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金匮一级条文下的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
金匮要略是古代医学著作《金匮要略》的一级条文。
下面我将
以白话解释的方式来解读金匮要略一级条文:
1. 脉证并治,这一条文指的是通过观察脉搏来判断疾病的症状,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脉搏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仔细观察
脉搏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2. 伤寒论,这一条文是指《金匮要略》中关于伤寒病的论述。
伤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咳嗽、腹泻等。
《金匮要略》中详细记录了伤寒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内容,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伤寒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呕吐论,这一条文是指《金匮要略》中关于呕吐病的论述。
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系统疾病、
中毒、感染等。
《金匮要略》中详细描述了呕吐的各种表现、病因、辨证施治等内容,为医生诊治呕吐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4. 下利论,这一条文是指《金匮要略》中关于下利(腹泻)的
论述。
下利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等。
《金匮要略》中详细记录了下利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内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下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金匮要略,这一条文指的是整本《金匮要略》的内容。
《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是中医学宝贵的经典之一。
全书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内容,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对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的白话解释。
《金匮要略》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医经典,对于临床医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诊疗经验和治疗方案。
金匮名词解释1
胃反:因脾胃两虚所导致,临床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食物或反复呕吐为特点的病证。
膈气:指胸中宗气。
食以即吐:饮食入胃,旋而尽吐而出。
下利气:指下利而有矢气,气随利矢,频频不已。可又脾虚不运,湿滞气阻,蕴郁肠道引起,也可是中气下陷,气虚不固所导致。
寒疝:指因寒气攻冲而引起的以腹中拘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雷鸣切痛:雷鸣,形容肠鸣较重,如同雷鸣;切痛,形容腹痛厉害如刀割。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指腹皮因寒气攻冲,而出现犹如头、足般的块状肠型在起伏蠕动。
白汗:因剧痛而出的冷汗。
宿食: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食物经宿不消,停积于肠道所致的一种疾病。
气分:是由于阳气衰微,大气不转所导致的,其与水病同出一源,只是有肿与胀,无形与有形的区别。
泄风:由于隐疹身痒,是风邪外泄的现象。
聂聂动:是形容其动而轻微。
风强:指风邪盛。
大气:是膻中之宗气。
水不沾流:指水液流通输布失常。
黑疸:指各种黄疸而兼有瘀血者。
女劳疸:多因房劳伤肾,肾虚生热所导致。主要症状有身黄,额上黑,手足中热,微汗出,薄暮即发,小便自利,膀胱急等。
阴脉:指尺脉。
热入血室:血室,狭义是的指子宫,广义的则总括子宫、肝、冲任脉。热入血室指
女月经梅核气:适来或适断时,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结于血室所导致的病证。病人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对饮食一般无防碍。
转胞:指妇人以小便不通,脐下急迫的病证。病因除肾气不举外,脾虚中气下陷、肺虚通调失职、妊娠胎气上迫等均可引起。
陷经:指经气下陷,下血不止。
胞系了戾:指膀胱之系缭绕不顺。
金匮要略-名词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1.上工:精通医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
2.治未病:治未病的脏腑。
3.实脾:调补脾脏,使脾气充实。
4.四季脾旺:四季之末为脾土当令之时,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
5.元真:元气或真气。
6.疢难:疾病。
7.干忤:侵犯。
8.吐纳:调整呼吸的养生方法。
9.膏摩:用药膏涂擦体表治疗部位上再施以推拿手法,发挥药物和推拿综合作用的外治法。
10.吸远:吸气深长而困难。
11.喑喑然:语声低微而不清。
12.啾啾然:语声细小而长。
13.卒病:突然发生的新病。
14.痼疾:难治的慢性久病。
15.湿痹:湿邪流注关节,闭阻筋脉气血,出现关节疼痛的病症。
16.百脉一宗:人体百脉,同出一源。
17.淅然:怕风寒栗之状。
18.鸠眼:斑鸠其目色赤。
19.四眦:两眼内外眦。
20.身痛如被杖:身体疼痛,如同受过杖刑一样难忍。
21.㖞僻:口眼歪斜,不能随意运动。
