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第三阶段研究报告
因材施教的原则研究报告
因材施教的原则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在教育领域,因材施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概念最早由西方教育学家提出,并在新教育改革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促进其学习效果和提升其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2. 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2.1 学生个体差异的认知因材施教所强调的首要原则是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在智力、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进步速度也不尽相同。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个体特点,并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2.2 知识和技能的量身定制因材施教的核心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的设计。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先验知识、兴趣和能力水平,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教学资源。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差异化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不同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接受度和适应性不同,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例如,某些学生对视觉教学更为适应,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或动手实践教学。
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方式的个性化选择。
2.4 学习进度的个性化管理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了学生学习进度的个性化管理。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个性化的学习进度管理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和进步。
3.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要有效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3.1 个体化评估个体化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的研究》结题报告
245学习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的本质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辅导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达到平均水平,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都是不相同的,给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些学生自身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热情不高,没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真正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
面对表现各异的学生、差参不齐的成绩,及时做好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工作就成了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学宗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学有所成并有所突破,于是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的研究”就是根据差异教学,分层教学等相关理论依据和原理,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体现和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培优扶差改善学生素质结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个性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参与成员信息:1.课题研究的对象:我们学校全体小学生。
2.课题成员信息:课题组长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五小学张海梅担任(2003年《如何珍惜复习时间》获得兴安盟教育学会一等奖;2006年12月被评为第七届数学教学能手;2019年自治区送课下乡被评为《示范课》;2020年10月被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课题成员由王淑琴(2000年获旗级语文教学能手;2005年获得旗级数学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获得旗级数学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凤云(2011年被评为旗级优秀班主任;2019年获得旗级基本功竞赛第一名;2016年获得国家级微课竞赛第一名;2017年获得旗级骨干教师称号)一线教师组成。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精选5篇)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精选5篇)第一篇: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我校自承担市级《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的实验任务以来,经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我校在这这个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第三阶段实施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
下面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进行回顾。
一、我们的策略1、认识的推进与实践的创新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
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
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才有了源头活水。
切实把握学生解读教材固然重要,但解读学生同样也不容忽视。
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的课前准备必须完成的前提。
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以“教学反思”“师生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加强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纳入校本培训计划各实践中,通过“先个人备课到集体备课到上课、听课到评课到反思”模式来推动集体备课。
学校制订奖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3、推进课堂结构改变,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难点在于改变课堂结构,我们尝试用一种模式化的课堂结构来规范这样的行为。
二、取得的成效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课题组多成员大胆进行课题研究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学校群体和教师队伍。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第三阶段研究报告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个人(阶段研究)报告暨总结《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我们一直在寻找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并且对培优辅差深入研究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组的安排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阶段的研究工作报告总结如下:一、研究对象现状。
本人所研究的对象共有6人,在这些对象当中,有3名学生是优等生,有3名是后进生。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完成情况。
1.本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我根据课题领导小组的安排,再结合自己的计划,认真制订了学生档案卡6张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家长问卷调查60人次,撰写了问卷分析报告2份。
2.制订了后进生成长档案和优生成长档案共6份,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共达70人次,进行心理辅导达40余人次。
3.多读参考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因材施教及培优辅差方面的书籍,了解前人是如何操作的,有什么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行动导向。
本阶段我阅读了李玉龙主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4.及时对后进生进行学习辅导,后进生本来学习上就不太跟得了,如果不给予及时的辅导,他们会被优等生拉得更远,最后导致失去学习的信心。
本阶段,我对后进生的学习辅导多达70余次。
5.专门针对优生和后进生进行备课、上课及作业的批改,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因材分层施教已初见成效。
三、取得成绩。
1.本人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按要求完成所有研究任务,撰写了各研究阶段的研究小结、论文、典型案例、留存家访、谈心、辅导等过程性图片及后进生转化情况统计分析表册等。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验课题工作报告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验课题工作报告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验课题工作报告自2xxx年我们确立了本研究课题以来,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成功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小处入手,仔细分析,层层深入,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可行性的条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深刻实践意义,用饱满地热情,充足的干劲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使课题获得了很多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成果。
现把三年来我们的工作向领导报告:一、牢记使命,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用渊博的知识浇灌学生的心田,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孩子的心灵。
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他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不停探究,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站在教育教学这块阵地的前沿。
