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栗SSR标记的研究
ssr标记原理
ssr标记原理
SSR标记,即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是一种以特异引物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它利用了DNA序列中的简单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通常由1-6个碱基组成,形成长串重复。
由于这些重复序列在不同个体间的数量存在差异,因此能揭示比其他标记技术更高的多态性。
SSR标记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互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微卫星片段。
由于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数目不同,能够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不同长度的PCR产物。
将这些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SSR 标记具有一些优点,如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微卫星呈共显性遗传,可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所需DNA量少等。
在采用SSR技术分析微卫星DNA多态性时,必须知道重复序列两端的DNA序列的信息。
栗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SSR分析
栗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SSR分析
栗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SSR分析
以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栗属的DNA.针对栗属植物富含多酚类等次生物质的特点对栗属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CTAB-蛋白酶K法加重复抽提,去除栗属植物中的相关次生物质,获得了高质量的DNA.所提取的DNA完全满足PCR、RAPD、SSR等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作者:艾呈祥余贤美刘庆忠张力思 AI Cheng-xiang YU Xian-mei LIU Qing-zhong ZHANG Li-si 作者单位:艾呈祥,刘庆忠,张力思,AI Cheng-xiang,LIU Qing-zhong,ZHANG Li-si(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00)
余贤美,YU Xian-mei(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刊名:西北植物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卷(期):2006 26(3) 分类号:Q812 关键词:栗属 DNA的提取 RAPD SSR。
应用SSR分子标记评价不同年代东北三省粳稻基因组遗传构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1~6Heilong jiang Ag ricultural Sciences应用SSR 分子标记评价不同年代东北三省粳稻基因组遗传构成刘 迪1,李红宇2,孙 健1,徐正进1(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66;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为进一步明确北方粳型水稻基因组遗传构成,利用52个SSR 分子标记对79份不同时期东北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遗传构成的研究。
结果表明:品种遗传多样性在省份间呈现出辽宁>黑龙江>吉林,在年代间呈现出2001~2008>1981~1990>1991~2000>1963~1980的趋势;基因组籼稻成分比例表现为辽宁品种>黑龙江品种>吉林品种,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的籼性血缘含量最多;遗传构成分析显示出东北地区遗传构成随年代更迭逐渐丰富,3个省份的遗传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以辽宁地区最为复杂。
20世纪80年代后籼粳杂交育种实践引入的籼稻基因不仅丰富了东北粳稻的遗传构成,而且 适量 籼稻血缘的应用对今后北方粳稻育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北粳稻;遗传多样性;籼稻成分;遗传构成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767(2011)07 0001 06收稿日期:2011 04 19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35B0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103110002)第一作者简介:刘迪(1985 ),女,辽宁省彰武县人,硕士,从事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E m ail:liudisyau @ 。
通讯作者:徐正进(1958 ),男,辽宁省营口市人,博士,教授,从事遗传基础研究与分子育种研究。
E mail:xuzh engjin @ 。
【推荐下载】SSR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研究
SSR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研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种子市场的逐步规范,种子的真假和纯度对种子生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SSR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研究。
为了保护农民以及育种者的利益,发展快速、稳定、可靠的品种纯度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子品种纯度鉴定主要包括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两个方面。
品种鉴定主要指对供检样品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品种纯度就是对品种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是衡量种子质量的主要标准,种子纯度的高低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经营贸易中有重要的意义,历来受到种子管理部门、种子生产者和用种者的密切关注。
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很多,有籽粒形态鉴定,幼苗鉴定,蛋白质电泳鉴定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等[1],但这些方法均有不足之处。
籽粒形态鉴定可以鉴别性状差异明显的,但这种差异性状较少,准确性差;幼苗鉴定适用于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的品种,能够鉴定的品种少;蛋白质电泳由于遗传种质资源的狭窄,品种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难以鉴定。
纯度鉴定最可靠的方法是田间小区种植鉴定,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一个生长季节,时间较长,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而且上述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人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技术逐渐应用于品种纯度的检验,以遗传物质DNA 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亲睐。
DNA分子标记技术本质上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2],由于其快速、准确、可靠、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种子纯度检测中。
SS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是建立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基础上的,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应用非常活跃,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种子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3]。
罗田迟熟板栗品种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 引 著格 式 ]李 琳 玲 ,程 华 ,陈 小 玲 ,等 .罗 田迟 熟 板 栗 品种 S S R 分 子标 记 初 步 鉴 定 E J ]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自 科版 ) ,2 0 1 5 ,1 2( 9 )
5 2 ~ 5 6 .