22.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23.身体魁羸: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24.脚肿如脱: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与身体脱离一样。
25.血痹:以肢体局部肌肤麻木为主症,由气血不足,加被微风所引起。
26.阴阳俱微:营卫气血不足。
27.平人:脉病形不病,外形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的人。
28.快药:攻下药。
29.浊唾,涎沫:稠痰;稀痰。
30.水鸡声:喉中痰声好像蛙鸣连连不绝。
31.奔豚气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时痛苦难忍,发作后冲气渐平,诸证悉去,即如常人。
32.太过,不及:脉象改变。
胜过于正常;不足于正常。
33.心悬痛:心中有物束缚样疼痛,即呈所谓压榨性窒息状心痛的感觉。
34.雷鸣切痛:肠鸣声大腹痛剧烈。
35.白汗:剧痛时出的冷汗。
36.肝着:肝脏受邪,气血瘀滞,著而不行。
37.肾着:寒湿痹著于腰部。
38.素盛今瘦:未病之前身体丰满,既病之后,身体消瘦39.咳逆倚息: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40.癫眩:头晕目眩。
41.脉伏:脉象重按着骨始得,细而有力。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1.五常:指五行。
2.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
3.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4.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5.难:指疾病。
6.导引:指自我按摩的一种养生却病疗法。
7.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8.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9.未至而至:第一个“至”字指时令,第二个“至”字是指相应的气候变化。
10.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11.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12.五劳:《素问·宣明五气篇》及《灵枢·九针论》均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13.七伤:《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指出七伤为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14.六极:杨雄《方言》:“极,疲也”。
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证。
《诸病源候论》谓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为六极。
15.谷饪:谷同榖(gǔ谷)。
饪(rèn任),熟食也。
饪指饮食。
16.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17.厥阳:厥,逆也。
厥阳即阳气上逆。
18.卒厥:卒同猝。
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
其病机阴阳气血逆乱。
19.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20.四季脾王:王,通旺。
意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
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
21.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22.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病。
1.刚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恶寒,无汗为主症的疾病。
2.柔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主症的疾病。
3.几几然:本指小鸟羽毛未盛,伸颈欲飞而不能飞的样子。
此指病人身体强直,不能俯仰转侧自如,“几”,(sh殊),也有的读作(jin 今)。
4.中暍:即夏季之伤暑,外感暑热之邪,多有挟湿。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 -回复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回复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作者为张仲景。
它系统总结了先秦至东汉时期的医术,并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阐述。
金匮要略分为四卷,一共分为112条。
这些条文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防病保健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下面将逐条解释金匮要略的一级条文。
第一至第十条:病有所生、常使邪气干燥。
古人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外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而这些邪气多数是干燥无滋润的。
所以,人们在抵御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体内的湿润,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第十一至第四十二条:病有脉,其脉有迟数、长数、滑数、洪数、浮散数、气散数。
这些条文主要是讲述了脉象的变化与不同疾病的关系。
