确、快速、可靠的特点,以便在滑坡发生前能够做出相应的响应和处理。
3. 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是防范边坡滑坡灾害的重要措施。
在编制预案时,需详细考虑边坡滑坡的发生原因、预警指标、预警信号和预警级别,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案应包括救援队伍的组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配置、灾情报告的发布机制等内容。
4. 应急救援措施当边坡滑坡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对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
救援行动应包括疏散人员、转移财产、提供急救、修复损坏设施等方面的工作。
应急救援人员需要根据预案的指引进行有序的行动,并协调各部门和机构的资源,以提高救援效率。
5. 保护与恢复工作边坡滑坡灾害造成的破坏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以确保灾后的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的恢复。
保护工作包括对滑坡区域进行封控、加固周边边坡等;恢复工作则包括修复基础设施、恢复供水供电等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
6. 结束语边坡滑坡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应对边坡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边坡滑坡预警系统、编制与执行应急预案、实施科学的救援措施以及进行保护与恢复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边坡滑坡应急预案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地质灾害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水平,为创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露天煤矿滑坡、泥石流预测预报书
5.加强北帮地面防水和坑下排水工作,在地面和坡面设置截洪沟、排水沟等排水体系,防止地面水流入坑下影响边坡的稳定,防止坑下积水影响基底的稳固性,减小雨水渗流作用引发边坡坍塌现象。
6.安检员、边坡管理及巡视人员对边坡进行日常巡查检查工作,遇有危险进行紧急撤人。
预兆
1.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2.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
3.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4.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8.排土场修筑临时排水沟或永久排水沟,底部修筑拦渣坝。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验算
1.工作帮边坡在临近最终设计的边坡前,必须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当原设计的最终边坡达不到稳定的安全系数时,应当修改设计或采取治理措施。
2.对于非工作帮形成一定范围的到界台阶后,应当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和评价,对影响生产安全的不稳定边坡必须采取安全、排土场
1.因排土活动,并形成了排土场边坡,使原始地表负荷增加,破坏了原始稳定状态。虽然设计已对边坡稳定性做了理论性的稳定性验算,但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滑坡不发生。
2.排土工艺和排弃高度影响:采用前装机推土排土工艺,对已排弃土的压实效果有限,初期松散系数可高达1.3~1.4,逐渐压实过程中,出现蠕动变形,排弃高度较高,更难压实,并蠕动变形叠加,影响边坡稳定。排弃时,工作面采用扇形发展方式,产生张裂隙,对稳定不利。
五、合理安排生产接续,尽量减少井工开采冒落对边坡的影响,以提高工作帮及非工作帮边坡的稳定性。完善井工采空区与露天矿平面对照图,掌控原井工开采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长春市双阳区嘉和采石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八日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目录l总则-------------------------------------------------- - 3 - l.1编制目的----------------------------------------- - 3 -1.2编制依据----------------------------------------- - 3 -1.3适用范围----------------------------------------- - 3 -l.4预案体系----------------------------------------- - 3 -1.5工作原则----------------------------------------- - 3 - 2双阳区嘉和采石场防汛抗洪工作概况---------------------- - 4 -2.1防汛抗洪重点部位基本情况------------------------- - 4 -2.2危险分析----------------------------------------- - 4 -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5 -3.1应急处置指挥部----------------------------------- - 5 -3.2指挥机构----------------------------------------- - 6 -3.3工作机构----------------------------------------- - 6 - 4预防、预警机制---------------------------------------- - 7 -4.1对危险源的监控与报告----------------------------- - 7 -4.2预警行动----------------------------------------- - 8 -4.3矿山洪汛灾害的防御对策--------------------------- - 8 - 5应急响应---------------------------------------------- - 9 -5.1应急分级----------------------------------------- - 9 -5.2基本应急程序------------------------------------- - 9 -5.3专项应急处理方案-------------------------------- - 11 -5.4应急结束---------------------------------------- - 11 - 6后期处置--------------------------------------------- - 11 -6.1善后处置工作------------------------------------ - 11 -6.2现场检测与处置---------------------------------- - 12 -6.3总结与报告-------------------------------------- - 12 -6.4恢复生产---------------------------------------- - 12 - 7应急保障--------------------------------------------- - 12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l总则l.1编制目的在双阳区嘉和采石场辖属区域范围内,当灾难性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突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滑坡应急预案
滑坡应急预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滑坡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
为了应对滑坡事件的发生,制定一种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滑坡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滑坡的定义和原因滑坡是指地表的大片土壤和岩石悬挂或滑倒,形成大面积的坡滑现象。