罗 田迟 熟 板 栗 品种 S S R 分 子标 记初 步鉴 定
类 ,其 中油 栗 、 油 栗 东 亲 缘 关 系 较 近 ,桂 花 香 1号 、桂 花 香 2号 、桂 花 香 3号 亲 缘 关 系较 近 ,九 月 寒 1
号 、九 月 寒 3号 亲 缘 关 系 较 近 。 初 步 鉴定 结果 可 为 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栗 品 种 鉴 别 、分 类及 种质 资源 的有 效利 用 提 供 依 据 。 [ 关 键 词 ] 迟 熟板 栗 ;S S R标 记 ; 引物 分 离筛 选 ;遗 传 距 离 [ 中 图分 类 号 ] Q7 8 ;¥ 6 6 4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1 6 7 3— 1 4 0 9( 2 0 1 5 )0 9 —0 0 5 2 —0 5
基于SSR标记的板栗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与关联分析
浙江庆元 323800)
丹 1,龚榜初 1,*,赖俊声 2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1400;2 庆元县林业局,
摘
要:采用 SSR 标记对山东等 10 个省份 95 个板栗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进行分析,
并进行板栗 18 个农艺性状与 SSR 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1)17 对 SSR 引物在 95 个板栗品种中检测 出 44 个等位位点,平均为 2.6 个,Shannon’s 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 0.67 和 0.352,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2)山东群体和江苏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最高,均达到 94.12%, (3)根据 Evanno 等统计模型,92 个板栗 观察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 2.53 和 2.18,亦高于其他群体; 品种被划分为 3 个亚群,分别包含 25、40 和 27 个品种,且均有着复杂的地理起源,另有 3 个品种没有 明确的类群归属; (4)利用 GLM 和 MLM 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并经过假阳性检验,发现叶柄长度和淀粉 含量分别与标记 CsCAT 5 和 CsCAT 22 显著关联,关联系数分别为 0.4027 和 0.1869。 关键词:板栗;SSR;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S 6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5)12-2478-1):2478–2488.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5-0484;http://www. ahs. ac. cn
14196240_中国栗属植物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进展
目前全世界栗属(Castanea )植物主要有7个种,其中,中国板栗(C .mollissima Bl.)、茅栗(C .seguinii Dode )和锥栗(C .henryi Rehd.&Wils )原产于中国[1]。
中国板栗在世界栗属植物种质研究利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其他栗种抗病育种的最重要抗源,又是世界各国进行食用栗品质改良的重要基因来源。
植物的起源、演化和分类是其高效利用和创新工作的依据,国内外学者在中国栗属植物起源、演化和分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作者从中国栗属植物起源、演化、分类和保存4个方面概述了中国栗属植物种质研究的最新进展,旨为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帮助。
1中国栗属植物起源中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在距今约6000a 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栗实遗迹,《诗经》的鄘风、唐风等多处出现了关于板栗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中明确记载“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因此推算中国板栗的人工栽培历史有2000~3000a 的时间[2]。
中国板栗栽培历史虽早,但与其他同类人工栽培植物相比,有关其起源及遗传多样性等核心问题没有比较系统和明确的报告。
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大于其他已知栗属植物任何一个种[3~6],同时世界绝大多数学者也认为栗属植物起源于中国大陆[7~10],但是目前中国板栗起源于何地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张辉等[11]利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验了板栗8个居群在6个同工酶位点上的遗传变异,初步推测出西南地区为板栗遗传多样性中心;秦岭等[12]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化程度高于华北和西北实生板栗居群,说明华北和西北不是板栗的起源中心,至少不是栗属植物原生中心;周连第等[13]通过对6个省(市)86个板栗品杨阳,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摘要:栗属植物起源于中国,我国境内有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3个种,在世界栗属植物种质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板栗EST-SSR信息分析及其通用性
(. hnB t i l adn C i s c dm fS i cs Wu a 3 04 C h ; . rd ̄eU w  ̄a C i s cdm f 1 Wu a oc c r e, hn e a e yo c n e, hn4 0 7 , h a 2 Ga u n e yo hn eA ae y o m aG e A e f e
t a 0 b wi h e u n y o SR p t 4.8 .Diu e f e a d tiuce t e r p a sa e t e ma sT— h n 1 p, t t e f q e c f S s u O 2 9 % h r n clo d n rn lo i e e t r h i E i d n S R e i e e c e mu .a c u t g f r3 0 S t s i Ch s h s t c o n i o 8.5% a d 4 2 yp n n n n 2.0% o ⅡEs SS .r s e t ey. e Chn s fa T— e p ci l Th ie e v
关键 词 :中 国板 栗 ; S —S ;栗属 ;通用 性 ETS R 中 图分 类 号 : 37 Q 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 5 3 9 (ooo - 65 o 1o — 3 52 l)6 0 6 一 5