古人通过观察脉搏的情况,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并作出相应的治疗。
第四十三至第五十九条:病有所生,常使痛则百节着。
这些条文表明人体疾病会导致全身各部位的疼痛。
古人通过辨别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进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第六十至第七十一条:病发于表里.分为时期.势弱势强,羸瘦如竹。
这些条文说明了疾病在人体中的发展过程与不同阶段的表现。
疾病从表面到内部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第七十二至第八十九条:病有所生,时“斜”冷热。
这些条文阐述了疾病在人体内部引起的冷热感觉。
古人通过观察病人的体温、体表感觉和汗液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九十至第九十三条:寸口与形,知病例方。
这些条文主要强调诊断的重要性。
古人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和外貌特征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九十四至第九十七条:寸口望之,大小、长短各应法。
这些条文表明掌握脉搏的大小、长度等特征,对于判断疾病的阴阳、虚实等特点十分重要。
古人通过观察脉搏的大小、长度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与发展趋势。
第九十八至第一百零一条:寸口针所往,去来如风前。
这些条文详细描述了针灸治疗的操作方法。
古人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以针刺,来恢复疾病时人体的正常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金匮名解
1.虛虛實實:這是一種誤治法,即指用祛邪的方法治療虛證,使虛證更虛,而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實證,使實證更實。
(P.11)2.未至而至:第一個“至”指時令到,第二個“至”指與時令相應的氣候到,指異常氣候,可令人生病。
(P.14)3.五邪::風、寒、濕、霧、食傷之邪。
(P.14)4.厥陽獨行:厥者,上逆之意,即指陰虛陽亢,孤陽上逆,為陰陽失調(P.16)5.脈脫:指一時性脈象乍伏不見。
多由邪氣阻遏正氣,脈中氣血一時不通所致。
(P.21)6.百脈一宗:百脈泛指全身之脈;宗:根本;指人體血脈分之可百,但其同歸心肺所主。
(P.39)7.脫氣:指病機,即陽氣虛衰。
(P.73)8.喘喝:指氣喘有聲。
(P.73)9.肩息:指氣喘抬肩呼吸,是呼吸極度困難的表現。
又稱搖肩、息高、息賁等。
(P.87)10.陽徵陰弦: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微指關前寸脈微,表示胸中陽氣不足;陰弦指關後尺脈弦,表示下焦陰邪有餘 (P.100)11.心懸痛:心窩部向上牽引疼痛。
(P.104)12.肝著:著:留滯附著之義;指肝臟受邪而疏泄失職,其經脈氣血鬱滯,著而不行,以致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刺痛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P.125)13.腎著:著:留滯附著之義;指陽氣不行,寒濕之邪著於腰部,以腰冷、腰痛、腰重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P.128)14.冒眩:冒,如有物冒蔽;眩,視物旋轉。
即頭目眩暈。
(P.138)15.面色黧黑:“黧,色黑而黃也。
”黧黑,謂面色黑而晦暗。
因支飲在胸肺,日久不愈,營衛運行不利所致(P.144)16.四肢聶聶動:指皮水因陽氣被鬱,正邪相爭所致四肢輕微顫動。
(P.173)17.請言了:即靖言了了。
靖同靜,語言不亂,神情安靜。
(P.186)18.胃反:亦稱反胃、翻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為特點,因脾胃虛寒,不能腐熟水穀所致。
(P.207)19.憒憒然無奈:憒憒然是形容心亂的樣子。
主要指患者自覺胸胃煩悶不已,有無可奈何之狀。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痉病:由于外感风寒、体内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
湿病:由于阳气不足,湿邪等痹着肌肉关节所引起的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暍病:是夏季感受暑邪,而以发热、自汗、尿赤、少气、脉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百合病:是因为情志不遂郁而化火,或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致心肺阴虚内热,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为异常,以口苦、小便赤、脉象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狐惑病:是因湿热内蕴,感染虫毒等所引起的眼赤、咽喉及外阴溃烂,且多兼有狐疑惑乱、精神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
阴阳毒:是因感受疫毒所引起的发斑、咽喉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疟病:是由于疟邪侵袭人体,伏于少阳,出入营卫,正邪相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有阴毒和阳毒两种类型,属急性热病的范围。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致的,以猝然昏仆或不经昏倒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历节病:是因肝肾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而致关节疼痛、肿大变性,甚至僵硬不得屈伸为主症的疾病。