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有不断学习我国传统的优秀成果,不断学习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把这些成果、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教育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年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录》,学校邀请著名有效学习专家肖成全指导工作,我们聆听了他的《有效学习》,课题组负责人于晋强老师到杜兰口考察,课题组负责人刘玉海老师、张宁老师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三大流派“同课异构”研讨会》,聆听了李吉林、邱学华、魏书生、张人利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参入了听课评课活动,于晋强、刘玉海、张宁、刘红艳、张秀华等老师到威海大光华学校聆听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
同时,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
二、专题研究,不停求索,尝试创新三、取长补短,大胆试验,学会反思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是如何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各不相同。
学生的学习差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任何一种方法,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解决学习差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的《目标教学》,《同研一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区、学校的研究课题中,分层教学融合在这些课题研究中。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作者:冯辽来源:《教学考试》2017年第13期摘要:深入了解,尊重个性,学会宽容,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真诚;了解;宽容;自信心;因材施教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41学校现状2010年9月,我校决定开展“特色办学”,提出往体育、音乐、美术方向培养人才的办学思路。
同年,县委县政府推出“两个一活动”工程,要求县城的每一个中小学生要掌握一门文艺、体育技艺。
经过大胆改革创新,2013年9月,我校高考本科上线由原来的120人突破到210人;2016年高考上本科241人;2017年高考本科上线410人。
特色办学效果显著,其核心是“因材施教”。
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潜力。
我校的特色办学全面诠释了这个教育教学思想。
具体措施一、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育者了解学生,首先要创造和谐的气氛,用真诚和蔼的态度倾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信息。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一份研究心得,认为决定沟通效果的因素,语言占7%,而态度占93%,其中语音语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
放下说教式的威严,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从而把握学生性格、爱好、成长历程、家庭情况等,建立学生详细的优缺点个人档案。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提高学习兴趣。
二、学会宽容,提高自信现如今,学生个性彰显,自尊心强,思想工作引导方法单一容易让学生反感,因而,宽容犹为重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宽容有助于降低个人的敌对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鲍梅斯特等人研究证明,缺少积极的人际关系支持是导致个体体验压抑、自杀或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长路上难免会犯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不同个性的学生当做我们的亲人。
允许不同人格个性和谐共存,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结题报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课题《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教师xxxxxxxxxxx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我校经过拆校合并(每年全乡所有教学点三年级升上来的学生并入我校),学生的生源参差不齐,给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些学生自身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没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真正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
面对这表现各异的学生、差参不齐的成绩,及时做好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工作就成了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因此,找出学生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的误区,并及时寻出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已刻不容缓。
从而形成培优辅差的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性经验。
(二)研究意义1.通过该课题研究,找出产生、造成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从而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操作的、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经验。
2.通过课题的研究,挖掘学习方面的特长生。
3.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通过课题的研究,形成解决后进生的方案与措施。
并从研究中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快捷的培优辅差教学模式,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期达到缩小后进生面、扩大优生面的教学目的。
培优辅差的策略、方法、技巧研修活动总结
培优辅差的策略、方法、技巧研修活动总结一、介绍在当今社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掌握和管理。
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出培优和辅差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来进行干预和帮助。
本文将对培优辅差的策略、方法和技巧进行研修活动的总结和分析。
二、培优辅差的概念培优和辅差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明显差异,培优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良好的、潜力较大和对学科的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培养和引导。
而辅差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特殊关注和帮助。
对于培优和辅差的学生,我们需要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和技巧进行干预和帮助。
三、培优辅差的策略1. 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对于培优学生,我们应该根据其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为其提供更多的挑战性学习任务,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而对于辅差学生,我们应该根据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帮助和指导,让其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2. 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培优和辅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我们应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积极的学习体验,并且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
3. 建立学习支持体系对于培优和辅差学生,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体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支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四、培优辅差的方法1. 针对培优学生的方法(1)激发学习兴趣:培优学生通常有着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殊兴趣和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课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2)提供个性化学习任务:培优学生需要更多的挑战和发展空间,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为其提供一些难度和挑战性较大的学习任务,让其在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个人研究计划
教师:xxxx通讯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联系方式:xxxxxxxxxxxxxxxxxxxx时间:xxxx年x月《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个人(阶段研究)计划为了提高优等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逐步提高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为了让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的素养和成绩,特制定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具体计划。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多多提问。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
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教学设计有针对后进生的环节或各种练习。
在上课的过程中,许多的后进生更多的是充当绿叶的角色,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之情,一旦学生有了这种情绪,学习成绩将会一落千涨,成为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多设计一些面向中等和差的孩子的内容,多创设让后进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多参与,多实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也成为后进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不是听众。
3、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
①正确的记忆方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抄写、默写、背诵。
很多后进生碰到记忆类的东西就头疼。
比如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就让他们分开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词语和日积月累;而且背前先读熟与理解,然后背。
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初中阶段英语课堂上展开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最好的解释,同时因材施教又是开展培优补差的最好措施。
老师要依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得到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保证课堂质量。