其主要原因有土壤侵蚀、水文因素、地震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二、滑坡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滑坡有时难以预测,但一旦发生,其危害与破坏性极大。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整的滑坡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三、滑坡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1. 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滑坡的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关的监测系统。
此外,制定明确的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任务和职责。
2. 预警和监测阶段滑坡的预警和监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
这一阶段需要建立滑坡监测系统,监测滑坡体的状态和相关变化。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并制定应对措施。
3. 应急响应阶段当发生滑坡事件后,应急响应阶段即刻启动。
一方面,需要进行现场救援和疏散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紧急抢修和恢复工作,减少滑坡带来的破坏。
4. 后期恢复和重建阶段滑坡事件结束后,需要对受灾区域进行整体评估和灾后恢复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重建工作,并提供相关支持和援助,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
四、滑坡应急预案的关键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和培育应急文化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滑坡灾害的认知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定期组织演练。
2.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投入资金建设滑坡监测装置,并将数据及时传输并分析,实现滑坡的及时预警。
3. 加强组织协调和合作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救援队伍和社区等应建立紧密合作的机制,形成应对滑坡的合力。
4. 完善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滑坡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作者: [xxx][滑坡监测与预报方案]指导教师:[xxxx]专业名称:[xxxxxxx]2013年7月22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第一章滑坡简介 (5)1.1滑坡的概念 (5)1.2滑坡形成条件及滑坡影响因素 (5)1.3滑坡的空间分布 (7)1.4滑坡的类型 (8)1.5滑坡体的组成 (10)1.6滑坡的危害 (11)第二章滑坡 (13)2.1滑坡的勘测 (13)2.2滑坡的勘测的目的 (13)2.2-1经验推测 (14)2.2-2地下勘探 (15)2.2-3土工试验 (16)第三章滑坡案例分析 3.1新滩滑坡 (18)3.1-1背景 (18)3.1-2成功经验分析 (19)3.1-3新滩滑坡的成功经验分析 (22)3.2贵州关岭山体滑坡 (24)3.2-1案例简介 (24)3.2-2经验教训 (25)第四章防治措施 (26)4.1工程措施 (26)4.1-1消除和减轻水的灾害 (27)4.1-2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27)4.1-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27)4.2其他措施 (28)4.2-1加强意识 (28)4.2-2滑坡保险 (29)第五章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摘要】:中国国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并且大多以山地为主,是世界上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也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古今中外,关于滑坡的案例举不胜举,成功的不少,失败的更多。
因此滑坡成因分析及其预测、预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灾害地质学的角度总结了滑坡形成的一般规律以及分析其它滑坡案例,对滑坡发生的各类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做了详尽阐述。
【关键词】:新滩滑坡关岭山体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措施滑坡保险引言我国是滑坡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 ,受其影响较大。
滑坡是发生频率较高、害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
在过去 ,滑坡往往发生于偏远山区、田和森林原野等人迹活动较少的地方 ,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不大 ,没有受到人类的重视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频率的加剧和扩展 ,受滑坡危害影响的程度和规模也随之扩大。
如 1963年10月意大利瓦依昂特水库发生库区体积达 2. 7亿 m2的大滑坡 ,造成 125 m高的水浪越过坝顶 ,横扫下游河谷内一切建筑物 ,死亡近 2 000人 ,造成了大灾难。
1992年日本塞基托滑坡 ,毁坏附近的铁路设施。
2004年夏湖北秭归千将坪滑坡等,对当地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毁坏房屋建筑,人员伤亡惨重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峡工程修建完工后 ,库区原有地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水位的抬升 ,库区地层基岩岩性、文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更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因此研究滑坡发生的各类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防止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第一章滑坡简介1.1滑坡的概念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定义反映出滑坡现象具备以下特点:1、滑坡体的物质成分就是那些构成原始斜坡坡体的岩土体;2、滑坡是发生在地壳表部的处于重力场之中的块体运动,产生块体滑动的力源是重力;3、滑坡下部的软弱面(带),即滑动面(带)是发生滑坡时应力集中的部位,斜坡坡体在这一位置上发生着剪切作用;4、破体内的软弱面(带)往往有很多;5、整体性是滑坡体的重要特征,滑坡体至少在启动时呈现整体性运动;6、通常情况下,滑坡是包含着滑动过程和滑坡堆积物的双重概念。
1.2滑坡形成条件及滑坡影响因素通常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有多种影响因素 ,形成机理非常复杂 ,如滑坡的形成多与区域地质构造、层岩性、形、貌、文条件和气候、类活动条件等有关。
(1)岩层的结构和构造 ,对山坡的稳定性,滑动面的形成以及滑坡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构造条件的具体差异 ,往往成为滑坡是否产生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地层的分布和岩石性质 ,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程度、貌形态、地下水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和分布等许多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