血痹:是由于气血虚弱、外感风邪,血凝于肌肤而引起的肌肤麻木不仁的病证。
虚劳病:是以脏腑元气亏损,精血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的一类慢性衰性疾病。
肺痿:是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痿弱,津液耗伤或上焦阳虚而致的,以气短、咳吐浊痰、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疾病。
肺痈:是感受风邪热毒,致使肺生痈脓,以发热咳嗽、胸痹、吐腥臭脓痰为主症。
咳嗽上气:即咳嗽气逆,有虚实之分。
奔豚气:是以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阵发性发作的疾病。
胸痹:指胸膺部满闷窒塞甚至疼痛,影响及肺,甚则喘息咳唾。
寒疝:因寒气攻冲而引起的以腹中拘急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宿食:是因脾胃功能失常或暴饮暴食致使食物滞留于胃肠,经宿不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肝着:是由于肝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
肾着:是由于寒湿痹着腰部所致,症见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
完整word版,《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实脾:即调补脾脏。
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王。
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虚虚;实证误用补法,使病邪更盛,谓实实。
客气邪风: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疢难:此指疾病。
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一定部位的一种外治方法。
语声寂然:形容病人安静无声。
喑喑然:形容病人语声低微而不清澈。
啾啾然:形容病人语声细小而长。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
寸口:指脉法。
金匮脉法有两种,一种是独取寸口法,分寸口、关上、尺中。
另一种是三部诊法,分寸口(手太阴动脉)、跌阳(足阳明冲阳穴)、少阴(足少阴太蹊穴)。
本条寸口,是指两手的寸、关、尺六部脉,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到,第二个“至”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厥阳:厥,逆也。
厥阳,即阳气上逆卒厥:突然发生晕厥的病证。
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
多由邪气阻遏正气,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浸淫疮:是皮肤病的一种,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阳病十八:阳病是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金鉴》云:“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为阳病也。
”阴病十八:阴病是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金鉴》云:“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病皆在内,故为阴病也。
”六微:言六腑也。
六淫之邪侵入六腑为病,较入五脏为轻,故名为六微。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妇人三十六病: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
五邪: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清便自调: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痼疾:难治的慢性久病。
卒病:突然发生的新病。
所得:所合、所依附的意思。
此指病邪相结合,即疾病的癥结所在。
《金匮要略》重要条文和名词解释
《⾦匮要略》重要条⽂和名词解释《⾦匮要略》重要条⽂和名词解释★为掌握背诵条⽂,▲为熟悉熟读条⽂,其余的了解即可。
注:⼀到七所有的章节都是⽼师上课所画重点内容,奔豚⽓和胸痹病两个篇章主要根据同届五年制的重点添加⽽成,同学们尚需根据⽼师上课的内容进⾏修改。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问⽈:上⼯治未病,何也?师⽈: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酸,助⽤焦苦,益⽤⽢味之药调之。
酸⼊肝,焦苦⼊⼼,⽢⼊脾。
【01】★夫⼈禀五常,因风⽓⽽⽣长,风⽓虽能⽣万物,亦能害万物,如⽔能浮⾈,亦能覆⾈。
若五藏元真通畅,⼈即安和。
客⽓邪风,中⼈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者,经络受邪,⼊藏府,为内所因也;⼆者,四肢九窍,⾎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肤所中也;三者,房室、⾦刃、⾍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能养慎,不令邪风⼲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节其冷、热、苦、酸、⾟、⽢,不遗形体有衰,病则⽆由⼊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所注;理者,是⽪肤藏府之纹理也。
【02】★师⽈:病⼈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腰痛背强不能⾏,必短⽓⽽极也。
