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探究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赏析以下是10首咏史怀古诗以及它们的鉴赏: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江景的美丽,勾勒出当年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3.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幽州台远望山河的广阔,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4.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路途的描绘,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6.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绘,表达出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和人生的悲凉之感。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鉴赏(通过找联系点分析情感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通过找联系点分析情感法)一、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分析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讨论?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
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1、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不可以。
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
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
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分析连接点:石头城 唐朝(中唐)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景:潮水月情:寂寞 【情景交融 拟人 虚实相生】过(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
咏史怀古诗探究
第二联正面怀古伤己,一个“空” 字抒发了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 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第三类:吊古喻今。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 世忧国。要么借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 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 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 民疾苦表示同情。
咏 史(又名“合蕃”) 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 亡国之音。 2.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3.《黍离》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黍离》是《诗经.王风》 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 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 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表故国之思。 4.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 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5.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 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6.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 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 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第一类:理性评述。历览历史点滴,置 身事外,发表自己观点,常常是一事一 议,独抒机杼,不含褒贬。
第二类:怀人伤己。要么缅怀前贤,表达敬 仰或惋惜;要么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离 骚 唐·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通达)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被流放在外的屈原问天天无语,招魂魂不至, 纵使写下千行感人的诗句,也敌不过奸佞的一句谗 言。作者读《离骚》有感而作,写了佞臣之可恨, 谗言之可畏,昏君之可恼,忠臣之可悲,表达了作 者的悲愤之情。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 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
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 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 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拓展阅读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人伤己 分
类
怀古伤今
怀 人 伤 己
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 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 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 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
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
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 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 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 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 新亭对泣: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藉卉(同“借”凭借、依靠;卉,花草的总称) 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乌衣巷:东晋高门大族的居住区。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 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鼎盛时代的 朱雀桥上衣冠往来车水马龙繁华一时。 王谢: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谢安。
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刘禹锡咏史怀
刘备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2)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请从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这一 角度,来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感慨。
前三句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 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归纳二 怀古伤今: 1.昔盛今衰型。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 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 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 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 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 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 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归纳三: 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 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 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 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 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 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 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
烈个人意识。 3、考试设题角度: (1)写景、用典意图 (2)分析评价思想感情(抒发怎样的 感慨?) (3)分析艺术手法
特征关键词:金陵,怀古,玉树,景阳 兵,千官冢,六代宫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亡之后金陵城一 片没落不堪的景象,抒写金陵繁华一去 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①(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 地方。②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 楼阁。 (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
A、从哪些特征看出这一首诗是咏史怀 古诗? B、白居易听琵琶女的弹奏,发出“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慨叹,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又寄托 了怎样的情怀呢?
咏史怀古诗鉴赏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 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 辙之意。
练习: 1、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迹时流露出浓 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 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 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 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 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
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 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 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讽汉文实刺唐帝 怜贾生实亦自悯
(三) 别有寓意,启迪后人
题乌江亭
乌江亭
杜牧
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 百战疲劳壮士哀,
包羞忍耻是男儿。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 江东子弟今虽在,
卷土重来未可知。 肯与君王卷土来?
鉴赏示例 (2004年青海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 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
咏史怀古诗鉴赏
1.昔盛今衰型 2.物是人非型
(三)忆古事:借古讽今 讽喻统治者
(四)理性反思: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
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咏史怀古诗的结构特征: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弄清史实 明确意图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怎样鉴赏怀古诗?
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
一个接点 三条线索
一个接点
找对接点。读懂怀古诗首先要弄清 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等典故,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典故中的人、事
与作者的际遇的连接点。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课堂小结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 典。用典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 有反其意而用的。
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 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抓住历史人物 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 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 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 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燕子: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 破家的盛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 此特点,尽情宣泄一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锅的 《鸟衰巷》:“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迁移训练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特征关键词:金陵,怀古,玉树,景阳 兵,千官冢,六代宫
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亡之后金陵城一
片没落不堪的景象,抒写金陵繁华一去 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
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第三首《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来 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 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 违背。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 的关键,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 山再起,不死也没用。
归纳三: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
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 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 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 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 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 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
(1)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 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2)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 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边野草凄凉 中,《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中回荡, 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严 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问: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第一首《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 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 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 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 定能东山再起。 第二首《夏日绝句》是从节操(气节) 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项羽是有 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
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做到知人然 后论诗。诗家怀古咏史,抓往的只是历 史的一些影子。如果是感慨个人的身世 一类的,感情成分较浓。此时,我们只 要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在诗下注释中 一般会有),然后与诗歌所用典故比对, 就不难理解了。
2024版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
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contents •咏史怀古诗概述•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咏史怀古诗的艺术手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咏史怀古诗的解析技巧•咏史怀古诗的影响与价值目录01咏史怀古诗概述咏史怀古诗是指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或古代文化的缅怀和追忆,表达自身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定义涵盖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
题材广泛表达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情感深沉运用典故、象征、对比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手法多样定义与特点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发展历程咏史怀古诗的萌芽阶段,如《诗经》中的《大雅》、《小雅》等篇章。