关键词:初中阶段;英语课堂;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方法策略引言:初中阶段对学生展开英语教学,其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课堂上展开因材施教,最大化促进学生自主的进入到课堂内,让学生吸收到知识。
一、初中阶段英语课堂出现的问题1.课堂氛围压抑根据大量的实践可以发现,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最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英语课堂受到了以往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课堂氛围变得紧张压抑,老师非常严肃,不苟言笑,学生们不仅没有学习上的主动性,还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这样的情况下,英语知识在学生的记忆里不是生机勃勃的,也不是富有趣味性的,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单词衔接,语法以及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氛围,一方面让学生失去了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起到了负面作用[1]。
2.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不是很高涨,其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比较缺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并没有依照新课改的方式来教学,没有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也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激发学生自主性的策略。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还削减了自身对英语的喜爱,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二、初中英语展开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1.明确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英语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教学提供出大致的方向,高效的目标中应该可以展现出学生的差异性,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定制,这也展现了科学的教学梯度。
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差异化教学”。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并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培优辅差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课程内容和难度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2.个性化教学。
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反馈式教学。
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总之,培优辅差教学策略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在实施这种教学策略时,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支持。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追求已逐渐从"全员过硬"转向"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成绩的也能够更好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材施教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阅读,有的擅长写作,有的喜欢听讲,有的喜欢亲身实践。
因材施教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加以培养。
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有的学生擅长艺术创作,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写作、绘画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材施教对于差生的帮助也非常明显。
差生是指在学习上相对薄弱的学生,他们或是因为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或是因为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或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使得在语文学科上成绩不佳。
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差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差生,可以采用细化教学,将知识进行分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对于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差生,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差生,可以通过指导和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
因材施教是一种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教育。
首先,因材施教的理念是人性化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区别和差异,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下获得阅读乐趣,提高阅读水平。
其次,个性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取得成功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育中,教育者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选好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比如,对于阅读领域表现较弱的学生,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加强细致化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破除学习障碍。
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如阅读能力不足、思维混乱等等。
教育者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困难,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弥补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对于阅读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优化阅读方式和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不适应"逐渐适应到适应学习环境。
最后,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其特点进行教育。
教育者在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用灵活的、多元的教育方式对各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认真而科学的调查,提升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教育为突破点,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更有益的教育。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近年来,语文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成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来进行个性化的培优辅差。
因材施教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将学生分成优势班、进步班和辅导班,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和培养。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还包括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都不同,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机会和写作指导;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培优辅差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只有通过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理念也日益被重视和提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的相关问题。
一、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特点。
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帮助老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拓展和创新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自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同步开展的语文活动,如朗读比赛、诗歌朗诵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从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和自信,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差生辅导四、优生培养五、家校合作因材施教的实施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家庭作业和学习情况反馈, 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 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家长则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优缺点,更加了解孩子。
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
小学生培优补差策略研究第三阶段计划
小学生培优补差策略研究第三阶段计划
进一步使小学生培优补差策略研究课题第三阶段的工作更好的实施,在总结小学生培优补差策略研究课题工作前两个阶段中,从前两个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改进不足吸取有用素材进而制定第三阶段计划,如下:
1.学习借鉴其他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整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的课题研究情况,并与研究前的调查进行比对分析,检查是否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2.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将实践的具体情况写成文字材料,整理归档准备上交。
3.总结反思,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装订研修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4.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报告。
5.课题研究教师整理自己的教案,写出阶段性总结。
6.向市课题领导小组申请结题。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杨春娟“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平时扎扎实实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得到优化,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中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的主体在于兴趣,表现为一种求知的欲望。