【09】▲问⽈:病⼈有⽓⾊见于⾯部,愿闻其说。
师⽈:⿐头⾊青,腹中痛,苦冷者死;⿐头⾊微⿊⾊,有⽔⽓。
⾊黄者,胸上有寒;⾊⽩者,亡⾎也,设微⾚⾮时者死;其⽬正圆者痉,不治;⼜⾊青为痛,⾊⿊为劳,⾊⾚为风,⾊黄者便难,⾊鲜明者有留饮。
▲师⽈:⼨脉沉⼤⽽滑,沉则为实,滑则为⽓,实⽓相搏,⾎⽓⼊藏即死,⼊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唇⼝清,⾝冷,为⼊藏即死;如⾝和,汗⾃出,为⼊府即愈。
【11】▲问⽈:脉脱⼊藏即死,⼊府即愈,何谓也?师⽈:⾮为⼀病,百病皆然。
譬如浸淫疮,从⼝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者即死。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治未病的脏腑五常:五行风气:自然界的气候元真:元气或者真气客气邪风:泛指能令人致病的不正常气候疢难:疾病干忤:侵袭或者侵犯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谷饪:饮食五邪:风,寒,湿,雾,饮食厥阳:阳气偏盛至极,孤阳上逆脉脱:一时性脉象乍浮不见之病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所得:适合病人的饮食居处等因素所恶:病人所厌恶的饮食居处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一种筋脉挛急性疾病湿: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暍:伤于暑邪,以发热、自汗、少气、脉虚、尿赤为主症的疾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由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特征狐惑病:感受湿热虫毒,以目赤、咽喉、前后二阴溃烂为特征的疾病阴阳毒:分阴毒与阳毒,与感受疫毒有关,以发斑,咽喉痛为主证声喝(yè):说话声音噎塞鸠眼:其目色赤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是因正气亏虚,复感外邪,邪犯经络脏腑,以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甚者突然晕倒,昏迷不醒为主症的疾病历节病:指肿痛遍历多个关节,甚者关节活动障碍,身体消瘦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喎僻:口眼歪斜盛人:外形肥胖的人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羸弱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导致阳气闭阻,血行瘀滞,出现以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疾病平人:外形看起来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之人面色薄:面色淡白而无华酸削:两腿酸痛不适而肌肉消瘦痹侠背行:脊柱两旁有麻木感马刀:结核生于腋下属瘰疬侠瘿:结核生于颈旁属瘰疬脱气:阳气虚衰干血:积久难解之瘀血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特征性表现:反咳吐浊唾涎沫】肺痿:肺叶痿弱不振,以经常咳嗽、咳吐浊唾涎沫,短气为主症的慢性虚弱疾患。
金匮名解
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实证用补法,使病邪更盛。
悬饮:水饮流注胁下,以咳唾引痛为主症的痰饮病。
痉病:因外邪客袭筋脉或他病误治伤津所致,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阴阳俱微:营卫气血俱不足。
历节病:肿痛遍历多个关节,甚至关节活动障碍而身体消瘦为主的疾病。
五邪:风寒湿雾饮食
雷鸣切痛:腹中肠鸣剧痛
脉浮者在前:关之前——寸脉浮
风气:自然界的气候
气利:下利滑脱,大便随矢气而出
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病人自觉胸中郁闷烦乱,有无可奈何之感
肩息:气喘时抬肩呼吸,是呼吸极端困难的表现
黧黑:黑而晦黄
里急:腹部有挛急感,但按之不硬
风强:风邪盛
面色薄:面形瘦薄,色淡色无华
风强:风邪盛
五常:五行
酸削:两腿酸痛消瘦
即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心悬痛:剑突下部位向上牵引疼痛
冒眩:头目昏眩
百脉一宗:宗,本也,聚也。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归心肺所主。
聂聂动:形容肌肤轻微颤动之状
心痛彻背:疼痛由心胸通达到背部
目睛慧了:目睛清明,视物清晰
癫眩:头目眩晕
未至而至:时令未到而该时令的气候已经到了。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导引:指自我按摩、吐纳为调整呼吸的方法,两者均为古代体育疗法,起养生却病作用。
膏摩:用膏药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治未病:指治未病的脏腑。
理论依据:治未病应以整体观为指导,从联系运动的观点出发,除治已病之脏外应注意未病之脏腑,防止疾病发展与蔓延,这就是治未病的思想。
熏黄:黄如烟熏而不明润。
百合病:是由心肺阴虚内热,百病俱受其累所致的,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狐惑病:是以咽喉及前后二阴的腐蚀溃烂为主症和特征的一种疾病。
多由感受湿热夹毒所致。
其中咽喉部腐蚀为惑,前后二阴溃烂为狐。
疟母:指疟久正虚,痰聚血瘀,结成癥块,居于胁下的病症。
历节病:历节病主要表现为疼痛遍历关节,其发病除正气亏虚外,尚与感受风寒湿邪有较密切的关系。
血痹病:指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导致的,以肢体局部肌肉肌肤麻木为主症的病证。
尊荣人:养尊处优的人。
平人:指外形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之人。
缓中补虚:攻补兼施,峻剂丸服。
一再缓攻,使祛痰不伤正,扶正不留瘀。
是虚劳夹瘀证扶正祛瘀的缓法。