d i1. 6 ̄i n10 - 3 5 0 00 .1 o 03 9 .s . 5 39 . 1. 02 : 9 s 0 2 6
c e tu S S R r ess o d 1 0 t n frbl、a rs h wo e d m ̄ s e i o C ia C e r d h sn tE T- S mak r h we 0 % r sea i r c o stet n e a i t p ce t n . h nyi s h n a
《2024年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历史研究》范文
《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历史研究》篇一一、引言北京板栗作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历史研究对于了解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其进化历史,为板栗的遗传育种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板栗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山区、丘陵和平原等不同生态环境的板栗林。
2. 研究方法(1)样品采集:在研究区域内,随机选取不同生态环境的板栗树,采集其叶片或果实作为遗传分析的样本。
(2)DNA提取与扩增:采用CTAB法提取板栗样本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
(3)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法对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包括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等指标的计算。
(4)进化历史研究:结合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分子钟理论,探讨北京板栗种群的进化历史。
三、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我们发现:1. 遗传距离与遗传相似性:不同生态环境的板栗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但总体上遗传相似性较高,表明北京板栗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2. 遗传变异:在分子水平上,北京板栗种群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与其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密切相关。
3. 基因型分布:北京板栗种群的基因型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生态环境的板栗种群在基因型上存在差异。
四、北京板栗种群的进化历史结合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分子钟理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地理隔离与遗传分化:由于地理隔离和生态环境差异,北京板栗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遗传分化。
这些分化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基因型和表达型的差异。
2. 人工选育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北京板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人工选育,人们培育出了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板栗品种,丰富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 进化趋势:北京板栗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不同生态环境,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遗传结构。
罗田板栗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罗田板栗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作者:程水源袁红慧程华李琳玲王燕许锋姜德志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4期摘要:试验以湖北省罗田县的15个板栗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5个板栗品种进行初步认证及亲缘关系分析。
结果表明,从35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7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17条引物共扩增出39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4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7.8%。
应用NTSYS2.10e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15个板栗品种大致被分为三类。
其中普通八月红和特殊八月红基本无遗传差异,玫瑰红与乌壳栗,六月暴和桂花香亲缘关系较近。
初步鉴定结果可为板栗品种鉴别、分类及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罗田板栗;ISSR标记;品种鉴定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096-05APreliminaryIdentificationontheGeneticResourcesofLuotianChestnut byISSRMarkersCHENGShui-yuan1,2,YUANHong-hui1,2,CHENGHua1,2,LILin-ling1,2,WANGYan1,XUFeng1,JIANGDe-zhi1,2(1.HubeiKeyLaboratoryofEconomicForestGermplasmImprovementand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Huanggang438000,Hubei,China;2.