如在活动性大的大地构造单元和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带、皱带、层等地区 ,山坡稳定性一般要比活动性小的大地构造单元差。
长江流域的新滩滑坡和链子崖危岩体地处黄陵背斜与九湾溪大断裂交汇处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岩层活动性较大 ,因此发生滑坡的几率也较大。
(2)滑坡的产生与组成斜坡的岩石和土的性质关系最为密切。
软弱岩土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对于土石性质比较软弱 ,结构比较松散破碎而蓄水条件较好、水不易的地层 ,就比较容易产生滑坡。
如新生代构造盆地内沉积的湖泊相粘性土和粘土质岩土 ;华北、北黄土高原大面积覆盖的第四系新黄土和老黄土 ;山地、陵地区河谷谷坡坡麓广泛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容易产生滑坡。
软质岩层易于风化 ,在构造应力和风化作用下 ,产生许多节理和裂隙,岩体整体性差,强度低,在一定条件下便会产生滑动;当软质经风化剥蚀后形成的大量堆积物和有利于物质产生滑动的低洼地形,表面易被地下水软化 ,为滑动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易滑软弱层在震动作用下易产生液化的灵敏土层 ,如在地下水作用下易受潜蚀的含水砂砾石层,地质构造作用造成的断层挤压带 ,对于滑坡的稳定是很不利的。
(3)地貌。
研究发现滑坡大部分为曾经发生过崩塌或古滑坡地形处的重新滑动 ;没有特殊的外因而在不具滑坡地形的地方很少产生新的滑动。
较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有 :由于岩性差异而形成陡崖与洼槽相间的单面山地形、沿直线状延伸的断层壁产生的大量崩落物堆积于洼地而成的岩堆地形、坡区域中缓坡段、流凹岸中的局部凸出、续平台的突然降低、区圈谷状和簸箕状洼地、地质面接近一致的丘陵及山嘴斜坡等地形。
(4)水文。
水是产生滑坡的重要条件 ,滑坡的发生和发展多受水文地质条件控制。
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作用尤其明显。
雨水下渗到土体中所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①渗透水进入土体的孔隙和岩石的裂缝 ,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 ;②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中 ,使地下水或地下水压增加 ,也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
水对滑坡的影响十分显著 ,如透水性有很大不同的两个地层的接触面 ,渗透到地下的水以一定的流速通过透水层 ,而在不透水的层面上滞留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大孔隙水压的含水层 ,引起透水层发生流砂和剪切破坏 ;且地下水的滞留促进岩石的风化 ,这样长期和反复作用 ,渐渐形成滑动面。
此外 ,地表水冲刷 ,及暴雨激发等往往也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5)外界因素的影响。
引起滑坡的主要外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如自然因素中冲刷、浪淘蚀、水浸泡、雨、结和融化、震等促发滑坡发生移动 ;人类进行的一切开挖、筑、矿、建水库、坏植被、破等活动 ,破坏地区原有环境 ,对斜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当滑坡形成条件都已成熟 ,但并不一定产生滑坡 ,滑坡的发生往往还有一个诱发因素 ,如修建水库时引起水位变动 ,长时间降雨或暴雨 ,地震或邻近滑坡发生运动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产生 ,尤其是降雨。
降雨是滑坡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如《滑坡和斜坡崩坍及其防治》(山田刚二、正亮、桥澄治著)上统计的发生日本上个世纪早期的滑坡绝大部分产生的直接原因都跟降雨有关。
1985年 ,秭归县新滩滑坡和 2004年夏秭归千将坪滑坡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连日暴雨。
因此 ,在早期甚至现在某些地方的滑坡研究与防治中 ,就有人采用通过监测降雨情况来预报滑坡 ,这种监测预报方法通常简单可行 ,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通常只根据降雨资料来预测滑坡并不一定准确 ,且只能作短期预报和临滑预报 ,不能作到长期预报。
为尽力使滑坡带来的危害减到最小限度 ,预测滑坡还需从长计议。
1.3滑坡的空间分布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等有关。
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
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中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或降雨地区。
在这些地区中,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
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育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1.4滑坡的类型为了更好地对滑坡的认识和治理,需要对滑坡进行分类。
但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复杂,各种工程分类的目的和要求又不尽相同,因而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滑坡分类,根据我国的滑坡类型可有如下的滑坡划分:1.4-1按滑坡体的体积划分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③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1.4-2按滑坡的滑动速度划分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1.4-3按滑坡体的度物质组成和滑坡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①覆盖层滑坡,本类滑坡有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碎石滑坡、风化壳滑坡。
②基岩滑坡,本类滑坡与地质结构的关系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顺层滑坡又可分为沿层面滑动或沿基岩面滑动的滑坡。
③特殊滑坡,本类滑坡有融冻滑坡、陷落滑坡等。
1.4-4按滑坡体的厚度划分①浅层滑坡;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④超深层滑坡。
1.4-5按滑坡体的规模大小划分①小型滑坡;②中型滑坡;③大型滑坡;④巨型滑坡。
1.4-6按形成的年代划分①新滑坡;②古滑坡;③老滑坡;④正在发展中滑坡。
1.4-7按力学条件划分①牵引式滑坡;②推动式滑坡。
1.4-8按物质组成划分①土质滑坡;②岩质滑坡。
1.4-9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划分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
1.5滑坡体的组成滑坡体——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滑坡壁——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滑动带——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滑坡床——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滑坡舌——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滑坡台阶——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滑坡周界——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滑坡鼓丘——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滑坡裂缝——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