风气:泛指病邪,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入人体,能引起多种疾病。
肺痿:病名,是指肺气痿弱不振,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临床以咳嗽,多唾涎沫为主症,一般有虚寒和虚热两种类型。
奔豚气:又称奔豚,豚即小猪。
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上”为其特征。
阳微阴弦:(1)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
(2)“阳微”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
“阴弦”指阴寒邪盛,痰饮内停之证,“阳微”与“阴弦”同时并见,说明胸痹、心痛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
寒疝:即阴寒性腹痛;是以寒气攻冲作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的总称。
肝着:指肝失疏泄,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一类病症。
着同著,附着,附上。
肾着:指一种寒湿之邪留滞附着于肾之外府的病证。
肾脏本身并无病证。
女劳疸:以肝之真脏色——黑色外观,并有肾虚见症为主症的病症。
火邪:指使用熏、熨、烧针等法,强迫发汗,导致损伤心阳,神气浮越。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金匮名词解释:1.客气邪风:外至为客,不正为邪。
从外而来的的反常气候侵犯人体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此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2.未至而至: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
“未至而至”指(雨水)时令未到而(温热)气候已到,是气候太过(阳旺)。
3.五邪中人:指病因,即风、寒、湿、雾、饮食5种病邪侵入人体。
4.治未病:广义的治未病指未病防病;既病早治;已病防传。
狭义治未病是指治未病的脏腑,防止疾病的传变。
5.实脾:即调补脾脏之意,有调脾、健脾之说。
总意是通过调补脾脏可以抵抗肝邪的侵袭。
6.下利清谷:下利,痢疾与泻泄的统称。
清谷,完谷不化。
下利清谷,指泻下粪便清稀夹有未消化的食物。
此因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运化失司所致。
7.清便自调:“清”同“圊”,这里做动词用,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8.中暍:即伤暑。
是夏日感受暑热之邪,以发热身重,汗出烦渴,少气脉虚为主证。
9.百脉一宗:百脉泛指全身的血脉;宗,本也;百脉一宗,谓人体百脉,同出一源,即同归心肺所主为一宗。
此亦是百合病的病机,即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和。
10.声喝:即说话声音嘶哑,为湿热虫毒腐蚀咽喉所致,治以甘草泻心汤清热燥湿,和中解毒。
11.太过不及:指脉象盛于正常的为太过,弱于正常的为不及。
太过主邪盛,不及主正虚。
12.雷鸣切痛:形容肠鸣重,如同雷鸣;腹剧痛,如刀切之状为切痛。
是中焦虚寒并停水饮的腹满证的症状之一。
13.肝著:著,音、义同着,本义为附着、依附。
此引申为留滞之意。
肝着指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之病名。
以胸胁痞闷不舒,胀痛或刺痛为主症。
14.肾着:着,又做著,意为留滞附着。
此指寒湿痹着于腰部,腰为肾之外府,故称肾着。
以腰部及腰以下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遇阴雨加重,多伴腹重下坠为主要临床表现。
15.胸胁支满:即胸办部有支撑胀满的感觉。
为痰饮病的主要症状,水饮之邪,侵犯肺肝,肺失宣降,肝失疏泄而致胸胁支满。
金匮要略名词解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治未病的脏腑五常:五行风气:自然界的气候元真:元气或者真气客气邪风:泛指能令人致病的不正常气候疢难:疾病干忤:侵袭或者侵犯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谷饪:饮食五邪:风,寒,湿,雾,饮食厥阳:阳气偏盛至极,孤阳上逆脉脱:一时性脉象乍浮不见之病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所得:适合病人的饮食居处等因素所恶:病人所厌恶的饮食居处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的一种筋脉挛急性疾病湿: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暍:伤于暑邪,以发热、自汗、少气、脉虚、尿赤为主症的疾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由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特征狐惑病:感受湿热虫毒,以目赤、咽喉、前后二阴溃烂为特征的疾病阴阳毒:分阴毒与阳毒,与感受疫毒有关,以发斑,咽喉痛为主证声喝(yè):说话声音噎塞鸠眼:其目色赤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是因正气亏虚,复感外邪,邪犯经络脏腑,以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甚者突然晕倒,昏迷不醒为主症的疾病历节病:指肿痛遍历多个关节,甚者关节活动障碍,身体消瘦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喎僻:口眼歪斜盛人:外形肥胖的人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羸弱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因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导致阳气闭阻,血行瘀滞,出现以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疾病平人:外形看起来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之人面色薄:面色淡白而无华酸削:两腿酸痛不适而肌肉消瘦痹侠背行:脊柱两旁有麻木感马刀:结核生于腋下属瘰疬侠瘿:结核生于颈旁属瘰疬脱气:阳气虚衰干血:积久难解之瘀血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痿特征性表现:反咳吐浊唾涎沫】肺痿:肺叶痿弱不振,以经常咳嗽、咳吐浊唾涎沫,短气为主症的慢性虚弱疾患。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 中医必备 中医古籍