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 Science,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Huanggang438000,Hubei,China)Abstract:Thegeneticresourcesof15chestnutvarietiesfromLuotiancountyofHubeiprovinceswereanalyzedbymeansof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ISSR)markers.Theresultsshowedthat17properprimerswithrichpolymorphismwereselectedfrom35ISSRprimers.Withthese17primers, a total of 392 band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genomeDNAsofthe15varieties, among which344bandswerepolymorphismbands, with a polymorphismrate of 87.8%.15LuotianchestnutvarietiescouldbedividedintothreecategoriesbyUPGMAclusteranalysisofNTSYS2.10esoftware.Andtherewasalmostnogeneticdifferencebetweenordinary Bayuehongandspecial Bayuehong,thegeneticrelationshipof Meiguihongand Wukeli, Liuyuebaoand Guihuaxiangwasveryclosetoeachother.Itprovideda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identificationofchestnutvarietiesandtheefficientutilizationofthegermplasmresources.Keywords:Luotian chestnut;ISSRmarker;varietyidentification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俗称栗子,又名瑰栗、毛栗、风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落叶乔木。
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可编辑)
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维普资讯 ////0>.落叶果树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苑克俊。
刘庆忠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摘要:概述了板栗的提取方法、反应技术体系、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栗疫病与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在板栗研究中应学习其他植物上的标记新技术,注意开发、、、以及新型的等分子标记技术。
关键词:板栗;;分子标记; ;育种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近年来,在项艳等通过对几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板板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别等方面已逐栗基因组质量分析认为,提取液中加入酚步应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了分子标记与结合剂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 的改良法是最理想的提取方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的提取法,能满足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提取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要。
他们用高盐低值法所获得的植物幼嫩组织中含量高,次生物质少,故浓度为 / ,其∞/ 。
值为. ,纯度一般选取植物的嫩叶提取。
由于板栗营不高;用法所获得的浓度为养组织中酚类化合物和单宁等次生物质含量 / ,其 / 值为 . ;用微高,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
沈永宝等量制备法所获得的浓度为 // 研究表明,用法提取板栗冬芽、嫩叶、半,其∞/ 值为 . ;用氯仿一异戊醇一核糖核酸酶法所获得的浓度为 / ,木质化韧皮部和老枝韧皮部的时加 %一巯基乙醇可较容易地提取,且的纯度较其∞/ 值为. ;用改良法所获得的浓度高达 / ,产率、 . /高,其∞/ ∞值高于. ,可满足分子标记实验的要求;对于成熟叶片,则的纯度较低, ,其 / :. . ,效果较理想。
他们认为,通过调节提取液的渗透势,使之与细胞核且带有褐色。
但经过两次酚抽提后, ∞/ 。
内的渗透势保持平衡,可防止细胞核破裂。
细值也能达到. 以上。
他们认为,板栗叶片胞核裂解前,在提取液中加入 %可将细中含酚量高,保温时极易氧化,是导致提取胞质中的酚类等杂质与细胞核分开、排除污染。
基于SSR标记的我国主栽日本栗品种(系)遗传结构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点;多态信息含量( PIC) 变幅为 0 375 ~ 0 815,平均值为 0 605;供试日本栗品种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
性。 系统发育树、群体结构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一致,支持中国境内的部分日本栗品种( 系) 独立形成一
8月3日
日本
所属种
Species
CC-15
烧锅 8 号
CC-17
和睦实生
CC-19
武藏
日本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CC-21
国见
日本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石槌
日本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中国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中国
CM-20
CM-23
CM-26
CM-29
-
编号
Number
品种名
Cultivar name
来源
Origin
资源类型
Germplasm type
1901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中国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中国
品种( 系)
Castanea crenata
中国
品种( 系)
日本栗品种,并利用荧光 SSR 分子标记对 124 份栗属
repeat,SSR) 具有共显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多态性
和日本栗品种的遗传结构,旨在为日本栗在栗属植物
QTL) 分析
《2024年基于SSR标记的小豆品种鉴定体系建立及应用》范文
《基于SSR标记的小豆品种鉴定体系建立及应用》篇一
一、引言
小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小豆品种的不断增加和改良,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定小豆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技术因其简单、高效、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作物品种鉴定。