咏史怀古诗的成熟和高峰阶段,出现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大家的杰出作品。
咏史怀古诗的初步形成阶段,左思《咏史》、陶渊明《读山海经》等作品。
咏史怀古诗的继承和发展阶段,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如元好问、高启等人的作品。
代表作品左思《咏史》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杜甫《蜀相》通过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缅怀,表达诗人对忠臣良将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白《古风》以古代文化为题材,通过描绘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表达诗人对自由、豪放的精神追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02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咏史怀古诗往往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叙述历史事件来回顾历史的变迁,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关切。
回顾历史变迁感叹历史无情反思历史教训诗人在缅怀历史时,常常会感叹历史的无情和残酷,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试图揭示历史的教训,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避免重蹈覆辙。
030201缅怀历史抒发怀古之情咏史怀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助历史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思念。
寄托哀思诗人在诗中寄托对逝去亲人、友人的哀思,以及对故国、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歌鉴赏之咏史诗、怀古诗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 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 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 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五、小结: 鉴赏咏史怀古诗三步曲:
1.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 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 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 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 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 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 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 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 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㈠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
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㈢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
咏史怀古诗鉴赏
二、“虚”与“实”的关系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之一:相反相成形 成对比 【表达效果】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 处和某处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突出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慨。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 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 愁听清猿梦里长。
二 鉴赏方法指要
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 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 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 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 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 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 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 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 惋再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 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 “空城”,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 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 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 感。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 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 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 人意识。
①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 、感伤兴衰、抒发感慨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 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物换星移、 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 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 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 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 个专题。
诗词鉴赏专题之咏史怀古诗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
对
比
今
喧 闹 繁 人马喧闹 华 热闹繁华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
朱雀桥
乌衣巷
野草野 花丛生
夕阳残照 飞入寻常 百姓家
寂 寥 苍 凉
栖息在王谢权 门高大厅堂的 檐檩之上
旧燕子
明确问题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该诗连用两个“笼”字,试谈谈 其表达效果。 两个“笼”字,既突出水边夜色的迷 蒙冷寂,又寄予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2)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表面上,诗人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 恨,其实,在场听歌的应是达官显贵, 所以这句实乃对那些达官显贵不以国 事为重而贪图一时享乐的抨击。
6、乌衣巷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吟 咏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 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 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 过,抒发感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
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 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 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 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咏史怀古诗鉴赏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 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 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 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 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 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 而蒙冤受屈。
二、咏史怀古诗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
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 怀”等。
(2)结构
❖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 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 洛阳、汴京
感情:
❖1、叹世事变迁、 ❖2、昔盛今衰、 ❖3、讽喻现实、 ❖4、仰慕英雄、 ❖5、自比自况、 ❖6、怀才不遇
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 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 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 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 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 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 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 (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 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 的画面。 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 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 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
1.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 2.巩固整理本节内容。
——在总结中思考,在巩固中进步!
温馨提示: 诗歌中分别运用了哪些古人古事古地来抒发感慨? 又分别抒发了何种感概?
• 《与诸子登岘山》诗人登临岘山,见到羊公碑, 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己。羊祜为国效力, 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而自己仍为“布衣”,无 吊古伤己 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和“尚在”的羊公 碑相比,诗人无限伤感,潸然泪下。 • 《咏怀古迹》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君凄凉的身 世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 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 借古伤己 和悲哀。 • 《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 后四句写西塞山,由怀古到感今。“今逢四海为 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 更深层次的是提醒、警诫。诗人在纵横开阖,酣 畅流利的叙事描写中,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做 了迎头痛击——历史的大流永远是“大一统”, 借古伤今 民心所向,不以割据者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分裂 国家,发动战争,最终也不过就是徒让后人“伤 往事”而已。
理性 反思
咏史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思想感情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1.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2.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 今的感伤。 3.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2)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 情 (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 比,反衬 找准连接点,把握其作用。
表现手法
答题方法
注意:在怀古诗中,咏史怀古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 的旨归。在鉴赏时,只要我们能紧扣住诗中“古”“史” 的典故,抓住一个对接点和三条情感线索,留心其中的意 象,就不难解读怀古诗的真谛。
《与诸子登岘山》
首联感慨,牵引心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 凡的真理。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点明所事。“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 “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 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烘托情感。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 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 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第四联直抒自己的悲情。包含了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和作者 伤感的情绪。使人想到羊羊祜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 千古,与山俱传,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 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联想到自己求仕不遇, 心情苦闷, “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 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被贬)
伤己
李商隐《贾生》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揽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作者身置其中, 至今只有鹧鸪飞。 发一己感慨;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 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 点,启迪世人。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阕:孙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 伟绩 ——对比自己,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 国的心情。( 怀人伤己) 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 衰的伤感 (怀古伤今)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廉颇——同病相怜,不忘为国效力( 怀人伤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怀人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浓情朗诵 魅力演绎
我希望你这样做: 张开喉咙,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用你激情的朗读再现诗歌独有的韵味!
《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西塞山怀古》三 首诗歌同属“咏史怀古诗”,但他们仍有许多不 同之处,结合背景思考: 这三首诗歌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可选择一首进 行分析,也可选择两首或三首进行对比分析,也可 以联系以前所学的咏史怀古诗(如《念奴娇· 赤壁 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 怎样的感慨? (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 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 句加以分析。
今日赠言:
成功不是将来 才有的,而是 从决定去做的 那一刻起,持 续累积而成。
梦想讲坛
要求: 口齿清楚 富有感情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千古多少兴亡事,怀人念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鉴赏
学习目标
1.读:从炼字角度品味诗歌的语言。 2.赏:鉴赏不同类型的咏史怀古诗。 3.悟:以史为鉴,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
《西塞山怀古》
• 一、炼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 “下”和“收”字用得好 。“下”既有符合地理形式, 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 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 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 二、手法 颔联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 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 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 东吴兵败无限凄惨。来形象地描绘晋吴之战的形势 • ②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 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 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