金匮要略一级必背条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篇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一篇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一篇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一篇17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二篇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二篇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二篇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二篇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二篇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二篇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二篇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二篇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二篇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二篇24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二篇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二篇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金匮要略》重要条文和名词解释
《金匮要略》重要条文和名词解释★为掌握背诵条文,▲为熟悉熟读条文,其余的了解即可。
注:一到七所有的章节都是老师上课所画重点内容,奔豚气和胸痹病两个篇章主要根据同届五年制的重点添加而成,同学们尚需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进行修改。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0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
【02】★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09】▲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
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清,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
【11】▲问曰:脉脱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金匮要略重点名词解释
【词解】前:指关前寸脉。
后:指关后尺脉。
【词解】卒厥:卒同猝,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
【词解】里:病位在里的疾病。
表:病位在表的疾病。
清谷:饮食水谷之品。
清便自调:小便正常。
【词解】痼疾:经久难治的疾病。
卒病:新病。
【词解】在脏:这里泛指在里的疾病。
攻:作治疗解。
所得:指病邪相结合的意思。
【词解】刚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恶寒,无汗等表实证。
柔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不恶寒,汗出等表虚证。
【词解】其证备:具备这些证候。
几(音“殊”):形体颈项强急,俯仰不能自如的样子。
《说文》:“几字无钩无挑,有钩有挑乃几案之几字。
乃鸟之短羽貌,小鸟羽毛未丰,当飞之时,伸引其颈有强直之象,项背强直,状亦如之”。
【词解】内:同纳。
【词解】候:证候。
烦:谓疼痛而烦扰不宁。
【词解】日晡所:晡,即申时,约傍晚的时候。
取冷:贪凉的意思。
【词解】身重:身体困重。
【词解】太阳中热:是感受暑热而引起的太阳证。
【词解】发汗后:误用解表发汗法后。
【词解】:1.蚀:就是腐蚀。
2.阴:指前后二阴。
3.上部:指喉部。
4.声喝:此处据《辞海》“喝”读(yè),指说话声音噎塞。
【词解】魁羸:形容关节肿大。
沈氏、尤氏、《金鉴》俱作:“羸(wāng léi)”,是指身体瘦弱。
脚肿如脱:形容两脚肿胀,且又麻木不仁,似乎和身体要脱离一样。
【词解】气:寒气。
【词解】身体不仁:局部肌肉麻木。
【词解】失精家:指经常梦遗、滑精之人。
梦交:夜梦性交。
【词解】里急:指腹部有挛急感,按之不硬。
【词解】不足:指虚证。
【词解】小便不利:小便失调。
【词解】风气:是泛指病邪,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入人体,能引起多种疾病。
【词解】虚烦:虚热扰神所致心烦,称虚烦。
【词解】羸瘦:羸弱消瘦。
干血:瘀血。
【词解】快药:指作用峻猛的攻下药。
浊唾涎沫: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
【词解】不利:干燥不利,咯痰不爽。
【词解】喘不得卧:喘促不能平卧。
【词解】出:吐出。