本文旨在建立基于SSR标记的小豆品种鉴定体系,并探讨其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本研究所用小豆品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遗传背景的品种资源。
2. 方法
(1)SSR标记的选择与设计
根据小豆基因组信息,选择具有多态性、均匀分布的SSR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
(2)DNA提取与PCR扩增
采用CTAB法提取小豆品种DNA,进行PCR扩增。
(3)SSR数据分析与品种鉴定
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拍照,对得到的谱带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小豆品种的SSR指纹图谱,进行品种鉴定。
三、结果与分析
1. SSR标记的选择与分布
本研究共选择XX个SSR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成功扩增出清晰、可识别的谱带。
这些SSR标记在小豆基因组中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2. SSR指纹图谱的建立
通过对不同小豆品种的SSR标记分析,建立了小豆品种的SSR指纹图谱。
每个品种具有独特的谱带模式,可用于品种鉴定。
3. 品种鉴定结果
利用建立的SSR指纹图谱,对不同小豆品种进行鉴定,准确率达到XX%。
分子标记技术在板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标记技术在板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丁向阳(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8)摘要:板栗是世界重要经济林树种,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上研究板栗的遗传变异,从而对品种或无性系加以确切的鉴别。
近年来,分子标记主要在板栗种属间特异性鉴定、品种遗传多样性、种间杂交系的同工酶基因与形态标记的遗传连锁关系、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起源与进化、品种(无性系)苗木分子标记鉴别等不同研究中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分子标记技术;板栗;育种;遗传变异;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S66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7)01-0133-04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chestnut researchesDING Xiang yang(Henan Academy o f Forestry Sciences,Zhengzhou ,Henan 450008,China)Abstract:Chestnut is an impor tant econo mic tree species in t he w orld.M olecular mar kers enable chestnut to be done genetic var ia tion resear ch directly fro m g ene level,ther efore enable species or clo nes to be ident ified accur ately.I n recent years,t he molecular markers apply primar ily in chestnut g enus char acter identification,v ar iety heredit y diversity,linkage r elatio nships of isozyme genes and mor phological markers in interspecies cross of chestnut,g enet ic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 n of main cultiv ated varieties,idioplas mic resour ces her edity diversity and origin as well as evolution,identificat ion of v ar iety (clone)seedling molecule mar kers etc,and has made rapid prog ress.Key words:technique of molecular maker;chestnut;breeding ;genet ic var iat ion;application prog ress板栗是中国特产的重要经济林树种,也是我国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中国部分板栗品种的SSR标记
中国部分板栗品种的SSR标记艾呈样;余贤美;张力思;刘庆忠【期刊名称】《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年(卷),期】2007(15)2【摘要】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燕红中分离到25个SSR标记.为了鉴定这些SSR位点,在重复序列的两侧侧翼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化学荧光检测法对6个板栗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到20个多态性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挑选12个位点,通过半自动系统ABI PRISM 377对中国北方24个板栗品种进行分析,这12个标记显示了高达75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4~10个,平均为6.3个,预期的平均杂合性为0.743(介于0.680~0.845),观察值为0.829(介于0.730~0.930).无效等位基因估算频率显示为3个位点的正向价值,除了一个位点外,这些价值都很低,鉴定几率为7.01×10-11,亲缘关系鉴定几率非常高,为0.999,足够用于花粉流的研究.【总页数】7页(P283-289)【作者】艾呈样;余贤美;张力思;刘庆忠【作者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571737;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相关文献】1.中国板栗EST-SSR分子标记在栲树中的通用性分析 [J], 李春;孙晔2.罗田迟熟板栗品种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J], 李琳玲;程华;陈小玲;余海洋;程水源3.罗田迟熟板栗品种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J], 李琳玲;程华;陈小玲;余海洋;程水源4.中国大豆部分获奖品种与其祖先亲本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比较和遗传关系分析[J],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5.ISSR和EST-SSR标记在检测中国、日本和肯尼亚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比较分析 [J], 姚明哲;陈亮;马春雷;王新超;梁月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板栗品种(系)核心种质群