只有兴趣越高,学习效率才能越高。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这就启示我们,兴趣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就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字,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认真学习,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二、分层设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帮助造成的。
因材施教方案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教学研究策略》的研究方案禄步镇小语文组执笔人:陈玉、孔贵、叶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提出的背景我校经过教育强镇后,学生的生源参差不齐,给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有的学生学习时能心领神会,有的学生则不知所云,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其成绩实在令人心忧。
加上我校的生源质量弱势日益凸显。
面对这表现各异的学生、差参不齐的成绩,及时做好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工作就成了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2、提出问题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实教育中,后进生、偏科生、学困生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实下,孩子受社会和家庭影响很大,个体差异大,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必须以人为本,用爱心教育调节学生,使优生全面发展,后进生全面转化。
面对,后进生,学困生的人数有增无减。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既重视培优又不忘转差,更要扶持中间力量,从而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目标。
为此,我们镇小学校中低语文科研小组准备申请对《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立项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增强我校办学效益。
3、解决主要问题1.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分层次教学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
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覃瑛
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覃瑛发布时间:2021-10-15T11:11:58.16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覃瑛[导读] 我国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观点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实验初级中学覃瑛广西平果 531499摘要:我国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观点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材施教则是根据学生的潜质和个性特点为基础来判断对每位学生的教育方法从而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优劣,只有通过不断的发现探索和发现,才能找到每个学生深处的闪光点,从而放大学生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克服缺点,才能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改善。
本文则重点研究语文课堂中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引言:学习是一个不断补充,不断克服自身缺点的一个过程,是每个阶段不断付出,不断收获的过程。
对于教师而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进行自身人格的提升,人生的救赎,而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是充实,提高自身的过程,而针对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存在,采取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的得到教导,使每节课堂中学生的做的都是有用功,而不是无用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一、初中语文学科贯彻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策略的必要性1、因材施教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措施因材施教作为教育方法的核心理念,重在发挥它的特殊功效。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的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时间较长通过不同程度的测试可以得到学生文学程度的深浅,找到学生学习的劣处。
例如初中语文学科,文言文所占学习的篇幅较长,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哪些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掌握程度较少,则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默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文言文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因此因材施教在教学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
基于因材施教的小学语文培优辅差探讨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拓展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特性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进一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和建立自信心。
培优辅差思路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不同的教育手段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处理。
培优是针对学生的优点、需求和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辅差是在学生语文学习中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
两者相结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形成相互补充、协同推进的有机模式。
实施因材施教和培优辅差方法有五个步骤:第一步:运用各种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估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学习潜力和学习能力等。
评估手段可包括定期考试、个人作业成绩、小组讨论、听说读写综合评估等。
第二步:根据评估结果,对每个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进一步挖掘其优点,提供更多相关增强测验;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则需要启发他们加强方法学习,在课外时追踪监督,提高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多给低成绩学生一些启发和指导,并提供适当的个性化辅导和反馈。
第三步:排除教育失误,以教育家庭为支撑,确保学生将进行的方面互相协调、领域互相支持的单元教育目标的正常实现。
教育家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掌握家庭教育实践。
第四步:形成小组化、交流式教学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了解语文学习的趣味,形成集体荣誉感。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语文比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自信心。
第五步:及时总结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形成长效的评估机制。
教师应及时总结语文教学的成果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因材施教和培优辅差思路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教育的参与度和动力,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个人(阶段研究)报告暨总结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我们一直在寻找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并且对培优辅差深入研究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在课题组的安排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阶段的研究工作报告总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现状。
本人所研究的对象共有6人,在这些对象当中,有3名学生是优等生,有3名是后进生。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完成情况。
1.本阶段是深入研究阶段,我根据课题领导小组的安排,再结合自己的计划,认真制订了学生档案卡6张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家长问卷调查60人次,撰写了问卷分析报告2份。
2.制订了后进生成长档案和优生成长档案共6份,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共达70人次,进行心理辅导达40余人次。
3.多读参考书籍
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因材施教及培优辅差方面的书籍,了解前人是如何操作的,有什么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行动导向。
本阶段我阅读了李玉龙主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4.及时对后进生进行学习辅导,后进生本来学习上就不太跟得了,如果不给予及时的辅导,他们会被优等生拉得更远,最后导致失去学习的信心。
本阶段,我对后进生的学习辅导多达70余次。
5.专门针对优生和后进生进行备课、上课及作业的批改,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因材分层施教已初见成效。
三、取得成绩。
1.本人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按要求完成所有研究任务,撰写了各研究阶段的研究小结、论文、典型案例、留存家访、谈心、辅导等过程性图片及后进生转化情况统计分析表册等。
2.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尽量不再自卑,能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和节目汇演等大型活动,展现了他们阳光的一面。
四、存在问题。
由于本人研究经验缺乏,学校里繁杂事务又较多,所以在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由于本人研究经验缺乏,学校里繁杂事务又较多,所以在
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做到“因材施教”,力争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俗话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顺着这个“长”发展下去,其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展示。
2.加强家访工作,与其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便于在学校更好地辅导学生,让优生更优、差生则不差。
3.对于后进生,在生活上要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爱他们,在学习上要有计划有目的及时进行学习辅导。
4.进一步建立好后进生互助小组,让互助小组发挥更大的作用。