【词解】水鸡:即青蛙。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
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白话解释金匮要略是古代医书之一,由东晋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
该书总结了张仲景多年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级条文是金匮要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书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对金匮要略一级条文进行白话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一级条文主要包括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对于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其中,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不同领域的疾病治疗要点。
在内科领域中,一级条文提到了许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如中风、心病、肺病、肝病等。
对于中风,一级条文指出“病人面赤,喘而欲被,此为中风,治当汗之。
”也就是说,对于中风病人,应该通过汗出的方法进行治疗。
而对于心病,一级条文指出“心痛者,当归饮子主之。
”也就是说,对于心病病人,可以通过服用当归饮子来进行治疗。
在外科领域中,一级条文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痈肿、疮疡、骨折等。
对于痈肿,一级条文指出“痈肿疮疡,当熟而疗。
”也就是说,对于痈肿疮疡疾病,应该通过熟化疗法来进行治疗。
对于骨折,一级条文指出“骨折,痛下不可动,痛不可当,先疗痛,痛已可动,疗其折。
”也就是说,在治疗骨折病人时,应该先疗痛,痛症缓解后再疗其折。
在妇科领域中,一级条文提到了一些妇科疾病,如痛经、崩漏、带下等。
对于痛经,一级条文指出“痛经病,痛在少腹者,当归饮子主之。
”也就是说,对于痛经病人,可以通过服用当归饮子来进行治疗。
对于带下,一级条文指出“带下不止,当归汤主之。
”也就是说,对于带下病人,可以通过服用当归汤来进行治疗。
在儿科领域中,一级条文也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如风痉、疳症、疳疾等。
对于风痉,一级条文指出“小儿风痉,当归饮子主之。
”也就是说,对于小儿风痉病人,可以通过服用当归饮子来进行治疗。
对于疳症,一级条文指出“疳症,麻黄汤主之。
”也就是说,对于疳症病人,可以通过服用麻黄汤来进行治疗。
通过对金匮要略一级条文的白话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对于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病
几几然:指患者身体强直,不能俯仰转侧自如。
齘齿:上下牙齿相磨,切磋有声。
虫行皮中:指服药后,患者皮肤出现如虫爬一样的痒感。
声喝:指声音嘶哑。
鸠眼:斑鸠,其目色赤。
癥瘕:腹中有积聚痞块的统称。
癥,腹中有块坚硬不移者;瘕,腹中痞块时聚时散者。
疟母:疟病久而不愈,邪气与痰血结于胁下而形成癥块的一种病证。
身体魁羸: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瘦弱。
脚肿如脱:两脚肿胀,且麻木不仁,似与身体脱离。
温温:作蕴蕴,指心中郁郁不舒。
不仁:肌肤麻痹,或感觉失灵。
平人:外形好像无病,其实内脏气血已经虚损之人。
失精家:之经常梦遗,滑精的人。
水鸡声:形容喉间痰鸣声连绵不断,好像田鸡的叫声。
目如脱状:形容两目胀突,如将脱出的样子,是呼吸困难患者常见的症状。
心中痞:指胸中及胃脘有痞塞不通之感。
胁下逆抢心:指胁下气逆,上冲心胸。
诸逆:泛指病邪向上冲逆。
心悬痛:指心窝部向上牵引疼痛。
雷鸣切痛:形容肠鸣重,如同雷鸣;腹痛剧,如刀切之状。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指腹部皮肤因寒气攻冲而出现犹如头、足般的块状肠型起伏蠕动。
白汗:指剧痛时出的冷汗。
肝著:指肝经气血郁滞,着二不行所致的病症。
蹈其胸上:指用手指推揉按压,甚至捶打胸部。
沥沥有声:指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咳逆倚息:谓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素盛今瘦:谓痰饮患者在未患病之前身体很丰满,既病之后身体消瘦。
胸胁支满:指胸胁有支撑胀满感。
微饮:饮邪之轻微者。
癫眩:头目晕眩之意。
脉伏:指脉象重按着骨始得细而有力。
自利:不用攻下药而大便自行下利。
续坚满:心下仍然有坚满
内痛:胸胁部牵引疼痛。
羸人:指身体瘦弱的人。
黧黑:谓黑而晦暗
冒眩:头晕目眩。
胕肿:指肢体浮肿。
聂聂动:形容动而轻微。
苦烦:重滞不舒。
彻心中愤愤然无奈:指患者自觉胸胃烦闷不已,有无可奈何之感。
阴狐疝气:指腹股沟处阴囊肿大,时有时无,时上时下的病症,如狐之出没无定,故名。
癥病:指腹内有瘀阻积聚形成包块的疾病。
衃:一般指色紫而暗的瘀血。
治逆:误治。
少腹如扇:形容少腹恶寒,状如风吹状。
㽲痛:腹中急痛。
漏下:指妇女经血非时而下,淋沥不断如漏。
半产:即小产。
胞阻:指妊娠下血伴腹痛的病症。
乳中:谓在草蓐之中,亦即产后。
五邪中人: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侵入人体。
卧不着席:指手指向后申仰,卧时腰背不能着席,亦有角工反张之意。
尊荣人:养尊处优的人。
里急:腹中有拘急感,当按之不硬。
浊唾涎沫: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
恶露:指分娩后,阴道流出的余血浊液。
郁冒:头昏眼花,郁闷不舒。
炙脔:肉切成块名脔,炙脔即考肉块。
转胞: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有似膀胱倒转故名。
胞系了戾:指膀胱之系缭绕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