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板栗品种(系)核心种质群刘松;聂兴华;李伊然;刘海涛;张卿;王雪峰;田寿乐;曹庆芹;秦岭;邢宇【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23(40)2【摘要】【目的】构建中国板栗品种(系)的核心种质。
【方法】以342个中国板栗品种(系)为材料,用21对SSR荧光引物进行扩增,基于等位位点数最大原则,采用分层抽样、模拟退火算法、随机搜索算法构建核心种质;对板栗品种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等19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后开展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2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12个等位位点,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0.095、3.488、0.596、0.658、0.642,表明板栗品种(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聚类结果显示,342个板栗品种(系)在分为南北两个群体基础上存在较多混杂,说明南北方品种存在较多基因交流。
同时南北方板栗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刺苞厚、坚果厚、坚果宽呈显著性差异;总苞质量、苞质量、刺苞宽、刺苞高、苞肉厚、单粒质量呈极显著差异;含水量、总淀粉含量、出实率等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3种方法所计算的等位位点数比较,确定基于等位基因数的模拟退火算法为最优取样策略,依次构建85份核心种质。
T检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遗传参数无显著差异,能够充分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结论】确定基于等位基因数的模拟退火算法为最优取样策略,为构建板栗品种核心种质较好的方法,并得到85份核心种质,保留率为24.85%。
【总页数】12页(P230-241)【作者】刘松;聂兴华;李伊然;刘海涛;张卿;王雪峰;田寿乐;曹庆芹;秦岭;邢宇【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市怀柔区板栗技术试验与推广站;龙潭林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果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2【相关文献】1.基于SSR标记构建西南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方法2.基于SSR荧光标记的白蜡核心种质构建3.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毛白杨核心种质构建4.基于SSR标记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5.基于SSR标记和表型性状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SR标记与化学成分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核心种质库
基于SSR标记与化学成分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核心种质库刘志格;叶利春;熊超;刘义飞;郑国华;石召华;胡志刚;许攀;施川;张景景【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22(24)4【摘要】目的利用筛选出十堰的天师栗中高多态性SSR位点评价天师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合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核心种质库。
方法收集十堰地区114份天师栗种质资源,以七叶树基因组为参考,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筛选出高多态性SSR位点,对天师栗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HPLC测定不同种质干燥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含量。
采用最小距离逐步聚类取样策略(LDSS),根据遗传多样性保留程度初步筛选出核心种质,并对该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T检验,选择与原种质差异不显著的核心种质为最佳核心种质。
结果筛选出13对高多态性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较小,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114份种质资源未分为不同的亚群,周家坝和辽叶居群间具有较近的遗传亲缘关系,且周家坝居群娑罗子中的七叶皂苷A及七叶皂苷B含量普遍较高。
最终筛选出的核心种质共23份,占总种质资源的20.17%,其中周家坝12份样本、辽叶6份样本、普龄5份样本。
结论将SSR分子标记与主要有效药用成分结合,采用LDSS取样策略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核心种质库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的保存与管理天师栗种质资源,也为当地天师栗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提供了研究基础。
【总页数】8页(P1335-1342)【作者】刘志格;叶利春;熊超;刘义飞;郑国华;石召华;胡志刚;许攀;施川;张景景【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爱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李时珍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相关文献】1.基于SSR标记不同距离聚类与抽样方法构建辣椒核心种质库2.基于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库3.基于SSR标记的雪茄烟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4.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大白菜核心种质及其指纹图谱库5.基于SSR标记和表型性状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的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的开题报告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的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的开题报告摘要:板栗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的林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变化,板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了解板栗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情况,对板栗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板栗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了其分布、结构及遗传流动状况。
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板栗自然居群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板栗,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一、研究背景板栗是一种珍贵的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木材、食品、医药和药食两用等方面。
我国是板栗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东南地区。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板栗资源遭受了一定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保护板栗资源并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个体和种群之间的差异和变异程度。
研究表明,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对其适应力、生存能力、进化潜力和生态位的占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板栗这样的林木资源,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特别重要。
因为板栗生命周期较长,交叉繁殖方式较为困难,基因底较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可能会导致基因漂变、遗传性状消失等问题。
因此,研究板栗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理解其种群结构和遗传演化规律,进一步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利用策略。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板栗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讨其分布、结构及遗传流动状况。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收集中国板栗样品,进行DNA提取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
2. 研究中国板栗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 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板栗自然居群的结构及分布情况。
4.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板栗自然居群的遗传流动状况和空间分布规律。
三、研究方法1. 样品收集在中国各地收集板栗样品,范围包括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7,15(2):283~289*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 (No.2004DKA3039020)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No.2005YQ013)资助。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及生物技术育种研究。
Email:<qzliu@>. 收稿日期:20060620 接受日期: 20060911 ·研究论文· 中国部分板栗品种的SSR 标记 *艾呈祥 1 , 余贤美 2 , 张力思 1 , 刘庆忠 1 **(1.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 泰安 271000;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 571737) 摘要: 从板栗()燕红中分离到25个SSR 标记。
为了鉴定这些SSR 位点,在重复序列的两侧侧翼序列设 计引物, 并通过化学荧光检测法对6个板栗样品进行检测, 共检测到 20个多态性位点,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 2~6个。
挑选 12 个位点,通过半自动系统 ABI PRISM 377对中国北方 24 个板栗品种进行分析, 这 12 个标记显示了高达 75 个等位基因的 遗传多态性, 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 4~10个, 平均为6.3 个, 预期的平均杂合性为 0.743(介于 0.680~0.845), 观察值为 0.829(介 于 0.730~0.930)。
无效等位基因估算频率显示为 3 个位点的正向价值, 除了一个位点外, 这些价值都很低,鉴定几率为 7.01伊 1011, 亲缘关系鉴定几率非常高, 为 0.999, 足够用于花粉流的研究。
关键词: 板栗; 二核苷酸; DNA 分型; 多态性; SSR 标记 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04(2007)02-0283-07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SR Markers inChinese Patial Chestnut ( )CultivarsAI Chengxiang 1 ,YU Xianmei 2 ,ZHANG Lisi 1 ,LIU Qingzhong 1**Twentyfiv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markers wer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chestnut ( )from the cultivar Yanhong.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SR loci,primers were designed on each side flanking the repeat region and they were initially tested on 6chestnut samples using chemiluminesence detection.Twenty loci were shown to be polymorphic and the number of alleles detected per locus varied from 2to 6.Twelve loci were chosen for the analysis of 24cultivars grown in North Chinese using the semiautomatic system ABI PRISM 377.The 12markers showed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with a total of 75alleles;the number of alleles ranged from 4to 10per locus,with an average level of 6.3.The mean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were 0.743(range from 0.680to 0.845)and 0.829(range from 0.730to 0.930),respectively.The estimated frequence of null alleles showed a positive value for 3loci,but the values were very low except for 1locus,The total value for the probability of identity was 7.01伊 10 11 .Paternity exclusion probability was 0.999,and was sufficiently high to study pollenflow.c hestnut ;d inucleotide ; DNAtyping ; polymorphism ; SSR marker中国板栗( )是一种世界上分布广泛的重要园艺作物,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是 世界上食用栗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
传统的板栗品种主要依靠其形态来鉴定,但木 本植物结实周期长,仅仅依据营养器官难以在早期 准确地鉴别一些形态相似的品种(Dane,1999)。
近年来, DNA 标记技术的发展,使板栗品种的快速 鉴定和遗传图谱的建立成为可能(Huang,1998;Santana,1999)。
尽管 DNA 分子标记技术比较省时、 高效, 但仍需要一个精确的分析标准以提高结 果的可重现性。
相比而言,简单重复序列 (simplesequence repeats,SSRs) 由于其具高度重复性、丰富 多态性和共显性遗传的特性为 DNA 指纹提供一个 更可靠方法(Yamamoto,2002)。
农 业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2007年板栗的杂交育种及其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亲缘 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 展。
美国农业部 (USDA)曾于 1912~1917年和 1922~1938年两次从中国大规模引种中国板栗 (Burnham .,1986), 以中国板栗为亲本与美洲栗 杂交作了大量组合,并且进行了栗疫病基因的遗传 学研究。
Kubisiak .(1997)采用 RFLP和 RAPD技 术构建了中 美栗杂交 F2代栗属基因连锁图谱, 证 实中国板栗具有抗栗疫病基因并且至少呈部分显 性。
Huang .(2002)对 13个美洲栗自然居群的分 子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 RAPD评价, 提出了美洲 栗毁灭的居群遗传学原因和再造美洲栗回交育种中 轮回回交亲本选择的依据,选择出最具抗栗疫病的 中国板栗, 是挽救美洲栗的重要环节之一。
多位点和共显性 SSR标记在板栗杂种后代鉴 定中显得尤为重要, 可加强种质收集、 有效保存和自 然种群的遗传特征描述, 而且, 还可用于系统学研究 和遗传连锁分析。
将有助于推进板栗杂交事业理论 及实践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丰富果树种质资源, 扩展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本实验从中国板栗中成功地开发了栗属 25个 SSR标记,为板栗群体遗传结构及其不同驯化水平 种群间的基因流的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 检测手段。
1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和 D N A提取以来自于国家果树种质泰安板栗圃的 24个板 栗( )品种(泰栗 1号、 燕红、 泰安 薄壳、 红栗 1号、 华光、 华丰、 南甘林、 板栗新 1号、 石 丰、 后韩、 泰山板栗、 燕山短枝、 官厅 10号、 九家种、 烟泉、 蒙山魁栗、 迁西 2399、 山杂 35、 处暑红、 大红 袍、 青毛早、 燕丰、 焦刺和早丰)为试材, 用于检验 SSR位点;亲本 CH982和 CH007及其 12个后代 个体来自湖南林业科学院,用于检测等位基因的分 离。
采用改良的 CTAB法提取板栗叶片的基因组 DNA(艾呈祥等, 2006), 并进行 DNA样品的浓度和 纯度的测定。
1.2 微卫星重复的分离、 克隆和测序根据 Edwards (1996)方法构建和筛选含有 小插入片段(250~700bp)的基因文库。
富含微卫星 (GA) 15、 (CAA) 10、 (CTG) 10、 (CAG) 10、 (CAT) 10、 (ACT) 10和(GAC)10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 3伊SSC(45mmol/L 柠檬酸钠(pH7.0)、 450mmol/L氯化钠)溶液制备, 并点样于 0.5cm 2大小的带正电尼龙膜 , 风干 1h后 用 260nm波长的紫外线处理 30s, 每周连接 1次的 寡核苷酸用 10mL杂交液(50%甲酰胺、 3伊SSC、 25 mmol/L Na 3 PO 4 (pH7.0)、 0.5%SDS), 45 ℃条件下每 天洗 1次(共 2次)从膜上洗脱, 膜保存于原 20 ℃备 用。
取 1滋 g燕红板栗品种基因组 DNA,用 玉酶 37 ℃下消化 2h, 加入 T 4 DNA连接酶和 1滋 g的玉接头 (由一个 20碱基片段 : 5'AT CAAGCTTGTGACTACGCA3'和一个磷酸化的 22碱基片段 : 5'TAGTACCCTACGAGAGAGCACA 3'组成), 37 ℃连接 2h。
取 1滋 g连接混合物用于 PCR扩增, 用 20碱基引物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扩增: 94 ℃ 3min; 94 ℃ 30s, 50~56 ℃30s, 72℃ 1min, 32个循环; 72℃下延伸 5min。
微卫星 DNA通过 52℃杂交 48h富集, 于 500滋 L杂交液 (50%甲酰胺 、 6伊SSC、 25mmol/L Na 2 HPO 4 (pH7.0)、 2.5%SDS)中连接变性, DNA中 含有 1滋 g的 20碱基寡核苷酸和预先连接于滤膜的 SSR寡核苷酸片段。
杂交后, 滤膜在 2伊SSC, 0.01% SDS溶液中 60 ℃下洗涤 4次,然后在 0.5伊SSC, 0.01%SDS溶液中 60 ℃下洗涤 3次。
最后,杂交 DNA用 200滋 L无菌水煮沸 5min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